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操经验】辨析投资收益计量规则的变迁(一)
会计操作技能合理计算投资收益会计核算

会计操作技能合理计算投资收益会计核算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的日益壮大,投资收益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合理计算投资收益对于企业的财务分析和决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会计操作技能中合理计算投资收益的会计核算。
一、投资收益的定义和分类投资收益是指企业通过投资取得的利得,可以分为权益法投资收益和债权法投资收益两类。
权益法投资收益是指企业对所投资企业具有重大影响力,可以对其财务和经营决策产生实质性影响的投资所取得的投资收益。
债权法投资收益是指企业对所投资企业具有不可控制或无法对其财务和经营决策产生实质性影响的投资所取得的投资收益。
二、投资收益的核算方法1. 权益法投资收益的核算权益法投资收益核算分为两种情况:已公允价值计量的权益法和成本法。
对于已公允价值计量的权益法,投资收益应按照已公允价值计量,并在投资收益发生时确认。
而对于成本法,投资收益则按照享有权益份额的变动情况进行确认。
2. 债权法投资收益的核算债权法投资收益核算主要是通过将投资收益按照债权的股权化比例进行确认。
具体而言,投资收益应根据债权的股权化比例确认,并在每个会计期间结束时调整投资收益的金额。
三、投资收益的会计处理1. 投资收益的确认投资收益应在其发生时确认,并在财务报表中以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的形式呈现。
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在财务报表中列示为单独的项目,以清晰地反映投资收益对企业经营业绩的影响。
2. 投资收益的计提投资收益的计提应根据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具体而言,权益法投资收益应在收益实现时计提,而债权法投资收益则应在每个会计期间结束时进行计提。
3. 投资收益的披露投资收益的披露应遵循财务报告编制的有关规定,并在财务报表中以适当的形式进行呈现。
具体而言,投资收益应在财务报表中列示为单独的项目,以便于与其他项目进行比较和分析。
四、合理计算投资收益的注意事项1. 准确获取投资收益信息企业应通过与被投资企业的联系,获取准确的投资收益信息。
【税会实务】关于新会计准则中投资的“新”与“旧”

【税会实务】关于新会计准则中投资的“新”与“旧”一、投资定义《投资准则》中将投资定义为:企业为通过分配来增加财富,或谋求其他利益,而将其他资产让渡给其他单位所获得的另一项资产。
从此定义看,投资包括两个方面:1、将企业的部分资产转让给其它单位使用,通过其它单位使用投资者投资的资产创造效益后进行分配,或者通过投资改善贸易关系等达到获取利益的目的。
2、将企业的现金投资于一定的金融资产,通过金融资产的买卖使资本增值。
这两个方面的投资目的和增加财富的方式是不一样的。
新准则维持了原准则中的投资定义。
二、投资准则涉及的项目《投资准则》涉及哪些项目,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对投资所下的定义。
二是与其它具体准则的分工。
新的投资准则中仍维持了原有定义,因此从投资定义看,投资准则应涉及所有投资项目。
但由于推出了《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企业对金融资产的投资由《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进行规范,根据准则的分工,《投资准则》只规范股权投资行为。
《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第五条(三)规定:采有权益法处理的股权投资,由《投资准则》进行规范。
这一表述似乎排除了按成本法进行核算的股权投资,但《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又没有规范任何股权投资,因此上述表述应改为:股权投资,由《投资准则》进行规范。
这是本次《投资准则》修订的主要内容,即新《投资准则》只规范股权投资行为。
三、投资分类准则要求,投资要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长短期投资的划分主要依据管理当局的意图而定,管理当局意图短期持有的,作为短期投资;意图长期持有的,作为长期投资。
根据《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金融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根据其持有意图和持有期限而分别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一般来讲,持有期限不超过一年的为短期投资,超过一年的为长期投资。
四、投资成本的确认投资成本的确定主要涉及到三个问题:一是取得投资额同时取得一项债权的处理。
二是为取得投资而发生的相关费用的处理。
会计操作技能之投资收益核算与分配

