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的语法特点浅析

合集下载

浅析网络文学的语言特点

浅析网络文学的语言特点

浅析网络文学的语言特点韦海成[摘要]随着互联网日新月异的广泛传播和迅速发展,我们的社会已经步入了网络时代,伴随着各种网络终端设备的大量普及,网络文学正如火如荼的发展着,对传统文学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正悄然进入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与传统文学相比, 网络文学有其独特的特点,网络文学的语言更灵活、更生动、也更多变、更能够敏感地反映互联网的发展给网民生活带来的变化。

本文试图从语言风格、语言组成以及语种方面对网络文学的语言进行粗浅地梳理和评析。

关键词:网络文学特点语言风格语言组成语种电脑网络作为新的媒体,不但影响着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更多地影响到人们的语言生活。

假如有一天,你收到这样的来信:“7456,大虾菜鸟一块儿到偶的烘焙鸡上乱灌水,这些水桶真是BT,哥们儿不用PMP,到底谁是好汉,光棍节过招。

94酱紫,呵呵:)……”。

请千万不要惊讶,它既不是江湖黑话,也不是出自疯人之口,而是典型的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在不同的网上空间呈现出不同的语言特点,本文着重剖析网络文学的语言特点。

目前,文学界对“网络文学”这一新兴的文学样式多有争议,褒贬不一,而且至今还没有给网络文学一个明确的定义。

目前的相关研究对网络文学两种结论:一、纸质文学作品通过扫描仪或人工录入等方式上传至网络。

严格意义上讲,它不过是一个电子化了的图书馆。

二、网络写手直接在网上发表并传播的作品,即网络原创文学。

网络文学的生存和创作离不开互联网,是网络文学产生的基础,因而网络的一些特点暗中决定着网络文学语言的特点。

从语言风格方面看,口语化、简约性和娱乐性是网络文学的显著特点。

从语言组成方面来看,网络文学体现出谐音化、符号化的特点。

一、口语化网络文学语言的主体仍是书面语,但受到口语的影响,已经相互融合、渗透。

口语灵活多变,多因场合与发言者不同而被自由使用。

因为发言者与听者同在现场,有时这种发挥不但不影响听者理解,反能更生动地体现发言者心态,或使语言简洁化。

网络语言浅析

网络语言浅析

2.6时效性
• 部分网络语言受媒体及热点事件的影响在短时间内被频繁 使用,随着网民对相关事件关注的减少,使用频率慢慢下 降。 如:“犀利哥”、“甄嬛体”、“元芳体”
互动小环节
猜猜下面网络语言的含义 • 凸- -凸 • 咖 • 表酱紫 • 图样
3.网语言的影响
3.1网络语言的积极影响 3.2网络语言的消极影响
3.1网络语言的积极影响
• 流行的网络语言往往来源于社会热点事件和人物,它的流 行势必引起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 • 丰富了语言文字表达,增添了人们生活的乐趣和色彩。 • 体现了人们对外来文化的接受和包容。
3.2网络语言的消极影响
• 一些错别字和曲解词义的词语会对语文教育产生负面的影 响。 • 网络语言低俗化倾向使得一些偏激的、自我发泄的、哗众 取宠以及黄色下流的语言并不罕见。
谢谢!
1.2网络语言产生的原因
• • • • 提高效率,节省费用 追求新奇,崇尚创新 掩饰身份,重塑自我 张扬个性,引起重视
2.网络语言的特点
2.1简洁性 2.2个性化 2.3形象化 2.4直观性 2.5不规范性 2.6时效性
2.1简洁性
• 网民多采用谐音、缩略等手段压缩话语,充分利用键盘, 以数字、字母和符号来传情达意。 如:“886”、“LOL”、“/(ㄒoㄒ)/~~”
网络语言浅析
目录
1.网络语言概述 1.1网络语言的定义 1.2网络语言产生的原因 2.网络语言的特点 2.1简洁性 2.2个性化 2.3形象化 2.4直观性 2.5不规范性 2.6时效性 3.网络语言的影响 3.1网络语言的积极影响 3.2网络语言的消极影响
1.1网络语言的定义
• 广义的网络语言指网络时代出现的所有与网络和电子技术 有关的语言。 如:“个人主页”、“服务器”、“访问” • 狭义的网络语言仅指在网上交际所用语言,也就是所谓 “网民”们说的话语。 如:“正太”、“御姐”、“萝莉”

