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题目一:文言文阅读 (200字)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然后回答问题。
秋者,天地之时令也,至于物生而行。
故夏日之毒,秋日破而化也。
臣实喜秋,而悲西尔之制。
西尔之制,终予注目而待命也。
圣人让其杀人诛求,不能使仅死者归墓也。
惜夫!乐生奈何。
问题:1. 什么是秋天?2. 圣人为什么让其杀人诛求?答案:1. 秋天是天地的时令,物生并行的季节。
2. 圣人让其杀人诛求是因为不能使死者安葬。
题目二:诗词填空 (200字)请根据下面的诗句,在横线上填入正确的词语。
白日依_____尽,黄河____来穷。
欲穷千_____目,更上一______楼。
答案:-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题目三:作文 (400字)请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作文。
1. 描述你最喜欢的季节,并谈谈为什么。
2. 你认为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为什么?答案:我选择题目一:描述你最喜欢的季节,并谈谈为什么。
我最喜欢的季节是春天。
在春天里,大自然苏醒过来,万物开始复苏。
春天的天气宜人,温暖而不会太热或太冷。
我喜欢春天各种鲜花的香气和美丽的景色,尤其是粉红色的樱花盛开的时候,给人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感觉。
春天还是植物生长的季节,草地上长满了嫩绿的小草,树木也重新抽出了嫩绿的枝条。
春天是一个充满希望和生机的季节,给人们带来无限的喜悦和期待。
答案解析 (optional)- 第一题的答案是根据文言文的内容进行推断。
- 第二题填空需要对诗句进行理解和词语匹配。
- 第三题是个人作文,根据题目要求自由发挥思维和表达个人观点。
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及答案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名句名篇。
(10分)⑴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6分)① ,何似在人间。
②东风不与周郎便,。
③山河破碎风飘絮,__________________。
④《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主旨句: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
⑤足蒸暑土气,____ _____。
⑵默写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4分)2、阅读下面短诗《惟一的光明》,完成1~4题。
(共13分)如果所有人都害怕而离开了你,/ 那么,你,一个不幸的人,/ 就chǎng开心扉,孤军前进!/ 如果无人在狂风暴雨的茫茫 / 黑夜里高举火把,/ 那么,你,一个不幸的人,/ 让痛苦点燃你心中的明灯,/ 让它成为你唯一的光明。
(选自《泰戈尔诗集》)(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
2分chǎng()开心扉()(2)加□的茫字,应查部首,它在诗中的含义是。
(3分)(3)这首短诗被誉为强者的座右铭。
请根据本诗内容,说说这是为什么。
(4分)(4)朗读这首诗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采用怎样的语速?谈谈你的看法并简述理由。
(4分)3. 学校家长会后,一同学的家长好心地对小鸥的母亲说:这次综合检测中,小鸥与同学们的差距这么大,我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应该到医院去查一查。
母亲听后心里很不是滋味,然后回到家里却对儿子说: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发亮了,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
(1)请找出文字中表达不得体的语句并予以改正。
(3分)(2)联系上下文,请将文中横线处母亲所说的话补写出来。
(3分)(3)听了母亲的话,小鸥心里是怎么想的?请设想一下当时小鸥的心理活动,用一两句话写出来。
(3分)(4)假如你是小鸥的同学,当你得知小鸥的检测成绩后,面对沮丧的小鸥,你会怎样劝说他并帮他在学习上出出主意。
写出来作为给小鸥的赠言。
(3分)二、阅读(55分)[一]阅读林莉的《小巷深处(节选)》。
九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 1(附答案)

九年级第一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1(附答案)考生注意:1. 本试卷满分12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2. 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5 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妖娆.(ráo)嘶.哑(sī)娉.婷(pīng)成吉思汗.(hàn)B. 摇曳.(yè)冠.冕(guàn)亵.渎(xiè)强聒.不舍(guō)C. 旁骛.(wù)佝偻.(lóu)箴.言(zhēn)自惭形秽.(huì)D. 广袤.(mào)宽宥.(yǒu)濡.养(rú)间.不容发(jiàn)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秘诀惊骇断章取义言不及意B. 劫掠琉璃富丽堂皇丰功伟迹C. 汲取困厄形销骨立李代桃僵D. 游弋积攒相得益章抽丝剥茧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在演讲时目空一切....,侃侃而谈,赢得了阵阵掌声。
B. 他的书法作品笔走龙蛇,力透纸背....,让人叹为观止。
C. 他对这个问题的分析入木三分....,让人不得不信服。
