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气压有关的化学实验复习
化学实验中的气压变化

实验后气压降低: 可能是由于化学反 应消耗气体导致气 压降低。
实验后气压不变: 可能是由于化学反 应对气体影响较关系:气压变 化可能影响实验结 果需要注意控制实 验条件。
如何应对化学实验 中的气压变化
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
选择密封性好的实验装置以防止气体泄漏和外部气压变化对实验的影响。 在实验过程中要确保实验装置的连接紧密防止气体泄漏。 在实验过程中要定期检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实验装置以适应不同的气压条件。
清洗实验器具避免残留物 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
整理实验数据为后续实验 提供参考
化学实验中气压变 化的应用
在化学工业中的应用
化学实验中气压变化可用于控制化 学反应速率
气压变化可用于检测化学物质的存 在和含量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气压变化可用于分离和纯化化学物 质
气压变化可用于优化化学实验条件 和提高实验效率
注意实验过程中的安全问题
实验前确保了解所 有化学品的性质和 潜在风险
穿戴适当的个人防 护装备如化学防护 眼镜、实验服和化 学防护手套
遵循实验室安全规 定确保实验操作正 确无误
在实验过程中保持 警惕避免任何可能 导致气压变化的情 况发生
实验后及时清理实验现场
清理实验器材确保下次使 用不受影响
清理实验现场保持实验室 整洁
化添加学副实标验题 中的气压 变化
汇报人:
目录
PRT One
添加目录标题
PRT Three
化学实验中气压变 化的现象
PRT Five
化学实验中气压变 化的应用
PRT Two
化学实验中气压变 化的原因
化学实验中的气压变化

(五)降温
例5. 如下图所示,向试管里的水加入下列某物质 后,U形管中原来水平的红墨水液面出现了 水位差(如图所示),则该物质是( ) A. 苛性钠 B. 生石灰 C. 硝酸铵 D. 活性炭
C
学以致用
二、气压增大类
(一)升温
例6. 如图所示的装置,打开分液漏斗的活 塞,让水滴入锥形瓶中可以看到锥形瓶中出 水浮在硫酸上面 、 水立即沸腾,硫酸液滴飞溅 现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 的现象,同时U形管中 甲处水面下降,乙处水面上升 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事实告诉我们为了 防止发生事故,在稀释 浓硫酸时,一定要将浓 硫酸沿着器壁慢慢地注 入水中,并不断地搅动。
四、跟踪练习
2、利用右图装置进行A、B两组 实验,将滴管a中的少量溶液滴 入b中,待完全反应后打开止水 夹d。a、b、c中的物质如下表 所示。请填写表中空格。
实 a中 验 物质 A 盐酸 氢氧 B 化钠 溶液 b中 物质 碳酸 钠溶 液 二氧 化碳 c中 实验现象 化学方程式 物质 紫色 有气泡冒出,Na2CO3+2HCl= 石蕊 紫色石蕊试 2NaCl+H O+CO ↑ 2 2 试液 液变红 澄清 c瓶中的石灰水 CO2+2NaOH= Na2CO3+H2O 倒吸入 b 瓶内, 石灰 Na2CO3+Ca(OH)2= 水 溶液变浑浊 CaCO3↓+2NaOH
(二)气体被溶解
例2. 氨气(NH3)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它的水 溶液叫氨水。氨水呈碱性,是一种速效肥料。实验室是 用加热氯化铵晶体和消石灰固体的混合物制取氨气的。 试回答:(1)实验室制氨气时使用的装置与下列制气装 置相同的是( C ) A. 制氢气 B. 制二氧化碳 C. 制氧气 D. 以上三种都可以 (2)实验室收集氨气的方法是:向下排空气法 _______________。 (3)将收集满干燥氨气的试管, 倒插入滴有酚酞试液的蒸 馏水中(如下图),可能 发生的现象是: 溶液变红色,水进入试管 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中应用气压原理的实验

