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哲理小故事集锦其十
十大经典哲理小故事

十大经典哲理小故事一、断箭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
春秋战国时代,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出征打仗。
父亲已做了将军,儿子还只是马前卒。
又一阵号角吹响,战鼓雷鸣了,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其中插着一只箭。
父亲郑重对儿子说:“这是家袭宝箭,配带身边,力量无穷,但千万不可抽出来。
”那是一个极其精美的箭囊,厚牛皮打制,镶着幽幽泛光的铜边儿,再看露出的箭尾。
一眼便能认定用上等的孔雀羽毛制作。
儿子喜上眉梢,贪婪地推想箭杆、箭头的模样,耳旁仿佛嗖嗖地箭声掠过,敌方的主帅应声折马而毙。
果然,配带宝箭的儿子英勇非凡,所向披靡。
当鸣金收兵的号角吹响时,儿子再也禁不住得胜的豪气,完全背弃了父亲的叮嘱,强烈的欲望驱赶着他呼一声就拔出宝箭,试图看个究竟。
骤然间他惊呆了。
一只断箭,箭囊里装着一只折断的箭。
“我一直带着只断箭打仗呢!”儿子吓出了一身冷汗,仿佛顷刻间失去支柱的房子,轰然意志坍塌了。
结果不言自明,儿子惨死于乱军之中。
拂开蒙蒙的硝烟,父亲拣起那柄断箭,沉重地啐一口道:“不相信自己的意志,永远也做不成将军。
”把胜败寄托在一只宝箭上,多么愚蠢,而当一个人把生命的核心与把柄交给别人,又多么危险!比如把希望寄托在儿女身上;把幸福寄托在丈夫身上;把生活保障寄托在单位身上……自己才是一只箭,若要它坚韧,若要它锋利,若要它百步穿杨,百发百中,磨砺它,拯救它的都只能是自己。
二、生命的价值不要让昨日的沮丧令明天的梦想黯然失色!在一次讨论会上,一位著名的演说家没讲一句开场白,手里却高举着一张20美元的钞票。
面对会议室里的200个人,他问:“谁要这20美元?”一只只手举了起来。
他接着说:“我打算把这20美元送给你们中的一位,但在这之前,请准许我做一件事。
”他说着将钞票揉成一团,然后问:“谁还要?”仍有人举起手来。
他又说:“那么,假如我这样做又会怎么样呢?”他把钞票扔到地上,又踏上一只脚,并且用脚碾它。
而后他拾起那张又脏又皱的钞票说:“现在谁还要?”还是有人举起手来。
高考素材:哲理短文

高考素材:哲理短文高考素材:哲理短文哲理短文阐述一些深刻的道理,具有教育意义。
下面是网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哲理短文,欢迎阅读。
一、迎向风雨我曾经因为有几个大学生登山迷途丧生,而访问某位登山专家。
其中一个问题是:“如果我们在半山腰,突然遇到大雨,应该怎么办?”登山专家说:“你应该向山顶走。
”“为什么不往山下跑?山顶风雨不是更大吗?”我怀疑地问。
“往山顶走,固然风雨可能更大,却不足以威胁你的生命。
至于向山下跑,看来风雨小些,似乎比较安全,但却可能遇到暴发的山洪而被活活淹死。
”登山专家严肃地说:“对于风雨,逃避它,你只有被卷入洪流;迎向它,你却能获得生存!”除了登山,在人生的战场上,不也是如此吗?二、大和小一位朋友谈到他亲戚的姑婆,一生从来没有穿过合脚的鞋子,常穿着巨大的鞋子走来走去。
儿子晚辈如果问她,她就会说:“大小鞋都是一样的价钱,为什么不买大的?”每次我转述这个故事,总有一些人笑得岔了气。
其实,有生活里我们会看到很多这样的“姑婆”。
没有什么思想的作家,偏偏写着厚重苦涩的作品;没有什么内容的画家,偏偏画着超级巨画;经常不在家的商人,却有非常巨大的家园。
许多人不断地追求巨大,其实只是被内在贪欲推动着,就好像买了特大号的鞋子,忘了自己的脚一样。
不管买什么鞋子,合脚最重要,不论追求什么,总要适可而止。
三、境由心造一个人的处境是苦是乐常是主观的。
有人安于某种生活,有人不能。
因此,能安于自已目前处境的,不妨就如此生活下去;不能的只好努力另找出路。
你无法断言哪里才是成功的,也无法肯定当自已到达了某一点之后,会不会快乐。
有些人永远不会感到满足,他的快乐只建立在不断地追求与争取的过程之中,因此他的目标不断地向远处推移。
