论地道药材PPT幻灯片课件

合集下载

地道药材课件

地道药材课件

别名: 西芎藁本 药用部位: 根茎 产地: 湖南、四川、辽宁 采收: 秋季茎叶枯萎或次春出苗时采挖。 加工: 除去泥沙,晒干或烘干。
藁本


龙胆草
• 拉丁: Radix Gentianae
别名: 龙胆、苦龙胆草、地胆草、胆草、山 龙胆、四叶胆、水龙胆 药用部位: 根 产地: 全国各地均产云南 采收: 春、秋二季采挖。 加工: 洗净,干燥。
别名: 斑龙珠 药用部位: 幼角 产地: 吉林、辽宁、黑龙江、新疆、青海 采收: 每年可采收两茬,第一次在清明后45~50 天,称“头茬茸”,第二次在头茬50-60天后采 收,称“二茬茸”。 加工: 夏、秋二季锯取鹿茸,经加工后,阴干或 烘干。
鹿 茸
鹿 茸
藁本
• 拉丁: Rhizoma et Radix Ligustici
别名: 周升麻、鬼脸升麻、绿升麻、北升麻、 川升麻 药用部位: 根茎 产地: 辽宁、黑龙江、湖南 采收: 秋季采挖。 加工: 除去泥沙,晒至须根干时,燎去或除 去须根,晒干
升 麻
升 麻



北药是指长城两侧及其以南的河北、 山东、山西及陕西北部所产的道地药材。 一般包括北沙参、党参、金银花、山楂、 知母、阿胶、远志等。地理环境主要包括 华北平原、山东半岛、燕山、太行山及阴 山等地。
地 道 药 材
地 道 药 材

中药的产地是影响药物性能和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环境、气候、温度、水分、阳光等自然条件的不同, 同一种类的药材在不同的地区生产,其质量差异就很大, 为此前人十分重视药材的产地。宋代寇宗奭说:“凡用药 必须择土地所宜者,则药力具,用之有据。”古人经过长 期使用,观察和比较,常习惯认为某药以某地产者其质量 最好,疗效最佳为正品,称为“地道药材”。如四川的黄 连、川芎、附子;江苏的薄荷、苍术;广东的砂仁、陈皮; 东北的人参、细辛、五味子;云南的三七、茯苓;河南的 地黄;山东的阿胶……等等。从古到今都是著名的“地道 药材”。然而各种地道药材的产量毕竟难以满足当前中医 药事业的发展,所以在扩大“地道药材”生产的同时,还 要研究“地道药材” 的栽培技术,生长因素,运用现代 科学技术,创造特定的生产条件,开展异地的药用植物引 种和动物驯养,以保证药材原有的质量和扩大药源。

道地药材PPT课件

道地药材PPT课件
第15页/共20页
中国中药之乡
珍珠之乡 浙江诸暨 人参之乡 吉林抚松 天麻之乡 贵州赫章 鹿茸之乡 安徽青阳 琥珀之乡 河南西峡 三七之乡 广西靖西 蟾酥之乡 江苏启东 阿胶之乡 山东东阿 贝母之乡 浙江勤县 当归之乡 甘肃岷县 枸杞之乡 宁夏中宁 党参之乡 山西长治 银花之乡 山东平邑
黄连之乡 四川雅安 木耳之乡 湖北保康 黄芪之乡 山西恒山 白芍之乡 安徽毫县 茯苓之乡 湖北罗田 半夏之乡 安徽阜阳 白果之乡 广西兴安 红枣之乡 山西稗山 泽泻之乡 福建建瓯 甘草之乡 内蒙古杭锦旗 知母之乡 河北历县 玄胡之乡 浙江东阳 菊花之乡 浙江桐乡
主要品种: 川芎、川贝母、附子与乌头、黄连、川牛膝、麦 冬、石菖蒲、姜、丹参、青皮、陈皮、补骨脂、 使君子、巴豆、花椒、黄柏。
石柱黄连、康定炉贝 第6页/共20页
四、著名道地药材
浙药:
浙江所产药材,品名之前常冠以“浙”、“杭”字,其 中冠以“杭”字居多。如杭芍、杭菊、杭麦冬、杭白芷 等。
主要品种: 浙贝母(象贝)、白术、元胡、郁金、姜黄、 玄参、乌药、石竹、山茱萸、乌梅、栀子。
• “地”的含义 一、道地药材的含义
特定的历史条件、地理条件和生长的生境因子(土壤、气候)及人为因子 人为因子:栽培、加工技术,社会、经济、文化
条件
道地:优质
《本草品汇精要》,川芎以“道地蜀川者为胜”
注意:“道地”概念已被过度使用
第1页/共20页
一、道地药材的含义
• 指一定的药用生物品种在特定环境和气候等诸因素的综合作用下, 所形成的产地适宜、品种优良、产量高、炮制考究、疗效突出、 带有地域性特点的药材。
第10页/共20页
四、著名道地药材
西药是指陇西也就是甘肃一代的药 大黄、甘草、当归、羌活、麻黄、秦艽、茵陈、 枸杞子 南药一般说是长江以南的药 半夏、射干、吴茱萸、莲、女贞子、艾叶、南 沙参、明党参、太子参、苍术、芍药、木瓜、 灵芝、薄荷、紫苏、牡丹、泽泻。

