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防治知识
乙肝防治知识知识点总结

乙肝防治知识知识点总结乙肝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病毒性肝炎,它在全球范围内都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
预防和治疗乙肝的知识对于保护人们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乙肝防治的一些知识点总结:1.乙肝的传播途径:乙肝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
其他传播途径包括共用针头、划伤或割伤感染的物体、经皮肤黏膜传播等。
2.接种疫苗: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推荐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一剂乙肝疫苗,然后按照接种时间表接种剩余的疫苗剂次(通常是3针)。
3.维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避免接触感染源是预防乙肝的重要措施之一。
避免和他人共用个人卫生用品,如牙刷、剃须刀等。
4.使用安全的注射器和毛刺物品:乙肝病毒可通过血液传播,因此在注射器、针头等卫生器具的使用上要格外注意。
使用一次性安全注射器和其他个人卫生用品,避免共用注射器。
5.保护性性行为:乙肝可以通过性接触传播,因此使用安全套是预防乙肝的重要措施之一。
6.早期诊断和及早治疗:如果出现乙肝相关症状,如黄疸、恶心、呕吐等,应及时就医并接受乙肝病毒检测。
早期发现并及早治疗乙肝,可以减少肝脏损害并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
7.对于乙肝患者的护理:乙肝患者应该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饮食要均衡、避免过度劳累、戒酒等。
在与乙肝患者接触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和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
8.乙肝相关并发症的预防:乙肝感染者应定期复查肝功和乙肝病毒相关指标,以及相关肝癌筛查等。
同时,避免不必要的药物使用和大量饮酒,以降低肝损伤的风险。
总之,对乙肝的预防和治疗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通过接种疫苗、遵守个人卫生习惯和避免高风险的行为,可以有效预防乙肝的传播。
对于已经感染乙肝病毒的人,及早发现并及时治疗是保护自己和他人健康的重要措施。
肝炎防控知识讲座课件

肝炎的防治工 作
肝炎的防治工作
加强监测:建立健全的肝炎监 测系统,及时发现和报告肝炎 病例。
提高诊断和治疗能力:加强医 疗机构的肝炎诊断和治疗能力 。
肝炎的防治工作
加强科学研究:开展肝炎相关 的科学研究,提高防治水平。
谢谢您的 观赏聆听
肝炎的常见误 区
肝炎的常见误区
肝炎的传播方式:一些人对肝炎的 传播方式存在误解,需要正确认识 。
医学治疗:一些人对肝炎的治疗方 法存在误区,需要了解正确的治疗 方式。
肝炎的知识普 及
肝炎的知识普及
教育公众:通过讲座、宣传册 等形式向公众普及肝炎的预防 和防控知识。
加强宣传:提高对病毒性肝炎 的宣传力度,促使公众重视肝 炎防控工作。
肝炎防控知识 讲座课件
目录 肝炎概述 肝炎的预防措施 肝炎的症状和治疗 肝炎的并发症和预后 肝炎的重要性和宣传 肝炎的常见误区 肝炎的知识普及 肝炎的防治工作
肝炎概述
肝炎概述
什么是肝炎:肝炎是指肝脏发炎的 疾病。 肝炎的分类:肝炎可以分为病毒性 肝炎和非病毒性肝炎两种。
肝炎概述
病毒性肝炎的种类:主要有甲 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 等。
肝炎的传播途径:主要通过血 液、性传播和母婴传播等途径 。
肝炎的预防措 施
肝炎的预防措施
接种疫苗:乙型肝炎疫苗是预 防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方法。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手部清洁 ,避免接触感染源。
肝炎的预防措施
饮食卫生:避免生食、变质食 物,选择正规餐饮场所就餐。
避免过度性行为:避免不安全 的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等防护 措施。
肝炎的并发症和预后
并发症:肝炎长期不治疗可能 导致肝硬化、肝癌等并发症。 预后:乙型肝炎患者多数可恢 复,但丙型肝炎患者可能会发 展成慢性肝炎。
丙肝防治宣传教育知识

丙肝防治宣传教育知识丙肝是一种由丙型肝炎病毒引起的肝炎。
与丙肝的不同是,丙肝不会自愈,而是变成慢性肝炎并可能导致肝硬化和肝癌。
目前,全球约有7100万人感染丙肝病毒,这是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为了阻止丙肝的传播并提高公众的预防意识,宣传教育至关重要。
