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能概况
我国近海风能资源概况.-中国气象局

附件我国近海风能资源概况我国是海洋资源极为丰富的国家,共拥有长度约1.8万km 的大陆海岸线、200多万km2的大陆架和6500多个岛屿,管辖海域面积近300万km2。
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资源中心依托全国风能详查工作,建立风能资源数值模拟评估系统WERAS/CMA,初步模拟得到我国近海70m高度风能资源图谱。
模拟结果显示,台湾海峡是我国近海风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风能资源等级在5级以上,广东省近海海域的风能资源等级在3~5级之间,北部湾海域风能资源为2~4级,海南岛西部的东方市近海海域具有4级的风能资源。
从福建省往北,近海风能资源逐渐减小,渤海湾的风能资源又有所加强。
浙江省近海的风能资源为3~5级;上海市近海3级;江苏省近海3级;山东省近海为3~4级;河北、天津和辽宁近海风能资源为3~4级。
福建、浙江南部、广东和广西近海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主要是夏季台风和热带低压活动频繁造成的。
考虑到近海风能资源潜在开发量在不同的离岸距离条件下有着明显的差别,按照离岸20km、50km,以及水深5~25m条件下,分别对风能资源潜在开发量进行初步分析。
我国近海离岸50km以内,4级以上的风能资源潜在开发量为2.34亿kW,3级以上的风能资源潜在开发量为3.76亿kW;离岸20km以内,4级以上的风能资源潜在开发量为0.68亿kW,3级以上的风能资源潜在开发量为1.4亿kW;近海水深5~25m以内,4级以上的风能资源潜在开发量为0.92亿kW,3级以上的风能资源潜在开发量为1.88亿kW。
从3级及以上风能资源中3级风能资源所占比例来看,离岸20km的海域范围内3级风能资源占51.4%,离岸5~25m水深的海域范围内3级风能资源占45.2%。
渤海湾、江苏和上海近海以及杭州湾的风能资源可利用面积明显高于我国的其他近海海域,其中渤海湾的风能资源等级以4级为主,广西北海以外的北部湾海面风能资源等级为3~4级,江苏省和上海近海以及杭州湾的风能资源等级为3级。
新疆地区风力概况

新疆地区风力概况
(1)年可用时数〉5000h为有效风能稳定区,包括内蒙古中西部、东北平原局部、山东和辽东半岛、青海西部、西藏中北部和南部、以及江苏、浙江、福建、广西等省的沿海地带,最高值在浙江石浦,年累计达7737.6h。
(2)年可用时数在4000?5000h之间为有效风能较稳定区,分布在内蒙古大部、东北平原、山东西部、江苏沿海、安徽局部、宁夏和甘肃南部、新疆北部、西藏中北部和南部、云南东部和海南西部沿海。
路及自然环境方面都具备了建设大型风电场的成熟
条件和三塘湖-淖毛湖风区,交
通、输电线路及自然环境还不尽人意,可作为中期规划区;哈密东南部风区和罗布泊风区自然条件比较恶
劣,交通不便,又无大电网,可作为后备开发区。
评价与分析风能资源开发潜力,目标为陆上lOm高度,并划分风资源区域分布格局。从评价结果看,我国各区域的风能规模化利用潜力存在较大的差异,内蒙古中部和西部、河西走廊,以及江苏、浙江、福建和海南西部沿海幵发潜力最高,自然和人文环境限制少,风能自然资源优越,大规模并网发电的可行性最大。其次,风能资源比较丰富,包括内蒙锡林郭勒和呼伦贝尔高原、新疆东部和西北部、东北平原、河北北部、云南南部及东部沿海局部地带,这些地区也适于规模化风电开发。
农村风能发电技术研究

农村风能发电技术研究农村地区是我国能源资源分布不均衡的地区之一,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电力供应不足的问题一直存在。
因此,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成为解决农村电力供应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各种可再生能源中,风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因此,农村风能发电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农村风能资源概况农村地区的风能资源具有一定的特点,包括风速、风向、风能密度等。
通过对农村地区风能资源的详细分析,可以为农村风能发电技术的选择和设计提供重要的依据。
二、农村风能发电技术分类目前,农村风能发电技术主要包括风力发电机组、风能储能技术、风能利用技术等。
不同的技术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技术方案。
三、农村风能发电技术的应用案例通过对一些农村地区的风能发电项目进行案例分析,可以了解不同技术方案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和经验,为今后的项目设计和实施提供借鉴。
