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化学实验中的气压问题
化学实验中的气压问题

实验专题复习——化学实验中的气压问题班级: 姓名: 评价: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知道引起气压变化的常见的原因2、通过复习,学会应用气压变化的常见原因解决有关的问题活动方案:活动一:讨论:(1)、怎么样检查该装置的气密性?(2)、气密性检查的原理是什么?(3)、实验结束后,为什么要把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总结:引起气压变化的原因之一: 的改变会引起气压的改变知识整理:溶于水放热的物质有 、 、溶于水吸热的物质有放热的化学反应有:(中和反应)活动二:已知氨气NH 3极易溶于水,现将下图中的滴管中的水挤入烧杯中,然后打开止水夹,你会看到什么样的现象?现象:总结:引起气压变化的原因是:总结:引起气压变化的原因之二是:气体的 与气压变化有关系知识整理:能够溶于水或者能够与水发生反应的气体有 。
活动三: 讨论1、 待红磷燃烧完毕,广口瓶完全冷却后,打开止水夹,会看到什么现象?2、 待木炭然后完毕,广口瓶完全冷却后,打开止水夹,你会看到什么样的现象?33、观察下图(1)上图中将注射器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推入锥形瓶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
装置中的气压 。
鸡蛋会被 锥形瓶内。
总结:引起气压变化的原因之三是: 。
4、活动(1)试管中放有稀盐酸,要使气球膨胀,可以加入的物质有:(2)M 为碳酸钠溶液,N 为稀盐酸溶液,推动活塞,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
装置中的气压 。
鸡蛋会被 锥形瓶。
总结:引起气压变化的原因之四是: 。
试一试:1、如图所示,打开止水夹,将液体A 滴入试管①中,A 与固体B 能发生化学反应,同时在试管②中的导管口处观察到有气泡冒出。
则下列液体A 和固体B 的组合中正确的是( )A. 稀盐酸和硫酸钠B. 稀盐酸和铁C. 水和生石灰D. 水和氯化钠2、用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可以使气球膨胀或缩小。
装置说明:一个容积较大的广口瓶,瓶塞上装有A、B两个分液漏斗和玻璃导管,控制漏斗上的活塞开关可以随时滴加溶液,导管伸入瓶内的部分与气球紧密相连,导管另一端与空气相通。
气体压力实验

气体压力实验气体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之一,而气体的性质之一就是压力。
压力是指物体对单位面积上施加的力,对于气体来说,压力就是气体分子碰撞到容器壁上的力。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研究气体压力,科学家们进行了许多实验。
一、气体压强与温度的关系为了研究气体压力与温度的关系,科学家进行了一系列的实验。
实验的步骤如下:步骤一:准备实验设备。
我们需要一个封闭的容器,可以是一个玻璃瓶或者一个气球。
步骤二:将容器加热。
首先,我们可以用一个灯泡或者一个加热器加热容器。
在容器内部放入一定量的气体后,打开加热设备。
逐渐增加加热设备的功率,等待一段时间。
步骤三:测量压强变化。
在加热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使用一个压力计来测量气体的压强变化。
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下压力计的压强读数。
步骤四:记录温度变化。
同时,使用一个温度计来记录容器内的温度变化。
每隔一段时间,记录下温度计的温度读数。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气体压力与温度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当温度升高时,气体的压力也会增加。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增加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分子的碰撞速度增加,从而增加气体对容器壁的撞击力。
二、气体压强与体积的关系除了与温度有密切关系外,气体的压力还与体积有一定的关系。
下面是一个实验演示:实验设备:一个可调节体积的容器,一个压力计。
步骤一:将容器体积调整到一个较小的值。
这可以通过旋转容器上的调节装置来实现。
步骤二:观察压力变化。
使用压力计来测量气体的压力。
记录下压力计的压强读数。
步骤三:逐渐增加容器体积。
通过旋转调节装置,逐渐增加容器的体积。
步骤四:再次测量压强变化。
每次调节体积,都要记录下压力计的压强读数。
实验结果表明,当容器的体积增加时,气体的压力会降低。
这是因为体积增加会使气体分子之间的碰撞频率减小,从而减少了对容器壁的撞击力。
通过上述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气体压力与体积的关系,这对于我们理解气体行为有重要意义。
总结气体压力的实验研究为我们深入了解气体的性质和行为提供了重要的实证基础。
