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分离技术在农药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第20卷第3期2007年6月污染防治技术P OLLUTI O N C ONTROL TECHNOLOGY Vol .20,No .3Jun.,2007膜分离技术及其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陈翠萍1, 谌伟艳2(1.仪征市环境监测站,江苏仪征 211400; 2.江苏圣泰环境事务有限公司,江苏南京 210007)摘 要:对膜分离技术作了简要综述,重点介绍了膜分离的作用机理、各类膜的特点和应用范围、膜技术在水处理方面的应用以及膜技术的一些新发展。
此外,对膜技术应用前景也作了总结与展望。
关键词:膜分离技术;废水处理;应用前景中图分类号:X70311 文献标识码:AM e m brane Separa ti on Technology and Its Appli ca ti on to W a stewa terTrea t m en tCHE N Cui 2p ing 1, CHEN W ei 2yan2(1.Yizheng Environm ental M onitoring S tation,Yizheng,J iangsu 211400,China;2.J iangsu S hengtai Environm ental O ffice Co .L ed .,N anjing,J iangsu 210007,China )Abstract:The paper summarized me mbrane separati on technol ogy fr om f oll owing sapects:separati on mechanis m,characteris 2tics and app licati on area of each kind of membranes,app licati on in waste water treat m ent and the current devel opment .The p r os 2pects of app licati on of the technol ogy was p r oposed in the p resent paper .Key words:me mbrane separati on technol ogy;waste water treat m ent;app licati on p r os pects收稿日期:2007-03-16作者简介:陈翠萍(1963—),女,江苏扬州人,工程师,大专,主要从事环境监测与环境管理工作。
污水处理中的膜分离技术应用

污水处理中的膜分离技术应用污水处理是一项关乎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
随着工业化和人口增长,污水处理厂承担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为了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有害物质,一种被广泛应用的技术是膜分离技术。
本文将探讨膜分离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包括其原理、优势和发展趋势。
1. 膜分离技术的原理膜分离技术是通过半透膜的筛选作用将废水中的杂质分离出来。
膜分离技术主要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过程。
微滤膜的孔径较大,能有效分离悬浮物和胶体颗粒;超滤膜的孔径较小,可去除大部分溶解性有机物和微生物体;纳滤膜则可以进一步去除溶解性无机盐和有机物;反渗透膜则可将污水中绝大部分溶质拦截在膜外,得到清洁水。
2. 膜分离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优势膜分离技术在污水处理中具有以下优势:2.1 高效去除污染物膜分离技术能够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胶体颗粒、有机物和无机盐等污染物,使污水得到有效处理。
2.2 高度自动化膜分离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控制,减少人工干预和操作成本,并确保处理过程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2.3 占地面积小相比传统污水处理工艺,膜分离技术需要的占地面积更小,可以有效节约土地资源。
2.4 产水质量高膜分离技术可以产生高质量的清洁水,满足日常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要求。
2.5 节能环保膜分离技术相比传统的汽提和吸附等工艺,能耗更低,减少了对能源的依赖,同时废膜可回收,降低了环境污染。
3. 膜分离技术的应用领域膜分离技术在污水处理中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城市污水处理厂、工业废水处理、饮用水制备等。
3.1 城市污水处理厂在城市污水处理厂,膜分离技术常用于二次处理过程,能够有效去除残余的悬浮物和有机物,提高出水质量。
3.2 工业废水处理膜分离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被广泛应用。
不同类型的膜可根据废水中的污染物进行选择,如去除重金属离子、有机溶剂等。
3.3 饮用水制备膜分离技术在饮用水制备中也具有重要应用。
通过微滤和超滤膜的组合,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病原微生物和悬浮颗粒,提供安全的饮用水。