化学中应用气压原理的实验实验目的了解和应用气压原理,在化学实验中观察气压对物质的影响。
实验材料•水杯•烧杯•塑料管•水实验步骤1.将水杯中装满水,用手捂住水杯顶部,并倒置于烧杯中,注意保持水杯底部处于水面以下一段距离。
2.轻轻松开手,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
实验结果•当手松开时,水杯中的水不会漏出,保持倒立状态。
•当取出水杯时,水才会从倒立的水杯中流出。
实验原理根据气压的原理,可以解释上述实验结果。
在实验中,当手松开水杯时,烧杯中的水会迅速进入水杯中,并保持水杯倒立。
这是因为烧杯中的水产生了气压,在无外力作用时,气压能够支持水柱,使其不漏出。
根据波义耳定律,液体的压强与液柱的高度与液体密度成正比。
在这个实验中,烧杯中的水柱高度由液面以下一段距离决定,相当于在水柱顶端产生了一定的气压。
这种气压可以支撑水杯中的水,使其不漏出。
实验应用1. 吸管吸水原理吸管吸水的原理基于气压的应用。
当我们通过吸管吸取水时,首先用嘴巴吸气,使吸管中的气压降低,然后大气压力推动水进入吸管,完成吸水的过程。
2. 大气压对烧杯水面的影响当我们用手掌按住烧杯的上端,烧杯中的气体无法与外界气体交换,导致气体压强升高,从而水面上方的气体无法向下压缩,使水面呈现凹陷状态。
相反,当我们将手掌离开,气体压强恢复正常,水面恢复平整状态。
3. 水泵工作原理水泵的工作原理基于气压的应用。
水泵通过抽水装置降低管道内的气压,在大气压力的作用下,水被抽上来。
利用气压的原理,水泵能够有效地提升液体的高度。
实验注意事项1.在进行实验时,要小心操作,避免将水洒出。
2.实验后,要将实验器材清洗干净并恢复正常状态。
结论化学实验中应用气压原理可以使我们更好地理解气压的影响,进而应用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
实验中观察到气压对水的保持能够倒立的影响,理解了液体压强与液柱高度和液体密度的关系。
通过实验应用,我们还了解了吸管吸水、大气压对水面的影响和水泵的工作原理等实际应用。
化学实验中的气压变化

甲
二氧化碳
浓氢氧化钠溶液乙来自A气球胀大 B气球无明显变化
B气球胀大 A气球无明显变化
在探究CO2和 NaOH溶液是否发生化学反应时,某同学设计出下列6种实验装置。
具体因素
气压差
现象
结论
引起
导致
推出
回顾中招
某兴趣小组设计的趣味小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其中A、B为未膨胀的气球,C为玻璃导管,D为胶头滴管。用气密性良好的该装置分别进行甲、乙两组实验。实验时均把胶头滴管中的溶液(足量)加入到锥形瓶中,并轻轻振荡。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
锥形瓶中的物质
胶头滴管中的物质
气密性的检查:
① 制造密闭体系 水 ② 改变装置内的气压 ③ 观察因气压改变而产生的现象 (加热、注水等) (产生气泡、液面变化) 思路: 推
你学会了吗?
下列实验现象不能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的是( )
A
没有形成密闭体系
回顾中招
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
01
B和C装置均可制取CO2,其中C装置的优点是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如果打开弹簧夹,固体与液体接触,反应便能发生。请简述使C装置中反应停止的原理。
02
当用弹簧夹夹住胶皮管时,产生的气体使试管内的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回长颈漏斗中,与固体反应物脱离,反应便会停止。
03
你学会了吗?
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原理:利用装置内气压的变化,使反应物接触或者分离
回顾课本
排开水的体积 收集气体的体积
回顾课本
01
02
03
进入的水的体积
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消耗的氧气的体积
原理: 根据大气压强,进去的水或排出的水的体积等于减少的气体或生成的气体的体积。
九年级科学化学实验中的气压问题

影响被密封体系压强变化的因素
压强 影响因 可能涉及到的物质和反应 变化 素
压强 变小
气体被 吸收
温度 降低
NaOH + CO2 (或HCl和 SO2 );H2O + HCl(或 NH3 ) 固体NH4NO3 + H2O
冷毛巾、冰块降温等物理 方法
1.实验小组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已知:2NaOH + SO2 = Na2SO3 + H2O ① 关闭K,打开甲的胶塞,点燃硫粉 后迅速塞紧胶塞。 ② 冷却至常温,将胶头滴管中的足量 NaOH溶液挤入瓶中,振荡,使反应充分。 ③ 打开K,观察乙中的现象。
用右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 积分数,实验时先在实际容积为250mL 的集气瓶中装进50mL的 水,在粗铜丝 末端的铜勺中放足量白磷,按图连好 仪器,点燃酒精灯加热铜丝一端,白 磷燃烧。
(1)写出白磷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若实验成功,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
积约为
mL。
(3)白磷从燃烧到熄灭冷却的过程中,
反应充分。
SO2
氢氧化钠与二 氧化硫反应
甲中压强变小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③中,乙中的长导管口处冒气泡 D. ③中,甲装置内的气压增大,最 终与大气压相等
③ 打开K,观察乙中 的现象。
甲中压强变小
甲中压强变大
最终与大气压相等
二、气体压强发生变化产生的现象 根据气体压强变化,总结气体或 液体流动的方向
同学们解释“甲中导管内液面 a
上升”的原因有氢氧化钠与盐酸
b
反应放出热量、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等。
甲乙
变化的因素
2020年福建中考化学复习专题十九 与气压变化有关的实验

