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疡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合集下载

胃疡临床路表单径(精)

胃疡临床路表单径(精)

脾胃病科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第一诊断:胃疡(消化性溃疡)(ICD-10编码为:K25.901、K26.901、K27.901)。

姓名:姓名:年龄:住院号:入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21天实际住院日:天时间年月日(第1天)年月日(第2-7天)年月日(第8-14天)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与体格检查□采集中医四诊信息□进行中医证候判断□完成病历书写和病程记录□初步拟定诊疗方案□完善辅助检查□防治并发症□与家属沟通,交代病情及注意事项□采集中医四诊信息□进行中医症候判断□注意防治并发症□完成病历书写和病程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或补充诊疗方案□完善入院检查□上级医师查房与诊疗评估□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采集中医四诊信息□进行中医症候判断□注意防治并发症重点医嘱长期医嘱□内科护理常规□分级护理□饮食:低渣易消化食物□中医辩证□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针灸□中药穴位贴敷长期医嘱□内科护理常规□分级护理□饮食:低渣易消化食物□中医辩证□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针灸□中药穴位贴敷长期医嘱□内科护理常规□分级护理□饮食:低渣易消化食物□中医辩证□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针灸□热敏灸疗法□其他疗法临时医嘱□完善入院检查□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潜血□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感染性疾病筛查(甲、乙、丙、戊肝、梅素、艾滋病检查)□心电图。

□胸部透视或X 线片。

□X线钡餐□胃镜检查及黏膜活检□幽门螺杆菌检测□腹部超声□其他检查□热敏灸疗法□其他疗法临时医嘱□完善入院检查□对症处理□中药穴位贴敷□热敏灸疗法□其他疗法临时医嘱□完善入院检查□对症处理主要护理工作□护理常规□完成护理记录□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饮食指导□安抚疏导、健康教育□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饮食指导□安抚疏导、健康教育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责任护士签名医师签名时间年月日(第14-20天)年月日(第21天)主要诊疗工作□上级医师查房与诊疗评估□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采集中医四诊信息□注意防治并发证□完成出院记录□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门诊随诊□通知出院重点医嘱长期医嘱□内科护理常规□分级护理□饮食:低渣易消化食物□中医辩证□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针灸□中药穴位贴敷□热敏灸疗法□其他疗法临时医嘱□完善入院检查□对症处理出院医嘱□停长期医嘱□出院带药主要护理工作□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饮食指导□安抚疏导、健康教育□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出院指导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1.2.□无□有,原因:1.2.责任护士签名医师签名。

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表单优秀文档

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表单优秀文档

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表单优秀文档(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泰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胃十二指肠溃疡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胃十二指肠溃疡(ICD—10:K25。

7/K26.7/K27.7)(无并发症患者)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区: 床号:住院号:腰腿痛临床路径表单对象:第一诊断为腰痛病TCD编码为:BGS000ICD10编码为:M51.202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脾胃病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实施情况及临床疗效分析(2021年)根据我科多年对常见病种进行分析、总结,把胃疡(消化性溃疡)、胃脘痛(慢性胃炎)作为优势重点病种,运用中医辨证施治、突出中医特色,效优价廉,深受患者好评,现评估分析如下:一、2021年度专科优势病种诊疗方案实施情况二、2021年度专科优势病种临床疗效情况(一)优势病种的临床疗效标准1、胃疡(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标准按症状轻重分为4级(0、Ⅰ、Ⅱ、Ⅲ),积分分别为0分、1分、2分、3分.主要症状的记录与评价。

评定标准:①临床痊愈:原有症状消失;②显效:原有症状改善2级者;③有效:原有症状改善1级者;④无效:原有症状无改善或原症状加重。

证候疗效评定标准采用尼莫地平法计算。

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①.临床痊愈:主要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疗效指数≥95%。

②.显效:主要症状、体征明显改善,70%≤疗效指数<95%。

③.有效:主要症状、体征明显好转,30%≤疗效指数〈70%.④.无效:主要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疗效指数〈30%.2、胃脘痛(慢性胃炎)的疗效标准主要症状(胃脘痛及痞满)的记录与评价。

按症状改善百分率=(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计算主要症状改善百分率。

①.痊愈:症状消失.②.显效:症状改善百分率≥80%。

③.进步:50%≤症状改善百分率〈80%。

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临床路径

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临床路径

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临床路径之马矢奏春创作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

