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历史 真题试题汇编 第五单元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8课《马克思主义诞生》

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8课《马克思主义诞生》

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18课《马克思主义诞生》【复习巩固】1、20世纪40年代朱自清总结了人们的普遍心情:“胜利到来的当时,我们喘一口气,情不自禁的在心头描画着三五年后可能实现的一个小康时代……但是胜利的欢呼闪电似的过去了,接着是一阵阵闷雷响着。

这个变化太快了,幻灭得太快了。

”当时人们的普遍愿望是(B)A.驱除勒虏,恢复中华B.要和平,争民主C.还我河山,守土抗战D.打倒列强,除军阀2、我们提议(中共)中央能允许我们在本月底(注:当年为民国三十五年)即开始实施主力突围的计划,即经鄂中分两个纵队分别向陕南及武当山突围,然后转至陕甘宁边区。

”该部队发此电文主要是由于(B)A.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召开B.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C.国民党实行重点进攻D.战略反攻的需要3、1949年5月,解放上海的战斗结束以后,成千上万的解放军指战员整齐地睡在马路上。

对此,美国的《生活》杂志称:“这个行动宣告了国民党时代已经结束。

”这主要是指(C)A.上海解放后,国民党的统治宣告结束 B.美国己放弃扶蒋反共的政策C.中共及解放军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和拥护D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决战的胜利4、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曾在山西白云观抽签,得一“下下签”,他叹息败局已定。

不久,毛泽东也恰巧来到白云观,为助兴也抽了一签,得“上上签”。

此事后来蒋介石知道了,说:“天意。

”毛泽东却说:“民意。

”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A.蒋介石的失败具有历史必然性,这是“天意”B.“民意”指反蒋符合人民的意愿和利益C.蒋介石夸大了失败的偶然性,未看到失败的真正原因D.中共通过土地改革等措施,“得人心者得天下”5、诗词也能反映历史。

1949年毛泽东作了《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首诗,其中有“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诗句,这主要是描绘哪一重要战役(D)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知识梳理】一、马克思主义诞生条件1、历史条件(1)社会条件(前提):随着——的发展,一—日益暴露。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1(1)

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1(1)

【师说】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第五单元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习题新人教版必修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这一变革将世界上那种旧的、不合适的……丑恶制度连根铲除并彻底消灭。

”欧文这里说的“丑恶制度”是指( )A.奴隶制度B.封建制度C.资本主义制度 D.剥削制度解析:注意联系欧文所处的时代,可知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也日益暴露,所以他抨击资本主义的种种弊端,提出了空想社会主义理论。

答案:C2.184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共同著作中,勾画了一个没有剥削的新社会蓝图,这本著作是( )A.《人权宣言》 B.《独立宣言》C.《共产党宣言》 D.《资本论》解析:1848年《共产党宣言》阐述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蓝图。

答案:C3.马克思主义经久不衰,深受爱戴,原因在于( )①在历史上第一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②昭示了未来社会的基本原则,指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前途和方向③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性质及其运动规律④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A.①②③④ B.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④解析:《共产党宣言》的内容说明①②是正确的,《资本论》的内容说明③是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是指导工人阶级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因此④的说法也是正确的。

答案:A4.下图分别描绘的是恩格斯在英国曼彻斯特走访工人区、恩格斯陪同马克思与曼彻斯特纺织女工交谈。

这主要反映了( )A.恩格斯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主要创始人B.科学理论的创立离不开社会实践C.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工人阶级的杰出代表D.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弊端日益暴露解析:马克思、恩格斯经常到工人中去了解社会实际情况,这说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不是凭空产生,而是来自社会实践。

答案:B5.一百六十多年前的一个2月,英国伦敦瓦伦街一家并不起眼的印刷所,印刷了一本字数不多却震撼世界、影响人类的小册子——《共产党宣言》。

高中历史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含解析)

高中历史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含解析)

