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的及计划中将增加的康复服务名额
医院康复科年度总结

医院康复科年度总结医院康复科年度总结医院康复科年度总结1忙碌而又充实的一年即将过去,在院领导及护理部主任的各方面的支持和教导下,还算比较顺利完成各项任务。
今年是首次担任护士长这个职务,在管理这方面都不懂得如何着手,有时碰到难题就只能去向主任讨教,在主任循循善诱的教导及安排部署下,结合科室的实际,有计划的开展工作,合理安排时间,即重业务,又不轻管理,并经常审视自己的工作效率。
并总结如下:一、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提高护理质量,确保安全医疗。
二、提高管理水平:1、按要求每月5日前交把本科室护士考核交予护理部。
2、按要求把每月工作做一小结,以利于总结经验,开展工作。
3、积极参加护士长例会:认真记录安排本月工作重点,总结上月工作中存在的优缺点,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并学习护士长管理相关资料。
三、加强护理人员医德医风建设:1、继续落实护士行为规范,在日常工作中落实护士文明用语10句。
并落实淡妆上岗、微笑服务。
2、继续开展健康教育。
3、对体检者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定期或不定期测评)满意度调查人数占每天体检总人数的50%以上,并对满意度调查中提出的意见进行整改,如加强导诊服务等。
4、对新分配的护士及实习生进行岗前职业道德教育、规章制度、护士行为规范教育及护理基础知识、专科知识、护理技术操作考核,合格者给予上岗。
四、提高护理人员业务素质:1、严格要求本科室人员认真参加进行三基考试。
2、按护理部要求参加每月护理业务大课学习,以提高专业知识。
3、认真学习护理部下发文件。
4、积极参加护理业务查房:每月轮流在三个病区进行了护理业务查房,对护理诊断、护理措施进行了探讨,以达到提高业务素质的目的。
五、加强了院内感染管理:1、严格执行了院内管理领导小组制定的消毒隔离制度。
2、本科室坚持了每月对抽血室的空气培养。
3、科室坚持了每天对抽血室进行紫外线消毒,并记录,每周对紫外线灯管用无水酒精进行除尘处理,并记录。
4、一次性用品、止血带使用后及时浸泡,集中处理,并定期检查督促。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建立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试点工作的通知-卫办医政函[2011]777号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建立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试点工作的通知-卫办医政函[2011]777号](https://img.taocdn.com/s3/m/50b65c18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95.png)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建立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试点工作的通知正文:---------------------------------------------------------------------------------------------------------------------------------------------------- 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建立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试点工作的通知(卫办医政函〔2011〕777号)北京市、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四川省、云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卫生厅(局):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提出的“注重预防、治疗、康复三者结合”的要求,逐步构建分层级、分阶段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功能,提高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康复医疗服务需求,我部决定开展建立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试点工作。
现将有关工作内容和要求通知如下。
一、按照东、中、西部兼顾的原则,综合考虑康复医疗工作基础、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所在省、卫生行政部门工作积极性等综合因素,我部确定了北京市、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四川省、云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等14个省(区、市,以下简称试点省)开展建立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试点工作。
每个试点省至少选择2个城市作为建立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试点城市,其中1个为省会城市(或中心城区),辖区内有公立医院改革国家联系试点城市的省(区、市)应当将该城市作为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试点城市。
部分试点城市将作为卫生部重点联系城市。
二、试点工作于2011年9月启动,时限为2年,2013年9月底结束试点。
我部将组织专家对各试点省工作进行外部评估,从中遴选出适宜的模式向全国推广。
三、各试点省要按照《卫生部建立完善康复医疗服务体系试点工作方案》的要求,加强组织领导,制订省级实施方案,落实工作责任,并指定专人负责。
中国及部分省市康复医疗行业相关政策强化特色康复能力

