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高职院校农业推广课程任务驱动教学中师生共同设计学习任务探究

合集下载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PLC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PLC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PLC教学中的应用【摘要】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PLC教学中的应用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本文首先介绍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概念和原理,然后分析了中职教育特点与PLC教学特点,探讨了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教育中的优势。

接着给出了具体的应用案例,阐述了如何有效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提高中职PLC教学效果。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发现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PLC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的前景。

这篇文章将有助于教育工作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提高中职PLC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法、中职教育、PLC教学、优势、应用案例、提高教学效果、重要性、发展前景。

1. 引言1.1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PLC教学中的应用在中职PLC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通过设置具体的任务和问题来引导学生学习和探究。

这种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和职业能力培养。

在中职教育中,特别是在PLC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更是具有重要意义。

中职教育注重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和实际操作能力培养,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引导他们主动探究、实践和应用所学知识。

PLC教学注重实际项目应用和团队合作,任务驱动教学法恰好符合这一特点,能够使学生更好地在团队中合作、交流和分享,提高团队整体的学习效果和项目实施效率。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PLC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和应用价值。

通过合理设置任务和项目,引导学生围绕实际问题展开学习和研究,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就业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概念和原理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任务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通过设计具体的任务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任务驱动教学法强调学生在实际问题解决中的学习过程,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使学生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知识和技能。

农业政策与法规任务六教案:农业技术、推广和教育政策与法规

农业政策与法规任务六教案:农业技术、推广和教育政策与法规

任务六农业科技、推广和教育政策与法规一、教学分析本次课2学时教学内容学习,主要理解农业科技对推动农业发展的重要性,树立全面提升工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实施强有力的农业科技与教育政策的有力支撑和推进。

通过此任务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我国农业科技政策与法规、农业教育和农业技术推广政策法规的沿革与发展历程,掌握农业科技、教育与推广的相关概念与特点。

4.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1)了解农业科技政策与法规; (2)理解掌握农业推广政策与法规的历史演变和措施方法等;(3)熟悉农业教育政策与法规的相关内容;(4)领悟乡村振兴发展的科技创新驱动政策。

(1)在学习中,认识农业科技对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培养知农爱农学农情怀,树立为农服务的意识; (2)能够描述我国农业科技政策的背景、农业推广的主体和原则,适时适地选择合适的农业科技推广措施。

(1)培养学生知农爱农学农情怀;(2)培养学生服务农业的能力,树立服务农业的意识; (3)培养学生思考的能力。

5.重点难点重点农业科技政策与法规重点解决策略(1)认知体验;(2)小组探讨;(3)教师指导优化。

难点农业推广政策与法规的选择与运用难点攻克方法(1)情景模拟主动探究; (2)专家实际指导6.教学方法教学策略 本课程结合休闲农业经营与管理专业特点,将学习过程与实际活动过程充分融合,以学生为主体安排整个学习过程。

教学策略为:以课程资源为支撑,教师引入学习任务、引导学习过程,学生线上线下体验、研究、探讨,分组完成会客礼仪的要点,结合教师的解析、点评,从而达成学习目标。

教学方法(1)任务驱动法: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学生完成课前、课中、课后任务。

(2)自主学习法:用提问、案例、影像资料等各种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农业政策与法规的基本概念、作用等。

(3)情景教学法:教师设置情景,鼓励每个学生参与,考查学生在特定场景中查阅、分析运用农业政策与法规的应用能力;让学生通过总结反思,形成自身的思维体系,以此巩固知识和技能。

教学设计中的任务驱动

教学设计中的任务驱动

教学设计中的任务驱动概述任务驱动是一种在教学设计中使用的方法,其核心思想是通过给学生提供具有实际意义的任务,激发和引导他们的学习动机,并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

任务驱动的教学设计不仅仅是要求学生完成一些传统的题目或习题,而是通过给学生真实的情境和挑战,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和独立思考。

任务驱动教学设计的特点1. 鼓励学生的主动参与:任务驱动的教学设计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主发现问题,并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

这种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让他们更加积极投入到学习中。

2. 强调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任务驱动的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提供真实的任务情境,学生需要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 培养综合运用能力:任务驱动的教学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综合运用多种知识和技能,通过整合所学知识进行综合性的思考和实践。

这种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将单一知识点与实际情境相结合,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任务驱动教学设计的步骤任务驱动的教学设计需要经过以下步骤:1. 确定任务目标: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即期望学生在完成任务后能够达到的能力水平和知识要求。

任务目标应该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2. 设计具体任务: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具体的任务情境和任务要求。

任务情境应该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和投入感。

任务要求应该明确具体,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

3. 提供必要的支持:在学生开始任务之前,需要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这可以包括针对任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以及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和工具。