这种人的快乐可能少,但成就可能大。
苦乐全凭自已判断,这和客观环境并不一定有直接关系。
正如一个不爱珠宝的女人,即使置身在极其重视虚荣的环境下,也无伤她的自尊;拥有万卷书的穷书生,并不想去和百万富翁交换钻石或股票;满足于田园生活的人,也并不艳羡任何学者的荣誉头衔,或高官厚禄。
2024年高考必备哲理故事

2024年高考必备哲理故事故事一:勤学苦练的蜗牛从前,有一只蜗牛,它生活在一个美丽的花园里。
一天,它看到了一群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心想:“我也想像它们一样自由自在地飞翔。
”于是,它决定要努力学习飞翔的方法。
蜗牛开始埋头苦练,它不断地爬上爬下,练习着用尽全身的力量来跳跃。
虽然它的进步很慢,但它从不放弃。
它坚信只要勤学苦练,就一定能够飞翔。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蜗牛终于学会了飞翔,它可以轻盈地在花丛中飞舞了。
当它第一次和蝴蝶一起飞翔时,它感到非常幸福和自豪,因为它知道这是自己辛勤努力的成果。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勤奋努力,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学习中,我们也应该像蜗牛一样,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成功。
故事二:追求真理的探险家在一个神秘的岛屿上,有一个探险家,他一直在寻找一个被称为“真理”的宝藏。
他听说这个宝藏蕴藏着无穷的智慧和知识,于是决定要去寻找它。
探险家穿越了险恶的山脉,越过了汹涌的河流,终于来到了宝藏所在的地方。
宝藏并不是那么容易被发现的,它隐藏在一个充满谜题和挑战的迷宫里。
探险家不断地解开谜题,克服挑战,最终终于找到了宝藏。
当他打开宝藏时,他才发现宝藏里面空空如也,没有任何财宝。
探险家感到非常失望,但是他回想起了这次探险的经历,他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知识和智慧。
于是,他意识到真正的宝藏并不在于外物,而是在于追求真理的过程中获得的知识和智慧。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追求真理是一条充满艰辛和挑战的道路,但只有不断地追求和探索,才能获得宝贵的知识和智慧。
故事三:善待他人的渔夫在一个小渔村里,有一个渔夫,他非常善良和乐于助人。
有一天,他在海边钓鱼时,看到一个捕鱼的少年,他一直在拼命地捕鱼,但是一无所获。
渔夫心生怜悯,决定要帮助他。
渔夫走上前去,教少年如何选择合适的钓鱼点和使用合适的工具。
少年很快学会了渔夫的方法,结果也开始有所收获。
少年感激地看着渔夫说:“谢谢您的帮助,您真是一个好人!”渔夫笑着说:“善良的人会得到更多的回报。
2020高考作文丨10个哲理故事及写作启示

2020高考作文丨10个哲理故事及写作启示1打破关住自己的门一个木匠做得一手好门。
他给自己家做了一扇门,他认为这门用料实在,做工精良,一定会经久耐用。
过了一段时间,门的钉子锈了,掉下一块板,木匠找出一颗钉子补上,门又完好如初。
不久又掉了一颗钉子,木匠就换上一颗钉子。
后来,又有一块板坏了,木匠就又找出一块板换上。
再后来,门闩坏了,木匠又换了一个门闩……若干年后,这扇门虽经无数次破损,但经过木匠的精心修理,仍坚固耐用。
木匠对此甚是自豪:多亏有了这门手艺,不然门坏了还不知如何是好。
忽然有一天,邻居对他说:“你是木匠,你看看你家这门!”木匠仔细一看,才发觉邻居家的门一扇扇样式新颖、质地优良,而自己家的门又老又破,满是补丁。
木匠明白了,是自己的这种门手艺阻碍了自家门的发展。
借鉴:学一门手艺很重要,但换一种思维更重要。
行业上的造诣是一笔财富,但也是一扇门,会关住自己。
面对全新变化全新的世界,要有勇气、有决心打破关住自己的这扇无形的门,及时反思和提升自己的手艺,这样才能更多看到外面美丽的风景。
2可怕的虚假安全二战结束后,英国皇家空军统计了在战争中失事的战斗机和牺牲的飞行员以及飞机失事的原因和地点。
