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国环境税开征的几点思考
浅谈我国环境保护税征收管理方面的问题及建议

浅谈我国环境保护税征收管理方面的问题及建议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
为了保护环境资源,中国政府于2018年1月1日正式实施环境保护税法。
环境保护税是指政府为减少和防治环境污染以及促进环境保护而征收的税金。
环境保护税的征收管理方面涉及到许多问题,本文将从税率、实施难度、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浅谈,并提出相应建议。
一、税率问题环境保护税的税率是衡量环境保护税收政策实施效果的重要指标。
我国环境保护税的税率相对较低,对企业来说缴纳环保税比污染治理的成本更低,这无疑会对环保税的征收管理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应该加大对环保税的税率监督力度,逐步提高环保税的相关税率,以此来督促企业更好的进行环境治理,并推动环保保障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二、实施难度问题环境保护税的实施,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些企业在环保税的征收过程中,可能会采取规避、逃避的方式,这会增加环保税的征收难度。
另一方面,环保税的征收对于地方政府也存在一定的压力,如何做好环保税的征管,提高环保税的征收效益,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应该整合资源,加强对环保税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广大企业和公众对环保税政策的认识度。
切实加强环保税收的监管力度,保障征税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监督管理问题环境保护税的征收管理需要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面的参与,这就对环保税的监督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开展全方位的监测和评估,完善环保税收政策实施的监管机制,减少漏税、逃税等现象的发生,加强对企业环境污染治理的监管,同时也要加强社会各界的监督。
四、建议环境保护税作为重要的环保政策,对于促进企业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推进环境保护税的征收管理工作,我们应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1. 建立健全的环保税法制和政策体系,提高环保税的管理水平,确保环保税能够顺利的征收和使用。
2. 加强对环保税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企业和民众对环保税的认识度,推广节能、环保等新型的经济模式。
我国开征环境税的难点及建议

我国开征环境税的难点及建议我国开征环境税的难点及建议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环境保护成为了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必须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来应对环境挑战。
环境税的引入被视为一种有效的环境治理工具,然而,我国在环境税征收方面面临着一系列的难点。
本文将分析我国开征环境税的难点,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难点分析1.缺乏统一的立法机制我国在环境保护领域拥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但对于环境税的征收和管理并没有统一的法律依据。
目前的相关法律法规在环境税征收方面分布松散,互相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和重叠。
2.税收税基的确定问题环境税的税基是环境资源的利用和污染排放,但如何准确确定环境税的税基仍然是一个难题。
例如对于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具体污染物的税基,如何进行准确测量和核算,需要各级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的密切合作与共同努力。
3.监管和执法机制不完善目前,我国的环境监管和执法机制仍然存在一些瓶颈。