D. 他总是妄自菲薄....,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缺乏自信。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B. 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必须严格遵守纪律。
C. 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提高了。
D. 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是否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6. 名著阅读。
(5 分)《艾青诗选》是中国现代诗人艾青的诗歌选集,他的诗歌通常都富有“__________” 的特点。
请你列举其中一首诗歌,并简要分析其主题。
二、阅读理解(45 分)(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7 - 8 题。
(5 分)无题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九年级语文上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24分)1.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加点和加点字的拼音依次写在文后方格以内。
(2分)但当它扑到我们面上的时候,我们似乎闻到了kuàng野间鲜洁的空气的气息,山谷中幽yǎ的兰花的气息,花园里浓yù的玫瑰的气息,清淡的茉莉花的气息……在白天,它做出千百种婀娜的姿态;夜里,它发出银色的光辉,照耀着我们溢的人。
——鲁彦《雪》2.古诗文默写填空。
(6分,每小题1分)(1)月黑雁飞高,。
(2),春江水暖鸭先知。
(3),春风不度玉门关。
(4)晓战随金鼓,。
(5)《与朱元思书》中抒写江上放舟、对景陶醉的那种自由解脱情态的语句是:,。
(6)《陈涉世家》中最能够表现陈胜具有远大志向的句子是:。
3.名著阅读。
(6分)(A)天理昭昭不可诬,莫将*恶作良图。
若非风雪沽村酒,定被焚烧化朽枯。
自谓冥中施计毒,谁知暗里有神扶。
最怜万死逃生地,真是瑰奇伟丈夫。
(B)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
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完你多时!”跨一口戒刀,提起禅杖,抡起来打两个公人。
林冲方才闪开快要时,认得是鲁智深。
林冲连忙叫道:“师兄不可下手,我有话说。
”智深听得,收住禅杖。
两个公人呆了半晌,动弹不得。
林冲道:“非干他两个事,尽是高太尉使陆虞候吴雄促使他两个公人,要害我性命,他两个怎不依他?你若打杀他两个,也是冤屈。
”鲁智深把索子都夹住了,便扶起林冲,叫:“兄弟,俺自从和你买刀那日相别之后,洒家忧得你苦。
自从你受官司,俺又无处去救你。
打听的你断配沧州,洒家在开封府前在又寻不见。
却听得人说,监在使臣房内,又见酒保来请两个公人说道:‘店里一位官人寻说话。
’以此洒家疑心,放你不下。
恐这厮们路上害你,俺特地跟将来。
见这两个撮鸟带你入店里去,洒家也在那里歇。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37分)1.书法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请欣赏下面的书法作品,从作品中找出两个成语,用楷体把它正确、美观和规范地写在田字格内。
(3分)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亵.渎(xiè)恍.若(huǎng)折腰(zhé) 广袤.(máo)B.禅.师(chán)惊骇.(hài)宽宥.(yòu)游弋.(yì)C.嘶哑(sī)坍.塌(dān)瞥.见(piē)轻觑.(qù)D.汲.取(jí)飘逸(yì)麾.下(hūi)濡.养(rú)3.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A.陨落强聒不舍心无旁鹜红装素裹B.愕然十拿九稳怒不可遏形销骨立C.遵循鸠占雀巢随机应变相得益彰D.嬉闹扭捏作态言行相顾一代天娇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A.阅读文学作品,要善于断章取义....,以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进而把握作品的主旨。
B.上海新建的歌剧院,不仅富丽堂皇....,而且充满艺术气息。
C.干事业要心无旁骛....,如果心不在焉,那么最终就会一事无成,空自叹息。
D.梦想似乎近在咫尺,偏偏又是那么可望而不可即......,生活多么矛盾啊,而他必须在这矛盾中寻找平衡。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一回到家,她就迫不及待地急着想去洗个脸。
B.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我们一定要认真调查,仔细研究,切不可掉以轻心。
C.多读多写是正确提高写作水平的途径。
D.这次事件发生的原因是我们没有关注细节造成的。
6.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解放前,艾青以深沉、激越、奔放的笔触诅咒黑暗,讴歌光明;建国后,又一如既往地歌颂人民,礼赞光明,思考人生。
B.艾青的成名作《大堰河——我的保姆》是运用意象的典范,这些意象注入了作者的主观感受,融入了诗人的情与感,经过艾青的主观再创造,使我们读起他的诗,感受到艾青笔下的意象描写已经不是单纯的写实了。
最新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

最新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最新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考试范围:1-3单元(不包括《湖心亭看雪》)说明:1.本试卷共6页,满分120分。