会计操作技能之投资收益核算与分配投资是企业运作中的重要环节,也是获取利润的一种途径。
在会计操作中,投资收益的核算与分配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本文将探讨投资收益的核算与分配的相关技能和方法。
一、投资收益的核算投资收益的核算是指在一定会计期间内,对企业所拥有的投资资产所产生的收益进行计量和登记的过程。
核算投资收益的目的是为了准确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核算方法。
1. 市价计算法市价计算法是一种常用的核算投资收益的方法。
它基于市场价格来确定投资资产的收益,主要适用于证券投资等市场交易的投资项目。
市价计算法的核心是根据投资资产的市场价格波动情况,计算并确认投资收益的变动。
2. 成本计算法成本计算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核算投资收益的方法。
在成本计算法中,投资收益的核算是基于投资资产的成本,通过对投资资产的买入成本和卖出成本进行核算和记账。
成本计算法主要适用于非市场交易的投资项目。
3. 积数计算法积数计算法是一种较为复杂的核算方法,适用于长期持有的投资项目。
在积数计算法中,投资收益的核算是基于投资资产的累积变动情况,通过计算投资资产的累计收益和累计成本之间的差额来确定投资收益。
二、投资收益的分配投资收益的分配是指将企业所产生的投资收益按照一定的比例或规则进行分配的过程。
投资收益的分配通常与相关的权益关系息息相关,不同的权益关系可能带来不同的分配方式。
1. 股东利润分配对于股份制企业而言,股东利润分配是最常见的分配方式之一。
通常情况下,股东的利润分配是按照股权比例进行分配的。
企业通过计算股东的权益份额,按照股权比例来确定每位股东的应得利润份额,并在财务报表中进行相应的登记。
2. 利息或红利支付在某些情况下,企业会将投资收益以利息或红利的形式支付给投资者。
利息或红利支付通常适用于债权投资或特定投资项目。
企业在支付利息或红利时,需要按照约定的比例或规则进行核算和支付。
3. 再投资有些企业选择将投资收益进行再投资,用于扩大经营规模或进行其他投资项目。
【老会计经验】“投资收益”中股息性质所得计算的变化问题

【tips】本文是由梁老师精心收编整理,值得借鉴学习!【老会计经验】“投资收益”中股息性质所得计算的
变化问题
新申报表要求,投资收益中股息性质所得是指被投资企业向投资企业的实际分配额,包括现金股息、股票股息和其他形式的分配额,不需做还原计算,而是直接与企业本身的所得额合并。
在境内境外投资所得的计算上,旧申报表汇总应纳税所得额时,是境内境外投资所得一起与企业本身的所得进行汇总;而新申报表是先将境内投资所得与企业本身的所得进行汇总,计算出境内所得税额,再与境外应补交的税款进行汇总。
为了便于理解,下面列举两个实例加以说明(计算过程见表)。
例1:甲企业2005年同时向A、B两家有限责任公司进行了投资,A、B公司适用企业所得税税率分别为33%、15%。
2006年,A公司分回投资收益134万元,B公司分回投资收益170万元;境外分回税后所得额323万元,境外公司适用税率15%,已经缴纳所得税额57万元;甲企业除投资收益外共实现应纳税所得额300万元,适用33%的所得税税率。
例2:若投资企业除投资收益以外实现的应纳税所得额为-153万元,其他条件同例1。
(表见附件)
①境内外投资收益还原:134/(1-33%)+l70/(1-15%)+323/(1-15%)2780(万元)。
浅谈新旧会计准则下投资核算的对比

