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第十七章

合集下载

电子电工学教学大纲

电子电工学教学大纲

电子电工学教学大纲一、说明1、课程概述:目前,电工和电子技术的应用极为广泛,发展非常迅速,并且日益渗透到其它学科领域以促进其发展,在我国当前经济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本课程是汽车类专业一门技术基础课程。

它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从事工程技术工作打好电工技术的理论基础,并使他们受到必要的基本技能的训练。

本课程有些内容在物理课程中讲过。

但物理中强调的是概念,而本课程强调的是工程应用。

本课程也与后续的专业课不同,一般不讨论综合性的用电系统和专用设备,而只研究用电技术的一般规律和常用电气设备、元件及其基本电路。

2、教学目的:电工电子学是一门非电专业的实践性较强的技术基础课,本课程的作用与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电工和电子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工和电子技术的应用和我国电工和电子事业发展的概况,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有关工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3、教学方法:本课程内容包括电工理论教学和电子理论实验两部分组成。

教学采用黑板板书和多媒体课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理论分析和例题讲解,使学生牢固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对基本电路能熟练计算。

通过布置一定量的习题,使学生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并培养分析能力和运算能力。

二、学时分配表电子电工课程标准一览表三、课程内容及要点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教学要求:在《物理学》中电学部分有关内容的基础上,讨论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本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整个课程的基础。

基本要求有:1、了解电路模型及理想电路元件的意义;2、理解电压、电流正方向的意义;3、理解电路基本定律并能正确应用;4、了解电路的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状态,并能理解电功率和额定值的意义;5、掌握分析与计算简单直流电路和电路中各点电位的方法。

教学内容:第一节电路的作用与组成部分一、电路的作用。

二、电路的组成。

三、电路分析。

17 第十七章 变配电所的安全运行

17 第十七章 变配电所的安全运行

第二节 变配电所的安全运行的要求
一.现场管理要求 • • • • • • • 2.变配电所应制定以下 1.变配电所应有以下记录: 制度 • 值班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①抄表记录: • 交接班制度 ②值班记录: • 倒闸操作票制度 ③设备缺陷记录: ④设备试验、检修记录: • 巡视检查制度 ⑤设备异常及事故记录: • 检修工作票制度 •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 工作器具保管制度 • 安全保卫制度
2)操作票制度。凡改变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倒闸操作及其他较复杂操作项目, 均必须填写操作票,这就是操作票制度。操作票制度是防止误操作的重要组织 措施。 必须填写操作票的工作。变电所高压断路器和隔离开关倒闸操作必须填写 操作票。在变电所电气部分里规定只有下列工作可以不用操作票:①事故处理; ②拉合断路器的单一操作;③拉开接地隔离开关或拆除全厂(所)仅有的一组 接地线。 除了上述情况外,其他在变电所高压设备上的倒闸操作都必须执行操作票 制度,必须填写操作票。 倒闸操作操作票由操作人填写,每张操作票只准填写一个操作任务。操作票 的格式应统一按照有关规定的格式执行,见附录3。为了便于考核,在操作票上 操作项目栏的右侧可以增加一栏操作时间(“时、分”)。 操作票填写的要求如下: 1)操作票上的操作项目要详细具体。必须填写被操作开关设备的双重名称,即 设备的名称和编号。拆装接地线要写明具体地点和地线编号。 2)操作票填写字迹要清楚。严禁并项(例如验电和挂地线不得合并在一起填 写)、添项以及用勾画的方法颠倒顺序。 3)操作票填写不得任意涂改。如有错字、漏字需要修改时,必须保证清晰,在 修改的地方要由修改人签章。每页修改字数下宜太多,如超过三个字以上最好 重新填写。
经“三审”批准生效的操作票,在正式操作前,应在“电气模拟 图”上按照操作票的内容和顺序模拟预演,对操作票的正确性进行 最后检查、把关。每进行一项操作,都应遵循“唱票——对号—— 复诵——核对——操作”这5个程序进行。具体地说,就是每进行 一项操作,监护人按操作票的内容、顺序先“唱票’’(即下操作 令);然后操作人按照操作令核对设备名称、编号及自己所站的位 置无误后,复诵操作令;监护人听到复诵的操作令后,再次核对设 备编号无误,最后下达“对,执行!”的命令,操作人方可进行操作。 操作票必须按顺序执行,不得跳项和漏项,也不准擅自更改操作 票内容及操作顺序。每执行完一项操作,做一个记号“√”。除特 殊情况不得随意更换操作人或监护人。 操作中发生疑问或发现电气闭锁装置报警,应立即停止操作,报 告值班负责人,查明原因后,再决定是否继续进行操作。 全部操作结束后,对操作过的设备进行复查,并向发令人回令。 2.倒间操作注意事项 1)倒闸操作时,不允许将设备的电气和机械防误操作闭锁装置解 除,特殊情况下如需

