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4讲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达标检测知能提升中图版

合集下载

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部分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第4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学案中图版

2021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部分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第4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学案中图版

第4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考纲考点知识细化能力要求应用实践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地球自转与航天基地选址地球自转的方向灵活判断自转方向实例分析自转速度的影响因素及其在航天基地选址中的应用周期与速度理解自转速度的变化规律、影响因素地球自转与运动偏向会判断运动物体的偏转方向时间计算与日期变更时差产生原因地方时、区时的计算地方时比较判断地方时的早晚时区与区时掌握时间计算、日期变更技巧日期的变更晨昏线的判读与应用昼夜交替的成因、周期通过晨线、昏线的判断,解答实际问题晨昏线的特点判断判断晨线、昏线及意义(对应学生用书第24页)一、地球的自转特点1.地球自转方向甲乙丙甲图为侧视图,方向为自西向东;乙图为北极上空俯视图,呈逆时针方向;丙图为南极上空俯视图,呈顺时针方向。

2.周期时间意义恒星日 23时56分4秒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太阳日 24小时昼夜交替的周期3.速度角速度 除极点外,任何地点都相等,约为15°/小时 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两极点为零[特别提醒]赤道的自转线速度最大,为1 670千米/小时;南北纬60°的线速度约为赤道的一半。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1)图中甲为夜半球,乙为昼半球,线AOB 为晨昏线。

(2)昼夜现象的成因: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

(3)昼夜交替的成因及周期 ①成因:地球自转。

②周期:1个太阳日或24小时。

2.产生时差 (1)地方时图中C 点和O 点因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

C 点在O 点的东方,地方时比O 点早,且两地经度相差30°,地方时相差2小时。

(2)时区和区时①时区: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

②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

(3)日界线 ⎩⎪⎨⎪⎧自然界线:地方时为24时(或0时)的经线。

人为界线:又称“国际日期变更线”(大致沿 180°经线)。

3.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1)偏移原因:地球自转产生地转偏向力。

2021高考中图版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章 第4讲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2021高考中图版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章 第4讲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第4讲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本讲复习脉络:考点分层突破:考点一| 地球自转的特征知识类考点——由浅入深 逐层突破1.自转轴:地轴,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2.方向(1)侧视:自西向东(如图A)。

(2)俯视⎩⎨⎧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如图B )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如图C )3.周期时间 旋转角度 意义恒星日 23小时56分4秒360° 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太阳日 24小时360°59′昼夜更替周期4.角速度除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约为15°/h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极点逐渐减小;赤道最大,极点为0地球外表的自转线速度与纬度因素和海拔上下有关。

同海拔的两地,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反之越大。

同纬度的两地,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反之越小。

图文助记1.恒星的周日视运动地球每天自西向东旋转,地球上的人就会看到星星每天都绕着一个轴自东向西旋转,旋转的轨迹呈一个个的同心圆,这就是恒星的周日视运动。

2.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线速度:地球上不同的纬度同一时间内,旋转的弧线的长度不同,赤道最大,两极为零。

角速度:地球上不同的纬度同一时间内,旋转的角度除极点为零外,其他都一样。

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变化(1)明确影响因素因素影响纬度纬度一样,线速度一样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海拔一样纬度,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2)掌握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的规律①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②极点的线速度为0。

③60°纬线上的线速度约是赤道上线速度的一半。

●考向1地球自转的方向和周期以下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

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

读图,完成1~2题。

1.据图判断,摄影师拍摄的地点位于()A.低纬地区B.中纬地区C.北极附近D.南极附近2.图中a恒星视运动转过的角度约为50°,据此判断摄影师连续拍摄的时间为()A.1个多小时B.3个多小时C.5个多小时D.7个多小时【思维流程】第1题,第2题,1.A[此题组解题的关键是深刻理解地球自转的一般规律。

