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国初中化学素质和能力竞赛肇庆赛区

2010年全国初中化学素质和能力竞赛肇庆赛区
2010年全国初中化学素质和能力竞赛肇庆赛区

2010年全国初中化学素质和能力竞赛肇庆赛区

光荣榜

2010年全国初中化学素质和能力(第二十届天源杯)竞赛成绩已揭晓,我市学生获全国一等奖(15人)、全国二等奖(18人)、全国三等奖(18人)、肇庆市一等奖(131人)、肇庆市二等奖(287人)、肇庆市三等奖(515人)。现分县(市)、区将学生获奖以及获全国一、二、三等奖辅导教师名单公布如下:

端州区、鼎湖区、大旺区

全国一等奖(7人,60分以上)

林松(肇庆一中,辅导教师:黄以衡)李鸿治(肇庆一中,辅导教师:黄以衡)石础硕(肇庆中学,辅导教师:何自珊)李艳婷(肇庆一中,辅导教师:黄以衡)谢一帆(肇庆一中,辅导教师:黄以衡)唐苏东(端州中学,辅导教师:冯喆)张惠莹(肇庆一中,辅导教师:黄以衡)

全国二等奖(10人,55.5~59.5分)

林尚钿(肇庆一中,辅导教师:黄以衡)廖浩霖(鼎湖中学,辅导教师:苏洁冰)李阳(肇庆中学,辅导教师:何自珊)张婷婷(肇庆一中,辅导教师:黄以衡)陈嘉怡(鼎湖中学,辅导教师:苏洁冰)李国钊(肇庆一中,辅导教师:黄以衡)李炫锋(肇庆中学,辅导教师:何自珊)廖可茵(鼎湖中学,辅导教师:苏洁冰)林劲(鼎湖中学,辅导教师:苏洁冰)何沛宽(沙浦初中,辅导教师:陆小群)

全国三等奖(8人,53~55分)

苏维洵(肇庆一中,辅导教师:黄以衡)陆建锋(鼎湖中学,辅导教师:苏洁冰)邓浩彬(肇庆一中,辅导教师:黄以衡)文炫皓(肇庆中学,辅导教师:何自珊)龙宇彤(肇庆中学,辅导教师:何自珊)陆嘉伟(肇庆一中,辅导教师:黄以衡)关健斌(肇庆一中,辅导教师:黄以衡)钟雪文(肇庆中学,辅导教师:何自珊)

肇庆市一等奖(64人)

梁健(肇庆一中)梁礼宽(沙浦初中)张绮琳(肇庆一中)李焕能(广利初中)密世鸿(肇庆一中)孔德龙(肇庆中学)苏姗(肇庆中学)严健宁(肇庆中学)李文诗(肇庆一中)郑安迪(肇庆中学)彭胤期(肇庆中学)郑晓旭(肇庆田中)郭珉琦(肇庆中学)梁志恒(肇庆一中)郑芷欣(肇庆中学)王雯(肇庆中学)陈泳如(肇庆十中)黄湘(肇庆12中)陈富达(鼎湖中学)周卓弘(肇庆中学)蔡诗敏(加美学校)霍洁锋(凤凰初中)彭家倩(鼎湖中学)苏湲湲(肇庆一中)翟俊铭(肇庆一中)余沁洁(肇庆中学)张兆颖(肇庆中学)罗志豪(肇庆五中)翟嘉茵(肇庆一中)刘心怡(肇庆中学)翁文轩(肇庆一中)陈令奕(肇庆中学)李冠成(黄岗中学)刘南建(加美学校)李嘉颖(鼎湖中学)何嘉文(肇庆中学)何惠怡(肇庆一中)黄灏(肇庆一中)谢思维(肇庆一中)李世杰(肇庆中学)谢子文(桂城初中)莫文懿(肇庆一中)高洁(肇庆中学)黎嘉诚(肇庆田中)林景山(肇庆12中)王丽玲(鼎湖中学)陈健滨(鼎湖中学)李小枫(肇庆12中)何维炜(鼎湖中学)陈坚(鼎湖中学)李嘉辉(鼎湖中学)张雅萍(肇庆中学)王露(肇庆一中)钟诗淇(肇庆一中)区民东(肇庆中学)黄璟珲(肇庆中学)张梓超(肇庆中学)唐杰聪(端州中学)陈小红(鼎湖实中)麦鸣栩(肇庆12中)苏淑仪(加美学校)梁宝(沙浦初中)邹志伟(凤凰初中)冯嘉成(鼎湖中学)

肇庆市二等奖(76人)

王俊健(肇庆一中)王嘉盛(肇庆中学)严子滨(肇庆中学)冯建华(端州中学)朱然翔(鼎湖中学)梁嘉文(肇庆12中)

(接上页)