首先,宣传教育应重点向公众传达丙肝的传播途径。
丙肝主要通过血液传播,包括输血、注射毒品、医疗器械污染和不安全的注射行为等。
此外,婴儿可以通过感染母体的乳汁传播病毒。
因此,公众需要了解这些传播途径,以便采取预防措施并避免感染。
其次,宣传教育还应重点强调丙肝的预防方法。
其中最重要的是接种丙肝疫苗。
丙肝疫苗是预防丙肝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能够在感染前产生长期有效的免疫力。
它的接种需要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完成,并应由专业医务人员来实施。
此外,公众还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接触可能感染病毒的物品,并遵守医疗器械的消毒和使用规范。
另外,宣传教育还可以向公众介绍丙肝的症状和诊断方法,以帮助他们更早地发现和诊断疾病。
丙肝的早期症状包括疲劳、食欲不振、肚子痛和黄疸等。
这些症状可能与其他疾病相似,因此及早就诊并进行相关的血液检查非常重要。
如果发现感染丙肝病毒,应及时开始治疗以减少疾病进展和并发症的风险。
最后,宣传教育还可以加强对丙肝患者的关怀和支持。
丙肝患者通常会面临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交上的困扰。
公众应对他们进行理解、尊重和支持,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关心。
此外,公众还可以通过参加相关公益活动和组织捐赠,为丙肝患者提供更多的资金和资源支持。
总之,丙肝的防治宣传教育对于识别和预防感染丙肝病毒至关重要。
通过向公众传达丙肝的传播途径、预防方法、症状和诊断方法,以及对患者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可以共同努力控制和减少丙肝的传播,保护公众的健康。
同时,政府和卫生机构也应加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高丙肝疫苗的接种率,并提供更多的支持和资源来应对这一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肝炎防治知识

肝炎防治知识
肝炎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疾病。
它可能在短期内缓慢发展或长期内迅速进展,严重者可引起肝硬化或肝癌。
以下是肝炎防治的一些常识:
1. 接种疫苗:艾滋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可通过血液和性传播传播。
接种疫苗是预防乙肝和艾滋病的重要方法。
2. 规范手卫生:勤洗手是避免病毒感染的基本措施。
饭前便后、接触动物、处理生鲜食品后、咳嗽、打喷嚏、擤鼻涕后都应洗手。
3. 饮食卫生:避免食用生食、未烤熟的食物,避免食用过期或不洁食品,尽可能选择高温杀菌的食品。
4. 避免注射毒品:注射毒品是乙肝和丙肝的重要传播途径之一。
避免使用毒品。
5. 避免性传播:使用安全套可有效避免病毒传播。
6. 定期体检:定期体检并进行肝功检查可以及早发现肝炎,及时治疗。
7. 注意药物的使用: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可能对肝脏造成损伤。
在使用药物前应咨询医生,避免不必要的药物使用。
以上是肝炎防治知识的一些内容,希望大家能够加强对肝炎预防和治疗的认识,保护自己的肝脏健康。
- 1 -。
预防肝炎健康教育知识

预防肝炎健康教育知识肝炎是一种严重的传染病,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公众对肝炎的认识和预防意识,本文将详细介绍肝炎的预防方法和健康教育知识。
一、肝炎的危害与传播途径肝炎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肝脏疾病,分为甲型、乙型、丙型等几种。
肝炎病毒可以通过血液、母婴传播、性传播、共用针头和注射器等途径传播给他人。
肝炎的主要症状包括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黄疸等。
长期慢性肝炎可以导致肝硬化、肝癌甚至死亡,给个体和社会带来巨大的健康和经济负担。
二、预防肝炎的重要性预防肝炎是关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要工作。
肝炎防控工作可以大大降低患者的发病率,减轻病毒传染的风险,保护公众的身体健康。
鉴于肝炎的传播途径多样化,健康教育宣传成为预防肝炎的重要手段。
三、肝炎的预防方法1. 接种疫苗:乙肝疫苗是预防乙型肝炎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接种疫苗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建议定期接种乙肝疫苗,特别是婴幼儿、医务人员以及高感染风险群体。
