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的由来

合集下载

网络流行语的模因论阐释

网络流行语的模因论阐释

网络流行语的模因论阐释苏一凡【摘要】At present, internet has been permeated into nearly every corner of people’s lives, and the popular saying on internet has also become common in daily life languages. These sayings can truly reflect people’s thought and living status during a certain period, and expand quickly among crowds, surviving to be strong language elements. This paper will explore the reas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e-metics, and make an analysis on various kinds of popular saying on the Internet, searching for its meanings, reasons for spreading and pragmatic functions.%网络现如今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网络流行语在短时间内成为人们耳熟能详、司空见惯的日常词汇。

究其原因在于这些网络“热词”是对于一段时期内,特定社会现象的描述,在人群中产生心理共鸣,成为强势的流行语言元素。

文章将从语言模因论的角度探讨这其中的原因,并对各类网络流行语作出分析,解释其意义、传播的原因以及语用功能。

【期刊名称】《遵义师范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3页(P72-74)【关键词】网络流行语;模因论;语言模因【作者】苏一凡【作者单位】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盐城224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3.3随着网络的日渐普及,一些在网络上流传的字、词、语句在一定时期内被广泛传播,我们称之为网络流行语。

2023年最新网络流行词解析

2023年最新网络流行词解析

2023年最新网络流行词解析1.土豆牛土豆牛是指那些外表普通、看似平凡但拥有坚韧不拔精神的人。

这个词源自中国农村劳动者在辛勤努力中形成的特质,比喻那些虽然生活条件简陋但坚持奋斗、克服困难的人。

土豆牛的精神代表了对自己付出的充分肯定和对美好未来的希望。

2.PUAPUA,即"Pickup Artist",是指男性通过一系列心理学和社交技巧,试图迅速吸引并与异性建立感情关系的行为。

PUA现象始于西方,近年来逐渐在中国流行,在一些社交平台上也有相关讨论群体。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一些PUA 技巧可能存在操纵和侵犯他人意愿的问题,因此在实际运用时应当遵守道德底线和尊重他人的意愿。

3.巨婴巨婴一词是一个贬义词,用来形容那些在情感和行为上缺乏独立能力和责任心的成年人。

这个词用于指责那些依赖别人照顾、无法承担责任、非常依赖他人关怀与支持的人。

巨婴现象是社会发展和家庭教育方式变迁的产物。

4.是个狼人"是个狼人"是一种形容词语,主要指的是一个人具备了狼一般的勇猛和胆识,形容其在面对困境时表现出充分的勇气和决心。

这个词来源于网络文化,随着社交媒体和游戏的流行而逐渐传播开来。

5.柠檬精柠檬精是一个网络流行语,多用于网络讨论中,用来形容一些表现消极、情绪低落的人。

柠檬精一词多出现在网络段子或者娱乐圈八卦中,用以调侃那些经常抱怨和自怨自艾的人。

6.嘴替嘴替是网络语言中的一个词汇,它是"嘴臭"和"替天行道"的组合词语。

通常用来形容那些言辞刻薄、善于嘲讽他人但自视甚高的人。

嘴替在网络互动中常见,但也需要注意恰当表达和尊重他人的原则。

7.冤种冤种是指生活中或者网络上容易被欺负、受到不公正待遇的人。

这个词语包含了一定的负面意味,它用于描述那些经常感到委屈、命运多舛的人。

在社交媒体上,关于冤种的讨论常常引发反思社会公平正义的话题。

8.红雪珍奶红雪珍奶是一种特色饮品,是在普通珍珠奶茶的基础上添加了红豆元素而成的。

Web基础知识

Web基础知识

(一)internet
• Internet中文名称互联 网。又称因特网。 (是全球性的网络,是 一种公用信息的载体。) 2、一种定义:是由一些使用公共语言互相 通信的计算机连接而成的网络,即广域网、局 域网及单机按照一定的通讯协议组成的国际计 算机网络。
(一)internet
3、作用 互联网是指将两台以上的计算 机终端、客户端、服务端通过计算 机信息技术的手段互相联系起来的 结果,人们可以:
二、web技术简介
• (一)Web技术 • (二)分类 • (三)发展
(一)Web技术
World Wide Web (简称Web)是随着 Internet的普及使用 而发展起来的一门技 术,它的发明极大地 方便了人们对 Internet上资源的组 织和访问。
(二)分类
1、web客户端技术
2、web服务端技术
(三)发展
1、web 1.0 2、web 2.0 来自一些主要的公司,如:eBay, and Google 的杀手级的应用程序的出现。交易,不仅仅是 特点是用户产生内容,合作化,社区化。 针对货物的,还有知识的,变的普遍和即时。 任何人可以参与到内容的创建中。参与改 变了我们对于内容的理解:内容不是固定 在发布商那里,它是活动在任何地方的。
(二)web
2、特点: (1)图形化 (2)web与平台无关 (3)web是分布式的 (4)web是动态的 (5)web是交互的 由于web站点的信息包含站点本身 web的交互性首先表现在它的超链 的信息,信息的提供者可以经常对站 上的信息进行更新。一般各信息站点 接上,用户的浏览顺序和所到站点完 都尽量保证信息的时间性。 全由他自己决定;另外通过填写form 可以向服务器提交请求。
(二)web

