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型漏型

合集下载

西门子PLC源型和漏型的区别

西门子PLC源型和漏型的区别

西门子分源型(PNP)或漏型(NPN)。

1,漏型逻辑:当信号输入端子流出电流时,信号变为ON,为漏型逻辑。

电流是从端子流进去的,具NPN晶体管输出特性。

2,源型逻辑:当信号输入端子流入电流时,信号变为ON,为源型逻辑。

电流是从端子流出来的,具PNP晶体管输出特性。

以正电源为例:
当信号端子发出“ON”信号时,如果此时其电压为低电平(0V),则为漏型逻辑;
当信号端子发出“ON”信号时,如果此时其电压为高电平(PLC、变频器等一般为24V),则为源型逻辑。

源型输入就是高电平有效,意思是电流从输入点流入,漏型输入是低电平有效,意思是电流从输入点流出。

三菱现在的FX3U是可以选择源型和漏型的。

艾驰商城是国内最专业的MRO工业品网购平台,正品现货、优势价格、迅捷配送,是一站式采购的工业品商城!具有 10年工业用品电子商务领域研究,以强大的信息通道建设的优势,以及依托线下贸易交易市场在工业用品行业上游供应链的整合能力,为广大的用户提供了传感器、图尔克传感器、变频器、断路器、继电器、PLC、工控机、仪器仪表、气缸、五金工具、伺服电机、劳保用品等一系列自动化的工控产品。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PLC产品的选型,报价,采购,参数,图片,批发等信息,请关注艾驰商城。

什么是PNP、NPN,如何区分源型和漏型?

什么是PNP、NPN,如何区分源型和漏型?

什么是PNP、NPN,如何区分源型和漏型?
接触过工控的人都会碰到一种元器件:传感器,传感器的种类很多,光电传感器、接近传感器等等,但是总的来说大致分为2大类,PNP型和NPN型,那么什么是PNP型、什么是NPN型呢?他们有什么区别,如何选择使用?
基本原理:
无论是PNP型传感器还是NPN型传感器都是相对于三极管来说的,我们先简单了解下三极管(不懂没关系),不同的是控制电流流动的方向是相反的,所以三个极与电流正负极没关系,只与三极管的制造结构有关。

简单一句话:NPN型传感器输出是低电平(输出是负极,也叫漏型),PNP型传感器输出是高电平(输出是正极,也叫源型)。

选择使用:
首先清楚PLC的输入类型,比如:FX2N是漏型输入,那么我们只能选择NPN型传感器。

对于FX3U来说,因为有S/S端子,所以PNP和NPN两种类型都可以使用,S/S 端子:接+24V (可以接NPN 型传感器)S/S 端子:接0V(可以接PNP传感器)请看下面接线图:
确定了PLC输入方式就可以选择传感器的类型了!如:接近开关DC电源+:可以直接接在PLC的+24V端子上。

DC0V :可以直接接在PLC的0V端子上。

黑色信号:接PLC到 x0 端子上。

如下图:
关于PNP和NPN传感器类型就介绍到这里,如果大家不懂的话可以下方留言。

感谢您的支持!。

PLC漏型、源型晶体管输出回路接线方法

PLC漏型、源型晶体管输出回路接线方法
(2)源型输出(com接“+”)
负载电流从输出(Y)端子流出,这样的输出称为漏型输出(PNP)。
2、PLC漏型、源型晶体管输出的应用
(1)输出端子
漏型输出:com端连接负载电源的负极,各com端之间(com0与com2之间)内部未连接。
源型输出:com端连接负载电源的正极,各com端之间(com0与com2之间)内部未连接。
在晶体管输出plc中包括漏型输出和源型输出二者在回路上的差异如下
PLC漏型、源型晶体管输出回路接线方法
1、PLC漏型、源型晶体管输出
在晶体管输出PLC中,包括漏型输出和源型输出,二者在回路上的差异如下:
(1)漏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出(com接“-”)
负载电流流入PLC输出(Y)端子,这样的输出称为漏型输出(NPN)。