人教版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检测试题(答案)

人教版物理第十七章欧姆定律检测试题(答案)

《欧姆定律》检测试题(含多类型)一.选择题(共13小题,每题2分,共26分)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2Ω,R2=1Ω,电压U维持不变,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I;当开关S闭合时,电流表A的示数为I′,则I与I′的比值为( C )A.1:2 B.2:1 C.2:3D.3:22.小明同窗为了探讨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在如图所示的情况下,将A、B 两点间10Ω的电阻改换为20Ω的电阻,闭合开关后,下一步的操作应当是( B )A.记录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B.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动C.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D.适当增加电池的节数3.关于公式R=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导体两头电压越大电阻越大 B.导体内的电流越大电阻越小C.R与U成正比与I成反比D.R的值不是由U和I决定的4.如图所示为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图象由此可以判断( C )A.R甲=R乙B.R甲<R乙C.R甲>R乙D.无法比较5.如图所示的是握力计的原理图,其中弹簧上端和滑动变阻器滑片固定在一路,AB间有可收缩的导线,R0为保护电阻,电压表可显示压力的大小.则当握力F增加时电压表的示数将( A )变大 B.变小C.不变 D.无法肯定6.下图是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R是滑动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是杠杆的一端,从油量表(由电流表改装而成)指针所指的刻度,就可以够知道油箱内油面的高度,当滑动变阻器的金属滑片上移时( A )A.电路中的电流减小,油箱油面降低B.电路中的电流减小,油箱油面升高C.电路中的电流增大,油箱油面降低D.电路中的电流增大,油箱油面升高7.电工师傅修理电器时,急需一只阻值为8Ω的电阻,但手边只有阻值为2Ω、5Ω、10Ω和40Ω的电阻各一只,下列做法能帮忙他解决这一问题的是( D )A.将2Ω的电阻和5Ω的电阻串联B.将2Ω的电阻和10Ω的电阻串联C.将5Ω的电阻和40Ω的电阻并联D.将10Ω的电阻和40Ω的电阻并联8.如图所示,电阻R1=40Ω,R2的阻值范围为0~20Ω,电源电压是6V,且维持不变,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则电压表示数的转变范围是( B )A.0~6 V B.4~6 VC.2~4 V D.2~6 V9.如图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S,灯泡发光,电路正常.若将电压表与电流表互换位置,电路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B )A.电流表、电压表被烧毁B.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C.灯泡正常发光D.电流表有示数10.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6V且维持不变,R=10Ω,当闭合开关S,电压表的示数为2V.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D )通过电阻R的电流是0.6AB.电阻R两头的电压是2VC.通过灯泡L的电流是0.2AD.灯泡L两头的电压是2V11.在某一温度下,连接在电路中的两段导体A和B中的电流与其两头电压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中信息可知( B )A.A导体的电阻为10ΩB.B导体的电阻为10ΩC.A导体两头电压为3V时,通过A导体的电流为0.3AD.B导体两头电压为3V时,通过B导体的电流为0.6A12.如图所示,AB和BC是由同种材料制成的长度相同、横截面积不同的两段导体,将它们串联后连入电路中,这两段导体两头的电压及通过它们的电流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 )A.U AB>U BC,I AB=I BC B.U AB<U BC,I AB=I BCC.U AB>U BC,I AB<I BC D.U AB=U BC,I AB<I BC13.电阻R已知,按照图中电表的读数来求出Rx的阻值,其中不能实现的图是( C )A.B.C.D.二.填空题(共11小题,每空1分,共21分)14.如图所示反映的是电阻串、并联规律的示用意,其中甲(选填“甲”或“乙”)图能够反映电阻并联规律.乙图表示的含义是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的电阻之和.15.如图的电路中,R1:R2=3:5,那么通过R1和R2的电流之比I1:I2= 1:1 ,电压表V1和V2的示数之比U1:U2= 3:8 .16.如图所示,AB两头电压恒为U,三个电阻R一、R二、R3的阻值均为12Ω,某同窗误将一只电流表并联在了电阻R3的两端,结果发现电流表的示数为0.5A,据此可以推知AB两端电压U= 12 V.1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1=50Ω,R2=25Ω.若甲、乙都是电压表,则当S一、S2都闭合时U甲:U乙= 3:1 ;若甲、乙都是电流表,则当S1闭合、S2断开时,I甲:I乙= 2:3 .18.电阻为12Ω的电铃,正常工作时的电压为6V,现只有一个8V的电源,要使它正常工作,要给它串联一个 4 Ω的电阻.19.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6V,R1的阻值为8Ω,R2两头的电压为4V,则通过b点的电流为 0.25 A,R2的阻值为 16 Ω.20.如图是灯泡L和电阻R中电流随电压转变的图象.由图象可知,电阻R的阻值为20 Ω.若将它们并联接在电压为2V的电源两头,电路中的总电流为0.35 A.21.两只定值电阻,甲标有“10Ω 1A”,乙标有“15Ω0.6A”,把它们串联在同一电路中,总电阻是25 Ω;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6 A;电路两头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为15 V.22.