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高考选择题专练专练九时间判断分析型
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十三)

专题强化练(十三)自然地理第一组选择题仿真练(一)一、选择题(2019·衡水金卷四)下图是2019年10月22日某区域气压形势图(粗线),细线表示某地理事象的非等间距等值线,读图,完成1~3题。
1.推想图中乙地旁边的数值“125”表示的是()A.海拔高度B.风速C.降水量D.蒸发量2.图中甲地数值可能是()A.1 016 B.1 008C.1 024 D.293.图中势力最强的天气系统()A.中心降水量最大B.可能向东北方向移动C.中心位置可见烈日当头D.顶部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辐散解析:第1题,图中的乙地旁边位于低压系统旁边,低压盛行上升气流,中心旁边降水量大,故数值“125”最可能是降水量,选C。
第2题,依据图中信息可知区域有上升气流,因此甲地应当处于低气压旁边,甲的数值应当是较小的那个数值,据此选B。
第3题,图中势力最强的天气系统位于乙地旁边,为低压系统,北半球的低压系统气流呈现逆时针方向移动,结合选项选B。
中心旁边降水量最大;中心位置盛行下沉气流,但不行能烈日当头,底部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辐合,据此,A、C、D错。
答案:1.C 2.B 3.B(2019·银川一中模拟)巴丹吉林沙漠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40~80 mm,蒸发量3 000 mm。
沙漠东南部腹地星罗棋布地点缀着常年有水的湖泊70多个,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高大沙山(海拔1 080~1 590m)环绕湖泊的景观。
苏木吉林湖就是其中之一,湖区全年降水量为163.6 mm,全年蒸发量1 261 mm。
下图示意苏木吉林湖区湖泊补给量和排泄量动态曲线。
据此完成4~6题。
4.苏木吉林湖的主要水源补给来自()A.降水B.地下水C.积雪融水D.冰川融水5.苏木吉林湖()A.主要排泄方式是外流B.夏季降水量大于蒸发量C.冬季降水量大于夏季D.全年净补给量基本为零6.探讨表明,苏木吉林湖区的蒸发量远低于巴丹吉林沙漠平均蒸发量,其主要缘由是湖区()A.多阴雨天气B.植被茂密C.风速较小D.海拔更高解析:第4题,苏木吉林湖区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理论上以高山冰雪融水和地下水补给为主,但据图可知,湖泊补给量在一年中比较稳定,在众多河流补给方式中地下水补给最为稳定,所以B正确;解除其余选项。
地球自转地理意义-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人教版2019)

3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2—时间和日期范围的计算
其他常见时间或经度信息的提取
3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2—时间和日期范围的计算
其他光照图中常见时间或经度信息的提取
3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2—时间和日期范围的计算
其他光照图中常见时间或经度信息的提取
6时
左图中,阴影表示黑夜。
1. 弧线AC表示_晨__线,BC表示昏___线。(填“晨” 或“昏”)
规律:除南北两极外,约为15°/时
线速度
单位时间内扫过的弧长
变化规律: ①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负相关) ②60°纬线的线速度约为赤道上线速 度的一半 ③同一纬度,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 (正相关)
1 地球自转特征
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小的应用 1.判定半球及纬度带
地球线速度数值向北减少,为北半球,反正南 半球 ① 0——837km|h 60°--90° 高纬度地区 ②837——1447km|h 30°—90° 中纬度地区 ③1447——1670km|h 0°—30° 低纬度地区
3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2—时间和日期范围的计算