4. 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学生开始任务后,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

学生可以在小组中进行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任务中的问题。

5. 提供反馈和评价:任务完成后,教师应该向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和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表现和进步之处,并提供进一步的指导和支持。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环节和实施策略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环节和实施策略

浅谈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环节和实施策略作者:项丽芳来源:《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0年第7期浙江省临海市杜桥镇川南中学项丽芳“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是实施探究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基本环节由以下四部分组成:创设情境,设计任务,自主学习探索、协作学习和效果评价。

这几个环节环环相扣,相辅相成,互相影响,彼此间“一损俱损,一荣俱荣”。

它们的设计好差决定着这堂课的走向。

一、创设情境教师需要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习者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习更加直观和形象化。

生动直观的形象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联想,有助于思路产生。

它更具有人情味和多面性,而不是以往抽象、枯燥、乏味的知识点。

它能唤起学生用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水平去“同化”或“顺应”新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创设情境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精心创造使学生自然习得的环境,以便学生自然而然地融入到课堂学习中,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创设数学教学情境,让学生“触境生情”,在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的情感,使原本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双重目的。

因此,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策略之一。

都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创设情境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第一步,这第一步举足轻重,要迈得稳且厚实。

它还要求教师设计的创设情境能让学生耳目一新,引人入胜,一探究竟。

因此,“创设情境”这一环节设计的好否会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如果不能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任务驱动教学法”就无法顺利展开。

所以设计让学生主动完成任务的情境是“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第一个保障,也是“任务驱动教学法”下一个环节展开的前提。

二、设计任务首先,“任务”要明确。

教师在学生总体目标的框架上,把总目标分成一个一个小目标,让学生逐一攀登,各个击破,而不至于让学生“知难而退”。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也在不断探索如何更好地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教学质量。

在教学方法上,“任务驱动”教学法逐渐受到了教育界的重视。

本文将探讨“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并分析其优势和不足之处。

一、任务驱动教学法概述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任务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和实施,通过学生完成各种任务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

任务可以是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也可以是教学设计中设置的学习任务,通过任务解决过程中的探究和实践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思维、提高技能。

1. 问题导向的任务设计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各种问题导向的任务,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

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关于网页设计的任务,要求学生利用HTML和CSS设计一个简单的个人网页,这样的任务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学习相关的技术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项目驱动的学习信息技术教学中,项目驱动的学习是一种常见的任务驱动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综合性的项目,让学生在项目实践中锻炼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

设计一个数字化展览,要求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展品的数字化处理和网页的设计,这样的项目可以使学生全面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案例驱动的学习是一种以真实案例为基础的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信息技术知识的应用。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真实案例,引导学生在解决案例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

在数据库课程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关于企业数据库设计的案例,让学生在实际案例中探索数据库设计的相关技术和方法,这样的案例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1.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注重任务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可以帮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浅谈任务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

浅谈任务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

浅谈任务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任务驱动型课堂教学模式是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基本教学方法,以构建主义为理论基础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首先把教学内容巧妙地设计隐含在单个的任务中,让学生以分组完成任务的方式领会学习的核心内容。

在学生完成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去发现,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自己解决问题。

电工实习课程,是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技术课程。

针对学生的实际,如何运用“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创新思维的能力,是当前教学改革的热点问题。

本文是对“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电工实习课程的应用进行探索。

一、“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的认识含义“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是指课程整合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进行驱动教学,这些任务可以是具体学科的任务,也可以是真实性的问题情景。

学生在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有机地进行学习。

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完成了对所要求掌握知识的学习。

“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使学习目标得到明确,在学习的各个阶段都是围绕一个既定目标,有重点地了解相关知识和熟练其操作方法,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兴趣。

二、“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怎样设计才科学合理?在“任务驱动型教学”中,“任务”的提出是最重要的,它将决定这节课学生是主动地学习还是被动地学习。

任务的提出首先要综合性,它应该把学过的知识和即将要学的知识综合进去,这样学生既学到了新知识又复习了旧知识,同时还学会了综合运用知识;其次要具有实践性,任务必须能够通过实践来完成,应尽量避免抽象和完全理论化的任务出现;然后要有吸引力,兴趣对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如果学生对你提出的任务没有兴趣,那任务也是失败的,所以提出的任务必须让学生感兴趣,必须有吸引力;最后要有创新性,我们在设计任务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到留给学生一定的创新空间,这样才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农业推广课程介绍

