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下关历史简介,揭秘下关茶厂的9个曾用名!你知道几个?

合集下载

下关2003年五大金刚:质检饼、红印、蓝印甲级、绿印乙级、美术字

下关2003年五大金刚:质检饼、红印、蓝印甲级、绿印乙级、美术字

下关2003年五大金刚:质检饼、红印、蓝印甲级、绿印乙级、美术字下关茶厂给人印象最多的是下关沱茶,实际上,作为一代老茶厂,下关茶厂还生产了许多经典普洱,这些茶品在如今的中老期普洱茶市场上都很受欢迎。

下关茶厂为纪念50-60年代的印级茶系列,于2003年推出了一套复刻版茶饼,市场俗称为“五大金刚”。

今天,“藏品普洱”淘宝店掌柜,就来聊聊这套茶。

▲2003年下关五大金刚藏品普洱,藏品牌好普洱,每天一篇专业原创文章,150多款明星老茶介绍,分享品牌普洱茶鉴别、购买、存放、冲泡等专业干货知识,尽在微信公众号“藏品普洱”,欢迎交流!下关茶厂五大金刚有什么来历?这源于上世纪50年代,云南省茶叶公司下属的下关茶厂及勐海茶厂生产出紅印、甲級、乙級、大七、蓝印等系列产品。

这些经典老茶产量少,存世更少,可以说是稀世珍藏品。

▲2003年下关五大金刚2003年,为了响应茶友们对经典老茶的需求,下关茶厂精心挑选上等茶菁,采用传统配方和工艺,复刻50年代红印铁饼、60年代蓝印(甲级、乙级)、60年代8653繁体铁饼、60年代下关简体铁饼,隆重推出下关“五大金刚”系列。

一、下关2003年8653质检饼2003年质检饼是下关茶厂五大金刚之首,原唛号8653,同年份出的8653还有飞台8653、小飞8653等,虽然唛号一样,但都是完全不同的茶。

▲下关2003年8653质检饼2003年质检饼沿用传统的中茶包装,棉纸较薄,因茶版上有个蓝色质检盖章而得名。

印章上注明“云南省下关茶厂”,细节做得很用心。

茶饼乌润,干茶条索清晰紧结。

茶汤入口有淡淡松烟香,中段汤感浓稠,内质丰富,总体厚实有质,力度十足,后期甜润感表现出色。

▲下关2003年8653质检饼这款茶的风格与下关传统的粗犷浓强、烟味浓烈不同,反倒彰显出轻烟甜润、醇香回甘的特点,与传统勐海味相似。

正因如此,03质检饼在下关中期茶中独树一帜,深受下关迷喜爱。

二、下关2003年红印圆茶下关2003年五大金刚里的红印圆茶,有别于传统下关风格,呈现出别具一格的勐海味。

下关沱茶的创制和发展

下关沱茶的创制和发展

下关沱茶的创制和发展下关沱茶属普洱紧压茶类,凹面看像厚壁小碗,凸面看似小圆面包,其外观精巧,曲线玲珑。

其加工演变过程源于明代的“普洱团茶”和清代的“女儿茶”,下关沱茶属普洱紧压茶类,凹面看像厚壁小碗,凸面看似小圆面包,其外观精巧,曲线玲珑。

其加工演变过程源于明代的“普洱团茶”和清代的“女儿茶”,1902年由下关“永昌祥”商号成功定型,至今己有一百多年的历史。

追溯下关沱茶的起源,可以从史料记载中窥见一斑。

明代谢肇浙《滇略》卷三中有“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团之”的记载,说明当时己有普洱团茶的生产了。

清代阮福《普洱茶记》载:“小而圆者名女儿茶,女儿茶为妇女所采于雨前得之,即四两重团茶也。

”清人张泓《滇南新语》亦说:“普茶珍品,则有毛尖、牙茶、女儿之号。

女儿茶亦芽茶之类,皆夷女采制,货银以积为妆资,故名。

”从清代的史料中可以看出女儿茶的各种特征:1、鲜叶采摘时间(雨前);2、重量(四两重,约合125克);3、形状(团茶);4、制作时的散茶的用料(芽茶,仅次于毛尖的珍品普洱茶);5、名称的由来(少女将这种自己采制的高档普洱团茶卖出后,积攒私房钱,用作购买出嫁时的嫁妆。