中考化学实验专题复习—化学实验中的气压问题

已知如图所示,锥形瓶A中盛放的气体可能是CO2、CO、H2、O2中的 一种;B管中的是螺旋状的红色光亮铜丝;漏斗C中盛放某种液体, 在实验时,液体不够时可以得到补充。问: (1)光加热B管一段时间,发现铜丝表面略发黑原因是: 。
(2)打开漏斗C上的话塞,把其 中的液体慢慢滴人A瓶,铜丝表面 变得更黑,此时A中的气体和C中 的液体所有的组合是(可不填 满): ①A中: ,C中: ; ②A中: ,C中: ;
拓展:
上图是验证水生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图。锥形瓶 中放入天然水和新鲜水草,瓶口用带有导管的橡皮塞塞紧。一 段时间后,U型管左侧管内液面的高度变化和锥形瓶中液体的 pH变化分别是( ) A. 升高、升高 B. 升高、不变 C. 降低、升高 D.降低、降低
实验室要收集O2时,O2应从
水
端通入。
如图所示,旋塞K2关闭着,装置A中盛有氯化氢气体,装置D. E, F, G中分别盛有五种不同的溶液、H为一根两端开口的玻璃管,分液 漏斗中盛有NaOH的饱和溶液。B装置中的大试管内壁预先用酚酞试 液浸润,K为开口很小的尖嘴玻璃管(提示:氯化氢气体极易溶于 水、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能溶解500体积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溶于 水得盐酸。) 根据下列操作顺序,填空: 打开分液漏斗的旋塞K1,当NaOH溶液快要滴完时,关闭旋塞K,打 开旋塞K2,此时在“装置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NaOH与盐 酸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中___反应在A装置中叮观察到的实验现 象是___ (2)填写下列实验报告:
若要用水将收集在装置的O2排出进行实验 时,水应从_端流入。 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用到类似右图所示的 装置。关于该装置,你认为:氧气钢瓶 的出气口应该连接在a处还是b处?
归纳总结
• 根据以上例题,请同学思考并归纳出造成 气压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中考专题复习化学实验中的气压问题

化学方程式
2.(08北京市37)老师用下图所示装置为同学们做了一个兴趣实验。 A装置中盛有二氧化锰黑色粉末,B装置中盛有足量的澄清石灰水, C装置中盛有足量的稀盐酸,气球中装有少量的碳酸钠粉末。
(1)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和玻璃塞,使A装置与大气相通,将气球中的碳 酸钠粉末全部倒入稀盐酸中,可以观察到C装置中的现象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待上述反应结束后,从分液漏斗注入足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关闭活塞 和玻璃塞,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整个实验过程中,B装置中的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装置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 3、初步培养学生分析、运用题目所给信息来解决问题的
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化学知识和物理知识的融合让学生体会到不同学科
知识间的联系和统一。 2、通过演示实验、分析解题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其中
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并应用化学实验中气压的变化。
难点:应用所学过的化学知识,并结合气压变化来解决 问题。
A
B
C
D
D
2.(08江苏省泰州市)下列装置中,若不添加其 他仪器,也不改变装置结构,就不能检查出装置是 否漏气的是
AD
A
B
C
D
二、气体体积的测量
实验室要收集O2时,
O2应从
端通入。
九年级科学化学实验中的气压问题1

你的在线PDF转图片知识不足,请赶快充电!前不久小编给自己定了一个目标,每天学习一项小技能,增长一点小知识。 刚开始小编还兴致勃勃的,后面就开始懈怠了。 有一天小编无所事事地刷着朋友圈和微博,却感到无比地空虚和焦虑,我突然意识到时间不应该就这么被打发,而是应该更多地分配在有意义的事情上。 想到这里,我立即停下了刷朋友圈和微博等这些无聊的操作,重新踏上了学习的道路。 今天小编要学习的是如何进行在线PDF转图片,相信在座的很多小伙伴都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自己加班熬夜赶出来的PDF文件居然可以一夜之间全部被人复制了,怎么想心里都有点不平衡。 为此,小编觉得很有必要掌握这项技能,这个在线PDF转图片的操作,可以有效防止他人私自复制、拷贝你的文件。 