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名句品赏三则

合集下载

白居易唐诗名句赏析

白居易唐诗名句赏析

白居易唐诗名句赏析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赋得古原草送别》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忆江南》3、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怨天寒。

《卖炭翁》4、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与元九书》5、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长恨歌》6、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长恨歌》7、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情绵绵无绝期。

《长恨歌》8、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放言五首(其三)》9、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钱塘湖春行》10、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钱塘湖春行》11、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

《夜筝》12、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暮江吟》13、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

《与梦得沽酒闲饮且约后期》14、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买花》15、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琵琶行》16、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琵琶行》17、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琵琶行》18、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生。

《琵琶行》19、银屏乍破水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

《琵琶行》20、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

《琵琶行》21、同时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琵琶行》白居易(772年~846年),汉族,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

贞元十六年中进士,历任左拾遗、翰林学士、东宫赞善大夫、江州司马、杭州、苏州刺史、太傅等职。

白居易别名:白乐天,香山居士,白傅,白文公。

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

白居易有“诗魔”和“诗王”之称,现存诗3000多首,是唐代诗人中作品最多的一个,有《白氏长庆集》71卷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等。

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座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琵琶峰。

唐诗宋词名句欣赏

唐诗宋词名句欣赏

唐诗宋词名句欣赏唐诗宋词名句欣赏1.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李清照《夏日绝句》)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江雪》)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杜甫《春夜喜雨》)4.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日还。

(李白《早发白帝城》) 7.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8.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枫桥夜泊》)9.寒雨连江夜人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10.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11、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12、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李白《独坐敬亭山》)13、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贾岛《寻隐者不遇》)14、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杜甫《春夜喜雨》)15、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李白《渡荆门送别》)16、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17、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李白《早发白帝18.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杜牧《山行》)1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20.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21.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2.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李白《送友人》)23.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24.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25.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2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唐诗三百首经典诗句

唐诗三百首经典诗句

唐诗三百首经典诗句唐诗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唐诗三百首更是其中的精品。

无论是从内容、情感、意境还是艺术价值上,唐诗三百首都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珍品,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瑰宝。

以下是我选取其中的几句经典诗句。

一、《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句诗通过对大自然景色的描写,展现了世界的广阔和自然的美妙,整个诗句中有着一种徜徉于山水之间的意境。

二、《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这句诗通过描述生命的脆弱和短暂,唤起人们对生命的珍惜。

其中“欲断魂”表达了行人内心的痛苦和思念,诗歌中的哀伤和深情在季节的变化中得以表达。

三、《临江仙·滁州西涧》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这句诗描写了一幅八月的景象,沉静而清晰。

湖光山色的和谐翩翩跃入眼帘,让人们在看过之后有着平静和清新的感觉。

四、《送元二使安西》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句话倡导“丹心”,表达了付出和忠诚的重要性。

同时表达了拥护正义和历史进程的意愿,充满了深情和力量。

五、《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这句诗歌放飞自由和抒发激情,表达了热爱生活和享受人生乐趣的态度。

金樽比喻生命,月比喻时间。

诗句中的人物像是呼唤着我们,提醒我们抓住每一个美好的时刻,感受每一个美好的瞬间。

以上便是我选出的唐诗三百首经典诗句,这些诗歌不仅仅是意境独特的艺术品,更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的高峰之一,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诗句或表现生命的轨迹,或表现思想的境界,或表现物态的变幻,或抒发情感的境界,每一句都让我们产生了深深的共鸣。

历史长河中有多少的才子佳人借着这些文学经典,用他们的才情和灵魂向着全世界发声。

在未来的路上,愿这些经典诗句持续激励着我们,启迪着我们的人生,让我们在美好的人生之路上,不断前行。

十首最有名的唐诗名句

十首最有名的唐诗名句

十首最有名的唐诗名句NO.1:李白《静夜思》静夜思李白〔唐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明亮的月光洒在窗户纸上,好像地上泛起了一层白霜。

我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方的家乡。

简析《静夜思》是一首五言诗,此诗描写了旅居在外的诗人于秋日夜晚在屋内抬头望月而思念家乡的感受,表达了诗人漂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前两句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后两句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主人公的思乡之情。

NO.2:孟浩然《过故人庄》过故人庄孟浩然〔唐代〕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译文老朋友准备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田舍做客。

翠绿的树林围绕着村落,一脉青山在城郭外隐隐横斜。

推开窗户面对谷场菜园,共饮美酒,闲谈农务。

等到九九重阳节到来时,我还要来这里观赏菊花。

简析《过故人庄》是一首五言律诗,写的是诗人应邀到一位农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经过,表达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以及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喜爱。