3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2—时间和日期范围的计算
时间数轴法
1.定时:确定用于计算的参照时间 2.定向:确定两地的相对的东西方向 3.定差:确定两地的时区差(同减异加)时区差*1小时=时间差 4.定值:所求的区时=已知区时±时区差*1小时
3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2—时间和日期范围的计算
4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3—地转偏向力的规律及其应用
偏移规律:南左北右,赤道不偏
地转偏向 力规律及 其应用
水平运动物体受地球自转产生的地转偏向力影响而产生偏转,在 气流和水流运动中表现得最为明显。
老高考旧教材适用2025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题型专项练选择题专项练3

选择题专项练3(2024·陕西渭南二模)积雪具有气温调整功能。
中国西部及东北部大部分区域在冬、春季有大量的积雪覆盖。
探讨发觉,积雪对气温调整功能最强的地区在青藏高原,而不在东北地区。
据此完成1~3题。
1.在近地面大气的受热过程中,积雪首先影响了( )A.地面对太阳辐射的汲取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汲取C.地面对大气辐射的汲取D.大气对地面辐射的汲取2.不同年份,东北地区积雪对气温调整作用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积雪的( )A.厚度B.日数C.紧实程度D.溶化速度3.与东北地区相比,青藏高原上积雪对气温调整功能更强的主要缘由是( )A.白昼较长B.风力较强C.年均温较低D.太阳辐射较强(2024·江西南昌二模)太阳能生态路灯在我国乡村得到广泛应用,新疆等西部地区生态路灯更是采纳太阳能与风能双重供电,以实现“光风互补”。
下图示意某日江西一处太阳能路灯蓄电池充电和供电过程。
据此完成4~6题。
4.图示日期可能是( )A.3月1日B.5月1日C.10月1日D.12月1日5.城市中心区路灯较少采纳太阳能供电的主要缘由是( )A.电力供应足够B.照明需求不大C.休憩用地偏多D.建筑高大密集6.新疆生态路灯对风电依靠较大的时间是( )A.夏季,阴天B.夏季,晴天C.冬季,阴天D.冬季,晴天(2024·内蒙古呼伦贝尔三模)炎炎夏日总少不了雪糕的陪伴。
如今的夏天,成了各路“网红”雪糕争奇斗艳的舞台。
纵观整个雪糕市场,动辄几十元甚至三位数的价格,让广阔消费者大跌眼镜。
据此完成7~8题。
7.“网红”雪糕的出现干脆体现出( )A.消费习惯的不同B.科学技术的进步C.消费思维的差异D.生活水平的改善8.“网红”雪糕要有长久的生命力,取决于( )A.情感需求B.产品配料C.包装营销D.品质口味(2024·广西南宁二模)壶穴是在流水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微观地貌,常形成于落差较大的急滩上,是形似壶形、内壁较光滑的基岩凹坑。
高考地理第二轮专题复习选择题模拟演练:题型解读专项练(二)(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第二轮专题复习选择题模拟演练题型解读专项练(二)如图中a为纬线,Q是昏线与a的交点。
读图,完成1~2题。
1.若5月22日,Q点不存在,则a的纬度可能为( )A.20°N B.40°NC.60°N D.80°N2.当Q地位于北半球低纬时,可能的月份及时刻是( )A.12月、17时30分B.9月、17时B.6月、4时30分D.4月、5时解析:第1题,Q是昏线与纬线a的交点,若5月22日,Q点不存在,则a纬线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
该日太阳直射点纬度约是15°N,出现极昼现象的纬线约是75°N,a的纬度应大于75°,纬度可能为80°N,D项正确。
第2题,Q是昏线与纬线a的交点,当Q 地位于北半球低纬时,昏线与经线交点的时刻应是18时前后,C、D 两项错误。
9月份太阳直射点靠近赤道,低纬地区昏线与经线交点的时刻接近18时,不可能是17时,B项错误;可能的月份是12月,时刻是17时30分,A项正确。
答案:1.D 2.A阿克苏河流域位于天山中段西部南麓地区,塔里木盆地北缘。
下图示意阿克苏河流域冰川面积分布。
据此完成3~4题。
