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比较视角下的文化本质探讨
浅论中西文化本质差异

浅论中西文化本质差异作者:莫小敏来源:《青年文学家》2012年第10期摘要:文化是民族历史文明特质的表征,由于地域环境、历史背景及发展过程不同, 中西文化在基本型态、在价值取向等方面都表现出各自不同的本质差异。
正确认识中西文化之差异, 促进相互发展壮大, 是文化前进之方向。
关键词:文化;比较;发展[中图分类号]:G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2)-10-0198-02什么是文化?这个问题一直是古今中外文人墨客争论的焦点之一。
所谓文化,是指一个社会的整体的生活方式,也可以说是一个民族的全部的活动方式,文化包括了人类所共享的一切产物。
文化是人类生活的真实写照,是人类在历史发展中对野蛮和愚昧等所产生的行为进行否定和再否定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精神和物质财富的总和,是各个民族、国家和地区等在漫长的历史经验中所产生的相对稳定的价值体系和原则。
文化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以及不同的民族和国家等,其具有不同的文化表现,文化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它是在不断对旧文化的批判、继承和发展中逐渐发展的。
文化在整个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之中延续着,同时又散布于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
正确认识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各自的发展历史,认识中西方文化的独特本质以及相互关系, 对了解中西文化两者之间的异同就尤为重要。
一、从文化的基本型态分析来看,中国文化是一元文化,而西方文化则是多元文化。
这种文化型态的差别可以在中西方的社会结构中得到印证。
古往今来,中国实行统一的王权制,在历史的长河中,尽管中国古代出现过三国鼎立的局面,但中国历史总体的趋势是归于统一,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即便是出现了分裂时期,这种分裂状态也不是政权结构的分立,而是一个王权的分裂;因此,在与此相对应的中国文化中,中国的文化自古就包涵着大一统的观念。
与此相反,西方从古希腊时期开始,就实行了分立的城邦制,可以说,希腊没有一个统一的国家,它是由许许多多相对独立的城邦来组成的。
试析从中西比较的角度谈中国文化的特点

试析从中西比较的角度谈中国文化的特点论文关键词:中国文化西方文化比较论文摘要:文化是必然区域的人们长期融合所形成的一起的心理素养,中西方文化各自进展了悠长的岁月,都保有自己的特性,本文从中西比较的角度来分析中国文化的伦理型等特点。
人类的文化宝库是众多民族或国家一起构建的,这些多元文化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由于地理环境、历史背景、进展进程,和其他因素的不同,各个民族都有其特点,东西方文化也各有其特色。
中国的忠恕之道与大同思想和西方的本位主义,对中西方文化的各个层面阻碍深远,中西文化的要紧特点,多数由此衍生而来,中国人重视伦理,西方人重视法治。
西方本位主义盛行,人人都想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个性,充分享受个人的权利与自由,为了幸免个体与个体的冲突,令人不至于因个人自由的过度膨胀而妨害到他人的自由,制定了较为周密的法律来匡正个人行为。
中国地处于半封锁大陆性地域,经济以农业为主,宗法制与专制并行,且彼此阻碍、制约,如此的社会历史环境孕育了伦理型的中国传统文化,这种文化类型不仅在观念的意识形态方面发生着久远的阻碍,而且深刻地阻碍着传统社会意理和人们的行为标准。
如在维持仁慈人格与良好人际关系上,讲求五达道、三达德,《中庸》道:“天下之达道五,因此行之者三。
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
五者,天下之达道也。
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
”川靠人们内心的道德和聪慧,正确处置这五种人际关系,达到和合的理想境遇。
中华传统重视对天地君亲师的尊崇;重四维:礼、义、廉、耻,以为:“四维不张,国乃衰亡。
另外,还有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之八德。
“中国文化以家族为本位,注意个人的职责与义务,西方文化以个人为本体,注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
中国古代社会的进展有着自己独特的进展道路,即带着父系血缘关系残余跨人奴隶社会,血缘关系通过家族组织阻碍专门大,家庭成员把家庭看得比个人重要,而且专门重视家庭成员间的权利与义务,亲属关系转换为宗法性的伦理道德形式,并以此标准人们社会意理和行为。
中西方文化比较论文

中西方文化比较论文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活方式、传统、价值观和习俗的总和。
中西方文化是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
本文将比较中西方在价值观、社会结构、家庭观念和教育理念等方面的文化差异。
