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7第七章__GPS测量的误差来源及其影响(最终)
第七章 GPS测量的误差来源及其影响

步观测求 差
⑵电离层
折射影响 显著减弱 相距 ≦20km
⑶单频机
常采用的 方法
7.2.2 对流层影响
G P S 测 量 原 理 及 应 用
⑴从地面到高空40KM
大气层为对流层; ⑵电磁波经过对流层会 产生延迟,和温度、湿 度、气压有关; ⑶天顶方向可达2.3m, 高度角10o,可达13m。
G P S 测 量 原 理 及 应 用
利用双频观测
令 A = −C×40.28∫ Neds
S = ρ1 + A/ f
S = ρ2 + A/ f
s′
2 1
2 2
A A A f12 − f22 ∆ρ = ρ1 − ρ2 = 2 − 2 = 2 ( ) 2 f1 f2 f1 f2 = dion1[( f1 2 ) −1 = 0.6469 dion1 ] f2
三、观测及接收设备误差
接收机钟差 接收机噪声 天线相位中心误差 天线安置误差
四、其它误差
地球固体潮 地球海潮
7.2
G P S 测 量 原 理 及 应 用
与信号传播有关误差
7.2.1 电离层折射
由地面501000km高空中 由太阳幅射造 成气体电离形 成电离层。电 磁波信号经过 电离层速度发 生变化。
7.4 与接收机有关的误差
G P S 测 量 原 理 及 应 用
• 检测两个GPS天线相位中心在垂直方向上的 偏差之差的方法---高差比较法。 • 在相距几米附有强制对中装置的观测点A、B 上, A、B两点的较精确的大地高已知, A、 B两点的精度较低的临时大地高可以测定, 分别量取它们的天线高;采用精密水准测量 的方法可测定A、B两点的水准高差;因为A、 B两点相距很近,可以近似地认为A、B两点 的水准高差等于它们的大地高差。大地高差 与水准高差之差即为GPS天线相位中心在垂 直方向上的偏差之差。
GPS测量的误差来源及其影响解析

GPS测量的误差来源及其影响解析首先,卫星系统误差是由于GPS卫星系统本身存在的误差引起的。
这些误差主要包括星历误差、钟差误差和轨道偏移误差等。
星历误差是由于卫星轨道位置和速度参数的不准确性引起的,会导致卫星位置计算的误差。
钟差误差是由于卫星钟的不稳定性引起的,会导致卫星时间计算的误差。
轨道偏移误差是由于卫星轨道本身存在的变化引起的,会导致卫星位置计算的误差。
这些卫星系统误差会影响到GPS定位的准确性和精度。
接收机误差是由于GPS接收机自身存在的误差引起的。
这些误差主要包括接收机电路噪声、时钟稳定性、多径干扰等。
接收机电路噪声会影响到接收机对GPS信号的接收和处理过程,从而影响到定位的精度。
时钟稳定性误差是由于接收机内部时钟不稳定引起的,会导致定位结果的时钟误差。
多径干扰误差是由于信号在传播过程中经过反射、散射等现象引起的,会导致接收机接收到的信号中出现额外的信号路径,从而影响到定位的准确性。
大气误差是由于GPS信号在大气中的传播过程中受大气密度、湿度、折射等因素的影响引起的。
大气误差主要包括对流层延迟和电离层延迟两部分。
对流层延迟是由于大气密度的变化引起的,会导致GPS信号传输的时间延迟。
电离层延迟是由于电离层中电子密度的变化引起的,同样会导致GPS信号传输的时间延迟。
这些大气误差会导致定位的误差,尤其在高纬度地区或者大气环境变化较大的地方影响更加明显。
多径效应误差是由于GPS信号在传播过程中与地面或建筑物等物体发生反射,从而导致额外的信号路径引起的。
这些额外的信号路径会导致接收机接收到的信号中出现多个不同的信号,从而影响到定位的准确性和精度。