农业推广课程介绍
项目 教学法
现场 教学法
参与式教学法
参与式
课堂教学
•基本概念、基本原理、 基本方法的“三基”教 学。 • 运用所学的“三基”知 识,分析解决农业推广 中的实际问题。 •邀请校内外知名的农业 推广专家、教授,参与
课堂教学。
参与式 实践教学
•深入农村开展农业推广 调查。 •组织学生到鹤壁农科院, 观摩专家教授培训农民 现场,临摹技术操作要 领;赶科技大集,搞技 术咨询和农资推销。
课程设计:农业推广技术
解说:王跃强
课程介绍内容:
教学 效果
特色 创新
课程 设置
实训 条件
教学 置
本专业的课程体系 本课程定位与作用 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1.本专业的课程体系
2.本课程的定位与作用
课程 性质
农业推广技术是一门边缘性、交叉性和综合性
的学科,是研究农业创新活动扩散、采纳规律及其 方法的一门科学,课程内容涉及农村社会学、教育 心理学、行政组织学、传播学、行为学和大农学类 的自然科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是农村行政与经济管 理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
初级职称
47% 18%
教师队伍职业资格图
8
6
6
4 2
1
1
2111
0
高级高营级养畜师产品检验师各类考评农员产品经纪人苗木检验师农业推广员
物流师
5.实践条件
6.教学效果
专家评价
企业评价
学生评价
➢ 教学内容与实践联系紧密,重点突出,通俗易懂; ➢ 教学手段先进,教学方法灵活,形象生动,并制作
有多媒体课件及资料库,学习方便,教学效果好;
农学概论
修 课
沟通与传播 程
设施园艺

新课标下的课堂指导思想:课堂中的“任务驱动,情境体验,真实探究”

新课标下的课堂指导思想:课堂中的“任务驱动,情境体验,真实探究”

新课标下的课堂指导思想:课堂中的“任务驱动,情境体验,真实探究”作者:庞李梅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9年第43期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和深化,传统的教学模式被打破,课堂是学生完成课程的主要场所,所以以学生为中心,自主合作探究强调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正在全面推广实施。

为了更好地落实国家新课改的要求,实现真正的育人,在“任务驱动,情境体验,真实探究”的课堂指导思想下,让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主阵地。

关键词:新课改任务情境探究高中数学课程培养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通过直观感知抽象出数学知识,利用高阶思维研究数学,再把所学知识应用于数学,数学学习形成闭环。

数学学习以提升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创设合适的情境,设置合理的任务,启发学生动手动脑思考,引导学生把握数学内容的本质,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追溯数学的过去,了解数学的现在,预见数学的未来。

整个教学过程中既要关注学生对整个知识的掌握情况,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在过程中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让学生学会学习,过程即为目的。

数学课程面向全体学生,应用广泛,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引领,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能够实现每个孩子都能在课堂中得到最大的收获,都能成为课堂的主人。

课堂作为落实课标要求的主要形式,是学生和老师成长的主阵地,课堂创新、课堂设计显得尤为重要,课堂设计能够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能够突出育人立意。

一、任务驱动,围绕一个主题,设计整体任务,激发学习主动性1.任务驱动的特点任务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某个核心知识,教师在教学设计中精心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关注学习过程的具体可操作的一件事情,学生想要完成任务就必须先主动学习探究理论知识,最后完成任务,达成目标。

