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堆肥参数影响

合集下载

污泥堆肥

污泥堆肥

目前我国城市污水污泥(包括二级河道淤泥、下水道通挖污泥及污水处理厂污泥),大部分还未经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处理和处置,没有正常的出路,不但成为城市及污水处理厂的负担,而且污泥的任意排放和堆放对周边环境造成新的污泥已经触目惊心,使建成的城市排水、河湖等设施及城市污水处理厂不能充分发挥消除环境污染的功能。

既使建有消化池处理污泥,但未经无害化处置,污染程度虽有所减轻,但仍不符合污泥农用标准而造成二次污染。

然而,城市污水污泥会造成污染,但经妥善处理处置后进行综合利用,也能达到污泥资源化。

污泥中的有机物分解产生的腐殖质可以改良土壤避免板结,污泥中丰富的氮、磷、钾等则是植物和农作物生长不可缺少的营养物,城市污泥营养成分与农家肥的对比见下表所示:污泥肥料类有机份 % 氮 % 磷 % 钾 %生污泥消化污泥生污泥消化污泥生污泥消化污泥生污泥消化污泥城市污水污泥 55 ~ 69 48 ~53 2.6~5.4 2.4~3.9 1.2~1.5 1.2~3.5 0.28~0.4 0.32~0.43猪厩肥 25.0 0.45 0.083 ——马厩肥 25.0 0.58 0.122 ——牛厩肥 20.0 0.34 0.070 ——羊厩肥 31.8 0.84 1.100 ——除堆肥而外,污水污泥经干燥焚烧后,可利用热值,可发电,还可作为建筑材料而派上用场,因此,城市污水污泥的处理处置与资源化的相结合,必将成为城市污水污泥最佳的最终出路。

二、污泥堆肥技术发展动态:污泥处理处置方法有土地利用(用于农林业)、填埋、焚烧和海洋弃置。

据美国环保署估计,美国15300个城市污水处理厂中,年产干固体污泥769万吨,45%的污泥用于农林业,21%进行填埋,30%用于投弃海洋。

焚烧法由于能耗高,所以只占3%。

原西德年产干污泥约200万吨,农田利用占32%,填埋占59%,焚烧占8%。

日本55% 的污泥进行焚烧,35%的污泥进行填埋,约9%的污泥进行农田利用。

污泥堆肥对土壤环境和小麦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污泥堆肥对土壤环境和小麦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g t h fe to l d ec m p s i g o e v n a ol t n i ol n e t twa o n h ts u g o o t g a e t ee f c f u g o o t n h a y me t l l i n s i a d wh a .I sf u d t a l d ec mp s i s n p u o n c u d r d c e v t l ,o g nc ma t ra d TN o t n n t es u g ,wh l h o t n fTP wa n r a e n t e o l e u e h a yme a s r a i te n c n e ti h l d e i t ec n e t si c e s d i h e o c mp si g p o e s n po x e i n ,t e h a c e sn h o o tn r c s .I l te p r me t h e v n a n e ti s i a d wh a si c e s d wi i r a ig t e c n hn
环境 污 染 与 防 治
第3 2卷
第 8期
21 0 0年 8月
污泥堆肥对土壤环境和小麦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
李姝娟 李 向 东 郝 翠 李 洪远
( . 开 大 学 环境 科 学 与 工 程 学 院 , 津 3 0 7 ; . 国矿 业 大 学 环 境 与 测绘 学 院 , 苏 1南 天 0012中 江 徐 州 2 10 ) 2 0 8
Te hno o s c p tt e t d a he v rato fhe v e as,or nc m a t r,t a p os ho u TP) a o a c l gy wa om os r a e nd t a i in o a y m t l ga i te ot l h p r s( nd t t l n to n( ir ge TN ) c nt n rn he 1 fc m p tn e e ive tg t d A l x rm e s c nd t d t nv s i o e tdu ig t 5 d o o os ig w r n si a e . pote pe i ntwa o uc e O i e t—

