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开征环境保护税问题的研究

合集下载

关于我国开征环境税的法律思考的开题报告

关于我国开征环境税的法律思考的开题报告

关于我国开征环境税的法律思考的开题报告摘要近年来,我国环境问题严峻,迫切需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环境税的开征成为了解决之道之一。

本文主要围绕我国开征环境税的法律问题展开研究,旨在探究环境税征收的法律适用、制定程序、目录与税率等问题。

通过对我国相关法律及环境税的国外实践进行比较和分析,提出相关建议,以期对我国环境税的规范化和科学化应用起到积极作用。

一、研究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

为了减轻环境污染压力,年底前,我国将启动绿色税改试点扩大,移动污染源压力大的重点城市将加入试点范围,也就是说,我国正式进入环境税时代。

由于环境税具有经济手段之一的特点,有效地提高了环境污染物的价格,从而引导企业、机构和个人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从而保护和改善环境。

然而,在实施环境税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法律问题,包括法律适用、制定程序、目录与税率等问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本文旨在研究我国开征环境税的法律问题,探究环境税征收的法律适用、制定程序、目录与税率等问题。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探究我国环境税的法律适用范围,解析环境税征收的相关法律规定。

2. 分析我国环境税的制定程序,探讨环境税立法的程序性问题。

3. 研究环境税目录制定的法律问题,理解目录制定的法律原则和程序。

4. 探究环境税税率制定的法律问题,分析环境税税率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本文研究我国开征环境税的法律问题意义重大。

一方面,对于完善我国环境税法律制度具有借鉴意义。

另一方面,将为政府制定环境税政策提供有益建议,为企业避免税收风险提供依据。

三、研究方法本文采取文献资料法和比较研究法,对国内外环境税相关法律规定及实践进行比较和分析。

主要数据来源包括国内外学术论文、政策法规和相关统计数据。

四、研究内容和结构本文共分四个部分,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绪论。

主要为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方法等内容。

第二部分:环境税法律适用及规定主要分析环境税法律适用范围,探究环境税征收的相关法律规定,包括国内外环境税法律规定的比较和分析。

我国环境税制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环境税制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环境税制研究的开题报告开题报告:我国环境税制研究一、研究背景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但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污染问题已经成为阻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障碍。

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我国已经推出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但是现有的政策工具难以有效地解决环境问题,比如治理成本高、效果不佳等问题。

为了更好地解决环境问题,探索环境税制已经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我国环境税制的构建与完善,分析环境税制对于环境治理的作用以及其实施的挑战和机遇,同时从法律、经济和政策等角度探讨环境税制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为我国环境治理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1. 环境税制的概念、特点及其构成要素。

2. 分析我国环境治理政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 探讨环境税制的理论基础、国内外环境税制实践及经验。

4. 分析环境税制对环境治理的作用及发挥机制。

5. 分析环境税制实施的挑战和机遇,包括定价、监管、税收征收等问题。

6. 从法律、经济和政策角度分析我国环境税制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等方法进行,努力探寻环境税制在实践中的作用及其影响,为我国环境税制的构建提供思路和分析框架。

五、研究意义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我国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发展的瓶颈之一。

加强环境治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美丽中国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讨我国环境税制的优越性及其实践经验,为我国环境治理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推动我国环境问题的有效治理和可持续发展。

环境税收问题研究 开题报告

环境税收问题研究 开题报告

环境税收问题研究开题报告正文:一、研究背景与意义环境问题是当前全球普遍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迅猛增长,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解决环境问题,许多国家采取了环境税收政策作为一种环境治理手段。

环境税收是指通过对环境污染者征收税收来引导其减少污染行为,以达到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目的。

在当前国际环境治理进程中,环境税收已成为一种重要的环境管理方式,对于改善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本研究旨在探讨环境税收问题,并分析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挑战和机遇。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环境税收的概念和特点分析;2、国内外环境税收政策的比较研究;3、环境税收的实施效果评估;4、环境税收的优化方案研究。

三、研究方法与步骤本研究将采取文献研究、案例分析和专家访谈等方法,以系统性、实证性的方式进行研究。

具体步骤如下:1、收集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环境税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2、比较不同国家和地区环境税收政策的差异和相似之处;3、分析环境税收政策的实施效果,评估其在环境治理中的作用;4、提出针对当前环境税收政策存在问题的优化方案;5、结合专家访谈和案例分析,深入探讨环境税收的未来发展方向。