膜分离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李珍11204112摘要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能耗低、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和分离性能好的分离技术在废水处理和中水回用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综述了膜分离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着重介绍了超滤、纳滤、液膜等膜分离技术的特点及其在各种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并对膜技术应用前景做了总结与展望。
关键词膜分离废水处理超滤纳滤液膜1.膜分离技术简介1.1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指在分子水平不同粒径分子的混合物在通过半透膜时, 实现选择性分离的技术, 半透膜又称分离膜或滤膜, 膜壁充满小孔, 根据孔径大小可以分为: 微滤膜(MF ) 、超滤膜(U F) 、纳滤膜(NF) 、反渗透渗出膜(R 0 ) 等, 膜分离采用错流过滤方式。
膜分离技术因为具有常温下操纵、无相态变化、无化学变化、选择性好、高效节能、在生产过程中不产生污染等特点, 广泛应用于发酵、生物制药、植物提取、化工、饮用水净化、除菌、废水处理等多个领域。
分离膜因其独特的结构和机能, 在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再生方面异军突起, 在环境工程, 特别是废水处理和中水回用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1.2 膜分离技术原理膜分离与传统过滤的不同在于, 膜可以在分子范围内进行分离, 是一种物理过程, 不需添助剂。
膜分离技术可利用混合物物理性质的不同(质量、体积、几何形状等) 将其分离,也可利用混合物通过分离膜的速度不同将其分离。
2. 超滤膜分离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2.1超滤膜简介超滤是一种压力驱动的膜分离过程,是根据分子的大小和形态而分离的筛选机理进行分离的。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超滤很快从实验规模发展成为重要的工业单元操作技术,它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工业废水处理、高纯水制备及生物技术工业;在工业废水处理方面应用得最普遍的是电泳涂漆过程,城市污水处理及其他工业废水处理领域都是超滤未来的发展方向。
2.2 超滤膜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1)含油废水处理机械行业和石化行业的含油废水一般以漂浮油、分散油和乳化油三种形式存在,其中乳化油的分离难度最大。
膜分离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高效的分离技术,因其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领域。
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膜分离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一、膜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
膜分离技术是利用膜的孔径和表面性质,将混合物分离成两部分:通过膜孔径的目标物质和被拦截在膜表面或膜内孔隙中的非目标物质。
其主要分为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四种类型。
二、膜分离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1.废水预处理:膜分离技术在废水预处理中的应用较为常见,主要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胶体等杂质,为后续处理提供清洁的水源。
2.反渗透淡化:膜分离技术可以利用反渗透膜将海水、咸水、污水等含盐水体进行淡化,使其达到可用的水质标准。
3.高浓度有机物处理:膜分离技术对高浓度有机物的处理效率较高,可以将废水中的有机物去除到较低的水平。
4.生物质分离:膜分离技术可以帮助分离生物质,包括细胞、酶、蛋白质和 DNA 等,为微生物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5.重金属去除:膜分离技术的过滤效果可以帮助去除污水中的重金属,达到环境保护的标准。
三、膜分离技术的优点
1.高效:膜分离技术的过滤效果较好,可去除废水中的细小颗粒、有机物等杂物。
2.节能:与传统物理化学处理工艺相比,膜分离技术具有很高的节能效果。
3.环保:膜分离技术去除废水中的有害物质,使得废水达到排放标准,保护环境。
4.操作简便:膜分离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操作,减少人力成本。
综上所述,膜分离技术在废水处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是在水源短缺、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重视的现代社会,膜分离技术将成为废水处理领域的一股强大力量。
膜分离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膜分离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第一章:引言随着工业化进程快速发展,废水在生产过程中成为了一大难题。
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和微生物,如污染物、重金属、化学物质等,这些物质可能会对生物造成危害,也对环境造成破坏。