中国及部分省市康复医疗行业相关政策强
化特色康复能力
康复医疗是指促进残疾人和患者康复,以及为了康复目的而应用的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估、治疗、训练和处理的一门医学学科,它被称为第三医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老龄化、慢性疾病、心理精神障碍、致残率等问题增多,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就得依赖于康复医疗。
中国康复医疗行业相关政策
显示,近些年来,为了促进康复医疗行业的发展,中国陆续发布了许多政策,如2022年发布的“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强化特色康复能力。
实施中医药康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
依托现有资源布局一批中医康复中心,二级以上中医医院加强康复(医学)科建设,康复医院全部设置传统康复治疗室,其他提供康复服务的医疗机构普遍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探索有利于发挥中医药优势的康复服务模式。
中国康复医疗行业相关政策
部分省市康复医疗行业相关政策
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各省市积极推动康复医疗行业的发展,
比如重庆市发布的重庆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发展康复医疗服务体系。
加强康复医院建设,在医疗资源富集区县支持部分一级、二级医院转型为康
复医院,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举办规模化、连锁化的康复医
疗中心。
加强综合医院的康复(医学)科建设,到2025年,每个区县至少有1个区县级公立综合医院设置康复医学科,
鼓励有条件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需要开设康复医疗门诊、增加康复医疗床位。
加强康复医疗人才培养,逐步建立数量
合理、素质优良的康复医疗专业队伍。
部分省市康复医疗行业相关政策。
康复服务档案样本

康复服务档案样本(总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编号:残疾人康复服务档案(2006—2010年)姓名刘月芹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高新街道、乡镇礼叁社区、村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编制目录1、使用说明2、康复需求调查表3、康复服务记录4、康复服务评估使用说明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既是我国政府提出的奋斗目标,也是残疾人的迫切需求。
在基层使用统一规范、适合各类残疾人的康复服务档案,是掌握残疾人康复需求,提供有针对性服务,确保康复质量的关键环节,也是科学推进社区康复工作的重要措施之一。
依据中国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的要求,各地应为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普遍建立康复服务档案。
为此,全国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组织有关成员单位和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相关专家,并征求了地方意见,编制了“残疾人康复服务档案”(2006年-2010年)。
该档案包括:康复需求调查表、康复服务记录、康复服务评估三个部分,现就使用及填写方法说明如下:一、康复需求调查表此表由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康复需求调查的基础上负责组织填写,保存在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委托的社区康复站。
其内容包括残疾人及其家庭的基本情况和各类残疾人的基本康复需求。
填写人员根据残疾人的实际情况在相应的□中划√或填写文字。
“其它需求”栏中填写本表未包括的康复需求内容。
二、康复服务记录康复服务记录由提供康复服务的人员于每次服务后如实填写。
“服务情况”主要填写提供服务的项目、方式、康复进展情况及下一步康复服务计划等。
服务人员于每次服务后签名,并交回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委托的社区康复站。
三、康复服务评估康复服务评估于每年第四季度进行。
内容包括“残疾人康复服务满意程度”、“服务效果评估”和“下年度康复服务建议”三方面。
“残疾人康复服务满意程度”由残疾人或其监护人在相应□划√并签名;“服务效果评估”和“下年度康复服务建议”由评估负责人分别在相应□划√和文字描述;评估后由评估负责人签名并交回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委托的社区康复站。
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

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发展状况报告自闭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目前全球自闭症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数据显示,中国目前约有200万自闭症儿童,每年新增儿童达到40万,对于中国家庭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巨大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自闭症儿童数量的增加,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得到了大力发展。
一、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的现状1、康复机构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中国康复机构数量不断增加,康复机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
据中国康复医学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中国全国共有近2800家康复机构,其中涉及自闭症康复的机构占比持续提高,康复教育和康复认证也越来越受到社会重视。
2、专业人才队伍健全在国家政策和各方面的推动下,自闭症教育康复的专业人才队伍在不断壮大,具有高素质的康复师和丰富经验的专家越来越多。
此外,康复专家也在积极推进社区康复服务,为更多自闭症患儿提供康复服务和支持。
3、康复技术手段丰富多样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的技术手段得到了快速发展与普及。
在音乐疗法、语言治疗、食品营养治疗等方面,康复技术手段不断更新,使康复效果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面临的问题1、服务机构地域不平衡在中国自闭症康复行业中,服务机构的分布存在一些问题,大城市和发展较好的地区康复中心较为完善和先进,但是大部分地区仍存在康复服务短缺、康复专业团队缺乏等问题。
2、服务标准不统一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目前存在着针对自闭症儿童个性差异和康复需求不同,康复行业标准和标准规范化问题。
业内固有认知和康复手段不断更新的问题,加强康复行业标准化尽快得到完善,以增强康复服务的操作标准化水平。
3、人工成本高中国自闭症康复行业,大多数康复机构拥有打破陈规的康复体系、先进的康复手段和先进的设备,并因此需要汇集高素质、专业指导体系的康复师和医护人员,加上康复周期长,使得人工成本较高。
三、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1、人性化服务中国自闭症教育康复行业需要不断拥抱现代技术和社会文明的发展方向,同时,在服务合理的基础上,更多注重人性化服务,技术手段和康复方案更符合患儿及其家庭的需求,实现患者与康复机构管理服务的完美结合。
国家对于康复人才的发展政策