2010年全国初中化学竞赛复(端州、鼎湖、大旺)光荣榜 1

(续下页)莫森杰(永安初中)李少欣(广利初中)郑思颖(广利初中)江秉炎(凤凰初中)黎家豪(凤凰初中)何嘉贤(鼎湖中学)袁嘉敏(鼎湖中学)刁义雅(大旺中学)谈丰铭(肇庆田中)唐梓伟(肇庆田中)罗立宝(凤凰初中)陈永顺(鼎湖实中)李嘉锜(肇庆12中)廖志鹏(肇庆12中)刘晓莹(肇庆七中)陈其展(肇庆七中)吴倩航(肇庆中学)伦梓丰(肇庆中学)张清朗(肇庆中学)李若愚(加美学校)宋晓磊(加美学校)陈诗慧(肇庆中学)赵慧妍(肇庆中学)谢元恒(肇庆五中)张桂林(莲花初中)朱柏贤(肇庆一中)熊珊琳(肇庆一中)黄轩(肇庆五中)吴祈玮(端州中学)张雪婷(鼎湖实中)黄子奕(肇庆中学)陈泓汉(端州中学)梁汝雄(鼎湖实中)冯浩恩(肇庆一中)卢晓玲(肇庆四中)严嘉骏(肇庆12中)郑荣良(加美学校)梁敏芝(永安初中)陈耀龙(桂城初中)梁宇发(肇庆一中)黎小琳(肇庆中学)邹庆涛(肇庆五中)钟鸿钧(肇庆五中)谢健聪(肇庆田中)梁广发(肇庆七中)杨金花(永安初中)梁财(沙浦初中)伍肇奇(肇庆田中)江庆勇(肇庆12中)何燕婷(沙浦初中)冼艺媚(端州中学)麦敏华(广利初中)程富阳(肇庆一中)郭作标(肇庆一中)莫为为(肇庆中学)夏振聪(黄岗中学)邓文杰(莲花初中)谢嘉成(莲花初中)彭小爱(大旺中学)林桂玲(大旺中学)陈国庆(大旺中学)梁文敏(肇庆四中)麦瑞炜(肇庆五中)严永菲(肇庆八中)张振浩(端州中学)苏珺雅(端州中学)潘文(地质中学)谢嘉蕴(广利初中)冯文宇(鼎湖中学)冯敏华(鼎湖实中)

肇庆市三等奖(107人)

温海奇(肇庆一中)徐品通(肇庆一中)吴权英(肇庆四中)陈昱而(端州中学)罗锦财(沙浦初中)彭癸大(莲花初中)许子姗(广利初中)廖子杰(鼎湖实中)陆洁映(肇庆五中)张思雄(黄岗中学)黄雅新(铁路学校)张浩(桂城初中)

钟灼棋(肇庆十中)陈志聪(永安初中)黄翩(肇庆中学)夏怡(肇庆田中)卢冬莹(肇庆田中)麦浩崙(端州中学)温嘉俊(端州中学)熊新稳(地质中学)刘德威(地质中学)陈松开(沙浦初中)李淑敏(肇庆七中)马凯军(永安初中)欧巧菁(沙浦初中)张世钰(莲花初中)傅业康(桂城初中)` 梁欣怡(鼎湖实中)李民杰(鼎湖实中)程月(肇庆一中)

林衍森(肇庆五中)关竣龙(肇庆田中)谭敏强(肇庆八中)吴韦江(地质中学)莫泽成(地质中学)劳振星(永安初中)陈宇燚(广利初中)梁敏洁(大旺中学)李敏清(肇庆四中)陈国慧(肇庆五中)何嘉辉(肇庆田中)钟佩(肇庆田中)陈诗媚(桂城初中)陈仲成(桂城初中)温阳权(凤凰初中)杜耀宗(肇庆十中)吴江杰(肇庆12中)周黎明(黄岗中学)陈建源(端州中学)谢富南(永安初中)巫小明(大旺中学)李诗敏(肇庆中学)李景维(广利初中)李家烨(鼎湖实中)陈振宇(鼎湖实中)卓六彬(大旺中学)林雅盈(肇庆五中)廖远丽(肇庆田中)伍晓龙(肇庆12中)许志文(地质中学)莫余生(永安初中)韦舒(鼎湖实中)欧路森(大旺中学)卓俊田(肇庆十中)杨大福(永安初中)苏坚梁(广利初中)康华(鼎湖实中)钟嘉怡(大旺中学)覃端豪(肇庆四中)朱浚滔(肇庆五中)周家慧(铁路学校)黄展君(永安初中)谢文婉(莲花初中)吴绮君(肇庆五中)黄维政(肇庆七中)江佩仪(广利初中)张滢(肇庆五中)赵泽熹(肇庆12中)莫瑞奕(莲花初中)冼欣华(广利初中)黎以杰(大旺中学)邓廷发(肇庆五中)梁少明(肇庆七中)吴思明(肇庆八中)黄灏(端州中学)陆辉时(端州中学)李洁凌(莲花初中)植建勇(莲花初中)余炳松(肇庆五中)陈校标(肇庆七中)卢家庆(永安初中)梁颖欣(沙浦初中)张思龙(黄岗中学)张易謦(铁路学校)谢可为(广利初中)程志锋(肇庆八中)曾鸿图(肇庆五中)卢文婷(肇庆七中)黄楚舜(鼎湖中学)陈文杰(凤凰初中)苏锦良(肇庆五中)蓝伟斌(肇庆八中)覃志荣(肇庆八中)林政洪(莲花初中)区玉芳(凤凰初中)梁东舒(肇庆十中)罗凤兰(沙浦初中)

2010年全国初中化学竞赛复(端州、鼎湖、大旺)光荣榜 2

(完整word)2017上海市初中学生化学竞赛(天原杯)复赛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

2016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化学竞赛(第二十八届天原杯)复赛试题 (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H-1 Li-7 C-12 N-14 O-16 Fe-56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个小题,共40分,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有两个答案的错1个不得分,漏选1个扣一半分数) 1、2015年10月,因发现抗疟疾药青蒿素而首获诺贝尔自然科学类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是 A. B. C. D. 2、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金钢石 B、汞蒸汽 C、氯化氨 D、瓷坩埚 3、已知HClO与H2SO3都是弱酸,两者可以发生反应:HClO + H2SO3→ HCl + H2SO4,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该反应中H2SO3作还原剂 C、该反应说明某些酸具有一定的碱性 D、反应后溶液pH>7 4、垃圾应分类收集,以下物质应放置于贴有“”标志垃圾筒内的是 A、废电池 B、旧报纸 C、空易拉罐 D、过期药品 5、在命名化学物质时,如果某元素的化合价不止一种,一般我们把其中比较稳定而且常见的化合价作为标准,化合价比它高的加上前缀“高”,化合价比它低的加上前缀“亚”,以此进行区分。据此,下列物质命名正确的是 A、BaMnO4:锰酸钡 B、Na2FeO4:铁酸钠 C、Hg2Cl2:氯化汞 D、CaHPO4:亚磷酸氢钙 6、波尔多液是一种含铜杀菌剂,制作波尔多液的主要原料除了水和硫酸铜外,还需 A、纯碱 B、烧碱 C、硫磺 D、生石灰 7、下列能制备氢气并能灌充小氢气球的实验装置是

