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 第2讲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和工业地域类型

合集下载

五 第2讲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和工业地域类型

五  第2讲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和工业地域类型

市场 劳动力
(4)鲁尔工业区通过产业转型,实现了经济的再繁荣。其发展经 鲁尔工业区通过产业转型,实现了经济的再繁荣。 鲁尔工业区通过产业转型 验对沪宁杭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有哪些启示? 验对沪宁杭工业区的可持续发展有哪些启示? (5)B 地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我国东部地区中小城市发展 地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 的范例。据图、 的范例。据图、表 2,分析该地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分析该地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解析 第(1)题,鲁尔工业区位于西欧,属于典型的温带海 洋性气候,终年云量大,光照不足,温和湿润,尤其夏季 气温较低,不利于谷物的生长和成熟。这样的气候特点和 西风及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是分不开的:暖流增温增湿; 西风经过海洋,带来大量水汽,非常有利于降水的产生。 第(2)题, 锋面图是由锋面、 地面、 冷气团和暖气团构成的, 在画冷锋剖面示意图时要注意:一是组成要素要全面,二答案来自(1)B(2)D
考向二
工业集聚与工业地域
2.(2010·天津文综 天津滨海地区已形成综合性工业地域,下图 . 天津文综)天津滨海地区已形成综合性工业地域 天津文综 天津滨海地区已形成综合性工业地域, 所示工业部门集聚的主要原因, 所示工业部门集聚的主要原因,是共同利用了天津滨海地区 的 ( )
答案 B
考向三 世界和我国主要工业地域的发展 3.(2010·山东文综 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发展的进程不同,区域 . 山东文综)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发展的进程不同, 山东文综 由于地理条件和历史发展的进程不同 发展水平和方向也存在差异。 发展水平和方向也存在差异。我们应以其他国家区域发展的 历史为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 历史为鉴,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走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 路。下图为鲁尔工业区和沪宁杭工业区的局部区域图,左上 下图为鲁尔工业区和沪宁杭工业区的局部区域图, 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方为鲁尔工业区 A 地月平均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表 1 地四个年份主要经济指标表。读图、 为沪宁杭工业区 B 地四个年份主要经济指标表。读图、表回 答问题。 答问题。

专题评估·仿真模拟(五)

专题评估·仿真模拟(五)

13.图中反映了瓦房店轴承及相关企业在空间分布上形成了 ( A.产业集群 C.产业郊区化 B.产业扩散 D.产业集约化 )
14.图中显示该市轴承企业向郊区扩散、布局,其影响因素 不是( A.地价 ) B.交通 C.环境 D.能源
15.该市向郊区扩散的轴承企业(部门)主要是(
A.生产企业 C.研发中心 B.销售企业 D.信息中心

【解析】20选C,21选A,22选C。第20题,根据等值线图可以 判断出英国于1826年以前开始修建铁路,为最早修建铁路的国 家;法国、比利时和德国修建铁路的时间都早于1836年。第21 题,根据等值线图可以判断出A地比B地修建铁路的时间早,两
者都位于沿海地区,因此可推断出A地修建铁路时间早的原因
A.A地比B地修建铁路的时间早,是由于该地区铁矿资源丰富
B.A地比B地修建铁路的时间早,是由于该地区距离海洋近
C.A地比B地修建铁路的时间晚,是由于该地区地质灾害频繁 D.A地比B地修建铁路的时间晚,是由于该地区海洋运输便利
22.由于铁路运输的迅速发展,工业布局的变化表现为( A.由山区向沿海集中 C.由沿海向内陆腹地深入 B.多分布在通航河流沿岸 D.由集中趋向分散
24.立足本地资源,该地应发展的工业有(
①化学工业
③石油工业 A.①② B.②③
②纺织工业
④钢铁工业 C.③④ D.①④
25.关于该省各地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南部地区优化产业结构,治理环境污染 ②沿海地区开垦滩涂湿地,开发风能资源

