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发展、对外贸易与中国就业增长——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我国对外贸易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

我国对外贸易就业效应的实证分析【摘要】本文利用1995-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整体上考察我国29个省、市和自治区对外贸易的就业效应。
结果证实:出口对国内就业具有显著的正效应,而进口的就业效应并不明显。
因此建议,要做大我国经济总量这个“大盘子”,充分发挥贸易在整个经济当中的重要作用;适时平衡我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比例结构;立足我国对外贸易的比较优势,加大贸易投资,发挥贸易对就业的带动作用。
【关键词】对外贸易;就业效应;实证分析;对策建议一、研究背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飞速发展,货物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355亿元发展为2011年的236402.0亿元,格局地位由第32位发展为稳居世界第2。
作为带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贸易)之一,贸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社会经济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失业。
在2001年我国入世之后,各项政策和开放程度逐步提高,也对以贸易发展来缓解国内就业压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政策导向。
因此,我国应充分发挥自身在这方面的比较优势,这样对内、对外都十分有利。
今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为建国以来之最,更有业内人士将2013年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
鉴于我国的特殊国情,要在经济快速、稳定增长的情况下解决日益严峻的就业问题,不能局部地依赖国内投资与消费等传统模式来缓解这一现状,而应该采取多元化途径与方式。
在经济全球化步伐日益加快和世界贸易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深化贸易发展,促进经济增长,进而带动就业的作用愈加明显(罗良文,2003),也日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
关于贸易与就业关系的理论研究,可追溯到亚当·斯密提出的“剩余产品出口”,其模型就体现了贸易带动经济增长的思想,也为二者之间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0纪30年代,马克洛普(f·machlup)在乘数理论与国际贸易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外贸乘数理论”,认为一国的出口贸易就业状况具有倍增的乘数效应。
国际贸易对制造业行业就业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动态面板数据模型的实证分析

证检 验美 国工 会领导 人提 出的进 口是失 业 主要 根 源 的论 断 , 最终 发现 : 把工作 岗位, 口竞 争 外 的其 他 因素 , 进 如经 济 增 长 , 而不 是 进 口贸易 , 主导 了就 业 的 结 构 性 转 变 。 G o s n 1 8 ) 得到 了类 似 的结 论 。 而与 K u gr 1 8 ) G os n 18 ) rs ma ( 9 2 也 re e( 9 0 及 rsma ( 9 2 的研 究 结 论 相 反 , e R— vn a 19 ) 用美 国制 造业产 业 1 7 - 18 eg ( 9 2 采 9 7 9 7年 的面 板数 据 , 验 进 口竞 争 力 的增 加 对美 国制 造业 产 检 业就 业影 响时 , 却发现 : 口竞 争对 美 国制 造 业 的就 业 有 较大 的显 著 负效 应 , 口价 格 每 降低 1 % , 进 进 0 将 会导致 2 4~ . . 3 9个百分 点 的就 业下 降 。 对于 欧盟及 O C 国家 的实 证检 验 结果 也 存 在较 大 的不一 致 性 。部 分 学 者认 为进 口对就 业 的影 E D
(02 认 为 出 口导 向对 劳动力需 求有 正 的显 著影 响 , 20 ) 而进 口渗 透对 劳 动需 求 的影 响 不 显著 , 这一 观 点
也得 到 了众 多研究 的认可 , 如胡昭玲 等 ( 0 7 的研 究表 明出 口对就 业有 正 向拉 动 作用 , 进 口对 就业 20 ) 但 的总体 影 响是 不确定 的 ; 不过 , 明 ( 0 3 、 夏 20 ) 喻美 辞 ( 0 8 、 2 0 ) 盛斌 等 ( 0 8 的研究 则显 示 工业 品 出 口增 20 ) 加 了劳动力需 求 , 而工业 品进 口对劳动力 需求 变化 的影 响是 负的 。这 些争 论 也 为继 续探 讨这 一 问题 留 下 了空 间 , 于此 , 基 本文 将利用 2 0 - 2 0 0 1 0 8年 中 国制 造业 2 8个细 分行 业 的 面板 数据 , 一步 验证 国 际 进
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 ——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摘要:随着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字经济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并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探讨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
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在提升经济增长速度、改善产业结构、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同时,数字经济也面临着挑战,如隐私保护、信息安全等问题。