A. B. C. D. 8、在设计探究实验时,往往保持所有条件均相同进行多次实验,其目的是 A、增加数据数量,便于总结数据变化规律 B、控制实验条件进行对比 C、消除试剂中所含杂质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D、消除偶然的不确定因素带来的误差 9、已知酸碱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与消耗的酸、碱的物质的量成正比。将30mL某稀硫酸与30mL某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恰好完全反应,溶液温度升高△T1,保持两种溶液浓度不变,体积均改为90mL进行中和,溶液温度升高△T2,若不计热量损失,△T1与△T2的关系是 A、△T1=△T2 B、△T1=3△T2 C、3△T1=△T2 D、6△T1 =△T2 10、某溶液的溶质可能是K2SO4、KCl、Na2CO3、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同学取4份此溶液样品,分别进行如下实验: ①进行焰色测试,火焰呈黄色,透过蓝色钴玻璃可以看到火焰呈紫色 ②加入硝酸银,产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部分溶解,产生气体 ③加入足量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沉淀部分溶于稀硝酸且放出气体 ④加入足量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后向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该同学最终确定该溶液中仅存在K2SO4、KCl、Na2CO3三种溶质。请分析.该同学只需完成上述哪两个实验,即可得出此结论?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11、意大利化学家阿伏伽德罗在化学上的重大贡献是建立分子学说,他提出: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现有两个密闭容器,分别装有等质量的甲、乙两种气体,若两容器内气体的温度和压强均相同,且甲的密度大于乙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完整版)

教师素质提升计划 教师素质提升计划 随着基础教育的改革,我们面对的新理念、新事物越来越多,作为一名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我已感受到有些力不从心,再不提升自己,将无法胜任今后的工作。所以我认为中心小学开展的“教师综合素质提升工程”是恰到好处,使广大教师能很快地投入到课程改革中,尽快提高自己的素质。我认真阅读了学校的活动方案,决定以校活动方案为指导思想,切合自身实际制订提升自己综合素质计划。 一、用新理念武装头脑: 思想决定行动,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是无法满足学生及家长的要求的,更无法适应时代的要求。我决定每天都抽出一点时间阅读教育专家的论著,翻阅我校定的《云南教育》、《教材教法研究》提升自己对教育的认识,工作中不至于迷失方向。以便使自己在在思想上,始终如一地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热爱本职工作,关心国家大事,坚持政治学习。在本职工作上,注重个人道德修养,为人师表,严于律己,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在与同事的相处中,注意加强团结,与同事相处融洽,合作愉快,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使自己融入这个团结协作的学校大家庭。 二、注重加强日常教育教学常规。 精心备课;细心批改每一本作业,杜绝错批、漏批现象,要求批语的书写要认真、规范,要及时做好批改记录。精心准备每一篇课文,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和教学常规,做到课前有教案、不迟到、

不坐着讲课、不提早下课、不拖堂、不挖苦讽刺学生更不体罚学生等;尤其要多关注后进生,切实促进后进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三、用激情打扮课堂。 我认为教师必须用激情去感染学生,去吸引学生。这也是我所欠缺的。知识讲到位了,为什么学生还不会?我想那就是我还没让学生着迷,我在学生心中还没产生那么大的魅力,本学期我尽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注重培养学生养成井然有序的课堂常规;使他们在轻松愉快、欢乐活泼的状态下进行积极地学习。所以我努力将激情带进课堂,使自己的课大放异彩。 四、用智慧教育学生: 教师是学生的领路人。教师教育学生,不仅仅用自己的知识,更重要的是用自己的品德,用自己的修养,用自己良好的行为习惯。 ‘漂亮’的孩子人人爱,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严格要求、公平对待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才能树立威信搞好教学。 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有个性,他们对教师不再盲从,他们会评价、判断、评价、选择自己喜欢的教师,所以过去的师道尊严对他们已没有多大威慑力。我希望自己的教育风格越来越幽默,工作越来越轻松,而不是每天在生气和劳累中度过,所以我要学习教育的技巧和艺术,使自己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教师。 五、练就过硬的本领。 “钢笔字、毛笔字、粉笔字、简笔画、普通话”是教师的基本功。为给学生做好榜样,我会持之以恒地加强自己的基本功练习。另外要勤练笔,多写下水文和教学反思,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常到教育网上与同行交流,在探讨中学习,积累知识,形成能力。同时,作

初级中学化学核心素养

化学在生命、材料、环境、能源等领域中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中协同发展,在解决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其包含的核心素养主要有: 1、以培养学生完美人格和终身学习能力为宗旨,指导学生从更高的视野和境界上自我 发展。 2、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如学生的化学双基知识,学科的一些基本思想如守恒的 思想、绿色化学思想;学科基本方法如用归纳的方法、比较的方法进行概念辨 析等)。 3、化学思维素养(包括化学逻辑思维素养,如“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思维 方式”,如“从辩证的角度、从微观的角度来认识化学”以及化学批判性思维 能力等)。 4、化学信息素养(如对工艺流程、合成路线、化学程序等信息的处理等)。 5、跨学科综合创新素养、合作交流能力以及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中化学核心素养之我见

