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影评
肖申克的救赎 影评

肖申克的救赎影评
《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让人心潮澎湃的电影,它不仅仅是一部关于监狱生活的故事,更是一部关于希望和自由的传奇。
影片以其深刻的情感和令人难忘的角色塑造,成为了影史上的经典之作。
首先,影片通过主人公安迪·杜佛兰(Andy Dufresne)的坚韧和智慧,展现了人性中的希望与坚持。
在监狱中,他不仅帮助其他犯人,还以自己的方式在囚禁的环境中寻找自由。
他用音乐、知识和友谊来抚慰自己的心灵,同时也感染了其他囚犯,使他们的生活变得更加有意义。
这种对希望和自由的追求,深深触动了观众的内心。
其次,影片对人性的深刻描绘也令人印象深刻。
监狱中的残酷和不公正让人心生悲愤,但是安迪的坚持和智慧却让人看到了人性的光辉。
影片中的角色形象鲜活而立体,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故事和情感,使得整个故事更加真实和感人。
最后,影片的拍摄手法和音乐也为故事增添了许多情感。
导演用细腻的镜头语言和精心的剪辑,将故事情节展现得淋漓尽致,让观众仿佛置身其中。
配乐更是恰到好处,为影片的情感表达增添了无尽的力量。
总的来说,《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让人心潮澎湃的电影,它不仅让人感受到了人性的伟大,也让人对希望和自由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这部电影将永远被铭记在观众的心中,成为了一部不朽的经典。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影评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影评
《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让人深受触动的电影,它深刻地揭示了人
性的复杂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影片以主人公安迪·杜佛雷(Andy Dufresne)被冤枉入狱为起点,通过他在肖申克监狱的生活展开了
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首先,影片通过对监狱生活的真实描绘,展现了人性的黑暗和光明。
监狱中的暴力、欺凌和不公正无疑让人心生悲愤,但是安迪却始终
保持着乐观和善良的态度,这种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令人钦佩。
他用
智慧和毅力在困境中求得自由,这种顽强的精神给人以极大的鼓舞
和感动。
其次,影片中的人物形象也非常丰满和立体。
安迪的智慧、狱长的
阴险、瑞德的忠诚等角色都展现了不同的人性面貌,使得整个故事
更加生动和真实。
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故事和成长,这让观众更容
易产生共鸣和情感联系。
最后,影片的叙事手法和镜头语言也非常精彩。
导演通过细腻的镜
头语言和紧凑的叙事节奏,将故事情节层层深入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让人不禁为主人公的遭遇和命运而感到心痛和心疼。
总的来说,《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充满人性关怀和温暖的电影,它
不仅让人深刻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同时也给人以希望和力量。
这部电影将永远留在观众的心中,成为一部经典之作。
肖申克的救赎影评(精选6篇)