《道地药材研究》课件

《道地药材研究》课件

道地药材的采集和储藏
1 采集技巧
采集道地药材需要深入 了解药材特性,掌握正 确的采集时间、方法和 储藏技巧。
2 储藏原则
正确的储藏可以保持道 地药材的活性成分和质 量,延长其使用寿命。
3 保护生态系统
在采集过程中要注意保 护野生动植物,维护生 态平衡。
道地药材的属性和功能
属性
道地药材具有独特的气味、 味道、形状和质地,这些特 性对药效起着重要影响。
功能
道地药材具备许多功能,如 清热解毒、补益气血、舒缓 疼痛等,适用于不同的疾病 治疗。
药物相互作用
道地药材与其他药物的相互 作用也需要引起重视,以避 免不必要的风险。
道地药材的药效与代研究
1
传统药效
道地药材自古以来就被用于民间传统
现代研究
2
疗法,具有丰富且独特的药效。
近年来,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我们能
道地药材组成的中药制剂类似其他药物,也可能产生副作用和药物相互作用。
道地药材的市场前景和发展趋势
市场需求
随着人们对中医和中药的认可 度提高,道地药材市场前景广 阔。
科学研究
不断的科学研究将为道地药材 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更多机会和 可能性。
规模化生产
市场竞争加剧将促使道地药材 的规模化生产和质量控制,提 高药材的可持续利用。
够深入研究道地药材的药效和作用机
3
未来展望
制。
对于许多道地药材,还有待进一步研
究、探索其治疗效果和临床应用。
道地药材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
1 药材组合
道地药材常常与其他中药材相结合,形成中药复方制剂,以提高药效。
2 适应症
这些中药制剂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

地道药材ppt课件

地道药材ppt课件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一、道地药材的概念
道地
地道
唐 孙思邈《千金翼方》 强调“用药必依土地”
清 汪昂的《本草备要》,云“药 品稍近遐者,必详其地道形色。”
明 刘文泰《本草品汇精要 》论 述药材产地时专设“道地”一项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三、道地药材的变迁和发展
2.地道药材产地变迁 原因: ①生态环境的破坏,自然资源的减少,导致产区变化 ②人工大量引种,发现药材质量优良的新产区 ③原以野生资源为主,在栽培技术的影响下,使栽培品质量更 佳,便形成了新的道地产地。 ④进口药材在国内引种栽培成功后,形成新的道地产区。 ⑤临床应用范围扩大,对不同来源,以及同种不同产地药材的 药效更加明确,也会导致地道产区变迁。
• (1)特定的种质资源
A.不同种间药材质量差异显著 B.种内个体间药材质量差异显著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2)特有的自然生态环境
A.土壤因素:土壤种类、土层厚度、pH值、营养元素状况、 水分状况等
资金是运动的价值,资金的价值是随 时间变 化而变 化的, 是时间 的函数 ,随时 间的推 移而增 值,其 增值的 这部分 资金就 是原有 资金的 时间价 值
四、道地药材产区分布及区划
1、我国道地药材的分布
分布特点:各省差别较大,分布极不平衡