贾维兵 什么是化学核心素养?如何确定化学核心素养? 2014年,4月24日,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即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化学核心素养是指本学科给予学生未来发展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在解决复杂的、不确定性的现实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或能力;是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2014年12月8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工作启动会在京召开。此次修订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要求,率先在高中课程标准中增加学科核心素养和基于核心素养制定出的质量标准内容。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组按照教育部课标修订的要求,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高中化学课程特点,提出包含“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识”“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等五个要素的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为了促进化学老师对化学核心素养的认识,将化学核心素养的培育工作落实到高中化学教学中,杨梓生在《对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2016)一文中,对化学核心素养从内容属性、内涵特点及内在联系等方面进行了自己的解读。认为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具有凸显化学本质特征、反映化学基本问题、揭示化学学科思维、体现课程育人价值等内涵特点。 那么,初中化学核心素养是什么呢?初中化学核心素养会和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一样吗?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和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有什么关系? 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的宗旨是一样的,都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和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有相同点,但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的具体课程目标不相同,初中化学是化学的启蒙阶段,而高中化学则是对初中化学的进一步深化与完善,如初中化学没有有关化学平衡的内容,而高中化学有,因此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和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不可能完全相同。例如“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是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之一,但由于初中化学没有有关化学平衡的内容,因此“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就不能也直接作为初中化学核心素养之一。 那么,什么是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如何确定初中化学核心素养? 要确定初中化学核心素养,首先就要弄清确定学科核心素养的依据。成尚荣在《回到教学的基本问题上去》(2015)认为学科核心素养的研制与把握,要依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三个重要的基于:(1)基于学科特质。(2)基于学科核心任务。(3)基于学科的实施方式。《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版)规定了初中化学的性质和教育目标,是初中化学教学的基本依据,因此要确定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初中化学课程标准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依据。 化学变化是化学科学研究的核心内容,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而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之一,也是初中化学的重点内容,因此“变化守恒”可以作为初中化学的核心素养之一。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不同于其他科学最特征的思维方式,所以“宏微结合”可以作为初中化学的核心素养之一。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物质可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符号是国际通用的化学的特有语言,所以会认识化

(完整word版)初三化学竞赛试题

初中化学应用知识竞赛初赛样题 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 姓名评分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Mg—24 S—32 Cl—35.5 K—39 Ca—40 Cu--64 一、精挑细选,每小题有1个或2个正确的答案哦!(每小题2分,共30分) 1、健康的食品关系千家万户,下列有关做法中,合理的是 A.用工业石蜡或滑石粉给瓜子“抛光、美容” B.用“明胶+色素”制作“人造鱼翅” C.用适量的小苏打使面包松软可口D.将过期奶粉掺入合格奶粉继续售卖 2、下列关于环境保护问题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绿色化学”是指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化学 B.“白色污染”主要是指白色粉尘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C.“温室气体”主要是指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 D.“酸雨”是由大气中含硫和和氮的氧化物等导致的 3、元素X 的氢氧化物的化学式为X(OH)m ,元素Y 的钾盐的化学式为KnY,则X与Y 两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A.XmYn B. YmXn C. XnYm D. YnXm 4、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红、紫等颜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B.含磷洗衣粉广泛使用与排放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 C.在封闭的海湾更易发生赤潮D.赤潮的发生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 5、已知镁在空气中燃烧时,会发生如下两个反应 3Mg+N2=Mg3N22Mg+O2=2MgO 则24g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所得产物的质量为( ) A.等于33.3g B.等于40g C.33.3g---40g 之间D.小于33.3g或大于40g 6、原子的核电荷数小于18的某元素X,其原子的电子层数为n,最外层电子数为2n+1,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n2―1.下列有关X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能形成化学式为X(OH)3的物质B.X可能形成化学式为KXO3的物质 C.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核电荷数肯定为奇数 D.X能与某些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 7、氢气将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新能源。以水为原料大量制取氢气最理想的途径是 A、由热电站提供电力电解水 B、改进以焦碳和水制水煤气的方法 C、利用太阳能分解水 D、使赤热的铁和水反应生成氢气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教师素质提升心得体会范文

教师素质提升心得体会范文 在素质教育中,教师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素质呢?又要怎么去提升教师的素质呢?下面 是带来的教师素质提升心得体会,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经过了四期的师德素质培训班的学习,听了各位专家的讲座,使我在思想上、行为上 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尤其是在这几期高效课堂班的学习中,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自身 的不足,现将自己的点滴体会总结如下: 首先是在钱志亮教授所讲的一堂好课应做到饱满的激情,热情的关注,亲切的语言, 丰富的肢体语言,深入浅出地讲授……反观自己的教学,慢条斯理,一板一眼,缺少激情 澎湃,尤其是前些年一直从事高年段的班主任工作,回过头来教一年级孩子,面对课堂上 孩子咿咿呀呀,自己真有些不知所措。领导听课后评价也是儿童化的语言不够,不适合低 年段教学。听了专家的讲座,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了一堂好课好比一幅优美的风景画,那么 教学语言就是画的色彩,就像钱教授的课,在他风趣幽默的语言中很快的过去了,而那种 教学理念不知不觉地在头脑中扎根。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作为教师,尤其是低年段的教师,面对孩子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特点,教师必须用语言的情趣,丰富多彩的课堂活 动形式来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以激发他们想象的活力,唤起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的热情,使学生的思维活动处于最佳状态。 其次是有效的课堂还要注意细节。一节课是否成功,学生掌握得好不好,除了要有好 的教学设计,细节的注重尤为重要,因为你的教学内容准备得再充分,过程设计得再好, 总会有个别学生不领情,不理睬。在课堂上,在你激情澎湃时,经常会发现有的学生貌似 学习,一动不动,实际上是精神溜号。这种装学习的状态如果持续时间过长,就会造成学 习能力下降。这时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课堂上注意到这些个别学生。课下多走近他们了解他 们上课不听课的原因,是学习兴趣没培养,学习方法欠缺,这是个体原因,因为生病致使 注意力不集中,关注学生能否看到、看懂、听到、听懂……找到原因,制定具体的措施和 方案。以前对这类事中我总是简单的批评,事后发现收获不大,通过学生使我更清楚地认 识到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问题,必须有科学的方法。 通过培训使我认识到要学习的内容还有很多,要走的路还要很长,如何做好教书育人 的工作,这是我在今后的培训中进一步学习和实践的动力。 学习了”一个好教师的素质”.我深刻的认识到:在进行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应 该重视学生和自身素质的共同提高,共同发展,而对于我们自身的素质则要引起高度重视。所以,我认为素质教育,首先应该从教师抓起。那么,在素质教育中,教师应该具有什么 样的素质呢? 教师,作为一个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的特殊职业,对于思想政治素质具有特殊的 要求。一个教师若思想政治素质不强,他培养出的人也不会太强,甚至会给社会造成巨大