)由此可见,到了清代则更具有下关沱茶的加工雏形了。

与下关沱茶最为接近的是“月饼形”团茶,此茶由景谷县私人茶坊制作,于1900年运销下关后并且在下关制作,又称“景关茶”。

“永昌祥”下关茶厂在原有形状上加以改进,既吸取了“月饼形”团茶的小巧和便于运输,又充分考虑到了防止团茶因过厚而内生霉变,以及在运输贮藏过程中的后发酵因素。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这种小碗臼形下关沱茶,她的最大设计特点是:能使团茶在有限的空间内尽可能地增大表面积。

如此精巧的设计,既保证了紧压团茶的良好透气性,防止团茶因过厚而内生霉变,又增大了团茶凹凸面与空气的接触,能有效地促进其缓慢地有氧自然发酵过程,对生料普洱团茶的后发醇十分有利,能使其长期贮藏,历久弥珍。

这一经典的创新设计于1902年完成,既秉承传统,又启迪末来,对往后的云南沱茶蜚声海内外产生深远的影响。

云南下关沱茶厂的前世今生(干货收藏)

云南下关沱茶厂的前世今生(干货收藏)

云南下关沱茶厂的前世今生(干货收藏)逆行君‖普洱茶分享家1.“下关沱茶”的前世:明代的“普洱团茶” 即“下关沱茶” 的前身,清代的 '女儿团茶、私房团茶” ,即“下关沱茶” 的前身,近代的“谷茶、景谷团茶”,即“下关沱茶” 的前身。

2. “下关沱茶”的今生,80年风雨历程:1941年:创建“下关茶厂”。

1948年:更名为“云南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新康藏茶厂】”、1950年人民政府接收了“新康藏茶厂,更名为“中国茶业公司云南省分公司【下关新康藏茶厂】”。

1994年:改制为“云南下关沱茶股份有限公司”。

2004年:通过国企改制成为“股权多元化” 的股份制企业。

名称为“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至今。

80年风雨历程:从1941年的【康藏茶厂】到今天的【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关沱茶” 经历了80年的风雨历程。

虽历史悠久,却从未被淘汰过,在历史长河的大浪淘沙中,传承至今。

3.“下关沱茶”的特色:外形特色:“下关沱茶” 是一种圆锥体、窝头状、的紧压茶。

其外形立体感十足、似碗臼状、中间下凹有一个凹窝。

俯视像窝头、像蘑菇、像面包、仰视像厚壁茶碗、茶盅。

外观精巧、曲线玲珑、颇具特色、远近高低各不同。

工艺特色:传统生产工艺流程:原料配制、筛分、拣剔、称茶和蒸茶、揉捻、压制成型、定型、脱袋、干燥、包装、等步骤。

品种特色:以“普洱紧压茶” 为主,其余茶类为辅,五大茶类共200多个品种。

5大类:沱茶类(生沱熟沱)、饼茶类(生饼熟饼)、砖茶类(生砖熟砖)、紧茶类(生紧熟紧)、其他类(金瓜、福贡茶、茉莉花茶、小蜜红茶)。

4.下关的“百年甲沱”:下关2020版“甲字生沱” 的感官品质特征:外形:呈碗臼状、条索完整肥壮、紧结端正、白毫显露、色泽油润鲜亮。

香气:香高气扬、独特的“烟香气” 、伴有花蜜香、浓郁持久。

汤色:金黄明亮。

滋味:醇厚浓爽回甘。

独特的“烟香味” 口感、冷杯后带蜜香。

叶底:嫩匀软亮。

褚九云:擦亮下关沱茶百年品牌

褚九云:擦亮下关沱茶百年品牌
致宣天地 . 致 富 访 谈
善5至 一
始创 于 1 9 0 2年 的 下 关 沱 茶 ,其 产 销 历 史 至今 已逾百年 。 其 间,它获得 了中华老字号 、 中国驰 名 商标 、国家边销 茶定点 生产 企业等 8个 国家级桂 冠。 曾经 连续 多年 稳 坐云 南普 洱茶 生产和销 售的 头把 交椅 ,如今 仍 名列云 南普洱 茶 生产 和销 售的前 列 ,是农 业产 业化
记 者 :您与下关沱茶有什 么样 的渊源?
褚 九 云 :我 1 9 8 7年 进 厂 ,至 今 已有 3 0年 ,跟 普 洱 茶 、下 关 沱 茶 打 了 一 辈 子 的 交道 。
我的老 家在 怒江州兰坪 县。考大学之 前,农村 刚
开始实行土地包产到户 , 抱着报效国家改变农村的想法 , 我立志学农业专业 。因为老家也产茶 ,我对茶叶 比较熟
国 家 重 点 龙 头 企 业

