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

合集下载

质量守恒定律经典练习题40道

质量守恒定律经典练习题40道

1、下列图像能较好反映加热高锰酸钾时剩余固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的是( )A B C D2、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成CuO、CO2和H2O三种物质,则碱式碳酸铜的组成是( )A、只含有碳、氢、氧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铜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可能含有铜元素D、肯定含有碳、氢、氧、铜元素3、化学方程式C x H y O z+5O2=4CO2+4H2O,可知x、y、Z的值分别是( )A、1、2、3B、2、4、1C、4、8、2D、4、4、14、将m g硫在n g氧气中燃烧,所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下列答案中你认为最合理的是(m可与n相等,也可不相等)()A.一定等于(m+n)g B.一定小于(m–n)gC.可能是小于或等于(m+n)g D.以上答案都正确5、镁在空气中燃烧时不仅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而且还有部分镁与氮气化合生成氮化镁(Mg3N2),由此可推知,12g 镁在空气中燃烧后所得产物的质量为 ( )A.等于20 g B.小于20 g C.大于20 g D.无法确定6、质量守恒定律是帮助我们认识化学反应实质的重要理论。

在化学反应aA+bB = cC+dD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化学计量数a与b之和一定等于c与d之和B。

若取xg A和xg B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xgC. 反应物A和B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D。

若A和C都是盐,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7、关于质量守恒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煤燃烧化为灰烬,该反应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B.24g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0g氧化镁,实际消耗空气的质量为16g;C.无数实验证明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D。

质量守恒定律只适合于有气体或固体生成的化学反应。

8、根据反应3NO2+H2O=2HNO3+X,推断X的化学式为:( )A、N2B、NOC、N2O3D、N2O59、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黑火药爆炸的反应主要是:2KNO3+3C+S=K2S+3CO2↑+X↑, 则X的化学式为()A。

初中化学 《质量守恒定律》基础练习

初中化学 《质量守恒定律》基础练习

《质量守恒定律》基础练习一、选择题1.近日媒体报道,一位市民在清洁马桶时,无意将84消毒液和厕所清洗剂混合使用后,出现头痛、头晕、呕吐等症状。

这是因为两者的有效成分盐酸与次氯酸钠会发生如下反应:2HCl+NaClO=NaCl+Cl2↑+X,产生的氯气(Cl2)使人中毒。

在化学方程式中X的化学式为()A.H2B.O2C.H2O D.NaOH2.下列关于H2+Cl2═2HCl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表示氢气和氯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氢B.参加反应的氢气与氯气的质量比为1:71C.参加反应的氯气与生成的氯化氢的分子个数比为1:2D.反应前后分子数目不变3.下列各项:①原子数目②原子的种类③分子数目④分子的种类⑤元素的种类⑥物质的总质量⑦物质的种类中,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会发生变化的是()A.①③⑤⑦B.②③④⑤C.①②⑤⑥D.②④⑥⑦4.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则小试管中的液体和烧杯中的固体应分别选用()A.水和氯化钠固体B.氢氧化钙溶液和碳酸钠粉末C.稀盐酸和铁粉D.5%双氧水和二氧化锰粉末5.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蜡烛燃烧时慢慢变短B.10 g食盐完全溶解于90 g水中,得到100 g食盐水C.打开酒精的瓶盖一段时间,酒精质量变小D.2体积的氢气加压后变成1体积6.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2O2CO2+2H2O,则X的化学式为()A.CH2O B.CH4O C.CH2D.CH47.在化学反应A+B→C+D.6gA与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9gD.则生成C物质的质量是()A.7g B.5g C.8g D.6g8.下列现象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蜡烛燃烧时慢慢变短B.打开盛酒精的瓶盖,酒精的质量变小C.镁带燃烧后,固体的质量增加D.澄清的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变重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因为“质量守恒”所以煤燃烧后产生的煤渣的质量一定和所用煤的质量相等B.氯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等于原反应物的质量C.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的质量比镁带的质量增加了D.100克酒精和100克水混合后,总质量小于200克10.化学方程式不能提供的信息是()A.哪些物质参加反应B.在什么条件下发生反应C.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D.化学反应的快慢11.如图中四位同学正在讨论某一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他们所描述的化学方程式是()A.C+O2CO2B.2CO+O22CO2C.2H2+O22H2OD.CH4+2O2CO2+2H2O12.下面是一些学生的认识,其中正确的是()A.凡是跟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B.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微粒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C.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D.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分子的数目也没有增减13.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证明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容器中物质的总质量不相等的是()A.B.C.D.《质量守恒定律》基础练习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近日媒体报道,一位市民在清洁马桶时,无意将84消毒液和厕所清洗剂混合使用后,出现头痛、头晕、呕吐等症状。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质量守恒定律(含解析)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质量守恒定律(含解析)