化学核心素养

化学核心素养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能通过观察、辨识一定条件下物质的形态及变化的宏观现象,初步掌握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并能运用符号表征物质及其变化;能从物质的微观层面理解其组成、结构和性质的联系,形成“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应用”的观念;能根据物质的微观结构预测物质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具有的性质和可能发生的变化。 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能认识物质是在不断运动的,物质的变化是有条件的;能从内因和外因、量变与质变等方面较全面地分析物质的化学变化,关注化学变化中的能量转化;能从不同视角对纷繁复杂的化学变化进行分类研究,逐步揭示各类变化的特征和规律;能用对立统一、联系发展和动态平衡的观点考察、分析化学反应,预测在一定条件某种物质可能发生的化学变化。 3、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能初步学会收集各种证据,对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基于证据进行分析推理,证实或证伪假设;能解释证据与结论之间的关系,确定形成科学结论所需要的证据和寻找证据的途径;能认识化学现象与模型之间的联系,能运用多种模型来描述和解释化学现象,预测物质及其变化的可能结果;能依据物质及其变化的信息建构模型,建立解决复杂化学问题的思维框架。 4、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

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能依据探究目的设计并优化实验方案,完成实验操作,能对观察记录的实验信息进行加工并获得结论;能和同学交流实验探究的成果,提出进一步探究或改进实验的设想;能尊重事实和证据,不迷信权威,具有独立思考、敢于质疑和批判的创新精神。 5、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崇尚真理,形成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认识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开发的重要性,具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绿色化学观念;深刻理解化学、技术、社会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赞赏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能运用已有知识和方法综合分析化学过程对自然可能带来的各种影响,权衡利弊,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参与有关化学问题的社会决策。

加快学校信息化,全面提升教师能力

加快学校信息化,全面提升教师能力 [内容摘要]信息化是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捷径,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前提,是基础,抓教育信息化就是抓教育的改革开放,就是解放和发展教育的生产力。加强学校信息化工作,要从校长到教师上下齐心,统一认识,建立长效机制,不断培植后劲,让信息化技术的开展和应用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注入强劲的动力。[关键词] 信息化管理教师素养平台 信息化是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捷径,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前提,是基础,抓教育信息化就是抓教育的改革开放,就是解放和发展教育的生产力。抓教育信息化就是要改变教师的行为方式、改变学生的生存状态、改变学校的发展模式、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学校信息化的实施已经成为教育教学无须争议的时代特征。 一、更新观念,统一认识 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创新速度最快、通用性最广、渗透率最强的高技术之一,信息化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影响最为深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式现代化。要更好地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硬件配置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软件的制作与应用。必须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有效整合,才能发挥其独特作用。要使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得心应手,像用黑板、粉笔那样习惯自如,就必须引导他们对教育信息化有全新的认识和定位。 校长是学校的擎旗手,是学校工作的导航塔。在实施信息技术教育中,作为校长,个人的魅力重要,有一支能战斗的团队更重要。我们也知道,信息社会让绝大多数学校处于同一条起跑线上,让绝大多数校长位于相同的一个发展平台。信息化的实施过程中,因硬件、软件的不断变革,环境和条件的不断变化,促使校长一个人无法应付和应对所出现的新状况,这时,就必须让自己去发挥个人的魅力去带领一支优秀的团队,让这支团队在信息技术方面的魅力去感染老师,去带动老师,去影响老师,同时在实施中去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解决问题,以

全国初中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

全国初中化学竞赛试题 及答案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2008年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 (第十八届天原杯)复赛试题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 得分 试题说明:1.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附加题供选用)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F:19 Na:23 Al:27 S:32 Cl: K:39 Ca:40 Mn:55 Fe:56 Cu:64 Zn:65 Ba:137 3.考试时间:2小时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 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有两个答案的错1个不得分, 漏选1个扣1分。请将答案填在下表相应题号的空格内。)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1.2007年10月24日,我国使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嫦娥1号”送上月球轨道,其任务之一是探测月球上氦–3(质子数为2,中子数为1的原子)资源。下列氦–3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2.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08年8月8日在北京举行。下列措施不符合绿色奥运理念的是() A.奥运场馆周围的路灯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 B.在奥运场地使用电动汽车和新型清洁燃料汽车 C.场馆附近的绿化采用微灌或滴灌智能控制技术 D.将奥运村的生活垃圾全部集中深埋 3.1991年碳纳米管被发现。碳纳米管是由石墨中的碳原子层卷曲而成的管状的材料,管的直径一般为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管的厚度仅为几纳米。碳纳米管由于其独有的结构和奇特的物理、化学特性以及潜在的应用前景而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有关碳纳米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碳纳米管是一种新型的高分子化合物 B.碳纳米管的化学性质常温时很稳定 C.碳纳米管导电属于化学变化 D.碳纳米管的结构和性质与金刚石均相同 4.闪电时空气中有臭氧(O3)生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O3和O2混合得到的是纯净物 B.O2比O3稳定 C.等质量的O3和O2含有的氧原子数之比是2︰3 D.O3与O2的相互转化是物理变化 得分评卷 人