一、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临床路径尺度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胃脘痛(TCD编码:BNP01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慢性胃炎(ICD-10编码:)(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尺度:参照“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09,深圳)、)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09,深圳)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

(2)西医诊断尺度:参照“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全国第二届慢性胃炎共识会议,2006)。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胃脘痛(慢性胃炎)诊疗方案”。

胃脘痛(慢性胃炎)临床罕见证候:肝胃气滞证肝胃郁热证脾胃湿热证脾胃气虚证脾胃虚寒证胃阴缺乏证胃络瘀阻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胃脘痛(慢性胃炎)诊疗方案”、“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及“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09,深圳)。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胃脘痛(慢性胃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尺度住院日为≤28天。

(五)进入路径尺度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胃脘痛(TCD编码:BNP010)、慢性胃炎(ICD-10:)的患者。

2.伴随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既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合偏重度胃黏膜异型增生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分歧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更。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惯例+血型、尿惯例、便惯例+潜血(2)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3)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4)凝血四项(5)心电图、胸部X线片(6)腹部超声(7)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8)幽门螺旋杆菌检查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胃泌素、胃壁细胞抗体、胃蛋白酶原;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血清肿瘤标记物、血沉;缺铁贫血6项、血清叶酸+维生素B12;胃动力检查;心肌酶等。

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临床路径

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临床路径

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

一、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胃脘痛(TCD 编码:BNP01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慢性胃炎(ICD-10 编码:K29.502(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09,深圳)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09,深圳)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 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全国第二届慢性胃炎共识会议,2006。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胃脘痛(慢性胃炎)诊疗方案。

胃脘痛(慢性胃炎)临床常见证候:肝胃气滞证肝胃郁热证脾胃湿热证脾胃气虚证脾胃虚寒证胃阴不足证胃络瘀阻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胃脘痛(慢性胃炎)诊疗方案、“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及“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09,深圳。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胃脘痛(慢性胃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8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胃脘痛(TCD 编码:BNP010、慢性胃炎(ICD-10:K29.502)的患者。

2.伴有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既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合并重度胃黏膜异型增生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潜血(2)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3)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4)凝血四项(5)心电图、胸部X线片(6)腹部超声(7)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8)幽门螺旋杆菌检查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胃泌素、胃壁细胞抗体、胃蛋白酶原;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血清肿瘤标志物、血沉;缺铁贫血6项、血清叶酸+维生素B12;胃动力检查;心肌酶等。

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临床路径

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临床路径

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得患者。

一、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胃脘痛(TC D 编码:BN P01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慢性胃炎(ICD-10 编码:K29、502) (二)诊断依据 1、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慢性胃炎共识(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全 国第二届慢性胃炎共识会议,2006)。

2。

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胃脘痛(慢性胃炎)诊疗方案"。

胃脘痛(慢性胃炎)临床常见证候: 肝胃气滞证 肝胃郁热证 脾胃湿热证 脾胃气虚证 脾胃虚寒证 胃阴不足证 胃络瘀阻证(三)治疗方案得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胃脘痛(慢性胃炎)诊疗方案"、“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及“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中华 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09,深圳)。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胃脘痛(慢性胃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8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胃脘痛(TCD 编码:B NP010)、慢性胃炎(I CD—10:K29、502) 得患者。

2.伴有其她疾病,但住院期间既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得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

合并重度胃黏膜异型增生者,不进入本路径、(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得主症、次症、舌、脉特点、注意证候得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得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潜血(2)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3)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4)凝血四项(5)心电图、胸部X线片(6)腹部超声(7)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8)幽门螺旋杆菌检查2、可选择得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胃泌素、胃壁细胞抗体、胃蛋白酶原;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血清肿瘤标志物、血沉;缺铁贫血6项、血清叶酸+维生素 B12;胃动力检查;心肌酶等。

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6

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6

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临床路径(2017年版)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慢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浅表性胃炎)的住院患者。

一、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胃脘痛(TCD编码:BNP01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慢性胃炎(ICD-10编码:K29.502),慢性萎缩性胃炎(ICD-10编码:K29.401),慢性浅表性胃炎(ICD-10编码:K29.3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16年发布的《慢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及《中医内科学》(张伯礼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出版)。

(2)西医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2012年发布的《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2,上海)》及《幽门螺杆菌胃炎京都全球共识(2014,京都)》。