源型,漏型

源型,漏型

源型是设备自带电源,具有输入驱动源以及输出点具有电源。

漏型是设备没有自带电源,输入点的驱动需要外部电源,输出仅仅是无源的触点信号。

一般的输入点都是几个输入点公用一个com点,源型在接线时,因为设备已经具有自带驱动电源,只需要com点和输入点短接即可。

而漏型,需要外嫁电源,才可以驱动输入。

漏型输入:输入端子的电流方向是由外流入模块;
源型输入:输入端子的电流方向是由模块流出(即模块对外电路提供电源)。

使用光电开关输入时,选择漏型或源型输入是很注意的,否则不能匹配。

若光电开关为PNP形式,应选择源型输入;若为NPN形式,应选择漏型输入。

三菱FX2N以及以前的PLC,是漏型输入的。

三菱FX3U以及以后的PLC,是可以用跳线更改源型或漏型输入的。

不过一个模块只能是一种,同一模块不能混用。

至于Q系列,有源型输入模块,也有漏型输入模块。

源型或漏型输入区别

源型或漏型输入区别

当信号端子发出“ON”信号时,如果此时其电压为高电平(PLC、变频器等一般为24V),则为源型逻辑。
再举另一种说法:
源型输入就是高电平有效,意思是电流从输入点流入,漏型输入是低电平有效,意思是电流从输入点流出。
从接线的角度上来讲,源型输入需要把公共端(1M和2M)接成M(就是24V的—),这样电流就通过L+(就是24+)进入传感器,再进入PLC的Ix.x接线端子,再通过内部电路和公共端连接;漏型输入需要把公共端(1M和2M)接成L+(就是24V的+),这样电流就先通过公共端就从PLC的Ix.x接线端子流出,然后进入传感器,最后回到M(就是24V的—)。
当不同类型的自动化产品互相连接时,特别要注意其逻辑是否相同,举例来说,S7-224 DC/DC/DC的输入、输出均属于源型逻辑,当它与三菱FR-E500系列变频器连接时,要将变频器逻辑设置为源型逻辑;反之,当三菱系列PLC之AY40输出模块与FR-E500系列变频器连接时,要将变频器逻辑设置为漏型逻辑。
西门子PLC的源型或漏型输入区别
2009-09-17 20:49
漏型逻辑:当信号输入端子流出电流时,信号变为ON,为漏型逻辑;
源型逻辑:当信号输入端子流入电流时,信号变为ON,为源型逻辑。
以上概念可能不大好理解,可以这样简单地判断(只以正电源为例):
当信号端子发出“ON”信号时,如果此时其电压为低电平(0V),则为漏型逻辑;

什么是源型-漏型?什么是上拉电阻?下拉电阻?什么是-线驱动输出-集电极开路输出-推挽式输出?资料

什么是源型-漏型?什么是上拉电阻?下拉电阻?什么是-线驱动输出-集电极开路输出-推挽式输出?资料

什么是源型漏型?什么是上拉电阻?下拉电阻?什么是线驱动输出集电极开路输出,推挽式输出?我们先来说说集电极开路输出的结构。

集电极开路输出的结构如图1所示,右边的那个三极管集电极什么都不接,所以叫做集电极开路(左边的三极管为反相之用,使输入为“0”时,输出也为“0”)。

对于图1,当左端的输入为“0”时,前面的三极管截止(即集电极c跟发射极e之间相当于断开),所以5v电源通过1k电阻加到右边的三极管上,右边的三极管导通(即相当于一个开关闭合);当左端的输入为“1”时,前面的三极管导通,而后面的三极管截止(相当于开关断开)。

我们将图1简化成图2的样子。

图2中的开关受软件控制,“1”时断开,“0”时闭合。

很明显可以看出,当开关闭合时,输出直接接地,所以输出电平为0。

而当开关断开时,则输出端悬空了,即高阻态。

这时电平状态未知,如果后面一个电阻负载(即使很轻的负载)到地,那么输出端的电平就被这个负载拉到低电平了,所以这个电路是不能输出高电平的。

再看图三。

图三中那个1k的电阻即是上拉电阻。

如果开关闭合,则有电流从1k电阻及开关上流过,但由于开关闭和时电阻为0(方便我们的讨论,实际情况中开关电阻不为0,另外对于三极管还存在饱和压降),所以在开关上的电压为0,即输出电平为0。