其结果令人震惊——夺走生命最多的不是敌人猛烈的炮火,也不是大自然的急风暴雨,而是飞行员的操作失误。
更令人费解的是,事故发生最频繁的时段,不是在激烈的交火中,也不是在紧急撤退时,而是在完成任务归来着陆前的几分钟。
心理学家对这个结果丝毫不惊讶,他们说这是典型的心理现象。
在高度紧张过后,一旦外界刺激消失,人类心理会产生‚几乎不可抑制的放松倾向。
飞行员在敌人的枪林弹雨里精神高度集中,虽然外界环境恶劣,但由于大脑正处于极度兴奋中,反而不容易出纰漏。
在返航途中,飞行员精神越来越放松,当他终于看到熟悉的基地,自己的飞机离跑道越来越近时,他顿时有了安全感。
然而,恰恰是这一瞬间的放松,酿成大祸。
因此人们管这种状态叫‚虚假安全。
在人生的路上,也有很多‚虚假安全。
哲理小故事10篇

哲理小故事10篇一只小鸟飞到南方去过冬。
天很冷,小鸟几乎冻僵了。
于是,飞到一大块空地上,一头牛经过那儿,拉了一堆牛粪在小鸟的身上,冻僵的小鸟躺在粪堆里,觉得很温暖,渐渐苏醒过,它温暖而舒服的躺着,不久唱起歌,一只路过的野猫听到声音,走过去看个究竟,循着声音,野猫很快发现了躺在粪堆里的小鸟,把它拽出吃掉了。
生存之道3:不是每个往你身上拉大粪的人都是你的敌人。
也不是每个把你从粪堆里拉出的人都是你的朋友,还有,当你躺在粪堆里时,最好把你的嘴闭上。
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
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
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
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
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
只有把理想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成功之人。
有时候,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足以给人意味深长的生命启示。
孔子的一位学生在煮粥时,发现有肮脏的东西掉进锅里去了。
他连忙用汤匙把它捞起,正想把它倒掉时,忽然想到,一粥一饭都之不易啊。
于是便把它吃了。
刚巧孔子走进厨房,以为他在偷食,便教训了那位负责煮食的同学。
经过解释,大家才恍然大悟。
孔子很感慨的说:&ldqu;我亲眼看见的事情也不确实,何况是道听途听呢?&rdqu;启示:推销生意是一种组织性质的生意,因为人多,人事问题也多。
哲理故事及写作启示(中高考作文素材)

哲理故事及写作启示1、查理卓别林笑对人生19世纪末,英国伦敦,诞生了一个不幸的男孩。
出生后一年,父母离婚,他跟了母亲。
然而母亲在他6岁时精神失常被收入精神病院,他也被收入孤儿院。
他自小当过药店的徒工、旅馆的服务生、书店的伙计、玻璃厂的零工,印刷厂的学徒。
他的童年饱尝都市里的苦难,没有一个正常儿童应有的快乐,但他后来却发现了对付苦难的有效方法,他掌握了笑的秘密和诀窍。
于是他就把他的笑拍成电影,他的每一部影片均在世界范围内拥有3亿观众。
他征服了观众、征服了世界,他就是查理?卓别林。
【启示】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向各自相反的方向转化。
病痛、苦难、挫折等是人生的不幸,但如果我们能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它,并用积极的行动去战胜它,它就会变成人生宝贵的财富。
卓别林用笑的秘密和诀窍对付人生的苦难,征服了观众,征服了世界,自己的人生境界也得到了升华。
2、唐僧师徒防腐败唐僧师徒西天取经走了16年,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成正果。
其间也有许多腐败的机会,可以说困难重重,诱惑处处。
但师徒四人最终还是战胜了困难,抵住了诱惑。