《肖申克的救赎影评》肖申克的救赎影评(一):《肖申克的救赎》:我们要救赎的,是我们本该拥有的真正优秀的电影不是快餐文化,它能反映社会的现实、人性的本真和人生的价值,能够打动人们的内心,触动人们的灵魂,引发人们无限的思考和回忆。
《肖申克的救赎》就是这样的一部影片。
它几乎永远是影迷心中的经典、电影论坛里但是时的话题、影碟店内的畅销货、在IMDB排行版中,《肖申克的救赎》名列第一位,由于某些特殊原因无缘奥斯卡,因此能够说它是真正的无冕之王。
那么这部电影究竟为什么具有如此之大的魅力呢?我想源于人类普遍的信仰和追求:期望、自由和友谊。
影片开始使用交叉剪辑的画面传递出这样一组画面:1947年的某夜,眼神中充满不解与愤怒的银行家安迪坐在车中,喝醉了酒,手中握着左轮手枪;房间内他的妻子和高尔夫教练的婚外情正在进行;然后是法庭上律师对安迪的严密盘问。
透过可能性的整合,这组画面向观众传达出了一种因果关系,安迪因狠枪杀了他妻子和她的情人,最终被判两个无期徒刑。
关押地点即在肖申克监狱(也翻译为鲨堡监狱Shawshank),这正好能够切合观众的主观思维,即真有犯罪才存在救赎的前提。
但重要的是影片并未将此事实的过程做回证式的复演,而是进入到第二阶段:安迪在肖申克监狱中的生活。
期望是人类最完美的拥有,只要自己不放下,期望就会永远相伴相随。
自由与期望相伴。
在肖申克监狱中关键的人物主要是监狱中神通广大的商贩瑞德(RED)、图书馆管理员老布(BROOK)和典狱长。
在安迪刚进监狱时,他的眼底竟然没有任何意识,像是灵魂被抽空了一般。
瑞德和他的狱友打赌安迪将是第一个在监狱的夜晚哭泣的人,但是安迪只是持续着一开始的沉默和忧郁。
而那个无助哭泣的胖子则被活活打死,让人第一次看到了影片中监狱的冷漠、无情和黑暗。
无疑,监狱注定是一个没有期望的地方,那里只有严酷的体制、骇人的惩罚和高厚的墙壁,因为也许那里住的是所谓没有期望的人。
但是影片的高超之处在于创造了一种主题性的悖论,从而创造出了现实中的神话。
肖申克的救赎 影评

肖申克的救赎影评《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令人难以忘怀的电影,它以其深刻的情感和令人信服的故事情节,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感受和共鸣。
首先,这部电影给我带来了一种深深的悲伤感。
故事发生在肖申克监狱,一个充满黑暗和绝望的地方。
影片通过对囚犯们残酷的生活和不公正的待遇的揭示,让我感受到了他们内心的痛苦和无助。
特别是主人公安迪·杜弗雷恩的遭遇,他被错误地定罪,并被关押在这个恶劣的环境中。
他的坚强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让我深受触动,也让我意识到了人性的脆弱和对自由的渴望。
其次,这部电影给我带来了一种希望和勇气的感觉。
尽管安迪身陷囹圄,但他从未放弃对自由的追求。
通过他与囚友们的交流和互助,他渐渐改变了整个监狱的氛围,让人们重新找到了生活的意义。
他教导囚犯们读书、学习和理解自己的内心,这种积极的改变让我相信,即使在最黑暗的环境中,人们也能找到希望和力量。
此外,这部电影还给我带来了一种对自由和人性的思考。
监狱是一个剥夺人们自由的地方,但安迪通过他的智慧和毅力,找到了自由的内在意义。
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在监狱中建立了自己的小天地,让自己拥有了一种自由的心灵。
这让我思考到,自由并不仅仅是身体的解放,更是一种内心的状态。
无论身处何地,只要我们拥有坚定的信念和追求自由的决心,我们就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自由之地。
总的来说,《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充满感人和激励的电影。