钟差误差是由于GPS卫星钟本身存在的不准确性引起的。
由于卫星钟的不稳定性,会导致卫星发射的信号中存在时间偏差,从而影响到定位的准确性。
信号传输延迟误差是由于GPS信号在传输过程中受到信号传输速度的影响引起的。
由于信号传输速度不是无限大,会导致GPS信号传输的时间延迟,从而影响到定位的准确性。
GPS测量误差的来源及控制方法解析

GPS测量误差的来源及控制方法解析GPS(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导航、地理测绘以及各种位置服务的技术。
虽然GPS被认为是一种高精度的定位系统,但是在实际使用中,测量误差仍然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本文将分析GPS测量误差的来源以及常见的控制方法。
首先,我们来看看GPS测量误差的主要来源。
一方面,大气层对GPS信号的传播会引入误差。
由于大气中的电离层和对流层的存在,GPS信号会发生折射、散射和延迟等现象,导致接收到的信号强度和到达时间产生变化,从而影响位置的精度和准确性。
此外,天气条件如云层、降水等也会对GPS的测量误差产生一定的影响。
另一方面,接收器自身的特点和条件也会导致GPS测量误差的增加。
GPS接收器的设计和性能不同,其对信号的接收和处理能力也各异。
接收器的灵敏度、动态范围以及时钟精度等因素都会影响到GPS测量的准确性。
例如,低灵敏度的接收器可能无法接收到较弱的信号,从而导致误差的增加。
此外,接收器的多径效应(multipath)也是一个常见的误差来源。
当GPS信号在传播中反射、折射或经过建筑物等物体反射后到达接收器时,会导致信号的多径传播,进而产生额外的误差。
除了以上提到的误差来源,还有一些其他因素也可能对GPS测量产生影响。
地球自转引起的离心力、地球引力和地球形状的不规则性都可能对GPS的测量结果带来一定的不准确性。
此外,卫星轨道精度、钟差、电离层模型等系统本身的误差也不可忽视。
那么,针对以上的误差来源,有哪些常见的控制方法呢?首先,我们可以通过提高接收器的质量和性能来减小误差。
选择一款灵敏度高、动态范围广、具有精确时钟的接收器,能够有效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同时,减少多径效应也是关键措施之一。
通过合理的天线设计和安装,以及选择合适的测量环境,可以减少或避免多路径效应的影响。
其次,改善大气误差对GPS信号的影响也是一项重要任务。
利用大气层的监测数据,结合现代大气物理学模型,可以对大气误差进行校正或补偿。
GPS测量误差的来源及其影响

GPS测量误差的来源及其影响GPS教案主讲教师喻艳梅GPS教案主讲教师喻艳梅5.1 GPS测量误差的来源及分类2GPS教案主讲教师喻艳梅3GPS教案主讲教师喻艳梅5.2 与卫星有关的误差4GPS教案主讲教师喻艳梅5GPS教案主讲教师喻艳梅6GPS教案主讲教师喻艳梅7GPS教案主讲教师喻艳梅8GPS教案主讲教师喻艳梅9GPS教案主讲教师喻艳梅snsUTCGPST191−×+=10GPS教案主讲教师喻艳梅11GPS教案主讲教师喻艳梅221)()(eesttattaat−+−+=∆12GPS教案主讲教师喻艳梅13GPS教案主讲教师喻艳梅5.3 卫星信号的传播误差14GPS教案主讲教师喻艳梅ØØ15GPS教案主讲教师喻艳梅Ø16GPS教案主讲教师喻艳梅ØØ17GPS教案主讲教师喻艳梅Ø18GPS教案主讲教师喻艳梅19GPS教案主讲教师喻艳梅Ø20GPS教案主讲教师喻艳梅5.4 与接收机有关的误差21GPS教案主讲教师喻艳梅22GPS教案主讲教师喻艳梅23GPS教案主讲教师喻艳梅24GPS教案主讲教师喻艳梅25GPS教案主讲教师喻艳梅Ø是各σ26GPS教案主讲教师喻艳梅27GPS教案主讲教师喻艳梅28GPS教案主讲教师喻艳梅29GPS教案主讲教师喻艳梅30。