3.阿克苏河流域冰川的分布特征是 ( )A.该地夏季0 ℃等温线分布高度约在4 500 m附近B.该地冰川面积随海拔的升高而增加C.海拔5 000 m处的冰川面积约为海拔4 000 m处的2倍D.冰川面积最大处分布在海拔4 500 m左右4.阿克苏河流域径流量( )A.主要来源于季节性积雪融水B.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均较大C.主要集中在气温较高的夏季D.随全球气候变暖将持续增加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该地的冰川最低海拔在3 000 m附近,说明夏季0 ℃等温线分布高度约在3 000 m附近,A项错误;该地冰川面积随海拔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少,B项错误;冰川面积最大处分布在海拔4 500 m左右,C项错误,D项正确。
高考地理二轮专题复习试题:专题一 地球与地图、地球的运动

第一部分专题训练专题一地球与地图、地球的运动强化练时间:45分钟分数:90分一、选择题(共11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9·山东寿光一中月考]读四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2题。
1.四区域发育的四条河段中,最相宜发展水上漂流运动的是()A.①B.②C.③D.④2.可以看到“白练垂空”意境的河段是()A.①B.②C.③D.④[2019·湖南衡阳八中质监]超级满月迎新年!2019年1月有两次满月,分别是1月2日和1月31日。
同时,1月31日的这次满月期间,我们还能观赏到精彩的月全食天象。
只要天气晴好,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能观赏到全过程。
右图为“地月系示意图”,阴影表示夜半球,甲、乙、丙、丁为月球绕地公转的位置。
据此完成第3题。
3.月全食发生时,月球位于图中的()A.甲B.乙C.丙D.丁[2019·北京卷]在乡村振兴安排中,某行政村拟修建的村史馆和培训中心分别位于该村西南部和东北部。
该村东西宽2千米,南北长1千米,主干道从南向北穿过,河流自东向西流经该村。
读图回答第4题。
4.与上述信息相符的是()A.甲B.乙C.丙D.丁[2019·四川成都七中模拟]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5~6题。
5.位于甲地旁边的某学校组织学生沿图示虚线进行郊游活动,行进过程中()A.在乙地感受飞流直下B.在丙地观赏峡谷风光C.在丁地远眺学校美景D.方向为自西北向东南6.该地拟建一水库,最佳的坝址为()A.乙处B.丙处C.丁处D.戊处[2019·江西南昌二模]下图是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及相应的地形剖面图,图中甲、乙两图表示的实际范围完全相同(乙图等高线被省略),依据两图绘制的地形剖面图在形式上存在差异,完成7~9题。
7.乙图比甲图()A.比例尺更小B.比例尺更大C.等高距更小D.等高距更大8.在实际地面上,E、F、M、N四地海拔的关系是()①E、F海拔确定相同②E、F海拔可能不同③M、N海拔确定相同④M、N海拔可能不同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9.实际统计显示,与M、N两地相比,E、F两地年平均气温更接近,其主要缘由是E、F两地()A.海拔更接近B.降水量更接近C.相互间热量交换快D.相互间纬度差异更小[2019·天津卷]天津广播电视塔(简称“天塔”)高度约415米。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训练:等压线图的判读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训练:等压线图的判读一、选择题1、读某区域等压面分布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近地面气温a点<b点B.近地面气压a点>点bC.近地面风由海洋吹向陆地D.从冬夏季上说,一般是在冬季出现下图是某地气压年变化状况图,读图判断2—5题。
2.该图所示地区可能是A、亚速尔群岛B、蒙古高原C、夏威夷群岛D、东非高原3.形成该地区年气压变化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人类活动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C、洋流D、海陆分布4.该地区主要自然带是A、温带草原带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C、热带草原带D、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5.该地区最适宜发展的农业生产是A、水稻种植B、热带经济作物C、畜牧业D、亚热带水果下图为对流层大气某要素等值面垂直分布图,据此判断6~7题。