基于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以推动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数字经济;经济高质量发展;实证分析;中国省际面板数据1. 引言数字经济作为当今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引领全球经济发展的新潮流。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商业市场之一,数字经济对其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数字经济不仅改变了传统产业的运作方式,还孕育出了许多新的经济增长点。
因此,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探讨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 文献综述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中,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
许多研究都集中在数字经济与经济增长、就业、产业结构、创新等方面的关系。
其中,一些研究强调了数字经济对经济增长速度的积极推动作用,另一些研究则关注了数字经济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
3. 研究方法及数据本文选取中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为样本,构建了一个面板数据模型来研究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
首先,通过分析数字经济相关指标的发展趋势和差异,考察了数字经济在不同省份的发展状况。
然后,利用面板数据模型,运用固定效应模型、随机效应模型和Hausman检验等方法,对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进行实证分析。
4. 实证结果及分析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首先,在经济增长方面,数字经济的发展可以显著提升GDP增速,促进经济整体规模扩大。
应届2020毕业季国际贸易论文选题

国际贸易论文选题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也就是通商,一般是指跨越国境的货品和服务交易,由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两部分所组成,因此也被称之为进出口贸易。
国际贸易也叫世界贸易。
进出口贸易可以调节国内生产要素的利用率,改善国际间的供求关系,调整经济结构,增加财政收入等。
下面是一些由学术堂整理的国际贸易论文选题,希望能为选这科做论文的同学们带来帮助。
国际贸易论文选题一:1、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2、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3、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4、国际贸易网络的拓扑演化与聚类结构分析5、电子商务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发展对策研究6、国际贸易方式演进对城市化模式的影响--以义乌市为例7、对国际贸易中的蓝色贸易壁垒问题的分析8、国际贸易融资的发展趋势及启示9、国际贸易中商务英语要素分析及其应用价值思考10、我国企业国际贸易风险的预见及管理措施11、综合改革试点下义乌国际贸易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完善12、我国十大城市群对外贸易空间效应研究--基于区域性国际贸易中心的视角13、基于超边际分析框架展开的流通效率对国际贸易影响实证研究14、对标韩国,促进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发展15、网络经济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研究16、关于国际贸易业务财务风险控制的研究17、欢迎订阅国际贸易问题18、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创新趋势19、国际贸易格局分化及秩序研究20、国际贸易中的跨文化管理--以浙江八达集团为例21、新形势下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变化趋势、典型风险点及防范22、我国利率市场化和国际贸易发展趋势23、基于流通经济视角谈电子商务对传统国际贸易的创新和发展24、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及其阶段划分25、国际贸易对中国各行业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26、“一带一路”战略下的新疆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协同分析27、国际贸易货物品质标准演进效果分析--基于广义比较优势公式的解析28、基于生长曲线算法的中日国际物流规模增长对中日国际贸易推动作用规律研究29、国际贸易合同风险的分析与控制30、电子商务下的国际贸易创新探析31、国际贸易结构性特征分析--基于主成分分析方法32、试论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应用现状33、论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34、后危机时代发达国家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经验与启示35、国际贸易政策变化对反倾销会计的影响36、国际贸易框架下出口产品品质的测度方法:研究述评37、国际贸易与全球经济增长关系研究38、低碳经济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39、基于全球化视域下的国际贸易隐含能源的探索40、探究物流产业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41、浅谈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