2.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非常重要。
勤洗手、不乱扔垃圾、避免与感染者共用牙刷、剃刀等个人用品,可以减少肝炎的传播。
3. 定期检查:定期体检是早期发现肝炎的重要手段。
如果发现有肝炎症状或存在感染风险,应尽早进行肝功能等检查,以便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4. 避免共用针头和注射器:注射器共用是肝炎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在药物使用或注射过程中,一定要确保使用一次性注射器和针头,杜绝针头的重复使用和交叉感染。
5. 安全性行为:性行为是肝炎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
使用安全套可以有效避免乙型肝炎和其他性传播疾病的感染风险。
四、肝炎健康教育知识1. 公众宣传教育:政府和媒体可以利用广告、健康宣传册、电视节目等渠道向公众传播肝炎的相关知识和预防方法。
重点宣传肝炎的传播途径、症状和预防措施,提高公众的认知和预防意识。
2. 学校教育:学校可以将肝炎预防知识纳入教育课程,通过讲座、教材和幻灯片等形式向学生传授相关知识。
肝炎防治宣传讲座小结

肝炎防治宣传讲座小结
日期:[日期]
地点:[地点]
本次肝炎防治宣传讲座聚焦于提高公众对肝炎的认识和预防知识,旨在增加对肝炎防治的关注和重视,促进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
1. 肝炎简介
首先,我们介绍了肝炎的基本知识。
肝炎是一种病毒感染引起
的肝脏疾病,可分为甲型、乙型、丙型肝炎等不同类型。
我们强调
了肝炎的传播途径、症状及危害,提醒大家要牢记肝炎的预防重点。
2. 肝炎的预防措施
我们详细介绍了预防肝炎的措施和方法。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 注重个人卫生:保持常规手卫生、避免与感染者共用个人用
品等;
- 规范接种疫苗:及时完成甲型、乙型肝炎疫苗接种;
- 安全性行为:避免不安全的性行为,使用安全套;
- 避免血液接触:避免使用未经消毒的注射器、拒绝血液交换等。
3. 社会宣传和教育
为了加强肝炎防治的宣传和教育力度,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
- 加大媒体宣传力度: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渠道广泛
宣传肝炎防治知识;
- 开展社区讲座和义诊活动:通过社区活动加强对居民的肝炎
宣传和筛查;
- 引导学校开展肝炎教育:加强对学生的肝炎知识普及,并组
织相关宣传活动。
4. 其他相关建议
此外,我们还提出了其他与肝炎防治相关的建议,包括:
- 增加研究投入:加大对肝炎的研究力度,提升肝炎防治水平;
- 完善政策法规:制定完善的肝炎防治政策和法规,确保社会
各界共同参与;
- 支持患者救治:提供充分的医疗资源和支持,确保肝炎患者得到及时救治。
感谢大家的参与和支持,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肝炎的防治工作会取得更大的进展!
[你的名字]。
肝炎的健康教育知识

肝炎的健康教育知识肝炎的健康教育知识一、肝炎的定义和分类⑴肝炎的概念肝炎是指由不同、药物、酒精、自身免疫等因素引起的肝脏炎症,临床表现为肝功能异常和病理改变。
⑵肝炎的分类根据病因分为性肝炎、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炎等几种类型。
二、肝炎的传播途径⑴性肝炎的传播途径性肝炎主要通过血液、性传播和母婴传播途径传播。
⑵药物性肝炎的传播途径药物性肝炎通常是由于长期或大量使用某些药物导致肝功能受损而引起的。
⑶酒精性肝炎的传播途径酒精性肝炎主要是由长期过量饮酒引起的肝脏损伤。
⑷自身免疫性肝炎的传播途径自身免疫性肝炎是由人体免疫系统异常而导致免疫攻击肝脏自身的炎症反应。
三、肝炎的症状和诊断⑴肝炎的常见症状肝炎的常见症状包括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黄疸、尿黄、便色变浅等。
⑵肝炎的诊断方法肝炎的诊断可以通过临床症状、体格检查、肝功能检查、血清学检查和核酸检测等多种方法进行。
四、肝炎的预防和控制⑴疫苗接种针对性肝炎,有相应的疫苗可以注射,如乙肝疫苗、甲肝疫苗等。
接种疫苗是预防肝炎的重要措施。
⑵饮食卫生保持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避免食用生或不洁食物,减少肝脏负担,有助于预防肝炎。
⑶避免高危行为避免接触他人的血液或体液,避免性行为传播,以减少性肝炎的传播。
五、附件本文档的附件包括肝炎相关的科普资料、肝炎疫苗接种指南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⒈性肝炎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用于规范性肝炎的防治工作。
⒉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用于管理药品的生产、流通和使用。
