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贮箱连接匹配技术研究
低温保存研究用试验系统及试验研究的开题报告

低温保存研究用试验系统及试验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低温保存研究用试验系统及试验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现代医学技术发达,不同领域的细胞和组织的保存需求越来越大。
其中,低温保存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低温保存技术可以在较长的时间里有效地保存生物样本,避免了样本失效和研究结果的不确定性。
因此,开发一款稳定和可靠的低温保存研究用试验系统是非常重要的。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开发一款低温保存研究用试验系统并进行试验研究,以确保在低温保存样本的过程中稳定性和可靠性。
具体目标如下:1. 设计并开发低温保存研究用试验系统,具有稳定性和可靠性。
2. 对比不同储存条件下的样本质量、形态和活性,验证低温保存研究用试验系统的有效性。
3. 探究不同储存条件下样本DNA、RNA等生物大分子的质量、数量和完整性变化情况,评估低温保存研究用试验系统的可行性。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3.1 研究内容本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 设计并开发低温保存研究用试验系统,包括低温贮存设备、低温保存技术,确保在低温保存样本的过程中稳定性和可靠性。
2. 对比不同储存条件下的样本质量、形态和活性,包括低温保存储存、常温保存储存等,验证低温保存研究用试验系统的有效性。
3. 探究不同储存条件下样本DNA、RNA等生物大分子的质量、数量和完整性变化情况,评估低温保存研究用试验系统的可行性。
3.2 研究方法1. 设计并开发低温保存研究用试验系统。
我们将进行研究,包括开发低温贮存设备和低温保存技术,针对稳定性和可靠性进行充分研究。
2. 对比低温保存储存和常温保存储存条件下的样本质量、形态和活性,使用不同的实验方法进行定量分析。
3. 探究不同储存条件下样本DNA、RNA等生物大分子的质量、数量和完整性变化情况,使用PCR、蛋白印迹等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定量研究。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 创新性地开发了低温保存研究用试验系统,并进行科学比较,提供新的保存样本的方式。
低温存放试验方法

低温存放试验方法嘿,咱今儿就来聊聊这低温存放试验方法。
你说这低温啊,就像是个调皮的小精灵,得好好琢磨怎么对付它呢!想象一下,那些需要进行低温存放试验的东西,就好像是要去经历一场特别的冒险。
咱得给它们创造一个合适的低温环境,这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搞定的事儿。
首先呢,得选对设备。
就像战士得有称手的兵器一样,咱得有能精确控制温度的家伙什儿。
这设备要是不靠谱,那试验不就白瞎啦?然后呢,把要试验的东西小心翼翼地放进去,就像送宝贝去冬眠一样。
在这个过程中,可得时刻留意着温度的变化。
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得刚刚好。
这就好像做饭掌握火候一样,多一分少一分都不行。
温度要是波动大了,那可就好比是给试验品坐过山车,它们能受得了吗?而且啊,这低温环境维持的时间也得把握好。
太短了,可能看不出啥效果;太长了,又怕把东西给弄坏了。
这可真是个技术活呀!咱还得时不时去观察一下那些试验品,看看它们有没有啥变化。
这就像是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得时刻留意着。
要是有啥不对劲的地方,得赶紧想办法解决。
你说这低温存放试验方法重要不?那肯定重要啊!要是没做好,产品质量能有保障吗?那不得出大乱子啊!所以啊,咱可得认真对待,不能有丝毫马虎。
比如说,一些电子产品,在低温下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像电池不耐用啦,屏幕不灵敏啦。
这要是不经过严格的低温存放试验,到了消费者手里出了问题,那多闹心啊!还有食品呢,要是低温保存不好,变质了,吃坏了人可咋办?总之啊,低温存放试验方法就像是一个守护天使,守护着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咱可不能小瞧它,得好好研究,好好运用,让它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保驾护航!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呢?。
超低温冷藏集装箱设计研究