2.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胃脘痛(慢性胃炎)临床常见证候:肝胃气滞证肝胃郁热证脾胃湿热证脾胃气虚证脾胃虚寒证胃阴不足证瘀阻胃络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胃脘痛(慢性胃炎)。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21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为胃脘痛(慢性胃炎,包括萎缩性胃炎、非萎缩性胃炎)的患者。

2.合并重度胃黏膜异型增生者,不进入本路径。

3.伴有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既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本病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潜血;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凝血四项;心电图、胸部X线片;腹部超声;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

胃痛护理临床路径

胃痛护理临床路径

胃痛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表(住院第一天)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内容执行签名评价签名□消化内科一般护理评估 □胃痛的部位、性质、程度 □胃痛的时间、频率 □饮食情况 □大便情况 □呕吐物情况 □寒热情况□医院、科室环境及住院须知□科主任、护士长、主管医生、及责任护士□饮食类型、就餐环境及时间 □病房设施的使用□各项检查化验注意事项□疾病相关知识宣教□腹部彩超 □消化道钡透 □心电 □胃镜检查 □HP检查□血常规 □尿常规错误!链接无效。

□血型 □肾功 □肝功 □离子□血糖 □血脂 □血流变 □凝血功能测定 □乙丙肝抗体测定西药□抑酸 □保护胃粘膜 □止血 □解痉中药□温胃散寒、理气止痛 □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疏肝理气、泻热和中 □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养阴益胃、和中止痛□温中健脾、和胃止痛护理级别□一级护理 □二级护理 □三级护理监测□四大生命体征□胃痛的部位、性质、程度 □饮食情况□胃痛的时间、频率 □大便情况 □呕吐物情况 □寒热情况□舌、苔、脉 □神色中医特色□针灸 □艾灸 □耳穴圧籽□辨证饮食□中药用药指导□温熨疗法饮食□禁水 □禁食 □半流食 □流食 □软食 □少食多餐、清淡易消化 □戒烟、酒 □忌过冷、过热、辛辣刺激等之品 □忌粗硬粘的食物 □忌暴饮暴食、饥饱无常 □饮食结构合理□说理开导 □释疑解惑 □移情易性 □发泄解情志郁□以情胜情 □暗示疗法 □顺情从欲□保持乐观情绪生活起居□卧床休息□避免劳累 □避风寒 □根据气温变化增减衣物 □适量的活动 □床单位整洁,室内空气清新 □保持病室安静 □保持个人卫生□保持口腔清洁 □保持良好的睡眠辨证施护□食滞胃痛者,暂时禁食;缓解逐渐给予全流食或半流食□虚寒性胃痛者,遵医嘱热敷或药熨胃腕部,艾灸、中药膏贴敷□肝胃不和者以情志调护为主,循循善诱,热情开导□肝胃郁热者,忌辛辣、油腻、烟酒,注意情志护理□呕血,黑便者,按血证护理常规进行□无□有原因:胃痛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表(住院第二天)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内容执行签名评价签名□消化内科一般护理评估 □胃痛的部位、性质、程度 □胃痛的时间、频率 □饮食情况 □大便情况 □呕吐物情况 □寒热情况□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查阅各项检查、检验结果□疾病相关知识宣教西药□抑酸 □保护胃粘膜 □止血 □解痉中药□温胃散寒、理气止痛 □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疏肝理气、泻热和中 □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养阴益胃、和中止痛□温中健脾、和胃止痛护理级别□一级护理 □二级护理 □三级护理监测□四大生命体征 □胃痛的部位、性质、程度 □饮食情况□胃痛的时间、频率 □大便情况 □呕吐物情况 □寒热情况□舌、苔、脉 □神色检查指导□胃镜检查后取活检者,禁食4小时,4小时后进食温凉流质饮食□咽痛、咽部异物感者,避免用力咳嗽□腹痛、腹胀者,可给予腹部按摩□观察患者有无消化道穿孔、出血、感染等中医特色□针灸 □艾灸 □耳穴圧籽 □辨证饮食 □中药用药指导□温熨疗法饮食□禁水 □禁食 □半流食 □流食 □软食 □少食多餐、清淡易消化 □戒烟、酒 □忌过冷、过热、辛辣刺激等之品 □忌粗硬粘的食物 □忌暴饮暴食、饥饱无常 □饮食结构合理情志□说理开导 □释疑解惑 □移情易性 □发泄解郁□以情胜情 □暗示疗法 □顺情从欲 □保持乐观情绪生活起居□卧床休息 □避免劳累 □避风寒 □根据气温变化增减衣物□适量的活动□床单位整洁,室内空气清新 □保持病室安静 □保持个人卫生□保持口腔清洁 □保持良好的睡眠辨证施护□食滞胃痛者,暂时禁食;缓解逐渐给予全流食或半流食□虚寒性胃痛者,遵医嘱热敷或药熨胃腕部,艾灸、中药膏贴敷□肝胃郁热者,忌辛辣、油腻、烟酒,注意情志护理□肝胃不和者以情志调护为主,循循善诱,热情开导□呕血,黑便者,按血证护理常规进行□无□有原因:胃痛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表(住院第3~7天)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内容执行签名评价签名□消化内科一般护理评估 □胃痛的部位、性质、程度 □胃痛的时间、频率 □饮食情况 □大便情况 □呕吐物情况 □寒热情况□疾病相关知识宣教西药□抑酸 □保护胃粘膜 □止血 □解痉中药□温胃散寒、理气止痛 □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疏肝理气、泻热和中 □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养阴益胃、和中止痛□温中健脾、和胃止痛护理级别□一级护理 □二级护理 □三级护理监测□四大生命体征 □胃痛的部位、性质、程度 □饮食情况□胃痛的时间、频率 □大便情况 □呕吐物情况 □寒热情况□舌、苔、脉 □神色中医特色□针灸 □艾灸 □耳穴圧籽 □辨证饮食 □中药用药指导□温熨疗法饮食□禁水 □禁食 □半流食 □流食 □软食 □少食多餐、清淡易消化 □戒烟、酒 □忌过冷、过热、辛辣刺激等之品 □忌粗硬粘的食物 □忌暴饮暴食、饥饱无常 □饮食结构合理情志□说理开导 □释疑解惑 □移情易性 □发泄解郁□以情胜情 □暗示疗法 □顺情从欲 □保持乐观情绪生活起居□卧床休息 □避免劳累 □避风寒 □根据气温变化增减衣物□适量的活动□床单位整洁,室内空气清新 □保持病室安静 □保持个人卫生□保持口腔清洁 □保持良好的睡眠辨证施护□食滞胃痛者,暂时禁食;缓解逐渐给予全流食或半流食□虚寒性胃痛者,遵医嘱热敷或药熨胃腕部,艾灸、中药膏贴敷□肝胃郁热者,忌辛辣、油腻、烟酒,注意情志护理□肝胃不和者以情志调护为主,循循善诱,热情开导□呕血,黑便者,按血证护理常规进行□无□有原因:胃痛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表(住院第8~14天)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内容执行签名评价签名□消化内科一般护理评估 □胃痛的部位、性质、程度□胃痛的时间、频率 □饮食情况 □大便情况 □呕吐物情况 □寒热情况□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检查,查阅各项检查、检验结果□疾病相关知识宣教西药□抑酸药 □保护胃粘膜 □止血药中药□中药护理级别□一级护理 □二级护理 □三级护理监测□四大生命体征 □胃痛的部位、性质、程度 □饮食情况□胃痛的时间、频率 □大便情况 □呕吐物情况 □寒热情况□舌、苔、脉 □神色中医特色□针灸 □艾灸 □耳穴圧籽 □辨证饮食 □中药用药指导□温熨疗法饮食□禁水 □禁食 □半流食 □流食 □软食 □少食多餐、清淡易消化 □戒烟、酒 □忌过冷、过热、辛辣刺激等之品 □忌粗硬粘的食物 □忌暴饮暴食、饥饱无常 □饮食结构合理情志□说理开导 □释疑解惑 □移情易性 □发泄解郁□以情胜情 □暗示疗法 □顺情从欲 □保持乐观情绪生活起居□卧床休息 □避免劳累 □避风寒□根据气温变化增减衣物 □适量的活动 □床单位整洁,室内空气清新 □保持病室安静 □保持个人卫生□保持口腔清洁 □保持良好的睡眠辨证施护□食滞胃痛者,暂时禁食;缓解逐渐给予全流食或半流食□虚寒性胃痛者,遵医嘱热敷或药熨胃腕部,艾灸、中药膏贴敷□肝胃不和者以情志调护为主,循循善诱,热情开导□肝胃郁热者,忌辛辣、油腻、烟酒,注意情志护理□呕血,黑便者,按血证护理常规进行□无□有原因:胃痛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路径表(住院第15天即出院当日)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内容执行签名评价签名□消化内科一般护理评估 □胃痛的部位、性质、程度□胃痛的时间、频率 □饮食情况 □大便情况 □呕吐物情况 □寒热情况□停各项医嘱,整理病案□遵医嘱办理出院手续□留患者联系方式,以便回访□整理床单位□食用易消化饮食,避免用过咸、过甜、辛辣、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定时进食、少量多餐,养生良好的饮食习惯。