6.若abcde为不同温度值,则气压值的大小比较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B、乙>甲>丁>丙C、甲>乙>丁>丙D、乙>甲>丙>丁7.若abcde为不同气压值,则甲乙丙丁四地的气流运动方向是A、甲→乙→丁→丙→甲B、丁→丙→甲→乙→丁C、乙→甲,丙→丁D、乙→甲→丙→丁→乙8、若此曲线为某天气系统过境时气压变化示意图,其中横坐标表示日期,纵坐标表示气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曲线表示寒潮过境B、该天气系统过境时常出现阴雨天气C、该天气系统控制地区日温差较大D、台风是该天气系统控制的结果读图回答9—11题(2019年文综高考题)9、M处的气压值可能为A、1012、1012.5B、1017.5、1020C、1017.5、1015D、1015、1012.510、N处的盛行风向不可能是A、南风B、西风C、西南风D、东北风11、图示地区4月份因大陆气团与海洋气团交绥而降水较多的地方为A、①B、②C、③D、④12、下图为某地热力原因形成的高空等压面分布状况示意图,叙述正确的是A、气压:①<②<③B、气温:甲地<乙地C、气流:乙地流向甲地D、天气:乙地比甲地更易形成阴雨天气13、如下图所示,是某地区气象观测站,观测到的某一天气系统24小时之内的气压、风速的变化曲线图,判断该天气系统是A.冷锋B.暖锋C.台风D.反气旋读等压线图,回答14—17题。
(全国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高考选择题专练二动态数据分析型

专练二动态数据分析型(2019·湘赣十四校高三联考)读“我国某地区乡村地区空间分布与海拔关系图”,回答1~2题。
1.下列表述和图示对应正确的是( )A.乡村聚落个数增多的区域也就是面积增大的区域B.图示乡村聚落面积与个数分布均呈正态分布的空间集聚特征C.乡村聚落面积最大区域2013年与1995年相比聚落个数变化不明显D.乡村聚落个数最多的区域2013年与1995年相比聚落面积没有变化2.对图示区域聚落的描述,最可能的是( )A.该区域聚落民居屋顶多平顶B.该区域聚落民居受地形影响较大,注重散热通风C.该区域聚落分布受地形影响不大,最典型的民居是四合院D.该区域聚落最典型的民居是窑洞答案 1.B 2.B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个数增多的区域明显不是面积增大区域,A错;聚落个数和聚落面积分别以某一海拔高度为中心点向两边高海拔和低海拔呈正态分布,B对;乡村聚落面积最大区域在海拔200~300m之间,该区域聚落个数变化明显,C错;乡村聚落个数最多的区域在海拔300~400m之间,聚落面积变化明显,D错。
第2题,从聚落分布的海拔高度来看,该区域在南方低山丘陵地区,平顶屋主要分布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A错;南方低山丘陵受地形影响较大,而且夏季高温,房屋需注意通风散热,B对;四合院是北方典型民居,C 错;窑洞是黄土高原区域的典型民居,D错。
(2019·陕西联考模拟)青海湖是青藏高原的内流湖,湖中盛产裸鲤,近年来水位有所上升。
经研究发现,该湖蒸发量与降水量呈负相关。
下图示意“公元1000~2000年之间青海湖盐度和流域内某地降水量变化”。
据此完成3~4题。
3.1500~1600年间青海湖盐度变化及主要影响是( )A.升高——湖面冰期延长B.降低——湖面不易结冰C.升高——裸鲤数量减少D.降低——鸟类数量增加4.近年来青海湖盐度呈减小趋势,对此解释不正确的是( )A.流域内降水量增加B.流域内蒸发量减少C.高山冰雪融化量增大D.流域面积增加,入湖水量增多答案 3.D 4.D解析第3题,1500~1600年间,湖水盐度降低,水生浮游生物增多,鱼的饵料增多,以鱼为食的鸟类数量增多,D正确。
(完整word版)2019年高考地理选择题专项练习(附答案及解析)

oo土坑水阵晚F3::户列水库1红山农场 天山天山86£6 1S£8615 E44 30 N水阵F4 ■:!.±.-f I C 4 Z 4. Mj-*? I'".'"■■■'■V^.:- y ■■几玛纳1F2C ZL -T K . J'---r - ■■ ■ = ■ - - »■■ -JM86* CT E \泉水ife卜4^■-7大果沟空o 城镇 44* 10; N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客观题练习(一)注意事项:i .当曲的河水主要来自于 3 •下列属于当曲流域湿地分布的主要原因是 斯河山麓冲积扇的发展演变4 •下列关于玛纳斯河山麓冲积扇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1、在完成客观题练习的时候,一定避免以前的很多错误方式,比如:直选(选完就完)、不 仔细研究材料等等。