专题精讲
录
跟踪训练
专题十九 与气压变化有关的实验
专题精讲
1. 化学实验中的气压变化
考点特训营
思路分析
中考怎么考
返回目录
专题十九 与气压变化有关的实验
返回目录
2. 知识储备
生成气体 气压增大
放热
考点特训营
氢前金属 + 酸 碳酸盐 + 酸
加热KMnO4或KClO3和MnO2 的混合物制O2 H2O2 溶液和MnO2 混合制氧气 碳酸分解 电解水 浓H2SO4 遇水 固体NaOH 遇水 CaO遇水气压
返回目录
专题十九 与气压变化有关的实验
返回目录
考点特训营
2. 氨气(NH3)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它的水溶液叫氨水,氨水呈碱性。如图 所示将收集满干燥氨气的试管,倒插入滴有酚酞试液的蒸馏水中,可能发生的现 象是_溶__液__变__红__,__试__管__内__液__面__上__升__。
专题十九 与气压变化有关的实验
(2)打开止水夹后,水倒吸入烧瓶的原因是_N__a_O_H__溶__液__与__C_O__2_反__应__,__气__体__被__消__耗__,_ _烧__瓶__内__气__压__小__于__外__界__大__气__压__,__使__烧__杯__中__水__倒__吸__入__烧__瓶__中___。 (3)实验结束后,取下烧瓶,打开橡胶塞,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可能观察到 的现象是_产__生__气__泡__,__溶__液__由__红__色__逐__渐__变__为__无__色___。
返回目录
3. 用如图装置研究CO2与NaOH溶考液点的特反应训。营关闭止水夹K,将足量NaOH溶液挤
进烧瓶,振荡,打开止水夹K,水倒吸入烧瓶,形成红色喷泉。 (1)CO2与NaOH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C_O__2+__2_N__a_O_H__=_=_=__N_a_2_C_O__3_+__H_2_O___。
2021年高三化学二轮复习 化学实验——气压原理的运用(知识精讲与训练)

2021年高三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实验——气压原理的运用这是梳理一、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常用方法:微热法或液差法。
已知SO2可以用Fe(NO3)3溶液吸收,某学习小组据此按如图装置展开如下相关探究:取一定量的铜片于三颈烧瓶中,通入一段时间N2后再加入足量的浓硫酸,加热。
装置A中有白雾(硫酸酸雾)生成,装置B中产生白色沉淀。
回答下列问题:装置A中用于添加浓硫酸的仪器名称为________;检查图中连通装置A、B气密性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1)构建捂热法模型(2)构建液差法模型答案分液漏斗方法1:关闭弹簧夹1和分液漏斗的活塞,打开弹簧夹2,用手捂热烧瓶A,若B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冷却后,导管中有一段液柱上升,则气密性良好,否则气密性不好方法2:关闭弹簧夹1和弹簧夹2,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分液漏斗中加水至水不流下,停止加水;观察一段时间,若分液漏斗中的液面不下降,则气密性良好,否则气密性不好二、防倒吸,平衡气压1.常见的防倒吸装置2.常见平衡气压的措施图中橡皮管a、支管b、玻璃管c都有平衡气压的作用。
三、压送液体根据装置的密封性,让反应生成气体或消耗气体,产生压强差,将液体压入或倒流入另一反应容器。
强化训练1.某实验小组利用如下装置(部分固定装置略)制备氮化钙(Ca3N2),并探究其实验式。
按图连接实验装置。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化学与气压的实验教案

初中化学与气压的实验教案
【实验目的】:
1. 了解气压和液压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实验中气压和液压的测量方法;
3. 理解气压和液压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实验原理】:
气压:气体分子对容器壁的压力称为气压,单位为帕斯卡(Pa)。
液压:液体对容器壁的压力称为液压,液压=液体密度×重力加速度×液体高度。
【实验器材】:
1. 液压注射器;
2. 实验室压力表;
3. 水桶;
4. 橡皮气球;
5. 砝码。
【实验步骤】:
1. 将液压注射器浸入水桶中,将注射器柄拉出一段距离;
2. 观察液压注射器的缩水情况,并用实验室压力表测量液压;
3. 将橡皮气球充气至一定压力,用实验室压力表测量气压;
4. 将不同重量的砝码放置在容器中,观察液压和气压的变化。
【实验结果】:
1. 实验中观察到液压和气压与液体或气体高度、密度、重量等因素有关;
2. 实验测得的液压和气压数值与预期结果基本一致。
【实验总结】:
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了气压和液压的基本原理和测量方法,掌握了在实验中如何测量气压和液压,并理解了气压和液压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注意事项】:
1. 实验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2.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理实验器材。
以上就是初中化学与气压的实验教案范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