唐僧师徒为何不腐败,有分析家认为,唐僧是因为信仰坚定,心中有佛;孙悟空是石猴出身,无七情六欲;沙悟净胆小老实,不敢腐败;猪悟能得【启示】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取经途中,唐僧、孙悟空、沙僧能够做到不腐败,归根到底是内因起根本作用。
唐僧是因为一心向佛,四大皆空,能够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孙大圣是石猴,无七情六欲,是以视金钱美色如粪土;沙和尚则因性格因素,怕伸手而被捉,故能洁身自好;猪八戒之所以没犯原则性错误,其师父的谆谆教导和孙猴子的严密监督这样的外因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外因的作用再重要,也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
正是由于唐僧苦心婆心的教育开导,使猪悟能自身树立了许多正气,使得其虽然屡犯小错误,却能够抵御诸多诱惑,在大是大非面前把持自己,继续迈开西行的步伐,终成正果。
哲理小故事(优秀10篇)

哲理小故事(优秀10篇)哲理小故事篇一有个风华正茂的青年,时常轻视饱经风霜的老人。
一天,父子俩同游公园。
青年顺手摘了一朵鲜花,说道:"爸爸,我们青年人就像这朵鲜花一样,洋溢着生命的活力。
你们老年人,怎么能和青年人相比呢?"父亲听罢,在经过小卖部的。
时候,顺便买了一包核桃,取出一颗,托在掌心里,说道:"孩子,你比喻得不错。
如果你是鲜花,我就是这干皱的果实。
不过,事实告诉人们:鲜花,喜欢让生命显露在炫目的花瓣上;而果实,却爱把生命凝结在深藏的种子里!"年轻人还不服气:"要是没有鲜花,哪儿来的果实呢?"父亲哈哈大笑:"是啊,所有的果实,都曾经是鲜花;然而,却不是所有的鲜花都能够成为果实!"哲理小故事篇二一个后生从家里到一座禅院去,在路上他看到了一件有趣的事,他想以此考考禅院里的老禅者。
来到禅院,他与老禅者一边品茗,一边闲扯,冷不防他问了一句:“什么是团团转?”“皆因绳未断。
”老禅者随口答道。
后生听到老禅者这样回答,顿时目瞪口呆。
老禅者见状,问道:“什么使你如此惊讶?”“不,老师父,我惊讶的是,你怎么知道的呢?”后生说,“我今天在来的路上,看到一头牛被绳子穿了鼻子,拴在树上,这头牛想离开这棵树,到草地上去吃草,谁知它转过来转过去都不得脱身。
我以为师父既然没看见,肯定答不出来,哪知师父出口就答对了。
”老禅者微笑着说:“你问的是事,我答的是理,你问的是牛被绳缚而不得解脱,我答的是心被俗务纠缠而不得超脱,一理通百事啊。
”后生大悟!一只风筝,再怎么飞,也飞不上万里高空,是因为被绳牵住;一匹壮硕的马,再怎么烈,也被马鞍套上任由鞭抽,是因为被绳牵住。
那么,我们的人生,又常常被什么牵住了呢?一块图章,常常让我们坐想行思;一个职称,常常让我们辗转反侧;一回输赢,常常让我们殚精竭虑;一次得失,常常让我们痛心疾首,一段情缘,常常让我们愁肠百结;一份残羹,常常让我们蹙眉千度。
人生哲理故事作文素材

人生哲理故事作文素材1、木匠的悔恨一个老木匠提出退休,他对老板说,离开岗位后,就去享天伦之乐。
老板舍不得这位对企业发展作出了贡献的好工人,请他帮助再建一座房子后再走,老木匠答应了。
但后来大家都看得出来,他的心已经离开了岗位,建房用的木料不再挑挑拣拣,很随便,制作也十分粗糙。
房子建好后,老板把大门钥匙交给他,说:"这是你的房子,我送给你的礼物。
"老木匠一听,震惊、羞愧、后悔至极。
如果一开始就知道是在给自己建房,他是绝不会这样敷衍塞责的。
这只是一则故事。
可现实生活中,这样敷衍塞责的现象却比比皆是。
虽然我们还没有像老木匠那样即将退休,却总是像老木匠在退休前夕建最后一栋房子那样:马马虎虎、应付了事,以致问题成堆、灾难不断。
温馨提示:社会是个大家庭,人们的一举一动,都是为社会这座大厦添砖加瓦,或放置一根钢筋,开一扇窗户......因此,每个社会成员都须反躬自省:我是像老木匠提出退休之前那样,认真负责、兢兢业业,还是像他建最后那栋房子时一样,心不在焉,敷衍了事?俗话说:世上没有后悔药。
等我们发现居住的大厦竟然百孔千疮、质量低劣,却是由自己亲手建造的时候,就悔之晚矣。
2、陈阿土陈阿土是台湾的农民,从来没有出过远门。
攒了半辈子的钱,终于参加一个旅游团出了国。
国外的一切都是非常新鲜的,关键是,陈阿土参加的是豪华团,一个人住一个标准间。