四、预期成果与创新点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1、对环境税收的概念和特点进行全面深入的解析;2、比较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环境税收政策的差异和相似之处;3、通过实证研究,评估环境税收政策的实施效果;4、提出优化环境税收政策的具体方案;5、对环境税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探讨。

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有:1、在理论上对环境税收进行系统性分析,提出了新的观点和理论;2、在方法上采用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研究更加全面深入;3、在实践上对环境税收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定量评估,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相关的统计数据、图表、调研问卷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1、环境税收:通过对环境污染者征收税收来引导其减少污染行为的一种环境治理手段。

浅谈我国环境保护税征收管理方面的问题及建议

浅谈我国环境保护税征收管理方面的问题及建议

浅谈我国环境保护税征收管理方面的问题及建议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

为了保护环境资源,中国政府于2018年1月1日正式实施环境保护税法。

环境保护税是指政府为减少和防治环境污染以及促进环境保护而征收的税金。

环境保护税的征收管理方面涉及到许多问题,本文将从税率、实施难度、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浅谈,并提出相应建议。

一、税率问题环境保护税的税率是衡量环境保护税收政策实施效果的重要指标。

我国环境保护税的税率相对较低,对企业来说缴纳环保税比污染治理的成本更低,这无疑会对环保税的征收管理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应该加大对环保税的税率监督力度,逐步提高环保税的相关税率,以此来督促企业更好的进行环境治理,并推动环保保障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二、实施难度问题环境保护税的实施,会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些企业在环保税的征收过程中,可能会采取规避、逃避的方式,这会增加环保税的征收难度。

另一方面,环保税的征收对于地方政府也存在一定的压力,如何做好环保税的征管,提高环保税的征收效益,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索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政府应该整合资源,加强对环保税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广大企业和公众对环保税政策的认识度。

切实加强环保税收的监管力度,保障征税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监督管理问题环境保护税的征收管理需要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面的参与,这就对环保税的监督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开展全方位的监测和评估,完善环保税收政策实施的监管机制,减少漏税、逃税等现象的发生,加强对企业环境污染治理的监管,同时也要加强社会各界的监督。

四、建议环境保护税作为重要的环保政策,对于促进企业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推进环境保护税的征收管理工作,我们应该采取以下几个措施:1. 建立健全的环保税法制和政策体系,提高环保税的管理水平,确保环保税能够顺利的征收和使用。

2. 加强对环保税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企业和民众对环保税的认识度,推广节能、环保等新型的经济模式。

环境税收问题的研究

环境税收问题的研究

环境税收问题的研究目录摘要 (3)一环境税收问题概述 (4)(一)开征环境保护税对保护环境的意义 (4)1、可以做到有法可依 (4)2、可以更好地筹措资金,凝聚财力办大事 (4)3充分发挥税收的经济杠杆调节作用 (4)(二)开征环境保护税对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 (4)(三)环境保护税的若干要素构想 (5)1、综合已有税目,顺利过渡到新税制 (5)2、合理设置税率,公平企业税负 (5)3、规范进行减免退税 (5)4、环境保护税征收的难点预测及对策 (6)(四)环境税基本内涵 (6)二、我国环境税收政策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7)(一)我国环境税收政策的现状 (8)1、生产要素影响 (9)2、现行税制的互补效应 (9)3、增加社会就业的影响 (9)4、税收负担对不同收入者进行再分配 (10)5、环境税影响经济发展 (10)6、其他 (10)(二)我国目前环境税收政策问题所在 (10)三、对我国环境税制改革的思考与建议 (11)(一)现有税费制度的“绿化” (11)1、完善环境税政策 (12)2、提高消费税政策 (12)3、完善增值税政策 (12)4、完善所得税政策 (12)5、实施排污税环境 (12)(二)开征独立的环境税 (12)结语 (14)参考文献 (15)摘要当今社会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强,依靠国家强制力对污染环境行为的整治措施必不可少,如何采用税收手段规范和助力环境保护行为值得我们积极探索。

本文通过目前税收常规的税目、税率、减免退税以及征管难点对策、法律建设等方面的设想,来探索开征环境保护税的前景。

关键词:开征;环境保护;税收;设想一环境税收问题概述环境保护这个引起世界各国人民关注的议题将会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国于2015年1月1日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三条也明确提出了“依照法律规定征收环境保护税”的概念,如何利用税收手段为环境保护添砖加瓦,以及开征环境保护税的可行性分析,应是税务工作者、法律工作者当前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

