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运营基本概念(精选)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

一、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构成
图1-1 高架桥及地面轨道线路图
1)正线。 2)辅助线。
一、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构成
①折返线。折返线是指在线路两端终点站或中间站,为能开行折返 列车而设置的专供改变列车运行方向的线路。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中, 全线的客流分布一般不太均匀,通常需要根据行车交路的要求,在 终点站与中间车站或中间站与中间站之间开行折返列车,这些可折 返的车站需配置折返线。折返线的形式应能满足折返能力的要求。 常见的折返线形式如图1-2所示。 ②渡线。渡线可满足改变列车进路的需要,也可改变列车运行方向。 但在中间站利用渡线进行区间列车折返时,需占用正线进行作业, 故对行车组织要求十分严格,且列车运行间隔时间受其制约将加大, 导致线路通行能力下降,安全可靠性存在隐患。所以,在列车运行 速度较高、运行间隔时间较短、运量较大的线路不宜采用渡线作为 折返方式。常见的渡线形式如图1-3所示。
一、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构成
图1-2 折返线
一、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构成
图1-3 渡线布置示意图
图1-4 联络线布置示意图
⑤存车线。
一、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构成
存车线一般设置在终点站或区间车站,专门用于列车停放使用,并 可进行少量检修作业。在正线运营过程中,列车运行间隔通常很小, 如出现非正常情况,为使故障列车能及时退出正线运营而不影响后 续列车运行,通常每隔3~5个车站应加设存车线和渡线。 3)车厂线。 (2)车站 车站是轨道交通客流的集散地,同时又是轨道交通运营设 备集中设置的场所,主要包括线路、道岔、通信、信号、环控、自 动售检票、自动扶梯、电梯、照明、给排水、消防、防灾报警(FAS)、 设备监控(EMCS)等设备系统,由出入口、通道、站厅层、 站台层、 设备用房、管理用房及生活用房等几部分构成。 1)按车站客流量大小可分为:大车站、中等车站和小车站。 ①大车站:高峰每小时客流量在3万人次以上。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与组织
一、城市轨道交通概述 二、客流、运输计划及运输能力分析
三、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自动控制技术
四、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行车工作 五、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段行车工作
六、列车运行调度指挥
一、城市轨道交通概述
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列车或车辆在钢轨 上或沿导向轨运行的城市公共交通方式。 • 它具有运能大、速度快、安全准 时、成本低、节约能源、以及能缓解地面交 通拥挤和有利于环境保护等优点。
109 386
A
B
C
D
E
F
G
H
图3-1 断面客流图(下行)
三、运输计划 全日行车计划是营业时间内各个小 时开行的列车对数计划,是根据营 业时间内各个小时的最大断面客流 量,列车定员人数和车辆满载率, 以及希望达到的服务水平综合考虑 编制的。它又是编制列车运行图, 计算运营工作量和确定车辆配备数 的基础资料。全日行车计划是根据 营业时间内各个小时的最大断面客 流量,列车定员人数和车辆满载率, 以及希望达到的服务水平综合考虑 编制的。
i max 列
列
间隔
i
间隔
三、运输计划 3.最终确定全日行车计划。在编制轨道 交通系统全日行车计划时应把方便乘客、 提高服务质量作为一项重要因素给予考 虑。不能一味追求车辆满载而按计算的 行车间隔时间作为开行列车数标准,最 终确定的行车间隔时间标准一般不宜大 于6min。在其它时间,标准也不宜大于 10min。另外,对全日行车计划中的高 峰小时行车间隔时间应验证是否符合列 车在折返站的出发间隔时间。以下是一 具体例子所确定出的全日行车计划。
3.2 全 日 行 车 计 划
三、运输计划