高中历史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含解析)(时间:25分钟分值:30分)A组(基础题)1.某西方学者评论说:“他们虽然有社会变革的方案,……实际上,他们几乎没考虑过自己精心制作的蓝图如何才能付诸实践。

”该学者评论的是( )A.科学社会主义B.新三民主义C.启蒙运动D.空想社会主义解析:题干材料说明的是这种社会变革方案无法实施,即带有空想性,与此相符的应是D项。

答案:D2.如果你是一位生活在19世纪上半期的欧洲工人,你一定会强烈地感受到工人阶级已开始显示出伟大的力量却又痛苦于每次工人运动的失败。

那么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 A.缺乏政治纲领B.没有明确的斗争目标C.敌对力量过于强大D.没有科学理论作指导解析:解题的关键是注意题干中所说的是“主要原因”。

一般来说,“主要原因”都要从内因去找,C项是外因,故排除;A、B两项与主要原因不符。

答案:D3.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下列哪些国家和地区的历史经验有密切关系( )A.美、英、法B.英、法、俄C.美、法、德D.英、法、德解析:英、法、德三个国家的理论成果为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提供了理论来源,而且,这三个国家发生的欧洲早期三大工人运动,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故选D 项答案:D4.1848年,世界上一种新的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被誉为“沐浴全世界工人的阳光”,这种理论诞生的标志是( ) A.《权利法案》的颁布B.《共产党宣言》的发表C.巴黎公社的建立D.十月革命的胜利答案:B5.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写道:“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

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

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文中的“锁链”指( ) A.贫穷与落后B.专制与愚昧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D.资本主义剥削制度答案:D6.斯大林曾说:“它是无产阶级为反对资本主义而扭转历史的第一次光荣的英勇的然而没有成功的尝试。

”“它”是指( )A.五四运动B.巴黎公社C.新中国成立D.光荣革命解析:注意题干的关键词:“反对资本主义”、“第一次”、“没有成功”,与此相符的是B项。

高考历史练习复习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高考历史练习复习 第五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作用 ③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
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 ④强调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意义: ①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②共无产产党阶宣级言有》了封科面学理《论共指产导党,宣社言会》主义
运(动1蓬84勃8年发出展版起)来。 (1920年中译本)
阅读材料归纳《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它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 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额。
社 会
①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
触及资本主 义私有制
经 给工人合作社管理;
明显的无产
济 ②实行八小时工作制。
阶级性质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公社的伟大社会措施就是它本身 的存在和工作。它所采取的各项措施, 只能显示出走向属于人民、由人民掌 权的政府的趋势。 思考: (1)巴黎公社采取了哪些民主措施? (2)巴黎公社是什么性质的政权?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巴黎公社革命是19世纪30。 它体现了这一时期工人运动的特点:
①自发性为主 ②政治斗争为主 ③暴力斗争 ④受社会主义思潮影响 ⑤发扬国际主义精神
授课人:刘丽珍
一、十月革命发生的历史条件: 二、十月革命的进程: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共产党宣言》发表,马克思主义诞生 ——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
巴黎公社建立,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尝试 ——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
第19课 俄国的十月革命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
一.马克思主义诞生(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 1.历史条件:经济基础阶级基础理论来源个人努力 2.诞生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 二.巴黎公社 (社会主义由理论到实践) 1.背景:民族矛盾尖锐,阶级矛盾激化 2.概况: (1)1871.3.18.革命爆发 (2)1871.3.28.巴黎公社成立