四、农村风能发电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我国可再生能源的不断完善和技术的不断进步,农村风能发电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未来,农村风能发电技术将朝着更高效、更可靠、更经济的方向发展。
五、农村风能发电技术的优势和挑战农村风能发电技术具有清洁、可再生、资源丰富等优势,但也面临着技术成熟度不高、设备成本较高、电网接入难等挑战。
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可以逐步解决这些挑战,推动农村风能发电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六、结语农村风能发电技术是我国农村能源供应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可以更好地解决农村电力供应问题,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研究机构和企业投入到农村风能发电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中,共同推动我国农村能源产业的发展。
风能资源的开发现状

综述
• 我国的风能资源的开发已经有20多年的 历史了,风能的发展在最近的5年中取得了 迅猛的发展。风能的开发主要集中在风电 的开发上,我国的风电产业迅猛发展,一 度跃居世界第二,但也因为盲目的发展存 在许多问题。我国未来的风电开发将逐渐 从风电的开发上转向风电的利用效率提高 上。
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图
我国风能资源的评估
• 中国陆地10m高度层风能资源的理论值: 可开发储量分别为32.26亿kW和43.5亿kW、 技术可开发量分别为2.53亿kw和2.97亿kw。
• 中国陆地上离地面50m高度层风能资源 潜在开发量约23.8亿kw,技术可开发量可以 达到14亿kw。
• 初步估计,我国5米至25米水深线以内近 海区域、海平面以上50米高度可装机容量 约2亿千瓦 。
我国风能资源的开发现状
• 风电产业现状 • 风电制造业现状 • 地域风电发展现状
风电产业现状
风电制造业现状
地域风电发展现状
地域风电发展现状
我国风能开发存在的问题
• 风电市场竞争激烈 • 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评估过高 • 国内风电产业链发育不完善 • 并网难 • 风电产业问题 • 风能资源利用水平低
风能所具有的全球范围内的巨大蕴藏量、 可再生、分布广、无污染的特性,使其不 论从增强能源安全方面。还是从保护环境 方面,都已经成为各国替代能源的首选。
据估计到达地球的太阳能中有大约2% 转化为风能,总量十分可观,全球可利用 的风能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还 要大10倍。
我国风能概况
我国风能资源的条件优厚,我国位于亚 洲大陆东南、濒临太平洋西岸,季风强盛: 冬季季风在华北长达六个月,东北长达7个 月,东南季风则遍及我国东部半壁江山。
国外风能开发利用概况及其借鉴

气象科技合作动态 2 1 年 第 4 00 期
2 7
与 二 氧 化 硫 和 氮 氧 化 物 等 全 球 环 境 和 区域 环 境 保 护 的 需 要 , 达 国 家 开 始 发
已经 探 明 的 能 源 储 量 只 有 9 O年 的 开 采 量 。也 就 是 说 , 规 能 源 总 有 一 天 常
力 发 电 的技 术 研 究 和 开 发 。在 这 一 阶 段 , 国政府 的政 策 基 本 上 是 一 致 的 。 各 这 种 支 持保 证 了风 力 发 电技 术 研 究 的
生 温 差 , 而 引 起 大 气 的对 流 运 动 形 从
成 风 。据 估 计 , 达 地 球 的 太 阳 能 虽 到 然 只 有 大 约 2 转 化 为 风 能 , 其 总量 但 仍 是 十 分 可 观 的 。全 球 风 能 约 为 2 7 .4
风 车 提 水 , 1世 纪 风 车 在 中东 已被 广 1
( ) 点 示 范 及 工 业 化 生 产 工 业 2试
化 应 用 阶段 : 9 3年 的石 油 危 机 之后 , 17 风 力 发 电作 为 能 源 来 源 多 样 化 的措 施 之 一 , 人 了 许 多 国 家 的 能 源 规 划 之 列 中 。政府 对 风 力 发 电 技 术 的 工 业 化 应
泛 应 用 。1 3世 纪 风 车 传 至 欧 洲 , 4世 1
纪 已成 为 欧 洲 不 可 缺 少 的 原 动 机 。在
荷 兰 , 车 最 初 用 于 莱 茵 河 三 角 洲 湖 风
地 和 低 湿 地 的汲 水 , 后 又 用 于 榨 油 之