第七章GPS测量误差及其影响

星历误差的大小 主要取决于卫星跟踪系统的质量(
如跟踪站的数量及空间分布;观测值的数量及精度,轨道计 算时所用的轨道模型及定轨软件的完善程度等)。此外和星 历的预报间隔(实测星历的预报间隔可视为零)也有直接关 系。由于美国政府的SA技术,星历误差中还引入了大量人为 原因而造成的误差,它们主要也呈系统误差特性。 卫星星历误差对相距不远的两个测站的定位结果产生的 影响大体相同,各个卫星的星历误差一般看成是互相独立的 。然而由于SA技术的实施,这一特性很可能破坏。
当观测量较少时,增加估计参数很容易导致方 程病态,使解算结果不准确。
回避法
原理:选择合适的观测地点,避开易产生 误差的环境;采用特殊的观测方法;采 用特殊的硬件设备,消除或减弱误差的 影响 适用情况:对误差产生的条件及原因有所 了解;具有特殊的设备。如对于电磁波 干扰、多路径效应等的应对方法等。
7.2 与卫星有关的误差
实测星历(精密星历) 实测星历(精密星历)
实测星历(精密星历)是根据实测资料进行事后处理 而直接得出的星历,精度较高。这种星历用于进行精密定 位的事后处理,对于提高精密定位精度,减少观测时间和 作业费用等具有重要作用,还可以使数据处理较为简便。 由于这种星历要在观测后一段时间(例如1~2个星期)才 能得到,所以对导航和实时定位无任何意义。 目前,许多国家和组织都在建立自己的GPS卫星跟踪网 开展独立的定轨工作。如由国际大地测量协会(IAG)第 八委员会领导的国际GPS协作网(CIGNET),Aero Service的GPS跟踪网等。
1) 忽略卫星钟的数学同步误差 导航和低精度的单点定位 2)利用测码伪距单点定位法来确定接收机的钟差 解算接收机接收瞬间的钟差 3)通过获取精确的卫星钟差值 通过IGS获得精确的卫星钟差 4)通过差分方法来消除公共的钟差项 载波相位测量
GPS测量的误差来源及其影响

GPS测量的误差来源及其影响
2. 卫星轨道误差(Satellite Orbit Error):GPS接收机通过接收
多颗卫星的信号以计算自身的位置。
然而,卫星的轨道并非绝对准确,存
在一定的误差。
这些误差包括卫星轨道偏移、轨道不规则性等。
影响是,
卫星轨道误差会导致位置计算的不准确,从而影响GPS测量结果的精度。
3. 钟差误差(Clock Error):为了对GPS信号进行定位计算,接收
机需要与卫星的时间进行同步。
然而,GPS卫星上的钟不可能完全精确,
存在一定的时间漂移和偏差。
这将导致接收机对时间进行不准确的计算,
从而造成测量误差。
影响是,测量结果的时间信息会受到钟差误差的影响,进而影响测量精度。
4. 大气延迟(Atmospheric Delay):GPS信号从卫星到达接收机的
过程中,会经过大气层,而大气层中的水汽和电离层的影响会引起信号的
传播速度变化,从而产生测量误差。
影响是,大气延迟会导致距离测量值
的不准确,进而影响位置计算的精度。
5. 多路径效应(Multipath Effect):当GPS信号与建筑物、地形
等物体反射或折射后到达接收机时,会产生多个信号路径,这会干扰接收
机对信号的处理。
影响是,多路径效应会导致信号的延迟和失真,从而影
响距离测量的准确性。
GPS测量误差来源及其影响.