③中部地区改善交通条件,发展高新产业
④北部地区大搞农田水利,改造中低产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6选B,7选B,8选C。第6题,若此图表示农业生产 投入—产出,若用扩大耕地面积的投入来增加箭头②的数量, 说明该种农业的生产方式比较落后,可能为粗放农业。第7 题,如果此图表示工业生产,说明①为投入的原料、燃料、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农业地域类型

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农业地域类型
农作物
以热带经济作物为主,如橡胶、咖啡、可可、茶等。产品大量进入国 际市场,专业化和商品化程度很高。
03
中国农业地域类型分析
中国农业地域类型划分
东北地区
以商品粮基地和畜牧业为主,是 我国重要的粮食和畜产品生产基
地。
华北平原
以旱作为主的农业区,主要种植 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
长江中下游平原
以水稻种植为主,是我国重要的 稻米产区。
答题技巧与规范训练
答题技巧
掌握审题、分析、解答等环节的技巧,学会从题干中提取有 效信息,明确答题方向和要点。
规范训练
注重答题的规范性,做到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表述准确、 书写工整,符合高考答题要求。
考前冲刺与心态调整
考前冲刺
在复习的最后阶段,加强对重点、难 点知识的复习和巩固,进行模拟考试 和针对性训练,提高复习效果。
中国农业地域类型发展趋势
东北地区
01 加强粮食生产基地建设,推进
畜牧业规模化、集约化、现代 化发展。
华北平原
02 加强节水农业和水资源保护,
推广旱作农业技术。
长江中下游平原
03 加强水稻种植技术创新和品种
改良,提高稻米产量和品质。
南方低山丘陵区
04 加强林业生态建设和水果种植
产业化发展。
西北地区
05 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和畜牧业基
综合性
农业地域类型包含了农业生产条件、 生产结构、经营方式等多个方面,是 一个综合性的农业生产地域综合体。
农业地域类型分布
世界分布
农业地域类型在世界各地分布广泛,不同地域类型之间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例 如,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地区,商品谷物农业则主 要分布在北美、欧洲和澳大利亚等地。

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特征教案

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特征教案

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特征教案。

一、北方平原型农业区1.范围:主要包括中国北方的黄淮海平原、长江中下游地区、辽河冀东平原、黑龙江西部和内蒙古草原等区域。

2.特征:气候条件以温带季风气候为主,年降水量大,光照充足,四季分明。

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

水稻种植受限,但沿海地区可以种植。

此地区的农业特点是单一种植,大规模种植,机械化程度高。

3.课堂活动:让学生了解北方平原农业区的降水特征和农业生产模式,组织学生模拟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让学生亲自体验农业生产的过程。

二、长江流域典型农业区1.范围:主要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东南沿海地区。

2.特征:气候条件温暖湿润,年平均降水量高,多雨季,春季多旱,夏季多涝。

主要农作物有水稻、茶叶、柑桔、经济作物、蔬菜、水果等,其中水稻和茶叶是典型代表,产量居中国前列。

此地区的农业特点是双季作物,农业生产比较活跃,机械化程度较低。

3.课堂活动:利用图示、图片等多媒体手段让学生了解长江流域典型农业区的高温多雨特征和农业生产模式,组织学生进行茶叶制作或种植常见蔬菜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长江流域的农业生活。

三、南方丘陵山地型农业区1.范围:主要包括长江中上游丘陵、南岭山区福建沿海山地区、川滇西部山区。

2.特征:气候条件分为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分布不均,气候湿润、温暖。

主要农作物有稻谷、甘蔗、茶叶、水果、药材等。

由于地势较高,地形复杂,土壤贫瘠,日照时间短,种植农作物效率低。

此地区的农业特点是人工劳动力多,雨后物资紧缺,农村自给自足经营方式。

3.课堂活动:带领学生了解南方丘陵山地型农业区的复杂地形和气候特征,组织学生制作农村模型或进行山地野餐,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南方山地的农业生活。