网络词语探源、探因及其理论阐释

网络词语探源、探因及其理论阐释

网络词语探源、探因及其理论阐释网络新词的产生、流行和理论阐释一直是词汇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以近年出现的“五毛”为个案,探求其新义来源,描述新义使用开来的网络时代背景及语义的进一步变迁,并运用空位、竞争、模因论等理论来分析它产生、流行的动因。

新词的研究,不能只停留在描述上,更需要运用最新的理论来解释,甚至需要创设出新理论。

标签:网络词语五毛流行动因模因一、引言语言三要素中,最易变动的是词汇。

当社会处于巨大变革的时代,汉语词汇也会随之大变动,如新文化运动时期、新中国成立时期和改革开放时期。

进入21世纪,网络在我国更加普及。

截至2011年12月,我国网民已逾5亿,规模位居世界第一。

据预测,到2015年这一数字将超过7.5亿,发展迅猛。

网络不仅是一个传播信息的平台,更是一个展现自我、与他人互动交流的平台。

因为自身独特的语用领域,网络上的语言常带有不同于人们日常用语的鲜明特色,形成网络语言。

随着庞大网民的使用、推动和传播,有些词语会快速兴起、流行、拓展等,甚至超越虚拟的网络语域,进入社会新闻用语以及日常用语领域,像“芙蓉姐姐”“艳照门”“犀利哥”“给力”“浮云”“屌丝”等等。

中国学术界,最早发表的网络语言文章是1997年3月迥的《网络文化中的新语言》和1998年初立鑫《谈谈网络语言的健康问题》,前者算一般性介绍文章,后者则是研究型论文。

进入21世纪之后,网络语言逐渐成为语言学研究的一个热点,也不断有其他领域的学者从传播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哲学等诸多角度展开研究,只是取向有所不同,前者更多地研究网络语言的本体,而后者大多从语言外围着手。

就网络语言本体来看,词语是研究的热点和重点。

我们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上以“网络词语”为关键词搜索核心期刊,发现有14篇论文,涉及个案分析、修辞手法、构造方式、词语由来、词语特征及其反映的社会心理等。

实际上成果更多,据我们检索,核心期刊上的相关论文大约有80多篇,涉及个案和描述的最多,理论探讨、解释性论文不多,而将个案描述分析和理论探究阐释结合的论文更少。

词语“席丝”的由来

词语“席丝”的由来
堂而皇 之的 出现在报 纸上 。
代社 会 ,不是每 个人都 懂莎 士比亚 ,不是 每个人 都认真 研读 四大名 著 。很 多为 了追 求利 润的 出版社和作 家 ,将长篇 名著 简之又 简 ,来 迎 合 当代 人的心 理。 而同 时 ,这种 行 为更加加剧 了人们 的急 躁。可 以说 ,庸 俗文化 的流 行既是 文化 的萎缩 ,同 时又是 高速发展 的经济 与 日益 增长 的文化需 求不相 适应 。 目前 。青年人 在 工作上郁 郁不得 志 。感情 不顺 利 ,便 寻求一 些娱 乐 自己和娱 乐大众 的方式表 达 出 自 己的郁 闷之情 ,这就 更加促 使庸俗 文化 的产生 与流行 。所 以 , “ 席 丝 ”一词 的 盛 行 ,正是 经 济 因素 和 文化 因素共 同 作用 下 的 时代 产
丝 的 由来 。
关 键词 : 网络语言;历 时;席丝


“ 席 丝” 的出现 与使用
“ 席丝 ” 出现 伊始 ,是指 那些 出身卑微 的青 年男性 。一般 表现 为 “ 矮 穷搓 ” ,相貌 丑陋 ,收入 微薄 ,工作低 贱 。随着 “ 席丝 ”一 词 的流 行 ,其 使用 和含义 变得 更加宽 泛 ,使 用者并 不一 定青年 男性 群 体 ,对女 性有 时候也 会使 用该词 ,称为 女席丝 。 比如 ,2 0 1 3 年4 月2 日的北 京商报 一 篇财 经新 闻—— 互联 网企 业 掘金 “ 属 丝经济 ” 物。
山 西青 年
文 化 艺术
词语 “ 席丝’ ’ 的 由来
杨 丽 皇 甫 炳 坤
1 . 辽宁师 范大学 2 . 辽宁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 要 :近年来 ,网络语言风起云涌 , 如, " XX s t y l e "、 “ 学霸”、 务 员考试被 称作 “ 国考 ”。 民众尤其 是 当代 年轻 人更是 追求 这种轻 “ 晒幸福”、 “ 完爆 、 “ 逆袭 、 “ 席丝”等 。由于网络用语的盛 便 的语言 ,来适 应快速 发展 的社会 。高雅 文化 的涵养 ,不是一 朝一 行 ,读者只知 其然不 知 其所以然,所以本文从历时的角度深度分析 “ 屏 夕培 养 出来的 。整个社会 的 高速运行 ,造就 了民众的急 躁』 理 。 当

