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第二中学下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 (解析版)-教学文档
2020年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环城乡第二中学高一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

2020年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环城乡第二中学高一化学月考试卷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加点的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完全消耗的是A.用50 mL 8 mol/L的浓盐酸与10 g二氧化锰共热制取氯气B.标准状况下,将l g铝片投入20 mL 18.4 mol/L的硫酸中C.向100 mL 3 mol/L的硝酸中加入5.6 g铁D.在5×l07 Pa、500℃和铁触媒催化的条件下,用氮气和氢气合成氨参考答案:C2. 某有机物蒸气,完全燃烧时需三倍于其体积的氧气,产生二倍于其体积的二氧化碳,该有机物可能()A.C2H4 B.C2H5OHC.CH3CHO D.CH3COOH参考答案:AB解:令烃C x H y,烃含氧衍生物C x H y O z,由分析可知,有机物满足分子中含有2个C原子,(x+)或(x+﹣)的值等于3.A、C2H4分子含有2个碳原子,其(x+)=2+1=3,故A正确;B、C2H5OH分子含有2个碳原子,(x+﹣)=2+1.5﹣0.5=3,故B正确;C、CH3CHO分子含有2个碳原子,(x+﹣)=2+1﹣0.5=2.5,故C错误;D、CH3COOH分子含有2个碳原子,(x+﹣)=2+1﹣1=2,故D错误.故选:AB.3. 把1体积CH4和4体积Cl2组成的混合气体充入大试管中。
将此试管倒立在盛有AgNO3溶液的水槽中,放在光亮处,片刻后发现试管壁上有油状液滴出现,该油状液滴可能是________,水槽中还观察到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解释)。
若向水槽中再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又观察到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CH2Cl2、CHCl3、CCl4有白色沉淀产生Ag++Cl-=AgCl↓溶液变红因反应生成HCl 溶于水使溶液显酸性CH4和Cl2光照生成CH3Cl(气体)、CH2Cl2、CHCl3、CCl4、HCl,随着反应进行,Cl2不断消耗,黄绿色逐渐消失,又由于生成CH2Cl2、CHCl3、CCl4常温下均为无色液体,Cl2易溶于有机溶剂,使试管壁上有黄色油滴;因生成的HCl易溶于水,反应后,试管内气体压强减小,水位在试管内上升,HCl溶于水后,与AgNO3反应生成AgCl白色沉淀,同时溶液中溶质为HCl,故加入紫色石蕊试液后溶液变红。
2019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第二中学下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 (解析版)精品教育.doc

罗平二中2019-2019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4月月考历史试卷命题人:邝虎院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
每小题1分,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
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
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A.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B【解析】材料没有涉及祭祀的内容,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把土地之神和五谷之神作为国家的象征,可知体现的是国家与农业的关系,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农业和土地的关系,故C 项错误;小农经济的特点是自给自足、男耕女织,材料没有体现。
2.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
”与材料反映时期相符合的生产工具应该是()A.铁制工具B.曲辕犁C.风力水车D.石刀石斧D【解析】材料中描述的史典型的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耕作方式。
3.关于我国农业,《孟子·梁惠王上》中有“深耕易耨”之说;在《荀子·富国篇》中也有“多粪肥田”“长斗石,取上种”等说法。
这些记载反映出战国时期()A.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B.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C.农业主体地位的形成D.土地私有制已经确立A【解析】“深耕易耨”强调农业生产中翻土和锄草环节,“多粪肥田”强调农田施肥,“长斗石,取上种”是说增长粮食的产量和必须选取上等品种,综合来说都是发展农业生产技术。
4.“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在各类农具中占主要地位。
”这一说法的最有力证据是()A.古籍文献中关于“铁”的记载B.《史记》等史学著作记载流传的故事C.战国时期的历史遗迹中出土的铁农具远远多于其他材质农具D.当代学者运用技术手段进行的验证C【解析】历史遗存是第一手资料,是最可靠的佐证材料;A、B、D均带有主观色彩。