模拟污泥堆肥碳氮浓度的变化

模拟污泥堆肥碳氮浓度的变化
态堆肥系统的建模,需 要考虑它的局限性。主要的限制是,需要达到高峰和成 熟温度的时间信息必须要先检验。峰值温度时间的准确 信息永远不可用。然而,达到峰值温度时的大概信息, 可以从文献(Keener and Marugg, 1992; Marugg et al., 1993),和从过去的经验与堆肥材料和堆肥系统中得到 。如果在线测量堆肥温度,成熟时间可以被分配到堆肥 的温度下降到32 / 33 ℃的时间。然而,在应用第二种建 模方法之前,模式检测需要进行验证和确认。此外,公 式基础上的实验条件是有限制的,不同的实际操作可能 产生不同的结果。
• 碳和氮的分布图(图1)分析表明,直到达到峰值温度 (表2)碳和氮的总量几乎不变。它也表明,达到峰值 温度后,此后的过程以一个几乎恒定的新的变化率继 续进行,直到达到成熟(32/33℃)。从成熟到结束的 过程中也有另一个恒定变化的速率。这些图反应了堆 肥过程中三个阶段变化的速率。
• 图2a显示了使用多级建模方法(式(1) - (2)),线性 代数 / 仿真实验5的结果。可以看到,该模型的预测被证 明得到了很好的测量值,除了在温度下降的高温阶段的第 6天至第12天期间有微小的偏差(图1)。证实了最大剩余 误差(约0.2%)非常小。用这种方法估计三个过程速率系 数(K 1,K 2,K 3)分别是0.0075,0.0013,和0.0077。 与此相反,当使用第二种建模方法时,图2b显示了最合理 的信息,获得θ= 1.0799和 k20= 0.0008。得到了很清楚的结 果,准确地描述了系统动力学。
结论
• 污泥堆肥过程建模为一个多阶段的过程,可以准确地描述 堆肥过程,在大多数堆肥实验中发现最后的碳氮比约15, 表明堆肥完全成熟,可以安全地用于农业目的。在堆肥过 程中,重金属含量低于可接受的限度,pH值下降到6.5。 pH值略增加到7.1时,堆肥温度很快增加到49 ℃ 。堆肥材 料的电导率从1.83dS/m下降到1.67 dS/m,一段时间后它逐 渐增加,从2.01到2.23 dS/m,并保持在2.33 dS/m直到堆 肥结束。动态污泥堆肥过程建模的重要阶段是以下几点: (一)过程起点到峰值温度,(二)峰值温度到成熟阶段 开始(32/33℃),和(三)成熟阶段开始到过程结束。

污泥堆肥技术方案

污泥堆肥技术方案

污泥堆肥技术方案1.引言污泥是城市污水处理厂常见的固体废弃物之一。

传统的处理方法包括填埋和焚烧,但这些方法存在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污泥堆肥技术作为一种有效的处理污泥的方法,不仅能够减少废弃物的量,还能够将有机物质转化为有机肥料,为农业生产提供营养。

本文将介绍污泥堆肥技术的基本原理、技术流程以及运营管理。

2.技术原理污泥堆肥技术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将污泥中的有机物质分解为水、二氧化碳和热量,最终形成稳定的有机肥料。

该技术通过控制温度、通风和湿度等因素,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

3.技术流程污泥堆肥技术的具体流程如下:步骤1:污泥预处理污泥在进入堆肥系统之前需要进行预处理,包括固液分离、粉碎和混合等操作。

通过固液分离可以去除大部分水分,粉碎可以增加污泥的表面积,有利于微生物的附着和分解。

混合可以将污泥和其他有机废弃物混合,提高堆肥效果。

步骤2:堆肥堆建立预处理后的污泥和有机废弃物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形成堆肥堆。

堆肥堆的尺寸和形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通常为长方体或圆锥形。

堆肥堆的底部需要通风和排水设施。

步骤3:微生物分解在堆肥堆中,微生物通过分解有机物质产生热量和二氧化碳。

为了保持适宜的温度,需要定期翻动堆肥堆,促进空气的流动和热量的传递。

同时,还需控制堆肥堆的湿度,保持适度的水分含量。

步骤4:堆肥成熟经过一段时间的分解和发酵,堆肥中的有机物质逐渐分解转化为稳定的有机肥料。

为了判断堆肥的成熟度,可以进行物理和化学检测,如温度、湿度、pH值、有机质含量等。

当堆肥的成熟度满足要求时,可进行包装和销售。

4.运营管理在实际的污泥堆肥运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管理:温度控制堆肥堆的温度是微生物活动的关键条件,应保持在适宜的范围。