超低温冷藏集装箱设计研究发布时间:2023-07-10T07:25:44.127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3年6期作者:陈伟忠[导读] 随着运输方式的不断进步,冷藏集装箱从最初的只具备温控能力,到如今具备制冷、制热、除霜等功能的全尺寸冷藏集装箱,已经成为现代运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由于冷藏集装箱在低温环境下具有高密度、高能量和低能耗等优点,其在货物运输领域的应用范围持续扩大。
宁波港国际物流有限公司 315800摘要:随着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低温运输装备的需求日益增加,国家对冷链物流的政策也逐步完善,超低温冷藏集装箱凭借其较高的性价比以及较大的市场规模,能够有效完成货物运输,推动行业发展。
基于此,本文简单分析超低温冷藏集装箱的市场需求、设计要求,并深入探讨设计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超低温冷藏集装箱;结构设计;冷却系统前言:随着运输方式的不断进步,冷藏集装箱从最初的只具备温控能力,到如今具备制冷、制热、除霜等功能的全尺寸冷藏集装箱,已经成为现代运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由于冷藏集装箱在低温环境下具有高密度、高能量和低能耗等优点,其在货物运输领域的应用范围持续扩大。
1.超低温冷藏集装箱的发展现状和市场需求分析1.1发展现状超低温冷藏集装箱是一种利用温控、保鲜等技术工艺和设施设备,确保冷链产品在运输、储存、配送等全过程始终处于规定温度环境下的专业集装箱。
超低温冷藏集装箱主要用于存放对温度敏感的医用低温箱、环境测试箱、生物制品、药品等产品,其温度范围一般在-40°C至-101°C之间。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2020年,我国冷链物流市场规模超过3800亿元,冷库库容近1.8亿立方米,超低温冷藏集装箱市场规模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然而,我国超低温冷藏集装箱行业发展仍面临不少挑战和问题,主要表现如下:一是,产业基础薄弱,技术水平有待提升。
目前,我国超低温冷藏集装箱的生产主要依赖进口设备和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质量和性能与国际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
低温保存箱验证方案

题目: 低温保存箱验证方案文件号: YMYZ-02替代文件: 无总页数: 9页生效日期: 年月日批准:目录一、总论1.系统概述2.验证目的3.内容概要4.验证人员的要求5.参照标准6.验证用仪器、设备二、安装确认三、性能确认四、日常监控和周期验证五、风险评估六、验证结论一、总论1.系统概述⑴设备名称:卧式低温保存箱DW-25W198 (BD-198E)⑵生产厂家:青岛海尔特种电器有限公司⑶设备编号:JNYYLCSB-02、JNYYLCSB-03⑷本卧式低温保存箱所在冷库设双路电源,一路为市电,另一路为备用发电机,停电时可立即启动。
2.验证目的:性能确认主要检查和确定卧式低温保存箱经过实际运作过程后,其性能是否符合疫苗储存要求。
3.内容概要:于年月日~年月日期间,对该设备的性能进行确认。
本验证第一部分是对本次验证的介绍,其中包括必要的相关资料的介绍以有助于对本次验证的理解。
本验证的第二部分是安装确认。
本验证的第三部分是性能确认。
本验证的第四部分是日常监控与再验证。
本验证的第五部分是风险评估。
本验证的第六部分是验证结论。
4.验证人员的要求:参与本次验证员工均为正常工作的员工,都已按照要求进行了GSP、疫苗管理法规、标准工作程序、设备操作规程等培训。
5.参照及执行文件:⑴《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2000年版⑵《山东省疫苗经营企业验收实施标准(试行)》⑶《疫苗经营质量管理制度》⑷《疫苗经营管理标准工作程序》6.验证用仪器、设备二、安装确认与公共工程连接三、性能确认1.操作者培训的确认1.1合格标准:操作者均已接受了所要求的培训。
1.2评价方法:查阅培训记录,确认是否已对操作者进行了有关方面的培训(包括本验证方案的培训),同时将培训记录的复印件附于本验证之后。
结论:检查人:日期:年月日;复核人:日期:年月日;2.温度的确认2.1合格标准-20℃以下2.2测试手段:开启卧式低温保存箱,在低温保存箱中间位置放置一个温度计,观察温度变化,每1.5小时记录一次,一天五次连续三天,每天变化监控点,将三组结果填于下表(见于2.3)2.3低温保存箱内温度的确认2.3.1低温保存箱(1)第一天月日点分~点分第二天月日点分~点分第三天月日点分~点分2.3.2低温保存箱(2)第一天月日点分~点分第二天月日点分~点分第三天月日点分~点分2.4报警系统确认:人为升、降温超出规定温度时,观察是否报警。
冷冻箱研究报告

冷冻箱研究报告