如果开关断开,则由于开关电阻为无穷大(同上,不考虑实际中的漏电流),所以流过的电流为0,因此在1k电阻上的压降也为0,所以输出端的电压就是5v了,这样就能输出高电平了。

但是这个输出的内阻是比较大的(即1kω),如果接一个电阻为r的负载,通过分压计算,就可以算得最后的输出电压为5*r/(r+1000)伏,即5/(1+1000/r)伏。

所以,如果要达到一定的电压的话,r就不能太小。

如果r真的太小,而导致输出电压不够的话,那我们只有通过减小那个1k的上拉电阻来增加驱动能力。

但是,上拉电阻又不能取得太小,因为当开关闭合时,将产生电流,由于开关能流过的电流是有限的,因此限制了上拉电阻的取值,另外还需要考虑到,当输出低电平时,负载可能还会给提供一部分电流从开关流过,因此要综合这些电流考虑来选择合适的上拉电阻。

PLC中漏型和源型的区别

PLC中漏型和源型的区别

所谓“漏型输入”,是一种由plc内部提供输入信号源,全部输入信号的一端汇总到输入的公共连接端com 的输入形式。

又称为“汇点输入”。

输入传感器为接近开关时,只要接近开关的输出驱动力足够,漏型输入的plc输入端就可以直接与npn集电极开路型接近开关的输出进行连接但是,当采用pnp集电极开路型接近开关时,由于接近开关内部输出端与0v间的电阻很大,无法提供电耦合器件所需要的驱动电流,因此需要增加“下拉电阻”。

如图。

增加下拉电阻后应注意,此时的plc内部输入信号与接近开关发信状态相反,即接近开关发信时,“下拉电阻”上端为24v,光电耦合器件无电流,内部信号为“0”;未发信时,plc内部dc24v与0v之间,通过光电耦合器件、限流电阻、“下拉电阻”经公共端com构成电流回路,输入为“1”。

下拉电阻的阻值主要决定于plc输入光电耦合器件的驱动电流、plc内部输入电路的限流电阻阻值。

通常情况下,其值为1.5—2kω,计算公式如下:第一种公式:r≤[(ve-0.7)/ii]-ri式中:r——下拉电阻(kω)ve——输入电源电压(v)ii——最小输入驱动电流(ma)ri——plc内部输入限流电阻(kω)公式中取发光二极管的导通电压为0.7v。

第二种公式:下拉电阻≤[输入限流电阻/(最小on电压/24v)]-输入限流电阻[/COLOR]1、所谓“源型输入”,是一种由外部提供输入信号电源或使用plc内部提供给输入回路的电源,全部输入信号为“有源”信号,并独立输入plc的输入连接形式。

1、所谓“源型输入”,是一种由外部提供输入信号电源或使用plc内部提供给输入回路的电源,全部输入信号为“有源”信号,并独立输入plc的输入连接形式。

2、所谓“源型输入”,是一种由外部提供输入信号电源或使用plc内部提供给输入回路的电源,全部输入信号为“有源”信号,并独立输入plc的输入连接形式。

输入传感器为接近开关时,只要接近开关的输出驱动力足够,源型输入的plc输入端就可以直接与pnp集电极开路型接近开关的输出进行连接。

PLC的漏型和源型的理解

PLC的漏型和源型的理解

漏型和源型的理解有很多用来描述数字量输入和输出的术语,"P-schaltend","M-schaltend" (德语) 和“漏型sink”,“源型”source(英语)。

下面两个表格说明了术语和指定信息之间的关系:数字量输入(24V)图. 01图. 02个人理解:电流流出为源型,电流流入为漏型数字量输出(24V)图. 03图. 04PLC输出信号板源型和漏型接线方式PLC的输入类型是分漏式和源式的,前者指的是正信号输入(可直接用PNP),后者指的是负信号输入(可直接用NPN),否则必须用继电器转换后输入。