国家对于康复人才的发展政策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康复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为了促进康复人才的发展,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来支持他们的培训和就业。
本文将从以下49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1.国家鼓励高校开设康复治疗专业,培养更多的康复人才。
2.国家加大对康复专业学生的奖励和资助力度,吸引更多人才进入该领域。
3.国家设立专门的奖学金项目,资助优秀的康复人才学习深造。
4.国家对康复人才的学习和实践经验进行认证,加强其职业资格认可。
5.国家鼓励康复人才参加国际交流和学术研讨活动,提升其国际化水平。
6.国家支持康复人才参加相关行业协会,促进行业内不断学习和交流。
7.国家提供相关岗位的实习机会,帮助康复人才提升专业技能。
8.国家鼓励企业开展与康复人才的合作项目,促进康复产业的发展。
9.国家加大对康复人才的培训投入,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10.国家推动康复人才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发挥其社会责任和价值。
11.国家鼓励康复人才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12.国家设立专门的康复人才奖励计划,激励其做出更多贡献。
13.国家加强对康复产业的政策支持,为康复人才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
14.国家建立康复人才的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机制,提升其职业素养。
15.国家推动康复人才参与科技创新,提高其行业竞争力。
16.国家加大对康复人才的职称评定和薪酬待遇标准的调整力度。
17.国家建立康复人才的职业评估和评价体系,促进行业的规范化发展。
18.国家鼓励康复人才参与行业协会的活动,推动行业自律和规范发展。
19.国家加强对康复人才的政策宣传和推广,提高社会对其认知度和尊重度。
20.国家加快康复人才的职业发展通道建设,拓宽其职业发展空间。
21.国家建立康复人才的人才交流和合作机制,促进行业内资源共享。
22.国家设立康复人才的创新创业支持计划,鼓励他们实现自我发展。
23.国家加大对残疾人康复服务的投入力度,提高服务水平和效果。
中国残疾人康复服务人数、机构数量和康复设施情况

中国残疾人康复服务人数、机构数量和康复设施情况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残疾人一个也不能少”、“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等论述,为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残疾人是社会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近年来,政府十分重视残疾人康复事业的发展,不断出台相关政策促进残疾人的康复。
1、得到康复服务的残疾人数量情况近年来,在政策的扶持下,我国残疾人康复服务行业取得了飞速发展,得到康复服务的残疾人数量有所增加。
《2020-2026年中国残疾人康复服务行业市场分析预测及投资价值咨询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有854.7万残疾儿童及持证残疾人得到基本康复服务,而2018年达到1074.7万,2019年为1043.0万人。
从细分人数来看,2019年得到康复服务的持证残疾人中,有视力残疾人112.2万,占比10.76%;听力残疾人73.1万,占比7.01%;言语残疾人 4.4万,占比0.42%;肢体残疾人553.6万,占比53.08%;智力残疾人82.3万,占比7.89%;精神残疾人161.5万,占比15.48%;多重残疾人46.8万,占比4.49%;未持证残疾儿童9.1万,占比0.87%。
2019年全年为314.5万残疾人提供各类辅助器具适配服务。
2、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数量情况随着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快速发展,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也不断增加。
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残疾人康复机构为9036个,2019年达到9775个,增加739个。
从残疾人康复机构类型来看,2019年提供视力残疾康复服务的机构为1430个,提供听力言语残疾康复服务的机构为1669个,提供肢体残疾康复服务的机构为4312个,提供智力残疾康复服务的机构为3529个,提供精神残疾康复服务的机构为2022个,提供孤独症儿童康复服务的机构为2238个,提供辅助器具服务的机构为1970个。
3、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从业人员情况2018年残疾人康复服务机构在岗人员为25.0万人,2019年在岗人员达26.4万人,其中,管理人员2.9万人,专业技术人员19.0万人,其他人员4.5万人。
康复患者转入专业康复机构社区家庭康复计划连续性执行情况