个 多世 纪 以 来 。下 关 沱 茶 经 历 了商 号 、
国企 、股 份制 、民企 等 多次 身份 的 变更,但 从 未间断生产 ,百年品牌 历久弥新
下 关 沱 茶 是 如 何 保 持 活 力屹 立 百年 的 ? 最近 , 本刊记者专访 了云 南下关沱茶 ( 集团) 股 份 有 限 公 司 总经 理 褚 九 云 。
茶 叶企 业 ,同 质化 竞争 严重。但 下关沱茶有 着 自身独特的优势。 第一 ,历史 底蕴 非 常深厚 。
下关 沱茶 是世 界沱茶 的创 始地和
要销 往缅甸 和 印度 ,凭其 外在美
观 、滋味独特而走红。 1 9 4 1 年 ,下关 沱茶集 团公 司 前身——康藏茶厂成立 。中华人民 共和 国成立后 ,公 司先后 整合 了 大理地 区多 家茶号 业 务,成立 同

正兴德茶庄

正兴德茶庄
自1900年始,正兴德相继在全国建厂数十处,首先在福州、河南周口镇等地设立了花茶窨制厂,并陆续到安 徽、六安、歙县、浙江、杭州等名茶产地采购、就地加工窨制花茶,北运至津销售。
扩展生意
为扩展生意,正兴德总店于1926年在当时天津法租界梨栈街开设了第一支店(即和平路223号、长春道交口 的金街正兴德茶庄),茶庄的经营方式是前店后厂,并设有函售部代办邮购业务。正兴德第一支店因建于总店鼎 盛时期,所以选址天津最繁华地段,与劝业场相对而望。
所获荣誉
所获荣誉
1928年,在国货展览会上正兴德茶叶曾获优质奖章;1934年在铁道沿线出产展览会上又获超等奖证;同年 还在美国芝加哥百年竞赛会上受好评。
谢谢观看
正兴德茶庄
中华老字号茶叶店
目录
01 历史沿革
02 之一穆家开办的“正兴号”茶庄,在清咸丰七年(1857年)迁至北京改 名为“正兴德”茶庄,是北京地区首家清真茶庄。
历史沿革
扩展生意
创办初期
公私合营
创办初期
正兴德茶庄由天津“八大家”之一穆家开办,创立于清乾隆三年(1738年),位于天津北大关竹竿巷,创办 人是穆文英。以经营素茶为主,颇具清真特色,也是华北地区首家清真茶庄。当时店名为“正兴号”茶庄,至清 咸丰七年(1857年)更名“正兴德茶庄”。
1935年正兴德又在东北角官银号开设了第二支店,开始走出天津在保定、北京、沧州、泊镇、福州开店。
公私合营
1956年公私合营后,天津市茶行业实行茶叶加工厂统购统销配货政策,使正兴德茶庄中断了与南方各分厂和 各门店的直接,取消了货房加工拼配机构,但仍保持清真经营的特色。后来,正兴德茶庄一支店归属和平区,正 兴德茶庄二支店归属南开区,正兴德总店归属于红桥区,三家各自独立经营。