质量守恒定律(含解析)一、单选题1.某可燃化合物×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O2→CO2+H2O(未配平)则X不可能是()A. COB. CH4C. 甲醇(CH3OH) D. 乙醇(CH3CH2OH)2.在一密闭容器内有4种物质,通过电火花引燃后发生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 4 10 1 25反应后的质量/g 未测定21 10 9已知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为甲的2倍,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甲与丁的化学计量数的比为()A. 1:1 B. 1:2 C. 1:3 D. 2:13.已知 2NaClO3+H2SO4+SO2=2X+2NaHSO4由此可知X物质的化学式为()A. ClO2B. NaClC. NaClOD. Cl2O4.在密闭容器内进行的某反应中,测得反应前(t0)、反应中(t1)、反应后(t2)不同时刻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质量分数分别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t1时刻,乙、丁、丙所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2%、23%和43%B. 若反应前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总质量为100克,则再增加12克甲,甲与乙则恰好C. 该反应既不可能是化合反应,也不可能是分解反应D. 若甲和丁分别是镁和碳,则该反应中甲和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5.关于化学方程式2H2+O22H2O的读法正确的是()A. 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B. 氢和氧在点燃条件下化合生成水C. 氢元素和氧元素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D. 每4g氢气跟32g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36g水6.下列对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变化的解释,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固体剩余物的质量减小,是因为放出了氧气B. 蜡烛燃烧后质量变小,是因为蜡烛受热形成了石蜡蒸气C. 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质量增大,是因为生成物中含有氧的质量D. 白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是因为生成物都没有逸散7.在化学反应A+B=C+D中,已知80g A与24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2g C,则生成D的质量为()A. 56gB. 62gC. 52gD. 60g8.下列实验方案中,设计不合理的是()A. 用二氧化锰区别水和过氧化氢溶液 B. 用过滤的方法将浑浊的水变为澄清的水C. 用燃烧木炭的方法制备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D. 用熟石灰鉴别氯化铵和氯化钾9.下列问题的研究中,未利用对比实验思想方法的是()A. MnO2的催化作用B. 碘的溶解性C. 白磷红磷着火点 D. 水的组成10.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银制品,其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由于银和空气中的微量硫化氢发生了下列反应:4Ag+2H2S+O2═2X+2H2O,其中X的化学式为()A. AgSB.Ag2O C.Ag2O2 D.Ag2S11.下图是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割 B. 反应后生成了两种新的化合物C.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D. 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12.在X+2O2CO2+2H2O中,根据质量守恒定律,X的化学式为( )A. CH4B. C2H5OHC. CH3OHD. CH3COOH13.向1molFe2O3中通入CO并加热,随着CO的通入,有关量的变化如下图,分析正确的是()A. 曲线甲表示生成铁物质的量 B. 曲线乙表示氧化铁物质的量C. K点时生成铁与剩余氧化铁物质的量相等D. K点时固体中铁元素物质的量是2mol二、多选题14.在托盘天平的两盘上各放一只质量相同的烧杯,在两只烧杯里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将天平调节至平衡。

质量守恒定律专题

质量守恒定律专题

质量守恒定律专题练习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L氢气和1L氧气反应生成2L水。

( )(2)10 g水蒸发变成10 g水蒸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 )(3)只有固体、液体间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如果有气体参加反应,就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 )(4)水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可变成燃油(主要含C、H)。

( )(5)氢气和氧气形成混合物的质量一定等于其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二.选择题:1.镁带在耐高温的密闭容器中(内含空气)燃烧,能正确表示容器里所盛物质总质量变化的图象是( )2.潜艇中船员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能通过化学反应2Na2O2+2CO2═2X+O2吸收,则X的化学式为()A.NaOH B.Na2C C.Na2O D.Na2CO33.a克过氧化氢溶液和b克二氧化锰混合, 待完全反应后得c克残余物, 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A. (a-c)克B. (a + b-c)克C. (a-b + c)克D.(a-b-c)克4.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见下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物质 a b c d18 1 2 32反应前物质质量/g待测26 2 12反应后物质质量/gA.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化合反应 B.待测数据是23C.参加反应a、d的质量比为4:1 D.c物质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5.已知化学反应:2A + B = 2C + D,当10g A和8g 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6g C。

