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英语教学论文演出来的精彩—以课本剧表演为依托的小学英语课堂实践研究 精品
课本剧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课本剧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和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尝试将课本剧引入英语课堂教学中。
通过引入课本剧这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并激发其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研究课本剧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意义:课本剧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在小学英语课堂中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通过对课本剧的有效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热情。
此外,课本剧能够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英语语言的应用技能。
通过参与课本剧的表演和演绎,学生可以在实际操作中体会英语语言的魅力,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同时,课本剧还可以增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使其在学习过程中更加享受英语带来的乐趣和快乐。
因此,研究课本剧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对于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课本剧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
通过深入研究课本剧的概念和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情况,我们旨在发现课本剧对于促进学生参与度、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增强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的积极影响。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总结课本剧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和价值,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英语。
希望能够为课本剧在英语教育领域的推广和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参考,为未来小学英语教学带来创新和发展。
通过本研究,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改进和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英语学习能力的提升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2. 正文2.1 课本剧的概念课本剧是一种通过戏剧形式来讲述故事、传达知识和价值观念的教育方法。
它是将课堂教学与戏剧表演相结合,让学生在扮演角色、互动表演的过程中,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增强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小学剧式英语教学实践探究

小学剧式英语教学实践探究
小学剧式英语教学是一种通过戏剧表演的形式来进行英语教学的方法。
在这种教学模
式中,学生将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积极参与到英语学习中去,提高他们的口
语表达和沟通能力。
本文将探讨小学剧式英语教学的实践方法和效果。
小学剧式英语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通过将英语学习与戏剧表演相结合,能够使学生更加乐于参与,并且能够提高他们的注意力和思维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扮演各
种不同的角色来进行英语对话,这样既可以增加学生的参与感,又可以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小学剧式英语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语言知识。
通过戏剧表演的形式,学生可以在真实的情景中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从而加深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学生可以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各种情景,进行真实的语言交流,从而更好地理解和
掌握英语语言知识。
小学剧式英语教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剧式英语教学中,学生
需要通过合作来完成各种角色的表演和对话,这样能够促使他们与他人进行有效的合作和
协作,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小学剧式英语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帮助学生
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
和沟通能力。
在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各种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来促进学生
的参与和互动,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进行英语学习,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小学剧式英语教学实践探究

小学剧式英语教学实践探究小学剧式英语教学是一种以戏剧为手段,以英语为媒介,将英语学习和运用融入到戏剧表演中的教学方法。
它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通过角色扮演、剧本表演等形式,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用英语进行交流。
小学剧式英语教学的特点是活泼、有趣、互动性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小学剧式英语教学实践的关键是选取合适的剧本和适应学生的能力水平。