一方面,环境保护部门的执法能力相对较弱,部分地方政府对于环境税的征收缺乏有效监管。
另一方面,环境税的执法手段需进一步完善,加强对纳税人的税收合规性监督和违法行为惩罚力度。
4.影响纳税人的经济负担环境税的引入将对一些污染企业带来经济负担增加的问题,尤其是对于那些处于竞争压力较大的行业。
怎样保证环境税的征收不会对企业造成过大负担,同时能够促使企业转型升级,是政府需要解决的难题之一。
二、建议1.建立完善的环境税立法机制为了解决立法机制的问题,政府需要尽快出台相关法律,明确环境税的征收和管理制度,并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此外,还需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环境税的认知度和支持率。
2.准确确定环境税税基政府需要加大以科技手段为支撑的环境数据监测和统计工作,以确保环境税的税基准确可靠。
此外,政府还应鼓励企事业单位建立完善的环境数据采集与报告制度,为环境税征收提供依据。
3.加强环境监管和执法机制建设政府应加大对环境保护部门的投入,提高其执法能力和执行力度。
我国开征环境税的难点及建议_孙钢

一、我国开征环境税面临的难点我国理论界对环境税的研究已进行了多年,提出了可供选择的几种方案:一是根据“受益者付费”原则开征一般环境税;二是根据“使用者付费”原则开征污染产品税;三是根据“污染者付费”原则开征污染排放税;四是实行“融入型”环境税,即进一步提高现有税种的“绿化”程度。
当前,主流观点更倾向于选择污染排放税,认为征收污染排放税可以直接限制污染排放,最符合环境税的理论原理。
有关部门正以此为目标进行研究和论证,我国环境税的开征似乎已经蓄势待发,指日可待了。
笔者认为,为了保证环境税的开征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我们必须冷静地充分地分析开征环境税面临的难点,预计可能出现的问题,对各种方案进行权衡和比较,选择切实可行的方案,以保证取得预期的成效。
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笔者认为开征环境税可能会面临的问题至少有以下几方面:首先,税负转嫁会影响减排效果。
环境税的作用机理在于,按照“污染者付费”的原则,通过对超标排放的污染物征收环境税,使外部的环境治理成本内部化,刺激企业及个人改进生产工艺,减少污染排放。
但如果纳税人通过产品加价的方式转移纳税成本,则减排的刺激作用会大大削弱,征收环境税的政策效应就很难实现。
而当前我国污染排放较大的煤炭、电力、钢铁、化肥、农药等产品都处于供不应求的状况,在市场机制起主导作用的情况下,要企业不转嫁环境税负恐怕既不可能,也不现实。
一旦税负能够转嫁,企业减排的压力大为减轻。
外部成本内部化的设想将由于税负的转嫁而导致已内化的成本转而再次外部化。
如果我们只是强调开征环境税的理论推论上的积极作用,而不仔细考虑、分析并化解纳税人可能的转嫁税负的行为,最后的结果可能是,环境税虽然开征了,但其刺激减排的预期效果却不明显,仅仅是国家取得了一笔税收收入而已。
这恐怕不符合我们开征环境税的初衷。
其次,环境税的开征可能会进一步推动物价上涨。
如果企业通过提价来转嫁环境税收成本的可能性极大,我们就不能不考虑开征环境税对物价的影响。
环保税法的心得体会5篇

环保税法的心得体会5篇一.《环境保护税法》的解读作为排污费改税,环境保护税在制度设计上吸收和借鉴了原排污费制度的内容。
但同时,结合排污费制度在实际运行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收费改为税收的性质转变在征收管理方面的变化以及国家在环境保护调控上的需要,环境保护税法在相关制度上进行了必要调整和改革,主要表现为五个方面。
一是征收范围有所调整,恢复对固体废物的征收。
排污费和环境保护税的征收范围都是水污染物、大气污染物、固体废物和噪声。
但环境保护税从立法角度考虑,将应税污染物确定为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固体废物、建筑施工噪声和工业噪声以及其他污染物。
比较来看,主要变化在于:一是将噪音细分为建筑施工噪声和工业噪声,将排污费实际中也征收的建筑施工噪声在制度中给予明确;二是在固体废物防治法颁布后,固体废物排污费在实践中实际停征,这次环境保护税立法恢复了对固体废物的征收。
二是计税依据有所变化,水污染物计税范围扩大。
在计税依据上,大气污染物和固体废物都保持不变,主要变化是:适度调整了水污染物计税依据的具体规定,即在原排污费规定每一排放口的应税水污染物按照前3项征收的基础上,针对重金属污染防治的需要,区分了重金属和其他污染物,再按照污染当量数从大到小排序。
其中,重金属污染物按照前5项征收,其他污染物按照前3项征收。
将重金属从水污染物的前3项征收中独立出来,这种制度设计相当于扩大了环境保护税的税基。
此外,对于新增加的应税建筑施工噪声按照施工单位承建的建筑面积确定。