在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主客举杯饮酒,坐话家常,充满生活气息和闲适情。

这首诗初看平淡如水,细细品味就像是一幅画着田园风光的中国画,将景、事、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NO.3:李商隐《夜雨寄北》夜雨寄北李商隐〔唐代〕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你问我回家的日期,我还没有确定日期,此刻巴山的夜雨淅淅沥沥,雨水已涨满秋池。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一起秉烛长谈,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

简析《夜雨寄北》是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深深思念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因孤独、寂寞而产生的淡淡的忧愁。

此诗前两句以问答和对眼前环境的抒写,阐发了诗人孤寂的情怀和深切的思念;后两句则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情景,反衬出今夜的孤寂。

NO.4: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唐代〕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180句唐诗:流传千古的经典名句

180句唐诗:流传千古的经典名句

180句唐诗:流传千古的经典名句来源:诗词散文天地李白李白(701年—762年),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

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

李白的诗歌对后代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2.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关山月3.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4.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侠客行5.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夜宿山寺6.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思7.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把酒问月8.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将进酒9.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将进酒10.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行路难11.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12.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13.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南陵别儿童入京14.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上李邕15.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忧国忧民,诗艺精湛,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对后世影响深远。

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16.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春望17.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1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19.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20.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八阵图21.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旅夜书怀22.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赠卫八处士23.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前出塞24.骁腾有如此,万里可横行。

杜甫唐诗名句欣赏

杜甫唐诗名句欣赏

杜甫唐诗名句欣赏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登楼》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

《阁夜》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江南逢李龟年》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望岳》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佳人》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春夜喜雨》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春望》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登岳阳楼》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前出塞》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蜀相》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诗三百首》经典古诗词名句150句,国学经典必背(收藏)

《唐诗三百首》经典古诗词名句150句,国学经典必背(收藏)

《唐诗三百首》经典古诗词名句150句,国学经典必背(收藏)2022-09-04 01:06·庵下听雨唐朝(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

临近中秋,祝朋友们中秋快乐!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灿烂的明珠。

唐诗距今已有一千多年,许多诗篇仍然广为流传。

唐朝的著名诗人有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诗佛王维、诗家小圣李商隐、诗家紫薇杜牧、诗星孟浩然、诗豪刘禹锡、诗鬼李贺、七绝圣手王昌龄、苦吟诗人贾岛等等。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我们读《唐诗三百首》,一定要背下这150句千古名句。

#头条创作挑战赛# #打开眼界#李白(701-762),表字太白,晚年自号青莲居士,出生于当时唐安西大都护府所在的碎叶城(今吉尔斯坦境内)。

诗仙 - 李白1、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

——李白《秋风词》2、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李白《夜宿山寺》3、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李白《独坐敬亭山》4、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李白《关山月》5、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李白《月下独酌四首·其一》6、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李白《古朗月行》7、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其一》9、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李白《把酒问月·故人贾淳令予问之》10、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李白《将进酒》11、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12、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李白《上李邕》1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14、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李白《将进酒》15、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李白《清平调·其一》杜甫(712-770),表字子美,其先代由原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属河南),为初唐诗人杜审言之孙。

精选优秀经典古诗词鉴赏【10首】

精选优秀经典古诗词鉴赏【10首】

精选优秀经典古诗词鉴赏【10首】1.精选优秀经典古诗词鉴赏登高杜甫〔唐代〕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赏析杜甫的《登高》总体上给人一种萧瑟荒凉之感,情景交融之中,融情于景,将个人身世之悲、抑郁不得志之苦融于悲凉的秋景之中,极尽沉郁顿挫之能事,使人读来,感伤之情喷涌而出,如火山爆发而一发不可收拾。

如一般诗篇,《登高》首联写景,开门见山,渲染悲凉气氛。

诗中如是写到: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两句都是动静结合,寓静于动中构造了一幅以冷色调着墨的绝妙的水墨画。

“风急天高猿啸哀”,一个“急”,一个“哀”字非常有代入感,使人立马进入作者所营造的令人忧伤的情境里不可自拔。

接着,苦闷情绪溢满于胸,无处排遣,诗人将其浓缩寄托于鸟的处境下,这样写道:渚清沙白鸟飞回,它构造的是一幅冷淡惨白的画面,“渚”是“清”的,“沙”是“白”的,“鸟”是“飞回”的,在一片萧瑟肃杀的荒无人烟的“渚沙”之中飞舞盘旋,可见其孤独,不禁令人想起“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凄凉感,悲哀之情油然而生。

而从整幅画的构造视角来说,这是一幅描画天地之一处的视野较窄的微观水墨画。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

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便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

“无边”“不尽”,使“萧萧”“滚滚”更加形象化,不仅使人联想到落木窸窣之声,长江汹涌之状,也无形中传达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

透过沉郁悲凉的对句,显示出神入化之笔力,确有“建瓴走坂”、“百川东注”的磅礴气势。

前人把它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是有道理的。

最后,颈联和尾联的视角回归微观,回到诗人个人身上。

颈联如是说到: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悲秋”已让人黯然神伤,“万里悲秋”更是让人凄怆不已。