国际贸易的传导效应42、数字产品、全球价值链与国际贸易规则43、用区块链破解国际贸易信用难题44、马克思国际贸易理论下的服务贸易税收优惠政策探究45、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对生活质量影响研究46、物流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以山东省为例47、跨境电商环境下“国际贸易”课程改革48、江苏省国际物流对国际贸易的促进关系研究49、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50、构建《国际贸易实务》双语课程群的思路探讨国际贸易论文选题二:51、国际贸易与我国现代物流业互动发展问题探讨52、国际贸易问题53、论国际贸易实务中国际市场营销策略54、跨境电商视角下的国际贸易方式创新研究55、浅析近年来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的发展新模式56、国际贸易结算方式风险控制探究57、我国中小企业国际贸易摩擦分析及应对措施58、产业分工、国际贸易摩擦及我国的对策--基于价值链视角的研究59、我国纺织品出口中国际贸易环境影响的经济学研究60、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研究述评与展望61、制造业国际贸易对服务化就业结构变迁影响的实证研究62、国际贸易新规则与我国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的发展方向63、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兼评《中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及其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64、不完全契约与国际贸易:一个评述65、国际贸易体系演进的政治经济学分析66、基于复杂网络的国际铜矿石贸易格局67、中美国际贸易制度之争--基于国际公共产品提供的视角68、国际贸易中的产品质量研究:一个综述69、2015年国外国际贸易研究前沿70、基于“互联网+”的国际贸易实务发展研究71、“全球-国家-地方”尺度下的国际贸易环境效应研究进展72、外资研发嵌入的内外因辨析:市场化进程还是国际贸易竞争力73、制度质量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一个文献综述74、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会展物流与国际贸易关系研究75、基于“一带一路”农产品国际贸易未来发展趋势研究76、罗伯特·芬斯特拉对国际贸易学的贡献77、国际贸易中出口结构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基于国家空间的社会网络分析78、国际贸易反脱媒机制及其影响因素:范围经济视角79、国际物流要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分析80、中美贸易摩擦的演进趋势及我国的对策研究81、国际贸易对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影响研究82、品牌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及我国发展现状与政策研究83、深化推进上海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84、互联网与国际贸易--基于双边双向网址链接数据的经验分析85、OFDI、市场竞争强度与国际贸易86、国际贸易中收入分配与产品质量研究综述87、文化认同与国际贸易88、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的汇率风险研究89、中国国际贸易隐含碳文献比较研究90、海南国际物流对国际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91、HS银行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管理研究92、益阳中小型外贸企业国际贸易融资方式研究93、电子商务对传统国际贸易影响研究94、A银行云南省分行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及风险控制研究95、基于复杂网络和能值理论的化石能源国际贸易格局研究96、国际贸易体制区域化背景下知识产权国际立法新动向97、国际贸易与中国制造业行业内工资差距98、兰石能源装备国际工程公司国际贸易风险管理研究99、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的风险分析国际贸易论文选题三:100、论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及其法律对策101、论“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协同102、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中的技术性壁垒应对策略103、OFDI、市场分割与国际贸易--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104、增加值贸易视角下国际贸易利益研究综述105、“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农产品国际贸易106、电子商务发展对我国国际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107、上海市港口物流与国际贸易互动发展研究108、中小外贸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问题研究109、国际贸易融资中大数据技术应用的可行性分析110、国际贸易术语风险与规避措施111、新区域主义视角下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国际贸易规则与秩序的动态演变及中国之应对112、中国苜蓿国际贸易竞争力分析113、国际贸易碳转移的全球图景和时间演变114、新常态下国际贸易发展对不同素质劳动力的影响研究--基于人力资本视角115、国际贸易中价值转移问题的扩展研究:模型、推演及启示116、多种类型,多重身份:15至17世纪前半期东亚世界国际贸易中的商人117、跨境电商对传统国际贸易的变革118、论“