网络语言的语体学研究

网络语言的语体学研究

网络语言的语体学研究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语言已成为人们交流的重要工具。

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形式,网络语言在语法、词汇和语用方面有着独特的特点,因此对网络语言的语体学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将探讨网络语言语体学的现状、发展趋势及面临的挑战。

一、网络语言语体学的现状网络语言语体学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络交流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网络语言。

网络语言是指在互联网上广泛使用的语言,包括拼音、汉字、数字、符号等多种形式。

网络语言的特点是简短、快捷、形象生动,能够满足人们在网络交流中的需求。

目前,网络语言语体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网络语言的形成与发展:研究网络语言的起源、演变过程和发展趋势,探讨网络语言与传统文化语言之间的关系。

2、网络语言的语法特点:研究网络语言的语法规则、词汇用法和语句结构,分析网络语言与传统语法之间的差异。

3、网络语言的语用功能:研究网络语言的交际功能、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探讨网络语言在人们日常交流中的作用。

二、网络语言语体学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发展,网络语言语体学将会呈现以下发展趋势:1、跨学科研究:网络语言语体学将与计算机科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相结合,形成跨学科的研究领域,推动网络语言的发展和应用。

2、动态研究:网络语言的发展是动态的,因此对网络语言语体学的研究也将是持续的。

未来的研究将更加注重网络语言的实时监测、分析和预警,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3、实证研究:越来越多的学者将采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大规模语料库建设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对网络语言语体学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三、网络语言语体学面临的挑战网络语言语体学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以下挑战:1、标准化问题:由于网络语言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使得其标准化难度较大。

未来需要制定更加完善的标准规范,以促进网络语言的健康发展。

2、保护与传承:网络语言的发展使得一些传统语言面临消亡的威胁。

浅析网络交流用语造词法的特点

浅析网络交流用语造词法的特点

浅析网络交流用语造词法的特点作者:杨月娥来源:《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07期摘要:网络和人们的关系日益密切,网络交流用语也逐渐地进入了我们的生活,本文从造词材料和造词手段两个方面阐述网络交流用语造词法的特点,以期有助于理解网络交流用语。

关键词:网络交流用语,造词法[中图分类号]:H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1)-07-0143-01一、界定网络交流用语一般来说,我们通常把网络语言分为网络专业用语和在线流通用语。

由于网络专业用语属于技术领域用语,大部分的造词法符合现代汉语的造词体系,比较规范,也易理解。

而在线流通的网络语汇的造词法却体现出很大的变异性,所以本文只研究在线流通的网络用语,我们把它叫做网络交流用语,即网友们在聊天室、论坛、博客等网络环境中使用的一些特殊的语汇、信息符号及特别用法。

二、网络交流用语造词法的特点语言学中的造词法研究用什么原料和方法创造新词,它对一个词所使用的语言材料和手段作分析,说明词形成的原因或理据。

无论从使用的语言材料还是从造词手段上来看,网络交流用语都体现出了不同的特点。

首先,从使用的造词材料来看,网络交流用语除了运用现代汉语现有词汇材料外,还广泛使用了字母、数字、汉字、键盘符号等多种材料造词。

第一、网络交流用语中的字母词的数量非常多,其中包括英文单词的各种缩略、汉语拼音及其缩略,还有汉英混杂在一起的形式。

比如:LP(老婆)、LG(老公)、GF(女朋友Girl Friend)、BF(男朋友Boy Friend)BTW(顺便说一句By The Way),M国(美国)。