用 给 予 了大 力 扶 持 。通 过 减 税 、 税 、 抵
会 枯 竭 , 且 它 的使 用 会 排 放 C z 造 而 O , 成 全 球 温 室 效 应 , 响 生 态 和 人 类 社 影 会 的 生 存 环 境 。 因 此 , 界 各 国 的 当 世
风力发电项目方案概要

风力发电项目方案概要目录一、项目背景1、中国风能源概况中国属于地球北半球中纬度地区,在大气环流的影响下,分别受副极地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和赤道低压带的控制,北方地区主要受中高纬度的西风带影响,南方地区主要受低纬度的东北信风带影响。
陆地最南端纬度约为北纬18度,最北端纬度约为北纬53度,南北陆地跨35个纬度,东西跨60个经度以上。
独特的宏观地理位置和微观地形地貌决定了中国风能资源分布的待点。
在宏观地理位置上属于世界上最大的大陆板块一一欧亚大陆的东部,东临世界上最大的海洋一一太平洋,海陆之间热力差异非常大,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分別受大陆性和海洋性气候相互影响,季风现象明显。
北方具体表现为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受来自大陆的干冷气流的影响,寒冷干燥,夏季温暖湿润;南方表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受來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影响,降水较多。
中国对风能资源的观测研究工作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国气象局先后于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末进行了两次全国风能资源的调查,利用全国900多个气象台站的实测资料给出了全国离地面Iorn高度层上的风能资源量。
据资料介绍,当时我国的风能资源总储量为32. 26亿庙,陆地实际可开发量为2. 53亿kW,近海可开发和利用的风能储量有7. 5亿kW o根据中国气象局于2004〜2006年组织完成的最新的第三次全国风能资源调查,利用全国2000多个气象台站近30年的观测资料,对原有的计算结果进行修正和重新计算,调查结果表明:我国可开发风能总储量约有43.5亿戚,其中可开发和利用的陆地上风能储量有6〜10亿kW,近海风能储量有1〜2亿戚,共计约7〜12亿庙。
下图为:中国有效风能密度分布图,深颜色显示了风能丰富地区的分布。
(1)“三北”(东北、华北、西北)风能丰富带该地区包括东北3省、河北、内蒙古、甘肃、青海、西藏、新疆等省区近200千米宽的地带,是风能丰富带。
该地区可设风电场的区域地形平坦,交通方便,没有破坏性风速,是我国连成一片的最大风能资源区,适于大规模开发利用。
风力发电概况

风力发电概况电气1101王昭然1110430101风能是一种干净的可再生能源。
太阳辐射对地球表面的不均匀性加热是风的主要成因。
太阳辐射到地球表面,由于海洋、陆地、沙漠和森林等吸收热量不同,再加之季节变化和昼夜温差的影响,导致地表各处散热的情况也不同。
散热多的地区,靠近地表的空气受热膨胀,压力减小,形成低气压区。
空气从高气压区向低气压区流动就产生了风。
地球自转、公转的影响和地形、地貌的差异,加剧了空气流量和流向的变化,造成风速和风向的变化。
地球上大约有2%的太阳能被转化成风能。
矿物燃料在利用过程中排放CO2、SO2、NO、CO等气体,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温室效应,产生酸雨等现象。
目前,各国对环境保护、能源短缺等问题日益关注,均在努力发展风力发电,促进可持续发展,减少有害气体排放。
风力发电既有效地利用了自然资源,又保护了自然环境,还解决了偏远地区人们的用电需求。
1973年发生石油危机以后,西方发达国家为寻求替代石化燃料的能源,在风力发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上投入了相当大的人力和资金,充分综合利用空气动力学、新材料、新型电机、电力电子技术、计算机、自动控制及通信技术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开创了风能利用的新时期。
德国、美国、丹麦等国开发建立了评估风力资源的测量及计算机模拟系统,发展了变桨距控制及失速控制的风力机设计理论,采用了新型风力机叶片材料及叶片翼型,研制出了变极、变滑差、变速恒频及低速永磁等新型发电机,开发了由微机控制的单台和多台风力发电机组成的机群的自动控制技术,从而大大提高了风力发电的效率和可靠性。
中国风能资源的分布可以分为4种类型:1、风能丰富区:该地区风能密度大于200W/m2,3~20m/s风速的年累计小时大于5000h,6~20m/s大于2200h,8~20m/s大于1000h。