我相信还是有些小伙伴没有意识到这点,那就跟着小编一起来学习吧!第一步:打开PDF在线转换平台:第二步:点击“PDF转图片”图标,进入PDF文档上传页面,并上传需要进行转换的PDF文档第三步:点击“开始转换”,即可实现在线 相信在做的小伙伴掌握以上的操作方法,绝对会在工作上给你减轻许多负担,有需要的小伙伴建议收藏起来哦~ PDF转PPT PDF转Word 你们想要的免费在线PDF压缩,我给搞来了!世界上最危险的事情莫过于把早晨闹钟关掉后又闭上了眼睛,这是目前人类唯一可实行的穿越方法,闭眼5秒钟就能抵达2个小时后的未来。 然后上班迟到了……小编我急急忙忙的赶去上班,还没到公司,就收到了领导发的一份PDF文件让我修改一番,想趁着搭公交的时间了解一下今天的工作任务,于是我点击下载PDF文件,发现下载速度并没有我想象中的快,仔细一看,这份 可是万万没想到,等到我人已经坐在了办公位置上,下载进度仅仅到50%,最严峻的问题是修改完这份PDF文件后我还需要将其发还给领导,又要消耗一定的时间!终于辛辛苦苦等到下载完了,小编我马上掏出了珍藏已久的在线PDF压缩神器 接下来就请看看小编是如何操作在线PDF压缩的吧!首先,前往PDF在线编辑平台:接着,点击“PDF压缩”图标,进入文档上传页面,上传需要压缩的文档然后,点击“开始压缩”按钮,即可实现在线PDF压缩最后,点击“下载”按钮,即 如果你也在为你的PDF文件过大而烦恼,不用找度娘了,因为这个免费又好用的在线PDF压缩功能非你莫属了! pdf文件在线转换为jpeg图片方法分享相信大家也了解,目前互联网上边的素材图片大部分全是包括在pdf文档中的,要想应用pdf文档中的图片是十分艰难的.但人们倘若要想应用也并不是没有方法,能够根据另存的方法、线上文件格式转换方 Excel表格转高品质pdf在线转换方式详解相信大家也了解,因为PDF文本文档是一种比较安全性且常见的扩展名,因此在我们碰到秘密文件材料编写好后都是将格式转换为PDF方式,一般来说人们应用较多的就是将excel转pdf文档.excel文档是 手把手教你不花一分钱完成PPT转PDF为了确保PPT内容安全和兼容性,PPT高手都喜欢进行PPT转PDF的操作;虽说近几个版本的office自带转换功能,但像2003版这样的PowerPoint是不具备的;特地为了这个简单的操作升级office有点麻烦
备战成都中考化学2020:专题六 实验探究题

专题六实验探究题(必考,第19题)类型1数字化在实验探究中的应用(7年4考)1. (2019福建)某兴趣小组开展“测定密闭容器中某种气体的体积分数”的探究实验。
【实验1】按图1所示装置,用红磷燃烧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实验2】按图2所示装置,在集气瓶内壁用水均匀涂附铁粉除氧剂(其中辅助成分不干扰实验),利用铁锈蚀原理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实验1中,红磷燃烧的主要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K,水能倒吸入集气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以上两个实验都需要注意的事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点)。
(3)实验过程中,连接数字传感器,测得实验1、实验2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3、图4所示。
依据图3、图4信息,________(填“实验1”或“实验2”)的测定方法更准确,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你的学习经验,若要寻找红磷或铁粉除氧剂的替代物,用图1或图2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该替代物应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两点)。
【实验3】测定用排空气法收集到的集气瓶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5)甲同学设计图5所示装置进行测定。
浓NaOH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6)乙同学提出,仅利用图6所示装置,在不添加其他试剂的前提下,也能测得集气瓶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为达到实验目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
2. (2019成都)某学习小组对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稀盐酸的反应进行了探究。
实验专题复习-化学实验中的气压问题

控制反应的产生和停止原理:利用装置内 气压的变化,使反应物接触或者分离
排开水的体积
收集气体的体积
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进入的水的体积 消耗的ຫໍສະໝຸດ 气的体积测定气体的体积原理: 根据大气压强,进去的水或排出的水的
体积等于减少的气体或生成的气体的体积。
CO2
植 物 油
一定量的石灰石与足量稀盐酸充分 反应,如何测定产生二氧化碳的体积?