如图,电源电压为6V,闭合开关S后,发现两灯均不亮,仔细检查发现灯泡L2的灯丝断了,其它部份均正常.这时若用电压表测a、b两点间的电压,示数为0 V,测b、c两点间的电压,示数为 6 V.23.王明在修理电子玩具时,需要用一个75Ω的电阻,现手边有阻值为300Ω、100Ω、60Ω、35Ω及15Ω的电阻各一个,他可以选择其中 15 Ω和 60 Ω的两个电阻串联来取得.24.用图所示的电路可以测定未知电阻RX的阻值.已知电源电压恒定,当单刀双掷开关s接a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安;当S接b时,调节电阻箱R的旋盘,直到电流表示数又为0.3安为止,的阻值为60 欧.读取电阻箱的电阻值为60欧.由此可知,RX三.作图题(共2小题)25.如图所示,它是“测量小灯泡电阻”实验的电路连接实物图,请画出它的电路图.26.如图所示,一个黑箱内有由几个相同阻值的电阻R组成的电路,箱外有四个接线柱.已知一、2间的电阻是一、3和二、4间电阻的2倍,而3、4间没有明显的电阻,请画出盒内最简单的一种电路图.四.实验探讨题(共3小题,7+6+6=19分)27.(7分)在“探讨导体的电流跟电阻的关系”实验中,老师提供的器材有:电源(电压恒为4.5V),电流表、电压表和开关各一个,四个定值电阻(10Ω、15Ω、20Ω、30Ω),两个滑动变阻器(规格别离是“5Ω,2A”、“20Ω,1A”),导线若干.(1)请用笔画线表示导线,在图(甲)中将实验电路图连接完整.(2)在连接电路时,要求先将开关断开、滑动变阻器别离处于阻值最大的位置.(3)实验时,先在ab间接接入10Ω电阻,移动滑P,使电压表示数为3V,并记录相应的电流值;再改接l5Ω的电阻,此时滑片P应向 c (选填“c”或“d”)端移动,这样移动滑片的目的是:使定值电阻两头电压维持3V不变.(4)本实验需在ab间前后接入上述四个定值电阻,为完成整个实验,应该选取规格为20Ω,1A 的滑动变阻器.(5)通过实验获救数据,取得如图(乙)所示导体的电流I随电阻R转变的图象,由图象可得出结论:电压一按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8.(6分)我区某校九年级物理学习小组在实验室做“测量定值电阻阻值”的实验,实验电路如图所示.(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实物连接完整;(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移到 B 端(选填“A”或“B”);(3)小组同窗在连线时,不小心将线连错了,开关闭合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时,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却变小,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并联.(4)纠正错误后,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电压表的示数为3V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该定值电阻阻值为10 Ω.他们以为这个结果就是定值电阻的准确阻值,后来物理老师告知他们这是不合理的,理由是没有多次测量求平均值.(5)小组同窗做完该实验后,又思考该电路还能用来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写出一条即可)29.(6分)在探讨“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的活动中,小明同窗画出的电路图如图1所示.(1)请将图2所示的实物连接成实验电路.(2)连接电路时,开关应断开,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 B 端.(填“A”或“B”)(3)小明接通电路后,发现电流表指针不偏转,电压表指针有明显的偏转,调节变阻器的滑片时也没有任何的转变.你以为电路中的故障是电阻R短路.(4)排除故障后,小明首先研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那么他应该控制维持不变;随后他又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他控制电阻两头的电压为2V进行实验,第一次进行很顺利,第二次换上一个新的电阻后,无论如何移动变阻器的滑片P,电压表的示数老是大于2V.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1条即可)滑动变阻器阻值过小.五.计算题(共3小题,6+6+8=20分)30.(6分)小林用一个电流表和一个阻值为10Ω的电阻R0来测某未知电阻Rx的阻值,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在只闭合S的情况下,电流表的示数为0.6A;再同时闭合S、S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9A,电源电压不变,求:(1)电源电压;(2)电阻Rx的阻值.31.(6分)如图所示,电源两头电压U维持不变,电阻R1的阻值为6Ω,电阻R2的阻值为18Ω.当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示数为3V.求:(1)电流表的示数 I;(2)电源两头的电压 U.32.(8分)如图所示,R1=20Ω,R2=40Ω,电源电压维持不变.(1)当开关S一、S2都闭合时,电流表A1的示数是0.3A,电源电压是多少?(2)当开关S一、S2都断开时,电流表A2的示数是0.1A,灯的电阻是多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3小题)1.C;2.B;3.D;4.C;5.A;6.A;7.D;8.B;9.B;10.D;11.B;12.A;13.C;二.填空题(共11小题)14.甲;乙;15.1:1;3:8;16.12;17.3:1;2:3;18.串;4;19.0.25;16;20.20;0.35;21.25;0.6;15;22.0;6;23.15;60;串;24.60;三.作图题(共2小题)25.;26.;四.实验探讨题(共2小题)27.断开;阻值最大;c;使定值电阻两头的电压维持3V不变;“20Ω,1A”;电压一按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28.B;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并联了;10;不合理,没有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或测量电阻的功率);29.断开;B;电阻R断路;电阻;滑动变阻器阻值过小;33.并;2;4;0.75;五.计算题(共3小题)30.;31.;32。