主要有3个地区:东南沿海、山东和辽东半岛沿海及其岛屿;内蒙古和甘肃北部;松花江下游地区。
2、风能较丰富区:该地区风能有效密度为150~200W/m2,3~20m/s 风速的年累计小时为4000~5000h,6~20m/s的为1500~2200h,8~20m/s 的为500~1000h,也主要有3个地区:沿海岸区;三北的北部地区;青藏高原中部和北部地区。
2022年行业分析风力发电行业概况

风力发电行业概况2022年1-2月,风电利用小时数为387小时,较去年增加83小时,同增28%,也显示弃风限电持续改善。
随着世界各国对环境问题熟悉的不断深化,以及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技术的不断提升,近年来全球风力发电行业高速进展。
以下对风力发电行业概况分析。
风力发电行业概况分析,中东部常态化是1-2月风电装机高增长的主要缘由。
2022年1-2月风电新增装机4.99GW,较去年增加2.03GW,同比增长68%,由于三北红六省1-2月并未解禁,同时分散式风电也没有完全铺开,风力发电行业分析认为风电新增装机高增长主要来自于中东部常态化规律的兑现。
风电月度新增装机(GW)风能是一种清洁而稳定的新能源,在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日益严峻的今日,风力发电作为全球公认可以有效减缓气候变化、提高能源平安、促进低碳经济增长的方案,得到各国政府、机构和企业等的高度关注。
现从五大进展瓶颈来分析风力发电行业概况。
(1)限电问题风力发电行业概况分析,“三北”地区是中国开发风电最早的地区,也是火电、光伏发电建设最为集中的地区。
该地区已建成各类发电模式的装机总容量远远超过了本地区电网输出力量的上限,故限电问题极为突出。
国家为此已规划建设特高压输电网络,但在短期内限电问题仍旧很突出。
(2)高成本风力发电行业概况分析,我国风电产业总体生产成本偏高,市场对风电上网电价的接受力量差,风电产业的进展严峻依托于国家政策性电价补贴,风电自主化生存力量差。
因此,有效降低风电生产电价是现今中国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以2022年前3个季度为例,我国新能源加上水力发电装机容量已占全国新增装机总量的70%,给国家能源建设投入造成了严峻的负担,这种进展模式不符合商业规律。
(3)自主创新力量差风力发电行业概况分析,我国风电产业起步较晚,风电产业的快速扩张主要依托于进口国外技术的方式完成。
虽然经过20多年的研发与阅历积累,我国风电产业自主创新研发力量有了长足的进展,但仍与国外先进风电技术存在较大的差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展目标
• 十一五风能发展规划
规划布局和建设重点 技术和产业发展 组织实施和保障措施
风能发展目标 在“十一五”时期,全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约900万千瓦, 到2010年,风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000万千瓦。同时,形成国内 风电装备制造能力,整机生产能力达到年产500万千瓦,零部 件配套生产能力达到年产800万千瓦,为2010年以后风电快速 发展奠定装备基础。结合无电地区电力建设,积极培育小型风 力发电机产业和市场,到2010年,小型风力发电机的使用量达 到30万台,总容量达到7.5万千瓦,设备生产能力达到年产 8000台。
二、风力发电的优点和缺点: 风力发电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 优点:
• 风能是非常清洁的能源,它在转换成电能的过程中,基本上 没有污染排放,所以它几乎不对环境产生任何污染。 • 风能又是可再生的,风力发电不需要消耗宝贵的不可再生资 源,它的能源可以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因此风力电 既环保又节能。 • 在所有清洁能源中,风力发电技术也是最成熟的,风力机组 正在向大型化发展,单机容量达数兆瓦,风电价成本也下降 较快。 • 风电与火电、水电及核电相比,建设周期短、见效快,如果 不算测风周期的话,建成一个大型风电场只需要不到一年的 时间,因此风电一直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清洁能源。
图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水平轴风轮机
图2 垂直轴风轮机示意图