关于环境保护税的研究 毕业论文

关于环境保护税的研究  毕业论文

学士学位论文关于环境保护税的研究作者姓名:导师姓名:专业名称:所在学院:XXXX 大学2020年6月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而然的带来一组矛盾: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

这种矛盾的存在,迫切的需要企业进行生产的提质创新,减少污染,而环保税法恰恰是倒逼企业自律以及转型升级的财税药方。

如何使得药方成为良方,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有诸多这方面的探索,排污费以及具有环境保护功能的税收政策,在一定时期起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2018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有利于国家更有针对性的、更高效的治理环境问题。

但就其在征收管理中的现状以及其发挥的实际环保作用需要我们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控制“剂量”,让这计良方发挥好其药效。

本文自我国环境保护税政策发展伊始谈起,针对其自身及实施效果做出了评析并发现问题。

结合国外经验分析阐述了解决思路及具体建议。

关键词:环境保护税;配套措施;财税政策;双重红利假说。

ABSTRACT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naturally brings a group of contradiction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existence of such contradiction urgently requires enterprises to carry out quality improvement and innovation in production and reduce pollution. However,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ax law is exactly a fiscal and tax prescription to force enterprises to self-regulate and transform and upgrade. How to make a prescription for,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up in China there are many aspects of exploration, discharge, and which has the function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ax policy,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tect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ax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hich came into effect on January 1, 2018, is conducive to more targeted and efficient governance of environmental problems by the state. However, we need to analyze its current situat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expropriation and its actu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ffect, so as to better control the "dose" and make the medicine work well. Starting from the beginning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ax policy,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finds out the problems in view of itself and its implementation effect. Combined with the analysis of foreign experience, this paper expatiates on the solution idea and concrete Suggestions.Key word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ax, supporting measures, fiscal policy, double dividend hypothesis.目录1 引言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2)2我国环境保护相关税政策的历史发展及现状分析 (3)2.1我国排污费制度的历史发展及评析 (3)2.2我国广义环保税政策及评析 (5)3我国现行环境保护税的内容及其分析 (7)3.1我国现行环境保护税的内容 (7)3.2开征环境保护税对企业、社会的影响 (11)3.3现行环境保护税的自身问题、征管问题 (12)4环境保护税的国外经验 (16)4.1国际环保税相关制度政策的发展历程 (16)4.2国际环保税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17)5充分发挥环境保护税功能作用的建议 (17)5.1环保税本身建议 (17)5.2环保税征管建议 (20)5.3配套政策及社会协同 (20)参考文献 (22)致谢词 (23)附录 (24)1 引言1.1 研究背景2016年末,我国第一部旨在推动生态建设、保护自然环境的单行税法《环境保护税法》,已于2018年1月1日起实施。

环境税收制度法律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环境税收制度法律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

环境税收制度法律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环境保护是当今全球性的热点话题,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各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其中环境税收制度成为各国政府的重要手段之一。

环境税收制度作为一种经济手段,可以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平衡,促进“绿色”经济的发展,对于解决环境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我国环境税收制度相对落后,对环境问题的治理有一定的限制,因此,对我国环境税收制度进行研究,探讨其法律问题,对于完善我国环境税收制度,推进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将从法律角度出发,对我国环境税收制度中存在的法律问题进行研究。

具体内容包括:1. 环境税收制度的法律基础和立法现状分析。

2. 环境税收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如税收征收管理方面的问题、税收调整机制方面的问题等。

3. 对比国际上环境税收制度的法律制度,分析我国环境税收制度存在的不足和亟待改进的地方。

4. 提出完善我国环境税收制度的具体建议,包括法律方面的建议和政策方面的建议。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将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方法,综合分析研究数据,得出结论。

三、研究预期成果通过对我国环境税收制度法律问题的研究,预期能够得出以下成果:1.对我国环境税收制度的法律基础和立法现状进行分析,揭示环境税收制度的法律问题和存在的不足。

2.对比国际上环境税收制度的法律制度,提出我国环境税收制度的改进方向和具体措施。

3.提出完善我国环境税收制度的具体建议,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可行的法律和政策支持。