5.《礼记·典礼》中记载:“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富乐镇第二中学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富乐镇第二中学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一定温度下,将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lO、NaClO3混和液,经测定ClO-、Cl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4,则氯气与NaOH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气与被氧化的氯气的物质的量之比是A.3:1 B.4:1 C.21:5 D.11:3参考答案:C略2. 下列关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A. 苯的分子式为C6H6,它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属于饱和烃B. 从苯的凯库勒式()看,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应属于烯烃C. 在催化剂作用下,苯与液溴反应生成溴苯,发生了加成反应D. 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6个碳原子之间的价键完全相同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A.苯为不饱和烃,A错误;B.苯分子中不含碳碳双键,不属于烯烃,B错误;C.苯与液溴反应生成溴苯,属于取代反应,C错误;D. 苯分子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6个碳原子之间的价键完全相同,D正确。
故答案D。
3. 有物质的量相等的短周期金属元素单质A和B,在A中加入足量盐酸,在B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反应完全后,生成氢气的体积分别为V1和V2,且V1≠V2,若要确定生成物中A和B 的化合价,至少还需要的数据是A.V1∶V2的值B.V1和V2的值C.A和B的物质的量D.盐酸和稀硫酸的浓度参考答案:A4. 下列物质中,只含有离子键,不含有共价键的是()A.HCl B.KOH C.CaCl2 D.NH4 NO3参考答案:C略5. 已知A2O2-n可与B2-反应,B2-被氧化,产物为B单质,A2O2-n被还原,产物为A3+。
且知100mLc(A2O2-n)=0. 3mol·L-1的溶液与150mLc(B2-)=0. 6mol·L-1的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n值为( )A.4 B.5 C.6 D.7参考答案:D略6. 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本质因素是A. 浓度B. 压强C. 温度D. 反应物质的性质参考答案:D分析:根据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根本原因(内因)和外界因素分析判断。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D. DNA、蛋白质
23.下列有关分泌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泌蛋白在细胞内的合成需要核糖体的参与
B.线粒体能为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提供能量
C.分泌蛋白先经过高尔基体再经过内质网分泌到细胞外
D.分泌蛋白从细胞内排出时,囊泡的膜可与细胞膜融合
24.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在绿色植物细胞内,它分布于
A.a与a之间通过“—NH—COOH—”相连接
B.HIV的遗传信息储存在大分子B中
C.a→A的过程是在HIV体内完成的
D.B彻底水解可产生磷酸、核糖和A、G、T、C四种碱基
14.人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
A.水B.淀粉C.糖原D.蛋白质
15.组成染色体的主要物质是()
A.蛋白质和DNAB.DNA和RNA
C.细胞膜将细胞与体内液体环境分隔开
D.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
20.下列哪项不属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A.细胞膜B.视网膜C.液泡膜D.核膜
21.下列结构中含有遗传物质的是()
A.核膜B.核孔C.染色质D.核仁
22.在真核细胞的内质网和细胞核中主要合成的物质分别是
A.脂质、RNA
B.氨基酸、蛋白质
12.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参与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的水是自由水
B.越冬的植物细胞内结合水/自由水的比例上升
C.水既是细胞代谢所需的原料,也是细胞代谢的产物
D.失去自由水的种子不具有萌发的能力
13.分析HIV的化学组成,得到如图所示组成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一中的③,图二中的②
B.图一中的①,图二中的①
C.图一中的③,图二中的①