四、北方草原型农牧区1.范围:主要包括中国东北大兴安岭、呼伦贝尔草原、内蒙古草原等地区。

2.特征:气候条件寒冷干燥,冬长夏短,降水少,多为干旱、半干旱和亚寒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农作物有麦类、豆类、土豆、小麦、玉米等。

2014届高考地理二轮检测与评估:专题五 农业与工业 第二讲 工业活动与工业可持续发展

2014届高考地理二轮检测与评估:专题五 农业与工业 第二讲 工业活动与工业可持续发展

第二讲工业活动与工业可持续发展[保B训练]一、单项选择题(2013·淮阴中学模拟改编)图1为美国硅谷地区图,图2为德国鲁尔区图,读图,回答12题。

1. 两地区工业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A. 劳动力丰富B. 交通便捷C. 气候宜人D. 水源充足2. 两工业地域形成与发展的共同特点是( )A. 因生产联系而集聚B. 经历了衰落、重振过程C. 新增企业以中小型为主D. 工业布局趋向原料产地(2013·清江中学模拟改编)右图示意某些工业部门对区位因素(仅考虑原料、能源、劳动力)的依赖程度。

读图,回答34题。

3. 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的工业部门可能是( )A. 炼铝、服装加工、家具制造B. 炼铝、制糖、啤酒生产C. 汽车、造船、水泥生产D. 炼铜、奶制品加工、制鞋4. 发展以③为代表的工业部门的城市是( )A. 攀枝花B. 温州C. 北京D. 贵阳(2013·常州一中模拟改编)产业集聚是现代经济布局中的主要特征,集聚程度不同其利润有所差异。

图1是我国某产业集聚程度最高两省份的集聚规模变化特征(规模指数越大,集聚程度越高),图2是该产业不同集聚程度下的利润分布特征。

读图,回答56题。

图1 集聚规模变化图2 利润分布5. 图1中的产业最有可能的是( )A. 钢铁B. 汽车C. 芯片制造D. 纺织6. 下列关于该产业利润随集聚规模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产业在不同地区均应以推进集聚规模的扩大为主要发展策略B. 浙江省应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以适应更大规模的集聚C. 集聚规模过大,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上升会导致利润的下降D. 集聚规模过大,而当地市场规模有限会导致利润的下降(2013·启东中学模拟改编)下图为某工业产品价格和成本与市中心距离相关曲线图。

读图,回答78题。

7. 该工业选址的最佳位置是( )A. ①地B. ②地C. ③地D. ④地8. 导致图中成本曲线由a到b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 交通运输更加便利B. 逐步接近消费市场C. 环境污染越来越轻D. 地租价格逐步下降二、双项选择题(2013·苏锡常镇一模改编)下图为我国主要汽车工业生产基地分布图,读图,回答910题。

2014届高考地理二轮提优导学案:专题五 农业与工业 第二讲 工业活动与工业可持续发展

2014届高考地理二轮提优导学案:专题五 农业与工业 第二讲 工业活动与工业可持续发展

专题五农业与工业第二讲工业活动与工业可持续发展自主学习1. 识记五种导向型的工业生产特点及布局。

识记工业集聚的意义,传统工业和新工业的特点。

2. 理解不同导向型工业的区位选择。

理解工业集聚和工业地域的形成,工业分散与工业地域的联系。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3. 不同地区工业生产条件的评价。

分析不同工业地域的区位条件。

(2012·江苏高考)下图是江苏某科技产业园规划示意图。

该科技产业园规划面积40 km2。

读图,回答1-2题。

(双选)1. 该科技产业园的区位优势有( )A. 靠近原料产地B. 邻近城区市场C. 生态环境优美D. 对外交通便捷2. 该科技产业园对当地的影响主要有( )A. 促进产业升级B. 减轻交通压力C. 缓解用地紧张D. 增加就业机会3. (2013·江苏高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底特律始建于1701年,1830年后工业稳步成长,1903年世界第一家汽车公司建立,此后迅速发展成为世界著名的“汽车城”。