2.请将所有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第一部分(1-6题共27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
(6分)切记不要互相妨碍,因此不应当大声呼喊。
听到吵闹声不必捂住耳朵,在许多场合未必能做到这一点。
比如说,在吃饭的时候,切记避免吧嗒嘴,把汤匙放在碟子上的时候不要弄出声响,喝汤时也不要有声音。
嘴里嚼东西的时候不要说话,免得坐在旁边的人担心;不要把勺子放在桌子上,免得给邻座的人造成不便。
1)给选文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2分)妨碍(fáng ài)汤匙(tāng chí)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分)呼喊(hū hǎn)邻座(lín zuò)3)在选文的括号里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2分)①、②、③2.根据提示或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
(7分)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___《行路难》)2)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___,稍逊风骚。
(___《水调歌头》)3)登斯楼也,则有心___,宠辱皆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___《岳阳楼记》)3.下列各句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农村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从不合坐一条板凳。
B.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不相同。
C.我们每个人都要有自知之明,只有这样才能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
D.今天,在体育广场公开审判了近几年来持之以恒的盗窃犯。
4.将下列句子排列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顺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A.④③①②⑤B.⑤②③①④C.④⑤②③①D.⑤②①③④①河对岸绿水青山,分别映在圆洞里,正如五幅不同画面的山水彩屏。
②寨前田连阡陌,寨后绿树成荫,寨边有宽阔的石头河,河水清澈见底,常见游鱼成群,互相追逐。
广东省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一、积累运用(30分)1、(1)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2分)(2)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2分)(3)怀旧空吟闻笛赋沉舟侧畔千帆过(2分)(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2分)(5)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2分)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2分)(共10分。
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2、妖娆脊梁身临其境日新月异(共4分。
一个词1分,写错字不得分)3、D (3分)【解析】考查词语运用。
第一空,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不加过问的冷漠态度。
极目远眺:指尽眼力之所及眺望远方。
结合形容对象“岳阳楼”可知,“极目远眺”合适;第二空,高谈阔论: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
谈笑风生:有说有笑,轻松而有风趣。
结合“听英雄‘三分天下’”可知,“谈笑风生”合适;第三空,广袤无垠:形容广阔得望不到边际,辽阔无边,比喻非常广阔。
红妆素裹:用以形容雪过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美丽景色,结合“万里雪飘,待晴日看”可知,此处应用“红妆素裹”。
故选D。
(3分)4、A (3分)【解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画线句“踏着古人的足迹去湖南常德,寻‘桃花源’,文人雅士畅游的精神家园”语序不当,“文人雅士畅游的精神家园”改为“畅游文人雅士的精神家园”。
故选A。
(3分)5、(1)示例:王亚平阿姨,您好!您是执行神舟十三号任务凯旋的航天英雄,今天国家航天局聘请您担任“中国航天公益形象大使”,真的是实至名归,还请您收下这份聘书。
感谢您对我国航天事业做出的牺牲与贡献! (3分)(语句通畅,表意恰当,酌情给分)(2)上联:神舟问天续写中华故事下联:嫦娥奔月揭开天宫传奇(2分)(3)示例:《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很有担当。
他一路护送唐僧去西天取经,斩妖除魔,在大战黄风怪时,悟空即使被黄风怪的三昧神风吹伤双眼,也想方设法营救师父,承担保护师父的职责。
(2分)(4)示例一:我认为【甲】文好,分行写,具有形式美,有节奏感,有诗的韵律美。
2024-2025 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及答案

2024-2025学年九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卷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题卷共8页,答题卷共2页。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必须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测试范围:九年级上册第1~2单元。