深井冰是什么意思网络用语

深井冰是什么意思网络用语

深井冰是什么意思网络用语
深井冰,是“神经病”的谐音。

介于网络语言逐渐成型,很多词语将赋予属于网络文化的色彩。

用另一组词语隐晦表达一组词语的意思。

表达方式有谐音代替,有相近字象形等。

该词出处由来已久,因为网络语言中用谐音的方式造新词的用法流行起来,深井冰一词也不断的被大家所熟知从而开始成为网友们惯常爱用的口头禅之一。

最早该词在《漫画派对》中的漫画“阿衰”中有提到。

深井冰的水很淡,水的深浅意味着魂的深浅,魂越淡的越好。

所以,深井冰也等于混蛋。

也指GV公司SSB的男优。

网络流行语

网络流行语

网络流行语网络流行语2016年“蓝瘦香菇”“工匠精神”“洪荒之力”“小目标”等这些陪伴我们度过2016年的网络热词,具有很强的时代感和时尚性,也折射出人们普遍认同的生活感知。

“2016百度沸点国人搜索榜”显示,搜索量排第一名的是“蓝瘦香菇”,第二名是“洪荒之力”。

“猴赛雷”和“老司机”位列第三和第四。

“蓝瘦香菇”是“难受,想哭”的谐音。

2016年10月,广西南宁一小哥失恋后录了一视频让该流行语在网络上意外走红。

“蓝瘦香菇”的百度搜索指数在10月12日达到峰值,PC 端和移动端整体搜索指数为822537。

尽管该流行语在年尾搜索热度有所下降,但其整体搜索指数和移动搜索指数均在2016流行语中排第一位。

该词除了用于日常网络语言中,其衍生产品也是多种多样,如抱枕、卫衣、手机壳等。

在某商品网站,仅关于“蓝瘦香菇抱枕”在售商品就达1300多件。

截至12月28日,百度指数近30天的搜索数据显示,“蓝瘦香菇”整体搜索指数为6412;“老司机带带我”指数为5387;“工匠精神”和“洪荒之力”的数据分别为4035和2093。

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一词迅速流行开来,成为制造行业的热词。

“洪荒之力”奥运之行迎来第二春“洪荒之力”一词早在2015年的热播剧中已频频出现,多用来形容超乎想象的巨大能量。

但它成为2016年火热的网络流行词之一,这其中我国游泳健将傅园慧功不可没。

2016年8月,傅园慧在里约奥运会女子100米仰泳半决赛后接受采访时,以一句“我已经用了洪荒之力啦”,让该词席卷全国。

据百度指数官方数据显示,“洪荒之力”的百度搜索指数在8月9日达到最高点,PC端和移动端整体搜索指数612464。

此后,“洪荒之力”迅速在各大网站、朋友圈刷屏,相应的表情包、GIF动图也火爆网络。

“小目标”一词源于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在接受专访时表示:“想做世界首富,这个奋斗的方向是对的,但是最好先定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比如我先挣它1个亿。

网络流行词“亲”来源实为双流合一

网络流行词“亲”来源实为双流合一

网络流行词“亲”来源实为双流合一-大学语文论文网络流行词“亲”来源实为双流合一○王家学摘要:一直以来,人们对“亲”这一网络流行词的来源和词义的理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本文经过研究发现,原来“亲”有两个源头,一个是源于韩国语中的汉字词“亲旧”,2005年由周笔畅以及其fans再创造、发扬光大;一个是源于汉语“亲爱的”的简写,由以淘宝为代表的电子商务网站发扬光大。

目前流行的“亲”是个双流合一的产物,其词义也因源头不同而难以确定。

关键词:“亲” 网络流行词来源双流合一韩国语亲旧周笔畅fans 淘宝亲爱的“亲,包邮哦”“亲,给个好评哦”……随着互联网信息的快速传播,使用“亲”作为称呼逐渐成为一种潮流,不管你乐不乐意,“亲”来了,而且“亲”你没商量。