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一章第4讲地球自转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第一部分第一章第4讲地球自转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图说考点】
地球的自转方向判断 在一般图示中,即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地球自西 向东转。在俯视图中,则可用以下方法判断: (1)“手势法”判断地球自转方向
(2)经度变化法判断地球自转方向 东经的度数向东增大,西经的度数向西增大。如下图所示:
地球的自转速度判断
(1)极点的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0。 (2)纬度相同的两点,自转的速度相同(海拔相同的情况下)。 (3)60°纬线上的线速度是赤道上线速度的一半。 (4)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运行的角速度与地面对应点的角速 度相同,均为每小时15°,卫星运行的线速度大于地面上 的对应点的线速度。 (5) 航天发射基地应选择在自转线速度较大、纬度低、海 拔高的地区,并且向东发射。
误区警示
(1)“东边的时刻总比西边早”中的“早”与日常生活中 的“早”有所不同。前者中的“早”应看东西方位,相对位 置偏东的地点的时间数值比相对位置偏西的地点大,即 时间较早。
(2)北京的地方时不等同于北京时间,它是指北京所 在116°E的地方时,而北京时间是指120°E的地方时。
(3)国际标准时间(世界时)是指中时区的区时或0°经 线的地方时。
(2)俯视从从北南极极上上空空看看::__逆顺____时时____针针____方方向向,,如如下下面面甲乙图图所所示示
2.周期:1个恒星日
代表含义 参照物 时间长度 自转角度 意义
A _恒__星__日
遥远 恒星
B 太阳日 太阳
23时56 分4秒
3_6_0_°__
自转真 正周期
_2_4_时_
360°59′
(3)时区与区时 ①时区:全球划分为_2_4_个__时__区___,每时区__跨__经__度__1_5_°_。 ②区时:每个时区_中__央__经__线__的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区时。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__重在理解第一章行星地球第4讲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学案新人教版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一部分自然地理__重在理解第一章行星地球第4讲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学案新人教版

第4讲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础全面梳理地球自转的一般特征(规律)地球表面的自转线速度与纬度位置、海拔高低有关1)同海拔的两地,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反之越大。

2)同纬度的两地,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反之越小。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产生昼夜交替1)昼夜半球球既不发光,也不透明,被太阳照亮的一半为□01昼半球,如图中□02乙所在半球;背向太阳的一半为□03夜半球,如图中□04甲所在半球。

2)晨昏线:□05昼夜半球的分界线,分为□06晨线和昏线,图中AOB 线为□07晨线。

3)交替周期:1个□08太阳日(24小时)。

.产生时差1)地方时成因:因□09经度不同,时刻不同。

特点:东早西晚,上图中C 点地方时比O 点□10早。

计算: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上图中O 、C 两地地方时相差□112小时。

2)时区和区时时区: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215°。

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13地方时即为该时区的标准时。

3)日界线⎩⎨⎧自然日界线:地方时为□1424时(或□150时)的经线人为日界线:又称“国际日界线”(大致沿□16180°经线).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1)偏转原因:地球自转产生□17地转偏向力。

2)偏转规律:北半球向□18右偏,南半球向□19左偏,赤道上□20不偏转。

.小兰、小红是双胞胎,小兰比小红早出生了约10分钟。

登记生日时,却发现小红比小兰早出生了一天。

这是为什么?示:小兰、小红出生的位置在国际日界线附近,小兰出生时,位于国际日界线西侧;小红出生时,位于国际日界线的东侧。

.若地球自转方向与现在相反,你能想到地球上哪些现象会发生改变?示:①日月星辰西升东落;②地方时东晚西早;③水平运动物体(包括河流、气流)偏向会是北半球向左偏,南半球向右偏;④太阳日将比恒星日短。

点深度研析点1 地球自转的特征与地转偏向力的应用1.地球自转的基本特征1)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分布规律2)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的因素因素影响关系纬度纬度相同,线速度相同;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负相关海拔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正相关.地转偏向力的应用1)地转偏向力的特点使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的力叫地转偏向力。