随着食品产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冷冻技术的应用越来越
广泛,因此冷冻箱的研究和开发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冷冻箱是保持物
品低温环境的装置,它通过低温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保护药品和疫
苗等易变质物品的有效性,同时也能为人们创造更加舒适的居住环境。
冷冻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方面:
1. 自动化技术
现代冷冻箱具有更智能、更便捷的特点。
例如,温度传感器、控
制系统、电子显示屏等最新技术的应用,可以让用户方便地控制温度
和湿度,并获得更多的冷藏信息。
2. 可持续性
随着环保意识的加强,冷冻箱的设计也需要更强的可持续性。
例如,更节能的制冷系统和环保的冷冻剂的应用,既可以降低运行成本,又能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
3. 安全性
冷冻箱在使用中存在着高温、低温和电器等安全问题。
为了保证
人们使用的安全,冷冻箱的研发需要更严格的安全测试和检验。
4. 创新性设计
为了满足消费者心理和使用需求,冷冻箱的设计需要创新,将智
能技术与可持续发展进行融合。
例如,多功能模式、人机交互机制等,都可以使冷冻箱更加符合使用者的期望。
总之,冷冻箱的研究和开发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
随着技术的
不断革新和创新,我们可以期待更加安全、节能、智能和环保的冷冻箱,用于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和需求。
低温联体提升货柜的研制

货到人”的物品存储方式 ,并可通
过联网实现计算机集 中管理 ,给企
业提 供了全新的库存管理模式和管
通道构成 ,其平面布局如 图 1 所示。
此 外 ,货 柜 内部还 设有 制冷 系统 、 8个摄像头。控 制区位于库房外部 , 设 有两 个存 取货 口。每个巷道配置
一
整 ,优化调 速 曲线及启
A to i t eF r m 权 威 u h ra i o u t v
低 温联 体 提升 货柜 的研 制
> 韩 勇德 中国电子科技 集团公 司第二研 究所 >
低温联体提升库是在低温环境
货 柜 L G一 7 — 3 — 3 0 占 地 T 50 65 42 A
70 m X5 0mm,主要 由 7排货 0 0 m 0 0
度测 量 系统
低温联体提升货柜是应 用于低 温环境下 的恒温库 ,例如 ,用于低 温环 境下种 子 的长期保 存和 取用 , 实现种子 的全 自动化存取管理 。要 实现低温状态下 的自动化控 制和 无
每个提取车可 以实现托盘在 垂
直升降 、水平横移 、水平纵移三个
方 向的运动 ,完成该提取车对相邻 的货架 上托盘 的自动存取。
动 和 制 动 性 能 。 确 保 整
理手段。联体 提升货柜是在垂直提 升货柜的基础上 ,结合 自动化立体 仓库 结构而研发的。该设备以托盘
台提取车 ,存 取 口对面 设计托盘 出入通道 ,传送 车位 于每相邻的两
机性 能可靠 、平 稳 、高
效。
E 圈
联体提升货
为存 储单 元 ,通过一个或多个提升 小车在 几台垂 直提升 货柜单元间的 运 动 ,将托 盘 运 至 存储 位 或 取 料 口。其立体结构 的设计 具有占地 面
冷藏集装箱超低温制冷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装备维修技术》2021年第8期—255—冷藏集装箱超低温制冷关键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麦嘉聪 陈伟国 黄绍旭 骆振富 刘海斌(广东富华机械装备制造有限公司,广东 佛山 528322)1 前言2019年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市场规模约3391亿元,同比增长17.6%,据中冷联盟报告,至2020年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市场规模达到4698亿元;至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5500亿元。
冷藏集装箱是重要的冷链装备,一种具有良好隔热性能、气密性,且能维持特定低温要求,适用于水果、蔬菜、肉类等各种易腐食品运输、储存需要的特殊集装箱。
目前全球冷藏集装箱80%的产能在中国,是较为成熟的产品。
随着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冷链运输、储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的冷藏集装箱存在冷机制冷能力有限、箱体保温性能不足、温度波动大等问题[1]~[4],不能满足低于-60℃条件下特殊物品的超低温冷藏运输、仓储要求。
本文主要为上述技术瓶颈问题提供解决方案,满足冷藏集装箱超低温冷藏运输、储存要求,让冷藏集装箱的应用领域更广,进一步促进全球冷链发展。