《中药的道地药材》课件

《中药的道地药材》课件
生态环境
道地药材的生长环境中的生物多样性、植被类型、水资源等因素都对其品质产 生影响。例如,生长在森林中的药材可能含有更多的天然成分,而生长在平原 上的药材可能成分较为单一。
生产技术因素
种植技术
道地药材的种植技术,如育种、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等,对其品质有重要影响。科学的种植技术可以提高药 材的产量和品质,而落后的种植方法可能导致药材品质下降。
中药道地药材的经济价值
01
02
03
市场需求
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增 加,中药道地药材的市场 需求不断增长。
价格因素
道地药材的价格通常高于 普通药材,反映了其稀有 性和高品质。
产业带动
中药道地药材产业的发展 对当地经济具有明显的带 动作用,促进了就业和经 济增长。
中药道地药材的文化价值与社会意义
文化传承
中药道地药材是中华传统 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 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 。
社会认同
中药道地药材在国内外享 有盛誉,对于提升国家形 象和民族自豪感具有积极 意义。
可持续发展
保护和利用中药道地药材 资源,对于促进中药产业 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 义。
05
中药道地药材的保护与 可持续发展
保护现状与问题
建立道地药材的追溯体系,实现从生产到 消费的全过程可追溯,提高药材的安全性 和可靠性。
04
中药道地药材的应用与 价值
中药配方与临床应用
中药配方
道地药材在中药配方中占据重要 地位,是中医治疗各种疾病的基
础。
临床应用
道地药材在临床应用中具有显著疗 效,能够针对不同病症进行个性化 治疗。
治疗效果
道地药材的治疗效果稳定可靠,为 临床医生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手段。

道地药材资源(附插图) ppt课件

道地药材资源(附插图)  ppt课件
道地药材资源
(后附大量插图及道地产区名录)
地道药材是中药材主要来源,深入了解 地道药材,优化中药材资源分布,提高 中药饮片质量,提升公司整体竞争力。
PPT课件
1
第一节 地道药材的形成与发展
中医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在 中医药发展中,形成了对中药材的系统认识,其中中药材 的地道性是中医发展过程辩证认识中药材质量的集中体现, 是古代中医选用药材、评价药材质量的标准。中医药讲究 中药材的地道性,地道药材是近代中药研究的重点和现代 中药关注的热点。中药材地道性理论是中医药理论的重要 组成部分。
土壤是地道药材形成的主要基础。每种土壤都有特定的理化、生物性质,构 成其特有的土壤生物作用。不同土壤的生态型,其植物在发育过程中以根系的差 异最为明显。李时珍曾根据土壤空气和干湿度的不同,将芹分为两种性味功能各 不相同的生态型—水芹和旱芹。因为土壤空气除决定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外,还 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种类、数量和活动情况,进而影响植株的营养状况。土壤矿质 元素也可影响植物根系营养及生物碱等化学成分的积聚和形成,从而产生不同的 生态型。土壤中氮磷能不同程度地提高伊贝母生物碱的含量,而钾则降低其含量。
气候条件影响中药材的生长发育和成分积累。从生物学角度来看,地道药材 是物种受特定生境的影响,在长期生态适应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稳定的遗传性质 量特征的个体群类型。早在19世纪就发现生长在寒冷气候条件下的乌头无毒,而 生长在气温较高的气候条件下有毒。不同的气候生态型,由于温度、光、湿度等 气候因子的对比关系不同,使植物的生长发育、开花、休眠以及其他器官的外部 形态和内部结构都发生深刻的变化,致使中药材品质产生差异。每种生态型都有 合成一定化学成分的特性,同种中草药因生态型的不同,其化学成分的组成和含 量也常发生大的变化。如:灰毡毛忍冬,绿原酸含量山东平邑产为5.66%,河南 密县产为5.18%,山西太谷产3.38%,重庆产2.2%。

地道药材资源分解课件

地道药材资源分解课件

市场向高品质、安全可靠的地道药材倾斜。
技术创新与研发
种植技术
通过技术创新和研发,提高地道药材的种植技术 水平,提高药材品质和产量。
加工技术
研发新的加工技术,提高地道药材的利用率和附 加值,同时保证药材质量和安全性。
检测技术
加强地道药材的质量检测技术研发,提高检测效 率和准确性,确保药材品质和安全性。
品种独特
地道药材的品种通常具有独特性,与其它地区的 同种药材相比,其化学成分、药效和品质等方面 可能存在显著差异。这使得地道药材在医疗实践 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加工方法独特
地道药材的加工方法通常具有独特性,包括清洗、 干燥、炮制等多个环节。这些加工方法对于药材 的药效和品质具有重要影响。
药用价值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疗效显著
地道药材由于其独特的 生长环境、品种、采收 时节和加工方法,通常 具有显著的药效。在中 医临床实践中,这些药 材广泛应用于各种病症 的治疗,且疗效显著。
适应症广泛
地道药材的药效不仅限 于某些特定病症,其适 应症相当广泛。例如, 一些地道药材对于调理 身体机能、增强免疫力 等方面也有良好效果。
01
市场前景广阔
02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医疗的重视, 对地道药材的需求日益增长。 这使得地道药材在市场上具有 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商业潜力。
价格相对较高
由于地道药材的生长环境、品 种、采收时节和加工方法的独 特性,其成本相对较高,因此 价格也相对较高。但是,由于 其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消费 者愿意为其支付更高的价格。
保护措施
针对地道药材保护现状,需要采取综合性的保护措施, 包括法律法规制定、资源监测、生态修复和公众教育等。