2022-2023学年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2022-2023学年云南省曲靖市第二中学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1.关于曲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力一定变化B.做曲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可能不变C.做匀变速曲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大小可能不变D.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受到变化的合力作用时速度大小一定改变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开普勒第一定律可知,所有行星都在同一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动B.由可知,当r趋于零时万有引力趋于无限大C.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对他的导师——第谷观测的行星数据进行了多年研究,得出了开普勒三大行星运动定律D.由开普勒第三定律可知,所有行星轨道半长轴的三次方与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即,其中k与行星有关3. 2022年8月雄雄大火吞噬了部分缙云山脉,在虎头山山顶局部复燃,消防官兵及时赶到,启动多个喷水口同时进行围堵式灭火,喷水口所处高度和口径都相同。
其中两支喷水枪喷出的水在空中运动的轨迹甲和乙几乎在同一竖直面内,且最高点高度、落到失火处的高度均相同,如图所示,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甲先到达失火处B.水乙先达到失火处C.水乙的水平射程更远D.甲处喷水枪的出水速度更快4.关于向心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向心力是不变的B.做变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合力总是指向圆心C.物体由于做圆周运动而产生了一个向心力D.向心力只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5.如图为同一平面内绕地球的三个卫星轨道示意图,Ⅰ、Ⅲ为圆轨道,Ⅱ为椭圆轨道,Ⅲ的半径与Ⅱ的半长轴相等,且Ⅲ与Ⅱ相交于M点,Ⅰ与Ⅱ相切于N点。
三颗不同的卫星A、B、C正沿轨道Ⅰ、Ⅱ、Ⅲ稳定运行,则()A.A、B经过N点时的向心力一定相同B.A、B的速度可能等大C.A的向心加速度比C小D.C的公转周期比B大6.如图,倾角的斜面体放在水平面上,斜面ABCD为边长为L的正方形,在斜面左上角A点沿AB方向水平抛出一个小球,小球做平抛运动,结果恰好落在斜面体的右下角C点。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第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物理试题含答案

A.大人抛出的圆环运动时间长B.小孩抛出的圆环运动时间长
C.大人抛出的圆环初速度较小D.小孩抛出的圆环初速度较小
8.A、B两个质点分别做匀速圆周运动,在相同的时间内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SA∶SB=3∶4,转过的角度之比ΔθA∶ΔθB=4∶3,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圆盘转动的转速约为2π r/min
B.圆盘转动的角速度大小为 rad/s
C.蛋糕边缘的线速度大小约为 m/s
D.蛋糕边缘的半个周期内的平均速度约为0 m/s
6.如图所示,在距地面高为H=45 m处,有一小球A以初速度v0=10 m/s水平抛出,与此同时,在A的正下方有一物块B也以相同的初速度同方向滑出,B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A、B均可视为质点,空气阻力不计(取g=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平抛运动水平方向的分运动是_________运动。(选填“匀速直线”或“匀变速直线”)
(2)为了能较准确地完成实验,需要________。
A.实验所用斜槽的轨道必须是光滑的
B.记录的点应适当多一些
C.用平滑曲线把所有的点连接起来
D.y轴的方向根据重垂线确定
(3)如图所示是某同学根据实验画出的平抛小球的运动轨迹,在轨迹上取三点 、 、 ,测得 、 、 三点竖直坐标 为 、 为 、 为 , 、 、 三点间的水平间距均为 ,则小球从A运动到B点的时间为_______S,小球水平方向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 ;B点竖直方向的分速度大小为_______ ,B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 ;( 取 )。
2020年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板桥镇第二中学高一数学理月考试题含解析

2020年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板桥镇第二中学高一数学理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是一个符合题目要求的1. 已知函数是上的偶函数,且在上是减函数,若,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D.参考答案:D略2. 经过空间任意三点作平面()A.只有一个 B.可作二个 C.可作无数多个 D.只有一个或有无数多个参考答案:D3. 若,则().A. B. C.D.参考答案:B4. 已知a,b,c∈R,那么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 若a>b,则ac2>bc2B. 若,则a>bC. 若a3>b3且ab<0,则D. 