因此,废水处理已成为一种必要的环保措施。
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逐渐在废水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第二章:废水处理技术简介废水处理技术包括生物法、化学法、物理法和组合法等。
其中,生物法是处理工业废水的主要方法,但其处理效果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并且不适用于高浓度的废水处理。
化学法可以有效地去除污染物,但是造成的二次污染问题较为严重。
物理法主要是采用物理方法进行过滤、沉淀、吸附等,但存在处理时间长,处理效率低的问题。
因此,组合法已成为目前最为常用的废水处理方法。
第三章:膜分离技术的原理和类型膜分离技术是一种使用半透膜进行物质分离的技术。
其原理是利用半透膜对不同分子量和分子形状的物质进行筛分,实现高效的物质分离。
膜分离技术根据裸膜特性、结构和用途等可分为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四类。
第四章:膜分离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4.1 微滤技术微滤技术主要应用于固液处理中,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悬浮颗粒物、胶体、细菌等微小颗粒物质。
微滤技术适用于工业废水、生活废水等领域,具有处理速度快、处理后的液体清澈透明等特点。
4.2 超滤技术超滤技术可以有效地分离去除水中的高分子化合物或胶体颗粒,如各种颜料、胶体、蛋白质、微生物等。
超滤技术常被用在厂址各类水的处理、水处理厂和制药厂的污水治理等领域。
4.3 纳滤技术纳滤技术可以将废水中的难分解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分子小于1nm(纳米)的物质去除。
纳滤技术常被用于电镀废水、印染废水、有机化工废水等处理过程中。
4.4 反渗透技术反渗透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无机盐、重金属离子等大分子的无机物质,是处理工业废水中水质优化的一种重要技术。
反渗透技术常被用于电子、医药、轻工、印染、城市污水、自来水处理等领域。
探究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探究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环境工程中的应用膜分离技术,简单来说,就是利用物理、化学等方法将混合液中的不同组分不同大小、形状、性质的固、液、气分离出来的一种技术。
膜分离技术在近几十年的水处理、环境工程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下面将对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环境工程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1. 膜分离技术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饮用水处理是膜分离技术应用的主要领域之一。
膜分离技术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悬浮颗粒、胶体物质、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同时对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无机盐、重金属等也有很好的去除效果。
膜分离技术可以分为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四种类型,不同的滤膜孔径大小可实现去除不同粒径的悬浮颗粒和微生物,反渗透则可去除大多数有机物和离子。
2. 膜技术在海水淡化中的应用海水淡化也是膜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
海水中的盐分主要为氯化钠和硫酸钠,利用膜反渗透技术可将海水中的盐分去除达到淡水效果。
目前,海水淡化厂主要采用反渗透技术,反渗透生产水的水质符合世界卫生组织饮用水标准和国际海洋组织海洋水质标准。
3. 膜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膜分离技术在污水处理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废水处理厂应用膜技术主要有超滤和微滤技术,通过对废水进行物理过滤,能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悬浮颗粒和胶体、脂肪、肉类、食品残渣等有机物,同时还可以去除微生物。
4. 膜技术在污泥处理中的应用膜技术在污泥处理中可以实现污泥的浓缩和生物处理物的分离。
现有的膜分离技术有微滤、超滤、纳滤和电渗析等技术,在污泥处理中主要采用微滤和超滤技术。
使用这些技术可以实现污泥的化学、生物、物理三重处理,减少污泥处理所需要的用地和处理费用。
总的来说,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环境工程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不仅可以用于饮用水处理和海水淡化,还能用于废水处理和污泥处理,相比其它传统处理技术,膜技术具有滤速快、占地面积少、处理效果好、操作简便等优势。
随着膜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膜材料、膜构造、膜分离应用技术及其运行管理等多个方面的不断发展,膜分离技术未来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前景将会越来越广泛。