如果要得到3g D,则参加反应的B物质的质量是()A.1gB.2gC.3gD.4g6.下列示意图形象地表示了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前后分子及数目的变化,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A、B、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A.2:1:2 B.1:2:2 C.1:1:1 D.2:2:37.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A B C D8.将a克一氧化碳和b克氧气通入密闭容器中点燃,充分反应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A.一定为(a+b)克B.大于(a+b)克C.小于(a+b)克D.不大于(a+b)克9.某可燃物在空气中燃烧可以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可燃物中的元素组成()A.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B.只含有C、H元素C.含有C、H、O三种元素D.无法确定10.碳在氧气中燃烧,下列说法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3gC和8gO2生成11gCO2 B.2gC和4gO2生成6gCO2C.4gC和5gO2生成9gCO2 D.5gC和9gO2生成14gCO2二.填空题11.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改变的是()①原子数目②分子数目③物质种类④物质质量总和⑤原子质量⑥元素种类⑦相对原子质量.12在化学反应3A+2B=2C+3D中,A、B、C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27、16、19,则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3.已知A+2B=2C+3D中,已知2.3gA跟4.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C。

质量守恒定律的习题

质量守恒定律的习题

质量守恒定律专项习题1、在反应A +B→C+D 中,A 与B 参加反应的质量比为4∶3,生成的C 和D 的质量和为2.8g ,则参加反应的B 的质量为( )。

A .0.3 g B.0。

9g C.1.2g D 1.6g 2.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 、B 、C 、D 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C.反应后,生成D 的质量为84g D.反应后,待测A的质量为26g 3。

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C.表中M为1gﻩD.反应前后符合质量守恒定律4.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请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x 的值 ( )A.50B.40 C.10 D.705。

在一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该变化的基本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 B.参加反应的甲、丙的质量比为1:9C.乙、丁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0:9 D.甲反应后的质量为8g6、将一定质量的a 、b 、c 、d 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反应后a 物质的质量为4。

64gC.c 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a 、b二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D.若物质a 与物质b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1,则反应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7。

现将A 、B 两物质各10g 混合加热,A 完全反应,生成8gC 和4gD ,则参加反应的A 与B 的质量比是( ) ﻩA.1:1 B.2:1 ﻩC.4:1 ﻩD .5:1(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物质的化学式或元素组成或原子个数1、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黑火药爆炸的原理可以用下式表示:2K NO 3 + 3C + S −−→−点燃K 2S + N 2↑ + 3x↑,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X 的化学式为( )A.C O2 B.CO C.NO D.SO 2 2、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祥云"的设计体现了“科技奥运"、“绿色奥运"的主题。

质量守恒定律专项练习题

质量守恒定律专项练习题

质量守恒定律专项练习题1.某纯净物X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2O2→CO2+2H2O,则X的化学式是()A。

CH2O B。

C2H4 C。

CH4 D。

C4H42.在密闭中放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x=3.1 B。

该反应中甲、丁的质量变化比为14:85 C。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

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3.甲烷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物质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甲烷 3.2氧气 11.2水 7.2二氧化碳 4.4A。

表中a的值为2.6 B。

X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X 可能含有氢元素 D。

X一定含有氧元素4.在反应2A+5B=2C+4D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若2.6gA与B完全反应后,生成8.8gD,则在此反应中,B与D的质量比为( )A。

4:9 B。

8:11 C。

10:11 D。

31:445.某化合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消耗氧气11.2g,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5.4克水,关于该化合物的组成描述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只含有C、H元素 B。

一定含有C、H元素,可能含O C。

该物质中C、H元素质量比为3:1 D。

该物质分子中碳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46.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物质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甲 1 m乙 20 29丙 15丁 2 8A。

m的值是1 B。

甲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

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是29:87.某可燃物4.6g在足量氧气充分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则该可燃物的组成为()A。

一定含碳、氢、氧三种元素元素 B。

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氧元素 C。

一定含碳、氢元素,不含氧元素 D。

质量守恒定律专项练习题

质量守恒定律专项练习题

质量守恒定律专项练习题一、选择题1. 质量守恒定律是指:A. 物体在同一物理系统内的质量始终保持不变B. 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间的质量始终保持不变C. 物质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而被转化成其他物质D. 能量守恒定律2. 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以下哪些情况:A. 封闭系统B. 开放系统C. 半封闭系统D. 所有系统3. 下列哪个过程违反了质量守恒定律?A. 燃烧木材产生的灰烬的总质量大于木材的质量B. 非溶解性固体溶解于液体时,溶液的质量大于纯液体的质量C. 盐水中通过电解分解水,生成氧气和氢气D. 弹簧压缩后松开,弹簧的形变能被转化为动能4. 在一个封闭系统中,有两个物体同时发生化学反应,其总质量发生了变化。