剧本应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习需求,内容生动有趣,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关。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使得学生能够顺利参与到剧本表演中,并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在小学剧式英语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引导者和组织者的作用。
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正确地发音、模仿表演,提供语言支持和反馈,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分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互相激励、互相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创作,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感。
小学剧式英语教学的实践效果也是显著的。
小学剧式英语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通过角色扮演和剧本表演等活动,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小学剧式英语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通过参与戏剧表演,学生能够体验到英语学习的乐趣和成就感,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小学剧式英语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学生在表演中不仅需要运用语言,还需要发挥创造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表演艺术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小学剧式英语教学实践探究

小学剧式英语教学实践探究小学剧式英语教学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式,该方式通过剧中角色扮演、情节设置等形式,使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和使用英语。
本文将探究小学剧式英语教学的实践效果。
小学剧式英语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在剧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英语的乐趣和表达的自由。
学生们会充满兴趣地参与到剧中,从而主动地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和表演。
这种积极性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的语言习得和能力提高。
小学剧式英语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在剧中,学生们需要通过对话和表演来展示自己的英语能力。
他们需要用正确的语音、语调和表情来塑造角色,用英语来表达角色的思想和情感。
这样的练习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流利、自信地用英语进行交流。
小学剧式英语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剧中情节设置使学生需要在对话中使用各种语言功底,包括词汇、语法和句型等。
学生们需要动态地运用所学的词汇和语法知识,结合情境来进行语言表达。
这样的综合运用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使他们能够熟练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
小学剧式英语教学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在剧中,学生们需要与其他同学合作,共同准备和表演剧目。
他们需要相互配合、共同解决问题,充分发挥个人的才能和创造力。
这样的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促使他们共同成长和进步。
小学剧式英语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剧式教学的优势,积极探索和应用相关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
小学剧式英语教学实践探究

小学剧式英语教学实践探究引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及综合素养一直是教师们所追求和努力的目标。
如何在教学中创设出一个真实的语言沟通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获得乐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一直是教师们所探索的课题。
小学剧式英语教学正是一个能够创设出真实语言沟通环境的方法,是一个能够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体验并运用英语的方法,是一个更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的方法。
本文将从小学剧式英语教学的理论依据、实践操作和效果评价三个方面来探讨小学剧式英语教学在实践中的运用。
一、小学剧式英语教学的理论依据小学剧式英语教学的理论依据在于对教育理论、语言习得理论和戏剧教育理论的综合运用。
在教育理论方面,小学剧式英语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需求和兴趣为出发点,实施全面发展教育。
在语言习得理论方面,小学剧式英语教学是以语言为工具,以情境为背景,帮助学生在日常交际中习得语言。
在戏剧教育理论方面,小学剧式英语教学是通过戏剧表演,激发学生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二、小学剧式英语教学的实践操作小学剧式英语教学的实践操作主要包括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设计和课堂教学的实施。
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方面,小学剧式英语教学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兴趣特点,确定适合学生发展的语言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目标。
在教学内容的设计方面,小学剧式英语教学注重以情境为依托,结合学生的课外生活,设计富有趣味性和真实性的教学内容。
在课堂教学的实施方面,小学剧式英语教学要求教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鼓励学生参与,并通过角色扮演、情景表演等形式,创设出具有真实感的语言情境。
三、小学剧式英语教学的效果评价小学剧式英语教学的效果主要体现在学生语言能力和综合素养上。