可以通过增加有机物料的氮碳比、调整翻堆频率等方法控制温度。

水分控制堆肥堆的水分含量影响微生物的活动和有机物质的分解速率。

应通过加水或排水设施进行控制,保持适度的湿度。

污泥堆肥处理影响因素研究

污泥堆肥处理影响因素研究
t a h p r l i f t e h tt e up e i t h mo su e m o itr ma s fa to o o o tb e l d e i 0% , i o r l i s s r cin f c mp sa l su g s 8 t lwe i t s m i 3 0% ,a d te o tma trc n e s6 n h p i lwa e o tnti 0% ;t e p v l e o o o tb e su g s5 h H au fc mp sa l l d e i 2 ~ 8 8.wih t t e o tma H aue a 6 ~8. h p i Ip v l t7. 7.
p 值 为 7 6—8 7 H . .
关键 词 污 泥
堆肥
影 响 因素
研 究
S u y o a t r fe t g Tr a me to l d e Co p s t d fF c o sAf ci e t n fS u g m o t n
Y a i , i o g e y a g n u nJ We Y nj , uF nf g n i a
l 试 验 材 料 及 方 法
为 了能在实验 室充分研 究污泥 堆肥反应 的控 制 因素 , 两套试验 反应 罐 ( 3 0 m × 0 l , 设 0 0 m 5 0mT l
干物质计 ) 。但 在 污 水 得 到 处 理 和净 化 的 同 时 , 不得不 面对其副 产 品污泥所带 来的 二次污染 和处
( Isi t fE i n na ce c fS a x Pm’ c T iu n 0 0 2 1 n tueo m’o me tl in eo h n i r i e ay a 3 0 7; t r S n

施用污泥堆肥对土壤中铜、锌的形态分布影响研究

施用污泥堆肥对土壤中铜、锌的形态分布影响研究

19之 间 , 分 明 显 ; 有 机结 合态 有 影 响 , 值 在F



5.0
/ 、
4・0
3・o

2.0
1・ 0
O.O
NP

40
47
6O
80
l 00
1l 8
20 0 8年 l 2月
施 用 污 泥 堆 肥 对 土 壤 中 铜 、 的 形 态 分 布影 响 研 究 锌
25 0
施 用 污 泥堆 肥 对 土壤 中铜 、 的形 态 分 布 影 响研 究 锌
付 晓风
( 西省化学工业学校 江 江西 南昌 30 1) 302
摘 要 : 文 研 究 了施 用 污 泥 堆 肥 对 土 壤 中 铜 、 形 态 分 布 的 影 响 以 及 铜 、 的 不 同 本 锌 锌 形 态 对 生物 有 效 性 的影 响 。结 果 表 明 : 泥 堆 肥 施 人 量 的 增 加 对 铜 和 锌 的 碳 酸 盐 结 合 态 污 影 响 最 大 , 种 形 态 对 生 物 有 效 性 的 影 响 顺 序 为 —— 铜 : 机结 合 态 > 铁 锰 氧 化 结 合 态 > 各 有 碳 酸盐 结 合 态 >可 交 换 态 ; : 酸 盐 结 合 态 >有 机 结 合 态 >铁 锰 化 结 合 态 >可 交 换 锌 碳
2 材 料 与方 法
污泥 堆 肥 的土 地 利 用 可 以 增 加 土 壤 养 分 , 高 土 提 壤 有 机 质 含 量 、 善 土 壤 的 物 理 结 构 , 同 时 , 于 污 改 但 由 泥堆 肥 中 含 有 重 金 属 , 用 不 当 可 导 致 重 金 属 在 土 壤 使 中的 积 累 。 又 由 于 不 同 形 态 重 金 属 的 生 物 有 效 性 不 同 . 而研 究 污 泥 堆 肥 使 用 后 对 土 壤 中 重 金 属 的 形 态 因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技术 (10)堆 肥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技术 (10)堆 肥