这是否违反了质量守恒定律?A. 是,因为化学反应会转化物质B. 不违反,因为封闭系统并不是理想的封闭系统C. 不违反,因为总质量仅在开放系统中始终保持不变D. 无法判断二、填空题1. 质量守恒定律是能量守恒定律之后改变的。

2. 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系统中物质的转化过程。

三、问答题1. 请介绍一下质量守恒定律的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

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在封闭系统中,物质不会被创建或毁灭,只能通过物质的转化改变其形态。

即使在物质的转化过程中,总质量始终保持不变。

这个定律适用于封闭系统中物质转化的各种过程,无论是化学反应、物理变化还是核反应。

2. 举一个违反质量守恒定律的例子,并解释为什么它违反了这个定律。

一个违反质量守恒定律的例子是在非封闭系统中发生的核反应。

核反应可以将一个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同时产生大量的能量。

这个过程中,原有物质的质量会减少,而新产生的物质的质量会增加,从而违反了质量守恒定律。

综上所述,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基本的守恒定律之一,它规定了物质在封闭系统中的转化方式,保证了物质的守恒性。

通过理解和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物质的转化过程,并应用于实际生活和科学研究中。

<质量守恒定律>课堂练习题

<质量守恒定律>课堂练习题

课堂练习:1、18g水完全分解后得到氧气的质量为()A、16gB、2gC、4gD、无法确定2、海底“可燃冰”可以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它的组成中()A、一定含C.H元素B、一定含C.H.O元素C、一定含C.H元素,可能含O元素D、一定含C.O元素3、0含杂质的镁条3克,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4克MgO,则镁条中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20%B、40%C、60%D、80%4、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 + xO2 2CO2 +3H2O,试推断x的数值为()A、1B、2C、3D、45、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肯定没有变化的是()①原子的数目②分子的数目③元素的数目④物质的总质量⑤物质的种类⑥原子的种类A、①③④⑤⑥B、①③④⑥C、①②④⑥D、①③⑤6,现有A、B两种物质各10g,混合加热,A完全反应,生成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A、1:1B、2:1C、4:1D、5:17,,已知A+B→C+D,如果40gA与1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A.41gB.32gC.39g 10g8,可用质量守衡定律解释的现象是()A煤燃烧后质量减轻,磷燃烧后质量增重 B冰融化成水后质量不变C酒精与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D衣柜中樟脑球越来越小9,怎样解释镁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比美德质量、美的质量减轻了?这是不是不符合质量守衡定律。

10、根据质量守衡定律推断:CuO+X=Cu+H2O反应中X的化学式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则正确的说法是( ) A.该反应的反应物为A和C B.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C.反应后,生成D的质量为84g D.反应后,待测A的质量为26g
16.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 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表: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 ( g)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
0
80
10
25
反应后物质的质量/g
111
0
1
3
则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为:() A、A+B→C+D B、B+C+D→A C、A→B+C+D D、B+D→A+C
10、在一密闭容器中有A、B、C、D四种物质,一定条件 下使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 如下:
反应后质量 ( g)
1
30
17
2
M
31
0
18
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B.甲肯定是催化剂 C.表中M为1g D.反应前后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物质质量/g
反应后物质质量/ g
90
11
10
59.25
8
29.75
2
12
该密闭容器内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为( A、置换反应 B、分解反应 器中有甲乙丙丁四中物质,在一定条件下 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 质
反应前的质 量g
质量守恒定律练习题
某化合物完全燃烧,消耗了氧气9.6克,同时生成二 氧化碳8.8克、水5.4克,则该化合物 ( ) A、只含有C、H两种元素 B、一定含C、H两种元素,可能含O元素 C、一定含C、H、O三种元素 D、一定含C、O两种元素,可能含H元素
9、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 反应前后物质质量如下:
反应后的质 量g
甲 25 0
乙 4 26
丙 6 x
丁 5 10
分析表中的数据完成下列填空: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x= g; (2)密闭容器内发生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

15.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 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物质 反应前质量/g 反应后质量/g A 4 待测 B 6 15 C 111 0 D 4 8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