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的国际贸易争端解决机制的建立119、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国际贸易竞争力效应120、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风险控制研究121、语言距离影响国际贸易的理论机理与政策推演122、在全球价值链中寻求制度性话语权--新一轮国际贸易规则重构与中国应对123、价值链贸易与经济周期的联动:国际规律及中国经验124、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探析--基于跨境贸易电商化背景的视角125、国际贸易模式演进的城市化促进效应--基于职业中间商的超边际分析126、TPP高标准国际贸易规则对中国的挑战及应对策略127、国际贸易投资规则的再构建及中国的因应128、技术、国际贸易与中国工业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变129、中国跨境电子商务模式及发展对策--基于和传统国际贸易的比较分析130、新能源产业国际贸易关系及中国现状--基于空间引力模型131、新常态背景下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132、农产品国际贸易中的“标准元素”:体现、特性与应对133、互联网影响国际贸易的理论与实证研究134、国际贸易理论--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比较135、“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协同分析--以广东省为例136、国际贸易中的环境标准研究137、“一带一路”建设背景下对民族文化影响国际贸易的理论探讨138、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国际贸易的传导效应研究139、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问题研究140、陕西省国际物流与对外贸易关系的实证研究141、粮食国际贸易对中国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142、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的现状、问题及创新路径143、国际贸易规则发展新趋势及中国的应对144、论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国际法协调145、后危机时代中小企业国际贸易融资的障碍与策略研究146、新公共服务理论视野下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问题研究147、农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策略研究148、国际贸易与中国技术进步方向--基于制造业行业的经验研究149、基于个人信息保护的国际贸易壁垒及其法律应对150、自贸园区背景下我国国有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发展战略研究国际贸易论文选题四:151、协调应对气候变化与贸易的国际规则研究152、职业贸易中间商、国际贸易方式演进与经济发展153、广西中小微型企业国际贸易融资困境及对策154、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155、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国际贸易客户开发途径研究156、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157、从国际贸易与投资的变迁看IBM战略转型158、碳关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我国的对策研究159、30年来国际“贸易-交通-旅游”(3T)互动的统计分析160、国际贸易对国内制度的影响:前沿研究述评161、数字文化产品的国际贸易法律问题研究162、国际贸易对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研究163、国际贸易格局分化与国际贸易秩序演变164、制度距离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研究165、国际贸易的成本分析:视角与方法166、国际贸易投资新规则及对上海自贸试验区启示研究167、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下义乌进出口贸易发展研究168、我国国际贸易发展模式与路径分析169、国际贸易与企业成本加成:一个文献综述170、自贸区对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影响研究171、内生比较优势、国际贸易方式与收入分配:一个新兴古典框架172、中国对外开放新阶段与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第十三届全国高校国际贸易学科协作组会议暨2014年中国国际贸易学科发展论坛会议综述173、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国际贸易的传导效应174、国际贸易中的隐含碳:文献综述175、国际贸易中的产品质量异质性研究进展176、职业中间商空间嵌入与国际贸易模式演进177、宁波港外贸集装箱海铁联运腹地生成研究178、我国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的风险及其对策研究赠送:86个行政法、行政诉讼法论文题目参考1、论行政法的基本原则2、论行政主体3、行政组织法在行政法中的地位4、关于行政行为概念的探讨5、论行政行为的效力6、论行政立法7、关于行政立法程序的思考8、析行政许可标准和范围9、论我国行政许可制度的改革10、行政处罚问题研究11、论行政处罚的听证程序12、行政强制措施研究13、论行政强制执行14、行政行为与行政程序关系之探讨15、论行政程序原则和制度16、关于行政复议范围的思考17、完善行政复议程序的设想18、论行政诉讼的功能19、关于行政诉讼范围的思考20、试析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制度21、行政判决之研究22、浅析行政诉讼附带民事诉讼23、国家赔偿构成要件之研究24、完善国家赔偿制度的几点思考25、论行政法的理