若a2>b2且ab>0,则参考答案:C【分析】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对A、B、C、D四个选项通过举反例进行一一验证.【详解】A.若a>b,则ac2>bc2(错),若c=0,则A不成立;B.若,则a>b(错),若c<0,则B不成立;C.若a3>b3且ab<0,则(对),若a3>b3且ab<0,则D.若a2>b2且ab>0,则(错),若,则D不成立.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不等关系与不等式的性质及其应用,例如举反例法求解比较简单.两个式子比较大小的常用方法有:做差和0比,作商和1比,或者直接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得到大小关系,有时可以代入一些特殊的数据得到具体值,进而得到大小关系.5. 若一系列函数的解析式相同,值域相同,但定义域不同,则称这些函数为“孪生函数”,那么函数解析式为,值域为{1,7}的“孪生函数”共有()A.10个B.9个C.8个D.4个参考答案:6. (3分)点P(x,y)在直线x+y﹣4=0上,O是原点,则|OP|的最小值是()A.B.2C.D.2参考答案:B考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专题:计算题.分析:过O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垂足为P,此时|OP|最小,所以|OP|最小即为原点到直线的距离,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出即可.解答:由题意可知:过O作已知直线的垂线,垂足为P,此时|OP|最小,则原点(0,0)到直线x+y﹣4=0的距离d==2,即|OP|的最小值为2.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化简求值,是一道综合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找到|OP|的最小时即OP垂直与已知直线.7. 设x,y满足的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为()(A)8 (B)2 (C)7 (D)1参考答案:C已知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是一个由(0,1),(1,0),(3,2)为三顶点组成的三角形,过点(3,2)时,最大,最大值为78. 已知x1,x2是函数f(x)=e﹣x﹣|lnx|的两个不同零点,则x1x2的取值范围是()A.(0,)B.(,1] C.(1,e)D.(,1)参考答案:D【考点】函数零点的判定定理.【分析】作出y=e﹣x和y=|lnx|的函数图象,根据函数图象及函数的性质判断x1,x2的关系,利用不等式的性质或函数性质得出答案.【解答】解:令f(x)=0得e﹣x=|lnx|,作出y=e﹣x和y=|lnx|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1<x2<e,∴x1x2>,又|lnx1|>|lnx2|,即﹣lnx1>lnx2,∴lnx1+lnx2<0,∴lnx1x2<0,∴x1x2<1.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图象及性质,不等式的性质,属于中档题.9. 若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小值等于()A. B.-2 C. D. 2参考答案:A【分析】由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由图得到最优解,求出最优解的坐标,数形结合得答案.【详解】解:由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如图,由图可知,最优解为A,联立,解得A(﹣1,).∴z=2x﹣y的最小值为2×(﹣1).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简单的线性规划,考查了数形结合的解题思想方法,是中档题.10. 函数的大致图象为A B C D参考答案:C函数的定义域为,∵,∴函数为偶函数,排除A,D.又,排除B.选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1. 关于的不等式对任意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参考答案:略12. (5分)已知f(x)是偶函数,当x<0时,f(x)=x(2x﹣1),则当x>0时,f (x)= .参考答案:x(2x+1)考点:函数奇偶性的性质.专题:函数的性质及应用.分析:题目给出了奇函数在x>0时的解析式,设x<0,则得到﹣x>0,把﹣x代入已知解析式后利用奇函数的概念求解.解答:设x>0,则﹣x<0,因为当x<0时,f(x)=x(2x﹣1),所以f(﹣x)=﹣x (﹣2x﹣1),又函数为偶函数,则f(x)=x(2x+1).故答案为x(2x+1).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奇偶性的性质,考查了函数解析式的求法,是基础题型.13. 若f(x)=x2﹣,则满足f(x)<0的x取值范围是.参考答案:(0,1)【考点】其他不等式的解法.【分析】f(x)<0即为x2<,由于x=0不成立,则x>0,考虑平方法,再由幂函数的单调性,即可得到解集.【解答】解:f(x)<0即为x2<,由于x=0不成立,则x>0,再由两边平方得,x4<x,即为x3<1解得x<1,则0<x<1,故解集为:(0,1).故答案为:(0,1).【点评】本题考查不等式的解法,注意函数的定义域,运用函数的单调性解题,属于基础题.14. 已知,i是虚数单位.若与互为共轭复数,则__________.参考答案:【分析】根据共轭复数的定义,求出,再把展开即得.【详解】与互为共轭复数,,.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共轭复数和复数的乘法,属于基础题.15. 在区间上是单调减函数,则范围为▲ ..