⒊酒精中毒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用于规范酒精中毒的预防和治疗。
肝炎防治知识宣传资料

肝炎防治知识宣传资料第一篇嗨,亲爱的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肝炎这个让人有点头疼的家伙。
你知道吗?肝炎就像个偷偷捣乱的小怪兽,一不小心就可能缠上咱们。
它分好多种类型,像甲肝、乙肝、丙肝等等。
甲肝呢,常常是因为吃了不干净的东西,或者喝了不干净的水,被“带坏”的。
所以呀,咱们可得注意饮食卫生,勤洗手,特别是在外面吃饭的时候,多留个心眼儿。
乙肝可就狡猾多啦,它会通过血液、母婴还有性接触来传播。
不过别害怕,现在宝宝一出生就会打乙肝疫苗,这可是保护他们的小盾牌呢!对于咱们大人来说,要是身上有伤口,可得小心处理,别让乙肝病毒有机可乘。
丙肝也不省心,有时候输血、打针都可能不小心碰上它。
所以呀,看病一定要去正规的地方。
那要是不小心得了肝炎咋办呢?别慌!赶紧找医生,听医生的话好好治疗。
而且呀,得了肝炎的朋友也别觉得天塌了,保持好心情,注意休息,合理饮食,配合治疗,还是有希望战胜这个小怪兽的。
咱们健康的人呢,也要多关心自己的身体。
少熬夜,别太累,多锻炼,让身体棒棒的,肝炎就不敢轻易来找咱们麻烦啦!好啦,朋友们,记住这些小知识,一起和肝炎说拜拜!第二篇嘿,小伙伴们!咱们又见面啦,今天来聊聊肝炎那些事儿。
肝炎这东西,真的是个讨厌鬼!它老是悄悄地来,让人防不胜防。
比如说甲肝,有时候就是因为在小摊上吃了没洗干净的水果,或者喝了生水,它就趁机钻进咱们身体里啦。
所以,咱们可不能贪嘴,吃东西前一定要洗干净,水也要烧开了再喝。
再说说乙肝,这可是个厉害角色。
要是妈妈有乙肝,宝宝出生的时候就得赶紧采取措施,不然宝宝也可能会被感染。
还有啊,情侣之间亲密接触的时候,也得注意哦,别让乙肝有可乘之机。
丙肝也不好惹,一些不正规的美容、纹身,都有可能让它钻空子。
所以呀,想变美可以,但一定要去正规的地方。
那要是感觉自己可能得了肝炎,可别不当回事儿。
赶紧去医院做检查,早发现早治疗,效果才会好。
而且治疗的时候要乖乖听话,按时吃药,定期复查。
没生病的小伙伴也别大意,打疫苗是个好办法,能给咱们加上一层保护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炎防治知识2011年7月28日是第一个“世界肝炎日”宣传主题为“认识肝炎,科学防治”。
2012年7月28日是第二个“世界肝炎日”宣传主题为“积极行动,共抗肝炎”。
一、基本知识1、什么是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流行面广泛,发病率较高等特点,肝炎病毒通常分为甲、乙、丙、丁、戊型。
以疲乏、食欲减退、肝肿大、肝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部分人出现黄疸。
病毒性肝炎隐性感染率较高,无症状感染者比较常见。
甲肝和戊肝多为急性发病,预后良好;乙肝和丙肝感染易发生慢性化,危害较大,感染是年龄越小,越容易慢性化;丁肝病毒只有与乙肝病毒同时或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基础上才可能感染。
2、我国肝炎现状与挑战我国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地区,发病率高。
2010年我国报告病毒性肝炎病例近132万例,死亡884例,位居传染病发病之首,其中乙肝占所有肝炎病例的80%。
2006年全国乙型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1-59岁人群HBsAg携带率为7.18%,15岁以下儿童HBsAg 携带率为2.08%,与1992年全国病毒性肝炎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相比,我国1~59岁人群HBsAg阳性率下降了2.5百分点,15岁以下儿童下降更明显,下降7~8个百分点。
特别是4岁以下儿童携带率已降低0.96%,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根据2006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开展的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估计,全国约有9300万乙肝病毒感染者,每年因该病所致的直接经济损失至少5000亿人民币。
卫生部将乙型肝炎列为全国重点控制的传染病。
3、肝炎的传播途径甲肝和戊肝主要经粪-口途径传播,水源或食物被污染可引起暴发流行,也可经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乙肝、丙肝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输血及血制品以及使用污染的注射器或针刺等);母婴垂直传播;性接触传播。
丁肝的传播途径与乙肝相同,但与乙肝病毒同时或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基础上才可能感染。