★天线相位中心位置的偏差
在GPS测量中,观测值都是 以接收机天线的相位中心位置 为准的,而天线的相位中心与其几 何中心,在理论上应保持一致,可 实际天线的相位中心随着信号输入 的强度和方向不同而有所变化,即 观测时相位中心的瞬时位置(一般 称相位中心)与理论的相位中心将 有所不同,这种差别就是天线相位 中心的位置偏差。
在实际工作中,如果使用同一类 型的天线,在相距不远的两个或多 个观测站上的同步观测了同一 组卫星,那么,便可以通过观测值的 求差来削弱相位中心偏移的影响。不 过,这时各观测站的天线应按天线附 有的方位标进行定向,使之根据罗盘 指向磁北极。通常定向偏差应保持在 3°以内。
GPS测量误差来源及其 影响
与接收机有关的误差
与接收机有关的误差种类
★ 接收机钟误差
GPS接收机一般采用高精度 的石英钟,其稳定度约为10的9次方。若接收机钟与卫星钟间 的同步差为1us,则由此引起的 等效距离误差约为300m。
★ 减弱接收机钟差的方法
把每个观测时刻的接收机钟差 当做一个独立的未知数,在数据处 理中与观测站的位置参数一并求解。
认为各观测时刻的接收机钟差间是相关 的,像卫星钟那样,将接收机钟差表示为 时间多项式,并在观测量的平差计算中求 解多项式系数。这种方法可以大大减少未 知数,该方法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钟误差 模型的有效程度。
通过卫星间求一次差来消除 接收机的钟差。这种方法是上 述方法一等价的。
★接收机的位置误差
GPS原理第七章GPS误差来源及其影响

采用抗多路径误差的仪器设备
抗多路径的天线:带抑径板或抑径圈的天线,极化天 线
抗多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接收机:窄相关技术MEDLL(Multipath Estimating Delay Lock Loop)等
抗多路径效应的天线
27
4.应对多路径误差的方法③
(3)数据处理上
加权 参数法 滤波法 信号分析法
7.1 GPS误差的分类
1
7.1.1按GPS测量误差的来源
1.与GPS卫星有关的误差 (1)卫星轨道误差 (2)卫星钟差 (3)相对论效应
2.与传播途径有关的误差 (1)电离层延迟 (2)对流层延迟 (3)多路径效应
3.与接收设备有关的误差 (1)接收机天线相位中心的偏移和 变化 (2)接收机钟差 (3)接收机内部噪声
2.1
4.0
0.5
4.0
0.5
0.5
0.7
1.0
1.0
1.4
0.5
0.2
0.5
5.1
1.4
5.3
5.1
0.4
5.1
12.8
10.2
4
7.1.3 GPS测量误差的大小②
2.SPS(Standard Positioning Service)
(有SA)(Selective Availability)
误差来源
计
8
7.1.1消除或消弱各种误差影响的方 法(了解)
4.回避法
(1) 原理:选择合适的观测地点,避开易产生误差的环境; 采用特殊的观测方法;采用特殊的硬件设备,消除或 减弱误差的影响
(2) 适用情况:对误差产生的条件及原因有所了解;具有 特殊的设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电离层的折射率与群波的传播速度
大量的实验室模拟试验表明,电离层的折 射率与电了密度有关,折射率公式为:
nG 1 40.28 N e f
2
3
N e 电了密度, 单位 : 电了数 / m
由于GPS载波上调制有测距码(也是一种电 磁波,频频率较低)、D码等,所以GPS载波是 多种频率叠加的群波,这种群波在电离层中的 传播速度并非光速c,而是一个被称为群速的 速度,群速与光速关系式:
直 接 信 号
反 射 信 号
H
(2)程差造成了载波与干扰波间存在相 位差,因为有:
2
程差造成的相位差为
2
4H sin
z
(3)直接信号与反射信号的叠加及 多路径效应误差
直接信号与反射信号进入接收机时,两 种信号将叠加,并被接收机接收。 若直接信号的数字表达式为:
利用上两式即可计算出电离层折射误差, 进而加以改正。 这里所讲的用载波(1)或载波(2) 计算电离层折射误差,是指利用载波(1) 或(2)载有的测距码或载波(1)、(2) 本身的载波相位观测值进行计算。
a)用测距码计算电折射误差改正 利用式(6)、式(7)计算电折射误差 改正数时,只需计算出用两载波测出的
A n m
n 0 3
P n
n 0
3
n
n 为主控站根据观测日及其前5天
的太阳平均辐射流量所计算出的370组常 数中选择的最佳参,由导航电文提供给 用户。
Fritzk等人提出的修正模型的直接改正 数不是伪距,而是由电折射造成的时间 延迟量,其基本计算公式为: 天顶方向时间延迟修正量:
加以修正,实现消除电离层影响的目的 但电离层对载波的折射作用与电离层的 电子密度 N e 有关,而 N e不是一个定量 它随时间及空间位置的不的而变化,同 时还与宇宙中的各种物理变化,如地磁 、白昼与黑夜交替、太阳黑子活动等有 关,因此,很难对某一具体定位时间与 地点的电子密度进行准确的估算,所以 通用的改正计算模型不可能准确计算出 每一个任意的定位时间与地点的电离层 折射改正量,因模型改正是有一定缺陷的
式(5)
即: 1 2 0.6469 ion(1)
可得由载波(1)得到计算电离层折射误 差的实用形式 ion (1) 1.54573 ( 1 2 ) 式(6) 同法对式(5)进行变化,亦可得由载波 (2)计算电离层折射误差的实用形式
ion( 2 ) 2.54573 ( 1 2 ) 式(7)
Sd U cost
则,反射信号的数字表达式为
Sr U cos(t )
两者间存在在相位差θ ,按电磁波叠加 原理,其叠加波的数字表达式为:
S U cos(t )
式(8)
其中:
(1 2 cos ) 1 tan [ sin /(1 cos )]
ion
40.28 c 2 N eds S f
由于GPS系统提供两种频率的载波L1和L2, 在定位时两种频率的载波是沿着同一路
径由卫星到达接收机的。也就是说:即 使传播路径上电子密度项 N e 是未知的, 由于载波是在同一路径上传播的,同一 路径上的 N e 是相同的,对两种不同频 率的载波来讲,上式中除频率外其它项 是相同的,即下式是成立的
二、误差性质及影响特点
1 性质分类: 偶然误差:信号的多路径效应 系统误差:卫星星历误差、卫星钟差、接 收机钟差以及大气折射的误差等。 2 影响特点 系统误差的大小及其对定位结果的危害均 远大于偶然误差,是GPS测量的主要误差源 系统误差有一定规律可循,可通过模型改 正,或求差加以消减。
第二节 与信号传播有关的误差
大气压强、湿度、湿度等均为测站数据, 实际工作中可用仪器测取这些数据,有 些高级GPS仪器也可自动测取上述数据, 至于GPS数据处理软件中使用何种对流层 改正模型,则由生产厂家在编写软件时 自行选择合适模型。 改正模型的建立方法同电离层改正模型 的建立方法。 方法(2)引入对流层影响附加待估参数, 在平差中一并解算。
2 1/ 2
与直接波相比,实际被接收机接收的 叠加波的初始相位增加了 ,因此 即是多路径效应误差。
(4)多路径效应误差的最大值
对式(8)求 的极值
有:max sin
1
d 令: 0 d
可知当 sin 1( ) 时
对载波L1多路径效应影响最大为4.8cm 对载波L2多路径效应影响最大为6.1cm 实际进入接收机的反射信号并非一个, 而是一个群组合,它们与直接波叠加后 被接收机接收,因此,实际的多路径效 n 应误差为: s in
2 1
1与2分别为用载波(1)(2)测定
的伪距
1与2
既可用测距码测定,
也可用载波相位测定。 将式(4)中的两式相减,可得:
A A A f f 1 2 2 2 2 ( ) 2 f 2 f1 f1 f2
2 1 2 2
f1 2 ion (1) [( ) 1] 0.6469 ion(1) f2
tan1[
i
i
1 i cos i
i 1
i 1 n
]
根据电磁波原理,波长(码元宽度)越 大,反射波对主波的相位影响越大,因 此多路径效应对测码伪距测量的影响要 比对载波相位测量的影响要大得多,如 对P码的影响可达10米。 3、消减多路径效应误差的方法 多路径效应是偶然误差,无法通过模型 改正或数据处理过程抵减,只能通过改 善测量环境、提高接收机性能减小其产 生的可能性和产生的量值。