空白的区域可以自主总结,然后转到笔记本上面去。
一定要把笔记用起来!!2、在现在完成选择题的时候,应该具有和主观题一样的意识,要学会写出推导思路,甚至能 具有把主客观题互相转化的思维。
即:某个客观题如果是主观题,答案说法的详略是否能完善等 所以要求:做客观题也要把方法和适当的推导过程写出来。
这是必须完成的。
坚持!加油!地区湿地面积发育最大的区域。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A.山地降水B.冰雪融水C.山地湖泊D.地下水C •断裂D.地垒玛纳斯河山麓冲积扇是天山北麓规模最大的冲积扇,由南向北发育有多期冲积扇,不同时期形 成的冲积扇之间有明显的阶梯状陡坎。
玛纳斯河山前冲积扇地区第四纪活动断层发育。
图示意玛纳 作为长江的南源,当曲流域是高寒沼泽湿地的集中分布区,平均海拔在 4600米以上,是长源2 •当曲流域多温泉,由此推测该流域多 D.河道弯曲A.背斜B.向斜A.冻土发育B.地势低平C. 土壤黏重山牀冲积扇及形盛额序□3 F4阴F3F2―忑河流A. 地势由南向北倾斜B.组成物质从南到北总体由粗变细C.耕地分布南多北少D.扇体边缘有大量地下水溢出5 .从各期冲积扇的位置和形态变化推测,诱发该冲积扇发生Fl至F4四期演变的地质作用,最可能是A. 风力搬运、沉积作用B.变质作用C.冰川搬运、沉积作用D.地壳运动6 •玛纳斯县境内的F2冲积扇耕地上的灌溉干渠水流方向大多由A. 东北流向西南B.西南流向东北C.东南流向西北D.西北流向东南在全球范围内,云层分布面积、纬度或高度的变化将影响全球的温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练九时间判断分析型逆光是在被摄主体恰好处于光源和照相机之间时,极易造成被摄主体曝光不充分的一种状况。
但有时候逆光产生的特殊效果也不失为一种艺术摄影的技法。
日出日落时分,光线与地面的夹角较小(约为0°~30°),强度弱,对逆光拍摄最有利。
随着自媒体的不断发展,各大手机生产商争相开发和完善“逆光也清晰”拍照功能。
2017年北京国际摄影周,某品牌手机拍摄的逆光照片参与了展出。
摄影爱好者们体验之后表示,该手机的逆光拍照功能很强大,超乎了对于手机拍摄的想象。
据此完成1~2题。
1.位于重庆市(29°N,106°E)的张先生约摄影师于3月20日下午拍摄逆光照片的最佳时间(北京时间)是( )A.16:00~18:00 B.17:00~19:00C.18:00~20:00 D.19:00~21:002.刺激手机厂商开发“逆光也清晰”拍照功能的主要因素是( )A.生产技术的进步B.企业竞争加剧C.交通运输的发展D.市场需求的扩大答案 1.B 2.D解析第1题,3月20日,接近春分日,各地近乎昼夜平分,各地大约于地方时18点日落。
根据材料,日出日落时分,光线与地面的夹角较小(约为0°~30°)时,对逆光拍摄最有利。
即日出后2小时、日落前2小时拍摄条件最好,因此,拍摄时间应为地方时16~18点,该地比北京时间晚1小时,故对应北京时间为17:00~19:00,选B。
第2题,根据材料信息,“随着自媒体的不断发展,各大手机生产商争相开发和完善‘逆光也清晰’拍照功能”说明客户对逆光拍摄的需求越来越多,市场刺激了手机厂商的开发,选D。
(2018·苏州高三期中)下图中ABC是纬线,BE是昏线,E地所在纬线圈正处于极昼。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字母代表的各地( )A.此时E地的地方时为0时B.此时E地的太阳高度为90°C.该日A地的昼长比E地短12小时D.该日A地日出时间比B地晚约2小时4.图示季节,下列各地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地中海沿岸国家河流处于枯水期B.北印度洋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C.巴西高原上的热带草原一片葱绿D.我国新疆棉花开始进入收获季节答案 3.A 4.A解析第3题,E地为昏线与纬线圈的切点,且E地所在纬线圈正处于极昼,地方时应为0(24)点,太阳高度角为0°,故A正确、B错误;ABC是纬线,但未必位于赤道上,故C错误;由BE是昏线,E地所在纬线圈正处于极昼,可知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A地在B地以东,时间应早,故D错误。