首先,中西方在价值观念上存在差异。
中西方的价值观念是基于不同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背景形成的。
中西方的价值观观念在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竞争和合作、独立和依赖等方面存在差异。
在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方面,中西方也有明显的区别。
西方文化注重个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追求个人的权利和自由。
而中文化强调集体的利益和团结,注重人际关系和家族纽带。
在竞争和合作方面,西方文化强调竞争和个人的成功,追求个人的利益最大化。
而中文化重视合作和共享,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和相互支持。
在独立和依赖方面,西方文化注重独立和自主,鼓励个体自我发展。
而中文化则更强调家庭和社会的依赖,重视家族和社区的支持和保障。
其次,中西方社会结构存在差异。
中西方社会结构反映了不同文化中的权力和地位的分配方式。
西方文化强调个人的平等和自由,注重个人的权利和机会。
西方社会一般采用民主制度,追求平等和普遍的参与。
而中文化则强调社会的等级和分工,注重权力和地位的差异。
中国传统社会是以皇帝为权威,强调父权制和封建等级制度。
虽然在现代社会中,这些差异已经有所减弱,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影响。
另外,中西方家庭观念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国传统家庭观念强调家族和亲情的纽带,强调长辈的权威,注重家庭的和谐和稳定。
而西方文化则注重个人的独立和选择,家庭成员之间更加平等。
西方家庭强调个人的自由和发展,注重个体的需要和权利。
因此,在家庭的决策和组织方式上存在差异。
在中国家庭中,通常由长辈来做决策,家庭成员的角色和责任明确。
而在西方家庭中,决策更多由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家庭角色和责任更加灵活。
最后,中西方在教育理念上也存在差异。
中国传统教育注重知识的传授和道德修养,强调孝顺和孔孟之道。
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往往是要成为有用的人和为家族争光。
浅析中西文化差异

浅析中西文化差异摘要:本文从(1)中西方文化的根本差异在于东方重视整体,而西方重视个体;(2)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的问题;(3)文化内涵;(4)称呼及问候;(5)称赞致谢;(6)风俗习惯等六个方面,对中西方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体现和根源做了系统的介绍,并结合教学实际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文化差异内涵众所周知,人类文化中有着许多共性东西,但也不可否认,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也存在着差异,尤其是交际文化方面,东西方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这给我们学习与正确使用英语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有时对同一词汇,同一称呼,同一个手势,同一句话,英美人与中国人的理解就大不一样,所以识别和了解英汉两种交际文化的差异就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我们就从以下几方面来谈谈中西文化的差异。
1、中西方文化的根本差异在于东方重视整体,而西方重视个体语言是文化的产品,也是文化的载体。
它最能反映文化差异。
从英文和中文文字的比较可以看出,英文文字简单易写,而中文则讲究字的整体结构映衬,富有美感,但也复杂难写。
在汉语中,姓放在名的前面,这个人先属于某个姓氏,即整体,然后再是他自己;而在英语中,名在姓的前面,先是他自己,然后再补充说明属于哪个整体。
2、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的问题中国人总是强调“和为贵”,“天人合一”等,而西方则讲究多样的标立新说。
英民族重理性和逻辑思维。
而汉民族重悟性和辩证思维。
英语注重运用各种具体的连接手段以达到语法形式的完整。
这些句子组织严密,层次井然有序,其句法功能一望便知。
比如,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冬天来了,春还会远吗?_一见到if,两句间的逻辑关系便一目了然。
而汉语则很少使用连接手段,句子间的逻辑关系从外表不易看出。
如,“打得就打,打不赢就走,还怕没办法?”几个句子间无连接成分,好像大量动词杂沓堆上,句间关系外表上根本看不出,但句子的意思却把他们联系起。
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这些差异反映了英汉民族思维方式的不同。
中西方文化比较