2 超低温冷藏集装箱关键技术普通物品的冷冻温度一般只需维持在-18℃~30℃,因而普通冷藏集装箱的保温性能以及冷机的制冷能力都是为满足常规冷藏要求设计的,不能满足低于-60℃条件下特殊物品的超低温冷藏运输、仓储要求。
因此,需要从保温性能以及冷机的制冷性能两方面突破超低温冷藏集装箱的关键技术。
2.1提升冷藏集装箱保温性能的措施漏热值和漏气率是衡量冷藏集装箱性能的两个重要指标值,两者的数值越低说明箱内单位时间内的能量损失越小,箱体的保温性能越好,通常普通20’冷藏集装箱的漏热值是25 kcal/℃.hr.(29.1W/K)左右,漏气率是3.0 m3/hr.左右。
而根据冷机供应商提供的相关数据,为保证制冷机维持箱内-60℃的正常运行,箱体的漏热值不能高于17.2 kcal/℃.hr.(20.0W/K)。
【CN209355554U】一种水冷超低温保存箱【专利】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2页 附图209355554 U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1 .一种水冷超低温保存箱,包括保存箱底座(2)、干燥箱(5)、固定座(6)、弹簧销(9)和 固定齿条(10) ,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存箱底座(2)的上端设置有保存箱主体(7) ,所述保存箱 主体(7)的一端固定有密封箱门(1) ,所述保存箱主体(7)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滑槽(8) ,所述 限位滑槽(8)的中间固定有固定齿条(10) ,所述保存箱主体(7)的内部均匀设置有支撑板 (4) ,所述支撑板(4)的下端两侧设置有弹簧销(9),所述支撑板(4)的下端和保存箱主体(7) 的内部上端均设置有固定座(6) ,所述固定座(6)的中间设置有干燥箱(5) ,所述干燥箱(5) 的上端表面中间设置有透气网(11) ,所述保存箱主体(7)的箱体表面中间设置有制冷板 (3)。
实用新型内容 [0004] 为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冷超低温保存箱, 具有调节便携,满足不同尺寸的产品的保存,可独立分开干燥的特点。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冷超低温保存箱,包括保 存箱底座、干燥箱、固定座、弹簧销和固定齿条,所述保存箱底座的上端设置有保存箱主体, 所述保存箱主体的一端固定有密封箱门 ,所述保存箱主体的内部设置有限 位滑槽 ,所述限 位滑槽的中间固定有固定齿条 ,所述保存箱主体的内部均匀设置有支撑板 ,所述支撑板的 下端两 侧设置有弹簧销 ,所述支撑板的 下端和保存箱主体的内部上端均设置有固定座 ,所 述固定座的中间设置有干燥箱 ,所述干燥箱的上端表面中间设置有透气网 ,所述保存箱主 体的箱体表面中间设置有制冷板。 [0006] 优选的,所述干燥箱与固定座之间通过卡合连接固定,所述干燥箱的两端设置有 卡块,所述固定座的内部中间设置有与干燥箱的卡块相对应的卡槽。 [0007] 优选的,所述保存箱底座的表面设置有散热窗,所述保存箱底座的内部设置有水 冷制冷相关的元器件。 [0008] 优选的,所述密封箱门与保存箱主体之间通过铰链转动连接,所述密封箱门的表 面设置有密封橡胶垫。 [0009]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与保存箱主体之间滑动连接固定,所述支撑板的两端设置有 卡块,所述保存箱主体的内部两侧内壁设置有与支撑板的卡块相对应的滑槽。 [0010] 优选的,所述弹簧销复位弹簧在自然状态下处于向外扩张状态。 [001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2] 1、本实用新型设置弹簧销和固定齿条,通过向外拔动弹簧销,支撑板顺着保存箱 主体的限位滑槽移动,松开弹簧销,弹簧销卡销卡进固定齿条的卡齿将支撑板固定,调节支 撑板之间的间距,可以进行不同高度的物品存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ournal of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国际航空航天科学, 2020, 8(1), 10-18Published Online March 2020 in Hans. /journal/jasthttps:///10.12677/jast.2020.81002Research on Connection and MatchingTechnology of Low Temperature TankHuabao Yang1, Shuaikang Liang1, Liang Chen21School of Aeronautics,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Xi’an Shaanxi2China Academy of Launch Vehicle