故选A。
第4题,由上题可知,北极圈内出现极昼,北半球为夏季。
地中海沿岸国家降水少,河流处于枯水期,A正确;北印度洋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巴西高原上的热带草原为干季;我国新疆棉花正处于生长季节。
B、C、D错误。
故选A。
(2018·南京高三模拟)下图为“北京时间2018年春分日8时东亚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单位:百帕)”。
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城市间,水平气压梯度最大的一组是( )A.乌鲁木齐—拉萨B.拉萨—西安C.西安—呼和浩特D.呼和浩特—乌鲁木齐6.农谚“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斤”描述的是春季大忙即将开始,春灌、春耕、春种将进入繁忙阶段。
与该时节相吻合的农事活动是( )①华北正抓紧麦田春灌,并注意防御晚霜冻害②江南梅子开始成熟,应做好防涝排涝工作③皖南山区春茶开始抽芽,并注意防治病虫害④渭河平原处理完地里麦茬,及时播种棉花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答案 5.B 6.D解析第5题,气压梯度为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从图中可知拉萨—西安间气压梯度最大。
故选B。
第6题,与春分时节吻合的农事活动有华北正抓紧麦田春灌,并注意防御晚霜冻害;皖南山区春茶开始抽芽,并注意防治病虫害。
江南梅子成熟时是6月中旬;渭河平原处理完地里麦茬,及时播种棉花为6月份。
故选D。
(2018·玄武区模拟)“泰山站”(76°58′E,73°51′S)是继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之后中国的第四个南极科学考察站。
下面左图为“泰山站位置图”,右图为科考人员在泰山站西偏北方向拍摄的太阳钻进主体建筑物底部的照片。
据此回答7~8题。
7.科考队员拍摄此照片的时间可能是2017年( )A.北京时间2月9日5:30B.北京时间7月2日5:30C.北京时间12月11日0:30D.北京时间10月5日13:308.泰山站主体建筑采用钢柱架空的结构形式,其主要作用是( )A.防止冰川夏季融化B.防止海豹袭击C.避免飞雪掩埋D.能获得更多光照答案7.A 8.C解析第7题,由材料信息可知,科考人员在泰山站西偏北方向拍摄的太阳钻进主体建筑物底部的照片,此时太阳位于主体建筑的东南方向,只能是日出时刻,此时昼长夜短,故A项正确。
第8题,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南极内陆冬季经常刮起8至10级大风,风吹起的积雪遇阻后会堆积,有可能将整个建筑掩埋,为了防止建筑的迎风面的飞雪堆积,泰山站采用钢柱架空的结构形式,所以C正确。
某中学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同一位置、不同季节的三天中的三个时刻拍摄的太阳视运动轨迹(h2这一天学校举行了秋季运动会,当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达40°),经合成整理如下图所示。
据此完成9~11题。
9.该地位于( )A.30°S附近B.赤道附近C.北回归线附近D.50°N附近10.拍摄的三天中,该地白昼最短的一天是( )A.h1 B.h2 C.h3 D.h411.当太阳视运动轨迹为h1时,下列自然现象可能发生的是( )A.长江流域进入一年中的枯水期B.东非高原的斑马向赤道以北迁徙C.澳大利亚的小麦进入收获季节D.加拿大的枫树叶大部分已经脱落答案9.D 10.C 11.B解析第9题,h2这一天学校举行了秋季运动会,当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达40°,即该地与直射点纬度差是50°,秋季太阳直射点在赤道附近,约南北纬10°之间,假设该地位于北半球,则该地位于40°N~50°N,可能是50°N附近,D对。
B、C错。
假设该地位于南半球,则位于40°S~50°S,A错。
第10题,结合上题分析,该地位于50°N附近,太阳位于南部天空,结合图示三日太阳运动位置,拍摄的三天中,该地白昼最短的一天是h3,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
三日的季节不同,h3应是冬季,北半球昼短夜长,C对。
h1对应的季节是夏季,h2是秋季, h4不存在,A、B、D错。