第二、网民为了追求输入方便广泛使用数字来造词,使数字的形音义在网络这个环境中得到全面的应用。

例如:4242(是啊是啊),886(再见)。

第三,网民利用汉字的结构特点,以汉字为造词材料,运用拆字、改字和简化字型等手段构成新的网络交际用语。

例如:弓虽,是“强”的拆写;走召弓虽,是“超强”的拆写;王求革圭,是“球鞋”的拆写;监介,是“尴尬”的简缩。

浅析网络语言构成、特点及其规范

浅析网络语言构成、特点及其规范

3 )英 语谐 音 。英 语谐 音就 是 用 与英 语发 音相 同的字 母 代替 原词 或 词 组 。如 :u 音 (o )、 I谐音 ( e ) 、c i音 (e o )等 。 谐 yu C Ise ul  ̄ s eyu 4 )汉字 、 数字 、英 语 谐音 混 合使 用 。就 是将 汉 字 、字 母 、数字 杂 糅 在一 起 。如 :3 t ak yu Q( hn o ,谢谢 你 )、m 2 (e t o e m o ,我 也 是 )、 8 错 ( 不错 )8 (y y ,拜拜 )等 。 8 b ebe 1 2缩 写类 1 )汉语 拼音 字 母类 。汉语 拼音 类就 是 把每 个 字 的汉语 拼 音第 一 个字 母组 合起 来 ,形成 新 的缩 写字母 类 网络 用语 。比如 :B 变 态 )、G ( T( G 哥 哥) 、J ( 姐 )、L ( J 姐 D 领导 )、删 ( 眉 )、B 宝 贝 )等 。 美 B( 2 )英 语缩 写 类 。这类 以单 词 的形式 使 用 ,但表 达 的是 句 子 的 内容 。 例 如 :D (on od L dw la,下 载 )、B BeB e B( y y ,再 见 )等 。 3 )汉 语词 、 旬缩 写类 。例如 : 可爱 ( 可怜 没人 爱 ) 、蛋 白质 ( 蛋 笨 + 白痴 + 神经质 )、神 童 ( 经病 儿童 ) 、偶像 ( 吐 的对象 )、天 才 ( 神 呕 天 生蠢 材 )等等 。 j3符 号类 .
碎 语时 更加无 所顾 忌 ,为所欲 为 。 24 诙谐 生动 。 “ . 可爱 ”、 “ 童 ”等传 统 意义上 的 词汇被 网 民肆无 神 忌惮 的调侃 和解 构 ,新 词 “ 见光 死 ”、 “ 砖 ”等 形象 的表 现 了动 作 与表 拍 情。 “ 恐龙 … 青蛙 ”等词 语具 有 很强 的 自嘲效 果 。这些 匠 心独特 诙 谐生 动 的语言 ,使 网络 中充满 了幽默 。 25 口语 化 网络语 言主 要 是一 种通 过文 字进 行 口语是 沟通 的工 具,

浅析网路语言的语汇结构类型和特点

浅析网路语言的语汇结构类型和特点

74浅析网路语言的语汇结构类型和特点张春华 成都文理学院摘要:网络语言是网民在网络空间的交流工具,受网络交流特点的制约以及网民在聊天中追求速度、标新立异、突出时尚个性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和相互影响,网络语言的词汇结构类型和特点与现代汉语相比而言呈现出鲜明特色。

关键词:网络语汇;结构类型;特点网络语言是社会方言的一种变体,在语言表达上有自己的词汇、语音和语法特点,本文以网络语言词汇为研究对象,重点考察网络语言的词汇类型和特点。

一、网络语言的词汇类型(一)新生事物现象及事件出现产生的新词新语计算机和互联网作为人类20世纪出现的新生事物,他们的出现和广泛运用不仅大大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认识改变世界的思维方式,具有显著的时代特色,而且丰富人类的语言实践,成为人类文明的强大推手。

计算机(computer)、因特网(Internet)、主页(homepage)、网民(netizen)、网站(website)等。

这些新词不仅是网络词汇,而且已被收录进现代汉语的词典里。

(二)旧词赋新义旧词赋新义是产生新词的重要途径。

语言的功能是交流,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有的通过联想、比喻、借代等方式增加现有词的义项而造出新词,有的通过反训产生新义,有的改变词的适用范围。