近年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第4节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学案中图版(2021学年)

近年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第4节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学案中图版(2021学年)

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第4节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学案中图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第4节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学案中图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第4节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学案中图版的全部内容。

第4节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本节复习脉络:考点一| 地球自转的特征(对应学生用书第18页)[识记—基础梳理]1.自转轴:地轴,地轴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2.方向(1)侧视:自西向东(如图A).(2)俯视错误!3.周期时间旋转角度意义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360°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360°59′昼夜更替周期4。

速度角速度除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等,约为15°/h线速度由赤道向南北两极点逐渐减小;赤道最大,极点为0[易误点拨]地球表面的自转线速度与纬度因素和海拔高低有关。

同海拔的两地,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反之越大.同纬度的两地,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反之越小。

错误!1.恒星的周日视运动地球每天自西向东旋转,地球上的人就会看到星星每天都绕着一个轴自东向西旋转,旋转的轨迹呈一个个的同心圆,这就是恒星的周日视运动.2.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线速度:地球上不同的纬度同一时间内,旋转的弧线的长度不同,赤道最大,两极为零。

角速度:地球上不同的纬度同一时间内,旋转的角度除极点为零外,其他都相同。

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变化(1)明确影响因素因素影响纬度纬度相同,线速度相同纬度越低,线速度越大海拔相同纬度,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①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2021【走向高考】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练习:必修1 第1章 行星地球 第4讲 Word版含答案

2021【走向高考】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总复习练习:必修1 第1章 行星地球 第4讲 Word版含答案

必修一第一章第四讲一、单项选择题(2021·山东试验中学诊断一)下图甲、乙表示地球公转轨道上一分点和一至点。

读图回答1~2题。

导学号 202400691.当地球公转到甲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时为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并向北移动B.此时为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并向南移动C.此时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为90°D.此时黄赤交角变为0°答案:B解析:由图示知地球公转到乙位置时北极圈及其以内为极夜,为北半球的冬至,依据地球绕日公转方向知甲位置时,北半球为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并向南移动。

2.地球由甲处公转到乙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移动过的纬度数约()A.等于23.5°B.小于23.5°C.大于23.5°D.等于46.5°答案:A解析:地球由甲处公转到乙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从赤道移至南回归线,移动过的纬度数约为23.5°。

(2021·福州质检)地处深山峡谷的尤坎镇(北纬59°53′)每年9月起都会消灭整日见不到太阳的现象,于是当地人在山上架设三面巨镜把阳光反射到小镇的广场上。

据此完成3~4题。

导学号 20240070 3.当地一年中整日见不到太阳的现象持续时间约()A.1个月B.3个月C.6个月D.9个月答案:C解析:北半球9月至次年3月,太阳直射点基本上位于南半球,材料中提示每年9月起都会消灭整日见不到太阳的现象,则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该地基本上看不到太阳,则持续时间约为6个月。

4.巨镜位于广场的()A.东侧B.西侧C.南侧D.北侧答案:D解析:北纬59°53′的冬半年正午太阳位于南方,即太阳多从南方照射过来,巨镜镜面能够把南方照射来的光线反射到广场,说明巨镜位于广场的北侧。

(2021·山东青岛期中)下图是一位驴友在别德马(40°30′S,64°W)拍摄的日出景观图片,据此完成5~6题。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4讲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