20世纪70年代受到石油危机重创,加上日本、德国等国汽车生产的冲击,开始走向衰落。

20世纪90年代以后发展了赌场等第三产业,但未能扭转经济衰退趋势。

2007年房地产市场崩溃,2013年2月19日底特律市宣布已经陷入财政危机。

材料二图1是北美五大湖地区主要工业城市分布图,图2是底特律人口数量变化图。

图1图2(1) 18世纪五大湖区许多工业城市迅速发展的主要条件有。

(2) 底特律人口迅速增长时期的主导产业是,该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3) 20世纪中期以来,底特律日趋衰落,直至陷入财政危机的具体原因有。

(4) 简述底特律的兴衰给我国城市经济活动的启示。

课堂评价一、单项选择题(2013·苏州中学模拟改编)读我国某工业地域生产示意图,回答1-2题。

1. 对该工业地域形成影响较小的是( )A. 煤炭B. 交通C. 铁矿石D. 市场2. 该地域工业集聚的突出优点是( )A. 增加产品产量,提高产品质量B. 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降耗减排C. 减少劳动力数量,降低劳动成本D. 扩大市场规模,提高产品竞争力(2013·前黄中学模拟改编)读陕西省高新技术开发区分布图,回答3-4题。

农业地域类型(PPT44页)

农业地域类型(PPT44页)
(即小麦区和玉米带) (2)区位优势:
地势平坦广阔(中央大平原) 土壤肥沃深厚(黑土) 水源充足(五大湖、密西西比河) 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夏季潮湿
水运、公路和铁路相衔接,交通四通八达 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竞争优势大 工业发达,为农业提供机械、电力、化肥、农药
农业科技水平高,科技成果推广快
大牧场放牧业
油橄榄(和平树) 无花果
练习:
1.自然条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A
A.农业生产的各种措施都在于因地制宜地利用光热条件 B.热量条件通常是低纬优于高纬,作物的生产条件也是低纬 优于高纬
C.除有灌溉水源外,年降水量少于250毫米的干旱地区,一 般不能发展种植业
D.丘陵和山地的缓坡只适宜种植经济林木,不易种庄稼
知识回顾
自然条件
气候(光照、热量、水分)
地形(平原地区适宜发展耕作业) 土地(土壤) 水源(干旱地区主导区位条件)
农业区位因素
市场需求(最终决定类型和规模)
社会经济因素
交通运输(乳畜业、园艺业) 国家政策措施 农业技术 劳动力
以下农业生产活动主要是受什么因素影响形成的?
1、《晏子使楚》中说:“桔生淮南则为桔,生于 ——气候
14.水稻种植业和种植园农业的共同特征是
B
A.科技水平低
B.需要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C.产量高,商品率低 D.机械化水平高
15.下列连线正确的是
C
A.集约农业-商品谷物农业-自给农业
B.粗放农业-游牧业-商品农业
C.集约农业-热带作物种植园-商品农业
D.集约农业-亚洲水稻种植业-商品农业
6.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P
某农场的土地利用(左图)和年收入构成(右图) (1)判断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并说明理由。

必修2第三章第2讲农业地域类型总结

必修2第三章第2讲农业地域类型总结

第2讲农业地域类型考纲 1•结合实例,分析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条件及其特点。

2•理解农业发展中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

考点一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知识回顾理涪独材1. 季风水田农业(1) 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因素农业地域类型 季风水田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 农作物水稻为主小麦和玉米为主分布地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国是世界最大稻米生产国 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 罗斯、乌克兰等国区位因素①季风气候,雨热同期;②平 原地形,土壤肥沃;③人口稠 密,劳动力丰富,粮食需求量大;④种植历史悠久 美国中 部平原①地势平坦开阔;②气候温 和,降水丰富;③地广人稀; ④交通便利;工业发达、农业 科技先进生产特点①小农经营;②单产咼、商品 率低③机械化、科技水平低;④水利工程量大①商品率也②生产规模大;_ ③机械化水平丄问题、解决措施①加大科技投入;②适当扩大 种植规模农业成本高,耗能大—姿点讲解探层案破最新考纲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