论基础26、论行政立法体制27、市场经济体制下行政法的功能28、论中国公务员制度的特色29、行政处罚程序研究30、论行政强制31、行政赔偿制度研究32、行政指导研究33、论行政许可34、行政诉讼的举证责任35、行政越权与滥用权力研究36、论中国司法审查制度37、行政诉讼第三人研究38、行政侵权责任探讨39、论显失公正行为40、论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41、行政诉讼的撤销判决与变更判决42、行政判决、裁定的执行43、论行政法治原则44、论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控制45、论行政立法以外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地位46、论行政行为的条件与后果47、行政合同研究48、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原则与基本制度49、正当法律程序的要求50、行政执法研究51、行政法上的权利救济制度研究52、论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关系53、中国加入WTO与行政法制改革54、论行政复议的范围与复议程序55、“双学位”的合法性探析56、媒体对食品安全监督作用的法律规范57、欧美转基因食品安全监管制度及启示58、论中国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的完善路径59、行政罚款关乎执法公平正义60、试论公务员奖励规范的立法与完善61、兽药饲料监督执法文书制作问题的浅析62、浅析淘宝网络刷单中的“水军”现象63、行政决策的实质性正当程序之规制64、“报假警”行为的定性及其规制65、医疗纠纷行政调解:意义、问题及完善66、检察权的职能拓展与行政立法审查制度的完善67、建设食品药品监管法治政府部门的思考68、浅谈《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对招标工作的影响69、新闻评论监督司法的权利与限度70、论悔捐行为的无责理由、责任要件与风险防范71、论网规的软法属性72、我国大学规章制定权的法律规制研究73、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存在的问题和建议74、医事仲裁制度调查分析75、论开放社会中行政参与的合理界限76、论宪法与行政法之间的关系77、刍议权力清单制度建设78、医患关系法律性质分析及纠纷应对策略研究79、个人低碳消费行政法义务确立的正当性检视80、论骨髓捐献者撤销权的行使边界81、中国网络安全形势及对策研究82、弱势群体公法保护视野下的社会帮扶问题83、中国宗法财产制度的道德性84、泔水饲喂畜禽违法现象的行政处罚难点85、我国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86、论行政决策的合法性审查。
经济发展、制度环境与就业增长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考察

第10期总第252期2012年10月商业经济与管理JOURNAL OF BUSINESS ECONOMICSNo.10Vol.252Oct.2012收稿日期:2012-04-28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08AJY037);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应急项目(2009JYJR020);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法与经济学”项目;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商研究中心)重点项目(12ZS001Z );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之江青年项目(11ZJQN059YB )作者简介:贵斌威(1979-),男,浙江衢县人,中国政法大学法和经济学研究中心讲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法和经济学、货币金融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等方面的研究;陈宇峰(1978-),男,浙江金华人,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工商大学现代商贸研究中心副主任,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制度与转型理论、能源经济理论与政策。
经济发展、制度环境与就业增长: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考察贵斌威1,陈宇峰2(1.中国政法大学法和经济学研究中心,北京100088;2.浙江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杭州310018)摘要:本文基于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制造业部门的行业数据,通过面板分析方法,考察了经济发展、制度环境对投资就业吸纳能力的影响。
投资就业吸纳能力包括行业就业强度与投资就业偏向度两个层面。
实证分析表明,经济发展对行业就业强度具有负面影响、对投资就业偏向度具有正面影响,对总体就业吸纳能力具有不显著的负面影响;制度环境改善对行业就业强度、投资就业偏向度、总体就业吸纳能力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这表明各地区在制度环境层面对现有政策进行修正,学习先进地区经验,能切实推动我国的就业增长。
关键词:经济发展;制度环境;就业增长;就业吸纳能力;就业强度;投资就业偏向度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154(2012)10-0071-09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平均经济增长率高达9.8%。
金融发展、对外贸易与中国就业增长——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97 20 ) 19 - 0 9 ,实 证检 验 了金 融发 展 、对 外 贸 易及 二者 之 间的 交互 效 应对 就 业 增 长 的影 响 。研 究结果 表 明 . 仅对 外 贸易促 进 了就 业增长 ,而金 融发展 及其 与对 外贸 易 的交 互效 应 与就 业 增长 之 间呈 负相 关关 系。 最后 本