如“小强”本人名,周星驰把蟑螂叫小强,可能取蟑螂虽小但生命力顽强之意。

这是通过联想方式产生的新词,也泛指生命力特别顽强的人;“菜鸟”本指饲养用来专供做菜食用的肉鸽,隐含较“没用”、只是“一盘菜”而已之意。

指在人前毫无抵御技能,任人支使、宰割,网络中指代水平较差者或新进者。

“菜鸟”的无价值关键在“菜”上,所以“菜”有了“不好”、“差劲”义。

“青蛙”、“恐龙”是两种动物,在网络语言中如青蛙比喻长相丑的男生、恐龙比喻长得丑的女生;说到“青蛙”指丑男,唐代张鷟《朝野佥载》卷六的描写可备一说。

“伯乐令其子执《马经》画样以求马,经年无有似者。

归以告父,乃更令求之。

出见大虾蟆,谓父曰:‘得一马,略与相同,而不能具。

浅析汉英网络语言的特点

浅析汉英网络语言的特点
第 9卷 第 4期
21 0 0年 8月
淮 北 职 业技 术 学 院 学 报
j oURNAL OF HUAI EIP B ROFE S 0NAL S 1 AND TECHNI CAL C0LLE GE
Vo _ . I9 NO 4
A u 201 g. 0
浅 析 汉 英 网络 语 言 的特 点
时 问 以及 上 网费 用 。

网 民们 为 了 提 高 网 上 聊 天 的 效 率 或 某 种 特 定 的 需 要 而 采
取 的 交 流 方 式 , 而 久 之 就 形 成 为 一 种 特 定 的语 言 。 网 络 久
语 言 总 的 来 说 指 四 种 情 形 : 一 种 是 和 互 联 网 有 关 的 专 业 第 术 语 , 鼠标 、 件 、 件 、 毒 、 带 等 ; 二 种 是 网络 新 闻 如 硬 软 病 宽 第 使 用 的 语 言 ; 三 种 是 网 络 文 学 使 用 的语 言 ; 四 种 是 网 第 第
供 了多 种 渠 道 , 富 和 方 便 了 人 们 的 生 活 。随 着 网 络 交 际 丰 和 娱 乐 的不 断 发 展 , 络 语 言应 运 而 生 。 网 络 语 言 最 初 是 网
的 一种 特定 理解 和应 用 , 们 对 某 些 英 语 词 汇 和 句 子 进 行 他 改 造 , 作 出 一 些 与 传 统 书 面 英 语 形 式 不 同 的 网 络 英 语 形 创 式, 比如 :f b yf ed 、f gr fi d 、 ( o ) Ur yu b( o r n ) g( i r n ) u yu 、 ( o i l e
关 键 词 : 络语 言 ;创 新 性 ; 网 不确 定性 ; 导 引
中 图分 类 号 : 0 G2 6

浅析网络流行语的构词方式和特征

浅析网络流行语的构词方式和特征

浅析网络流行语的构词方式和特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流行语不断涌现,成为社会语言中一种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致力于分析网络流行语的构词方式及其特征。