晨昏线的应用
3.(2019·合肥模拟)右图是以极点为中
心的半球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经线 MO
以东为东半球,以西为西半球,箭头表示
地球自转方向。此时,北京时间最接近( A )
A.3 时 20 分
B.15 时 20 分
C.2 时
D.14 时
解析 由 MO 以东为东半球可知,MO 为 20°W,由晨昏线 分布可知此时 20°W 为 18 时,160°E 经线为次日 6 时,北京时 间(120°E 经线的地方时)为次日 3 时 20 分。故选 A 项。
能力二 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1.(2019·海南)中国足球超级有4名外籍球员。中超联赛大结局
阶段,巴西实施夏令时(时间提早1小时)。11月11日中超联赛最
后一轮开赛时间是15时,此时巴西首都巴西利亚(西三区)夏令时
为C ( )【突破一】
A.11月10日4时
除南北两极点外,其余各 单位时间内转
地的自转角速度都_相__同___, 过的角度
约为 15°/h
线速 单 位 时 间 内 走 由 _赤__道___ 向 两 极 逐 渐 减 度 过的弧线长度 小;赤道最大,极点为 0
【点】 地球自转线 速度和角速度的分布 图示
二、产生昼夜交替
1.昼夜现象成因:地球是一个_不__发_光__、__不_透__明_ 【点】 昼夜现象和昼夜交替
B.(20°S,165°E)
C.(20°N,15°W)
D.(20°N,165°E)
【思维路径】 解答本题组的关键是图示的分析,具体如下:
根据航班起飞时北京时间为 9 时,飞机飞行时间为 9 小时, 从而推知乘客抵达广州时的北京时间大约是 18 时。
【突破一】 晨昏线的特点及判断方法 1.晨昏线的六个特点

2021高考湘教版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章 第4讲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2021高考湘教版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章 第4讲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第4讲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本讲复习脉络:考点分层突破:考点一| 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知识类考点——由浅入深 逐层突破1.地球的自转 (1)方向①侧视:自西向东(如图A)。

②俯视⎩⎨⎧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如图B )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如图C )(2)周期时间 旋转角度 意义恒星日23时56分4秒360°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太阳日24小时360°59′昼夜交替周期(3)速度角速度除南北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一样,约为15°/时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赤道最大,极点为0地球外表的自转线速度与纬度因素和海拔上下有关(1)同海拔的两地,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反之越大。

(2)同纬度的两地,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反之越小。

2.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1)使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方向发生偏转①偏转原因:地球自转产生地转偏向力。

②偏转规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

(2)产生时差①原因: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纬度的甲、乙相比,乙地相对位置偏东,乙地时刻较早。

②地方时a.含义: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

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

b.判断:图中甲、乙、丙中,甲、丙位于同一条经线上,地方时一样。

c.计算:图中甲与丁经度相隔60°,地方时相差4小时,按“东加西减〞原那么计算,假设丁地地方时为6时,那么甲地为2时。

③时区与区时a.时区的划分Ⅰ.在地球上经度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

Ⅱ.以本初子午线为基准,从7.5°W到7.5°E划分为一个时区,叫中时区或零时区。

Ⅲ.在中时区以东,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依次为东一区至东十二区;在中时区以西,每隔15°划分为一个时区,依次为西一区至西十二区。

Ⅳ.东西十二区各跨7.5°,合为一个时区。

b.区时: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该时区的区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讲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选择题(2020·衡阳一中模拟)下图为南京某中学天文爱好小组用天文望远镜观测北极星附近星空的图片。

读图回答1~2 题。

1.观测者在进行观测时,其面部朝向( )A.北方B.南方C.东方D.西方2.通过连续几天的观测,小组成员发现北极星周围各恒星的运动状况是( )A.静止不动B.部分有移动C.绕北极星顺时针转动D.绕北极星逆时针转动解析:第1题,北极星位于北方天空,观测者在进行观测时,其面部正对北极星,朝向北方,A对。

第2题,天体的周日视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运动方向相反,因此该小组成员会发现北极星周围各恒星的运动状况是绕北极星顺时针转动,C对。

答案:1.A 2.C(2020·牡丹江摸底)我国某中学地理活动小组于9月23日(秋分日)日落后3小时30分钟(北京时间21时58分),对当地地理纬度进行测定,方法如下图所示。