四、研究目标和意义本研究的目标是深入了解我国环境税收制度的法律问题,提出完善我国环境税收制度的建议。

本研究的意义如下:1.对我国环境税收制度的法律问题进行分析,对于对环境税收制度的立法、执行和改进具有重要参考作用。

2.对国际上环境税收制度的法律制度进行对比和分析,能够使我国环境税收制度更好地与国际接轨,提高我国的环境保护水平。

对我国开征环保税的可行性研究-PPT精选文档

对我国开征环保税的可行性研究-PPT精选文档
对我国开征环保 税的可行性研究
行管一小组
背景


人类面临的生态环境形势越来越受到严 峻的挑战,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保护资源已 经成为政府决策者、社会学家、经济学 家和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焦点。 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由于长期生产技 术落后和第三产业滞后发展,迫使我国 经济增长主要走工业化低端产业“两高 一低”式(即高能耗、高污染、低增值) 的发展模式,加上对经济发展的外部性 (尤其是负面外部性)认识不足以及地 方保护主义不同程度存在的客观现实, 从而造成一方面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另 一方面是能源、资源消耗高速增长,污 染物排放量增加,导致生态日益恶化, 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
严峻的形式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关键时期,迫使需要探究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适应的环境保护绿色税收体系。通过开征环保税, 将企业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的社会成本内化到生产 成本和其产品的市场价格中去,再通过市场机制的 作用优化配置环境资源,使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有 机统一起来。因此,我国开征环保税不仅实际成熟, 而且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环境保护税势在必行。
我国环保性收费力度不强 目前,从我国环保性收费情况来看,主要 存在“多部门征收”、力度弱、威慑度不高 等问题。我国已开征的一些环境保护方面的 收费项目,比如排污费、城市生活垃圾处置 费、污水处理费等等,虽然征收的绝对额与 相对数都在逐年上升,但与我国治理环境污 染方面的投入仍存在较大缺口。
部分环保收费项目征收情况 (以重庆市为例)
环境问题的现状



水污染 大气污染 固体废弃物污染 噪音污染 生态破坏 能源消费过度
教训
教训
全国废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
年度 废水排放量 COD排放量 (亿吨) (万吨) 1404.8 1366.9 1333.6 1339.2 1414.2 氨氮排放量 (万吨) 125.2 128.8 129.7 133 149.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学作业 《关于我国开征环境保护税问题的研究》

姓名: 徐怡 专业: 农业经济管理 学号: 20094210151 成绩:

关于我国开征环境保护税问题的研究 摘要:环境税是政府矫正市场失灵、维护和改善环境的重要财税政策工具,本文试图就环

境补贴的修正、独立环境税与绿化现有税种的结合、引入环境税时遵循的原则和环境税资金使用模式等几个问题进行思考,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具体的操作思路供借鉴。 关键词:环境税;开征;问题