道地药材PPT

道地药材PPT

道地药材的产地分布
地理环境
道地药材的产地分布广泛,多集中于我国的中草药资源丰富地区,如四川、云南 、甘肃等省份。
气候特点
道地药材产地的气候特点多为温暖湿润、光照充足,有利于草药的生长和有效成 分的积累。
道地药材的药用价值
01
疗效显著
道地药材在中医药学中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其药效显著, 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中药方剂中。
色和药效。
质量控制与鉴别方法
质量标准
制定道地药材的质量标准,包括外观、色泽、气味、含水量、药 效成分含量等指标,确保药材பைடு நூலகம்质稳定。
鉴别方法
采用多种鉴别方法,如形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等,准确判 断药材的真伪、优劣。
质量监管
加强对道地药材的质量监管,打击假冒伪劣行为,维护消费者权益 。
道地药材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
现代研究
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当归具有抗贫 血、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多种药 理作用。
03 道地药材的种植与炮制
种植技术
选址要求
道地药材的种植选址十分关键 ,通常需选择土壤肥沃、水质 纯净、气候适宜的地区,以保
证药材的品质和药效。
耕作方法
采用传统的农耕方式,结合现代化 的农业技术,如合理施肥、科学灌 溉等,以确保药材生长良好。
1.B 产地
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朝鲜半岛、日本、俄罗 斯东部。
药用价值
1.C人参具有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 津养血、安神益智的功效。
1.D 现代研究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人参能够增强免疫力、 抗疲劳、抗衰老、调节心血管功能等。
枸杞子
概述
枸杞子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 的干燥成熟果实,是传统的
滋补药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地道药材质量的因素
不同产地产天麻对比
产地因素
1.四川产野生天麻 2.云南产乌天麻 3.安徽大别山产天麻 4.云南昭通小草坝产天麻 5.贵州产天麻 6.贵州产天麻 7.云南丽江产天麻 8.陕西产天麻
影响地道药材质量的因素
产地因素
影响地道药材质量的因素
产地因素
影响地道药材质量的因素
产地因素
影响地道药材质量的因素
修根之后的附子
影响地道药材质量的因素
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
山药的芦头(又称“龙头”) 温县药农利用芦头进行山药栽培
再如: 山药的栽培,有芦头繁殖与株芽繁 殖两种。 芦头繁殖:一般在采收山药时, 折断留取粗壮无病害的芦头,留作 下年做种使用。此种方法可以保证 山药达到理想产量。 株芽繁殖:是使用山药株芽(又称 “山药蛋”或“零余子”)进行繁 殖,此法有效防止山药品种的退化 以及病害的遗留。
影响地道药材质量的因素
采收加工
元宝贝
再如:浙贝母于立夏植株枯萎时采 挖起,按大小分别进行加工。直径 3.5cm以上者挖除心芽加工成单鳞 片的“元宝贝”;3.5cm以下(个 小的)不去心芽,整个加工为“珠 贝”。再用水洗净,沥干水分,置 于特制木桶里推撞磨擦,直至浆液 渗出为止。然后再加入牡蛎粉和石 灰粉继续推撞,待鳞茎全部涂上石 灰粉和牡蛎粉时倒出晒干或烘干。 再晒至足干,即为商品。
提纲
道地药材的概述 形成和应用历史 影响质量的因素 存在问题与发展前景
道地药材的概述 何为“道地”?
道地药材的概述 医靠药治,药为医用
道地药材的概述 医靠药治,药为医用
道地药材的概述
道地药材的形成和应用历史
关于地道药材我国历代医药学家都极为重视, 并多有论述。
道地药材的形成和应用历史
《黄帝内经》载:“岁物者,天地之专精也,非司 岁物则气散,质同而异等也。”
珠贝
影响地道药材质量的因素
采收加工