三是税率水平总体适度,地方拥有调整税率的权限。
2014年的排污费征收标准改革,将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和水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和五项主要重金属如铅、汞、铬、镉、砷)中的重点污染物在原排污费征收标准基础上提高了1倍。
当年发布了《关于调整排污费征收标准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4〕2008号)。
而环境保护税是将所有的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的税率水平在原排污费征收标准基础上提高了1倍。
关于我国征收环境税的思考

当然 , 国外环境税 的征收情 况远 不止 上述这些, 环境税 的 征收在 国际上显得异常的复杂 , 我们只能通过 国外的这些征收
经验,以期 找到适合我国 自身实际情况的环境税征收政策 , 为
我国环境经济 的协调发展乃 至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 出应 有的贡献 。 三、 我国征收环境税 的必要性 环境保护部、 国家统计局、 农业部联合发布 《 第一次全 国污 染 源 普 查 公 报》 数 据显 示 ,0 7年 度 全 国废 水 排放 总 量 , 20
关于我 国征收环境税 的思考
张计超 许文立 刘 帅
(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安徽 合肥 2 0 3 ) 30 9
【 要】十七届五 中全会通过 《 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 划的建议》 出, 摘 中共 提 继续推进 费改税, 全面改革 资源税 , 环境保护税 .环境 问题愈来愈 受到政府 和公众 的重点关注。 开征 走经济的可持续 发展之路势在必行 . 针对我国 现有环境收费制度 的相 关措施 , 结合 国 环境税征 收的相关做法和成功经验 , 外 对我 国环境税 制进行深入 的探究 , 并提出适合我 国
的浓度达 到一级标准 的地 区, 每排放一磅硫征税 1 5美分; 到 步恶化 ,针对这 些污染物征收相应 的环境税 已经刻不容缓, 达 宜
二级标准地区按每磅硫 1 美 分征税; O 二级 以上地区则免征。德 早不宜迟。就 目前而言, 中国并没有从纯粹的法律层面定义环
4 . 2万吨 , 23 总氮 4 2 8 7. 9万 吨; 二氧化硫 2 2 .0万吨 , 30 O 烟尘
废物处理税
其 他
关于开征环境税若干问题的思考

助 于引导 全 社会 在保 护环 境 中谋求 发 展 , 源消费 ,促进提高能源利用率 、节约使 排放 的治 理 ,另 一 方 面 又 能减 轻 由于征 实现 保 护环 境 与经 济 增长 并重 。 时 , 同 环 用 能 源 。 境 税 的实 施 将 改变 以往 以 行政 办 法 为 主 3 促进环境技术 提高和环保产业、 . 税 使 得成 本 增加 的负面 影 响 。 2 氮氧 化 物税 制要 素 设计 . 面 向我 国境 内生产 过程 中排放 氮 氧
日益引起全世界人 民的关注。一个 国家
和政 府能 否 在应 对 环 境 问题 上 做 出承诺
1 控制和减少污染物排放 .
对 特 定 排 污行 为或 消 费 对 环境 有 害
工业废水、二氧化碳四大类。
1 二 氧 化硫 税 制要 素设 计 . 面 向我 国境 内生产 过 程 中排 放 二 氧
和切实的努力成为检验国家责任感和国 的 产 品直 接 征 税 。 如通 过 开 征 碳税 以确
际威 望 的 重要 试 金 石 。 因此 ,打 好 “ 保 在某 一 个 目标年 度前 使 碳 的排 放 量 低 化 硫 的 单位 和个 人 。对 其 生 产 过 程 中使 环
境牌 ”对 中国具 有重 要 意义 。
( ) 三 发达 国家利 用 环境 税差 异 制造 挥 调节 作 用 ,鼓励 新 能 源 、新技 术 的研 然 气 、汽 油 、柴 油 进行 征 税 ,以其 当期
贸易 壁 垒 ,对 我 国产 品 的 国际 竞 争 力产 发 、应用 以及 推广 。
生 不利 影 响
燃 料 的使 用量 为 计税 依 据 。 定额 税 率 , 规 定 每公 斤 NO X适 用 税率 。 生产 过 程 中排 放氮 氧 化物 的纳 税人 采用 自行 申报 方式 ,
我国开征环境税的现实思考与理论构想

பைடு நூலகம்
的构 想 。