图1是一种水平轴风轮机。高高的机架上装着一个可以在 水平方向转动的工作台,台面上有发电机。台架的尾部装有一 个尾舵,它靠风力来回转动,让风轮总是迎风转动。巨大的风 轮叶片有十几米长,转动起来的力量是很大的。 在丹麦日德兰半岛北部的奥尔堡,有一座巨大的风车。安 装风车和发电设备的钢筋混凝土塔有13层楼高,塔顶直径3米, 塔底直径6米。风车的叶片长27米,一个叶片就有5吨重。在风 力推动下,巨大的风车每分钟转40转。风车后边的雪茄烟形状 的机舱里安放着发电机,它每年可发电400万千瓦时。 这座巨大的风力发电机,是一所中学、一所师范大学和一 所“旅行大学”的教师和学生筹资建成的,没有向政府和工业 界要一分钱。工程设计、建造以及部分零件的制造,都是数百 名学生和教师一起完成的,只聘请了4位工程师和专家作指导。 这是世界上业余爱好者制作的最大的风车。
规划布局和建设重点 重点建设30个左右10万千瓦以上的大型风电场和5个百万千 瓦级风电基地,做好甘肃、内蒙古和苏沪沿海千万千瓦级风电 基地的准备和建设工作。 充分发挥“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风能资源优势, 建设大型和特大型风电场。在河北、内蒙古、甘肃、吉林等地 建设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到2010年,河北和内蒙古的风电总 装机容量分别达到200万千瓦和300万千瓦以上,已投产及开工 建设的总规模分别达到300万千瓦和400万千瓦左右;甘肃风电 装机容量达到100万千瓦以上,已投产及开工建设的总规模达 到400万千瓦左右;吉林、辽宁风电总装机容量分别达到50万 千瓦,已投产及开工建设规模分别达到100万千瓦左右。
2008年世界风电产业发展概况 2008年世界风电产业发展概况
2008年,全世界新增风电装机容量2726万kW,其中海上风 电机组新增装机容量为35万kW。截至2008年12月底,全世界累 计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2l亿kW,详见表l。装机容量增长率为29 %,比2007年的26.6%又有提高。目前,已安装的风电机组年 发电量达到2600亿kwh,相当于全球电力消耗的1.5%,在某些 国家和地区,风力发电甚至占到40%以上。2008年,风能产业 营业额为400亿欧元,全球雇员达到44万人,而2007年仅有35万 人。根据目前的增长趋势,世界风能协会预测到2020年,全球 总装机容量可能会达到15亿kW。 同2007年(新增装机容量19776MW)相比,2008年又创造了新 增容量的另一个记录(27261MW)。主要新增装机容量的市场在美 国(835lMW)、中(6298MW)、印度(1737MW)和欧洲,详见图3。
表1 2008年底全球累计装机容量前十的国家 年底全球累计装机容量前十的国家
图3 2008年各国在风电新增装机容量中的占有率
图4 2007、2008年全球风电总装机容量占有率前10名的国家
四、我国风力发电发展的特点: 我国风力发电发展的特点:
• 风电场的装机容量不断扩大,风电场管理逐步规范 风电场的装机容量不断扩大, 一般说来,风电场的规模越大,其造价越低这就是所谓规模效 应。这种规模效应将使风电场单位千瓦的配套设施相对地下 降,如与电网配套设施的建设费用等。 • 风电技术日臻成熟 风电机组是风电场的发电设备,也是风电场的主要设备,其投 资约占风电场总投资60%~80%因此风电机组的制造水平将直 接反映一个国家风电的发展水平。为了尽快提高我国风电机 组的制造水平和满足市场的需求,国家采取了以下两条措施: ①引进国外成熟技术,吸收消化,以提高国产化机组的制造技 术。例如,已通过支付技术转让费的方式,从国外引进了 1500kW机组全套制造技术。目前,国内有关的风电机组制造厂 家的风电主机生产企业,已研制出1500kW机组的关键部件如发
三、我国风力发电现状及前景: 我国风力发电现状及前景:
• 50年代中期开始研制了小型现代风力提水机和发电装置。 • 60年代,一些风力机开始投入小批量生产。 • 70年代末,我国风能利用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主 要是小型风力发电机和风力提水机。 • 从80年代开始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我国风电产业发展势头 迅猛。数据显示,2008年新增风电装机容量630万瓦,总装 机容量累计达到1221万千瓦,成为继美国、德国、西班牙之 后世界第四的风电大国。风电设备制造厂商也由2007年的30 多家发展到2008年的70多家,增长了一倍还多。 • 按照2009年《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草案,力争用十多年时 间,在河北、内蒙古、甘肃、江苏、吉林等地形成几个上千 万千瓦级的风电基地,争取实现到2020年风电装机规模1亿 千瓦左右。意味着我国风电产业由此进入到快速发展时期。