例.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组“吹气球”实验, 三套装置如图:
(3)丙装置:若锥形瓶中盛满CO2,欲使气球胀 大,则分液漏斗中的液体可以是_N_a_O_H_溶__液___。
实验专题复习
化学实验中的气压问题
化学实验中的气压问题
具体因素 引起 气压差 导致 现象 推出 结论
气密性的检查:
导管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如果有气泡 冒出,说明装置的气密性好。
如果一段时间后松开手,又会视察到什么现象?
推
用弹簧夹夹住胶皮管,往长颈漏斗中注入 水至液面高出漏斗颈的下端管口,若能视察 __漏__斗__颈__中__形__成__一__段__稳__定__的__水__柱____现象,即可 证明此装置不漏气。
气密性的检查:
水 推
思路: ① 制造密闭体系 ② 改变装置内的气压 (加热、注水等) ③ 视察因气压改变而产生的现象
(产生气泡、液面变化)
A 下列实验现象不能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的是( )
控制反应的产生和停止
…… B和C装置均可制取CO2,其中C装置的优 点是可随时控制反应的产生与停止,如果打开 弹簧夹,固体与液体接触,反应便能产生。请 简述使C装置中反应停止的原理。 当用弹簧夹夹住胶皮管时,产生的气体 使试管内的压强增大,液体被压回长颈漏斗 中,与固体反应物脱离,反应便会停止。
2019年广东省中考化学专题6 气体制备及净化与收集

通入氢气把装置中的空气排尽
。
③CaH2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H2+2H2O===Ca(OH)2+2H2↑
;为防止空气中的 O2、
CO2、水蒸气与玻璃管中 Ca 或 CaH2 反应,必须在导管末端
再连接的装置是 装有浓硫酸的洗气瓶 (说出仪器名称及所装
试剂)。
化学 11.(2017 广东)根据如图回答有关问题。
化学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A (选填字
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 E 装置收集氧气完毕后,应先 从水中取出导气管 (选填 “从水中取出导气管”或“熄灭酒精灯”)。
化学
(3)实验室制取 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 为方便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化学 (4)氢化钙(CaH2)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生成 H2,是野外工作人员 便携燃料的来源。课外小组同学利用(3)中产生的 H2 与金属钙 反应制取 CaH2 (如下图)。请回答: ①洗气瓶中 p、q 应选下列试剂中的 Ⅱ、Ⅲ (选填序号)。
化学
I.NaHCO3 溶液 II.NaOH 溶液 III.浓硫酸 ②为防止钙被氧化,在加热钙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C__a_C_O__3+__2_H__C__l=_=_=_C__a_C_l_2_+__H_2_O__+__C_O__2↑__________。
化学
(4)图 2 是以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备 H2,并用排水法收集的装 置图。请把图补画完整。
图2
答案图
谢谢观看
夹夹紧导管口的橡胶管后, 向长颈漏斗中加入一定量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盏学校教学方案
学科:
年级:教师:日期:年月日编号
学习过程
课
题
专题六化学实验中的气压问题
课
前
练
习
A B C
1、A实验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1)红磷燃烧时可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生成,
待红磷熄灭并冷却至时,打开弹簧夹,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中的水
集气瓶中,约占的1/5体积。
出现此现象的原因是:红磷燃烧,_______氧气,生成______体,瓶内气体______,瓶内气压_____于外界气压,大气压将水压入瓶中。
实验结论是:氧气占空气总体积的。
实验中磷的量应为量,目的是
(2)实验完毕后,发现某同学所实验的广口瓶内水面上升明显小于瓶内空气体积的1/5,你认为产生问题的原因可能是①装置,②红磷,③(3)通过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实验的目的是验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小结:A、B实验的共同原理是:容器内的气体量_______,压强______。
3、C实验表明气密性良好的现象是:手握时,___________________,手离开冷却后,导管中出现
_________。
实验的原理是气体受热膨胀,压强______,
课
堂
练
习
根据所给的药品和仪器,想办法让密闭容器中的气球变鼓。
至少想出两种办法;
(一)根据所给仪器和药品设计实验并使瓶外气球变大
(二)根据所给仪器和药品使瓶内气球变大设计实验方案
(三)想办法:让瓶外气球鼓起,一段时间后,气球恢复原状
设计方案
步骤
所选药品:
原理是: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引起气压改变的两个要素
2、学会分析压强差产生的原因以及描述气压改变所引起的一系列实验现象.