一个“常”字更是道出“万里悲秋”时常与我相伴,悲哀感之强烈浓重,令人心神寂寥,无可排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诗名句品赏三则
邹立群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崔颢(?-754),才名颇炽,以至李白曾言:“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虽然如此,但其一生仕途坎坷,长期漂泊羁旅。

一日,他登上黄鹤楼,看眼前鹤去楼空,望天际悠悠白云,睹洲上萋萋芳草,不觉慨然于岁月不再,人世茫茫,写下了这道为严羽高评为“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的千古名作《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是诗中颔联。

窃以为,本句具有一种普遍包举的意味,抒发了诗人岁月难再、世事茫然的空幻感,也为下文写乡关难归的无限愁思铺垫,因而成为深值关注和反复品味的名句。

“黄鹤”,所指甚明,但结合全诗,它的指向提示是一种普遍包举的口吻,即“一切”之意。

“不复返”,更是涵覆了生不逢时、岁不待人的无尽感伤。

“白云”,白云苍狗,变幻难测,寓托着作者世事难料的吁嗟叹喟。

如果说这个词和“空悠悠”一起使人看到空间的广漠,那么“千载”和“空悠悠”则使人看到了时间的无限性。

时间和空间的组合产生了历史的纵向感和空间的渊阔感,在这样亘古的时空中,个人显得多么渺小,人生显得多么短暂啊!时空的无穷和个体的有限的矛盾的碰击,撕裂着诗人的灵智,“生不逢时、岁不待人”的怊怅切情成为失意仕子们的普遍心声,引起了他们的强烈共鸣。

但作为一般读者来说,认可本诗,认可本句则是因为诗句普遍包举的意味产生的模糊性,即读者由此感悟宇宙人生:及时勉励,岁不待人,“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读者反而能够反面将其转化为感发的力量和动力的源泉。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公元826年,唐敬宗宝历二年,刘禹锡罢和州刺史返洛阳,同时,白居易也从苏州归洛,两位诗人在杨州邂遇。

为此,白氏于席上赠诗刘禹锡,刘禹锡也写了一首诗酬答乐天。

这就是《酬乐天杨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此诗的颈联,诗句充满了对人生的乐观感悟和哲思睿理。

白居易的赠诗中有“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相蹉跎”之句,他认为同侪大都得以升迁,只有刘禹锡在荒寂的和州空耗光阴。

显然,他是在为刘禹锡不平,正如他在诗中所说:“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大多。

”对此,刘禹锡怎样看呢?他去在酬诗中乐观写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沉舟”、“病树”,以物喻己,是他人生概括的二个物象,但诗句中却没有表露出怨尤,反而是在劝慰白居易不必为自己的人生失意和仕程失意介怀,表现为一种世事变迁和宦途谪升的豁达开朗,也一如他诗中所云,沉舟之畔,千帆竞发;病树前头,万木萌春。

二十余年的谪居生活,并没有让他消沉颓伤,那是因为他亲历了人世荣辱、目睹他人宦海沉浮后已宠辱不惊。

这首诗正是因此一句,成为流传后世的名篇,而这一句,更是为白居易叹服,“在在处处,应当灵物护之。

”不过,由于其意象宽远,妙合哲理,后人则赋予其以新意: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杜牧,以济世之才自负,因而看到唐帝国内忧外患时,“治乱兴亡之迹,财赋兵甲之事”(《上李中丞书》),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

但因其人性情刚耿,不愿苟合取容,终使招排挤不遇,转向了纵情酒色的放浪生活,从而使他的诗歌形成了深广忧愤和旖旎风情间杂的风貌。

诗人旅游历金陵夜泊于秦淮河时,写下了这样风貌的一首七绝《泊秦淮》: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商女”:歌女;“后庭花”即《玉树后庭花》,靡靡之音,南朝陈后主所作,后人视为亡国不祥之者。

诗中充满辛辣的嘲讽,寓托着诗人忧心国事的深切悲慨。

但这一句看似斥责“商女”,实则别有深意:
歌女们唱什么乐曲,由听者品味和情趣而定,她们为了生存,是没有决定权的。

可见,作者在这里用的是“曲笔”,真正“不知亡国恨”的,应是那些醉梦生死、不问国事的享乐者!《玉树后庭花》,是亡国艳曲,可在晚唐国势衰微,内忧外患并交的时候,有人居然不以国事为念,反而用这种靡靡艳曲寻乐。

在这里,诗人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在婉曲轻利的风调中表现出尖辛的讽谕、深沉的悲慨和无尽的感喟,这实是有因而发。

这首诗寓托幽远,咏史与感发巧妙对接,情韵俱妙,诚可谓“风飘摇而有远情,调悠扬而有远韵”,难怪清沈德潜视其为唐人七绝中的绝唱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