Technology, BeijingReceived: Dec. 29th, 2019; accepted: Feb. 11th, 2020; published: Feb. 18th, 2020AbstractReusable launch vehicle i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aerospace in the future, an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it. The reusable launch vehicle has formed an integrated double-layer structure, the inner tank and the outer fuselage. The inner tank will cause the greater shrinkage deformation after being filled with low-temperature fuel. The problem of deformation coordina-tion between the inner tank and the outer fuselage is very prominent.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the dynamic axial statically indeterminate connection structure is put forward to realize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inner tank and outer fuselage; that is, on the basis of the statically deter-minate structure, the axial stop block is set to become the statically indeterminate structure after the tank shrinks, which not only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deformation coordination, but also enables the inner tank and outer fuselage to reasonably distribute the load. On this basis, the fixed hinged joint is designed to transfer the axial load, and movable hinge joint is designed to realize the deformation coordination.KeywordsReusable Launch Vehicle, Integrated Double-Layer Structure, Deformation Coordination,Connection Matching低温贮箱连接匹配技术研究杨华保1,梁帅康1,陈亮21西北工业大学航空学院,陕西西安2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北京收稿日期:2019年12月29日;录用日期:2020年2月11日;发布日期:2020年2月18日杨华保 等摘 要重复使用运载器是未来航天的发展方向,越来越受到重视。
重复使用运载器形成了双层融合式结构——内层贮箱和外层机身,内层贮箱在加注低温燃料后会产生较大的收缩变形,内外层的变形协调问题十分突出。
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动态轴向静不定连接形式来实现内外层的连接,即在静定结构的基础上,通过设置轴向档块,使之在贮箱收缩后变成静不定结构,既满足了变形协调的要求,又能使内外层合理分配载荷;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固定铰接连接接头用以传递轴向载荷,设计了活动铰接点连接接头来实现变形协调。
关键词重复使用运载器,融合式双层结构,变形协调,连接匹配Copyright © 2020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 /licenses/by/4.0/1. 引言目前使用的运载火箭大都是一次性的,其发射费用高,准备周期长,因此,航天大国正在努力研究可多次使用的重复使用运载器(RLV)。
RLV 是航空与航天技术的高度融合,具有快速、可靠、廉价的特点,在军事和经济方面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代表着未来航天运载技术的发展方向。
一次性运载火箭的贮箱即为火箭的外壳,承受火箭的全部载荷。
而RLV 则具有外层机身和内层贮箱的双层融合结构,内外层结构同时参与轴向的传递,能够充分利用贮箱箱体结构有效减轻外层机身结构的重量。