再如:龟板的产地加工,捕捉后将龟 杀死,取其甲,剔去筋肉,洗净后, 晒干或晾干,即为“血板”。若将龟 用沸水烫死,剥取背甲和腹甲,除去 残肉等,晒干或晾干,则为“烫板”。 一般认为“血板”质量较佳。
龟板(血板)
影响地道药材质量的因素
采收加工
五花龙骨
再如:龙骨中的上品五花龙骨为远古 象类门齿类滑石,采挖后见风极易破 裂,故常用毛边纸粘贴,只露一两处 花色较好部分,以便于区别与运输。
采收加工
影响地道药材质量的因素
品种来源
确定原植物(原动物、原矿物)的属、种是判断地道药材 是否为正品的最基本条件。
影响地道药材质量的因素
产地因素
植物、动物药材的生长、 繁育有很大的区域性。 不同区域内的气候、土 壤、水文均有较大不同。 同一品种不同产地质量 有优有劣,各省都有各 自特产的道地药材。
影响地道药材质量的因素
生长年限与采收季节
中药材具有品种繁多,产区分散,既有野生,又有家种家养,入药 部位不同,采收季节也不相同。因此,根据不同品种的药用要求, 合理按时采收,对保证药材质量,保护和扩大药源有重要意义。
孙思邈像
孙思邈在《千金 翼方》中指出: 夫药采取,不知 时节,不以阴干 暴干,虽有药名, 终无药实,故不 依时采收,与朽 木不殊,虚费人 工,卒无裨益。
《神农本草经》载:“土地所出,真伪新陈,并各 有法。”
《本草经集注》载:“诸药所生,皆有境界……, 小小杂药,多出近道,气力性理不及本帮……所以 疗疾不及往人,亦当缘此故也。”
道地药材的形成和应用历史
《新修本草》载:“窃以动植生形,因方舛性,春 秋节变,感气殊功。离其本土,则质同而效异。” 《千金翼方》载:“用药必依土地。” 《本草衍义》载:“凡用药必择州土所宜者,则药 力具、用之有据。”
例如: 草麻黄植物体内含的生物碱,在春天含 量最低,8—9月含量达最高,随后又显 著下降。
麻黄
影响地道药材质量的因素
生长年限与采收季节
薄 霜桑叶
再如: 薄荷在阴雨连绵或久雨初晴2---3天内采 收,含油量可达75%,所以,薄荷应在晴 天上午11时至下午3时采收为宜。
再如: 桑叶应在霜降节气之后采收,此时所采桑 叶备受自然界寒润之气,中医师处方有 “霜桑叶”一说。霜降之后所采桑叶具有 叶片厚、革质、叶片背面叶脉突出、抓之 刺手等鉴别特征。
产地因素
影响地道药材质量的因素
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
某些地道药材在栽培技术方面是很复杂的,如育种、育苗、移栽、 嫁接、剪枝、复壮、留种等不同环节上都有一套完整的科学操作 程序,乃至施肥、浇地、防涝、防治病虫等都积累了丰富经验。 这些经验已经形成了提高产量保证质量的重要手段与措施。
例如: 附子的种植有“江油附子青川种”一说 法。即附子的种苗来自野生乌头,当地 药农采取野生乌头的块根,栽种于山地 阳坡、贫瘠的土地上。每年立冬挖出, 选择中等大小的块根运至江油平坝地区 栽种。其种源多有青川药农供应。故有 此一说。另外附子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两 次修根,修剪掉多余的小个附子,紧留 1—2个,以保留养分,促进其生长。
影响地道药材质量的因素
采收加工
凡动植物药材采收后,都要在产地进行初步加工。一是:为了除去 杂质及非入药部位,以保证药材纯净;二是:根据不同药材的质地 和要求,采取不同的加工方法,如切片、切段、去皮、去须、蒸、 煮、发芽、揉搓等处理,以去除水分,防止霉烂,便于储存,确保 药材质量。
玉竹药材
黄精药材
例如:玉竹与黄精采挖后,需要洗净泥土除去须根,晒至柔软时,反复揉 搓,至半透明状,无干心时晒干。
李东垣像
李东垣在《用药 法象》中指出: 诸草木昆虫,产 之有地,根茎花 实,采之有时, 失其地则性味少 异,失其时则气 味不全。
影响地道药材质量的因素
生长年限与采收季节
企边桂
例如: 同时来源于樟科植物肉桂Cinnamomum cassia Presl的干燥树皮。树龄生长10—20年 的树皮为肉桂(有企边桂、板桂、油桂等 规格),树龄6---7年的幼树树皮则为官桂。 当年所生的嫩枝为桂枝。
道地药材的形成和应用历史
《本草纲目》载:“性从地变,质与物迁。”
李时珍对很多药物提出具体产地, 如地黄他说:“今人惟怀庆为上”; 麦门冬,“浙中来者良”;五味子, “今有南北之分,南产者色红,北产 者色黑,入滋补药比用北产者良。”
影响地道药材质量的因素
品种来源

产地因素


栽培技术与田间管理

生长年限与采收季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