堆肥4.1 一般规定4.1.2 堆肥在快速阶段中,具有很高的氧利用速率和产生较高的温度,熟化阶段的氧利用速率较低,温度逐步下降。

条垛堆肥作为仓内堆肥的后续工艺用于污泥熟化,从而完成整个堆肥过程。

4.1.3 含水率55%~65%时,堆肥很容易渗水并且有足够的孔隙允许适量的空气进入堆肥过程中,可通过返混干污泥和添加蓬松剂调节含水率。

条垛的含水率会随着水分的蒸发而减小,为了保持堆肥微生物的活性,在整个堆肥过程中,含水率不得低于45%(含固率不得超过55%)。

必要时应在堆肥过程中加水。

4.1.4 堆内温度应维持在(55~65)℃达到3d以上,以保障污泥产品性能满足病原菌的标准要求。

4.1.5 碳和氮是影响堆肥的重要营养物。

最为适宜的生物可降解的碳氮比(C:N)在20:1~40:1之间。

过低的碳氮比(小于20:1)会导致因氨的挥发而引起的氮的流失,并且会产生强烈的氨气味。

堆肥添加调理剂用于增加可生物降解的有机质量,调节营养平衡(碳氮比)。

理想的调理剂应是干燥、堆密度小、相对容易生物降解的物质。

4.1.6 堆肥添加蓬松剂用于提供结构性的支撑并增加空隙率以适合通气,通常的蓬松剂为长(2~5)cm 的木屑,以及废旧轮胎、花生壳、修剪下来的树枝等均可以作为蓬松剂使用。

当采用有机物作蓬松剂时,同时可以提高污泥的热值。

4.1.7 返混污泥用于调理生污泥,f1和f2必须根据试验或现有污泥处理工艺的运行经验确定,推荐参考值根据Roger Haug所著《Compost Engineering》中美国的工程经验和试验结果确定。

4.1.8 更高的含氧量需要更高的空气流量,从而导致堆内温度的下降。

含氧量下限可以保证堆内不存在厌氧区。

4.1.9 堆肥的设计中必须考虑臭味控制系统,以避免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1.10 干化污泥作为维持和构建土壤腐殖质的来源,可以保持土壤的正常结构和保水能力。

4.1.11 污泥堆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渗滤液,渗滤液中的COD、BOD、氨氮等污染物浓度较高,如果直接进入水体,会造成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污染。

污泥堆肥对青菜生长及重金属积累的影响

污泥堆肥对青菜生长及重金属积累的影响
褚艳春 , 葛 骁 , 魏思 雨 , 丁 敬 , 王 小治 , 封
( 扬州 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江苏 扬州 2 2 5 1 2 7 )


要: 采用盆栽方式 , 设 置 污 泥 堆 肥 施 用 比例 为 0 %、 1 %、 5 %、 1 0 %、 1 5 %、 2 0 %、 4 0 %、 6 0 %、 8 0 %和 l O O %( 重量 比 ) 共 1 O个 处 理 , 研
Gr o wt h a n d He a v y Me t a l Ac c u mu l a t i o n o f Br a s s i c a c h i n e n s i s Ap p l i e d wi t h S e wa g e S l u d g e Co mp o s t
理相 比 , 随污 泥堆肥施用量增加 , 青菜地上部 c u 、 C d 、 Z n 、 C r 和P h 含量呈增加 的趋 势 , C r 的含量在堆肥施用量大于 8 0 %时 , 高于食 品中污染物 限量标 准 0 . 5 mg ・ k g ~ , C d的含量在堆肥施用 量大于 6 0 %时 , 高于食 品中污染物 限量标准 0 . 2 m g ・ k g ~ , 而P h的含 量在 所
2 0 1 3 , 3 2 ( 1 0 ) : 1 9 6 5 - 1 9 7 0








2 0 1 3年 1 O月
J o u r n a l o fA g r o - En v i r o n me n t S c i e n c e
污 泥堆肥对 青菜生长及重金属 积累的影响
加而增加 , 1 0 %污泥堆肥处理青菜 鲜重为 5 8 . 1 1 g , 略低于 1 5 %处理 , 但无显著 差异 , 当污 泥堆肥施用量大 于 2 0 %时 , 青菜生物量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堆肥过程中的主要控制参数包括哪些?
堆肥过程中,应该综合考虑以下各个参数,力求达到最佳的堆肥条件。

(1)含水率堆肥原料的含水率对于发酵过程的影响很大。

水的主要作用包括两点:一是溶解有机物,参与微生物新陈代谢;二是调节堆体温度。

综合堆肥化各种因素得到的适宜含水率范围为45%~60%(质量比),55%左右最为理想。

堆肥原料中有机物含量低时,含水率可取低值。

当含水率超过65%,水就会充满物料颗粒间的空隙,使空气含量减少,堆肥将由好氧向厌氧转化,温度也急剧下降,其结果是形成发臭的中间产物(硫化氢、硫醇、氨等)和因硫化物而导致堆料腐败发黑。