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5-1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 5-1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对巴黎公社革命措施和失败原因的认 识。巴黎公社在经济上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 理,但并未宣布彻底废除财产私有,C不正确。巴黎公社是一次孤 军奋战的城市武装起义,它没有同外省的革命者取得联系,也未能 发动广大农民,这是其失败的原因之一,由此排除A、B。从发布文 告的内容来看,是希望得到农民的支持,故D正确。 【答案】 D
内容
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昭示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 则。(岳麓版)批判了种种社会主义流派,制定了党的策 略原则,提出了把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 义革命转变的思想。(人民版) 意义 《共产党宣言》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它第一 次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使社会主义学说从 空想走向科学。从此,无产阶级的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 指导,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2.(山西省2012届高三9月诊断测试,12)下面分别是中国人民 邮政发行的《纪念巴黎公社九十周年》和《纪念巴黎公社100周 年》两枚邮票。由此可以得出的正确信息是( )
A.反映出巴黎公社突发性城市起义的特点 B.表明巴黎公社有成熟理论支撑和经验指导 C.巴黎公社在无产阶级革命史上有重要意义 D.反映出巴黎公社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答案:C
意义 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它的实践丰 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为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提供了 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①客观上,不论是生产力水平还是无产阶级的政治威信,都 还没有达到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程度。(人民版)②主观上, 失败 没有乘胜进军凡尔赛,给了反动派以喘息之机;没有接管法 原因 兰西银行,也没有同外省的革命者取得联系,更未能发动广 大农民。③公社缺乏统一的革命政党的领导,没有马克思主 义理论的指导,更没有前人的经验可供借鉴。(人民版) 经验 坚持暴力斗争;废除旧的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教训 必须有先进的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必须联合同盟军,特别 是农民共同斗争。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18课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圣西门主张废除一切特权,实现人的完全平等;傅立叶主张妇女解放,抨击资本主义;欧 文主张建立公社劳动联合体,消除城乡对立。他们的主张旨在改造现实,勾画未来理想社会,故A项正确。
二、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848)
1.条件
(1)社会条件: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各种弊病 日益暴露,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加剧社会动荡。
解析 材料“19世纪30、40年代,法国里昂工人运动提出了‘不能劳动而生,毋宁战斗而 死’的口号;英国宪章运动则提出年满21岁的男子享有普选权等要求”表明工人开始意识 到争取政治权力,但还没有明确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故选D项。
(2021·安徽省A10联盟高三摸底)在1850年以后,工人工 资都提高了,工会也成立了;1870年以后,在几个主要 的欧洲国家里,工人经常能够获得较好的工资和劳动条 件,由于获得选举权,逐步形成工人阶级政党,工人阶
19世纪中期的国 际工人运动
特点
①自发的武装斗争②从破坏机器开始③主要是经济斗争
①工人阶级开始独自进行政治和经济斗争,并把斗争的矛头指向资 本主义制度。②由于没有科学理论作指导,三大工人运动仍带有一 定的自发色彩,斗争目标还有一定的盲目性,工人斗争的口号大多 停留在过去资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所要求的水平上。③标志着无产 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①有了科学的革命理论作指导,斗争目标更明确②组织程度更高, 规模更大③日益走向国际化
(2017·全国Ⅱ卷高考模拟二·34)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认为: “讨论、证明、说服,是工业者所用的唯一方法,他们应该用 这种方法去取消贵族、军人、法官、富人等对于社会产业的管 理”。这种观点的空想性体现在( )
A.没有选择正确的阶级斗争的对象
B.工人运动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

第18课_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18课_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共产党宣言》摘录
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 无产阶级的历史
使命是资本主义 进步,使工人通过联合而达到革命的团结代替 制度的掘墓人。 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 ……它首
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资产阶级的灭亡 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统治阶级,争得民主。 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 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尽 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无产阶级革命必 ……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 胜的1、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起义(推翻富人政权,争
取民主共和国)
1836—1848年,英国宪章运动(要求普选权,工人参
与国家管理)
1844年,德意志西里西亚织工起义(反对私有制社
会)
二、《共产党宣言》的问世
1、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的揭露 和分析,批判地继承了德意志的古典哲学、英国的古典 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总结工人运动的经 验,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如何理解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规律
• (1)由空想到科学。标志是1848年发表《共产党宣 言》,马克思主义诞生。 • (2)由理论到实践。标志是1871年法国爆发了巴黎公 社革命,建立了无产阶级的第一个政权。 • (3)由理想到现实。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建立了 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 (4)由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二战后,东欧出现了南 斯拉夫等八个社会主义国家,亚洲也出现了蒙古、朝 鲜、越南、中国四个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地跨欧亚 的社会主义阵营。 • (5)由一种模式到多种模式。初,大多照搬苏联模式。 后,出现了南斯拉夫模式和中国模式。实践证明:苏 联模式、南斯拉夫模式是失败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 义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2013年高一历史例题精析教案第五单元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岳麓版必修1)