新《维修电工上岗证考试培训》教学大纲

新《维修电工上岗证考试培训》教学大纲

《维修电工上岗证》考试培训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维修电工上岗证》考试培训总学时:52适用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一、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内容本课程是维修电工上岗证考试培训必学习内容,主要包括、理论课考试和操作考试;考试内容参照全国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统编教材《电工作业》具体考试内容由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操作执行。

(二)课程的任务和要求本课程的任务是对学生进行维修电工上岗证考试培训,要求学生掌握维修电工必须具备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今后在工作中能胜任工作的要求。

(三)课程的教学方法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遗忘率最高的是知识,技能其次,能力最低。

技能必须从亲自动手中得来。

真正的技能源自于动手与实践。

本课程采用一体化教学,老师进行示范演示讲授后,学生马上进行实操训练,使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得到深刻的理解和感受,通过与教师授课同时进行的实操练习,掌握一定的电工操作技能。

(1)加强能力培养,特别是培养分析总是的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2)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

注:表中标有“*”号的为选讲内容。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前言教学要求:1、了解维修电工上岗证考核的重要性。

2、明确本课程的性质、内容任务和要求。

教学内容:1、维修电工上岗证考核的内容。

2、本课程的性质、内容、任务和要求。

3、学习本课程应注意的问题。

教学建议:要结合实际,列举事例,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第一章电工基础知识教学要求:1、掌握直流电路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及物理量的表示符号、意义和单位,以及直流电路的分析和计算。

2、掌握单相交流电、三相交流电报表示方法以及电路分析和计算。

3、掌握电磁感应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以及晶体管与晶闸管的构造和作用。

教学内容:1-1 直流电路1-2 单相交流电路1-3 三相交流电路1-4 电磁感应1-5晶体管与晶闸管教学建议:本章重点是电工基础知识,由于学生已经学习过,所以教学中只作为复习性质,把重要概念,重要定律弄懂即可。