一、网络流行语的构词方式网络流行语主要通过不同的构词方式形成。

(1)童话语童话语·童谣是网络流行语的一种构词方式,通过简洁有趣的语句,使特定情景更形象生动。

如:“白雪公主与七位小矮人”、9婴熊的故事”等,在微博、微信等网络上大量使用。

(2)拼音缩写网络上广泛使用拼音缩写,以表达某种情绪或意义。

如:“哈哈”(HaHa)表示开心,“大家一起来(dajia yiqi lai)”表示所有人一起参与。

(3)英文及混合语英文及混合语也是常见的构词方式。

混合语是将中文与英文混合组成。

例如,在网络上流行的“滚出去!真空!”(Gone out! Vacuum!),表达的是对某种行为的憎恶,也是一种较为生动的语言表达方式。

二、网络流行语的特征(1)简短而易懂网络语言特点是简短而易懂,多用一句话来表达某种情绪或价值观。

例如:“人到中年”(Renzhongnian),用来表示人从年轻到中年,多变化一下,就能配合不同场合,如:“人到中年,精神自然更佳”。

(2)以网友为中心网络流行语通常以网友为中心,有大量的模仿、致敬、互动等,可以紧密地结合,并得到网友的肯定和喜爱。

(3)模仿自然大众文化网络流行语的发展受到自然大众文化的影响很大,如童话故事、影视剧台词等,它们被网友们大量使用,也在不断地演变着。

综上所述,网络流行语是一种新型的语言表达方式,其形成主要通过童话语、拼音缩写、英文及混合语等构词方式。

它具有简短而易懂的特点,以网友为核心,模仿自然大众文化。

网络流行语对于网络传播和社会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也是网络文化中特有的语言文字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语言语法特点浅析【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信息时代已经悄然而至,网络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鉴于网络沟通下的便捷性,人们传统的沟通方式也变得更为简单快捷,网络语言作为这种应时而生的新事物,因其通俗易懂、简快明了的特点,而深的广大网友的青睐于热衷。

那么如何看待网络语言这种文字语言的新变化,并解剖分析其成因与构造。

因此,笔者将从语言语法的角度,对当下的网络语言在词性转换、句式结构等方面做一简要分析,以便更为直观的把握网络语言的发展趋势、了解其发展的客观规律。

【关键词】网络语言;语法;特点;词汇;语句前言网络语言是通过将一些传统词汇进行改编而形成的,是传统语言的延伸形式。

随着网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使用率增加,网络语言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地方。

网络语言是在互联网上使用并流行到日常生活中的语言,是一种新的媒体语言①。

网络语言与传统的活语言相比,具有不同的特征,网络语言更具多变性。

生活中我们在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多数情况下都是遵守着语言的语法,而在互联网上使用网络语言时,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个人喜好进行沟通。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语言已经成为在网络上进行沟通的重要基础。

网络语言虽然颠覆了传统的语言模式,但是它依然是依托在传统语言形式上的,网络语言根据不同的地域的特色形成的,网络语言在语法上有较大的突破,但是它并没有脱离语法,依然是有据可依,依然具有传统的语法特征。

网络语言与传统语言间是有一定的互动,它是会受到传统语言制约的,但是网络语言对传统语言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研究网络语言,尤其是其特别的语法特点,对我们了解网络语言的形成、发展,更全面的了解人类的语言,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与参考意义。

一、网络语言的涵义与发展1、网络语言的涵义关于网络语言的涵义定位,由于缺乏统一的被认可的理论标准,因而尚无定论,出现了诸多较有说服性的观点。

笔者在综合考量与比较之后,发现国内较为为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如下几种:一、麒可认为,网络语言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网络语言是指伴随着e时代、网络时代的出现,形成的与电子技术、网络有关的“另类语言”。

狭义的网络语言,则特指在网友之间广泛传播的语言脚本。

二、周洪波主张,网络语言作为一种出现在人们网络交流中的语言形式,根据其内容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三种,即网友在论坛和博客等网络交流平台上的日常习惯用语,以及与网络服务相关的特别用语与或专业术语。

三、于根元在其主编的《中国网络语言词典》一书中,这样定位了“网络语言”的涵义:网络语言作为互联网的产物,在网络编织营造的虚拟空间里,人们表达思想、①王建文:《网络语言的现状、分类、流行及发展趋势探析》,怀化学院学报,2007年。

情感的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它们迥异于现实生活中的习惯性表达,出现了一些让人百思不得其解、哭笑不得的网络语言。

为了加快信息的输入速度,一些网民有意、无意中,对汉字抑或英文词汇进行组装,出现了符号、图片的随性连接与镶嵌②。

以上为当下具有代表性的定义,由于定义者所站的角度不同,因而对网络语言的定义有诸多差异。

这种差异性的认识与定义,对尚处于发展状态中的网络语言都是合乎情理的。

对如何形成网络语言统一标准的定义,笔者窃以为,一是需要达成语言评价标准的共识。

二是在网络语言消逝之后,抛开一切肤浅感性的干扰,冷静的纵观横较的进行分析定义。

2、网络语言的发展网络语言作为互联网环境中的一种特殊语言,是网络信息传播开放式、互动式、即时性的产物,它是网民们集体智慧的作品。

然而纵观网络的发展历程,它并非是平地突起、横空出世的,其依赖于互联网的大众化普及以及网民的热衷参与,而且其植根于传统文化,并巧妙结合了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