在语言能力方面,学生通过剧式英语教学,能够在真实情境中运用英语,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
在综合素养方面,学生通过剧式英语教学,能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全面发展,提高自信心和团队合作能力。
以“主题课本剧”为载体提高小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实践研究 精品

以“主题课本剧”为载体提高小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实践研究一、研究背景1. 英语学习的重中之重——调动兴趣,促进交际。
新课程体系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包括听、说、读、写的操练和语言信息的输入输出的实践过程,因此只有保障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发展,才能促进终身学习能力的发展。
2. 现实英语教学的尴尬——聋哑英语,无法交际。
实际上,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变成了严重的“哑巴英语”、“聋子英语”,甚至有更糟糕的“聋哑英语”。
一位考察中国小学英语教学的外国教师感慨地说:中国的小学英语教学,只有娱乐,没有学习,更谈不上交际。
3. 主题课本剧的实践——语言互动,真实交际。
主题课本剧指的是围绕某一话题,师生、生生间交流互动,然后结合课内外英语知识和生活常识,发挥想象,巧妙构思,通过个人和集体智慧,把在互动中运用的语言进行组织,创作出有情节、人物语言、场景等要素的英语剧本,最后学生分角色精彩演绎出该课本剧。
小学生在开发主题课本剧的过程中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掌握学习英语的方法,训练英语思维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
二、研究意义1.有利于达成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目标及要求《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
因此,引导学生开发主题课本剧,创设一定的语言环境和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将教、学、用有机结合起来,努力使学生的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技能,并发展为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和培养用英语思维的良好习惯。
2.有利于发展小学生的语言认知能力根据认知规律,小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可以分为五个阶段:感知语言材料,培养观察能力;理解语言材料,培养思维能力;活用语言材料,培养创造能力。
“主题课本剧”正是遵循了小学生的语言认知规律,有机的在过程中认知、整合、转化语言,培养、提高用语能力。
依托课本剧提高小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策略研究

依托课本剧提高小学生英语口语水平策略研究随着英语教育的普及,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小学生比较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对于课本剧这种形式可能有一定的兴趣。
可以依托课本剧来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
下面将提出一些策略来实施这一目标。
培养小学生的英语兴趣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利用一些趣味性较强的英语课本剧,如以童话故事为背景,或者编写一些有趣的英语情境剧。
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参与的积极性。
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本剧的演出中。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兴趣分组,并为每个小组分配一个课本剧的角色。
学生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用英语对话来表演课本剧。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英语,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要加强英语口语的训练。
在学生表演课本剧之前,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口语练习活动,如口头问答、情景对话等,让学生能够更熟练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
教师还可以在课后提供一些口语作业,如录音作业,鼓励学生在家中进行口语训练。
要给予学生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在学生表演课本剧或参与口语训练活动时,教师可以记录学生的口语表达情况,并提供具体的建议和指导,帮助学生改进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同学评价活动,学生可以互相评价对方的口语表达,从而促进他们的进一步提高。
要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营造一个英语学习的氛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本剧和口语训练活动。
可以通过一些小组活动、游戏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口语。
依托课本剧来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是可行的。
通过培养学生的英语兴趣、参与课本剧表演、加强口语训练、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以及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
课本剧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课本剧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动,越来越多的小学开始采取英语教学,如何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成为教育工作者和学校面临的课题。
课本剧作为一种特殊的英语教学方式,在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阐述课本剧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研究,以探究其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课本剧的定义和特点课本剧是以其自身的特点以及对教材的改编和调整,将课本内容编排成一个组合故事,用表演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更有趣、更有成就感地学习教材,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能力的教学方法。