表3-4 全日行车计划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开行计划—列车运行基本概念

列车类别 客车 空客车 调试车
表3-2 列车服务号的使用规定
服务号
备注
01—79
80—89
90—97
(一)列车
③专运列车车次为4位数,编号为:9801—9828。
④工程列车、救援列车、轨道车(含打磨车)车次 均为3位数。工程列车车次编号为:501—528。 救援列车车次编号为:601—628。轨道车(含打 磨车)车次编号为:801—828。
详细的运营时刻表一般不对外发布,通常只发布线路各车站首末班车的时刻表 供旅客乘车参考,如下表3-5为广州地铁一号线的对外发布时刻表:
方向 车站 广州东站 体育中心 体育西路 杨箕 东山口 烈士陵园 农讲所 公园前
表3-5 一号线首尾班车经过各车站时间
首班车
末班车
往西朗
往广州东站
往西朗
往广州东站
6:10
⑤客车标志:深圳地铁徽记、标志灯和运行灯。
⑥工程列车尾部必须挂有标志。当工程列车按首尾 机车编组时,应使用首端机车驾驶,当首端机车 故障而使用尾端机车驾驶时,按推进运行办理。
(一)列车
广州地铁规定如下:
①客车车次:8位数,左边三位为目的地码,中间三位为服务号, 右边两位为序列号。个位偶数为上行,奇数为下行,顺序编号。
虽然站间距短可能减少乘客步行人站候车时间,但会延 长乘客在列车上的旅行时间,并会大大增加投资和运营 费用。国外,特别是欧洲早期修建的地铁,站间距一般 偏短,最短的只有400米左右,但近年来新建的地铁及 轻轨铁路站间距有变长的趋势,其范围大致是800~ 2400米,平均为1600米。 结合我国的国情,地铁及轻轨线路站间距定为1000米左 右较为合适,运送速度不宜低于30千米/时。
车辆编组与配
1-轨道交通及车辆概述

轨道交通及车辆概述
轨道交通及车辆概述
二、动车组基本概念
1、动车组含义
动车组是火车的一种类型,是由至少两节机车或带动力的 车厢和若干节不带动力的车厢所组成的列车。
动车组,英文称(Multiple Units,简写为MU),即多个 (动力)单位。比较于单动力的传统列车,Multiple是多, Units是单位,含义即多单位,在谈论动力的语境里就是 指 “动力通及车辆概述
CRH6F车型定员载客量达1502人 (包括座席及站席,按每平方米站 立4人计算),超员载客量达1998人 (包括座席及站席,按每平方米站 立6人计算),车内设有站立扶手。 列车座位采用2+2布置并设有地铁式 座椅,但座椅不可调节或翻转;列 车在3、6号车设卫生间。与CRH6A 不同,车门采用宽阔的对开塞拉门, 每节车辆侧设有3个塞拉门(头尾车 辆有2个,其中一个为驾驶室门)。 该车牵引制动性能比CRH6A更优、 载客量更大,更适合较短站间距的 城际线路和站站停模式使用。
• 4、CRH5
轨道交通及车辆概述
阿尔斯通将7项高速列车的关键 技术转移给中国,并有3组列车 会在阿尔斯通位于意大利的工厂 组装,并完整付运予中国;另有 6组以散件形式付运,由中方负 责组装;其余51组透过法国的 技术转移,由长春轨道客车在国 内生产。而在耐寒性方面CRH5 则比CRH1及CRH2优胜,其承 受温度范围可达±40℃,因此大 多数被安排于中国东北地区运 用。。
轨道交通及车辆概述
• 2动车组的分类
• 根据动力来源,动车组可分为内燃机动车组和电力动车 组,电力动车组又可分直流和交流两类
• 根据动力分配方式,动车组可分为动力集中式和动力分 散式两大类。其中,动力分散型动车组还可以细分成纯 动车组和一般动车组。
城市轨道交通概述

起止点
宋家庄-太平庄北站 马家堡-北宫门 宋家庄-蓝靛厂 奥运公园-熊猫环岛 东直门-T3
线路长度
27.6km 26.1 km 32.9 km 4 km 28 km
车站
22 22 28 4 4
通车日期
2007年底 2008年 2008年 2007年 2008年
9号线、十号线二期、亦庄线。。。
上海地铁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史
世界地下铁道的建设趋势
亚洲地下铁道建设趋势
国外地铁建设情况
世界上已建城市轨道交通的国家、地区有36个,城市 108个,路网总长度为7000多公里 ; 按照年客运量规模,世界十大地铁是:
(1)莫斯科地铁:于1935年开通, 26亿 (2)东京地铁:于1927年开通 , 25亿 (3)纽约地铁:于1904年开通,15亿 (4)墨西哥城地铁; (5)巴黎地铁; (6)大阪地铁; (7)圣彼得堡地铁; (8)伦敦地铁; (9)汉城(韩国)地铁; (10)香港(中国)地铁 :于1975年开通,6.3亿
城市轨道交通概述
议题
城市轨道交通基本概念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史 国内外地铁建设情况 城市轨道交通机电系统概述