大略概括来,网络语言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以英文缩写为主体的阶段。

20世纪的最后十年是网络迅速发展的时期,此时期的网民多为网络专业性的人群,由于专业的需要,他们大都掌握一定的英语。

此外,电脑的相关程序也主要以英文输入为主,而交流的便捷性与输入的方便性,使得其更倾向于大量使用简洁明了的英文缩写。

比如,GF(girlfriend的缩写,意为女朋友),PPT(power point的缩写,意为幻灯片),PS(photo shop的缩写,意为拼图)等等。

由于其大多流传在以网络技术人员为主的小群体内,因而影响力相对有限。

其次,数字、拼音、符号、图片、汉字无序组合的阶段。

该阶段主要出现在本世纪最初的前五年内。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大众化、网民数量的惊人俱增,形成了庞大的网络群体环境。

大量没有经过严格训练的网民涌入,使得他们在网络信息交流中,囿于文字输入熟练度的欠缺,而无法快速有效的传达自己讯息、观点,一些网民试着有意无意的运用一些汉字拼音的缩略形式,来替代繁难的汉字。

或者,用一些数字的谐音、符号象征的脸谱等等多种形式。

例如,V5,是根据字母与数字的发音来表示威武。

201314,表示爱你一生一世③。

SG是“帅哥”的拼音缩写等等。

这一阶段的网络语言,表现为广大的网友发挥创造性的思维,灵活运用字母、数字、汉字的特点,较为多元化、散乱化。

最后,对汉字词汇结构进行重建、组装或者重新定义的阶段。

此阶段的时间范围大体为最近十年内,在这段时间内,网络语言得到了充分的开发,其使用范围已经超越了传统的互联网,进入到日常的生活面对面的交流中。

而在此之前两个阶段流行的网络语言形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取而代之以汉字的重组、重新定义。

网络语言的使用开始表现为有迹可循的规律性,而之前散乱化的现象逐渐减少,预示着网络语言的重归汉字化④。

例如,断②于元根:《中国网络语言词典》,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年。

③张润娟:《网络语言的发展趋势和立法规范研究》,河北法学,2007年。

④马慧茹:《网络语言的发展探析》,探索思考,2007年。

背山,原指一部电影名称,被赋予新的含义“男同性恋”。

屌丝,在一些地方的方言中指阴毛,被重新定义为无品粉丝。

在一些选秀比赛中人气暴涨的明星身后,出现大批的歌迷、粉丝等,他们的称谓因明星的名字而不同,例如,李宇春的粉丝为玉米,陈楚生的粉丝为花生等等。

这些网络语言既与时新的社会潮流变化相联系,又植根于本土文化的继承,表现为其语言的日趋标准化的趋势。

二、网络语言的基本类型及特点1、网络语言的基本类型网络语言是当下人际交流中的一道奇光异彩的风景线,由于使用者的不同,使用目的的各异,赋予了其匪夷所思的意义以及令人咋舌的组词构造等。

众多的网络语言虽然看似杂乱无章、无迹可寻,然而细致分析归类,其大致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谐音类。

谐音类的网络语言,又分为汉语谐音;符号、数字与字母的搭配组合谐音;以英语、外语为主的外语谐音;数字的谐音等。

一些谐音类的网络语言大多是网友在文字输入时无意偶得,因为,汉字本身读音与意思的特色,使得同音的汉字存在一些令人嬉笑的意思区别,其出现往往带有意想不到的幽默、诙谐、调侃的效果,因而一经流传便被疯狂使用。

例如,网络游戏中水平较高的玩家简称为“高玩”,而一些网友则戏称为“睾丸”;数字“7758”意为“亲亲我吧”⑤;在时势新闻报道中,一些网友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时,虐称其为“霉国”或者“霉菌”等,个性化的语言依附于略带戏谑的汉字上,体现了网友在网络语言中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2)缩减省略类。