参考答案:16. 已知幂函数的图像经过点(2,32)则它的解析式是.参考答案:略17. 已知三棱锥S-ABC的所有顶点都在球O的球面上,△ABC是边长为1的正三角形,SC 为球O的直径,且SC=2,则此棱锥的体积为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72分。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下列措施肯定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的是A.升高温度 B.增大压强 C.增大反应物的量 D.使用催化剂参考答案:A2. 能做耐火材料的是()A.MgO B.NaCl C.氢氧化镁 D.MgCl2参考答案:A略3. 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5NH4NO32HNO3+4N2↑+9H2O反应中,生成28gN2,转移的电子数目为3.75N AB. 室温下,0.2mol·L-1的Na2SO4溶液中含Na+数目为0.4N AC. 标准状况下,N A个HF分子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D. 高温下,0.2molFe与足量水蒸气反应,生成的H2分子数目为0.3N A参考答案:A【详解】A、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铵根中氮元素化合价从-3价升高到0价,生成4molN2转移电子15mol,即生成28gN2即1mol氮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15/4=3.75mol,故A正确;B、溶液体积未知,不能计算0.2mol·L-1的Na2SO4溶液中含Na+数目,故B错误;C、标准状况下HF不是气态,N A个HF分子所占的体积不是22.4L,故C错误;D、根据反应方程式3Fe+4H2O(g)Fe3O4+4H2可知,消耗0.2mol铁时,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8/3 mol,故D错误。
答案选A。
4. 卤族元素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下列递变规律正确的是( )。
A.单质熔、沸点逐渐降低B.单质的氧化性逐渐增强C.原子半径逐渐增大D.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参考答案:C略5. 甲、乙、丙、丁分别是NaOH、AlCl3、BaCl2、FeCl2四种物质中的一种,若将乙溶液滴入丁溶液中,发现有白色沉淀生成,继续滴加则沉淀消失,乙溶液滴入丙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发生,据此可推断甲物质是 ()A.BaCl2 B.NaOH C. AlCl3 D.FeCl2参考答案:D略6. 实验室里取用金属钠时,用到的仪器用品是①试管夹②镊子③小刀④滤纸⑤试管⑥玻璃棒⑦药匙⑧玻璃片A.①③⑤⑦ B.②④⑥⑧ C.③④⑤⑧ D.②③④⑧参考答案:D略7. 某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锌粒24.4g(1g以下用游码),他把锌粒放在右盘,砝码放在左盘,当天平平衡时,所称取的锌粒的实际质量应是()A.24.4g B.25.5g C.23.6g D.24g参考答案:C略8. 下列变化不可能通过一步实验直接完成的是()A.Al(OH)3→Al2O3B.Al2O3→Al(OH)3C.Al→D.Al3+→Al(OH)3参考答案:B解析:Al(OH)3加热分解可直接得Al2O3,Al与强碱溶液反应可得,Al3+遇碱可直接得Al(OH)3,Al2O3难溶于水,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得Al(OH)3,应将Al2O3与酸或碱反应得Al3+或,再与碱或酸反应,才能得Al(OH)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罗平二中2019-2019学年(下)学期高一年级4月月考历史试卷命题人:邝虎院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0小题。
每小题1分,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1.在我国古代,“社稷”是国家的代称。
其中,“社”指土地之神,“稷”指主管五谷之神。
关于国家的这种理解,反映了我国古代()A.非常重视祭祀 B.以农业为立国之本C.农业与土地的关系 D.小农经济的突出特点B【解析】材料没有涉及祭祀的内容,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把土地之神和五谷之神作为国家的象征,可知体现的是国家与农业的关系,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农业和土地的关系,故C 项错误;小农经济的特点是自给自足、男耕女织,材料没有体现。
2.史料记载:“所种之地,惟以伐木,纵火焚烧,用竹锥地成眼,点种苞谷。
”与材料反映时期相符合的生产工具应该是()A.铁制工具B.曲辕犁C.风力水车D.石刀石斧D【解析】材料中描述的史典型的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耕作方式。
3.关于我国农业,《孟子·梁惠王上》中有“深耕易耨”之说;在《荀子·富国篇》中也有“多粪肥田”“长斗石,取上种”等说法。
这些记载反映出战国时期()A.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B.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C.农业主体地位的形成D.土地私有制已经确立A【解析】“深耕易耨”强调农业生产中翻土和锄草环节,“多粪肥田”强调农田施肥,“长斗石,取上种”是说增长粮食的产量和必须选取上等品种,综合来说都是发展农业生产技术。