城市轨道交通基本概念
城市轨道交通按照建设技术分,包括地铁、轻 轨、单轨、有轨电车、磁悬浮列车等 ;
有轨电车运行速度低,运量仅为1万人/小时以下 地铁的运量为4-6万人/小时以上 轻轨的运量为1-3万人/小时
地下、架空或地面封闭的线路上运行,适用于 市内与郊区间 快捷、舒适、安全和载客量大 采用电力能源做动力,无污染,噪声小
三轨 接触网
城市轨道交通发展史
1863年,伦敦建成名为 “大都市铁道”的短 途地铁,也是全世界第一条地铁。这段地铁线 路只有6.5公里 1890年,伦敦首次采用盾构法施工建地铁,并 采用电气机车牵引、为地铁建设开一代先河。 这条线路长5.2km,是全世界第一铁电气化地 铁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课程标准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根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职业活动必备的知识和能力分析整合的专业核心课程,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管理思想及原理为主要理论架构,为学生深入学习轨道交通管理理论,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管理方法和技能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理论和技能,熟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理论和基本技能,使学生成为有一定的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组织知识和管理技能,具有良好诚信、协作、开放的城市轨道交通管理职业素养的高素质技能性人才。
二、参考课时76课时三、课程学分4学分四、课程目标、内容、考核标准五、教学实施建议(一) 教学设计根据该课程标准,学校在教学实施前,要组织相关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明确课程实施的载体,制定课程实施具体方案,细化考核标准和确定评价方法。
教学中关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基本概念、城市轨道交通经济技术指标的分类和计算方法和城市轨道交通营销策略和信息化管理,可以通过课堂讲解和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并理解相关理论知识;关于城市轨道交通行车组织、客运管理、票务管理和安检管理的基本知识,可以通过设定学习任务,把学生分成小组,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网络和实训模拟、实地考察等方式搜集和熟悉相关知识,学生合作自主完成此部分内容的学习;关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运用及票务管理的学习,可以通过课堂讲解、学生讨论和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学习并理解相关理论知识、掌握相应的管理方法和技巧。
(二) 教学方法本课程教学可采用实际举例、学生参与、实地考察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相关知识,使在认识行车组织、客运管理、票务管理、安检管理、营销管理、乘务管理等基础上理解运营管理的基本内容及其在城市轨道交通管理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工作上的职业意识和职业习惯。
(三) 评价方法建议本课程考核原则是坚持评价主体、评价过程、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地铁线路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概念

线路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概念城市轨道交通是一个集合概念,是在城市及都市圈范围内运行的一种以电力为牵引动力,采用轨道作为车辆导向、以列车编组方式快速高密度运行的大、中动量快速客动方式的总称。
城市轨道交通一般可按其运量和技术特征分为地铁、轻轨和区域快速铁路(包括市郊铁路)三种形式。
