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 杜甫诗三首达标训练检测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5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25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新人教版

25 杜甫诗三首1.走近作者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世称杜工部、杜拾遗,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理想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

其诗被誉为“诗史”,杜甫被后世尊称为“诗圣”。

有《杜工部集》传世。

2.白话知识梳理(1)通假字荡胸生曾.云(通“层”,层层。

)(2)古今异义造化..钟神秀(古义:天地,大自然;今义:福气,运气。

)一男附.书至(古义:捎,寄;今义:附加,附带。

)室中更.无人(古义:再;今义:更加,更换。

)天明登前途..(古义:前方的路途;今义:前方的光景,比喻义。

)(3)词类活用造化钟.神秀(名词用做动词,聚集。

)浑欲不胜簪.(名词用做动词,插簪。

)二男新.战死(描述词用做副词,比来。

)听妇前.致词(名词用做动词,走上前。

)3.主题解说《望岳》:赞誉了泰山宏伟的气势,奇异秀美的景色,抒发了作者誓欲大展宏图的雄心壮志,流露出他青年时期的远大抱负。

《春望》:经过描绘战乱后长安城的残破荒芜的景色,表达了本人在连绵的烽火中家书隔绝,期待得到亲人音讯的焦虑心情,同时也抒发了深深的爱国之情。

《石壕吏》:这首叙事诗经过叙说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捉人征兵,连年老力衰的老妇也被抓服役的故事,揭露了官吏的残暴和兵役制度的黑暗,表达了对安史之乱中人民蒙受苦难的深切同情。

4.重点打破《望岳》和《春望》两首诗的标题中都有“望”,两首诗是怎样表现“望”的?提示一:《望岳》全诗句句写“望”。

首联远望,颔联近望,颈联细望,距离是自远而近,工夫是从朝至暮,“望”中见豪气,“望”中抒豪情。

提示二:《春望》写春天所望,视野由近而远,视野从城到山,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

提示三:两诗写“望”,作用各不相反。

《望岳》写“望”中所见,抒发青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春望》写战乱以后的残破景象,抒发作者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情感。

5.结构图解首联—远望:青未了(高大、连绵)颔联—近望:割昏晓(宏伟、建望娟秀)功岳颈联—细望:决眦(襟怀激立荡、眼界空阔)业尾联—极望:凌绝顶(昂扬向上、积极进取)望中所见—山河在、草木深感春望中所感—花溅泪、鸟惊心时望望中所思—烽火、家书忧望中所想—白头、不胜簪国工夫:暮战差吏捉人地点:石壕村争事情:捉人导石三男戍、二男死致壕老妇哭诉孙方乳灾史媳无裙难自请服役战事紧急:急应深老妪服役:备晨炊重1.给以下加点的字注音。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及答案3、杜甫是--朝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后人称他为--,称他的诗为--。

由于他做过工部员外郎,因此人们又称他为-------。

4、下列诗句与原文一致的是()A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B国破河山在,城春草木深。

C白头骚更短,浑欲不剩簪。

D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5、按课文原句默写。

⑴《望岳》中最能体现诗人雄心壮志,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诗句是---,----。

⑵《春望》中借花、鸟来表达感时伤世的句子是----,----。

⑶《石壕吏》中暗示老妇人已被抓走的句子是----,----。

⑷《石壕吏》中老妇人前致词,诉说三个儿子服兵役情况的句子是----,----,----。

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望岳》与《石壕吏》都写于安史之乱前期,分别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B.《望岳》、《春望》都是律诗,前者为五言律诗,后者为七言律诗。

律诗与绝句主要区别在于:律诗共八句,绝句共四句。

C.《石壕吏》是一首叙事诗,全文无一句直接议论、抒情句,却在叙事中饱含了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

D.《石壕吏》反映了诗人当时思想上的矛盾:他歌颂石壕老妇人承担苦难的精神,表明他支持唐王朝的平叛斗争;但他又写出了老妇人一家的悲惨遭遇,表明他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而深感悲痛。