一、环境税的内涵和理论基础 环境税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环境税是指国家为了保护环境与资源,以所有者的身份对一切开发、利用环境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其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程度或污染、破坏环境资源的程度征收的一个税种;广义的环境税是指所有能够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各种税收的总称,既包括为实现环保目的而专门征收的税收,也包括其他并非以环保为主要目的,但却对环境起到保护作用的税收。 征收环境税的理论基础主要有: 1.稀缺性理论 环境资源的稀缺性决定了对其课税是必要的。保罗·萨缪尔森(1954)指出,自然环境资源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另一种形式的生产要素,就像劳动与资本一样,它们是为人类服务的。戴维·N·韦尔(1992)指出,一个具有向前意识的政府,会把大部分由自然环境带来的意外收入投入到那些有利于未来生产的方面,从而长期保持富裕。 2.外部性理论 课税是环境外部性内化的重要手段之一。马歇尔的福利经济学为环境税的存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庇古(1920)最早提出了政府可将税收用于调节污染行为来消除环境污染中的外部性的思想。阿兰·兰德尔(1989)利用效用函数建立了帕累托外部效应模型,进行了与自然资源和环境问题相关的经济分析,同时还比较了规章制度、征税和收费在有效利用环境资源过程中的效力。 二、开征环境税的必要性 1.政府失灵,直接管制手段弊端渐露 所谓“政府失灵”就是指政府的政策和行动不能增进经济效率,或者政府把收入再分配给不适当的人。导致政府失灵的原因主要是:信息不足或者扭曲、行政体制与人才不足、政策实施的时滞、公共决策的局限、以及寻租活动的存在等。环境问题上的“政府失灵”类型有:干预缺失或者政府不合理行为引起的失灵、缺乏政府干预(干预不足)引起的失灵。干预失灵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政策失灵和行政管理失灵。政策失灵,指一些政府的规章制度、财政税收、外汇、金融、价格和环境政策等,造成环境资源使用的价格扭曲,从而无法实现社会成本的内部化。政策失灵一般有两大类,政府的不适当作为和政府的不作为。行政管理失灵,指的是各级政府组织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管理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有关地政策无法有效地实施。 2、排污收费制度存在诸多问题,亟需改革 实践证明,我国的排污收费制度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现阶段,其问题却越来越多,无论是在收费政策、收费过程中,还是在收费使用的管理方面,均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这些问题亟待解决。税收具有固定性、无偿性和强制性、法定性。税收的特点能够弥补收费的缺陷。 3、我国的资源税需要改革 长期以来,我国只开征了资源税,我国现行的资源税的税目包括:原油、天然气、煤炭、其他非金属矿原矿、黑色金融矿原矿、有色金属矿原矿、盐。但是,我国目前的资源税存在诸多问题,如征税范围太窄,税制过于复杂,税率偏低,税费并存,重费轻税等。2009年1月1日起征收燃油税,而目前的燃油税就是将现有的养路费等六项行政收费转换成燃油税,这种燃油税制实质上是将每辆汽车要交的养路费等费用转换成税费,它利用税收杠杆引导燃油消费者节能入代理人与第三人所订立的合同,并直接对第三人行使请求权,在必要时还有权对第三人起诉。可见,被代理人介入的对象仅仅是代理人代表被代理人与第三人订立的合同,被代理人对第三人的请求权仅仅限于代理人代表被代理人取得的、以第三人为债务人的请求权。为了避免被代理人损害代理人自身的合法权益,滥用介入权,我国《合同法》应当严格限制被代理人对第三人行使介入权的内容,即:被代理人只能行使代理人代表被代理人从第三人取得的权利,专属于代理人的权利除外。因此,《合同法》第403条中的“委托人因此可以行使受托人对第三人的权利”应当相应地修改为“委托人因此可以行使受托人代表委托人从第三人处取得的权利”。 4、解决负外部性问题有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就是征收环境税 新古典经济学家认为,一方面,政府可以选择对造成负外部性的生产者征税,限制其生产;另一方面,给产生正外部性的生产者补贴,鼓励其扩大生产。这样,在利润最大化原则的作用下,生产者从自身利益出发,会将其产量调整到价格等于社会边际成本点上。这样,通过征税和补贴,可使外部效应“内部化”,实现私人最优与社会最优的一致。这一理论最先是由庇古提出来的,因此也被称为“庇古税”。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确立了可持续发展战略,西方发达国家一般就是在此前后开始征收环境税,这标志着“庇古税”方案已经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 三、当前经济形势下征收环境税时机较为成熟 1.CPI和PPI回落为征收环境税带来契机 环境税之所以讨论了10多年还没有征收原因是多方面的,本人认为主要的原因是征收环境税使企业成本提高,降低企业市场竞争力,影响经济增长。然而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各种物品价格下调和资源、能源的原材料价格也同时下调,据国家统计局国家统计局2010年4月15日发布了一季度我国CPI与PPI数据:一季度CPI同比上涨2.2%,3月份CPI同比上涨2.4%。一季度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5.2%,3月份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5.9%;一季度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9%。