膜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膜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随着工业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废水越来越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废水处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对于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膜技术是近年来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中的一种新型技术,本文将重点介绍膜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一. 膜技术简介膜技术是一种以膜作为过滤介质的分离技术,具有高分离效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
膜分离技术主要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四种不同的膜分离模式。
在废水处理中,超滤和反渗透膜被广泛应用。
二. 膜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1. 膜生物反应器处理有机废水膜生物反应器将生物降解和膜分离结合在一起,能够有效地处理有机废水。
该技术利用生物菌群将有机物质转化为CO2和水等无害物质,同时通过膜分离技术将废水中的固体颗粒分离出来,从而实现废水的深度净化。
该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能耗低、占地面积小等优点,在废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 膜过滤技术处理工业污水膜过滤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在电子、化工、制药等领域。
该技术通过超滤或纳滤膜将污染物从废水中分离出来,从而实现了废水的去污和水的回收。
与传统的化学处理技术相比,膜过滤技术更为环保,能够有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3. 反渗透技术处理海水淡化废水反渗透技术是通过减少海水中的氯鹽浓度,从而实现海水的淡化。
但是,这种技术会产生很多难以处理的废水。
反渗透膜的使用可以将废水中的盐分和其他污染物过滤出来,保证淡水的质量。
随着反渗透技术的不断发展,该技术在海水淡化和城市自来水净化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三. 膜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未来膜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将为废水处理带来更好的解决方案。
未来膜技术的发展重点在于提高膜分离效率、降低膜成本和能耗、缩小设备规模等方面。
同时,膜技术也将与其他技术相结合,如生物技术、化学技术等,共同应对废水处理难题。
四. 总结膜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该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不仅提高了废水的处理效率,也有助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地球环境和生态平衡的稳定。
论述膜分离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

论述膜分离技术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
膜分离技术是一种通过膜过滤、膜吸附、膜析出等方法,将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的技术。
在废水处理中,膜分离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
膜分离技术在废水处理中具有高效性。
传统的废水处理方法中,常常需要多个工艺流程的组合,而膜分离技术能够在一个工艺流程中同时完成多个步骤,如过滤、吸附、析出等。
这种高效性不仅能够节省处理时间,还能够提高废水处理的效率。
膜分离技术在废水处理中具有良好的选择性。
膜分离技术可以根据不同的膜材料和操作条件,选择性地分离出废水中的不同成分。
例如,通过调节膜的孔径和表面性质,可以实现对不同粒径和性质的悬浮物、溶解物的分离。
这种选择性使得膜分离技术能够准确地去除废水中的有害物质,提高废水的处理效果。
膜分离技术在废水处理中还具有节能性。
相比传统的废水处理方法,膜分离技术所需的能量消耗较低。
一方面,膜分离技术可以利用压力差、浓度差等物理力驱动膜分离过程,减少了能源的消耗。
另一方面,膜分离技术不需要大量的化学试剂,减少了化学能的消耗。
因此,膜分离技术在废水处理中有望实现能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
膜分离技术在废水处理中还具有较好的可控性。
通过调节膜的性能和操作条件,可以实现对废水处理过程的精确控制。
例如,可以通过调节膜的孔径和通量控制废水中悬浮物的去除效果,通过调节膜的选择性和通量控制废水中溶解物的去除效果。
这种可控性使得膜分离技术能够根据不同的废水特性和处理要求,实现定制化的废水处理方案。
膜分离技术在废水处理中还具有较好的适应性。
膜分离技术能够适应不同规模、不同种类的废水处理场景。