7、按课文原句填空⑴----?齐鲁青未了。

⑵烽火连三月,----。

⑶夜久语声绝,------。

8、请将左右两边相应的内容用线连起来⑴三男邺城戍生活贫困⑵二男新战死战争惨烈⑶出入无完裙兵役苛酷课文精段赏读(一)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对下列诗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B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C、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D、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八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25 杜甫诗三首(测)(提升版,学生版)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专题25 杜甫诗三首(测)(提升版,学生版) 新人教版

第五单元第二十五课杜甫诗三首(42分 45分钟)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7分)决眦()老妪()不胜簪()泣幽咽()邺()城戍()青未了()2.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粗的词(6分)(1)决眦入归鸟()(2)浑欲不胜簪()(3)老翁逾墙走()(4)犹得备晨炊()(5)吏呼一何怒()(6)死者长已矣()3.阅读《春望》,根据提示填空。

(6分)(1)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语句是:(2)写战火连绵,久盼家音,抒发千古以来战争中人们共同感受的名句:(3)诗人刻画自身形象,抒发忧国念家悲愁的语句是:4.根据你对《望岳》这首诗的理解,完成下面的填空。

(8分)(1)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的语句是:(2)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是:(3)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语句是:(4)既是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又是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现作者志向高远、坚定)的语句是:5.阅读《石壕吏》,根据提示填空(8分)《石壕吏》中表明捕吏凶暴、老妇凄苦的语句是:!表明老妇家遇不幸、亲子战死,揭露战争罪恶的语句是:。

表明家无壮男,凄婉可怜的语句是:。

表明战争给家庭带来的不幸与困苦的语句有:。

6.根据诗意,用“/”给下列诗句划分节奏(3分)(1)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3)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7.请对《春望》尾联刻画的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

(2分)8.下面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11仙桃市)A.前四句写眼前所望春天都城的破败之景,后四句抒发思念亲人的盼望之情。

B.在颔联中,诗人移情于物,通过花鸟的情态表达了自己感时伤世的内心情感。

C.诗人得不到家信,是因为战乱引发了长安城内一场持续了三月之久的大火。

D.全诗意脉贯通,情景兼具,内容丰富,感情强烈,悬一篇脍炙人口的佳作。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及答案内容预览:人教课标版八年级语文(上)同步训练第25课《杜甫诗三首》基础知识应用1、给加点字注音。

岱宗()决眦()凌绝顶()烽火()不胜簪()逾墙()邺城戍()老妪()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⑴齐鲁青未了------ ⑵造化钟神秀----⑶浑欲不胜簪----⑷天明登前途------3、杜甫是--朝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后人称他为--,称他的诗为--。

由于他做过工部员外郎,因此人们又称他为-------。

4、下列诗句与原文一致的是()A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B国破河山在,城春草木深。

C白头骚更短,浑欲不剩簪。

D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5、按课文原句默写。

⑴《望岳》中最能体现诗人雄心壮志,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诗句是---,----。

⑵《春望》中借花、鸟来表达感时伤世的句子是----,----。

⑶《石壕吏》中暗示老妇人已被抓走的句子是----,----。

⑷《石壕吏》中老妇人“前致词”,诉说三个儿子服兵役情况的句子是----,----,----。

6、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望岳》与《石壕吏》都写于“安史之乱”前期,分别表达了诗人对祖国美好河山的热爱和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B.《望岳》、《春望》都是律诗,前者为五言律诗,后者为七言律诗。

律诗与绝句主要区别在于:律诗共八句,绝句共四句。

C.《石壕吏》是一首叙事诗,全文无一句直接议论、抒情句,却在叙事中饱含了诗人强烈的思想感情。

D.《石壕吏》反映了诗人当时思想上的矛盾:他歌颂石壕老妇人承担苦难的精神,表明他支持唐王朝的平叛斗争;但他又写出了老妇人一家的悲惨遭遇,表明他为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而深感悲痛。

7、按课文原句填空⑴----?齐鲁青未了。

⑵烽火连三月,----。

⑶夜久语声绝,------。

8、请将左右两边相应的内容用线连起来⑴三男邺城戍生活贫困⑵二男新战死战争惨烈⑶出入无完裙兵役苛酷课文精段赏读(一)望岳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精品】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训练·达标检测第五单元第25课word版