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3月份CPI同比上涨2.4%,比上月回落了0.3个百分点。3月CPI出现回落主要是受CPI环比下降拖累。2月份受春节假期以及寒冷天气影响,食品价格环比出现大幅上涨,3 月份食品价格环比出现正常下滑。在此背景下为征收环境税带来契机,若适当征收环境税不但对成本的影响微乎其微,对价格不会造成太大压力,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也是有限的,而且征收环境税之后与国际市场接轨,提高企业产品环境标准能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2.燃油税的征收有可能全面带动环境税的实行 据有关经济专家预计,这一轮国际油价的下降可能会时间比较长,而且下降幅度会比较大,40美元以下都有可能。这对我们的成品油的价格改革无疑是一个机遇,今后的定价权可以从此逐步企业化,让企业说了算,这样就可以使政府补贴减少。要不然既补高又补低,油价高了要补消费者,油价低了补企业。当价格放开了,我们只有非常规性补贴了。既可以减轻企业负担,同时又可以使我们的环境资源品价格体制市场化与国际接轨。燃油税的征收在此背景下产生,同时进行其他的税收改革,在此一轮以减税为重心的税制结构调整中,有减必有增。减在增值税转型、个人所得税宽免额标准的提高,增在资源税、环境税等,进而形成一种新的税收组合。因此,除了继续完善现行消费税和出台酝酿已久的燃油税,我国还可以考虑设置开征的环境税大致有:大气污染税、水污染税、固体废物税、农业污染税、垃圾税和噪音税等。 3.政府的环境保护投资导向刺激环境税的征收 政府的4万亿投资方案,用以刺激经济增长,民间的信心由之增强了许多,在这4万亿中生态环境这方面的投资是3500亿占8.75%,或贴给企业用于排污改造,或用于大江大河的水质的保护,或用于大气污染的净化治理等等。这样一来降低了企业的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避免了征收环境税对企业的消极的影响,从而能够刺激环境税征收,增强环境税征收的可行性。 4.征收环境税的相关经济政策支持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环境问题同样凸现,特征表现在:一是粗放式的经济结构和外延式扩大再生产使得资源利用率低,2003年中国消耗了全球31%、30%、27%和40%的原煤、铁矿石、钢材、水泥,创造出的GDP却不足全球的4%,这种浪费型发展模式使煤、电、油、运“荒”声一片。大多数企业的生产技术、工艺流程落后,高能耗、重污染型企业的迅速发展导致了工业污染物的排放量增长迅猛,严重地污染了大气、土壤和水源等。为使环境、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相关环保经济政策。 四、环境税的税制设计 鉴于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经验和教训,我们必须将保护环境作为近期税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政策目标,应制定促进环境保护的各种税收调节措施,并适时开征环境税。 (一)环境税税制设计应考虑的若干问题 1.尽量减少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 从理论上分析,环境税的开征可能会导致企业生产成本的直接抬高,或是间接地使生产者为减少污染而使用成本高的技术。可见,开征环境税将对投资者和企业国际竞争力产生消极影响,有可能使企业乃至国家的经济竞争力受到影响。因此,在设计环境税制时,应通过合理确定税制要素,尽量减少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比如,能按产品征税的,一般要在流通环节征收,这样能保证国内商品和进口商品不因环境税的开征而承受不同的税负。 2.合理确定征收水平,调控为主,聚财为辅 首先,环境税制的设计不能脱离我国的国情。在实施税制绿化的过程中,应注重保持微观经济主体的税负基本不变。不切实际的高标准环境税制会阻碍经济的发展,最终也会使环境保护水平下降。因此,在开征新的环境税时,应及时将企业缴纳的大多数环保方面的收费(如排污收费、水资源费)并入环境税中一并征收,以避免重复征收,加重纳税人负担。其次,环境税制应重点抑制那些最突出的片面追求眼前增长并以牺牲长期可持续发展为代价的短期行为。应坚持以调控为主,聚财为辅的原则,积极发挥税收的经济杠杆作用。 3.保持税收中性,建立绿色税收体系 环境税要保持税收收入的中性,尽量减少税收的扭曲作用。本着“谁污染谁纳税”与“完全纳税”的原则,环境破坏者付出的代价应与治理环境所需费用大体相当。另外,环境税的征收水平不应因政府财政目标的调整而进行调整,而应保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上,必须警惕把环境税收入当作增加财政收入或弥补财政赤字的工具。稳定的征税水平有利于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和营造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 4.合理确定征税范围及计税依据,实行差别税率 对于某些需要完全避免的污染行为,尤其是一些危害性特别大的行为,应采用颁布禁止性法令的政府管制方式进行遏制,不能采取征收环境税的形式。对于某些不能完全禁止,或只能适度减轻或控制在一定标准之内的污染行为,可以采取税收的形式进行调节,纳入环境税的征收范围。在税基选择上,可以针对污染物的排放量课税,一方面刺激企业改进治污技术,另一方面也不会妨碍企业自由选择防治污染方法。另外,对于在消费环节产生污染的行为,可以将消费产品的价值或数量作为税基。在税率设计上,不宜按全成本定价,防止税率过高而造成生产抑制,导致社会为过分清洁而付出过大代价。在实践中可采用弹性税率,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