电工学第三版课后答案(郭木森著)课后习题答案

电工学第三版课后答案(郭木森著)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x 砸彩疲跑液atm 电"啊協 如田斫示.n (b )»m4jinsn.试求电打!s 的电氐 做电 M ■的初冶电压为*・s:占(b)%")•*£[ M+“c"J其中.C.lxlO^F “・(0)・0岂 I fl 0-5nu. Ir -2A+ /・(()”2小儿、u (5/nr)-IOx|O ,l ,加任 STSe 內.l 9 - -2/fW (0"HU FI «o (-2M + %(5/M ・(-2)“0'r2Ox2 (Qu (15/rw)» 10M l()5l在 I 卜20tm 内.0=2/1!< (/)=];:乔[⑴,2^ + w (15m<) = 2xio 6f-40x 109(K)u (20ms) •Ol 9滋合可馆,%«)■2x10%・2“0h + 20xl(P2x10—40x10’0</<5x|0 '5x10 1 <r <15x10 15x10 1 <r <20x10注,上向各氏中的1以・为草位•若I 以nu 为单位.则喪达氏交为)2x10"0</<55<r<15 !5<r<20w.(0- -2“0% +20x10’2xl0,r-40xl0,3.如图(■)所示电肚•《 5Q. L ZOmll.电沢源的披形如图(b )厅示.(1)试写出电81*1 4J SMi 刼惯优F.电M 元件的♦糾1 方粹为,纹■的电压汽示式=(2俅r=3rre 如R6<m 时乡元件的41压.I(1) &0-2 5n» ・ i s =(0.8xl0J />J 今= (0-8xl0‘)光 .•・ u, = ls R = (0.8 x IO* x 5ry= (4x 10J f) VM ; =L ・# = (20x10" xO.8xlO')F = 16FIf. 25-7 5™各= (-0.8x10,)呀.•. u, =^/?=Mxl0,r + 20)rw .=厶•牛= -16 V在 7 AI25ms 内.ij =(0.8x|0J r-8pt y =(0.8xl0,)-^.*.叫=« (4 x 1011 — 40) VchU r =L •—=16K_________________ dx注,上面各式中ttts 为单位•(2) t»3rm 时・Uf «(-4x IO 1x3xl0 1 + 20) K »8 V叫 «—16Kl^6rm 时•M , =(-4xl0‘ x6xl0 ' + 20)F=7Aat r 16K4试用结点分析法和回路分析法求以b 为參發结点.则柱立结点为结戌电压为gb解:结点分析法:纹■的电压汽示式=(2俅r=3rre 如R6<m 时乡元件的41压.I注怠:(I) (t 用结点分析法.必枣要有以结为电压为未5□曼的方椁.©卑先求解七结点 电压.再求Xft.(2)结应电压是捋牲立结直相吋亍结点的电压.对 n : r.=—注Ct (D 使冃冃络分忻法•亦交要有以目跑电茨为未如fit的方理•通常先求出回陀电流. 再求其担•(2)便冃目路分析法•若走鬼中出反电液源支路・则方务可祈化.7.在图爾示电踣中.求电淹几#:此电路图仔3个阻孔• 4个结A.斫以月结点分忻医和目歸分析法■芜要引3个方駅. 又因为电陀中含有—条电压漫支路•故用结戊分析法可荷化一 △方用.实质是求解两个方睨. 给点分皈血以g 为勢勺结点.刘!1立结点为■ b. 4.蛉点电压 .g u.U&-U. U.-Ux U< 八H a Af KCL :———+ ——+ —= 014 10 2.5 Mb 点列 KCL : I =12.5叶“列Kg 呼斗牛■气生“loo I 2 5Q -CD-*-C□—回吊法分析*选取立且終如图.并标胡绕行方向:吋 h R"・・g = 01 ◎“心r -£ +g &+R2&+R :£越月结点分析法土较榆单.曲枚腋內的是・瑞窝络• 时A 列KCL :因为U^JI AC #^方向相卮・所以摻考过号为吸牧坊率. 吸枚的功率为求得:U.=3 2$V ・ U.K5V— 14 3.25-85 ~!4~=-0375 A回络分析汎: 选3个泡孔作为一组柱立目跑.标明目踣绕行 方向如图斫示. M h 10人+2 5(人一/.)-E = 0 对 m E + 20(/i -/B ) + 5Z ll =0 对 III : 2X/a -^) + 147. +20(/. -Z n > = 012.5人一2.5/. +E = 0 => 25/1-20/-+E = 0-2.5/l -2O/1I +E = O/, = 0.025 I. = -0.8 /… = -0375••• I =/B = -03758.示的血跑.求支跑ABC 产吸枚的功辜表示氏• 口在付种怙况下.该支陀放出功CF7QRRg + 7 & 4RJEJ以C 为参考结点•刃结点电压为UER -(& + 凡)鸟 Rg +尺丘十尺凡25•••即&厶-(尽+&)£; vO所以当尺上;v(尺+&比;討峰放功氧补充题1.由于电廉中含育一条电压渾支帰.故冃结点分析 怯时一个方程可以简化.实版只爲列一个方冠.以A 为參考结点.則结点电压为 5・Ud ・ 由图可見.U BA = 16V ・ 设电逬參专方向如图护示. 对C 列KCL 得*解得 U CA =3 2V••• =12.W外充煽2. 姑点分析法:以O 为參孝结点・恩姑点电压为U OPHO fj KCL 得:25-q 。

西安交大的电机学课件19第六篇、第21、22章见电工学24章第十章课件的17、18、19章

西安交大的电机学课件19第六篇、第21、22章见电工学24章第十章课件的17、18、19章
8
结论:
当电机对称运行时,则电枢电流产生的全部磁通感应的电势
如下描述
Ead Eaq E jId X ad jIq X aq j Id Iq X
jId X ad X j X aq X Iq jId X d jIq X q
Ead ad Fad Id X ad — 称直轴电枢反应电抗 Eaq aq Faq Iq X aq — 称交轴电枢反应电抗
则感应电势用电抗压降来表示:
Ead jId X ad Eaq jIq X aq 而 E jIa X j(I d I q ) X
(稳态运行时)
以上凸极机4个电抗
X d 凸极式同步电机的直轴同步电抗;
X q 凸极式同步电机的交轴同步电抗;
X ad X aq