这让他新奇不已。
早晨,服务生来敲门送早餐时大声说道:"GOOD MORNING SIR!"陈阿土愣住了。
这是什么意思呢?在自己的家乡,一般陌生的人见面都会问:"您贵姓?"于是陈阿土大声叫道:"我叫陈阿土!"如是这般,连着三天,都是那个服务生来敲门,每天都大声说:"GOOD MORNING SIR!"而陈阿土亦大声回道:"我叫陈阿土!"但他非常生气。
这个服务生也太笨了,天天问自己叫什么,告诉他又记不住,很烦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悲情英雄阿拉法特
阿拉法特从小就显露出了不受他人控制的独立精神和超乎常人的组织能力,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在反英斗争中,年仅17岁的阿拉法特自告奋勇,从沙漠部落中购买武器,偷运到巴勒斯坦,一时成为巴勒斯坦人心目中的英雄。
1948年5月,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阿拉法特毅然投身于抗击以色列的战争中。
在战火硝烟中,他看清楚了巴勒斯坦人的悲惨命运,认识到革命是惟一的出路。
此后十几年的时间,他一直为保家卫国的理想舍身奋斗。
自由,比任何东西都来得更宝贵。
阿拉法特朝着理想国度勇往直前,1993年,他与以色列总理拉宾签署了巴勒斯坦自治《原则宣言》,从而拉开了政治解决巴勒斯坦问题的帷幕。
第二年,他结束27年的流亡生涯,回到阔别多年的加沙。
1996年,阿拉法特当选为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连任至逝世。
分析:自由是人们与生俱来的权利,阿拉法特的一生,正是对不自由,勿宁死的最好诠释。
2、林语堂上课请学生吃长生果
林语堂曾在东吴大学法学院兼英文课,一次,开学第一天,上课钟打了好一会儿他还没有来,学生引颈翘首。
林先生终于来了,而且夹了一个皮包。
皮包装得鼓鼓的,快把皮包撑破了。
学生们满以为林先生带了一包有关讲课的资料,兴许他是为找资料而迟到了。
谁知道,他登上讲台后,不慌不忙地打开皮包,只见里面竟是满满一包带壳的花生。
他将花生分送给学生享用,但学生们并不敢真的吃,只是望着他,不知他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林先生开始讲课,大讲其吃花生之道。
他说:吃花生必吃带壳的,一切味道与风趣,全在剥壳。
剥壳愈有劲,花生米愈有味道。
说到这里,他将话锋一转,说道:花生米又叫长生果。
诸君第一天上课,请吃我的长生果。
祝诸君长生不老!以后我上课不点名,愿诸君吃了长生果,更要长性子,不要逃学,则幸甚幸甚,三生有幸。
分析:林语堂,一位大师级语言大师。
性格幽默、风趣,听其谈话,如沐春风,获益多多。
3、酒和砖头
一个人喝了许多酒在耍酒疯,被扭送到法庭。
那个人预感到法官要惩罚他酗酒,就说:
首先我想向法官提出几个问题。
你问吧!
我如果吃了沙枣,这不好吗?
没什么不好。
法官回答。
如果我再喝些水,这有罪吗?
没有罪。
然后我躺在阳光下晒一会儿,这是不是犯法?
当然不是,法官说,也没有罪,也不犯法。
那为什么枣加上些水放在阳光下,您就说有罪,并声明禁止?喝了这种酒,您就认
4、爱的神奇
这是一个发生在美国黑人贫民窟的真实故事。
一位大学教授带着他的学生来到这里搞调查研究,其中有一个课题是对该区200名黑人的孩子的前途作预测。
学生们都很认真,不久报告都出来了,结论令人沮丧:200名孩子几乎无一例外地被认为一无是处、无所作为、终生碌碌等等。
四十年后,老教授早已去世,他的继任者从档案里发现了这份报告,好奇心驱使他来到当年的黑人贫民窟。
他惊奇地发现:当年被调查的200名孩子中,除了20个已离开故地、无从查找外,其余的180名孩子大多数都获得了相当的成功,他们之中不乏银行家、商人、大律师和优秀运动员。
这一切,他们都说最该感谢的是当年的一位小学教师。
继任者找到了当年的小学教师,此时她已是迟暮晚年了,吐字不太清楚,可有一句话任何人都听得懂:我爱这些孩子。
5、一块石头
有一个生长在孤儿院中的男孩,常常悲观地问院长:像我这样没人要的孩子,活着究竟有什么意思呢?