4.“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在各类农具中占主要地位。
”这一说法的最有力证据是()A.古籍文献中关于“铁”的记载B.《史记》等史学著作记载流传的故事C.战国时期的历史遗迹中出土的铁农具远远多于其他材质农具D.当代学者运用技术手段进行的验证C【解析】历史遗存是第一手资料,是最可靠的佐证材料;A、B、D均带有主观色彩。
5.《礼记·典礼》中记载:“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
”这段记载中的“工”是指()A.工场手工业B.家庭手工业C.私营手工业D.官营手工业D 【解析】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类型有家庭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和官营手工业,结合题干中的“天子之六工”等信息可知是官营手工业。
6.杜甫的诗中写道:“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
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
”诗中杜甫赞美的是()A.白瓷B.青花瓷C.彩瓷D.粉彩瓷A 【解析】唐朝时,我们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瓷器系统,材料诗句描述的是唐朝的白瓷。
7.宋朝诗人梅尧臣《水轮咏》:“孤轮运寒水,无乃农者营。
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
”诗句描写的是()A.筒车B.翻车C.曲辕犁D.水排A【解析】“随流转自速,居高还复倾”描述了隋唐五代时期的筒车,低处汲水灌溉高处农田。
8.《宁国志》载:“(宁国)为农产区,土产甚富,足以供给,无商货经过。
清咸丰前,民康物阜,盐以外,几无外货入境。
”材料反映当时宁国地区()A.经济受外国廉价工业品影响大B.商品经济繁荣C.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C【解析】由题干材料中“土产甚富,足以供给”“盐以外,几无外货入境”等,可以看出该地区反映了我国典型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特点,故选C项。
9.“尽地力之教”“多粪肥田”“地力常新壮”“时至而作,竭时而止”共同反映了我国古代农业()A.根据节气安排生产B.讲究因地制宜C.注重精耕细作D.强调自给自足C 【解析】“时至而作,竭时而止”反映的是根据节气安排生产,其他几个方面不属于,故A错误;“尽地力之教”“地力常新壮”反映的是讲究因地制宜,其他几个方面不属于,故B 错误;材料指出农业耕种要注重土地、肥料、节气等,反映的是注重精耕细作,故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强调自给自足,故D错误。
10.“波斯老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
采玉河边青石子,收来东国易桑麻。
”这首诗反映了()A.丝绸之路的发展兴盛B.陶瓷之路的发展兴盛C.古代玉石业的发达D.古代丝织业的发达A【解析】从材料信息“波斯”“度流沙”“听驼铃”“易桑麻”可以反映出波斯商人远道而来,与此相关的就只能是丝绸之路了。
11.中国古代发明的某种工具,利用河水的冲力转动机械轮轴,使鼓风皮囊张缩,不断给高炉加氧,“用力少,见功多”。
这项发明()A.是古代冶铜技术的一大进步B.导致唐代筒车的出现C.推动了当时冶铁技术的发展D.促进了灌钢法的发展C【解析】从“利用河水的冲力转动机械轮轴,使鼓风皮囊张缩,不断给高炉加氧”可知,该发明是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故A错误;水排用于冶铁,筒车是灌溉工具,故B错误;水排可提高炉温,有利于冶铁技术的发展,故C正确;灌钢法是炼钢技术,水排是冶铁工具。
12.据《清朝文献通考》载:“农务兴而野无旷土,国计裕而泉货流通”,“朕思商民皆吾赤子,何忍使之苦累”,“务遵定例征收”。
通过这一史料可以从侧面了解当时() A.全国农田垦殖的信息B.商人社会地位的变化C.国内××交流的盛况D.商民相对惬意的生活B【解析】材料第一句从农业发展没有荒田推及产品丰富商品经济发达,进而表明统治者保护商人的主张,故B项正确。
13.“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既无虚空之屋”;“大抵杭城是行都之处,万物所聚,诸行百事,自和宁门杈子外至观桥下,无一家不买卖者。
”材料反映的是()A.唐都长安商业繁盛的景象B.北宋都城东京的商品交流的情形C.南宋都城杭州突破坊、市的限制D.杭州是宋代商品交易的主要场所C【解析】从材料“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大抵杭城是行都之处……自和宁门杈子外至观桥下,无一家不买卖者”获得信息。
杭城应该指杭州,故A、B两项可以排除。
材料强调的是商业突破空间限制,故C项正确。
14.下列是关于中国古代某时期“市”发展的描述:“市”,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市”已经不再被封闭在政府规定的墙垣之内,而是分散于宅屋之间,有的街道上店铺鳞次栉比,形成了繁荣的商业街。
原先不允许设置“市”的城郊和乡村,也出现了“市”,方便了交易,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
该时期应该是()A.商朝B.唐朝C.宋朝D.明朝C 【解析】宋朝时,我国的“市”高度发达,突破了原先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直接监管。
15.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