凸极式同步电机的直轴电枢反应电抗; 凸极式同步电机的交轴电枢反应电抗 。
前述隐极机3个电抗
X a 隐极式同步电机的电枢反应电抗; X S 隐极式同步电机的同步电抗; X 同步电机的漏磁电抗 。
I f Ff n f E0
I F Fad ad Ead
a
a
Faq aq Eaq
U
Ia E
E0 Ead Eaq E U
故得电势平衡方程式:
E0 U (Ead Eaq E ) E0 U jIq X q jId X d
18
3、空载特性试验的用途
① 判断电机设计是否合理,确定磁路的 饱和程度。
② 可判断励磁系统的故障以及三相绕 组的对称性。
③ 空载特性结合短路特性(在后面介 绍 )可以求取同步电抗的不饱和值。

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第十七章 波粒二象性

第十七章波粒二象性科学的历史不仅是一连串事实、规则和随之而来的数学描述,它也是一部概念的历史。

当我们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时,常常需要新的概念。

——普朗克1最好的光学显微镜也看不到大小仅为10-10m的原子,那是因为可见光的波长太大了。

要想看到更小的东西,需要波长更短的波来帮忙!1932年,一台神奇的显微镜出现了,它就是电子显微镜。

在这种显微镜下,我们真切地看到了物质的微观结构。

在电子显微镜中,电子束代替了光束。

同学们早就听说过电子了,它怎么可以代替光在显微镜中起作用?电子及其他各种微观粒子难道也像光一样,具有波动性吗?第十七章 1 物理学的新纪元:能量量子化思考与讨论(1)在火炉旁边有什么感觉?(2)投在炉中的铁块一开始是什么颜色?过一会儿又是什么颜色?1普朗克(M.K.E.L.Plank,1858-1947),德国物理学家,量子论的奠基人之一。

黑体与黑体辐射我们周围的一切物体都在辐射电磁波,这种辐射与物体的温度有关,所以叫做热辐射(thermal radiation)。

物体在室温时,热辐射的主要成分是波长较长的电磁波,不能引起人的视觉。

当温度升高时,热辐射中较短波长的成分越来越强。

例如给一个铁块不断加热,铁块依次呈现暗红、赤红、橘红等颜色,直至成为黄白色。

这表明,辐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情况随物体的温度而有所不同。

这是热辐射的一个特性。

除了热辐射之外,物体表面还会吸收和反射外界射来的电磁波。

常温下我们看到的物体的颜色就是反射光所致。

一些物体在光线照射下看起来比较黑,就是因为它吸收电磁波的能力强,而反射电磁波的能力弱。

如果某种物体能够完全吸收入射的各种波长的电磁波而不发生反射,这种物体就是绝对黑体,简称黑体(blackbody)。

实验表明,对于一般材料的物体,辐射电磁波的情况除与温度有关外,还与材料的种类及表面状况有关,而黑体辐射电磁波的强度按波长的分布只与黑体的温度有关,因而反映了某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客观规律。

大学_电工学(吉培荣著)课后答案下载_1

大学_电工学(吉培荣著)课后答案下载_1

电工学(吉培荣著)课后答案下载电工学(吉培荣著)课后答案下载本书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本书是根据当前教学改革形势,在第六版的基础上作了精选、改写、调整、补充而修订编写的。

全书分上、下两册出版。

上册是电工技术部分;下册是电子技术部分。

各章均附有习题。

另编有配套立体化教材(见第七版序言)。

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工科非电类专业上述两门课程的教材,也可供社会读者阅读。

本书(第七版)由哈尔滨工程大学张保郁教授审阅。

本书第三版于1987年获全国优秀教材奖,第四版于1997年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第五版于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二等奖,第六版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并于获第七届全国高校出版社优秀畅销书一等奖,此外还被评为“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精品项目。