课本剧主要有以下特点:(1)表演性强。
通过课本剧的表演,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英语的美,加深印象,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情境化。
课本剧注重将学习的内容与具体的情景结合起来进行表演,让学生能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学习的内容。
(3)活动性高。
课本剧聚焦活动,注重激发学生的参与性,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解决实际问题。
小学英语课堂中课本剧的应用研究小学英语课堂中,课本剧的应用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课本剧的方式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
通过将学习的内容编排成一个组合故事,由学生自由表演,可以使学生更有趣地体验学习英语的乐趣,增强学习的信心,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开发学生的英语动手能力课本剧注重激发学生的参与性,鼓励学生积极思考,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开发学生的英语动手能力。
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课本剧的方式,通过活动式学习,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动手能力,让学生能够更有效地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三、提高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课本剧可以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境,通过探究和实践,发现英语学习的规律,学会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教师可以利用课本剧,让学生思考如何把课文内容表现出来,把学习的内容和知识点进行联系,从而加深学生对英语知识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演出来的精彩—以课本剧表演为依托的小学英语课堂实践研究【摘要】英语课本剧表演适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英语教学的情境要求, 以生动活泼的故事为依托,充分挖掘学生的各种潜能,演绎缤纷课堂,为小学英语课堂增添新的活力。
有利于小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能力的培养,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很大的应用价值。
本文拟从课本剧表演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优势及在课堂实践中的操作要领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课本剧表演《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策略强调要加强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让学生能在真实的环境中自如地运用语言。
因此,在我们的小学英语课堂中表演是一种实现这一任务的有效的教学手段。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课堂整节课都让学生在进行语言表演,表面上看起来热热闹闹的,但实质是纯粹为表演而表演,教师没有创设真实的语言环境,学生的表演是一种机械性的表演,体现出来的语音语调是没有情感的,没有真正的综合运用语言。
久而久之,学生也就没有强烈的“对话表演”需求,学习英语的兴趣将会逐渐减退。
鉴于,笔者提出了以课本剧表演为依托的小学英语课堂实践研究。
课本剧表演即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表演形象地呈现语言材料的一种方法。
它以教室为舞台,表演题材和教材紧密联系,演员是学生(或师生)的一种生动的教学形式。
课本剧在教学中的使用是弥补语言环境不足的重要方法,它拓宽了学生用外语思维的空间,创设了灵活使用语言的氛围,其表演就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深入故事,体验生活,逐渐培养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是一种深受学生们的欢迎的教学方法。
一、课本剧表演在小学英语教学的三大优势(一)激发兴趣,学以致用小学生生性好动,喜欢模仿,爱表演。
教学中课本剧表演可以为其找搭建表演的平台,创设一个英语学习和运用的情景,使学生在此情景中运用自己已学过的语言知识和技能,表演剧中人物,或者扮演生活中所熟悉的角色。
这样既能满足小学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心理需要,激发其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在课本剧表演过程中,学会运用所学的英语知识的技能,并在运用中得到巩固和拓展。
如在教学PEP教材第六册Unit1 A Let’s Talk时,笔者根据该部分内容-----“When do you…..?/ I usually…”,编了一个课本剧“Little Lamb and a Wolf”:人物:L——Lamb W——Wolf 道具:老狼和小羊头饰各一个L: H ello! I’m a little lamb, Mom goes shopping. I’m cleaning the house.(小羊在屋里又擦桌子又扫地。
这时,一只凶狠的狼悄悄地接近了小羊的房子。
)W:(从窗户向屋里张望)Ha,Ha…I’m very hungry.(*笑着,悄悄来到门前,粗鲁地敲门)Open the door . I’m your mother. L: Really? When do you get up?W: I usually get up at 6:30.L: No, you aren’t my mother. I won’t open the door.(老狼生气地在小羊门前转了几圈,随即又上前轻轻地敲门)W: Open the door. I’m your mother.L: When do you do morning exercise?W: I usually do morning exercise at 7:00.L: No, you aren’t my mother . I won’t open the door.(老狼气得直跺脚,突然灵机一动,捏着鼻子又来敲门)W: Open the door. I’m your mother.L: When do you eat breakfast ?W: I uaually eat breakfast at 7:05.L: When do you eat dinner?W: I usually eat dinner at 4:15.L: No, you aren’t my mother. I won’t open the door.(老狼气急败坏,将门敲得震天响。