传感器的型式不一而足,不过一般用得最多的是两线跟三线的,两线的跟负载串联。

三线的多为开集极输出,三根线分别为正负电源和输出晶体管的集电极。

传感器的NPN和PNP是根据输出晶体管的型号来的。

NPN的负载是接在正电源与集电极之间,而PNP是接在集电极与负电源之间的。

要用万用表来判断传感器的型号,需要先给它一个负载,再根据它的输出电压来判断。

源型、漏型是指直流输入/输出PLC而言,针对的是输入点/输出点的COM端,当公共点接入负电位时,就是源型接线;接入正电位时,就是漏型接线。

或者换种说法源型是高电平有效,漏型是低电平有效。

源型输入是指输入点接入直流正极有效漏型输入是指输入点接入直流负极有效源型输出是指输出的是直流正极漏型输出是指输出的是直流负极。

源型与漏型的选择决定了使用那种传感器,他决定了COM端口的电压为正或是为负接近开关npn,pnp区别先要搞清楚PNP、NPN 表示的意思是什么。

P表示正、N表示负。

PNP表示平时为高电位,信号到来时信号为负。

NPN表示平时为低电位,信号到来时信号为高电位输出.接近开关和光电开关只是检测电路不同输出相同。

至于PLC接线,一般用NPN的较多。

但多数的日本的PLC有日本型、世界型、和通用型。

进入中国的多数为世界型和通用型。

可直接用NPN 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量输入(24V)
术语逻辑状态电信号开关
"P-lesend"
漏型输入
开关位于 DC24V 和模块
之间
1 (true) 24V
图 01
0 (false) 0V (open)
"M-lesend"
源型输入
开关位于模块和地之间
1 (true) 0V
图 02
0 (false) 24V (open)
数字量输出(24V)
术语逻辑状态电信号开关
"P-schaltend"
源型输出
PNP晶体管
负载位于模块和地之间1 (true) 24V
0 (false) 0V (open)
更多关于 ET 200S
新闻专递
分布式I/O
SIMATIC ET200
售前信息
图 03
"M-schaltend"
漏型输出
NPN 晶体管
负载位于 DC24V 和模块之间1 (true) 0V
图 04 0 (false) 24V (open)
除下表所列模块外,所有的S7-300, S7-400 和ET200S 输入和输出模块都是漏型输入或源型输出。

SIMATIC S7-300 模块
6ES7 321-1BH50-0AB00
源型输入
6ES7 321-1BP00-0AB0
漏型输入或源型输入
6ES7 350-1AH03-0AB0
漏型或源型编码器输入
6ES7 322-1BP50-0AA0
漏型输出
6ES7 326-2BF40-0AB0
漏型输入或源型输入
6ES7 352-5AH00-0AE0
漏型输出
SIMATIC S7-400 模块
6ES7 421-7DH00-0AB0
漏型输入或源型输入
6ES7 450-1AP00-0AE0
漏型或源型编码器输入
SIMATIC ET200S 模块
6ES7 131-4BD51-0AA0 源型输入
在线产品目录和订货
系统
技术信息
支持
培训
联系与合作伙伴
mySupport
全部个人数据、信息及
功能之概览–比如:
My Documentation
Manager
新闻专递
CAx shopping cart
技术需求
进入此条目
打印
制作PDF
发送给好友
帮助
在线帮助
浏览指南
源型输入
6ES7 131-4BF50-0AA0
漏型或源型编码器输入
6ES7 138-4DA04-0AB0
漏型输出
6ES7 132-4BD50-0AA0
漏型输出
6ES7 132-4BF50-0AA0
漏型或源型输出
6ES7 138-4FB02-0AB0
条目号:23451499 日期:2010-09-10
此条目提供以下语言版本:
英语
关于此条目的反馈有用无用
拷贝永久地址有关条目方面的建议发送给好友打印
© Siemens AG 2011版权所有 - 法人信息- 保密政策- 应用条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