3、通过动手实验,体会化学反应中产生压强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讨论、分析归纳出影响压强的因素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锻炼了学生的设计实验、分析实验现象以及动手能力,使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获得成功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重
点
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引起压强改变的原因
难
点
通过压强改变确定反应产生的一系列现象
方式实验引导和层层铺垫的启发式、讨论式、导练
结合的教学法
手
段
多媒体
学生用10分钟展示预习成果
教师点评新课导入回忆:我们已经学过的哪些知识和实验与压强有关?幻灯展示
(1)
(2)
(3)
分别复习已学过的知识
提问:这三个实验分别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重点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影响压强的因素:温度、气体体积
原因压强变化现象
升温增大冒泡
生成气体倒吸
降温减小形变
减小气体将滴管中溶液挤下,然后打开止水夹
思考
回答
整理笔记
难点教学过程
重点难点教学过程根据所给的药品和仪器,想办法让密闭容器中的气球变鼓。
至少
想出两种办法;
(一)根据所给仪器和
药品设计实验并使瓶
外气球变大
(二)根据所给仪器和药品使瓶内气球变大设
计实验方案
(三)想办法:让瓶外气球鼓起,一段时间后,气球恢复原状
设计方案
步骤
所选药品:
原理是:
A瓶中装有气体a,注射器中装有足量的无色溶液b;B装置中盛
有少量紫色石蕊溶液;C装置中盛有适量的铁钉;D装置中盛有
足量的稀硫酸。
(1)关闭K1、K2,将注射器中的溶液b挤入瓶中,打开K1,看
到B中溶液进入A中,B中长导管脱离液面。
请回答:
①若a气体是二氧化碳,则b是溶液。
②若b是水,则气体a具有的性质有。
(2)保持K1开启状态,并打开K2,一段时间后关闭K2,整个
过程中,观察到D中的现象是,C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是。
思考
回答
整理笔记
思考
回答
整理笔记
小
结
学以致用,进一步发现问题巩固提高,从而真正突破难点建立真正的自信
板书设计化学实验中的压强问题
影响压强的因素:温度、气体体积
原因压强变化现象升温增大冒泡生成气体倒吸降温减小形变
减小气体
课后反思
课堂检测1:下图实验中,向试管里的水中加入冰或干冰后,U形管右边
支管的红墨水液面__,左边
..支管的红墨水液面
.._____.
2: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若A是CaCO3固体,
B是稀盐酸,将胶头滴管中的B液体滴入瓶中,
a处液面__________
3、图B所示实验,将注射器中浓石灰水注入瓶中,
会看到的现象是,
该实验中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
4水在化学实验中具有重要作用。
将铁丝放在潮湿的
空气中(如右图所示),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导管内液
面上升;打开K,滴加稀盐酸,观察到导管内液面下
降,导管口有气泡冒出,关闭K。
请解释导管内液面
上升和下降的原因:
5、从盐酸、CaCO3、CO2、H2O2、Mn O 2、H2O、Ca(OH) 2等物质中任选两种为
一组,按中任选,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将胶头滴管中的B液体滴入
瓶中,请分别写出符合下列实验现象的物质的化学式。
6 A瓶中装有气体a,注射器中装有足
量的无色溶液b;B装置中盛有少量
紫色石蕊溶液;C装置中盛有适量的
铁钉;D装置中盛有足量的稀硫酸。
(1)关闭K1、K2,将注射器中的溶
液b挤入瓶中,打开K1,看到B中
溶液进入A中,B中长导管脱离液面。
请回答:
①若a气体是二氧化碳,则b是
溶液。
②若b是水,则气体a具有的性质有。
(2)保持K1开启状态,并打开K2,一段时间后关闭K2,整个过程中,观察到D
中的现象是,C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现象
序号
a处液面降低b处液面降低
①
②
出错学生名单
A物质
B液体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