它通过真实而生动的故事情节,引发观众对自由、希望和人性的思考。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一部娱乐作品,更是一部让人感受到人性的伟大和对自由的珍视的作品。
无论观众身处何地,都能从中找到共鸣和启示。
肖申克的救赎影评(精选6篇)-

肖申克的救赎影评(精选6篇)- 肖申克的救赎影评1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拍摄于1994年的经典,故事发生在1947年,讲的是一个银行家安迪因为妻子有婚外情,酒醉后误指控用枪杀死了她和她的情人,被判了无期徒刑,意味着他将在肖申克监狱中度过他的余生。
该片透过监狱这个强制使人失去自由,高度强调纪律的特殊背景来展现作为个人的人对时间流逝、环境改造的恐惧。
在狱中,因他学过金融管理,最终谋得一份图书管理员的工作,为了让身边的狱友们能喝到冰啤,为狱卒逃税,最后为狱警洗黑钱。
直到后面又送进一批犯人,其中一个犯人告诉他谋杀他妻子与情人是另一个人,当他把这件事告诉狱警,换来的是告知之人的死讯和他被关二个月的禁闭。
狱警为了他能继续洗黑钱而选择把他永远的留在牢中,最终安迪明白真正的救赎只有靠自己,他用十九年时间用小铁槌凿开了美女图后的墙壁,爬过了500米的臭水沟,在那个电闪雷鸣、风雨交加的晚上,看着安迪拥抱自由的神情,我深深为他寻求自由希望所震撼。
《肖申克的救赎》无疑是一部励志的杰作,影片的一切似乎都在表明:日常生活埋葬着所有的希望和梦想,以及对幸福、自由、友谊和爱情的感知能力。
面对挫折、艰难、失败,是消沉还是奋进,是坚持还是弃守,是偃旗息鼓还是励精图治,《肖申克的救赎》给了我们一个明确的答案。
肖申克的救赎影评2这部1994年上映的片子至今看来仍带给我诸多感触,有人说看电影是看别人的故事,但我觉得看电影是从别人的故事里看到自己的影子。
电影里讲述的一个词“体制化”有震撼到我,老布是肖申克监狱图书馆管理员,坐了50年牢,当宣布他可以假释时他竟然不知所措,为了留在监狱他不惜伤害同伴,假释后他无法适应监狱外的生活天天做噩梦,以至于最后用一根绳子吊在横梁上结束了生命。
反观我们自己,从小就被教育要干一行爱一行,做好革命事业的螺丝钉,一直被体制化禁锢着。
2003年我从学校毕业,就一直在工作,13年没有间断过,其实早已厌倦了两点一线的上班、回家的生活,也特别想逃离天天上班的“体制化”的生活,却又担心自己一旦不工作了能做什么。
肖申克的救赎专业影评6篇

肖申克的救赎专业影评6篇一部伟大的艺术作品总是深刻的震撼着观者。
《肖申克的救赎》就是这样的一部片子,当年和《阿甘正传》号称“票房双雄”。
《越狱》是将《肖申克的救赎》演绎成一部连续剧,然而《越狱》是因其情节编制的百般机巧而火爆全球。
因此,如果说《越狱》给我的情节和演技的吸引,《肖申克的救赎》则是给我人生的震撼。
同样的情节,同样的演员,然而艺术和思想的构思不同,决定谁将随着市场浪潮一波接一波被淘汰,谁将随着历史的淘洗而越发闪烁光芒。
是的,进入监狱的每个人都是绝对有罪的,因此每一个也可以说是相对无罪的,他们进入这里只因为命运的安排是上帝给了我们原罪还是我们自己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过,反正我们进入社会国家的监狱,亦或是人世红尘的“监狱”,全部是无期徒刑,当然在“头昏眼花”的时候可以得到“假释”。
我想最好“监狱”看着是中性词,因为“监狱”是一种约束和体制,体制大可大到一个国家,小可小到一个公司、部门、科室。
如果监狱是中性词,那么就有人离不开它,是生活的唯一土壤,影片中“老布”就是这样的一个人,在监狱了呆了大半辈子,正如瑞德说的:“开始你恨它,慢慢适应它,最后你离不开它,这就是体制化。
”老布在行将就木之时,被假释了,进入了监狱之外的世界,然而老布在这个世界一无所有,无法生存,反而在监狱里面,他有朋友,他懂得规则,他有工作,他有一切,监狱才是他的“家”,老布是一个彻底被体制化了的人,最后彻底爱上了这个体制,那么它的本质是监狱。
然而事实上是被绑票的女人爱上一个强悍的绑匪,按照绑匪的规则而存在。
