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胡玉玲
五年级上册数学数学 复习教案 第四单元小数除法解决问题母旺军教案

课题第三单元小数除法解决问题
授课时
间2019.12.24 课时
1
课型
复习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通过复习,在实际应用中,会灵活的选用“去尾法”
和“进一法”取商的近似值,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
过程与方法
在对生活实际问题的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比较、
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学会与他人合作,与人交
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生对不同生活情境的分析与思考,体会近似值的
生活意义
重点,根据实际情况采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
值
难点分析并理解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
教学方法创设情境,质疑引导
学习方法独立思考,小组交流
教具课件
民族团结教育内容
中国结
一、引入复习
1、课件出示: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取商的近似数有哪些方法?
(四舍五入法;去尾法;进一法)
2、结合实际把数填一填。
①.一些苹果,一辆汽车5.6次运完,实际需要运()次。
②.可以买4.8瓶饮料的钱,实际能买()瓶。
③.一些布可以做42.6套儿童服装,实际可以做()套服装。
3、顺势引入课题,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用”去尾法”和”进一
法”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题。
(板书课题)二、整理知识,建构网络
1、课件出示:
小强的妈妈要将2.5千克香油分装在一些玻
璃瓶里,
教学反思与后记:必须手写。
部编四年级数学下《解决问题》胡玉金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解决问题执教:胡玉金班级:四(2)班时间:2018年4月16日教学目标1.会应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进行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2.经历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验利用知识经验迁移学习的方法。
3.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教学重点应用小数点移动的变化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将知识引入生活,用该规律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计算:9.99×10=99.9÷100=0.099×1000=42÷10=2.在圆圈里填上运算符号,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使算式成立。
二、新授。
教学例3.1元人民币可以兑换0.1563美元,那么1万元人民币可以兑换多少美元1.出示主题图并简要介绍外汇知识,引导学生理解题意(你获得哪些信息?)。
2.反馈信息。
3.你会列式计算吗?4.引导:1元人民币兑换0.1563美元。
10元人民币兑换多少美元呢?(列式:0.1563×10)100元人民币兑换多少美元呢?(列式:0.1563×100)1万元人民币兑换多少美元呢?(让学生交流:怎么列式,在交流怎么计算?)0.1563×10000=1563(美元)5.说一说,你发现什么规律?一个数乘10000,就是把它扩大10000倍,将小数点向右移动四位。
三、巩固练习。
解决问题1.每千克小麦可磨面粉0.85千克,1吨小麦可以磨面粉多少千克?分析:单位不一致,需要单位换算,每千克可磨面粉数×小麦数量=面粉数量。
1吨=1000千克0.85×1000=850(千克)答:1吨小麦可以磨面粉850千克。
2.用地板砖铺地,每块地板砖的面积是0.36平方米,小明家客厅用了100块这样的地板砖,客厅的面积是多少?分析:每块砖面积×块数=客厅面积。
部编三年级数学下《解决问题》胡清香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面试试讲人教

宜春三小“学.问课堂模式”《小数加减法解决问题》教学设计宜春市第三小学胡清香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课本第97页。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用学过的小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巩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在生活信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解决实际问题中,体验算法的多样性和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运用小数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多种策略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
二、学问课堂教学环节:(一)、自学环节:导生引导自学,今天我们将学习《小数加减法解决问题》,请大家齐读学习目标。
现在请打开课本97页,开始自学,完成导学案。
教师巡视加分。
(二)、对学环节:请小对子之间交流分享,互教互学。
教师巡视加分。
请蜜蜂组派一个小对子与大家一起学习。
小对子展示:第一个同学说:同学们,上周我们三年级进行了手拉手爱心义卖活动,(老师点课件)各班准备充分(老师点课件),瞧,现场非常热闹啊!(老师点课件)动结束后同学们都有不少收获。
(老师点课件)谁来说是那天你带了多少钱,买了什么,还剩多少钱?(叫同学回答)(指另一个学生)你呢?(等同学回答完)感谢大家都献出了自己的一片爱心。
第二个同学说:小芳同学早上带了10.5元钱,买了一个5.5元的熊猫玩具,还剩多少钱?可以怎么解答?(同学们说用10.5-5.5元等于5元。
)大家别忘了在算式后面写上单位,并写上答语。
如果她想买小汽车和小熊,一共需要多少钱?如何列式?谢谢大家的配合!(两人一起弯腰谢谢!)走下讲台。
老师:这两道题中都是用小数进行加减进行计算,今天,我们继续用小数加减法来解决问题。
教师张贴课题。
在义卖活动中有一位小丽同学,在上周的义卖活动中奔着买文具去的,看到这么多文具和它们的单价,你想提什么问题?再来看看小丽她遇到了什么问题。
我们在解决问题时要仔细审题,找准信息,分析关系,积极思考,解决问题。
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反思
郭新慧
《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是二年级学习表内除法的一个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初步渗透单价、数量、总价间的关系,感受除法的现实模型,深化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
在编排上。
教材呈现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利用教材资源与导学案有效结合,建构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实情境模型,对于学生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列为重点表现部分。
我设计的思路为简化引入部分,突出重点部分,强化应用部分。
教学实践过程分一下五个环节:1、情境导入,引出课题。
2、探究问题,提出设想。
3、解决问题,大胆展示。
4、总结问题,模型对比。
5、应用模型,巩固检测。
这样的建模课型,我是第一次对孩子开放,虽然低年级的孩子对建模的认知模糊,包括在语言上还是不成熟的。
但教师和学生应该在课堂上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能力。
这节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空前高涨,但因听课老师过多,孩子极端紧张,发言及展示,略显紊乱。
但本节课,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感知和理解,明确表达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两个现实情境模型:一是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二是求一个数里包含几个另一个数。
为以后除法的后续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部编四年级数学下《解决问题》侯艳玲教案教学设计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公开人教