康复患者转入专业康复机构社区家庭康复计划连续性执行情况首先要明确的是,康复患者转入专业康复机构、社区或家庭康复计划的目的是为了持续地进行康复治疗和康复训练,以便达到全面康复的目标。
因此,连续性执行康复计划是确保患者恢复功能的重要一环。
专业康复机构通常拥有先进的康复设施和专业的医护人员,能够为患者提供多种康复治疗手段,如物理治疗、职业治疗和言语治疗等。
在专业康复机构中,患者的康复训练能够得到科学的指导和全面的监护,因此连续性执行康复计划相对较为容易。
然而,在社区或家庭康复计划中,连续性执行康复计划则面临更多的挑战。
由于家庭康复计划缺乏专业的康复设施和医护人员,家庭成员往往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并进行康复训练。
同时,社区康复计划也面临诸多问题,如康复资源的匮乏、社区服务的不足等。
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到康复患者连续性执行康复计划的效果。
为了保证康复患者连续性执行康复计划的情况,以下几个方面需要得到重视:首先,加强卫生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和家属对康复计划的重要性的认识。
通过有效的宣传教育,让患者和家属明白康复治疗和康复训练的重要性,提高他们执行康复计划的积极性。
其次,建立健全的康复机构和社区康复服务体系,提高康复资源的供给。
加大对康复设施和医护人员的投入,提高其数量和质量,使得患者能够更便利地接受专业的康复治疗。
再次,加强康复团队的协作和配合,实现康复计划的无缝衔接。
专业的康复团队需要与社区医疗机构和家庭成员进行密切合作,制定具体的康复计划,并定期进行康复评估和调整,以确保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和训练。
最后,加强监督和评估,对执行康复计划的情况进行监控和总结,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通过建立健全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对康复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及时发现康复计划执行中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
总之,康复患者转入专业康复机构、社区或家庭康复计划的连续性执行情况对于患者康复的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加强康复教育、增加康复资源供给、加强康复团队协作和加强监督评估等措施都是确保患者连续性执行康复计划的关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零一八年二月(预计)
中度弱智人士宿舍及綜合職業康復服務中心
东华三院
新界洪水橋洪福邨服務設施大樓二樓
中度弱智人士宿舍(50)
綜合職業訓練中心(170)
二零一八年
五月
(预计)
轻度弱智儿童之家
匡智会
匡智水泉澳之家-I, II
新
16
二零一八年二月
新增的及計劃中將增加的康復服務名額
(由二零一八年一月至六月)
營辦機構及中心名稱
地址
總名額
開辦月份/
預計開辦時間
到校学前康复服务试验计划
协康会
九龙大坑东村东裕楼12号地下(办公室)
75
二零一八年一月
早期教育及训练中心
匡智会
匡智松嶺學前兒童中心
新界大埔南坑頌雅路松嶺村
50
二零一八年三月
(预计)
早期教育及训练中心
(预计)
中途宿舍
浸信会爱群社会服务处
乐群楼宿舍
香港湾仔爱群道36号邓肇坚社会服务中心4楼及5楼
25
二零一八年第二季
(预计)
(更新于二零一八年一月)
保良局
宝乡儿童发展中心
新界大埔宝乡村地下G07
100
二零一八年三月
(预计)
展能中心暨严重弱智人士宿舍
圣雅各福群会
翠逸居暨翠逸综合服务队
香港薄扶林道147号展亮技能发展中心﹝薄扶林﹞2楼及7楼
展能中心(60)
严重弱智人士宿舍(30)
二零一八年六月
(预计)
弱智或肢體傷殘人士輔助宿舍
东华三院
新界沙田水泉澳邨明泉樓一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