技术和产业发展 提高风电技术研发能力,将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 再创新相结合,建立和形成以国内制造为主的风电装备能力。 支持技术研发能力较强的风电设备制造企业引进国外先进技术, 并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逐步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风电 技术和产品。“十一五”时期,继续促进已批量生产的国产化 风电机组的规模化应用,并实现向兆瓦级风电机组的升级换代。 在初步形成国内制造装备能力的基础上,采用技术引进、联合 设计、自主创新等方式,掌握1.5兆瓦及以上风电机组集成制 造技术,并开发了3兆瓦级的海上风电机组。发挥我国在机电 设备制造方面的优势,充分利用国内、国际市场,培育技术水 平较高、市场竞争力较强的风电设备配套零部件制造产业。
垂直轴的风轮机,也叫中国式风轮机,它的“祖先”是立 帆式风轮机,诞生在我国北方沿海一带,估计是在宋朝时出现 的。这种风轮机的轴与风向大体垂直,是竖直向上的,风帆总 是朝一个方向转动。 图2是我国研制的垂直轴风轮机示意图,竖直的轴在风吹 时转动,带动下部的发电机发电。这种风力发电站是大有发展 前途的。 我国适合风力发电的区域非常广阔,特别是东南沿海和西 北草原地区。这些区域的年平均风速分别达到6~8米/秒和 4~6米/秒,具有相当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电机、齿轮箱和叶片等,并且1500kW的机组其国产率已可达 90%。②采用与国外公司合作生产的方式引进技术,并允许国 外风电机组制造厂商在我国投资设厂。如国际著名的叶片制 造商丹麦的LM公司就在天津独资设厂生产。 • 风力发电成本逐步降低 由于风电机组是风电场的主要设备,因此风电机组的制造成本 将直接关系到风电场的总投资。但随着风电机组制造技术的 不断提高和机组性能的不断改进,其单机容量的不断扩大,这 将使风电机组单位千瓦的造价会明显下降,因此也随之使风电 场的造价下降。
在经济较发达的江苏、上海、福建、山东和广东等沿海地区, 发挥其经济优势和市场优势,加快开发利用风能资源,尤其在 苏沪沿海连片建设大型风电场,形成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到 2010年,苏沪沿海地区风电装机容量达到100万千瓦以上。在 风能资源和电力市场优良的地区建成数十个10万千瓦级的大型 风电场。 在其他具有可利用风能资源的省(区、市),因地制宜发展 中小型风电场。加强对近海风能开发技术的研究,开展近海风 能资源勘察评价和试点示范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建设1~2个 10万千瓦级近海风电场试点项目,为今后大规模发展近海风电 积累技术和经验。
缺点: 缺点:
• 由于风能固有的不可预测性和不稳定性,使风电具有间歇性 的运行特征,无法保证稳定、持续不间断地发电,往往电网 处于用电高峰时风电发不出电来,而当电网处于用电低谷时 风电却可能满负荷发电,这就增加了电网调度难度,使风力 发电的供给与需求很难协调起来,增加了维持电网的稳定的 难度。 • 风力发电机组中的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的应用,风力发电机 组频繁的并网投切,也造成了电网的谐波污染、电压波 动和电压闪变。
风能及其利用
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一、风能概述: 风能概述:
• 风是地球表面上的大气受到太阳辐射而引起的部份空气的流 动,因而风能也是太阳能的一种转换形式。 • 据估计到达地球的太阳能中有大约2%转化为风能,总量十分 可观,全球可利用的风能比地球上可开发利用的水能总量还 要大10倍。 • 风能是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一种能源,其发电能力以每年约 30%的速度递增。 • 在自然界的能源中,风能是极其丰富的。据粗略估计,近期 可以利用的风能总功率约为106~107兆瓦,但是,这笔巨大的 自然财富还有待人类去大力开发。
我国是利用风能最早的国家。 我国是利用风能最早的国家。早在2000多年以前,利用风力 驱动的帆船已经在江河中行驶,明代开始应用风力水车灌溉农田, 并且出现了用于农产品加工的风力机械。 现代利用风能的主要方式是风力发电,它的核心是风轮机。 现代利用风能的主要方式是风力发电,它的核心是风轮机。 风轮机可以分为水平轴和垂直轴两大类。
图4 为2007、2008年全球风电总装机容量占有率前10名的国 家。可以看出截至2008年,美国累计装机总容25170MW,坐上 世界第一把交椅;德国累计装机总容量达到23902.8Mw,位居世 界第二,但它在新增容量(1656MW)方面却落后于中国和印度。 根据目前增长趋势,到2009年底,中国累计总装机容量将 达到2000万kW;2010年底,中国累计总装机容量将达到3000万 kW。业内专家预测,到2020年,中国累计总装机容量可能会超 过1.2亿k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