・ 9 5 ・
维普资讯
准 则 下 , 资是按 照投 资 目的 的不 同进行 划分 的 , 投 并 不 仅仅是 以投资 时 间的长短 来 区分 。下 面就 二者 的 关 系加 以说 明 。 旧准则 中的 “ 短期投 资—— 股票” 在新 准则下 可 用 “ 易性 金融 资产— — 股票”或 “ 交 可供 出售金 融资 产 —— 股票” 核算 , 于两者 的具体选 择要 取决 于此 对 次 投资 的 目的 。 但是 笔者 认为 二者 的区分并 不很 大 , 都 是短 时间 内 出售 以获利 的投 资 ,所 以可 以通 过 时 间长 短来 区分 ,也 就是说 若 该项投 资 的持有时 间非 常短 , 可选 择 ‘ 易性 金融 资产—— 股票” 目; ‘ 交 科 若该 项 投资 的持 有时 间相对 前者 较长 , 而非 长于 “ 长期 股 权 投资 ’ 的持有 时 间 , 可 以用 “ 就 可供 出售金 融资 产
业会计 准 则 , 旧准 则相 比 , 准 则 变化 很 大 , 与 新 为此 , 必须根 据新 准 则重新 设计 会计 科 目和 财务核 算 办 法 ,
进 而满足 各 方面 的需 求。
【 关 键 词 】 计 准则 ; 资核 算 ; 会 投 比较
【 图 分 类 号 】F 3 中 20 【 献标 识码】A 文 【 章编 号】10 —6 7 2 0 )30 5 —3 文 0 90 5 ( 0 8 0 —0 90
投资的计价、 资损益的确认以及投资减值的核算 。 投
新 准则 将 长期 股 权 投资 作 为一 个 独 立 的分 支 , 单独 形成 新 的会计 准则《 企业会 计 准则第 2 号— —长 期 股权 投 资 》 。原 投 资 准则 规 范 的短 期 投资 和 长期
正确认识新会计准则下的投资收益.doc

正确认识新会计准则下的投资收益有人认为,新会计准则核算方法的改变、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引入导致了企业投资收益的大增,从而增加了上市公司的利润,形成了股市的泡沫。
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那么,事情的真相又如何呢?2007年上证指数从年初的2675点上升至6000点,然后在5000点附近进行调整。
而新会计准则恰恰于2007年初在上市公司中施行,人们自然会把新会计准则的引入与资本市场波动联系在一起。
10月31日,A股上市公司三季度报告公布结束,剔除新上市公司样本数据,1454家公司今年第三季度、第二季度、第一季度的单季度净利润分别为1720.05亿元、1744.06亿元和1389.43亿元。
在投资收益方面,前三季度A股上市公司共实现投资收益1814.31亿元,占净利润总额的32.16%。
部分上市公司投资收益在总利润中所占的比例更高。
因此,有人认为,新会计准则核算方法的改变、公允价值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引入导致了企业投资收益的大增,从而增加了上市公司的利润,形成了股市的泡沫。
首先,本文将从新会计准则的理念、投资收益的确认、计量方法等方面为大家阐述新会计准则下投资收益的本质;其次,结合上市公司投资收益的确认情况以及新旧会计准则在投资收益核算内容上的差异,来说明投资收益的增加与会计准则变更并无关系;最后,将为投资者阐述投资收益项目对于投资决策的参考价值。
论文代写投资收益科目所体现的新会计准则的核心理念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建立是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前提,以满足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和企业管理层等有关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进一步规范会计行为和会计工作秩序,维护社会公众利益为目的的。
新准则将满足投资者的信息需要作为企业财务报告编制的首要出发点,将投资者作为企业财务报告的首要使用者,凸现了投资者的地位,体现了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要求,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
新会计准则更加强调企业资产的质量,不再单纯的强调企业实现利润的多少。
会计操作技能正确处理投资收益核算