这种情况,我们是否可以称之为一种人生的“沦陷”,把“沦陷”也看着中性词吧,因为大多数人都是这样沦陷在一个体制里,一个公司、部门、科室里面,走出这里没有办法生存,正如老布所说:“我恐惧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本想再次犯罪进入监狱,然而他已经老到了无法犯罪的地步了,于是在墙上写下“老布到次一游”,上吊走了。
是的,我们身边的人,大多数的人生都是“沦陷”于现有公司、部门、科室的体制中,丝毫不敢也不能越雷池一步,墙内才是他觉得舒适和幸福之圈,墙阻隔着他,也保护着他,而且保护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和重要。
肖申克的救赎 影评

肖申克的救赎影评
《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令人难忘的电影,它不仅仅是一部关于监狱生活的故事,更是一部关于希望和自由的传奇。
这部电影以其深刻的情感和精彩的表演,让我深深地感动和震撼。
首先,影片所展现的人性之美让人印象深刻。
主人公安迪在狱中面对种种不公和苦难,却依然保持着内心的善良和乐观。
他用自己的智慧和毅力,不仅帮助了其他狱友,还最终实现了自己的自由。
这种对人性的信任和对希望的执着,让人深受触动。
其次,影片中的友情和忠诚也让人感动不已。
安迪和瑞德之间的深厚友情,以及他们对彼此的信任和支持,让人看到了真正的友谊。
即使在绝境之中,他们依然相互扶持,不离不弃。
这种真挚的情感让人感到温暖和感动。
最后,影片所传达的关于自由的主题也让人深思。
在片中,自由不仅仅是指身体上的解脱,更是指心灵上的解放。
安迪在狱中虽然身处囹圄,却依然保持着内心的自由和尊严。
这种对自由的追求和执着,让人深受启发。
总的来说,《肖申克的救赎》是一部令人感动和震撼的电影,它不仅仅是一部关于监狱生活的故事,更是一部关于人性、友情和自由的
传世佳作。
这部电影给予了我很多感悟和共鸣,让我深刻地思考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我相信,这部电影会一直陪伴着我,成为我人生中的一部分。
电影评论范文

电影评论范文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一部永恒的经典《肖申克的救赎》是由弗兰克·达拉邦特执导的一部经典电影,该片于1994年上映。
影片改编自斯蒂芬·金的同名小说,以其深刻的人物刻画和引人入胜的情节而闻名。
故事发生在1940年代,主人公安迪·杜弗雷恩(Andy Dufresne)被错误指控谋杀妻子和情人,被判无期徒刑并被送往了肖申克监狱。
在监狱的艰苦环境下,安迪展现出他非凡的智慧和坚持,通过在监狱图书馆工作和帮助监狱里的其他囚犯,他逐渐获得了自己的尊严和希望。
这部电影以其深情、温暖、智慧和希望的元素在观众中赢得了热烈的回应。
以下是几个我认为该片成功之处的关键点:首先,影片通过生动而真实的角色描绘塑造了难以忘怀的人物形象。
安迪的角色是一个不屈不挠的人,他在困境中找到了力量,并以正直和智慧战胜了一切。
他的朋友瑞德(Red)是新加入囚犯殖民地的人,他在安迪的领导下逐渐改变了自己,并找到了内心的和平。
这些角色让观众产生共鸣,并引发对人性和希望的思考。
其次,电影以精心设计的情节和令人难以预测的剧情转折吸引观众的注意。
故事的展开给观众带来了连续的惊喜和悬疑感,激起了他们的好奇心。
从安迪策划并逃出监狱的壮举,到他的复仇和揭露真相的过程,观众们被这部电影所带来的紧张感所吸引。
此外,影片的摄影和视觉效果也是其成功的要素之一。
通过巧妙运用阴暗的色调和独特的镜头构图,电影创造了沉浸式的观影体验,使观众感受到角色的情感和环境的压抑。
同时,美丽的自然景色和细腻的细节也给影片增添了一份温暖和真实感。
最后,该片所传递的主题和价值观令人深思。
通过安迪和瑞德的故事,观众们被感动并引发了关于人性、友谊、希望和救赎的思考。
这部电影敦促观众们反思社会问题,并探讨人类的复杂性和宽容的重要性。