二、病毒性肝炎的治疗1、慢性乙肝和丙肝需到正规医院检查,规范化治疗,切勿轻信虚假广告。
慢性乙肝和丙肝患者需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查,根据医生的建议,每6-12个月定期检查,根据病情进行规范化治疗。
慢性乙肝和丙肝患者的抗病毒治疗是关键,只要有适应证,且条件允许,就应进行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切勿轻信虚假广告,以免造成病情的延误和经济损失。
2、慢性乙肝和丙肝患者需要遵从医嘱,主动配合,切忌自行停药慢性乙肝和丙肝治疗的目标是最大限度地长期抑制或清除病毒,延缓和减少肝脏失代偿、肝硬化、肝癌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从而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存活时间。
因此,患者遵从医嘱和主动配合治疗是影响疗效的一个重要因素。
患者在医生的配合下详细了解抗病毒治疗的必要性、疗程和疗效、所需费用,以及不良反应及其预防和减轻的方法,积极配合,可以提高疗效。
相反自行停药可能会引起病毒耐药、反弹或复发。
3、有疑似肝炎症状或高风险行为人群应主动到医疗机构检查我国是乙肝高流行国家,鼓励有条件者,到医疗机构检查自身乙肝感染状况。
疑似乙肝或高风险行为的人群建议进行血清HBsAg、抗-HBc和抗-HBs检测。
乙肝感染者的配偶、性伴、家庭成员进行相关检测,了解感染状况。
做到早发现和早治疗。
如未感染,建议尽早接种乙肝疫苗进行预防。
4、丙肝需要早期诊断和治疗丙肝病毒感染后多无临床症状,建议有输血史、创伤性治疗、共用注射器、多性伴、器官移植者、HIV感染者到正规医疗机构接受检测。
通过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70%的丙肝患者可以实现治愈。
丙肝主动检测,规范治疗,预后良好。
5、甲型肝炎的治疗甲型肝炎属于自限性传染病,通常预后良好,一般无需特殊治疗。
只要根据病情给予适当休息、合理的营养以及对症支持治疗,即可迅速恢复健康。
少数肝衰竭患者,则应采取综合治疗,加强支持治疗,积极预防和治疗各种并发症,必要时实行肝移植。
三、病毒性肝炎的预防1、甲、乙肝预防疫苗首选,国家实施初免儿童免费政策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安全、有效的措施。
全程接种乙肝疫苗后,约80%-95%的人群可产生免疫能力,保护效果可持续20年以上。
由于乙肝病毒感染是导致原发性肝癌的主要因素,因此接种乙肝疫苗也可降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
丁肝病毒只有与乙肝病毒同时或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基础上才能发生感染,因而接种乙肝疫苗还可预防丁肝病毒感染。
乙肝疫苗全程免疫需按0,1,6月接种3针。
1992年开始实行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策略,2002年起我国实施新生儿免费接种乙肝疫苗的策略,第1针应在出生24小时内接种,并完成全程接种。
2009-2011年,实施对15岁以下人群进行乙肝疫苗查漏补种措施,以更大程度保护儿童少年免受乙肝病毒危害。
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的人员、托幼机构工作人员、经常接受输血或血液制品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者的家庭成员、男性同性恋或有多个性伴侣和静脉内注射毒品者等也应接种乙肝疫苗。
接种甲肝疫苗效果肯定,可有效预防儿童、青少年甲肝发病与流行。
减毒活疫苗接种对象为18月以上的婴幼儿、儿童以及成人,接种1次。
灭活疫苗需0、1、6月接种3次。
甲肝疫苗已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对18月龄儿童给予免费接种甲肝疫苗。
2、防止“病从口入”,预防甲肝和戊肝甲肝和戊肝病毒主要经消化道传播,注意饮食和饮水卫生、防止“病从口入”可预防甲肝和戊肝病毒感染。
戊肝疫苗已经研制成功。
3、切断传播途径,预防丙型肝炎丙肝目前虽然无法通过接种疫苗进行预防,但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切断其传播途径(如使用安全的血液制品、不共用注射器、避免不洁医疗行为等),丙肝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4、健康教育(1)日常生活、工作、学习接触不会传播乙肝和丙肝病毒。
乙肝和丙肝病毒不会通过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日常接触不会传播乙肝和丙肝病毒,与乙肝和丙肝感染者共同生活、工作、学习不会感染。