普洱茶历史商号:雷永丰号

普洱茶历史商号:雷永丰号

普洱茶历史商号:雷永丰号雷永丰号简介清末,云南普洱茶界谁最有名?不是同庆号,不是易武的车家、李家、黄家,也不是倚邦的元昌号。

那时最有名的茶界名人主要是三个人:茶帮代表雷逢春(字朗然)、茶行代表周肇京、云南唯一的茶局宝森号李家。

当然,乾利贞的大东家袁家五公子是特科状元,在京城和浙江做着省级官员,也大大的有名。

不过这里,我们只说茶帮代表石屏商人雷逢春。

在滇南的红河州,有一个小城叫石屏。

石屏在清代的云南有着特殊的地理地位。

石屏以北,汉族居民较多,石屏往西、往南,就进入了所谓夷人(少数民族)的包围之中。

因此,石屏的汉人既是开垦的先锋,又可以把石屏作为后方的基地,储运和支援。

乾隆30年(1765年)前后,境外部族进攻版纳,六大茶山易武一带的少数民族居民大量逃入老挝。

这样,地荒了,茶没人采了,贡茶自然也就无法完成。

为此,当地官员特地跑到石屏去招商,允许他们进入茶山采茶、种茶、制茶,茶叶制好后,还需要运出去销售。

这为石屏的汉人开启了致富之门。

雷逢春应该是1854(或1853)年出生的。

他的祖上是湖广县太史巷雷家湾人,明永乐年间入滇。

据说,年轻时雷逢春就和他的堂兄雷应春等一起去茶山讨生活。

据传说,创业时,他一根扁担挑着全部家当,打工、放牛、挑茶样样都干,省吃俭用,善动脑筋,渐渐地积累起一点财产。

很快,他开设了自己的茶庄,专办茶叶生产、运输。

那时,云南的交通不便,盗匪横行,运输和百货行业是一些风险相当大的产业,产地和销售地的物价差必须加上马帮、盗匪损失(类似于今天的保险提留)等项目。

因此,如果每批商品都能运到并销售出去,利润就相当可观。

所以,做商业发家很快,危险也相当大。

至今,无法考证雷逢春发家的细节,只知道雷逢春的企业名称很多,比如泰丰祥,后来更多的是用永丰或雷永丰来称呼。

雷家进茶山也不是雷永丰和雷应春两人,比雷逢春高两辈的的雷甘霖、雷龙泉和雷逢春堂哥雷应春、堂侄雷银藻等,都葬在茶山上。

这样推断,雷家应该是在杜文秀起义前后,几辈人一起涌入茶山的。

各大名茶的由来

各大名茶的由来

普洱茶的由来传说,乾隆年间(1736—1795)普洱地区的濮家茶庄将没有完全晒干的毛茶压饼、装驮进贡。

到了京城发现,原本绿色泛白的茶饼变成了褐色。

护送茶叶进京的茶庄少主人因为贡茶面目全非,甚至想到要了断生命,但却在无意间发现茶的味道变得又香又甜,茶色也红浓明亮。

这些茶深得乾隆皇帝的喜爱,并赐名普洱茶。

据史料记载,早在清初(1659年),清政府便将普洱茶正式列入贡茶案册,清代宫廷也一直有“夏喝龙井、冬饮普洱”的传统。

太平猴魁的传说传说古时候,在黄山居住着一对白毛猴,生下一只小毛猴,有一天,小毛猴独自外出玩耍,来到太平县,遇上大雾,迷失了方向,没有再回到黄山。

老毛猴立即出门寻找,几天后,由于寻子心切,劳累过度,老猴病死在太平县的一个山坑里。

山坑里住着一个老汉,以采野茶与药材为生,他心地善良,当发现这只病死的老猴时,就将他埋在山岗上,并移来几颗野茶和山花栽在老猴墓旁,正要离开时,忽听有说话声:"老伯,你为我做了好事,我一定感谢您。