胃脘痛中医临床路径

胃脘痛中医临床路径

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 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患者。

一、胃脘痛(慢性胃炎)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胃脘痛(TCDS码:BNPO1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慢性胃炎(ICD-10编码:K29.502)(二)诊断依据1 .疾病诊断(1)(2中2.证候诊断医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胃脘痛(慢性胃炎)诊疗方案”。

胃西诊脘痛(慢性胃炎)临床常见证候:医断肝胃气滞证诊标肝胃郁热证断准脾胃湿热证标:脾胃气虚证准参脾胃虚寒证:照胃阴不足证参“ 胃络瘀阻证照慢(三)治疗方案的选择“性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胃脘痛(慢性胃炎)诊疗方案”、中萎“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 及“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 (中华中医缩国药学会脾胃病分会,2009,深圳)。

慢性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胃脘痛(慢性胃炎)。

性胃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胃炎胃(四)标准住院日为w 28天。

炎中(五)进入路径标准共医、1 •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胃脘痛(TCDS码:BNP010慢性胃炎(ICD-10: K29.502)的识诊患者。

'(疗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全国第二届慢性胃炎共识会议,2006。

)共2.伴有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既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合并重度胃黏膜异型增生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潜血(2)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3)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血糖(4)凝血四项(5)心电图、胸部X线片( 6)腹部超声( 7 )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 8 )幽门螺旋杆菌检查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胃泌素、胃壁细胞抗体、胃蛋白酶原;上消化道气钡双重造影;血清肿瘤标志物、血沉;缺铁贫血6项、血清叶酸+维生素B12;胃动力检查;心肌酶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疡(消化性溃疡)中医临床路径住院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胃疡(消化性溃疡)(ICD-10编码为:K25.901、K26.901、K27.90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
标准住院日:≦21天实际住院日:天
时间住院第1天住院第2-3天住院第4天
主要诊疗工作□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完成病历书写和病程记

□完善辅助检查
□防治并发症
□与家属沟通,交代病情
及注意事项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注意防治并发症
□完成病历书写和病程记

□上级医师查房:评估治
疗效果,调整或补充诊
疗方案
□完善入院检查
□上级医师查房与诊疗评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注意防治并发症
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内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饮食:低渣易消化食物
□中医辨证
□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艾灸
□中药穴位贴敷
□热奄包(通络宝)
□其他疗法
临时医嘱:
□血、尿、大便常规+潜血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
糖、凝血功能、血型。

□心电图、胸片、腹部超
声。

□电子胃镜检查。

□其他检查(酌情):血淀
粉酶、肿瘤标记物筛查,
上腹部CT或MRI。

长期医嘱:
□内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饮食:低渣易消化食物
□中医辨证
□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艾灸
□中药穴位贴敷
□热奄包(通络宝)
□其他疗法
临时医嘱:
□完善入院检查
□对症处理
长期医嘱:
□内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饮食:低渣易消化食物
□中医辨证
□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艾灸
□中药穴位贴敷
□热奄包(通络宝)
□其他疗法
临时医嘱:
□完善入院检查
□对症处理
主要护理工作□护理常规
□完成护理记录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
措施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
措施
□饮食指导
□安抚疏导,健康教育
□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
措施
□饮食指导
□安抚疏导,健康教育
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签名医师签名
时间住院第5-7天住院第8-12天(出院日)
主要诊疗工作□上级医师查房与诊疗评估
□完成上级医师查房记录
□采集中医四诊信息
□进行中医证候判断
□注意防治并发症
□完成出院记录
□交代出院后注意事项,门诊随诊
□通知出院
重点医嘱长期医嘱:
□内科护理常规
□分级护理
□饮食:低渣易消化食物
□中医辨证
□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艾灸
□中药穴位贴敷
□热奄包(通络宝)
□其他疗法
临时医嘱:
□完善入院检查
□对症处理
出院医嘱:
□停长期医嘱
□出院带药
主要护理工作□按照医嘱执行诊疗护理措施
□饮食指导
□安抚疏导,健康教育
□协助患者办理出院手续。

□出院指导。

病情变异记录□无□有,原因:
1.
2.
□无□有,原因:
1.
2.
护士签名医师签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