2017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化学竞赛(天原杯)预赛试卷与答案

2017年上海市初中学生化学竞赛(天原杯)预赛试卷与答案 (总分100分时间1小时)得分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K-39 Fe-56 Cu-64 Ag-108 Ba-137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016年度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法国的让-皮埃尔-索瓦、美国的詹坶斯-弗雷泽-司徒塔特以及荷兰的伯纳德-费灵格,以表彰他们 A.在“分子机器的设计和合成”方面的贡献 B.发现了细胞自噬的机制 C.对契约理论的贡献 D.发明高亮度蓝色二极管 2.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呈强酸性的是 A.厕所清洁剂 B.洗发水 C.厨房洗涤剂 D.牛奶 3.刘禹锡的诗句“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里来”描述了某种金属的性质,该金属是A.Au B.Ag C.Pt D.Cu 4.物质的用途错误的是 A.盐酸:制药B.氢氧化钠:改良土壤 C.食盐:制烧碱 D.C硫酸铵:作化肥5.食品包装袋中的“双吸剂”用于防潮和抗氧化,双吸剂中起到抗氧化作用的物质可能是A.铜 B.碳 C.铁 D.硫 6.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研究空气成分时用到的反应物是 A.红磷 B.白磷 C.铜 D.汞 7.常用的溶液中通常存放于棕色试剂瓶的是 A.稀盐酸 B.稀硫酸C.硝酸银溶液 D.石灰水 8.(2017上海天原杯预赛题)将密封良好的饼干从平原带到高原,包装袋会鼓起,这是因为A.饼干的质量变大 B.袋内气体分子个数增多 C.高原地区大气压强较大 D. 袋内气体分子间的间隙变大 9.中药麻黄有止咳平喘的功效,其有效成分是麻黄碱(C10H15NO),唐朝孙思邈的《千金方》中记载有麻黄的用法“……,取茎、去根节、煮十余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麻黄碱的摩尔质量为165g/mol B.麻黄碱是一种有机化合物 C.麻黄碱能溶解在水中 D.1mol麻黄碱约含有6.02×1023个NO分子10.有关化合价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化学变化中元素化合价可能发生变化 B.同种元素在不同物质中可能有不同的化合价 C.化合价可以是任何整数 D. 同种元素在同一物质中可能有多种化合价 11.物质之间的转化,经过一步反应不能实现的是 A.CuCl2→KCl B. Cu→Cu(OH)2 C. Fe(OH)3→FeCl3 D. BaCl2→Ba CO3 12.(2017上海天原杯预赛题)加热试管中的物质时,与防止试管炸裂无关的是 A.保持试管外壁干燥B.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上部 C.先均匀加热 D.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13.(2017上海天原杯预赛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含量越高铅笔芯的导电性越好 B.只有电解水的实验才能确定水的组成 C.加热含氧化合物都能得到氧气 D.用放大镜观察蔗糖,可看到蔗糖分子 14.(2017上海天原杯预赛题)为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而设计的实验中,不恰当的是

教师个人素质提升计划(完整版)

计划编号:YT-FS-3129-37 教师个人素质提升计划 (完整版)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Through Scientific Prediction, Weighing The Objective Needs And Subjective Possibilities, The Goal To Be Achieved In A Certain Period In The Future Is Put Forward 深思远虑目营心匠 Think Far And See, Work Hard At Heart

教师个人素质提升计划(完整版) 备注:该计划书文本主要根据实际情况,通过科学地预测,权衡客观的需要和主观的可能,提出在未来一定时期内所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必要途径。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作为一名教师,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与发展中,才 能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找准自己的位置。 为了使自己能更进一步的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提升 自己各方面的素质,使自己在工作中能更加的得心应 手,本人特制订素质提升计划: 一、结合教学实践,提升业务素质。 为了提高学习效率,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把 学习内容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并写出相应的教学反思 和教学案例,寻找和发现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 题和不足,把好的教学方法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能力。 在不断实践、运用、反思中使自己求得进步与发展。 同时,利用网络这个交流平台,与其他教师共同交流 自己的学习心得,探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自己

的网络教研水平和教学能力。 二、在研究与反思中提高。 结合学生实际和本册教材特点,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小处入手进行研究。课前,重视导入语和导入环节的精心设计。课堂上,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调动。课后,及时进行反思,案例分析,发现问题,寻找最佳的导入方法。在研究与反思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课堂教学水平。 三、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本学期,本人将以“有效课堂”为目标,认真钻研教材、分析教材,认真设计每一节教案,认真上好每一节课,认真批改每一本学生作业,认真参加每一次教研活动,认真指导学生开展每一次数学实践活动,努力使自己的教学扎实、有效的进行。以此过程,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提高本班教学质量。 总之,个人素质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在长时间的学习、实践中加以强化和形成。因此,本学期,本人将以更大的精力投身于教育教学实践中,严

初中化学核心素养是什么

初中化学核心素养是什么 什么是化学核心素养?如何确定化学核心素养? 2014年,4月24日,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核心素养即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化学核心素养是指本学科给予学生未来发展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在解决复杂的、不确定性的现实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或能力;是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整合。2014年12月8日,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工作启动会在京召开。此次修订的一个重要变化就是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的要求,率先在高中课程标准中增加学科核心素养和基于核心素养制定出的质量标准内容。 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修订组按照教育部课标修订的要求,根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高中化学课程特点,提出包含“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识”“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等五个要素的高中化学核心素养。 为了促进化学老师对化学核心素养的认识,将化学核心素养的培育工作落实到高中化学教学中,杨梓生在《对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2016)一文中,对化学核心素养从内容属性、内涵特点 及内在联系等方面进行了自己的解读。认为高中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具有凸显化学本质特征、反映化学基本问题、揭示化学学科思维、体现课程育人价值等内涵特点。 那么,初中化学核心素养是什么呢?初中化学核心素养会和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一样吗?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和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有什么关系? 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的宗旨是一样的,都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初中化学核心素养和高中化学核心素养有相同点,但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的具体