中西方文化比较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是一种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和西方都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背景,每个文化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和特点。
本文将探讨中西方文化的比较,以及它们各自的长处和不足。
1. 社会结构首先,中西方文化在社会结构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是集体主义,认为个人的行为应该符合集体的利益。
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个人主义,认为个人享有自由和权利。
这种差异体现在两种文化的社会结构上,中国传统文化中,政治、经济、社会生活都是以家庭和家族为核心,而西方文化则普遍采用国家和市场作为核心。
2. 调性和思维方式中西方文化在个体的情感和思维方式上也存在一些不同。
中西方文化都强调道德价值观,但在道德观念的体现上有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是仁爱和道德,强调的是情感上的接纳和关注。
而西方文化更强调来自历史、逻辑和证据的分析思维,偏向于理性思维。
此外,中西方文化在语言和表达方式上也存在差异。
中文注重象征和深层次的含义,更加隐晦。
而英语注重直率、结构和逻辑,更加直白明了。
这也反映了两种文化的差异,中国文化更加有意向性、虚拟和审慎,而西方文化则更加务实、明确、直接和确定。
3. 教育和文化崇拜教育是重要的文化传承和传播手段。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的是“经典”,传播的是“识字文化”,注重记忆、背诵和应试技巧。
而西方文化更加注重的是实用性和创造性,注重启发和启示式教育,更加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创新。
此外,两种文化在文化崇拜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崇尚的是思想家、文人和士人。
他们被誉为文化的最高层次的代表人物。
而西方文化则更加崇拜成功和成就的人物,往往将他们视作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4. 追求幸福的方式中西方文化在追求幸福的方式上也存在一些不同。
中国文化普遍采用内敛和内在化的方式,强调与天地人相通,与自然和谐相处,尽量避免过度追求物质财富。
但西方文化则更加关注物质、技术和科学的进步,追求更大的幸福感。
中国和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

中国和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作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中国文化一直以来都是世界瞩目的对象。
然而,在与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中,中国和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也是人们研究的重点之一。
本文将对中国和西方文化的比较进行探讨,从宗教、社会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
一、宗教在宗教方面,中国儒家思想一直占据了主导地位,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个体道德关系以及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而西方文化中的基督教思想则强调了个体与上帝的关系,礼仪礼节等方面也与中国的传统礼教有所不同。
同时,基督教还强调了人类的原罪和救赎,这种信仰不仅影响到个体的道德行为,也深刻影响了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
二、社会在社会方面,中国社会历来以家庭为核心,家族伦理和家族观念在中国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而西方文化则更侧重于个体的独立与自由,崇尚个人主义。
西方文化中的民主理念、法制观念等也与中国的传统社会形态截然不同。
虽然近年来中国社会已经发生了很大变革,但在文化上,个体与家庭、个人主义与家族观念之间的差异依然存在。
三、艺术在艺术方面,中国和西方文化有着不同的审美理念和艺术风格。
中国的传统艺术注重“画龙点睛”的写意,强调文字和图像的相得益彰,同时注重意境和气韵。
而西方的艺术则更加关注具体的形式表达,注重形式美和情感表达。
同时,现代艺术在西方发展得更为迅速,对于观念的突出和反叛也更为明显,这种艺术内涵和形式也在向中国文化转化。
四、传统节日在传统节日方面,中国文化中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都是和传统文化深刻联系的,往往带有强烈的家庭意味和家族外延。
而西方的节日则更多地与宗教和历史相关,比如圣诞节、复活节等,属于全民假期,并且更好地满足了消费主义需求。
综上所述,中国和西方文化之间有着许多差异,这些差异也可能以不同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交流和融合。