故高水分物料应通过前处理进行调节。

(2)碳氮比(C/N) C/N影响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的速度。

微生物自身的C/N比约4~30,故有机物的C/N比最好也在此数值范围内,当C/N比在10~25之间时,有机物的分解速度最大。

当采用高碳氮比原料(如秸秆)垃圾进行堆肥时,需添加低C/N比废物或加入氮肥,以调整C/N比到30以下。

发酵后C/N一般会减少10~20,甚至更多,如果成品堆肥的C/N过高,往土中施肥时,农作物可利用的氮会过少而导致微生物陷于氮饥饿状态,直接或间接影响和阻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故应以成品堆肥C/N为10~20作标准来确定和调整原料的C/N比,一般认为城市固体废物堆肥原料,最佳C/N在(20~35):1。

(3)pH值期在消化过程中pH值随着时间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它是揭示堆肥分解过程的一个极好的标志。

pH值太高或太低都会影响堆肥的效率,中性或者弱碱性则最容易使生物有效地发挥作用,一般认为pH值在7.5~8.5时,可获得最大堆肥速率。

对固体废物堆肥化一般不必调整pH值,因为微生物可在大的pH值范围内繁殖。

但pH值过高时(如超过8.5),氮会形成氨而造成堆肥中的氮损失,因此当用石灰含量高的真空滤饼及加压脱水滤饼作原料时,需先在露天堆积一段时间或掺入其他堆肥以降低pH值。

(4)供氧量对于好氧堆肥而言,氧气是微生物赖以生存的条件,供氧不足会造成大量微生物的死亡,减慢分解速度。

但是提供过量冷空气则会带走热量,降低堆体温度,尤其不利于高温菌氧化过程,因此,供氧量要适当,通常实际所
需空气量应为理论空气量的2~10倍。

物料间的空隙率对于供氧非常重要,可视物料的组成性质而定。

(5)颗粒度堆肥化所需要的氧气是通过堆肥原料颗粒空隙供给的。

空隙率及空隙的大小取决于颗粒大小及结构强度,像纸张、动植物、纤维织物等遇水受压时密度会提高,颗粒间空隙大大缩小,不利于通风供氧。

因此,对堆肥原料颗粒尺寸应有一定要求。

物料颗粒的平均适宜粒度为12~60mm,最佳粒径随垃圾物理特性而变化,其中纸张、纸板等破碎粒度尺寸要在3.8~5.0cm之间;材质比较坚硬的废物颗粒度要求在0.5~1.0cm之间;以厨房食品垃圾为主的废物,其破碎尺寸要求大一些,以免碎成浆状物料,妨碍好氧发酵。

此外,决定垃圾粒径大小时,还应从经济方面考虑,因为破碎得越细小,动力消耗越大,处理垃圾的费用就会增加。

(6)碳磷比(C/P) 磷的含量对发酵有很大影响。

有时,在垃圾发酵时添加污泥,其原因之一就是污泥含有丰富的磷。

堆肥料适宜的C/P比为75~150。

(7)有机质含量这一因素影响堆料温度与通风供氧要求。

如有机质含量过低,分解产生的热量将不足以维持堆肥所需要的温度,影响无害化处理,且产生的堆肥成品由于肥效低而影响其使用价值;如果有机质含量过高,则给通风供氧带来困难,有可能产生厌氧状态,研究表明堆料最适合的有机含量为20%~80%。

(8)温度温度是影响微生物活动和堆肥工艺过程的重要因素。

堆肥中微生物分解有机物释放出的热量是堆料温度上升的热源。

温度过低,分解反应速度慢,也达不到热灭活无害化要求,嗜热菌发酵最适宜温度是50~60℃。

由于高温分解比中温分解速度快,且又可将虫卵、病原菌、寄生虫、孢子等杀灭,所以使用较广。

但温度过高也不利,。

例如当温度超过70℃时,放线菌等有益细菌(存活于植物根部周围,能使植物受到良好的影响而茁壮成长)将全部被杀死,且孢子进入形成阶段,并呈不活动状态,因而分解速度相应变慢,所以适宜的堆肥化温度为55~60℃。

堆肥化过程中温度的控制十分必要,在实际生产中往往通过温度-通风反馈系统来完成温度的自动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