教师素质提高

教师素质提高

一、课题提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人才竞争导致教育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教育乃至国家发展的战略要求。正如《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中指出的那样:“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 2002年,教育部就全国县级教师进修学校发展现状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指导性意见》,就充实完善教师进修学校功能,充分发挥教师进修学校的作用指明了发展的方向。其中也指出,加强教师进修学校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进修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尤其当前形势下,教师进修学校面临着无限的机遇和挑战,进入了一个无限发展的阶段,我们必须审时度势,清醒判断,抓住当前工作的中心任务和工作重点,使县级教师进修学校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而当务之急必须提高教师进修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另外,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要取得实效,归根结底也取决于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而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担负着本地区教师教育的重要任务,是本地区开展教师培训、自学进修、业务发展、继续教育的重要基地。因此,教师进修学校的教师整体素质就显得格外重要。为此,提高教师进修学校教师的整体素质是区域内教师教育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综上分析,我校领导班子研究决定:确立了《提高县级教师进修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对策与措施研究》作为近两年的重点研究工作,以解决师校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教育的希望在于教师。处于现代信息社会,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在促使中小学生成长、保障基础教育进步方面,被看成比任何时期都重要。素质教育的开展是全方位的,涉及到教育领域的各个方面。教师无论哪一方面的素质不合格,都会直接影响素质教育的顺利开展。尤其是在社会发展迅速的今天,知识陈旧率很高,这就更应在教育行为中培养学生自身发展的能力,既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知识,又要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不断索取新知识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掌握终生受益的学习本领。惟有如此,才能培养出有创新能力的人。而这一切都有赖于教师素质的提高。

初中化学竞赛知识点

初中化学竞赛辅导 第一部分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一)物质的分类 离子化合物:由阴、阳离子相互作用而构成的化合物叫离子化合物。某些碱性氧化物,如Na2O、K2O,常见的盐类如NaCl、KF,常见的碱,如NaOH等都属于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不同元素的原子间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例如氯化氢(HCl)、水(H2O)等。 (二)物质的组成及结构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1)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种类和原子核外电子数。 (2)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是否相等,决定该元素的微粒是原子还是离子。 (3)原子最外电子层电子的数目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密切。 (4)稀有(惰性)气体元素的原子最外层是8个电子(氦是2个)的稳定结构,化学性质较稳定,一般条件下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5)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一般少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电子,使次外层成为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 (6)非金属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上的电子数一般多于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使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 离子: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 (1)带正电荷的离子叫做阳离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带负电荷的离子叫做阴离子(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2)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得失电子的数目即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数。例如钠原子在反应中失去最外层的一个电子成为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Na+),氯原子在反应中得到一个电子使最外层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形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Cl-)。 (三)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化合反应: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叫做氧化反应。 还原反应: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 燃烧:可燃物质与空气里的氧气发生的发光放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措施) 爆炸: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急剧的燃烧。 缓慢氧化:物质进行的缓慢氧化,不象燃烧那样剧烈,但也放出热量。例如呼吸作用,动植物的腐败等。剧烈氧化有燃烧和爆炸。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四)化学用语 原子结构示意图:核内有8个质子。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 数字表示该层的电子数。 第二部分元素化合物知识(一) 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空气中的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稀有气体及其它成分约占1%,许多科学家都做过研究空气成分的实验,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是舍勒、普利斯特里和拉瓦锡。稀有气体的用途很广,根据稀有气体的性质,它被应用于生产和科学研究等方面。空气的污染和防止:煤燃烧产生的烟,(含SO2)、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汽车排出车的尾气(含NO2等)形成的烟雾会造成空气的污染,有害燃烧的污染、空气的污染、环境污染及其危害,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的含量过高,遇水便形成了酸雨,应采取各种措施控制污染,保护环境,注意大气环境保护,特别要注意防止居室中的空气污染,要保护臭氧层。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状态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解水在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

全国初中化学竞赛(天原杯)(1)试题及答案

1996年全国初中化学竞赛(天原杯) 可能用到的原子量: H : 1 C : 12 O : 16 Na : 23 Mg : 24 Al : 27 Cl : 35.5 K : 39 Ca : 40 Fe : 56 Cu : 64 Ba : 137 一、下列每小题分别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请把符合题意的答案的标号填在答题纸相应的空格里,每小题2分,本大题共40分。 1.1803年,道尔顿(英)提出原子学说,对化学发展起了推动作用。其主要论点有:①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②原子是微小的、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③同种原子的性质和质量都相同。从现代观点来看,这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是 ( ) A .②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②③ 2.广场、体育场、飞机场用的照明灯(俗称“人造小太阳”)中充填的气体是( ) A .氮 B .氖 C .氙 D .氩 3.不含氢、氧、碳三种元素的化合物可能属于 ( ) A .酸 B .有机物 C .碱 D .盐 4.有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乙与丙混合产生的沉淀不溶于甲,乙与丁混合产生的沉淀可溶于甲。则该溶液组是 ( ) 5.1-18号元素的原子中,核电荷数之差为8的两种原子 ( ) A .电子层数一定相差1 B .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相等 C .都容易得(或失)电子,形成阴(或阳)离子 D .质子数相差8,中子数也可能相差8 6.血红蛋白的式量为68000,含铁的质量百分比为0.33%,则平均每个血红蛋白分子中铁原子的个数是 ( ) A .1 B .2 C .3 D .4 7.在加热的条件下,用氢气还原a 克氧化铜至剩余固体为b 克时,参加反应的氢气的质量为 ( ) A .克40a B .克8b a - C .克32b D .克9 b a - 8.下列溶液中通入(或加入)括号中的物质,能使溶液的bH 值明显增大的是( ) A .饱和石灰水(二氧化碳)