(2)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者可结婚、生育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者的配偶及时注射乙肝疫苗是最好的预防措施。
注射乙肝疫苗后一定要检查有无抗-HBs产生。
一般而言,体内产生抗-HBs后,即使同乙肝患者有性等密切接触也不会被感染。
另外,免疫功能正常的成人感染乙肝病毒后大多数可以自动清除病毒而痊愈。
现实中乙肝患者的配偶因为都是成年人,婚后虽然可能被感染,但很少转为慢性乙肝,相反多数可产生对乙肝病毒的免疫。
建议乙肝病毒感染者的配偶要及时(最好在婚前)注射乙肝疫苗。
由于乙肝病毒存在母婴传播,一些携带乙肝病毒的育龄妇女在生育问题上,产生畏难情绪,担心自己的孩子感染乙肝病毒。
自乙肝疫苗问世以来,乙肝疫苗阻断母婴传播已取得非常显著的效果,如联合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并保证在出生24h内及时接种(越早越好)首针乙肝疫苗,可保护95%以上的小孩不被感染;但极少数(约2%~3%)可能通过宫内感染而导致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目前还没有很好的阻断宫内感染的方法。
总的看来绝大多数新生儿在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后是可以避免乙肝病毒感染的。
(3)、我国已明确取消了入学、就业乙肝体检项目随着人们对乙肝传播途径的认识,目前确认乙肝传播途径主要为血液传播、母婴传播和性传播,乙肝病毒携带者在生活、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中不对周围人群和环境构成威胁。
为保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的合法权益,2010年2月10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卫生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12号),取消了入学和就业体检中检测乙肝项目。
目的是保护公众的平等教育和就业权利。
从医学角度讲,为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乙肝,对于有医疗需要或个人常规健康体检,并不限制检查乙肝感染标志物。
对于单位组织在职人员集体健康体检,则应本着自愿和私密的原则(乙肝检查结果只反馈给个人,不得告知单位和任何其他第三方)。
从保护未感染者自身的角度讲,也鼓励个人通过体检、检测了解自身感染状况,如为乙肝易感者(未感染乙肝病毒且未具免疫力),应接种乙肝疫苗。
四、控制措施我国法定传染病系统每年报告超过130万例病毒性肝炎病例,占法定传染病报告总病例数的1/3,由此带来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及巨大经济负担,给疾病防治工作带来严峻挑战。
我国政府重视肝炎防治工作,将乙型病毒性肝炎作为四个重大传染病之一,不断加强病毒性肝炎防治力度,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制订防治策略,采取综合措施,控制病毒性肝炎的流行与传播,已经取得明显效果。
1.预防措施(1)健康教育:应向群众宣传乙肝知识,认清乙肝病毒传播途径的复杂性和乙肝在我国人群中的普遍性,要树立预防为主,自我保护的意识。
(2)执行新生儿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制度,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注射第一针乙肝疫苗,“越早越好”;做好产前检查,HBsAg阳性、HBeAg阳性的“双阳母亲”的新生儿,要用乙肝疫苗联合“乙肝高效价免疫球蛋白”注射以阻断母婴传播。
(3)献血员的筛选:献血员必须做到每次献血前检测血清转氨酶(ALT),以敏感的方法(ELISA)检测HBsAg,两项中任何一项阳性均不得献血。
(4)防止医源性传播,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应严格实行一人一针一管,各种医疗卫生用品及器械应遵照GB15982有关规定执行。
2.做好慢性HBsAg携带者的管理与随访,血液HBsAg阳性、各项肝功能正常、但无症状体征,经半年随访无变化者为慢性HBsAg携带者。
(1)慢性HBsAg携带者不能献血,可以照常工作与学习。
(2)注意个人卫生、经期卫生和行业卫生,所用剃须刀,修面用具,牙刷,盥洗用品等应单独使用。
3.对病人、接触者及直接接触环境的管理乙型肝炎病人确诊后要及时进行疫情报告,患者隔离要根据病情采取不同措施,乙肝病人使用的器具物品应单独使用,接触者应及时接种乙肝疫苗以预防。
4.流行期措施乙型肝炎在我国常年散发,感染人群基数很大,没有明显季节性,暴发流行的形势也不常见,突然暴发流行常见于血制品污染和吸毒人群,应特别做好血制品管理,打击贩毒等工作。
控制流行的首选方法是新生儿免疫接种,降低下一代感染率,最终达到控制流行的目的。
肝炎防治知识双阳区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