读图回答3~5题。

3.若观测地位于洞庭湖畔,要想知道该地的地理坐标,除了材料提供的信息外,还需要测出( )A.北极星的仰角B.树的高度C.地形的起伏D.北极星到地平面的距离4.观测者面前小路的延伸方向是( )A.南北向转为东西向B.西北-东南走向转为东北-西南走向C.东北-西南走向转为东南-西北走向D.东西走向转为南北走向5.若观测地点位于赤道附近,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地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B.该地工业基础雄厚,第三产业发达C.该地河流短小急促D.该地目前城市化发展迅速解析:第3题,当地经度可以通过材料中的时差计算。

由所学知识可知,在北半球某地观测到的北极星仰角和当地纬度正好相等,所以测出北极星的仰角即可得出该地纬度,获得当地地理坐标。

故选A。

第4题,因为观测者朝向北极星,所以面向正北方,面前小路的延伸方向是西北-东南走向转为东北-西南走向。

故选B。

第5题,该日为秋分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观测地日落时地方时为18时,3小时30分钟后地方时为21时30分,此时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是21时58分,该地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28分钟,可以计算出经度差是7°,所以观测点位于113°E的赤道附近,故该地应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河流短小急促,目前城市化发展迅速;东南亚地区工业基础薄弱。

故选B。

答案:3.A 4.B 5.B日晷是我国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一般由晷针和晷盘组成。

晷针垂直于太阳视运动的轨道平面,上端指向北极星方向。

在晷盘面上刻画出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盘面,以此来显示时刻。

据此并读图,回答6~7题。

6.天津校园内日晷仪晷针的影子,在夏至日晴天时移动的方向应是( )A.由西北逆时针转向东北B.由西北顺时针转向东北C.由西南逆时针转向东南D.由西南顺时针转向东南7.若图示日晷仪由天津移至上海使用时,晷盘与地面的夹角应该( )A.增大B.减小C.不变D.按日期做调整解析:第6题,夏至日太阳日出于东北方、正午在正南方、日落于西北方,影子与太阳方位相反,则影子由西南顺时针转向东南,故D项正确。

第7题,北半球各地看北极星的仰角等于当地的纬度,又因为晷针指向北极星、垂直于晷盘,故晷盘与地面的夹角等于正午太阳高度;天津纬度高于上海,则移到上海后,该夹角应该增大。

答案:6.D 7.A(2020·临沂模拟)读世界地图,回答8~9题。

8.若AB为昏线,则H地的地方时为( )A.12月22日6时B.6月22日18时C.12月22日18时D.6月22日6时9.若DF为晨线,此时地球上有22日和23日,在东半球内属于23日的范围是( ) A.20°W向东至160°E之间B.0°向东至160°E之间C.160°W向东至20°E之间D.0°向东至180 °之间解析:第8题,结合图示可知,若AB为昏线,则H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时。

再根据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为极昼(或南极圈及其以南地区为极夜)可知为北半球夏至日。

第9题,若DF为晨线,则图中0°经线地方时为0时,其以东至180°经线范围为23日;而东半球为20°W以东到160°E的范围,因此符合条件的选项为B。

答案:8.D 9.B10.某国际地理奥林匹克考察小组在厄瓜多尔的赤道地区做了如右图所示的实验:当将水杯下的木塞拔下,水下漏时,下列哪种现象是可信的( )A.在赤道以北时,观察花朵浮在水面做顺时针转动B.在赤道以南时,观察花朵浮在水面做顺时针转动C.在赤道上时,观察花朵浮在水面做逆时针转动D.在赤道上时,观察花朵浮在水面做顺时针转动解析:选B。

当木塞被拔下,水下漏时,四周水体向中心运动,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向右偏形成逆时针运动的水流,南半球向左偏形成顺时针运动的水流,赤道上不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水体不会发生偏转。

故B正确。

11.从地转偏向力角度考虑,理想状态下,下列示意图中(空心箭头表示水流初始运动方向,虚线箭头表示水流实际运动方向),能正确表示北半球水流流向的是( )解析:选A。