【精品】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训练·达标检测第五单元第25课word版

训练·达标检测一、名句默写1.岱宗夫如何? 。

2. ,阴阳割昏晓。

3.感时花溅泪, 。

4. ,老妇出门看。

5.夜久语声绝, 。

6.烽火连三月, 。

7. ,死者长已矣!8.《望岳》中表现泰山神奇秀丽、明暗变化的诗句是: ,。

抒发诗人高远之志的诗句是: , 。

9.《春望》中诗人移情于物,表现自己怨恨之情的诗句是: ,。

表现忧国思家之情的诗句是: , 。

10.《石壕吏》中表现战争惨烈的诗句是: , 。

暗示老妪被捉走的诗句是: , 。

11.(2012·黄石中考)杜甫《春望》中用“, ”的诗句写出了在战火不断的环境中想知道家中亲人消息的迫切心情。

二、诗词鉴赏(一)(2012·乐山中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2.本诗首联写作者春望所见,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答:13.古人作诗十分讲究炼字。

本诗尾联中的“搔”字锤炼得好,好在哪里?答:(二)(2012·镇江中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

绝句二首(其一)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作于杜甫草堂。

14.“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两句中“燕子”和“鸳鸯”各在做什么?答:15.本诗描绘的初春景物主要的特点是什么?表现诗人当时怎么样的心情?答:答案解析答案:1.齐鲁青未了 2.造化钟神秀 3.恨别鸟惊心 4.老翁逾墙走 5.如闻泣幽咽 6.家书抵万金7.存者且偷生8.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9.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10.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1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12.答案:融情于景,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

国家山河依旧,可沦陷后的国都残破不堪、乱草丛生,这与昔日繁华形成巨大反差,表达出诗人忧国伤时的强烈感情。

13.答案:“搔”字是对诗人想解愁而不得的细节描写,传神地表达了诗人内心难以排遣的忧国思家之情。

精品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新人教版

精品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杜甫诗三首》同步练习新人教版

【最新】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5课《杜甫诗三首》
同步练习新人教版
一、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

(1)岱宗夫如何岱()(2)决眦入归鸟眦()(3)白头搔更短搔()(4)浑欲不胜簪簪()(5)老翁逾墙走逾()(6)三男邺城戍邺()戍()(7)如闻泣幽咽咽()(8)老妪力虽衰妪()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造化钟神秀钟(2)阴阳割昏晓阴:阳:(3)会当凌绝顶会当:(4)浑欲不胜簪浑:(5)吏呼一何怒一何:
(6)老翁逾墙走逾:走:(7)急应河阳役应:(8)独与老翁别别:
3.填空
(1)杜甫是代大诗人,字,他被称作,其诗作被称作,都收集在。

(2)“三吏”是指杜甫写的、、;“三别”是指他写的、、;“三吏”“三别”是他现实主义诗篇的光辉顶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3)《春望》中反映诗人忧国思家的愁苦之心的诗句是:;《石壕吏》中暗示老妇已被抓走的诗句是。

4.补写诗句。

(1)荡胸生层云,。

,一览众山小。

(2)国破山河在,。

感时花溅泪,。

(3)吏呼一何怒,!
(4)夜久语声绝,。

5.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望岳》一诗虽没有一个“望”字,但全诗句句写向岳而望,字。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专题25杜甫诗三首(测)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语文专题25杜甫诗三首(测)
3.阅读《春望》,根据提示填空。(6分)
(1)表现长安春日满目凄凉、传达出诗人忧国伤时之情的语句是:
(2)写战火连绵,久盼家音,抒发千古以来战争中人们共同感受的名句:
(3)诗人刻画自身形象,抒发忧国念家悲愁的语句是:
4.根据你对《望岳》这首诗的理解,完成下面的填空。(8分)
(1)借齐鲁大地烘托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的语句是:
(2)虚实结合,表现泰山秀美、高大的语句是:
(3)表现泰山高峻、幽深的语句是:
(4)既是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又是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现作者志向高远、坚定)的语句是:
5.阅读《石壕吏》,根据提示填空(3分)
《石壕吏》中表明捕吏凶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老妇凄苦的语句是: !表明老妇家遇不幸、亲子战死,揭露战争罪恶的语句是: 。表明家无壮男,凄婉可怜的语句是: 。表明战争给家庭带来的不幸与困苦的语句有:
第五单元
第二十五课杜甫诗三首
(30分3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7分)
决眦( ) 老妪( ) 不胜簪( )
泣幽咽( )邺( )城戍( ) 青未了( )
2.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粗的词(6分)
(1)决眦入归鸟( ) (2)浑欲不胜簪( )
(3)老翁逾墙走( ) (4)犹得备晨炊( )
(5)吏呼一何怒( ) (6)死者长已矣( )
学科网高考一轮复习微课视频手机观看地址:
http://xkw.so/wksp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诗词五首》同步检测试卷 (新版)语文版-(新版)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试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25课《诗词五首》同步检测试卷 (新版)语文版-(新版)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试