染防 治 法 的颁 布 等 , 为我 国开 征 环境 保 护税 提 供 了 良好 的法 律 基础 。 3 我 国开 征 环 境 税 的基 本 构 想 1 我 国 环 境 税 费 制 度 的缺 陷分 析 31 开征环境税 新税种 结合 中国的国情和 发达 国家开征环境 . 11 没 有 独 立 的环 境 税 目前 我 国 的环 境 税 费 制度 严 重 滞 后 于 环 税 的 经 验 ,我 国 污 染 排 放 税 的 开 征 必 须根 据 国 家 当前 最 主要 的环 境 . 境 和 资源 保 护 要求 , 要 表现 在 我 国 没有 就 环 境 污 染 的行 为和 导 致 环 问 题 S t 污 收 费 的 具体 实 践 分 期 、 批 地 进 行 。 阶 段 可 以开 征 的税 主 n: 4  ̄ 分 现 境污染的产品征收特定的环境税。而目前我国治理环境污染主要采取 种主要有 : 水污染税、 大气 污染税 、 固体废弃物税等。 其中大气污染税 排污费方式 , 缺乏税收 的强制性和稳定性 , 而且漏交率很大 , 致使环境 又 可 以分 解 为 二氧 化 硫 税和 控 制 二氧 化碳 排放 的碳 税 。在 时 机 成 熟 保 护 资金 无法 保证 。虽然 我 国税 收 中 已包含 一 些 与环 境 资金 源 有 关 的 后 还 可 对 产 生 噪 音 的 行 为征 税 。 目前 适 合 开征 的排 污税 为 :水 污 染 税 种 , 强调 财 政 作用 , 保 意义 不 大。环 境 税 的缺 位 限 制 了税 收对 环 税 、 气 污 染税 和 固体 废 物 税 。 但 环 大 境污染的调控力度 , 也难以形成专门的用于环境保护的税收收入来源。 污 染排 放 税 , 指 根据 污 染 者排 放 物 数 量 或 能产 生有 污 染 的 产 品 是 12 与 环 境 保 护 相 关 的 税 收 存 在 的缺 陷 ~ 是 有 关 环 境 税 收 措 数量征收的一种税收, . 也是最 能直接体现环境税本质 的一种税收。 其征 施 只 是 散 见 于 各 相 关 税 种 之 中 ,主 要 以税 收 优 惠 的 形 式 鼓 励 对 废 弃 收依 据 是 排放 污 染 物 的数 量或 能 产生 有 污 染 的产 品数 量 。纳税 人 是排 物 的再 利 用 。 是税 制绿 色化 程 度 不 高 , 二 大部 分没 有 从 环 境 保 护 或 可 放污 染物 或生 产 有 污 染的产 品 的单位 和 个人 。 长 远 的观 点, 收 费 从 排污 持 续 发 展 的 角度 出 发进 行 考 虑 。 是 资 源 税 性质 定 位 不合 理 , 收 范 宜改成征收污染排放税。 三 征 不过, 这种转变的前提是大大简化现行的收费 围窄 , 计税依据不合理 , 单位税额过低 , 导致 了资源的过度盲 目开采 , 标准 , 从以污染物排放量为征收依据 转变到 以产品生产或消费数量 为
我国开征环境税的经济学思考

究 开 征 环 境 税 ” 开 征 环 境 税 也 是 我 。
国 今 年 重点 推进 的 税 收政 策 之 一 。 从 经 济 学 的 角度 来 看 , 环 境 税 是 为污染 而支 付 的一种 价格 , 是将 污 它 染者 行 为 所 产 生 的 对 环 境 需 求 的社 会
费用在 个 人 费 用 与 效 益 计 算 中 内部
增 强 , 环 境 保 护 已 经 成 为 继 充 分 就
业 、 价 稳 定 、 济 增 长 和 国 际 收 支 物 经
平 衡 之 后 的 又 一 大 宏 观 政 策 目标
20 0 7年 3 月 5 日十 届 全 国 人 大 五 次会 议 上 温 家 宝 总 理 在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中提 出 . 注 重 发 挥 市 场 机 制 的作 要 用 , 分 运用 价 格 、 税 等手 段来 促 充 财 进 节 能 环 保 工 作 。2 0 0 7年 6月 国 家 发 改 委 会 同 有 关 部 门制 定 了《 能 减 节 排综合 性工 作方 案》 明确提 出要“ , 研
( ) 境 污 染 的 负 外 部 性 一 环 外 部 性 是 指 个 人 或 厂 商在 进 行 某
种行为 或决策 时对其他个 人或厂 商带 来收 益或 损 失 , 却没 污 染 问 题 日益 严 重 , 能 减 排 节 工作 已成为严 重制约 国家经济结构 调 整和 转 变增长 方 式 的瓶颈 。 因此 , 从
化 的 压 力 巨 大 ; 在 后 者 中 , 污 染 而 就
补偿 或进行相 应的赔偿 。它分为正 外
资 源 配 置 , 市 场 的价 格 机 制 不 能 发 挥 其 效 力 。 此 时 政 府 就 需 要 对 此 实 施 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业 和产 品 的减税 和免 税 优 惠 , 式 单 一 , 益 面 窄 , 形 受
对 环境保 护 的 调 控力 度 不 大。 因此 , 国政 府 应 尽 我 快采 取有效 的 经济 和 行 政 手 段 来 制止 环 境 污 染 , 利 用税 收在经 济 发展 中 的调 节 作 用 , 鉴 发 达 国家 的 借 先进 经验 , 征适 合我 国国情 的专 门环 境税税 种 。 开
关 键 词 : 境 税 ; 境 污 染 ; 境 保 护 环 环 环
中 图分 类 号 : 8 2 4 F 1 .2 文献标志码 : A
So e t u ht n c le tng m ho g s o o l c i