任务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欲望,根据马扎诺学习机制,任务的设置要能够使学生打开自己的自我认知系统,决定介入学习,再打开元认知系统,决定目标策略,完成既定目标,最后打开认知系统,处理相关信息,整个过程即为学习的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 学 目的 是 通 过 系 统 的 多种 教 学 活 动 和 手 段 ,使 学 生 正 确 地 掌 握 农 业 推 广 的 基 本 理 论 、方 法 和 技 能 ,加 深 对 我 同 农 业 推 广 理 论和 实 践 的 理 解 。学 会 灵 活 改 变 思 维 方 式 和 1 . 作
力使学生在完 成任 务的过程 f 1 熟 练掌握 职、 l 技能 的教学 方 法 。任务驱动 教学 的方 法增加 了学生学 习的 主动性 、积极 性 .增 强 了学 生的创新 能力和实 践能 力 ,学生 在完成任 务
三 、农 业 推 广 课 上 师 生 共 同设 计 任 务
程授 课过程 中采取 了师生共 同对教学任务进行设 汁的方法 、 即教 师将 整 门课 程的知识点 设计 为一个 符合 课程需求 的 、规定 了教学 范同但不指 定具 体名称 的综 合性较 强 的教 学任 务 ( X X X 地X X X 项 日的推 广 ) ,这 一综 合任 务 又下 没若
} { J .肝针 对所 提m 的任 务 ,采取 f i ; f 示或 } J { = 解 等方式 ,分析 任 务 蚪给 f { { 完成任 务的思路 、疗法 、步骤 和结 果 、其实 ,
这 种 理 解 小 ,在 “ 任 务驱 动 ” 教 学 过 程 中 ,任 务 设 计
方法 ,提 高基层实 际推广 _ r : 作水 平和分 析问题 、处理 问题
学 方 法 的 特 点 及 教 学 任 务设 计 的 原 则 ,笔 农 n r 以与学, I 表进 仃探 讨 .综合 考f g 业教
、 的 需 要 、课 本 身 的 需 要 、社 会 职 业 岗 位 技 能 培 养 的 需 使 仃 务具彳 j ‘ 探 究 性 、仓 0 造 性 和生 活 性
2 . 高等职业 院校 开设农 业推 广课 程的专业 。 目前 ,高
等 职 业 院 校 的 农 学 、茶 叶 栽 培 、设 施 农 业 、作 物 栽 培 、同
识 循序 渐进 和积 累的老套路 ,不再按 照 教学 内容 从易 到难
的顺 序 .而是 以具 体 的任务为学 习动力 和动机 ,以完 成任
习过 程中的动力和趣 味性 , 因此 ,农林高 职院校 农业推广课 程在 任务驱 动教学过程 中 由教 师与学生根据专 业需要 、课 程
性 质、学生兴趣特长 等共 同设 计学 习任 务 ,体现 了学生价值和 学 习兴 趣的学 习任 务使 得学 生在 完成学 习任务的过 程呈现
出较 强 的 学 习 自主 性 . 学 习 气氛 更 为轻 松 愉 快 , 教 师 授 课 效 果 良好 。 本 文 主 要 对任 务 驱 动 教 学 的 『 壬 务 设 计过 程 等 进 行 探 讨 ,希 望 可 以 对 农林 高 职 院校 的 教 师 和 学 生 的 学 习过 程 带 来 一 些启 发 。
【 关键词 】农业推广;任务驱动;设计;学习任务
中图分 类号 :G 6 4 2 文献标识 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1 — 0 5 6 8 ( 2 0 1 5 ) 0 8 — 0 0 9 5 一 O 1
作 者 简 介 :杨 文秀 ,女 ,讲 师 ,主 要 从事 农 业专 业 课 程 教 学模 式 改 革 研 究 。 赵 维 峰 , 男,博 士 , 副教 授 . 主 要 从 事 专
业课 程教 学模 式改革研究。邓大华.男 ,讲师,主要从事专业课 程教学模式 改革研究。


任务驱 动教 学概 述
现 .提高我 国农业 发展水平 ,增 加农 民收入 ,保 障社 会稳
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 以 “ 学 生 为 巾 心 、教 师 为 主 导 ” 的 教 学 方 法 .它 打 破 了 传 统 填 鸭 式 教 学 方 法 中 注 重 知
之后 获得的满足感以及成就感 ,也会提高学生学习 的效果 。
二 、任 务驱 动 教 学 过 程 中 任 务 设 计 的 原 则

直 以 来 ,许 多 教 师 认 为 “ 任 务 驱 动 ” 教 学 过 程 中 的
“ 任 务 ” 应 该 任 课 教 师 根 据 当 前 教 学 主 题 或 目标 设 计 提
务的过程为学 习过程 ,以展示任 务成果 的方 式 来体现 教学
成 就 .即 通 过 在 专 项 职 业 技 能 训 练 的 基 础 I 二 以任 务 为 驱 动
艺等多个专业均开设农业推广课程 。
3 . 职业 院校开设 农业推 广课 程 的 目的 农业推 广课 程 主要包括 农业推广 的涵义 、发展 史 ,以及农 业推 广的原理 和方法 、组 织管理 等 高等职业 院校开设该 课程 旨在培 养 农业推广 机构 基层 推广 及管理 工作的高 等技 能应 用型 々门 人 才,可以使得农业 院校的学生 可 以把所 学到 的知识应用 在实 际农业 生 产中 .促进我 国农业 生产 力的发展 此.
的T作能 力 、
4 . 农业 推 广 课 上 师 生 共 同 没计 学 习 任 务 、 、
的质 { I } 接 火 系到教 学效果 教师在教 学任 务的设 汁过程
…i ; Z } 反 转 变 心 维 方 式 , 以学 生 为 j 三 体 进 行 教学 任 务 的 没 汁
( 1 )教 师 没汁部 分 综合 考虑农业 推广学科 性质 、高 等职业院校肝设此 课程 的 目的 、 学 生所在专业 、 任 务驱 动教
201 5 03
s、
靳课程 研究
赫高职院 敝衣业推广课裎任务驱动教学[ 1 ]
师生共同设计学目任务孺
◆云南 农业 大学 热作 学院 杨 文秀 赵 维峰 邓大 华
【 摘 要 】应用 任务驱动教学过程 中的『 壬 务设计 精彩与否决定 了授课 效果 的好坏 ,为 了 提 高学生 的学 习效率 ,增 强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