浅谈初中化学的核心素养

浅谈初中化学的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今后中不可缺少的能力,也是学生今后驻足于的资本,所以对于各个学科的教学和学生的核心素养都有很高的要求。但是对于化学这门学科来说,教师要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化学学习产生兴趣,并且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化学思维和能力,才能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一、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概念? 初中化学的核心素养是化学这门学科的本质素养,它不会因为时间或者地域的变化而变化,是化学学科原本就有的重要素养,是其他学科的素养无法代替的重要存在,也是学生通过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产生出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最有用的化学能力和思维。而化学核心素养完全拥有稳定、关键、等等特征,这正是初中生所需要的。? 二、培养化学核心素养改变教学观点? 当前很多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都是为了让学生对付,让学生死记硬背课本中的化学公式以及重点化学反应,完全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能动性,让原本有趣的化学实验课变成了枯燥了背诵课。为了培养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可以在教学时多进行一些实验。比如,让清水变成牛奶的实验等等,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让学生仔细观察,并且把实验原理解释给学生听,在学生集中注意听课时,不仅可以让学生理解实验原理,还让学生记住了实验规律,进而让学生对化学实验产生兴趣。在学生掌握实验操作后,教师就可以通过物质的状态变化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白其中的内在规律,进而让学生在之后的化学计算中减轻压力。通过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潜移默化掌握化学的化学思维,在脑海中树立正确的化学观念。? 三、培养中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对策? 1、加强结构性质的关联。化学是通过微观解释宏观性质的一门学科,和其他学科不同的思维方式就是宏观和微观的。当前,化学标志已经成为了化学学科的通用标志,不仅可以通过微观说明物质的构成和变

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的措施

全面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措施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的重要途径,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是主力军,因为他们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与学生接触时间最长,接触机会最多,是空间和时间的拥有者。所以教师素质如何将直接影响学生的素质,那么如何提高教师素质、使教学与时俱进呢? 一、更新教育观念,全面培养学生 陈旧的教学模式培养出来的人才难以适应未来社会,更难满足未来社会的发展需求。死板的书本知识,僵化的思维方式,在未来社会无法立足。所以作为素质教育主力军的教师必须首先彻底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树立起全新的“学生观”、“教育观”、“质量观”,研究现代青少年的价值需求,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既要培养全部的学生,又要培养学生的全部。多年来,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片面追求升学率,只抓中上等生甚至尖子生,放弃中下等生及差生,造成两极分化,使一部分学生只好辍学而过早地走向社会,给社会带来很大的压力;其他学生一心只为了高考,三更灯火五更鸡,结果搞得生活没有任何规律,身体素质明显下降,过度疲劳,

常常出现课堂“休克”现象。另外只注重成绩的提高,忽视品德教育,结果青少年的犯罪率大幅度上升;更有甚者因成绩不断滑坡,受不了老师的逆耳“忠言”,离家出走。事实充分地说明,在抓应试教育的同时,必须注重素质教育,没有一个好的身体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想考出好的成绩是绝对不可能的。只有把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产生良好的效应。同时切忌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转变观念,打破陈旧的教学模式,加强全面的素质教育。培养全部的学生,要抓中间促两头,既培养拔尖人才,也要做好后进生转化工作;培养学生的全部,既要抓学习,又要重德育、强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二、为人师表,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常言道:“艺高为师,德高为范。”;“身教重于言教”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培养人、教育人的。教师不但要以自己的才识去教书,还要以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去教育人,教师的举止言行无时不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低素质的教师无法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就道德素质而言,教师应做到人为本、德为先,以自己高尚的品质、良好的修养与人格去感化、影响所教育的对象,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从而达到理想的教育目的。严谨地治学,勤奋地工作,无私地奉献,对学生必然产生一种无声的教育。教师在日常

全国初中化学竞赛试题及解答

20XX年全国初中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第24届天原杯)复试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N-14、O-16、Na-23、Mg-24、Al-27、S-32、Cl-35.5、K-39、Ca- 40、Fe-56、Cu-64、Zn-65、Ag-108、Ba-13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有2个答案的错1个不得分,漏选1个扣1分。请将答案填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空格内) 1.网络神曲“化学是你,化学是我”揭示了化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碳酸钠俗名纯碱,也叫苏打,可用于清洗厨房用具的油污 B.84消毒液在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溶液无色、有漂白作用,它的有效成分为Ca(ClO)2 C.青铜是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材料,目前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合金材料是铝合金 D.明矾[KAl(SO4)2·12H2O]溶于水会形成胶体,因此可用于自来水的消毒杀菌 2.科学家最近在-100℃的低温下合成了一种化合物X,此分子的模型如图所示,其中每个 代表一个碳原子,每个代表一个氢原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分子的分子式C5H4 B. 该分子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93.75% C. 该分子中的氢原子与碳原子的原子个数比为5:4 D.等质量的该物质与甲烷相比,燃烧时消耗的氧气更多 3.下列做法不会使人中毒的是() A.用工业酒精配制白酒饮用B.将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浴室内 C.向蔬菜大棚内通入适量的CO2D.用胆矾对饮用水进行消毒 4. 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 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其他各种离子不能 通过淡化膜,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分析正确的 是() A.溶质质量增加B.溶剂质量减少 C.溶液质量不变D.溶质质量分数减少 5.已知①钠、镁、铝等活泼金属能与乙醇反应,生成乙醇的金属化合物和氢气;②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是相对的,有些金属如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生成金属氧化物和单质碳, 则在下表各选项中,不能利用置换反应通过Y得到W的一组化合物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