第11题,结合前面分析,当太阳视运动轨迹为h1时,北半球是夏季,长江流域进入一年中的丰水期,A错。
东非高原的斑马逐水草迁徙,向赤道以北迁徙,B对。
澳大利亚正值冬季,小麦进入越冬季节,C错。
加拿大的枫树叶正茂盛, D 错。
黄山短尾猴栖息地依赖于植物的物候期,其海拔范围随季节变化有明显的差异。
下图示意黄山短尾猴各季节栖息地的海拔范围与林带的关系(图中Ⅰ、Ⅱ、Ⅲ、Ⅳ代表四个季节黄山短尾猴活动的海拔范围)。
读下图,回答12~14题。
12.图中Ⅲ所代表的季节是(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3.短尾猴食物供给最丰富的林带是( )A.常绿阔叶林B.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C.落叶阔叶林D.山地矮林14.当地旅游活动可能对短尾猴造成的影响是( )A.食物种类变少B.主要活动空间变小C.患病率下降D.觅食时间变长答案12.B 13.A 14.B解析第12题,图中Ⅲ所示黄山短尾猴栖息地活动范围较其他季节海拔高,说明该季节气温最高,为夏季。
第13题,常绿阔叶林气温高,降水多,植被茂密食物多,冬季不落叶,食物供应时间长,所以食物最丰富。
第14题,发展旅游过程中人类活动的范围增大,挤占了短尾猴的活动空间,但短尾猴栖息地的自然环境没有改变,自然食物种类没有变化,考虑到人类投食,食物种类增加;人类带入较多的病毒病菌,可能导致短尾猴患病率上升;综合考虑自然食物和人类投食两个要素,短尾猴觅食时间不会变长。
下图所示区域中奥里诺科河河口三角洲地势低平,满布岛洲和沼泽,定期出现洪水泛滥,整个流域内降水量的时空差异大。
读下图,回答15~17题。
15.图中①②③地区按年降水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C.③②① D.③①②16.1月份,①地降水特点及其成因分别是( )A.降水多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B.降水少受东南信风控制C.降水多信风从海洋上带来水汽多D.降水少信风缺少地形抬升17.奥里诺科河河口三角洲泛滥的时间一般是( )A.1~2月B.3~5月C.5~10月D.11月~次年1月答案15.A 16.D 17.C解析第15题,③地区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冬季湿润的东北信风遇山地抬升,在迎风坡形成大量地形雨,因此③地降水量最大;②地区离赤道较近,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间长,结合1 000 mm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可以判断,②地区年降水量大于1 000 mm,①地区年降水量小于1 000 mm,因此三地区年降水量的大小关系为①<②<③,A正确。
第16题,1月份太阳直射南半球,气压带风带南移,①地受东北信风影响,A、B错误;①地以平原为主,来自海洋的东北信风缺少地形抬升,故①地降水少,D正确、C错误。
第17题,奥里诺科河流域大部分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区,5~10月为雨季,降水丰富,河口三角洲地势低平,排水不畅;受到海洋潮流的顶托作用,河口三角洲易出现洪水泛滥。
C正确。
(2018·泰州中学高三模拟)沙丁鱼喜冷水,好群居,以大量的浮游生物为食。
厄加勒斯浅滩是南半球沙丁鱼的主要集聚地。
每年5~7月,当一股低温的沿岸流由厄加勒斯浅滩向北流动时,沙丁鱼便开始向产卵地大迁徙。
下图为“非洲南部海域沙丁鱼分布区域示意图”。
据此回答18~19题。
18.厄加勒斯浅滩成为南半球沙丁鱼主要集聚水域的原因有(双选)( )A.西风漂流影响,水温低B.光合作用强,季节变化小C.海水浅,海面风平浪静D.浅滩面积大,生存空间广阔19.与厄加勒斯浅滩相比,沙丁鱼产卵地附近5~7月(双选)( )A.气温较高B.气温较低C.降水较多D.降水较少答案18.AD 19.AD解析第18题,沙丁鱼喜冷水,好群居,厄加勒斯浅滩成为南半球沙丁鱼主要集聚水域的原因有西风漂流影响,水温低,A正确。
位于非洲南端,属于地中海气候,光照季节变化大,B 错误。
冬季受西风带影响,海面风浪大,C错误。
浅滩面积大,生存空间广阔,适宜沙丁鱼群居,D正确。
故选A、D。
第19题,读图,与厄加勒斯浅滩相比,沙丁鱼产卵地附近的纬度较低,5~7月气温较高,A正确,B错误。
位于西风带的背风坡,降水较少,C错误,D正确。
故选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