诗词五首一、积累运用1.给如下加点的字注音。

挂罥.( ) 塘坳.( ) 突兀.( )鸡黍.( )羌.管( ) 人不寐.( )场圃.( ) 唇.焦( )2.下面对加点字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忍.能对面为盗贼(狠心)B.安.得广厦千万间(怎么)C.还来就.菊花(靠近,还有不邀自来的意思)D.休将白发唱黄鸡..(农民散养的土鸡)3.如下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B.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C.塞下/秋来/风景异,某某/雁去/无留意。

D.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4.根据提示填写古诗文。

(1)心系天下是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理想,是X仲淹《某某楼记》中“,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

(2)陆游的《游某某村》中饱含哲理的一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X仲淹在《渔家傲》中表现将士壮志未酬、思念故乡的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苏轼在《浣溪沙》中发表感慨,表现作者虽处困境但仍力求振作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下各句运用了对偶修辞手法的一项为哪一项()A.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B.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D.塞下秋来风景异,某某雁去无留意。

6.如下说法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过故人庄》中诗人去的地方是田园,诗中又写田园风光,用鸡待客是农村习俗,谈话内容是农事,可以称作田园诗。

B.《浣溪沙》上阕写景,描绘了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草,山上松间沙路洁净无尘。

而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更突出了画面的静谧。

C.《渔家傲》中“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的情形,表现了边塞风光的壮阔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训练·达标检测第五单元第25课杜甫诗三首
一、名句默写
1.岱宗夫如何? 。

2.,阴阳割昏晓。

3.感时花溅泪, 。

4.,老妇出门看。

5.夜久语声绝, 。

6.烽火连三月, 。

7. ,死者长已矣!
8.《望岳》中表现泰山神奇秀丽、明暗变化的诗句是: ,。

抒发诗人高远之志的诗句是: , 。

9.《春望》中诗人移情于物,表现自己怨恨之情的诗句是: ,。

表现忧国思家之情的诗句是: , 。

10.《石壕吏》中表现战争惨烈的诗句是: , 。

暗示老妪被捉走的诗句是: , 。

11.(2012·黄石中考)杜甫《春望》中用“, ”的诗句写出了在战火不断的环境中想知道家中亲人消息的迫切心情。

二、诗词鉴赏
(一)(2012·乐山中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2.本诗首联写作者春望所见,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答:
13.古人作诗十分讲究炼字。

本诗尾联中的“搔”字锤炼得好,好在哪里?
答:
(二)(2012·镇江中考)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题。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作于杜甫草堂。

14.“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两句中“燕子”和“鸳鸯”各在做什么?
答:
15.本诗描绘的初春景物主要的特点是什么?表现诗人当时怎么样的心情?
答:
答案解析
答案:1.齐鲁青未了 2.造化钟神秀 3.恨别鸟惊心 4.老翁逾墙走 5.如闻泣幽咽 6.家书抵万金7.存者且偷生8.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9.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10.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1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12.答案:融情于景,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

国家山河依旧,可沦陷后的国都残破不堪、乱草丛生,这与昔日繁华形成巨大反差,表达出诗人忧国伤时的强烈感情。

13.答案:“搔”字是对诗人想解愁而不得的细节描写,传神地表达了诗人内心难以排遣的忧国思家之情。

14.答案:燕子衔泥筑巢,鸳鸯在恬然静睡。

15.答案:色彩明丽,充满生机,柔美和谐。

表现了诗人看到初春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景象的喜悦、安适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