由此可知黄宗羲对于工商业的发展态度是() A.禁止B.限制C.重视D.反对C 【解析】中国古代长期实行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明清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在思想领域出现工商皆本的主张。
16.右图是对我国古代传统家庭经济生活的典型写照。
牛郎织女这一家赖以生存的传统经济开始解体于()A.明朝中后期B.鸦片战争后C.洋务运动期间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后B【解析】牛郎织女依赖的传统经济是自然经济形态,这种形态开始解体于鸦片战争后。
17.据中国海关统计,从19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末的20年间,进口纱布的单位售价下降了25%左右,棉布的进口量增加了27%。
到90年代出现了“通商大埠及内地市镇城乡,衣土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的局面。
该现象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 A.导致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C.迈出中国近代化第一步D.促进了落后地区的经济繁荣B【解析】“通商大埠及内地市镇城乡,衣士布者十之二三,衣洋布者十之七八””的信息说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故本题应选B项。
18.清人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认为:“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上,市廛次之,典当铺又次之。
”此观点出现的社会背景是()A.重农抑商观念的影响B.农民封建地租的沉重C.国内商品经济的繁荣D.国家推行“海禁”政策A【解析】根据时代背景清朝和题干中置产业以农业为主,商业为辅可知,之所以有这样的观念在于国家政策从战国商鞅变法以来直到清朝一贯是重农抑商。
19.“海者,闽人之田”“潮漳以番舶为利”。
宋朝以来,出海贸易被视为沿海居民衣食之源。
明朝倭寇成患,甚至中国沿海平民一度成为倭寇的主体。
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朝贡贸易体制的弊端B.小农经济影响了对外贸易C.西方殖民势力的侵略D.“海禁”政策带来消极影响D【解析】“海者,闽人之田”,但明朝海禁令无情地把当地居民的“田”给剥夺了。
广东潮州、福建泉州、漳州地区一向是通商出海的发舶口,“潮漳以番舶为利”,不许贸易等于断了他们的生计。
从材料中“倭寇成患,甚至中国沿海平民一度成为倭寇的主体”可以看出是“海禁”政策造成的结果,故选D项。
本题没有涉及朝贡体制,排除A项;B、C两项无从体现。
20.清政府“申饬沿海一带文武各官,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将边海居人尽移内地”。
其影响是()A.杜绝倭寇对沿海的掠夺B.促进了农业经济的恢复C.加快了统一台湾的进程D.阻碍了对外贸易的发展D【解析】由材料中关键信息“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可知是“海禁”政策。
21.1912年,孙中山对袁世凯说:“十年之内,大总统非公莫属。
”“希望您当十年总统,十年之内我筑成铁路二十五万里,您练精兵五百万。
”这段话反映了孙中山的救国理念由革命救国转向 ()A.实业救国 B.教育救国 C.军事救国 D.法制救国A【解析】从材料“我筑成铁路二十五万里”可见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后,致力于实业救国,大力推动铁路建设。
22.1904~1907年,中国兴起了一个兴办实业的新浪潮,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相信能认购一股就等于收回一份利权,于是争相认购股份,引起了全国到处创办股份、合伙或独资经营的新企业的浪潮。
”以上材料说明这次兴办实业的浪潮 () A.与中国人民挽救民族危机相联系,具有爱国的性质B.直接推动力是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C.欧洲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经济侵略是主要原因D.是民国政府发展实业政策的结果A【解析】本题材料反映的是兴办实业的历史环境,结合这一时期的历史可知,民族企业的高潮与民族危机和实业救国思潮有关,因而A项正确。
B项是客观因素不是直接推动力;C项不能从材料中得出;D项民国政府错误,1907年其还未成立。
23.有人认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先天不足”指()A.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缺乏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C.投资者主要来源于官僚、地主和商人 D.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B【解析】“先天不足”说明其发展不充分、不健全,主要是指民族资本主义缺乏资本的原始积累。
A项是“先天不足”的原因。
C项与题干无关。
D项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是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导致的。
24.“‘公永和’……仅有丝车一百零四部,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斯时运用缫丝机械尚无相当人才,乃延意麦登斯为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