总体而言,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以其出色的叙事和情感的共鸣而成为经典之作。
导演弗兰克·达拉邦特通过精心塑造角色形象、恰到好处的情节设计、迷人的视觉效果和引人深思的主题,创作了一部令人难以忘怀的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一个有希望、有自由的人
《肖申克的救赎》影评
《肖申克的救赎》不单单是一部讲述成功逃狱的影片。
它以主人公安迪为切入点,抽丝剥茧般将故事慢慢展开,向我们徐徐描绘了如何坚持自我,不被监狱体质化,不被社会同质化的故事。
影片一开头,就用一段歌剧做背景音乐,渲染安迪想要用枪杀死妻子和她情夫的情绪起伏。
他的表情冷静而又绝望,拿出枪以及装子弹的手麻木而僵硬。
音乐戛然而止,安迪已经到了法庭上,法官用一种冷酷的态度在审讯他,尽管他做了反驳,但还是被无情的判处无期徒刑。
由此,故事的切口被打开,观众跟随安迪的命运和安迪一起走入鲨堡监狱。
从鲨堡监狱开始,才是故事真正要讲述的东西。
鲨堡监狱是被典型化的监狱,除了一些表象的东西,如三姐妹时时想强暴安迪,瑞德帮人买货,大家分帮结派等,还有深层意味的东西隐含在其中,如老布不愿意被假释出狱,他内心的恐惧是很多长期被囚的囚犯的恐惧。
究其原因,是因为他们在长时间的监狱管制中,已经被深刻的体质化了。
这种改变看起无声无息,但却深入骨髓。
片尾瑞德被假释,在超市工作,上厕所时习惯性的报告,当超市主管告诉他不用报告时,他竟然尿不出一滴尿。
这个细节充分体现了制度化对人的危害有多大。
而安迪的出现,恰恰是同制度化做斗争的代表。
安迪在整个影片中的表情一直是忧郁而严肃的。
正如他妻子对他的形容,是一本合上的书,没有人知道他心里在想什么。
他在影片中
仅仅有四次露出微笑。
第一次,是他冒着被打死的危险向监狱主管海利推荐自己可以帮他填表避税,为狱友每人赢得了三瓶冰啤酒。
当大家坐在楼台上惬意的喝啤酒享受难得且短暂的自由时光时,他一人坐在角落里,脸上露出奇异的微笑。
这个微笑标志着他的第一次胜利。
第二个微笑,是每周坚持写一封信,写了六年,终于为图书馆要来两百块钱和一些捐赠的旧书旧衣物时。
这又是他和体制对抗的一种胜利。
包括他用扩声机播放《费加洛婚礼》给整个监狱的狱友听,他舒展着身体坐在躺椅上,脸上是轻松愉悦的表情,当镜头转向其它人,却都是一种目呆机械的样子,这里是安迪对被体制化的人的一次拯救和号召,希望他们能摆脱体制对内心渴望自由,怀揣希望的束缚。
第三次,是他向瑞德讲述他如何帮助典狱长诺顿做假帐,当瑞德质疑他的做法能否瞒过法律时,他的脸上露出一种自信的微笑。
这个细节和片尾瑞德的旁白互相呼应。
瑞德说,有些鸟是天生关不住的,它们的羽翼太鲜亮了。
安迪正是这样的鸟,而他恰恰也明白。
因此,无论体制有多残酷和苛刻,他都不会被轻易改变和束缚,他的身体虽然被囚禁,他的心却永远自由。
这也是为什么他可以用近二十年的时间挖地道逃跑,其他人却只能乖乖的囚禁。
影片中间,他和瑞德曾有过对希望的争论,瑞德说希望是不好的,危险的,会把人逼疯。
安迪逃狱后给瑞德留下一封信,说有希望是好事,人间至善,美好的事永不消失。
安迪和老布是两个极端,安迪代表了希望和自由,老布代表了被体质化,瑞德虽然也被体制化但他内心还是渴望自由的,否则每十年的假释申请,他不会那么认真的回答
法官提问。
但是他又没有十足的自信,是安迪将他拉向希望的一边,告诉他希望是好的。
抛开影片,现实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如此,虽然不是监狱,但越来越多的人像被关进监狱里一样,无声无息的,不知不觉的被体制化。
他们无法脱离单位的束缚,无法摆脱家庭的影响,他们在毫无希望的生活里垂死挣扎。
安迪很少,大多数都是老布之类的人,因此才有那句:有的人二十五岁就死了,直到七十五岁才埋葬。
愿我们早日清醒过来,做有希望的人,做自由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