无论是小型的家庭污水处理还是大型的工业废水处理,膜分离技术都能够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同时,膜分离技术也能够适应不同种类的废水,如有机废水、无机废水、重金属废水等。
这种适应性使得膜分离技术能够广泛应用于各种废水处理领域。
膜分离技术在废水处理中具有高效性、选择性、节能性、可控性和适应性等优势,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技术-农业科技膜分离技术在农药废水处理中的应用汪勇 邱晖 杭州天创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杭州 311121摘要:介绍了农药废水处理技术——膜分离技术,分析了它取代传统的蒸馏、吸附、生化沉降、萃取等工艺用于农药废水处理的优势。
通过几个实际应用案例的介绍,为实现膜分离在农药废水资源化及节能减排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膜分离 MBR 资源化 节能减排农药主要可分为杀虫剂、杀螨剂、杀菌剂、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五大类,数千个品种。
常用的也有数百个品种,其中多数的农药生产成本高,能耗大,附加值低,生产过程中转化率低及副产物成分复杂,有效成分回收率低。
农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下称农药废水)所含污染物种类繁多,因而水质复杂。
其主要特点是:污染物浓度较高,化学需氧量(COD)高达数万甚至几十万mg/L,大量难以生物降解的物质,高盐分,有恶臭,对人的健康有较严重影响。
而且生产工艺粗糙会造成废水水质波动。
因而,对其废水的处理有很高的要求。
一、农药废水处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国内外处理农药废水的技术主要有:化学氧化法、微电解法、湿式氧化法、萃取法、吸附法、生化法,等等,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各有不同。
萃取法效率高、操作简单、投资少,残留物可转化为资源,存在的问题是运行成本高,液膜萃取存在技术障碍。
吸附法可实现废水资源化,但是树脂价格和再生费用高。
化学氧化法[1]操作简单,易后续处理,存在的问题是有选择性,易产生二次污染,成本高。
微电解法能去除污染物和提高废水可生化性,存在的问题是易产生二次污染。
湿式氧化法污染物去除率高,问题是条件苛刻,高温高压,成本高。
生化法[2]利用微生物运行,费用低,缺点是对水质有一定要求。
上述几种独立的废水处理技术,在用于处理高污染的农药废水体系时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现在出现了一种利用膜分离法来处理农药废水的工艺,并在实际的应用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二、膜分离技术的优势膜是一种具有选择性分离功能的材料。
根据膜上分布的孔径大小范围,膜分离技术通常可分微滤法(MF)、超滤法(UF)、纳滤(NF)、反渗透法(R0)、电渗析法(ED)、膜集成技术及膜生物反应器(MBR)。
膜分离技术在农药废水处理的应用方面同其他技术比较,其具有以下几点优势:1.使废水资源化:针对废水中的有用成分,将不同品种的农药废水进行分开处理,截留农药废水中分子量介于100~2000的可溶性有用物质并浓缩到一定浓度,脱除盐分达到纯化分离和浓缩的目的。
2.能处理综合排放废水:对于综合排放废水,将膜分离技术与传统生化工艺(即MBR)相结合,利用膜的截留,提高泥水分离效果、污泥浓度和生化效率并减少排放污泥量。
根据不同的废水情况,膜系统既可作为预处理或后处理与生化、物化系统很好地配合,也可单独进行废水处理,使其达标排放。
3.可深度回用:对于已经达标排放的废水,利用反渗透膜的高截留率,进行进一步分离污染物,使得淡液出水达到回用于前段工艺的标准,浓水再进一步加以利用,就可以达到“零排放”的目标。
三、膜分离技术在农药废水中的应用案例1.IDA(亚氨基二乙酸)法草甘膦母液废水的膜集成技术应用采用IDA法制备草甘膦母液产生的废水,其特征是含约0.8%~1.0%的草甘膦、1%~2%的甲醛、微量的甲酸及未反应完的双甘膦。
传统工艺是将该废水通过蒸发浓缩后加入草甘膦原粉,配制成10%的水剂。
这种方法存在的问题是:(1)配制成的水剂中杂质多不稳定;(2)蒸发浓缩工艺能耗高;(3)10%水剂产品已取消,必须配制30%含量以上的才能出售,传统工艺难以做到。
而新出现的IDA 法草甘膦母液废水膜集成处理工艺,是通过膜的分离和浓缩效果,不但可以回收废水中的草甘膦,而且可以利用废水中的甲醛,使得废水中的资源得以利用,且使得排放污染大大减轻。
具体流程是草甘膦母液废水经膜分离系统浓缩后,富含草甘膦的浓液结晶得到草甘膦原药,富含甲醛的淡液通入氨气反应合成乌洛托品稀溶液,再经膜浓缩,得到乌洛托品成品和淡液,淡液排放或回用于生产,乌洛托品成品干燥后可作为商品出售。
其处理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2.甘氨酸法草甘膦母液废水的膜集成技术应用[3]甘氨酸法草甘膦母液废水成分复杂,副反应机理不明确,其特征是含1.0%~1.5%的草甘膦、15%左右的氯化钠、2%左右的亚磷酸、3%~5%的增甘膦以及其它少量杂质。
传统的方法同样采取蒸发浓缩+加粉配水剂方式,该方法除了能耗高、水剂杂质高、难以配30%水剂外,还产生了大量的废盐。
采用集成膜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采用不同的膜能够分别回收废水中的草甘膦、增甘膦和氯化钠。
具体流程是草甘膦母液废水经预处理后进入一级膜分离,得到含草甘膦和增甘膦的浓液,再进行化学处理加膜浓缩得到增甘膦和草甘膦浓缩液,富含氯化钠的一级淡液进行三级膜处理,得到干净的氯化钠溶液可进行进一步精制后作为氯碱生产的卤水原料。
其特点是去除增甘膦提高草甘膦的纯度,便于配制30%水剂,膜浓缩代替蒸发节约了能耗,废盐的回收利用将废水充分的资源化。