院长总是笑而不答。
有一天,院长交给男孩一块石头,说:明天早上,你拿这块石头到市场去卖;但不是‘真卖’,记住,不论别人出多少钱,绝对不卖。
第二天,男孩蹲在市场角落,意外地有好多人要向他买那块石头,而且价钱越出越高。
回到院内,男孩兴奋地向院长报告,院长笑了,要他明天拿到黄金市场去卖。
在黄金市场,竟有人出比昨天高十倍的价钱要买那块石头。
最后,院长叫男孩把石头拿到宝石集市上去展示。
结果,石头的身价较昨天又涨了十倍,更由于男孩怎么都不卖,竟被传扬成稀世珍宝。
男孩兴冲冲地捧着石头回到孤儿院,将这一切秉报院长。
院长望着男孩,徐徐地说道:
生命的价值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在不同的环境下就会有不同的意义。
一块不起眼的石头,由于你的珍惜、惜售而提升了它的价值,被说成稀世珍宝。
你不就像这块石头一样?只要自己看重自己,自我珍惜,生命就有意义,有价值。
6、眼光
假设我们要从以下三位候选人中选择一位来造福人类,你会选择哪一位?先来看一下有哪些候选人
A:笃信巫医和占卜家,有两个情妇,有多年的吸烟史,而且嗜好马提尼酒。
候选人B:曾两次被赶出办公室,每天要到中午才肯起床,读大学时,曾吸食鸦片,每晚都要喝一夸脱(大约一公斤)白兰地。
候选人C:曾是国家战斗英雄,保持素食习惯,从不吸烟,只偶尔来点啤酒,年轻时没作过犯法的事。
7、发现
从前有一种病,这种病使人食欲不振,最后导致人死亡,在当时几乎是不治之症。
有一位化学家,也得了这种病。
有一天他路过一个村子,村里的人听说他有这个病,于是乎告诉他,我们这个村里面有一种神水,一口井里的水,能治你的病。
化学家听了,照办了,就去喝那个水,结果病好了。
病好了以后,化学家就想:为什么这个水能救我啊?结果就是这么一个村子里的人们从来不曾想过的问题,促使化学家去研究,最后化学家发现水里含有芒硝,芒硝救了他,因此他发现了芒硝的药用作用。
8、个性
大书法郑板桥的书法造诣很深,独树一帜,很有风格,但在成名前他曾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去揣摩、探索前代书法名家的字帖。
功夫用得很深,虽无甚突破,仍练笔不止,以至睡觉时竟入神地在妻子的背上写来写去。
其妻问道:你在干什么?郑板桥回答:在练字。
练什么字?其妻怒道:你有你的体,我有我的体,你老是在别人体上缠什么?真是言者无心,听者有意,一言惊醒梦中人。
郑板桥听后恍然大悟。
从此,抛开别人的碑帖,脱颖而出,独创了自己的风格板桥体。
9、脚踏实地
《庄子》中有这样一则寓言:朱平曼喜好剑法,总想练就一身独步天下的绝技。
他听说有个叫支离益的人善长屠龙之术,便赶去拜支离益为师,立志将这种人间稀有、世上少见的剑法学到手。
他苦学苦练了三年,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
终于他的屠龙剑术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便辞别了老师,开始仗剑闯荡江湖,希望杀尽天下害龙,显姓扬名。
然而他四处寻觅却找不到一条龙的影子。
其所谓的一身绝技,最终也没有任何用武之地。
10、成材
相传美国巨富洛克菲勒的小孙子站在高处往下跳时,洛氏先是做出拥抱的样子,待孙子扑过来后,洛氏却让他扑了个空,摔在了地上。
洛氏就此对孙子说:孩子,什么事都要靠自己,别人是靠不住的,包括你的爷爷。
这样你才能成为伟大的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