小数的近似数——解决问题教学内容:人教版四年级下册53.54页的例2、例3.教学目标:1能把一个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并能根据要求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
2经历将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的过程,提高类推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养成独立思考和探究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能把一个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
教学难点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与求一个数的近似数的区别。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设疑引入1课件出示:观察每组中的数据,并说一说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1)2010年,上海世博会参观者突破10000000人次。
2010年,上海世博会参观者突破1000万人次。
(2)联合国预测:到2050年,全世界总人口大约为9200000000人。
联合国预测:到2050年,全世界总人口大约为92亿人。
2设疑引入为了读写方便,人们常常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做单位的数。
以前,我们学过整万或整亿的数可以改写成用“万”或“亿”做单位的数,那么,不是整万或整亿的数可以改写成用“万”或“亿”做单位的数吗?(板书课题)二、联系生活,探究新知1探究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的方法。
课件出示教材53页例2情境图(1)观察情境图,说说从图中获得了那些数学信息。
(2)小组讨论:如何将384400千米改写成用“万千米”做单位的数。
汇报方法。
(3)“万”字能不能去掉?为什么?板书:384400千米=38.44万千米2探究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亿”做单位的数的方法。
课件出示教材53页例3情境图(1)学生自主探究把778330000千米改写成用“亿千米”作单位的数的方法。
小组讨论交流想法,汇报778330000千米=7.7833亿千米(2)进一步引导学生把改写后的数保留一位小数。
778330000千米=7.7833亿千米≈7.8亿千米(3)如果这道题让保留两位小数,应该怎么办?生汇报(4)如果这道题成了77833000千米,你还会改写成用“亿千米”作单位的数并保留两位小数吗?小组合作探究并汇报结果77833000千米=0.77833亿千米≈0.78亿千米3小组讨论: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要注意什么?(1)把一个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在万位或亿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去掉小数末尾的0,在数的末尾写上“万”或“亿”字。
部编三年级上数学《解决问题》侯玉晶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比赛人教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表内除法(一)整理和复习友谊达斡尔族满族柯尔克孜族乡中心学校侯玉晶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加深学生对除法含义的认识,进一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巩固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巩固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教法:尝试指导法。
放手让学生自主归纳、整理,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教学过程:一、旧知巩固,引入新知谈话: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平均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以及“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这节课我们就对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1、什么是平均分?学生自己试着说一说。
2、教师呈现实物图,让学生根据实物图填写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并要求学生“指出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商”。
复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教师出示乘法口诀表,将乘法口诀补充完整。
(2)让算得快的同学结合具体的算式说说是怎样想的。
(3)任意指一句口诀,让学生说一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
(4)总结:还有什么规律?3、应用口诀求商教师出示一些乘法算式、除法算式,让学生说出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商。
再出示一些用同一句乘法口诀计算的算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乘法和除法之间的关系。
三、巩固迁移1、列式计算||3、解决问题|学生逐题列式解决,交流时说说列式的理由。
3、辨析练习|四、课堂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教师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整理和复习了有关乘法口诀求商和乘、除法应用题,在解决问题时一定要细心分析数量关系,找出正确的解答方法。
板书设计整理和复习表内除法(一)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被除数÷除数=商除法计算——运用乘法口诀求商解决问题: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年级上数学《解决问题》胡玲人教教案新优质课比赛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59