c 40 .028 N e ds A
S
则电离层折射影 响误差可表示为:
A ion 2 f
式(3)
上式表明对传播路径相同的两个载波而言:
ion
仅与频率有关。
用两种载波测量的星地实际距(几何距) 可表示为
s 1 ion (1) 1 A / f 2 s 2 ion ( 2 ) 2 A / f 2式(4)
但随着科学实验的不断完善,一批先进 的改正模型也在不断的公之于世,如由 美国科学家Fritzk等人提出的修正模型, 在折射率计算时考虑高次项,即
nG 1 40.28 N e f
2
高次项
且精确考虑地磁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 立的的Fritzk改正公式,可达到毫米的 改正精度。
Fritzk等人提出的修正模型视白天的电 离层时间延迟为余弦波中正的部分,夜 间延迟量为一常数。而余弦波的振幅A、 周期P用一个三阶多项式表示:
该类误差有:
[1]电离层(Ionosphere)折射误差
[2]对流层(Troposphere)折射误差
[3]多路径效应误差 (偶然误差)
一、电离层折射误差及其消减方法
1、电离层(Ionosphere)
地球上空50km向上直到大气顶部均为电 离层。在这一区间内的大气气体分子,因受 太阳等天体的各种射线辐射作用,产生电离 现象,形成了由大量的、高密度的自由电子 和正离子组成的弥散性介质层,当电磁波信 号通过电离层时,路径会发生弯曲产生折射, 造成电磁波传播误差。
t t
2
)d t
40 .28 ct c 2 s N ed s f
40 .28 c N ed s 2 s f
ion
式(1)
b)电离层折射误差 根据前面已给出的星地伪距定义,式中: ρ =c Δ t----星地伪距 而第二项则是由电离层折射造成星地距误 差
多路径效应是GPS测量中一种重要的误 差源,严重损害GPS测量的精度,严重时还 会引起信号的失; 锁。 2、影响过程 (1)直接信号与反射信号进入接收机时, 由于所走路径不一样,使两者间存在程差。 如图所示: SGA SA GA OA
H GA(1 cos2 z ) (1 cos2 z ) 2 H sin z sin z
方法(3)同步观测量求差,对20km以下 基线效果明显 方法(4)利用仪器(水气辐射计)直接 测定对流层改正数。 三、多路径效应误差对GPS定位的影响 1、多路径效应 测站附近反射物所反射的卫星信号,由 多个路径进入接收机天线,并对直接来 自卫星的信号(直接波)形成干涉,使观 测值偏离真值,这种现象叫多路径效应。
二、对流层(Troposphere)折射误差 1、对流层(Troposphere) 对流层是指从地面以上至40km的区层,大 气层质量的99%集中在此层内,此层也是 各种气象现象出现的主要地区。 2、对流层对电磁波影响的主要特点 对流层对电磁波的折射延迟主要决定于 大气的折射率,与电磁波的传播方向也有 关系。 电磁波在其中的传播速度与频率无关。
c 1 {1 Int ( )1 ( N 0 )1} f1 c 1 f1 c 2 { 2 Int ( ) 2 ( N 0 ) 2 } f2 c 2 f2
在此基础上不难求得 1 2 进而计算出电离层折射误差,加以改正
方法(2)用模型改正法改正电离层误差 在电离层模型改正方法,实际上是一种在实验 基础上形成的经验公式。其基本做法是在实验 模拟电离层对载波的影响过程,或利用专门的 卫星对电离层进行有规律监测,从而获得大量 电离层影响载波传播的实验数据,再通过数理 统计的方法拟合形成一个具有一定精度的电离 层影响改正计算公式。在GPS定位中即可利用该 公式计算电离层对载波的折射影响,并在伪距 中
第七章 GPS测量的误差 来源及其影响
第一节 GPS的主要误差分类 一、分类
来源分类 误差种类 影响距离测量 (m) 1.5-15 1.5-15 1.5-5 1.0
卫星部分 1 星历2 钟差3 相对论效应 信号传播 1 电离层2对流层3 多路径效应 信号增收 1钟差2位置误差3天线相位中心变化 其 它 1地球潮汐 2负荷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