电工学(吉培荣著):内容简介第1章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1.1电路的作用与组成部分1.2电路模型1.3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1.4欧姆定律1.5电源有载工作、开路与短路1.5.1电源有载工作1.5.2电源开路1.5.3电源短路1.6基尔霍夫定律1.6.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1.6.2基尔霍夫电压定律1.7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及计算习题第2章电路的分析方法2.1电阻串并联连接的等效变换2.1.1电阻的串联2.1.2电阻的并联2.2电阻星形联结与三角形联结的等效变换 2.3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2.3.1电压源模型2.3.2电流源模型2.3.3电源两种模型之间的等效变换2.4支路电流法2.5结点电压法2.6叠加定理2.7戴维宁定理与诺顿定理2.7.1戴维宁定理2.7.2诺顿定理2.8受控电源电路的分析2.9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习题第3章电路的暂态分析第4章正弦交流电路第5章三相电路第6章磁路与铁心线圈电路第7章交流电动机第8章直流电动机第9章控制电机第10章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第11章可编程控制器及其应用第12章工业企业供电与安全用电第13章电工测量附录部分习题答案中英文名词对照参考文献第14章半导体器件14.1半导体的导电特性14.1.1本征半导体14.1.2N型半导体和P型半导体 14.2PN结及其单向导电性14.3二极管14.3.1基本结构14.3.2伏安特性14.3.3主要参数14.4稳压二极管14.5双极型晶体管14.5.1基本结构14.5.2电流分配和放大原理14.5.3特性曲线14.5.4主要参数14.6光电器件14.6.1发光二极管14.6.2光电二极管14.6.3光电晶体管习题第15章基本放大电路15.1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15.2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15.2.1用放大电路的直流通路确定静态值 15.2.2用图解法确定静态值15.3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15.3.1微变等效电路法15.3.2图解法15.4静态工作点的稳定15.5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15.6射极输出器15.6.1静态分析15.6.2动态分析15.7差分放大电路15.7.1静态分析15.7.2动态分析15.7.3共模抑制比15.8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15.8.1对功率放大电路的基本要求15.8.2互补对称放大电路15.8.3集成功率放大电路15.9场效晶体管及其放大电路15.9.1绝缘栅场效晶体管15.9.2场效晶体管放大电路习题第16章集成运算放大器16.1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简单介绍16.1.1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特点16.1.2电路的简单说明16.1.3主要参数16.1.4理想运算放大器及其分析依据 16.2运算放大器在信号运算方面的应用 16.2.1比例运算16.2.2加法运算16.2.3减法运算16.2.4积分运算16.2.5微分运算16.3运算放大器在信号处理方面的应用 16.3.1有源滤波器16.3.2采样保持电路16.3.3电压比较器16.4运算放大器在波形产生方面的应用 16.4.1矩形波发生器16.4.2三角波发生器……第17章电子电路中的反馈第18章直流稳压电源第19章电力电子技术第20章门电路和组合逻辑电路第21章触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第22章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第23章模拟量和数字量的转换附录部分习题答案中英文名词对照参考文献电工学(吉培荣著):图书目录点击此处下载电工学(吉培荣著)课后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i1 iS i
注意 非线性电路的解可能不是唯一的。
电路中非线性电容的库伏特性为: 0.5kq 2 u 例2 试以q为变量写出微分方程。

dq iC dt u 0.5kq 2 i0 R0 R0
iS
i0 R0
iC C
+ u
应用KCL得:iC
q=f(u) u=h(q)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③类型
电压控制型 电荷控制型 单调型
电容的电荷是两端电压的单值 在q ~ u平面上单调 增长或单调下降。 P ④静态电容C和动态电容Cd q
q C u C dq d du

返 回
Uoc u
上 页 下 页
负载线
U OC i Req
i (u)
静态工作点
io
o
Q(u0 , i0 )
uo
Uoc u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17.2 非线性电容和非线性电感
1.非线性电容
①符号 + i u
-
②库伏特性 非线性电容元件的库伏特性不是一条通过原 点的直线,而遵循某种特定的非线性函数关系。
特点
o
u
①具有单向导电性,可用于整 流用。 ② u、i 一一对应,既是压控型又是流控型。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3.非线性电阻的静态电阻 R 和动态电阻 Rd
①静态电阻R 非线性电阻在某一工作状态下(如P点)的电压值 与电流值之比。 i du u P Rd tg R tg i
i
di

Rd uS (t ) u1 (t ) Rdi1 (t ) R0 Rd
小结 小信号分析法的步骤为:
①求解非线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②求解非线性电路的动态电导或动态电阻; ③作出静态工作点处的小信号等效电路; ④根据小信号等效电路进行求解 。
①非线性电阻的串联
i2
i i1 i2 u u1 u2
u
i + u1 - + u2- + - u
u f (i) f1 (i) f 2 (i)
f (i )
f1 (i )
图解法
u ' u2
同一电流下 将电压相加
'
u
' 1
f 2 (i )
u
' 1
o
i'
i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S
U o Roi u i g (u )
+ Uo u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i=g(u)
U o Roi u i g (u )
Uo i Ro
Ro u
i +
Uo
i=g(u)