解决问题(加法)邾城街中心小学胡玲教学内容:200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第一册第46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并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能借助图画正确分析题意。
2.会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的简单问题,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与用数学的乐趣。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意识,养成正确的数学思维习惯。
教学重点:用6和7的加减法解决生活的实际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观察、分析,提出合适的数学问题。
其中,正确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是关键所在。
教具学具:课件、答题卡。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激趣引入(一)口算加法:同学们,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口算能力可厉害了,现在老师要考考你们。
1+5=3+2=6+1=3+4=5+2=2+4=3+3=6+0=2+5=4+3=(二)谈话:哇,太能干了,掌声表扬一下自己。
今天有些小动物要请我们用数学知识帮它们解决问题。
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解决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二、探究新知(一)图里有什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能找到那些数学信息?(贴字卡“图里有什么”)⒈找出图里信息并根据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⒉理解大括号和问号的意义。
那大括号表示什么意思呢?那在大括号的下面打一个问号那是表示什么呢?谁能把图里的信息和要求的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同桌边做动作边说一说?(二)画一画,加深对图画问题的理解。
请大家用图形或符号来代表兔子,在答题卡上画一画,注意:要加上两位新朋友大括号和问号。
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且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来表示兔子。
(三)怎样解答?1.用什么方法解答。
学会了找信息,接下来我们要来解答问题。
(贴“怎样解答”字卡)请同学们把算式写在答题卡上。
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解答的?解决这个问题你为什么选择用加法?2.学生列出算式后,理解算式表示的意思。
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列式的?“4”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6”表示什么?谁列的算式不一样?(四)解答正确吗?1.同桌互相说一说怎样进行检查?问题解决了,还有一个重要的步骤:检查我们的解答是否正确。
关于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探究_1

关于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探究发布时间:2021-05-21T10:21:59.87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第2月第4期(下)作者:贾立娜[导读] 在当前新课标不断实施的背景下,其对小学数学教学有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贾立娜东北育才丁香湖小学 21092219930915****摘要:在当前新课标不断实施的背景下,其对小学数学教学有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在教学课堂中学生不仅仅需要掌握相关的教学知识,还应养成良好的数学思学习习惯。
因此应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的渗透应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进行渗透。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教学能够让学生在数学中得到更好的发展,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让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灵活敏捷,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关键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多样化引言小学教学管理是指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教学论,数学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协调功能,有针对性地制定相数学应的教学工作计划,通过明确教学目标、加强教学监数学管,对教学过程中涉及的各种对象加以统筹规划,以数学有效促进教学工作的开展。
其包括教学计划管理、组数学织管理、质量管理等内容。
1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方法多样化的意义第一,教师通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对数学思想进行合理的渗透,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转变传统的数学学习观念。
与此同时,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以教学启发为切入点,这样一来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就可以准确的定位课堂中的学习知识,对重要的学习内容进行理解和分析[1]。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有效的渗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2小学数学教学的教学现状2.1理念落后传统的小学教学管理理念落后,大部分教师只数学会依据自身以往的管理经验或借用其他学校的现成数学管理办法简单规划教学任务,根本不注重学校和学数学生的实际情况,久而久之,这种“经验论”和“模仿主数学义”主导下的管理方式便会脱离现实,严重影响了学数学校教学管理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3=4(元)
2.再求买5辆小汽车用多少钱?
4×5=20(元)
2×9=18(盆)
18÷6=3(个)
答:一共可以摆3个图案。
2×8=16(瓶) 16÷4=4(瓶)
答:每个同学分4瓶。
8÷2=4(朵)
4×5=20(朵)
答:可以做20朵花。
(1)平均分给4人,每人几个气球?
3×8=24 (个) 24÷4 =6(个)
(2)平均分给6人,每人分几个气球?
3×8=24 (个) 24÷6 =4(个)
每天吃2个
3天共吃了几个
?
你有几种不同的解法?
这节课, 你们有什么收获?
用乘除法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一共有多少朵?
4×6=24(朵) 或 四六二十四 6×4=24(朵)
一共有多少束? 一共有多少朵?
4×6=24(朵) 24÷4= 或 (束) 6 四六二十四 6×4=24(朵)
答:一共有6束。
这个柜台里有什么? 各多少元?
1.要求小明应付多少钱,应先 求出买一辆小汽车用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