会计操作技能正确处理投资收益核算投资收益核算是会计操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正确处理投资收益核算不仅能够准确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还能为管理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本文将介绍正确处理投资收益核算的技能和方法。
一、投资收益的分类及核算方法投资收益一般分为权益法核算和成本法核算两种方法。
权益法核算适用于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力或控制力的情况,核算方法是按照投资者所享有的权益比例分摊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或净亏损。
成本法核算适用于对被投资单位无重要影响力的情况,核算方法是按照投资金额和投资收益率确定投资收益额。
二、正确处理权益法投资收益核算的技能正确处理权益法投资收益核算需要掌握以下技能:1.确定投资收益起始日和截止日:权益法投资收益的核算周期一般是一年,需要确定投资收益期间的起始日期和截止日期,通常与被投资单位的财务报表披露日期相对应。
2.计算权益法投资收益额:根据投资者所享有的权益比例,在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中分摊投资收益额。
一般情况下,投资收益额是被投资单位净利润乘以权益比例。
3.确认权益法投资收益的确认日:权益法投资收益的确认日是指投资者确认自己对被投资单位的投资所产生的权益。
通常是在被投资单位的年度财务报表发布后的一个月内进行确认。
4.处理权益法投资收益的会计分录:根据权益法投资收益的核算结果,相应地进行会计分录,包括借记投资收益账户,贷记被投资单位利润分配账户。
三、正确处理成本法投资收益核算的技能正确处理成本法投资收益核算需要掌握以下技能:1.计算投资收益额:根据投资金额和投资收益率,计算成本法投资收益额。
一般情况下,投资收益额是投资金额乘以投资收益率。
2.确认投资收益的确认日:成本法投资收益的确认日是指投资者确认自己对投资所产生的收益。
通常是在投资收益所发生的日期进行确认。
3.处理成本法投资收益的会计分录:根据成本法投资收益的核算结果,相应地进行会计分录,包括借记投资收益账户,贷记投资账户。
新旧企业会计制度投资收益处理差异比较

《新旧企业会计制度投资收益处理差异比较》•引言•新旧企业会计制度概述•新旧企业会计制度投资收益处理目录差异比较•新企业会计制度对投资收益处理的影响及改进建议•结论CHAPTER引言背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改革的深化,投资活动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越来越重要,而投资收益的处理也逐渐成为企业会计制度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我国对企业会计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发布了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对投资收益的处理进行了新的规定。
因此,对新旧企业会计制度投资收益处理差异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要点一要点二意义通过对新旧企业会计制度投资收益处理差异的比较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新准则下投资收益处理的规范和要求,帮助企业更好地应用新准则进行投资收益的处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促进企业长期稳定发展。
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目的和方法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新旧企业会计制度下投资收益处理的差异,分析新准则对投资收益处理的影响,并探讨其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
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调查、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新旧企业会计制度下投资收益处理的差异进行比较研究,对新准则对投资收益处理的影响进行深入剖析,并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
CHAPTER新旧企业会计制度概述新企业会计制度的发展历程新企业会计制度的背景和意义新企业会计制度的适用范围投资收益处理相关理论投资收益的概念和分类投资收益处理的会计准则和原则投资收益处理的程序和方法CHAPTER新旧企业会计制度投资收益处理差异比较旧制度新制度短期投资收益处理差异比较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时,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除作为投资成本收回外,应确认为投资单位的投资收益,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
新制度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时,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应作为投资单位的投资收益,确认当期损益。
旧制度对于短期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的收益核算,通常采用历史成本法。
新制度对于短期投资和长期股权投资的收益核算,通常采用公允价值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只分享有价值的知识点,本文由梁博会计学堂精心收编,大家可以下载下来好好看看!
【会计实操经验】辨析投资收益计量规则的变迁(一)
从理论层面而言,权益法属传统型概念。
但从技术层面而言,伴随2014版《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以下简称“新准则”)的发布,权益法的操作要领再一次发生了细节性变化。
为了帮助广大实务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并把握“新准则”下的投资收益的计量规则,避免因习惯性思维产生操作层面的差错,本文拟对我国权益法下投资收益的计量规则加以简要梳理和描述。
一、2006年以前投资收益计量的操作要领——“直来直去”
笔者通常将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发布以前的权益法的操作要领描述为:“直来直去,一气呵成”。
即投资单位获取了被投资单位利润表的净利润数字后,通常将直接乘以其持股比例所计算出来的数额,作为“投资收益”的计量金额,而无需对被投资单位利润表的净利润数额进行特别调整。
辨析投资收益计量规则的变迁(一)
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下投资收益计量的操作要领——“三项调整”
在2006年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框架下,权益法的适用范围发生了重大调整。
与此相关联,权益法的操作要领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简言之,投资企业获取了被投资单位的净利润数额后,通常不能直接乘以其持股比例来计算应享有的投资收益的数额(即不能再“直来直去”),而是要从三个层面考虑对被投资单位净利润数额的调整。
具体的调整情况简述如下:
第一,会计政策差异影响的调整。
如果被投资单位日常执行的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