4.难度系数:0.75。
一、古典之美(27分)1.在整理古诗词的过程中,小夏发现心怀家国、志在天下的家国情怀在中国历代诗人作品中都有所体现。
她整理了部分诗歌内容,请帮她完善下面表格。
(10分)点评:字体,描绘了大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
A.端庄方正B.秀美飘逸C.蚕头雁尾D.龙飞凤舞在班级举行的学习经验交流会上,文志小组以下面的古诗文为例,带领大家学习古诗文。
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小题。
(15分)岳阳楼记(节选)范仲淹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尖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醉翁亭记(节选)欧阳修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3)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的“(4)《望江南》中与《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意境相似的句子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
(5)在危急关头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可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来形容。
(用《出师表》中的原句回答)(6)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现作者的抱负和雄心的句子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7分)7、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⑴、词中典故出自《史记》的句子是_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以魏尚自比,渴望得到朝廷重用。
(3分)⑵、画线的句子勾勒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勾勒了一个英武豪迈。
气概非凡的英雄形象。
抒发了渴望立功报国的豪情壮志。
(3分)阅读甲、乙两文,完成题目。
[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
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尉果笞广。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
陈胜佐之,并杀两尉。
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
籍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
”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
袒右,称大楚。
为坛而盟,祭以尉首。
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
攻大泽乡,收而攻蕲。
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 行收兵。
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
[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
其九月,会稽守①通谓梁②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
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吾欲发兵,使公即恒楚将”。
是时恒楚亡在泽中。
梁曰:“恒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③知之耳。
”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
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如籍,使受命召恒楚。
”守曰:“诺。
”须臾,梁睨④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
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
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
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
……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注释]①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
②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
③籍:项籍。
项籍字羽,所以又称项羽。
④睨:斜眼看。
8、试解释下列加线加粗词的意思。
(4分)9、词义相近的一项是(D)。
(2分)A、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B.举:举大汁亦死是以众议举宠为督C、等:等死,死国可乎公等遇雨D.数:扶苏以数涑故数有功10、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C)。
(2分)A.之:二世杀之长跪而谢之B.以:今诚以吾众诈自称杀之以应陈涉C、其:百姓多闻其贤安陵君其许寡人D、为:项燕为楚将皆次当行,为屯长11、对下面语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D)。