e v r nm e a a e n Chi a n io nt lt x s i n
Ke r s n io m e t lt xe e vio m e t l ol to y wo d :e v r n n a a s; n r n n a p lu in; e n— vio r nme a r t ci n ntlp o e to
所谓环 境税是 指 国家 为了保 护 环境 和 资源而 凭 20 0 9年 1 月 2 1 5日, 家 宝 总 理 主持 召 开 国务 温 院常务 会 议 , 一 次 以约 束 性 指 标 的 方 式 宣 布 : 第 到 22 0 0年 , 位 G P二 氧化 碳 排 放将 比 2 0 单 D 0 5年 下 降
摘要 : 目前 中 国开 征 环 境 税 已 被 提 上 日程 , 境 税 的 开 征 势 环 在必 行 。 结 合 中 国 环 境 问 题 的 现 状 , 析 开 征 环 境 税 的 意 分 义 , 出环 境 税 开 征 的 具 体 解 决 方 案 , 针 对 环 境 税 开 征 的 提 并
第 9卷
第 6期
大连 海事 大 学 学报 ( 会科 学版 ) 社
J u n lo l n Ma i meUn v ri S ca ce c sEdto ) o r a fDai rt ie st a i y( o ilS in e iin
Vo . , . I 9 No 6
4 % ~ 5 %。 与 此 同 时 , 0 0年 初 , 家 发 改 委 《 0 0 21 国 关
借其 政治权 力 对一 切 开 发 、 用 环 境 资 源 的单 位 和 利 个 人 , 照其 开 发 、 用 资 源 的程 度 或 污 染 、 坏 环 按 利 破
难 点 提 出对 策 。
查公 报》 显示 , 环境 污染 “ 部好 转 , 体 恶化 ” 局 整 的趋 势没 有根本 转变 。对 工业 源 、 业 源 、 活 源 的调查 农 生 结果显 示 , 国排 放 的工业 固体 废 物 、 业 危 险废 物 我 工 都 已达 到上 千 万 吨 。更 为 严 重 的是 , 经 济 较 为 发 在 达 、 口相对 密集 的地 区 , 业 源化 学 需氧 量 、 人 工 氨氮 、 二氧化 硫 、 氧化 物 4项 主要 污 染 物 排 放 量 均 已经 氮 达到 峰值 。这些 都对 人类及 其 他生 物 的生 存和 发展 产生严 重影 响 。另 外 在污染 物 的积 累 和迁 移转 化 中
De c.2Ol 0
21 0 0年 l 月 2
文章 编 号 : 6 17 4 ( 0 0 0 .0 3 0 1 7 — 0 1 2 1 ) 60 1 —3
对 中 国 环 境 税 开 征 的 几 点 思 考
迟 丽 华 , 雪 龙
( 宁师范大学 会 计系 , 宁 大连 辽 辽 16 2 ) 1 0 9
Absr c : ta t Envr n e a txe a e e n t o t e g nda i io m nt I a s h v b e pu n h a e n
来 , 然我 国加大 了对 环境保 护 的力 度 , 虽 但依 然存 在
诸 多 不足 。尤其 在 税 收 方 面 , 尚未 建 立 独 立 的环 境 税种 。在面 对环境 问题时 只是采 取 了对 部 分环保 行
CH ILihu — a.LO NG Xue
Hale Waihona Puke 还会 引起多 种衍 生 的环 境 效 应 , 生 态 系 统 和人 类 给
社 会 造成 间接危 害 。这种 间接 危害 就像 一 颗定 时炸 弹, 随时 随地 会 “ 炸 ” 危 害人 类 和整个 社 会 。近年 爆 ,
( c u t gDe t , i nn r l nv , l n 1 6 2 ,C ia Aco ni p . L a igNo ma U i . Da a 1 0 9 hn ) n o i
Ch n , wh c e o r n r r e t C mb n n h ia ih b c me mo e a d mo e u g n . o ii g t e
p e e tst to fCh n S e io rs n iuai n o i a’ nvr nm e a r lm s t a e nt lp obe , he p p r a lz d t e sg iia c f c le tng e io nay e h i n fc n e o o lci nvr nm e a t x s an nt l a e d pr p s d s e ii s l to s. O n hs a i fcn t e difc l o o e p cfc o u in t b ss, a ig h fiut i pr be s o c le tng nvr m e t l a e o lm f olc i e ion n a t x s, i pr p s d o e t o o e s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