这三种形式构成城市轨道交通的主体,各有其适用范围,同时通过衔接换乘,相互补充,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成为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中的骨干,起着主导客流组织的作用。
线网中各条线路所居位置不同,分担客流强度不等,应分为2~3层次:1、主干线--贯通城市中心,连接两端的主客流走廊,相对运量大,线路长。
形成基本网络骨架。
2、次干线--位于某区域的主客流走廊,仅次于主干线地位,并无明显差别。
3、辅助线--位于市中心核心区边缘的线路,为主干线网络的补充,运量级有一定差距。
SOD的概念交通疏导型,其主要功能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状况,满足交通需求,使市民能够快速方便地出行。
(广州的1、2、5、6)TOD的概念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的核心内容是:以公共交通车站(一般为轨道交通车站)为中心,以适宜的步行距离为半径,在这个范围内混合使用土地,实行中、高密度开发;将覆盖面广、使用选择性强的公共设施围绕车站集中布局,便于居民使用;通过步行、自行车和公交等各种出行方式的高效率换乘,取代汽车在城市中的主导地位。
(广州的3、4)城市轨道交通新线建设的运营规模,按线路远期单向高峰小时客运能力,划分为四个类别、三个量级、两种封闭型式。
各级线路相关技术特征宜按表2确定。
各级线路相关技术特征表2注:1.A、B、L b、D型车和单轨车的技术规格见表5。
C型车技术规格有待研究补充。
1)线路方向及路由选择要考虑的主要因素(1)线路的作用①为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交通服务,是修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主要目的。
在为城市交通服务中,还应包括为城市哪一地区或哪一个方向的客流服务,该项工作由路网规划报告或项目建议书所确定,起讫点和必经点即线路走向体现这一服务目的。
轨道交通概念解释

轨道交通概念解释万人次,甚至达到8万人次;轻轨1万~3万人次,有轨电车能达到1万人次,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输能力远远超过公共汽车。
据文献统计,地下铁道每公里线路年客运量可达100万人次以上,最高达到1200万人次,如莫斯科地铁、东京地铁、北京地铁等。
城市轨道交通能在短时间内输送较大的客流,据统计,地铁在早高峰时1h能通过全日客流的17%~20%,3h能通过全日客流的31%。
2.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较高的准时性城市轨道交通由于在专用行车道上运行,不受其他交通工具干扰,不产生线路堵塞现象并且不受气候影响,是全天候的交通工具,列车能按运行图运行,具有可信赖的准时性。
3.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较高的速达性与常规公共交通相比,城市轨道交通由于运行在专用行车道上,不受其他交通工具干扰,车辆有较高的运行速度,有较高的启、制动加速度,多数采用高站台,列车停站时间短,上下车迅速方便,而且换乘方便,从而可以使乘客较快地到达目的地,缩短了出行时间。
4.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较高的舒适性与常规公共交通相比,城市轨道交通由于运行在不受其他交通工具干扰的线路上,城市轨道车辆具有较好的运行特性,车辆、车站等装有空调、引导装置、自动售票等直接为乘客服务的设备,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较好的乘车条件,其舒适性优于公共电车、公共汽车。
5.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城市轨道交通由于运行在专用轨道上,没有平交道口,不受其他交通工具干扰,并且有先进的通讯信号设备,极少发生交通事故。
6.城市轨道交通能充分利用地下和地上空间大城市地面拥挤、土地费用昂贵。
城市轨道交通由于充分利用了地下和地上空间的开发,不占用地面街道,能有效缓解由于汽车大量发展而造成道路拥挤、堵塞,有利于城市空间合理利用,特别有利于缓解大城市中心区过于拥挤的状态,提高了土地利用价值,并能改善城市景观。
7.城市轨道交通的系统运营费用较低城市轨道交通由于主要采用电气牵引,而且轮轨摩擦阻力较小,与公共电车、公共汽车相比节省能源,运营费用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