然而,对于这一词语的由来以及对其词义的理解却莫衷一是。

笔者经过研究发现,先前流行的几种观点都不尽准确。

能够搜集到的关于“亲”的来源的观点有6种:第一种观点认为“亲”来源于韩国语中的汉字词“亲旧”。

“亲旧”在现在的韩语中写作“??”,读作“qin gu”,意思为“朋友”。

韩语中“男朋友”称为“????”(男子亲旧),简称“??”(男亲),“女朋友”称为“????”(女子亲旧),简称“??”(女亲),随着时间的推移,“亲旧”被省略成了“亲”。

“亲”一词被韩迷们广泛使用,被淘宝发扬光大。

汉语中的“亲旧”一词,源于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中“亲旧知其如此”一语,意思是“亲戚和旧友”。

而韩国受儒家文化影响很深,“亲旧”也就演变1成了“朋友”。

因此,“亲”一词被认为是汉语词“亲旧”的“出口转内销”。

[1]第二种观点认为“亲”来源于亲亲网。

这是一家经营化妆品的网上商城。

因网站名称为“亲亲网”,故而网友在该网站购物并与客服聊天时,为了方便,喜欢用“亲亲”来称呼对方,久而久之,就演变为“亲”。

后来,又演变为用“亲”互称对方。

第三种观点认为“亲”来源于淘宝网,是客服与顾客沟通时使用的“亲爱的”的简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的发达使得网络语言应运而生,这不可避免的冲击着我们的视觉和头脑,随之而来的是我们语言的不规范。

对于这种情况,我认为堵是堵不住的,“堵不如疏”,大禹治水和李冰治水的例子告诉我们这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

既然是疏导,那当然就要正本清源,我们应该弄清楚这些网络语言到底是怎么来的,在现实的生活当中他们到底有没有存在的必要,弄清楚了这些,我们也就不必视这些网络语言如同洪水猛兽了。

一、谐音
去年的春节联欢晚会让“神马都是浮云”红遍大江南北,是人不是人都会来上这么一句以显示自己的紧跟时代潮流,其实想想大可不必,“神马”一词就是“什么”的一个谐音,之所以会风靡一时,红遍大江南北只能说明大众的一个盲从心理,如果这样想想,其实就一目了然了,你说一句“什么都是浮云”,大家照样能够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一种豁达和洒脱,“神马都是浮云”注定就像这个词说的那样不会长久的存在于我们的现代汉语词汇里。

与之类似的还有像“稀饭”(喜欢)、“给力”(吉利)等等词语。

二、方言
一些方言语汇也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当中,你比如“木有”(没有),其实就是我们的临沂方言,在聊天的过程当中使用起来,于是也成了网络语言,再比如“偶”(我),同样也属于方言区的方言读音,对于这一类网络语言,我们大可不必学习,因为他们只是方言,你不属于这个方言区却偏要去这样说无异于“邯郸学步”。

三、音译外来词
这一类词语也是比较多的。

记得上大学的时候曾经对“吧”这一个词语做过解释,我的意见是“吧?”比如“酒吧”就是“喝酒吧?”既然喝酒就要找个喝酒的地方,同理“淘吧”“陶吧”等也是这个意思,后来看到“吧”原来是“bar”的谐音,感觉到自己确实有点神经。

与之类似的还有“门”(mon,是一个词根)“粉丝”(fans)等等,这些词语都是音译外来词,这些词语显示了汉语与国际的接轨,是我们兼收并蓄的表现,现在这些词语都成为一些流行语,为广大民众接受。

四、拼音符号
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象形文字,这应该是我们区别于其他表音文字的最大特点,我们看十三世纪的古英语和现在的英语已经有了很大差别,但是我们看先秦以后的古汉语同我们现在台湾香港的汉语言基本上没有什么差别,我们难道还不能够看出来我们文明和文化的传承吗?诸如“GF”BT“”SB“”TMD“OUT”等等直接用英语单词或者缩写英语单词再或拼音缩写的形式,我认为这都是不可取的,这直接影响了我们汉语的表意性和象形性,这是对汉语的背叛,我们已经在物质上输给外国鬼子了,我们不能丢了自己的文化与文明的根基,这些东西是应该坚决拒绝的。

五、表意符号
在网络流行的今天,为了交流的方便,有些人创造了一些表意符号比如%>_<%(哭)、:-D (笑)等等,形象性比较强,但是它们只能流传在网络当中,在我们传统的书写过程当中一定要摒弃,因因为我们汉字的演变历史已经过去了这样一个时代,我们总不能回到划符号的时代去吧。

六、生造词语
生造的词语大都是不能够流行的,在这里就不做举例。

总之,我认为现代网络流行的语言,是网络普及化的一个必然结果,当然我们作为语文教师有必要在这一网络语言流传的过程当中加以引导,以便能让我们的网络语言走上一条正规的道路。

这是我对网络语言的一点不成熟的意见,权作本次作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