识系知#■解读I 基础梳理I 深化探究特点原因发展措施小农经营以家庭为单位,人均耕地少集约经营单产高、商品率低精耕细作,但农村人口,以自给为主控制人口数量机械化水平低以体力劳动为主加快机械化发展水利工程量大水旱灾害频繁发生大力投资兴修水利科技水平低凭传统经验耕作加大科技投入(3)季风水田农业的区位评价与发展措施①突出的两大优势:一是优越的气候条件,即季风气候区的雨热同期;二是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②存在的三大问题:一是农产品的商品率低,农业结构单一;二是劳动生产率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三是科技水平低。

③发展的三大措施:一是调整农业生产方式与结构,实施联产承包和多种经营,农林牧副渔业综合发展;二是发展农产品系列加工,把农业生产从自给经济转向商品农业经济; 三是加大科技投入,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

2.商品谷物农业(1)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区位因素分析与评价区位因素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条件主要影响自然因素地形地势平坦开阔(中央大平原)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作物的高产稳产,地势开阔平坦,为机械化生产和大规模经营创造了条件土壤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肥沃的黑土)水源水源充足(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提供灌溉水源)气候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夏季潮湿社会经济父通五大湖及密西西比河航运与发达便于商品集冃攵,有利于降低(2)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生产特点及形成原因[特别提醒]美国的中部大平原的商品谷物生产中小麦区有两个,其中北部的为春小麦,南部的为冬小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讲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和工业地域类型
一、选择题
读“某区域图”,完成1~2题。

1.M国畜牧业在农业中占主导地位,2006年该国黄油占世界市场份额的5.4%、奶酪占8.1%、
肉类占15.6%。

该国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A.大牧场放牧业 B.乳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混合农业
2.影响该农业地域类型的有利区位条件是()
①光热资源丰富②城市化程度高③机械化程度较高④精饲料的种植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读“我国以纺织为主要用途的农作物分布图”,我国的该作物产量约占全世界的90%以上。

该作物最有可能为()
A.黄麻
B.棉花
C.剑麻
D.苎麻
2009年1月20 日,在长沙召开的杂交水稻节氮高产高效产业技术研讨会上传来好消息——我国成功掌握了杂交水稻节氮超高产栽培技术。

据试验表明,同一块田,以前杂交稻亩产量在710~750千克,但使用缓控释肥后增效明显,亩产量达到800千克,而且氮肥利用率显著提高。

据此回答4~6题。

4.水稻生长的主要气候区是()
A.温带大陆气候区
B.热带雨林区
C.亚热带和热带季风区
D.亚寒带气候区
5.中国水稻种植业的特点不包括()
A.单产量高
B.机械化程度高
C.商品率低
D.科技水平低
6.以上材料说明中国水稻产量的提高得益于()
A.加大劳动力的投入
B.增加施肥量
C.加大科技投入
D.加大资金的投入
如图为我国四个城市的主要工业部门结构图。

读图回答7~9题。

7.图中四个城市分别可能为()
A.①上海②广州③鞍山④武汉
B.①鞍山②广州③上海④香港
C.①包头②香港③广州④北京
D.①鞍山②上海③广州④香港
8.影响①、③两城市钢铁工业布局的共同的主导因素是()
A.靠近原料地
B.靠近燃料地
C.靠近消费市场
D.水源充足
9.下列加快①城市所在工业区经济发展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发展新兴工业,促进结构调整
B.治理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
C.拓展交通网,改善交通条件
D.发展棉纺、甘蔗制糖等工业
10.(2010·韶关二模)从去年开始国家鼓励汽车、家电“以旧换新”政策实施后,可更新老旧汽
车100万辆、家电500万台,直接拉动市场消费1 000~1 200亿元;回收利用各种资源近230万吨;稳定和扩大就业近5万人。