小羊害怕极了。
)L : Oh, what can I do? What can I do?.......Ah ,yes!(小羊急中生智,打开录音机,连续播放机关枪的声音。
)W:(非常害怕)Oh, God! Help me !(仓皇而逃)L: (高兴地对录音机说)Good job!笔者与一位学生在讲台前示范表演此课本剧,其他学生笑得前仰后合。
在接下来的Pair-work活动中,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认真操练,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
在巡视中,笔者发现学生语言运用得非常出色。
(二)增强信心体验成功学生自信心的建立往往来自于他人的认同,也离不开教师的关爱。
在课本剧表演中,为了演好角色,学生就会有目的、兴致勃勃地去听和去模仿,一次表演就是一次成功的体验。
有了这种成就感,学生对英语学习会更感兴趣,而且会有信心去创编短剧,在创编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这样就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学生的自信心得到极大的增强,即使一些胆怯害羞的学生也敢开口说英语了。
比如,笔者班上的一位男生,其性格内向,在平时英语课中很少情节见到其主动举手发言。
但在学习PEP Book7 Unit2 B Let’s learn这一课时,他却一改常态。
笔者在本节课编了如下课本剧:The policeman and the driver人物:P—Policeman D—Driver背景:在一个十字路口,警察在指挥交通。
P: (立正,敬礼)I’m a policeman.D: (从远处开车过来) I’m a driver.P: Red light. Stop!D: (无奈地)OK.P: Yellow light. Wait!D: (着急地) OK.P: Green light. Go!D: Great. (说完,一阵风似地冲了过去)P: The car is fast. Stop! Stop! (吹哨子,转身追上去)D: (懊恼地) Oh, I’m sorry.P: (开罚单)Here’s your ticket. Two hundred yuan, please.D: (伤心地, 递钱过去) Here you are.由于笔者对交通手势了解不多,所以在示范时只是演示了红绿灯时的交警手势。
当轮到学生个人表演时,该男生自信的使用交通手势,并辅以流畅的语言,神情从容不迫,俨然象一位训练有素的小交警。
表演结束时,全班长时间鼓掌。
这位学生虽略显难为情,但却无法掩饰喜悦之情。
从此以后,该男生在课堂上表现较以往积极得多,而且非常喜欢表演课本剧,深受同学们的欢迎。
(三)促进合作,提高质量英语课本剧表演是培养合作精神的最好方式之一。
因为在排练过程中,老师负责指导,是导演,学生是演员,体现了“师生合作”,老师在课堂上的权威地位消失,学生顾虑消失,他们就会更加乐学。
最主要的是课本剧表演教会了学生之间的“生生合作”,而且在合作过程中要做到眼到、手到、心到,这使他们感到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人,更能让他们获得成功感。
另一方面,在课本剧排练过程中,学生反复记台词,又多次观看别人表演,很容易就记住了所用的单词和句子,再通过情景表演,就能熟知并掌握其用法。
教学则因此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教学质量也得以提高。
比如,在排练课本剧时我有时只把故事情节交代后,再交代演各个人物要注意什么,以后全交给学生自行组织排练,结果他们为了演好这个课本剧,自己一起琢磨、讨论、试演,相互取经,到演出时着实让我吃惊不小:如演老太婆走路该怎么走,讲话该怎样讲;再如,“It’s an apple.”这个句子,在课本剧“The snow white”中,三个人物说此句时语气会有很大的不同:皇后在制造毒苹果时阴险地说、白雪公主看见苹果时快乐地说,小矮人看见剩下的苹果时惊奇地说。
这种语感的差异学生们也能栩栩如生地表演出来,集体的智慧真是不可低估!学生们也明白了“一个人包打天下”是不可能的道理,只有学会合作才能把事情办好。
二、课本剧表演在课堂实践中的操作要领(一)课本内容剧本化英语课本剧表演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有效方法,整个活动在自然和真实的故事环境中进行,让学生在语意完整的情境中学习语言。
剧本将教学内容与故事情节巧妙地结合,将会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促进他们的英语学习。
一个没有情景衬托的简单句可能平淡无奇,但如将其放入课本剧环境中,对学生的影响是完全不一样的。
1、课本剧内容要适合特定阶段的小学生,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语言水平。
对于三、四年级学生,要设计简单、富有童趣且句式上有较多重复的课本剧;对于高年级学生,要设计趣味性和情节性比较强的课本剧。
另外可以选择一些小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情景进行改编,如:《The Cat and The Mouse》、《The Ugly Duck》等;并采用学生喜欢的人物:如学生喜欢的小动物(米奇、史努比等),卡通人物(小丸子、柯南等)或是电影明星人物。
2、课本剧的难易要适度,即让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得着。
课本剧表演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使学生能够积极而又比较容易地掌握语言。
如果所用语言知识太难,学生掌握不了,达不到目的,容易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太容易了,学生就只能是原地踏步而得不到提高。
3、课本剧的内容应紧密结合教学内容。
教师要分析教材,把握教材,尽量挖掘教材的活动因素,将课文改编成有情景,并做到篇幅短小,语言简炼,情节有趣,并且重点的语言点在课本剧中的复现率要高,一般在教室中进行简单的图片布置即可;道具也不宜太复杂。
这样,即使教学条件比较简陋,课本剧也能走进课堂。
另外课本剧还可以配上音乐、歌曲、游戏、诗歌,使英语课本剧更加生动活泼。
4、课本剧要注重表演性。
课本剧的主要特征是具有表演性,如果课本剧表演得不生动有趣,就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的兴趣与激情,那么就没有使用课本剧的必要。
学生表演得越生动,教学的效果就越好。
而且,教师的示范表演对学生起着导向的作用,特别是课本剧教学早期,学生的表演大多模仿教师。
因此,课本剧的选材尤为重要,我们要选择贴近学生实际、贴近日常生活、贴近时代要求的内容健康丰富的英语课本剧。
我们也可以从其他教材中选取适合的课本剧素材,如剑桥少儿英语等;另外还可以发动学生收集素材或者改编剧本,扩大选材的范围。
(二)教学铺垫层次化为了让课本剧表演收到良好的效果,课本剧教学要从学生的兴趣爱好、生活经验以及语言水平出发,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结合本课的教学目标,将剧本中的主要词汇、句型或难点分散到各环节,并进行从简单到复杂的层层铺垫,然后再结合剧本进行朗读训练,使学生能较熟练地掌握剧本内容,从而使课本剧表演艺术收到较好的效果,学生也能在各环节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