"但不见人影,这事老汉也没放在心上。

第二年春天,老汉又来到山岗采野茶,发现整个山岗都长满了绿油油的茶树。

老汉正在纳闷时,忽听有人对他说:"这些茶树是我送给您的,您好好栽培,今后就不愁吃穿了。

"这时老汉才醒悟过来,这些茶树是神猴所赐。

从此,老汉有了一块很好的茶山,再也不需翻山越岭去采野茶了。

为了纪念神猴,老汉就把这片山岗叫作猴岗,把自己住的山坑叫作猴坑,把从猴岗采制的茶叶叫做猴茶。

由于猴茶品质超群,堪称魁首,后来就将此茶取名为太平猴魁了。

大红袍的由来从前有个穷秀才上京赶考,路过武夷山,病倒在路上,被天心庙的老方丈救起。

老方丈见秀才面色苍白,体瘦腹涨,便从一个小锡罐中取出一小撮茶叶,用水熬煮后,让秀才喝下汤汁。

秀才感觉有一股桂花的清香钻心透肺,腹涨渐渐消退,精神也舒爽了起来。

不几日,秀才全愈,拜别老方丈说:“多谢老方丈见义相救,倘若小生今科得中,定返此修整庙宇,重塑金身!”,拜别后就赴京赶考去了。

百年老店写新篇——云南下关沱茶(集团)依靠科技谋发展

百年老店写新篇——云南下关沱茶(集团)依靠科技谋发展

后春 笋般蓬 勃发 展 。到 上世 团) 司不 断开拓 创新 , 公 对选 纪 四十年代 , 茶厂 、 茶商 多达 料 、 配 、 制 、 装 等 多 个 拼 压 包 4 余 家 ,下关 成 为云南 乃至 环 节 进 行 改 进 。公 司 先 后 研 0
西 南 最 大 的 紧 压 茶 加 工 地 和 发 了 用 于 砖 茶 生 产 的 偏 心 轮 茶叶贸易集散地。 压 茶 机 , 自主 研 发 的 沱 茶 压
达 l 吨 , 固定 资 产 18 元 , 资 限责任公 司就极为重视产 品质量和 品 万 有 .亿 总 产 36 元 。 .亿 牌建设 。 多年来 , 企业 以生产“ 一流 、 安 因澜 沧 江 和小 黑 江 两 江 交 汇 于 县 全 、 卫生 、 健康 ” 的产品为 己任 , 将基地 境 东 南 而 得 名 的 双 江 县 ,拥 有 迄 今 为 当作 “ 第一车间 ”把茶农视为“ , 第一车
新 中 国 关 沱 茶 系 列 产 品 。 成立 后 , 民 人 从 上世纪 三 四十年 代 以
政 府 于 15 来 , 90 沱茶在 四川 的大小茶馆 和
年接 收 了新 茶肆酒楼广受欢迎 , 是云南茶 康藏茶厂, 并 叶 在 四 川最 有 代 表 性 的 品牌 。
多次 更名 , 最 在藏区 , 心形 紧茶和砖茶则是 终 改名 为“ 云 藏 族 同 胞 一 日三 餐 不 可 缺 少
制 、 制 、 品研 发 和销 售为 一 体 的 存最 完整 的 10 0 精 产 20 亩世 界第一 野生 古 农 业 产 业 化 国 家 重 点 龙 头 企 业 及 中 茶 树 群 落 , 是世 界茶 树 的原 产 地 之 一 。
国茶 叶 百 强 企 业 之 一 , 云 南 双 江 勐 驰名中外的勐库 大茶树 ,就 生长在 这 库茶 叶 有 限责 任公 司走 过 了 1年 不 个生物多样性显著 、 1 立体气候 明显 、 地 同 寻 常 的 发 展 历 程 。 今 , 司拥 有 貌 高差 悬 殊 的环 境 中 。 如 公 现代 化 的茶 叶 加工 厂 ,年 生产 能 力 自成 立 之 日起 ,双 江勐 库 茶 叶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年下关历史简介,揭秘下关茶厂的9个曾用名!你
知道几个?
展开全文
下关自古以来便被誉为滇西的“咽喉要道”。

然而,下关茶厂的发展之路却也并非一直都顺遂无碍,曾经数度易名甚至停产。

▲沱茶
今天,国家高级评茶师、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鲁文锋老师,就来谈谈下关茶厂的发展史。

鲁文锋老师自1998年进入普洱茶领域,师从“普洱教父”白水清先生,历年藏有百年宋聘号、1952年红印圆茶、88青饼、92方砖等珍品老茶。

如今,将多年研究老茶心得,整理发布
在工··号:普洱藏家,与茶友分享。

▲普洱藏家总店
一、沱茶的起源沱茶,产制历史悠久,现代形状由明代“普洱团茶”和清代“女儿茶”演变而来,至今约有300多年历史,早在明代万历年间(1573~1620年)谢肇淛《滇略》中记载;“士庶皆用普茶也,蒸而团之”说明当时已有将散茶蒸散后,加工揉制,以压缩体积,使其可以便于携带的紧压茶制法。

团茶是普洱茶紧压、包装、运输的最初形态;也是后来沱茶、砖茶、饼茶等压制茶的雏形,沱茶就是在此基础上改进而成的。

▲06年下关特级沱茶·普洱藏家珍藏
二、下关几经波折,独特工艺立根基当时茶厂还是用全手工操作的加工作坊,主要生产专销西藏的“宝焰牌”心脏型紧茶。

▲99年宝焰牌沱茶·普洱藏家珍藏
在1944年中国茶叶贸易股份有限公司退股后,省茶司先是将茶厂改名为“云南中国茶叶贸易公司康藏茶厂”;后来因为业务不振的缘故,蒙藏委员会也跟着在1945年宣布退出。