i=g(u)
IQ
静态工作点
UQ
o
u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③考虑uS(t) 存在
Ro
Uo + uS(t) u
①只有所有非线性电阻元件的控制类型相同, 才能得出其串联或并联等效电阻伏安特性的 解析表达式。 ②流控型非线性电阻串联组合的等效电阻还是 一个流控型的非线性电阻;压控型非线性电 阻并联组合的等效电阻还是一个压控型的非 线性电阻。 ③压控型和流控型非线性电阻串联或并联,用 图解方法可以获得等效非线性电阻的伏安特 性。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2.非线性电感
①符号 ②韦安特性 +
i u
-
非线性电感元件的韦安特性不是一条通过原
点的直线,而遵循某种特定的非线性函数关系。
i = h ( ) u=h(q)
③类型 磁通控制型 电感的电流是磁通的单值函数。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电流控制型 单调型
电感的磁通链是电流的单值函数。
韦安特性在 ~ i平面上单调增 长或单调下降。
①流控型电阻 电阻两端电压是其电流的单值 函数。 i + i u
u=f(i) 特点
-
a)对每一电流值有唯一的电压 与之对应。 b)对任一电压值则可能有 多个电流与之对应 。 S形
o
返 回 上 页
u
下 页
②压控型电阻
i = g (u)
特点
通过电阻的电流是其两端电压 的单值函数。 i + u
-
i
a)对每一电压值有唯一的电流 与之对应。 b)对任一电流值则可能有 多个电压与之对应 。 N形
o
u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注意 流控型和压控型电阻的伏安特性均有一
段下倾段,在此段内电流随电压增大而减小。 i i
o
③单调型电阻
u
o
u
电阻的伏安特性单调增长或单 调下降。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例 p—n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i
其伏安特性为:
+
u i
-
i I s (e
or
qu kT
1)
kT i u ln( 1) q IS
1.小信号分析法的基本概念
①分析的前提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直流偏 置电压 时变小 信号
Ro Uo + uS(t) u
i +
任何时刻满足:
U o us (t )
i=g(u) 压控电阻
电路方程: U 0 uS (t ) R0 i(t ) u (t ) Ro i ②令 u (t)=0,求出静态工作点
Q
线性关系
⑤小信号等效电路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U o us (t ) Roi u Ro[I Q i1 (t )] [U Q u1 (t )]
Ro I Q U Q Roi1 (t ) u1 (t )
us (t ) ( Ro Rd )i1 (t )
Ro Uo + uS(t) u i + i=g(u)
3.研究非线性电路的依据
分析非线性电路基本依据仍然是KCL、KVL 和元件的伏安特性。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17.1 非线性电阻
1.非线性电阻
①符号 + i u
-
①伏安特性 非线性电阻元件的伏安特性不满足欧姆定 律,而遵循某种特定的非线性函数关系。
u=f(i) i=g(u)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2.非线性电阻的分类

u12 100(i1 i2 ) (i1 i2 )3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u12 100(i1 i2 ) (i i ) 3i1i2 (i1 i2 )
3 1 3 2
u1 u2 3i1i2 (i1 i2 )
u12 u1 u2
表明 叠加定理不适用于非线性电路。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4.含有一个非线性电阻元件电路的求解
线性 含源 电阻 网络 a i + u Req + Uoc
U OC i Req
a
i
+ u
b
应用KVL得:u U OC Reqi 设非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为:
b
g (u) Q(u0 , i0 )
i = g (u)
解答
io
o
uo
cos3 θ 3cos θ 4cos u 200cos314t 6cos314t 2cos942t 206 sin 314t 2 sin 942tV
3
注意 电压u中含有3倍频分量,因此利用非线
性电阻可以产生频率不同于输入频率的输出。
(3) 设 u12 = f (i1 + i2 ),问是否有u12= u1 + u2?
④静态电感L和动态电感Ld


P
L

i
d Ld di
o

i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注意
大多数实际非线性电感元件包含铁磁材料制成 的心子,由于铁磁材料的磁滞现象的影响,它的 ~ i 特性具有回线形状。

O
i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17.3
非线性电路的方程
列写非线性电路方程的依据仍然是KCL、 KVL和元件伏安特性。对于非线性电阻电路列出 的方程是一组非线性代数方程,而对于含有非线性 储能元件的动态电路列出的方程是一组非线性微 分方程 。
(4) 若忽略高次项,当 i = 10mA时,由此产生 多大误差?

u 100i i 3 100 0.01 0.013 1 10 6 V 忽略高次项,u 100 0.01 1
表明 当输入信号很小时,把非线性问题
线性化引起的误差很小。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3.非线性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i1
例1 电路中非线性电阻的特性为:i u 2 u ,求u。
iS + u R2 R1 + US
返 回 上 页 下 页
i iS i1 - u + R2 1 R1 + US

应用KCL得:
对回路1应用KVL有: 非线性电阻特性:
5u 6u 8 0
2
R1i R2i1 u uS 2 i u u u 0.8V u 2V
②非线性电阻的并联
i i1 i2 u u1 u2
i f1 (u) f 2 (u)
i
i + + u u1 - -
i1
+ i2 u2 -
图解法
f (u )
同一电压下 将电流相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