文提 出 了相关 的政 策建议 。 关 键词 :金 融发 展 :对 外贸 易 :就 业增 长
中图分 类号 :F 3 80 文献 标识 码 :A 文章编 号 :1 7 — 4 7 ( 0 1 3 0 3 — 5 6 4 5 7 2 1 )0 — 0 1 0
一
、
问题 的提 出
我 国失 业 人 数 由 19 9 0年 3 3万 人 上 升 到 2 0 8 09 年 的 9 1 人 ,2 2万 O年 时 间失业 人 数增 长 2倍 多 :同
程 度 上说 明对 外 贸易 与 金融 发 展 会 促 进 中 国 的就 业 增 长 。而 金 融发 展 和 对外 贸易 能 在 多 大 程度 上 促 进 就业 增 长 ,以及 它 们 之 间 的相 互 效应 对 就 业 增 长 的 影 响如 何 ,需 要 用 实证 检 验 来 证 明 。本 文 通 过 面 板 实 证 模 型研 究 来 探讨 金 融 发 展 与对 外 贸 易 对 就业 增 长 的 作用 ,以期 为解 决 中国 就业 压 力 问 题 提 供相 关 的政策建 议 。
期失 业率 由 2 %上升 到 43 . 5 .%
金融 与 贸 易 之 间存 在 相 互 促 进 、相 互 影 响 的作 用 。作 为 一 国经 济 中重要 的组 成 部分 。金 融 与 贸 易 对 推 动 就业 增 长 起 着非 常 重 要 的作 用 。从 图 1可 以 直 观 看 出 ,改 革 开放 以来 ,金 融发 展 、对 外 贸 易 与
我国贸易发展、外资引进与国内就业——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

20 0 0年 的面板 数据 进行计 量 分 析 , 出 出 口对 工业 得 就业增 加有 带动 作 用 , 进 口的增 加 对 工 业 就业 变 而
面 临严 峻 的就 业 形 势 』 。从 现 有 的 统计 资 料 来 看 ,
世 界上 的排名 由 19 9 0年 的第 1 5位 上 升 到 2 0 0 7年
关 注 , 对此 进 行 了大量 有 益 的探 索 。就 国际 贸易 并 对 就业 影 响的研 究来 看 , 主要有 : rea a、 n 和 Genw yHie Wr h(9 9 使 用 17 i t19 ) g 9 9—19 9 1年 英 国 17个 制 造 6 业 部 门 的面板数 据从 动态 角度 分析 了贸易对英 国就 业 的 影 响 , 果 发 现 进 口对 劳 动 力 需 求 弹 性 为 结
值 ②。此 外 , 场 源 于 美 国 的金 融 危 机 已 给我 国经 一
研究 中间产品贸易对我 国劳动力需求变化的影 响,
这项基 于工业部 门动态 面板数 据 的分析 结果 发现 中 问产 品 出 口增加 了劳 动 力需 求 , 而其 进 口对 劳 动力
需求 变化 的影 响是 负 的 , 发 现 中间产 品 贸易 加 大 还 了中 国制 造业 就业 的风 险与 不稳定 性 』 。
・ 、引 言
法外 , 还需要 从 经 济 开放 上 寻 找 出路 。关 于 经济 开 放 与就 业之 问 的关 系问题 已引起 国 内外不 少学 者 的
改革 开放 尤其 是 2 O世 纪 9 O年 代 以来 , 国经 我 济 飞速发 展 , 与此 同时 , 国的 国际 贸易和外 商 直接 我 投 资也得 到 了蓬 勃 的 发展 。 目前 , 国对 外 贸易 在 我
金融发展、市场化改革与产业结构变迁——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是 否 显 著 影 响 了 产业 结 构 变 迁 。其 二 , 种 产 业 结 构 变 迁 是 否 体 这 现 了 我 国 经 济发 展 的 比较 优 势 和 技 术 进 步 , 即是 否 体 现 了经 济 增 长“ ” 质 的一 面 。这 样做 的原 因是 : 一 , 国银 行 信 贷是 社 会 融 资 第 我 的 主 要 形 式 , 使 是 金 融 市 场有 了 长 足 发 展 的今 天 , 行 间 接 融 即 银 资 占社 会 融 资 的 比重 仍 然 高 达 8 %。 第 二 ,关 于 中国 银 行 体 系 0 对 经 济 增 长 影 响 的实 证 研 究 仍 然 是 不 确 定 的 , 府 主 导 下 银 行 体 政 系 的 低 效 率 和 银 行 信 贷 资金 的 国有 企 业 偏 向 降 低 了对 经 济 增 长 的促 进 作 用 ( 广众 ,0 2 张 军 等 ,0 5 沈 坤 荣 等 ,04 。本 文 李 20 ; 20 ; 20 ) 的 实 证 研 究 有 助 于 我 们 进 一 步 理 解 政 府 主 导 的 金 融 体 系在 经 济 发展 中 的作 用 . 如果 产 业 结 构 变 迁 背 离 了产 业 发 展 的 比 较 优势 和
以促 进 经 济 增长 。 iga d L vn ( 9 3 . ) 金 融 发 展界 定 为 金 技 术 进 步 ,而 是 仅 仅 体 现 为 第 一 产 业 的 弱 化 和 第 二 、第 三产 业 K n n e ie 1 9 a b 将 融 中介 及金 融 市 场 的 发 展 , 为 金 融 发 展 对 资 本 积 累 、 术 进 步 “ ” 扩 张 . 么 政 府 在 主导 银 行 信 贷 资 源 方 面 就 应 当 进 一 步退 认 技 量 的 那 和 经济 增 长 均有 显 著 的促 进 作 用 。 们 的研 究 也 一 致 显示 金 融 发 出并 进 一步 深 化 金 融 市 场 改 革 . 银 行 真 正 按 照 市 场 的 要 求 配 置 他 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据 ,实 证 检 验 了 金 融 发 展 、对 外 贸 易 及 二 者 之 间 的 交 互 效 应 对 就 业 增 长 的 影 响 。
关 键 词 :金 融 发 展 :对 外 贸 易 :就 业 增 长
Ab ta t F n n i ld v l p n n o e g a e h s p o o n mp c n e l y e t T i a e x mi e h n n sr c : i a c a e e o me ta d f r i n t d a r f u d i a t mp o m n . h sp p re a n st e f a — r o i
以 通 过 直 接 渠 道 ( 业 内 就 业 ) 来 解 决 ,也 可 以 通 产
故 本 文 主 要 通 过 实 证 研 究 来 探 讨 金 融 发 展 与 对 外 贸 易 对 就 业 增 长 的作 用 . 以 期 为 解 决 中 国 就 业 压 力 问
题 提 供 相 关 的政 策措 施 。
金融发晨 ◆ 对外 贸易 与中国就业增长
基 于 省 际面 板 数据 的实证 分析
杨小玲 杨 建荣 ’
(. 1四川大 学经 济学 院 , 四川
成都
60 6 1 0 4;2江西 师范 大学 高等 教育研 究 中心 ,江 西 .