由于内层贮箱加注低温燃料后会产生较大的变形,其与外层机身之间的变形协调问题十分突出,因此,内层贮箱与外层机身的连接技术就成了RLV 的关键问题之一。
贮箱是运载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配置、尺寸和重量决定了运载器的重量、外形尺寸和飞行性能。
传统的贮箱横截面为圆,材料多采用金属材料。
近年来,为了降低贮箱质量,除了开始采用新型轻质材料(如铝锂合金、复合材料等)外,非圆截面的异型贮箱也已经开始应用。
本文针对RLV 低温贮箱,对其连接技术进行探讨。
2. 融合式双层结构的变形协调问题RLV 需要水平着陆,一般具有类似飞机的外形。
由于其需要在大气层中作较长时间的水平飞行,载荷情况复杂,贮箱一般设计成只承受发动机推力和惯性载荷引起的轴向载荷,而气动载荷引起的总体载荷则由机身来承受。
因此,RLV 形成了独特的融合式双层结构——内层贮箱和外层机身(图1)。
贮箱加注低温燃料后,会产生较大的收缩变形,而机身结构基本不会发生变形。
因此,融合式双层结构的关键之一就是变形协调问题。
因此,必须设计恰当的内外层连接结构,既保证变形协调,又能对贮箱进行固定并传递相应的轴向载荷。
3. 融合式双层结构的连接形式结构设计为了保证贮箱的固定和载荷传递,贮箱在轴向至少需要通过两个横截面与机身加强框进行连接[1]杨华保 等[2]。
对于长贮箱和异型贮箱,连接面还需要适当增加。
图2的贮箱较长,与机身有三个纵向连接面,分别为后连接点(实际上是一个连接面,在该连接面上,沿圆周均匀布置4个连接接头,下同)、中连接点和前连接点。
Figure 1. RLV integrated double-layer structure: outer fuselage and inner tank 图1. RLV 融合式双层结构——外层机身和内层贮箱Figure 2. Axial connection between tank and fuselage 图2. 贮箱与机身的轴向连接面贮箱与机身的三点连接有轴向静定连接和静不定连接的形式(图3):1) 后连接点为轴向固定铰接,可以传递轴向推力;中连接点和前连接点为轴向活动铰接,不能传递轴向推力;该连接结构为轴向静定结构,简称为固–铰–铰;2) 后连接点和中连接点为轴向活动铰接,不能传递轴向推力;前连接点为轴向固定铰接,可以传递轴向推力;该连接结构也为轴向静定结构,简称为铰–铰–固;3) 后连接点和前连接点为轴向固定铰接,可以传递轴向推力;中接点点为轴向活动铰接,不能传递轴向推力;该连接结构为轴向静不定结构,简称为固–铰–固。
(a) 固–铰–铰(b) 铰–铰–固(c) 固–铰–固Figure 3. Connection form between inner tank and outer fuselage of integrated double-layer structure图3. 融合式双层结构内层贮箱与外层机身之间的连接形式杨华保等采用轴向静定的三点连接形式(固–铰–铰、铰–铰–固,图4),很好地解决了变形协调问题。
一来贮箱沿轴向可以自由伸缩,避免产生不必要的变形和应力;二来可以保证贮箱只承受轴向载荷和径向载荷,不承受机身上弯、剪、扭的总体载荷,对贮箱的受载是有利的。
Figure 4. Axial static connection between tank and fuselage图4. 贮箱与机身的轴向静定连接示意图然而,轴向静定连接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是采用单一的固定铰支点(如图4中的右点,确切的说,这里应该是一个机身横截面上的4个点)来承受发动机的轴向几百吨的推力载荷,本身没有余度,对连接点的可靠性要求高;二是贮箱本身有比较大的壁厚,又是压力容器,自身有比较大的轴向承载能力,而轴向静定连接由于载荷是确定的,不能充分发挥其承载能力。
因此,采用轴向静不定连接结构,对于提高连接的可靠性、充分发挥贮箱的轴向承力作用,是有益的。
因此,选择轴向静不定连接结构作为贮箱与机身的连接方式。
但是,轴向静不定连接的问题也十分明显,就是变形协调。
为解决变形协调问题,即考虑到贮箱加注后的轴向收缩,我们设计一种特殊的轴向静不定连接形式,这里姑且称其为动态轴向静不定连接形式,如图5所示。
(a) 贮箱自然长度状态(b) 加注低温燃料后贮箱收缩状态Figure 5. Axial dynamic and statically indeterminate connectionbetween tank and fuselage图5. 贮箱与机身的轴向动态静不定连接示意图动态轴向静不定连接结构类似于固–铰–固的连接。
其设计思想是,前连接点与机身固定铰接,可以传递轴向推力(当然也可以承受径向力);中连接点为活动铰接,不能承受轴向载荷,只能承受径向载荷;后连接点为一有轴向限制的活动铰接(或称为动态固定铰接),在贮箱自然长度状态下,后连接点相当于一个活动铰接;但当燃料加注贮箱收缩后,用一挡块在前端限制该活动铰的轴向缩短(挡块与活动铰接点的距离根据加注燃料后的收缩量来确定,使得贮箱收缩后,贮箱上的连接点与挡块接触),起到轴向固定铰的作用,这样就形成了固–铰–固的轴向静不定连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