缩减省略类的网络语言分为汉语类与英语类,其中汉语类又多表现为汉语原有同义词的缩略、保留汉语原意的缩略、汉语拼音字母的缩略。

例如,高大上,意为高端大气上档次;喜大普奔,意为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奔走相告;JJ,意为姐姐。

英语类的缩略语言,则表现为摘去英语单词的首位字母进行组合。

例如,BB,意为宝贝,取词汇于英文字母baby;FTF,意为面对面,取词于英文face to face等。

(3)旧词新解类。

旧词新解类又称为转义类,其中多采用借代、比喻等修辞手法,或者是对愿意进行引申、曲解、转移,借用原有的文字结构形式,赋予新的内涵或蕴意⑥。

例如,充电,意为短时间内补充新知识;灌水,意为在一些论坛或贴吧上发表与事实相悖的观点等。

(4)叠音词。

一些颇有童心的网友,依据儿童语言的形式发明的一种散发可爱、萌动气息的网络语言,在一些带有女孩气、男孩气较重的人群中十分流行。

例如,东东,意为东西;觉觉,意为睡觉;笨笨,意为笨蛋。

(5)针对时事热点或套用影视人物、台词类。

创作源于生活,一些细心的网友将一些经典的影视人物或台词套用在生活中,而瞬时形成大量使用的语言。

例如,2014年春晚的小品《扶不扶》中的经典对白,“你这么顽皮,你家人知道吗?”,被套用为各种体,如“你这么风流,你老婆知道吗?”等。

此外,网友根据时政新闻热点,创造出了一些喜闻乐见的词语,如当下国家处理的一批问题官员,在网络上就流传开了“季挖挖”暗指季建业,“李拆⑤邓文彬:《网络语言的定位与规范问题》,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9年。

⑥刘晓凯:《浅析网络语言的基本类型与特点》,语文学刊,2012年。

城”暗指李春城。

戏谑的称谓中,既讽刺了问题官员的丑恶嘴脸,又反映了当下国家反腐的深得民心、大快人心。

2、网络语言的特点网络语言作为人类语言中的一种,既具有普通语言的共性,又有其特别的个性特点。

首先,语言本身是一种感情得以抒发表达的载体,作为人类所分享、使用的语言,它的每一个枝节都打上了人类感情与思想的烙印与痕迹。

网络语言作为时下网民因生活而作的产物,是对真实生活的反映抑或对郁结与理想的抒发,因而它植根于现实的社会生活,富有生活的气息。

其次,较之于规范、正式的汉语词汇,网络于洋缺少挣脱了繁冗的外在限制,专心致志于讯息的传达,因而生就一副新颖出奇、简洁明快的风格。

看似简单的文字里,蕴含着惊人的力量。

略显怪异的文字里,透露着鲜明的个性。

再者,网络语言的使用者大多是一个倡导个性解放,富于创造力的群体,他们热爱生活,关心时事,充满乐观与自信。

因而在其网络交流语言的使用中,亮点迭现,散发着智慧与幽默的光芒,其诙谐、幽默的网络语言往往能给人以轻松愉悦之感。

最后,流星耀眼的光芒,以短暂的生命为代价。

语言本身的类推性,使得网民能够轻易的利用、模仿,并将之迅速传播,例如,根据“猪坚强”,网友们创造了“牛坚强”、“驴坚强”“猫坚强”等等。

然而其内涵的匮乏,使得在社会热点的迁移变化之后,其关注度又会迅速降温,使用频率急剧下降,甚至被人们戏称“老土”的表现。

三、网络语言的语法分析网络语言作为网络交流中信息传播的载体,使用场合与使用者的针对性与特殊性,使得其语言的表达形式一反传统语言的中规中矩,表现为更多的灵活性欲随意性。

相较于人们的日常用语,其标志性的特点体现在具有多种表现形式的语法变异上⑦。

而在使用上更为灵活,而且摆脱了传统语法的规范性束缚,深得广大网友等诸多使用者的青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