文化的比较研究既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互鉴,也有利于更好地理解和发展自身文化。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文化研究的重要性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可。
浅议中西方思想文化差异

浅议中西方思想文化差异中西方思想文化存在许多差异,这些差异源于两个地区的不同历史、社会和文化背景。
下面将从价值观、世界观、教育观等方面探讨中西方思想文化差异。
首先,中西方在价值观上存在差异。
中西方的价值观形成受到不同的文化和宗教影响。
中华文化强调家庭和社区的重要性,提倡孝顺、忍让和团结。
而西方文化则注重个人自由和个人权利,追求独立和个人成就。
这种差异可以从对待个人和集体的态度中体现出来,中西方的思想认为,具有不同的重视程度。
其次,中西方的世界观也不同。
中华文化强调尊重和谦逊,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
相比之下,西方文化强调个人对世界的主导作用,追求人类的控制和改变自然环境的能力。
这可以从中西方的城市规划、宗教信仰和对待自然环境的方式中看出来。
再次,中西方的教育观也存在差异。
中华文化强调教育的价值,将教育视为培养人才和传承文化的重要手段。
强调学习的自我充实,做学问的要思考出原创、源自自身的观点以丰富,教育注重潜能的发掘和培养。
而西方文化则更加强调实用性,注重学生的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追求想法的新颖和开拓性。
在西方式的教育中,强调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最后,中西方的人际关系观也存在差异。
中华文化强调人际关系的稳定和尊重。
在华人文化中,重视的是人与人的亲密关系,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以和谐、尊重和谅解为基础。
而西方文化注重个人的独立和自由,更加关注个体的权益。
在西方文化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注重平等和个人的自由空间。
综上所述,中西方思想文化差异是由于两个地区的不同历史、社会和文化背景所造成的。
这些差异主要表现在价值观、世界观、教育观和人际关系观等方面。
了解和尊重这些差异有助于增进中西方之间的交流与理解,并推动文化的多样性和共同发展。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

浅谈中西方文化差异中西方文化是世界上两大不同的文化体系,它们在历史、宗教、价值观念、习俗等方面都有着巨大的差异。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浅谈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以便更好地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异同。
中西方在历史观念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西方文明源远流长,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重视个人英雄主义和个人成就,注重个人权利和自由。
而中国文明历史悠久,重视家族和社会的稳定,强调家族集体利益,个人的成就相对较少被重视。
这种历史观念的差异使得中西方人在对待历史和传统价值时有着不同的态度。
中西方的宗教信仰也有着显著的差异。
西方主要信奉基督教,重视个人与上帝的关系,注重信仰的个人体验和个体的灵魂救赎,更注重个人的永生和来世的无尽。
而中国的传统宗教主要是儒教、道教和佛教,儒家思想强调社会秩序和人伦道德,注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强调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这种宗教信仰的差异在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产生显著的影响。
中西方在价值观念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
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和自由,注重个人权利和自由,追求个人利益和快乐,重视个人的成就和荣誉。
而中国传统文化则重视集体主义和社会秩序,注重家庭和社会团体的利益,重视对他人的尊重和关怀,强调和谐与稳定。
这种价值观念的差异导致了人们在生活方式、人际关系、社会行为等方面存在非常大的差异。
中西方在节庆习俗方面也有着显著的差异。
西方的节庆习俗丰富多彩,如圣诞节、复活节等,强调家庭团聚、个人快乐和消费文化。
而中国的传统节庆习俗则更注重家庭和社区的团结,重视祭祀祖先、传统礼仪和文化传承,强调对家庭和传统的尊重和重视。
这种节庆习俗的差异反映了中西方文化在家庭观念、社交方式、价值取向等方面的不同。
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是深层次的,在历史、宗教、价值观念、习俗等多个方面都具有明显的差异。
这种差异既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体现,也是文化交流和对话的重要基础。