于是下关茶厂遂变为由省茶司独资经营,再于1948年4月改名为“云南中国茶叶贸易公司新康藏茶厂”;最后,终于在1949年停止了生产。

到了1950年4月,事情开始有了转变,由于政府开始注重边销茶的生产,因此把下关茶厂列为定点生产边销茶的16
个加工厂之一,云南省公司更指定下关茶厂为全省唯一生产“心脏”型紧茶的加工厂。

▲99年宝焰牌沱茶·普洱藏家珍藏
直至目前为止,紧茶与沱茶仍然是下关茶厂主要的特色产品。

人民政府接手后的下关茶厂几经易名,最后1959年12月更名为“云南省下关茶厂”,并且吸纳了当时有着精湛制茶技艺的部分茶叶商号工人们,也使得茶厂自建厂之初就继承了下关独特的茶叶加工技艺。

三、松鹤、南诏商标确立受历史影响,在1953年,中国茶叶总公司宣告所属系统内的茶叶加工厂统一使用“中茶牌”商标,所以,最早的下关甲沱正面是中茶标签。

▲早期沱茶包装
至1990年,由中国茶叶北京总公司通知全国各地的加工厂实施有偿使用“中茶牌”商标政策后,由各地加工厂因应自家需要,自行决定付费继续使用与否。

此时,下关茶厂决定开发自厂的品牌,于是在1991年同时注册了“松鹤牌”和“南诏牌”商标,并在1992年3月10日正式启用“松鹤牌”,主要用于沱茶产品上。

2004年后,也开始将其作为七子饼茶的商标。

同时启用的还有“南诏牌”,初期作为散茶和四喜方砖的商标,在2004年也开始用作沱茶的商标。

▲沱茶商标演变
四、出口带动创新在整个50年代和60年代初,下关的边销茶都是发酵茶,只不过发酵程度比较轻,大约发酵十八天左右。

1973年,云南茶叶公司争得了普洱茶自主出口权。

昆明茶厂、下关茶厂、勐海茶厂一起开发适合港销、外销、红汤、有旧味、可以速饮的普洱茶,也就是普洱茶熟茶。

1976年定型的下关普洱熟茶产品有散茶:76073、76083、76093、76103,沱茶:7663、7763,砖茶:7793。

▲销法沱
其中,一百克小沱茶7663在后来为出口普洱茶带来巨大的成功,它就是后来所称的销法沱,曾获得多次奖励,一直备受好评。

五、下关沱茶,远近驰名逾百年提及沱茶,及不得不想到“沱江水,下关茶,香高味醇品质佳”的谚语,广为流传,备受推崇!
从团茶到沱茶,见证了百年历史,2005年起,下关茶厂逐渐形成了“不找市长找市场,面向市场求生存”的经营理念,从单一销往川藏地区,扩展至现今主销中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更远销欧美、日本、港澳台以及东南亚等地区,一直都享有良好的声誉。

▲法国杂志上的销法沱宣传资料
自2002年,公司取得产品自营出口权以来,对出口市场进行
进一步的拓展,已销售到东欧、俄罗斯、哈萨克斯坦、韩国等国家,在消费市场中有稳定成长的趋势。

云南下关茶厂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2004年年中改制,经公开形式投标后,由公司员工合资承办,基本上由原班人马接手,公司内并无特别的改动。

作为大理市唯一的精制加工企业,历年继承了下关地区的传统制茶工艺,并在传统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的科学技术,期望为下关茶业再添辉煌一笔。

▲下关茶厂
历年来“下关茶厂”在各时期曾多次易名,分别如下:
1950 年复产后中国茶叶公司云南省公司下关茶厂
1952 年01月一1953 年11月中国茶叶公司下关茶厂1953 年11月一1956 年01月云南省茶叶公司下关茶厂1956 年01月一1957 年06月云南省下关茶厂
1957 年06月一1958 年12月云南省公销合作社下关茶厂1958 年12月一1959 年12月大理茶厂
1959 年12月一1998 年12月云南省下关茶厂
1999 年云南下关茶厂沱茶(集团)公司
2002 年云南下关茶厂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