同时,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报废汽车、废旧家电回收拆解行业属于()
A.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B.技术密集型产业
C.资源密集型产业
D.能源密集型产业
(2010·昆明质检)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
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
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减少煤炭、
石油等高碳能源的消耗,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
济发展形态。

下图是“我国天津滨海新区示意
图”。

据此回答11~12题。

11.图中南港重工业区在布局时考虑的主要区位因
素是()
A.原料
B.交通
C.人才
D.环境
12.图中各功能区,发展低碳经济的压力从大到小的排序,正确的是()
①先进制造业产业区②南港重工业区③滨海高新区④临港工业区
A.②④①③
B.②③④①
C.④①③②
D.①③②④
(2010·湖北襄樊调研)原料、燃料和产品的运输费用是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图为“在M、N两地间建设的某工厂的运费变化图”。

据图回答13~14题。

13.根据图示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M地是该工厂的原料产地
B.N地是该工厂的燃料产地
C.N地是该工厂的产品市场
D.P地是该工厂的最佳厂址区位
14.该工厂最有可能是()
A.电视机装配厂
B.啤酒厂
C.炼铝厂
D.制糖厂
二、综合题
15.读下列图文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我国主要石化企业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近年来,中国石化工业呈现出由内陆地区向临港(包括海港和沿江港口)城市布局的演化态势,大连、天津、青岛、上海、宁波、茂名等临港城市正逐步取代大庆、吉林、兰州等内陆城市成为中国石化工业新的空间格局下的中心城市。

材料三石化工业园区已成为世界石化工业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中国石化企业发展的新模式。

近十年来,中国石化工业园区发展迅速,上海(曹泾)化学工业园区、南京化学工业园区、山东青岛石化工业园等60余家省级以上石化工业园区,成为带动中国石化工业发展的主导力量。

(1)简述我国石化工业的空间分布特点。

(2)简要分析华北地区、西北地区和华东地区发展石化工业的优势条件。

(3)分别阐述中国石化企业临港布局和向专业园区集聚的主要原因。

16.读下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甲、乙两地区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别为、;简要说明甲地
区农业地域类型的优势自然条件和特征。

(2)甲地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但近年来地位有所下降。

简要分析其主要原因。

(3)A铁路线的名称是;甲、乙两地区湖泊的名称分别是、;
B山脉的名称是。

(4)宝山、芝加哥同为世界著名的钢铁工业中心,比较二者在区位因素上的异同。

答案
1.B
2.D
3.D
4.C
5.B
6.C
7.B
8.C
9.D10.A11.D12.A13.D14.B
15.(1)沿海(东部)地区较稠密,内陆(中西部)地区较稀疏;北部地区较稠密,南部地区较稀疏。

(2)华北地区:石油资源丰富;石油传统生产地;石油工业基础雄厚;交通便利;消费市
场广阔。

西北地区:石油资源丰富。

华东地区:经济发达,发展石化工业的资金雄厚;市场需求量大;港口众多,对外联系便捷。

(3)临港布局的原因:港口对外联系便利,利于原油的输入,也有利于各种石化产品的输
出。

向专业园区集聚的原因:①石化工业园区各种基础设施完善,节约生产建设投资;
②加强各企业的信息和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运费和能耗,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
规模效益;③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充分利用各种中间产品,实现生产一体化、集约化和可持续发展。

16.(1)季风水田农业乳畜业优势自然条件:雨热同期的季风气候、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水源充足。

特征:小农经营、单位产量高、水利工程量大、商品率低、机械化水平低、科技水平低。

(2)甲地区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农业逐步转向以生产
蔬菜、花卉和乳畜品为主,用来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3)京沪线太湖五大湖阿巴拉契亚山脉
(4)相同点:都接近消费市场;水陆交通便利;水源充足。

不同点:宝山缺乏原料、燃料;芝加哥接近原料、燃料产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