我们应该通过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和尊重,促进文明交流与互鉴,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 于笼统和抽 象玄虚 , 文化成 了一个类似黑格 尔的“ 绝对精神 ” 的概念 , 无所不 包, 令人 更生迷惑。文化定义应该超越学科视
野, 揭示出文化的本质 内涵。就本质而言, 文化是在改造世界和认识世界 的实践过程 中所积 累的人 类认知。 f 关键词】 文化 ; 文化定义; 文化本质
国 ,文 ” 文 献 中最初 是单 独 使用 的。据 考查 ,文 cl r 最初是由一个很具体 的意思演变而来 , “ 在 “ uu te 然后 化 ” 为一 个合成 词结 对 出现 , 于晋代 之后 。在 甲 抽象化 , 作 始 后来具有培养 、 教育 、 信仰等含义 。古希腊
骨 文 中 , 文 ”的最 初 意思 是指 纹 于人胸 前 的 图案 。 著名学者西塞罗传承了希腊重精神和思想的传统 , “
家爱德华 ・ 泰勒在其 《 原始文化》一书中第一次给 国古 代 ,文 化 ” 意思 多指 “ 治教 化 ”既 做名 词 , “ 的 文 ,
‘ 文化 ’ 了一个 明确 的定义 到 现在 , 下 有关 文 化 的定 又 当动 词 。“ 化 内揖 ,武 功外 悠 。 ”《 文 (补亡 诗 ・ 由
往往 比谜 题本 身更 加 玄 奥 。研 究 文化 定 义 , 揭示 文 文化 不改 , 后加 诛 。”《 苑 ・ 武》 此句 中的“ 然 (说 指 ) 文
化 本 质 , 利 于消 解 文化 定 义 之 惑 , 有 也有 利 于解 除 化 ” 动 词意义 上 的 文化 , 是 即用 “ 治 ” “ 化 ” 文 去 教 落
【 中图分类号】 G 4 0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3 81(010— 16 O 6 —6621)1 01一 5 7
文 化 是 什 么 ?这 是 文 化 研 究 无 法 避 开 的元 问 祖 通过 纹 饰 图案 , 表达 他们 对 身外 世 界 的意义 理 解 题, 也是 一 个学 术 界 的“ 芬克 斯 之谜 ” 因其 答案 和对美 的精神 追求 。后 来 ,文 ” 斯 。 “ 的原 始意 义逐 渐 抽 之 多 、 别 之殊 、 议 之大 , 差 争 学术 史 上 出现 了一 个独 象 化 ,演 变为 对外 界 的一 种思 想认 识 。 “ 小利 有攸 特 的文化定 义现 象 。“ 文化 是一个 重要 、 又 含糊甚 往 , 文也 ; 明以止 , 文也 ; 乎天 文 以察 时变 , 但 天 文 人 观 至混 乱 的概 念 。”1 个人 都可 以对 文化 作 出个 人 观乎人 文以化成天下 。”《 [每 1 “ (周易 ・ 贲卦 ・ 象传》 “ )天 的描 述 。”1 统计 , [据 2 “ 自从 17 年英 国文化 人类 学 文 ” 81 是指对 自然 的思考 ,人 文” 对人 的认 识 。在 中 “ 是
义已近 30 , 0 种 可谓蔚为大观 。”J 者们给 出的谜 仪》 此处的“ 【 3 学 ) 文化” 做名词解 , 武功” 与“ 相对。“ 圣人
底 不 但 没有 让 人 彻 悟 , 而更 使 人 迷 惑 , 反 因为 谜 底 之治 天下 , 文 德而 后武 功 , 先 凡武 之 所兴 为不 服也 。
“
( ) 一 词源视 角 下的 中西方 文化 概念 比较
1中国文化概 念的 词源 意义 .
c l e 的意思是 “ o r” e 居住 , 培植 , 护 , 崇 ” 保 尊 。拉 丁语
文化 的词 源意义 是文 化概念 演变 的源头 。如果 c h r u ua的原 意是 指 对土 地 的耕 作及 动 植 物 的培养 。 把 文化 概 念 的演变 看 做一 个类 似 生物进 化 的过程 , C l r 原初 意 义 含 有通 过 人 类 实 践使 事 物 发 生 ut e的 u 那 么文化 的词 源意义 内含 着文化定 义 的基 因。在 我 变 化 的意 思 。同汉 语 中 的 “ ” 一样 ,英 语 中的 文
・
1 6・ 1
中西方 比较视 角下 的文化 本质探 讨 /曾 贵 尔 泰和狄 德罗 主要强 调 文化 的精 神 内涵 。
( ) 二 学术 视角 下的 中西方 文化定 义 1西方 学术界 的文化 定 义 .
继 泰勒 的 文化 定 义之 后 , 同 的学 者从 各 自的 不
2 1年 第1 01 期 ( 卷 总第3 期 ) 第5 1
刨 新
I NNoVATI oN
No 1 011 . 2
( o., u l i l N .1 V 1 C mua v y o 5 te 3 )
中西方 比较 视 角下 的文化本质探 讨
曾 贵
【 摘 要】 自 17 年英 国文化人类学 家泰g C T的首个学术性的文化 定义以来, 81  ̄a - 学术史上 的文化定义 可谓蔚为大观 。 形
“ 织文鸟章 , 白旆中央 。”《 (诗经 ・ 小雅 ・ 六月》 此句 提 出文化 就是 智慧 和性灵 培养 的观点 。在受宗 教控 )
中的 “ 同“ ” 文 ” 文” 纹 。“ 的原始 意义 表 明 , 类 的始 制的中世纪, 人 文化等同于宗教 。到法国启蒙时代, 伏
【 日期】 2 1— 0 2 收稿 00 1 - 6 【 作者简 介】 曾责, 深圳 大学中国经济特 区研究中心博士( 东深圳 ,1 00 。 广 5 86 )
文化研究 之 困 , 具有 基础性 的学术 研究 价值 。
一
后 民族或地 区 的人 。
2西方 文化 概念 的词 源意 义 .
、
中西方文化概念 比较
在英 语 中 ,文 化 ” 应 cl r “ 对 uue一词 , 源 于 拉 t 来
丁语 c h r。c h r 源 于 古 拉 丁词 “o r” 而 u ua u ua起 cl e ,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