(2分)A、上使外将兵:皇帝派他在外面带兵。
B.法皆斩:按军法都要斩头。
C、苦秦久矣:苦于秦(的统治)已经很久了。
D、为天下唱:为天下的人鸣不平。
12、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1)14、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2分)甲文中记叙了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过程。
乙文写项梁夺取郡守之位的兵变过程。
15、从甲、乙两文所叙的事件中,看出陈涉和项梁各是怎样的人?(4分)陈胜是一个富有谋略,机智果敢,并有一定组织和领导才能的人。
项梁是一个沉着老练(或老谋深算)做事迅速果断,善于随机应变的人。
三:现代文阅读(共15分)最温暖的一片阳光李云迪①母亲真的老了,有点像孩子般缠人。
她每天都会打来电话。
她耳朵有点背,电话里声音总是很大。
其实她也没什么事,只是问我是否安好。
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她就高兴地把电话挂掉。
有时我忙,就会打断她的话,我能听得出那边轻轻的叹息。
但母亲还是在每天上午九时左右打过来,正是太阳升在头顶的时候。
②这一天,母亲又来电话,除了问好外,还告诉我她去采了很多婆婆丁。
母亲过去常用婆婆丁做蒸菜,婆婆丁一定要野生的,最好在打春时没有开花前去采,这时的最新鲜。
小时候我很爱吃母亲做的这个菜。
我有些担心地告诉母亲,您都八十多岁了,千万不要去野外采野菜了,我会不放心的。
母亲答应得很痛快。
③第二天正午时分,有人叩门,打开门见是母亲。
她脸上汗津津的,花白的头发也有些凌乱,我急忙把母亲扶进屋内,埋怨她为什么不打电话告诉我。
可母亲不理我的不满,喜滋滋地取出她做的蒸菜,看不出一丝倦意。
我见她的手青筋暴露,手上有结痂的血口子,一定是采野菜时留下的。
她说,快吃吧,还温和着呢。
我怎么也想不到,母亲为了让我吃到她做的菜,竟然沐着风雨去野外,顶着晨星点灶火,用一股爱焰把菜做熟,搭乘公共汽车,颠簸几个小时,给我送来。
在世上,凡是有母亲的地方,就会有奇迹。
④母亲真的老了。
眼前的事情她往往记不住,可过去的事情却记得很清晰。
母亲也有青春,只是离今天很远。
她曾把箱子里保存的一条长裙拿给我看,告诉我她就是穿了这条长裙和父亲在向日葵下相识的。
那长裙还依旧如新,可裙子的主人却被时光洗老,腰弯了,头发白了,白的像天上的一片云。
⑤母亲生在青川江边,长在稻花乡里。
母亲居住的老屋前有一条唱着歌的小溪,每当燕子呢喃着飞来的时候,桃花就开了,开着开着,桃花就落了,花瓣落在溪水里打着旋流远了,就像流远的岁月。
老家的院子里种着两棵杏树,每当圆润的青杏结满枝头的时候,不等熟透,母亲就和小姐妹们采下来吃。
那味道酸酸的,就像那时辛酸的日子。
母亲在艰苦的岁月中学会了很多家务活,有一手好针线,成家后很是勤俭。
在那艰苦的日子里,她用那根银针缝补着旧衣裳一样的破旧岁月。
父母感情很深,生活得很和睦。
父亲在知天命之年患了重病,离开了人世。
母亲开始独自生活。
我担心她孤寂,执意把她接到身边来,可她不肯,她说,她能自理,也不想给我们增加麻烦。
我给她请了保姆,可没几天就被她打发回去了。
⑥忽然想起,有两天没有接到母亲的电话了。
我急忙打电话过去,多次无人接听,我有了不祥之感,乘夜车就往家里赶。
赶到家里时,见母亲躺在床上,额头敷着毛巾。
邻居大婶告诉我,母亲发了两天烧,烧得重时不断念叨着我的名字。
我守候在母亲的床边,两手紧攥着她那像树枝一样干瘪的手。
母亲问我,你知道我最希望的事是什么吗?我摇摇头,她告诉我,最希望的事是让我永远不会老,永远不得病,如果有可能,让她代替我老,代替我生病,她也乐意;就是走了,也不想扰动我,一个人悄悄去找我的父亲。
我听着,心被刺痛,泪如泉涌。
我把脸紧紧贴在母亲的手上,整个人似乎已经融化了。
⑦往后的日子里,每天上午九时左右,也就是太阳升在头顶的时候,我都先把电话打给母亲,问候她是否安好。
我还会幸福地眯着眼睛,虔诚地半张着嘴,侧着耳朵凝神听母亲讲着过去的故事。
这个时候,我真的很温暖。
母亲就是给我温暖的那一缕阳光……(选文有删改)16、文章以“最温暖的一片阳光”为题目有什么好处?(4分)本文主要讲述了母亲给“我”打电话以及送蒸菜的事情,表达了母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以及“我”对母亲的理解与感激。
题目不仅运用象征手法,用“最温暖的一片阳光”象征母亲、母爱,而且与文章结尾相呼应,突出了母爱的伟大。
(概括文意占1分,主旨占1分,题目所用手法及作用占1分,结构特点及作用占1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题目妙处的能力。
分析记叙文题目妙处,首先要反复阅读文本,了解作品内容,品味作品主旨,然后从题目的修辞(比喻、象征、一语双关等)方面,分析题目的作用或深层含义,明确其是不是文章行文线索,与写作内容、写作对象、写作顺序、文章首尾等的关系,最后表明题目与文章主旨的关系。
17、品味语言,回答问题。
(共4分,每小题2分)(1)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
(2分)她脸上汗津津的,花白的头发也有些凌乱。
这句话运用了外貌描写的方法,写出了母亲着急赶来给“我”送蒸菜时的样子,表现了母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
(描写方法占1分,结合内容分析表达作用占2分)(2)结合语境,赏析第④段中加点词语。
(2分)那长裙依旧如斯,可裙子的主任却被时光洗.老洗,是“冲洗”的意思,在这里是指母亲随着时光的流逝慢慢变老,巧用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岁月的无情以及“我”的伤感。
(解释词语占1分,结合内容分析表达作用占2分)【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中重点词的能力。
赏析文中的词语,先要解释这个词语的本意,然后根据上下文内容分析在文中的具体意思,最后指出这个词所表达的人物情感。
18、请结合第③段内容,谈谈你对画线句“在世上,凡是有母亲的地方,就会有奇迹”的理解。
(4分)只要有母亲在,就会有想象不到的不平凡的事情发生。
文中是指母亲不顾年老体衰,克服重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