南昌 30 2 ) 3 0 2
摘 要 :金 融 发 展 与 对 外 贸 易 对 一 国 就 业 增 长 有 着 深 远 的 影 响 。 本 文 利 用 19 - 2 0 9 7 0 9年 中 国 3 1个 省 的 面 板 数
二 、 作 用 机 制 分 析
金 融 发 展 对 就 业 效 应 的 作 用 机 制 . 一 般 认 为 是
金 融 深 化 通 过 提 高 金 融 资 产 的 收 益 率 和 降 低 实 际 利
收稿 日期 :2 0 1 . 01 .23 作 者简 介 :杨小玲 ( 9 3) 女 , 江 西 宜 春 人 , 四 川 18 . , I大 学 经 济 学 院 博 士 研 究 生 ,研 究 方 向 : 对 外 贸 易 与 金 融 ;杨 建 荣
-
--…
一—
-. '
率 .会 推 动 金 融 产 业 和 相 关 产 业 的 发 展 ,最 终 增 加
就业 ( 德 华 ・ 肖 , 1 8 ) 本 文 认 为 金 融 发 展 作 爱 S・ 99 。
三 、模 型设 定及 数 据 来 源 ( )模 型设 定 一
用 于 就 业 增 长 , 主要 通 过 间 接 效 应 和 直 接 效 应 来 进
(9 5) 1 8 一 ,男 ,江 西 宜 春 人 ,江 两 师 范 大 学 高 等 教 育 研 究 中心 硕 士 研 究 生 ,研 究 方 向 :三 农 与 教 育 。
《 融发 展研 究》 1期 【 9 】 金 第
…
…
一
…
,
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
-
-
-
一
…
--
-
…
…
…
…
…
一
…
~
…
…
…
…
…
…
一
…
一
…
外 贸 易 能 在 多 大 程 度 上 促 进 就 业 增 长 . 以 及 它 们 之 间 的相 互 效 应 对 就 业 增 长 的 影 响 如 何 ,这 都 需 要 用 实 证 检 验 来 证 明 。 国 内外 关 于 金 融 发 展 与 对 外 贸 易 之 间 相 互 促 进 、相 互 制 约 的 文 献 研 究 较 多 ( 小 玲 , 杨 20 ) 0 9 ,但 把 两 个 部 门结 合 在 一 起 来 分 析 其 对 就 业 增
长 影 响 的 文 献 则 较 少 。而 金 融 与 贸 易 是 相 互 影 响 的 .
部 分 , 已 经 成 为 中 国 经 济 增 长 的 重 要 推 动 力 量 。 随 着 18 9 4年 以 来 中 国 金 融 体 制 改 革 的 推 进 , 中 国 金 融
得 到 了较 大 发 展 。 与 此 相 对 应 的 是 中 国 对 外 贸 易 的
高 速 发 展 .截 至 2 0 0 9年 底 。对 外 贸 易 总 额 达 2 0 2 27 亿 美 元 , 占 同期 GDP 的 比重 达 到 4 .4 49 %④。作 为 一 个 人 口大 国 。 在 经 济 转 轨 过 程 中 我 国将 始 终 面 临 持 续 上 升 的 就 业 压 力 ,在 2 0 0 9年 失 业 率 达 到 43 的 .% 情 况 下 ,如 何 有 效 地 推 动 就 业 增 长 已经 成 为 一 国 的 头 等 大 事 。 而 对 外 贸 易 产 业 和 金 融 业 已 成 为 一 国 经 济 发 展 的重 要 产 业 ,其 对 就 业 增 长 的 影 响 ,不 仅 可
中 图 分 类 号 :F 3 文 献 标 识 码 :B 文 章 编 号 :1 7 —2 5 (0 )0 .0 90 80 6 42 6 2 1 1 10 0 .5
一
、
问题 的提 出
过 间 接 渠 道 ( 动 就 业 )来 解 决 。 而 金 融 发 展 和 对 带
金 融 发 展 和 对 外 贸 易 作 为 一 国 经 济 的 重 要 组 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