2013年高一历史例题精析教案第五单元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岳麓版必修1)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点评:本题考查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典题欣赏】例 1恩格斯说:“英国工人阶级的历史是从18世纪后半期,从蒸汽机和棉花加工机的发明开始的。

”这段话主要说明( )A.英国近代工人阶级早于工业资产阶级而产生B.工业革命导致了阶级关系的巨大变化C.蒸汽机的出现,使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D.蒸汽机和棉花加工机在工业革命中的作用同等重要解析:英国近代工人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是同步产生的;蒸汽机是工业革命的伟大成果,人类由此进入“蒸汽时代”,但与材料的含义不符;棉花加工机的作用是无法和蒸汽机比拟的。

材料着重强调的是英国工人阶级历史的开始时间,指出了工业革命对阶级关系的影响。

答案:B点评:本题考查分析和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例2 2008年12月10日,庆祝“马克思纪念图书馆”成立75周年的场面令众多媒体大为惊叹。

舆论认为,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不断加深、实体经济危机初露端倪的情况下,西方“重新发现”马克思的激情耐人寻味。

下列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金融危机的发生说明资本主义已经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B.这种现象说明金融危机下的西方社会普遍向往社会主义C.这种现象说明西方社会认为马克思主义可以阻止金融危机的出现D.这种现象说明马克思主义在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引起了人们的进一步关注解析: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规律,在金融危机的形势下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价值,并从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答案:D点评: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

例 3 “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

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实现。

”《共产党宣言》表达了世界无产阶级的心声。

在马克思看来,“他们的目的”应当是( )A.开展社会主义运动B.夺取资本家的工厂C.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D.建立社会主义社会解析:“运动”是斗争过程,不是“目的”;夺取工厂和按劳分配是无产阶级的斗争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即是无产阶级的斗争目的,只能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课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2013·浙江文综·39)(26分)1750-1850年是西方文明突飞猛进的重要阶段。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775年北美爆发独立战争,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西方民主政治开始在欧美大国确立。

法国学者托克维尔进行研究,先后写成《论美国的民主》和《旧制度与大革命》,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见解。

材料二……商品的低廉价格,是它(资产阶级)用来摧毁一切万里长城、征服野蛮人最顽强的仇外心理的重炮……它创立了巨大的城市……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随着资产阶级即资本的发展,无产阶级即现代工人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得到发展……基督教思想在18世纪被启蒙思想击败……
——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1848年)材料三在1750年,中西方的差距并不大;到了1850年,双方的差距不啻天壤之别。

这不仅是中西方的差距,也是东西方的差距。

到19世纪中期,印度完全沦为殖民地,埃及岌岌可危,地跨欧亚非的奥斯曼帝国风雨飘摇,伊朗横遭列强干涉。

关于中西方差距拉大的原因,学术界现有三大基本观点:①主要是中国落后了;②关键是西方腾飞了;③在中国落后的同时,西方腾飞了。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整理(2)近年来,一些学者注重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的角度研究历史。

参考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用“五位一体”的思路概括这一阶段西方历史发展的特征。

(11分)
【考点】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比较东西方近代两种文明
【答案】
(2)
资产阶级革命爆发,西方民主政治
理性与自由平等思想发展;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兴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