其处理工艺流程如图2所示。
3.农药综合废水的MBR+RO 处理膜技术应用以某厂的综合废水为实验对象,整个试验过程中,MBR 池的停留时间控制在24h 左右,整个试验分为培养驯化期和稳定运行期,试验设计的污泥浓度在8000mg/L 左右,整个稳定运行期采用纯曝气工艺,该稳定运行期的COD 去除率在67.54%~89.48%,平均COD 去除率为80.02%。
经过3个月左右的MBR 试验,得出MBR 的最佳工艺参数为:pH7.5~8.0,溶解氧(DO)2~3mg/L,水力停留时间(HRT)24h,污泥龄(SRT)40天,污泥浓度(MLSS)8000mg/L,进水电导5000μs/cm,进水CODcr 2300 mg/L,COD 污泥负荷0.35kg COD/kg MLSS ・d,容积负荷为1.925 kg COD/m 3・d。
废水经过MBR 技术处理后,再采用反渗透技术对其进行进一步处理,在进水CODcr 控制在150~500mg/L,电导控制在1500~5000μs/cm 时,淡测出水CODcr 控制在10~50mg/L,电导控制在50~250μs/cm,可以作为工艺用水用于工艺前段。
由此可见MBR+RO 技术处理农药综合废水,可提高污染物的去除效果,并实现废水的资源化回用。
四、膜分离技术处理农药废水的前景展望目前膜在农药废水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膜系统投资成本较高,不太适用于某些产能较小的低附加值农药产品领域;膜对多数有机溶剂和氧化剂的耐受性不好,应用范围有限制;膜在工况较恶劣的农药废水中运行,较易受污染,寿命相对较短。
这些问题是制约膜在农药废水应用的主要因素。
虽然有以上的问题,但是在有效地回收废水中的有用资源、替代蒸发浓缩、降低污染物的排放、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废水治理成本这些方面,膜的特点和优势仍是极其明显的。
并已经在农药废水处理中取得了较为可喜的进展。
膜技术的应用是目前具有极(下接第209页)图1 IDA法草甘膦母液处理工艺流程图图2 甘氨酸法草甘膦废水处理工艺流程二、机电排灌工程设备的管理1.实现机电排灌工程设备管理的信息化过去科学技术相对落后,对机电排蓄站的管理缺少现代化的技术手段,获取信息的难度很大,使用的物力、财力及人力也很大。
计算机网络时代的到来为实现机电排灌工程设备管理信息化提供了可能。
采用信息化管理不仅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取信息,也能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而且使机电排蓄站越来越朝着精密化、科学化和高效化的方向发展。
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一个地区的机电排蓄站的科学、有效管理,对泵站的建设发挥非常积极的作用[3]。
2.做好机电排灌工程设备管理的数据信息管理工作为了有效实现机电排灌工程设备的高质量管理,需要建立相应设备管理的数据信息库,这是做好机电排灌工程设备管理的数据信息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
这里要注意以下几点:(1)根据机电排灌工程设备的实际运行情况,对泵站的已经老化(已超出使用期限)的机电排灌工程设备进行详细的数据统计,这样相关工作人员就可以更好地了解泵站的设备状况。
(2)为了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对机电排灌工程设备的操作管理,创建机电排灌工程设备的基本数据档案库是非常有必要的。
(3)确定每个机电排灌工程设备的确切的使用期限,如果超出正常的使用期限,自动停止其工作,然后进行人工报废,再根据报废情况。
进行详细的数据信息统计。
要对每一年的数值进行分析和比较,这样可以更直观地观察每一年的数据起伏。
(4)要对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备份,以便需要时可以使用。
3.做好超过使用年限的机电排灌工程设备的管理在我们实际应用中,有的机电排灌工程设备虽然已经过了正常的使用期限,但是由于保养得较好,依然可以继续正常使用,这样不仅可以使资源重复利用,而且还可以有效节约购买相应的机电排灌工程设备的费用。
三、结 语机电排灌工程设备在水资源综合利用、涝渍管理以及蓄水方面都有重要应用,在发展农业生产中起重要作用。
因此,需要提高使用机电排灌设备地技术和排除故障的能力,做好机电排灌工程设备的和维护、管理工作,这对提高农业工程的经济效益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l]徐泽林,雍家树.泵站机电设备维修工与泵站运行分析[J]. 排灌机械,2010 (06):12~17.[2]查天桂.机电排灌管理现状和对策[J].排灌机械,2010(01):23~25.[3]张文宇.机电排灌站的管理[J].农业水利,2009(04):33~36.(责任编辑:张述庆)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研究方向。
膜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型膜材料层出不穷,随着膜工业的进一步发展,膜分离技术必将在农药生产的技术进步和清洁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1]廖欢 谭波 Fendon试剂预处理草甘膦废水的研究[J].节能减排,2009(03):24~05.[2]王晓星,黄应平.草甘膦废水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08):28~05.[3]张海滨,张小宏.采用膜技术资源化回收草甘膦母液废水研究[J].农药科学与管理,2011(02):31~04.(责任编辑:张述庆)(上接第20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