图中C和D都位于南半球,应左偏,故C、D错误。

北半球地转偏向力是顺着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向右偏,A正确。

(2020·淮安高三测试)在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中,设定人们利用地球发动机反向喷射使地球停止自转,再开动全部发动机让地球加速至逃逸速度脱离太阳系,到达距太阳系最近的比邻星系的合适轨道,维系人类的生存。

下图为地球“流浪”示意图。

据此回答12~13题。

12.如果地球停止自转,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A.地球上没有时间差异B.地球各地的温度将保持不变C.地球的昼夜现象消失D.海水向两极移动淹没大量陆地13.研究发现,地球到达比邻星系后的合适轨道距离比邻星小于1个天文单位。

据此推断比邻星( )A.比太阳的级别低B.温度比太阳低C.质量比太阳大D.体积比太阳大解析:第12题,地球停止自转,但是地球还是有经度差,因此地球上还是有时间差异,A 错;地球停止自转,但仍然有公转,因此有太阳高度的变化,地球各地的温度会有变化,B 错;地球停止自转,但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面向太阳的一面为昼半球,背向太阳的一面是夜半球,因此地球仍然有昼夜现象,C错;地球自转速度增加,赤道地区的海面随之增高,两极地区的海面则随之降低;地球自转速率减小,赤道地区的海面随之降低,海水向两极移动淹没大量陆地,D对。

第13题,地球到达比邻星系后的合适轨道距离比邻星小于1个天文单位,意味着地球距比邻星的距离比在太阳系中距太阳更近,因此可以说明比邻星温度比太阳低,B对。

答案:12.D 13.B(2020·北京高三期中测试)星轨是照相机位置保持不动,长时间曝光的相片中,由恒星产生的持续移动轨迹。

读图,回答14~15题。

14.图中星轨( )A.反映了恒星的真实移动轨迹B.是地球自转的反映C.形成一个整圆的周期是24小时D.圆圈越大表明恒星越靠近两极15.关于星轨的拍摄条件叙述正确的是( )A.大部分学校的天文台都适合拍摄B.郊区或者偏远的山区更适合拍摄C.中秋节的夜晚是最佳拍摄时间D.适合在春分日和秋分日拍摄解析:第14题,地球不停地自转,所以照相机位置保持不动拍摄的恒星轨迹,是地球自转的反映;行星是绕着恒星运动的,地球上看到的是恒星视运动轨迹,而不是恒星移动轨迹;形成一个整圆的周期是地球自转的周期,为23小时56分4秒,即一个恒星日;圆圈越大表明恒星越靠近赤道。

选B正确。

第15题,星轨的拍摄需要找远离市区的地方,避开光污染,大部分学校在城市,灯光干扰大,不适合拍摄,郊区或者偏远的山区更适合拍摄,A错、B 正确;中秋节的夜晚月亮最亮,会遮住遥远恒星的光,不是最佳拍摄时间,C错;拍摄应在日落后两个小时开始,日出前两个小时结束,四季都可,D错。

选B正确。

答案:14.B 15.B(2020·西安模拟)2019年女排世界杯9月14至29日在日本举行,北京时间9月29日14:00,中国女排在已经夺冠的情况下依旧派出主力出战,姑娘们直落三局,大比分3:0横扫阿根廷队,以十一战全胜的成绩结束了本届世界杯之旅,日本东京(35.5°N,139°E)位于西安(34°N,109°E)的东北方向。

据此回答16~18题。

16.在女排世界杯比赛期间( )A.西安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小再变大B.地中海气候区降水逐渐增多C.东京市的日出时间先提前再推后D.地球公转速度不断变快17.西安市与东京市的最短飞行路线及两地实际距离大约( )A.一直向东北飞行1 950千米B.一直向东北飞2 850千米C.先向东北再向东南1 950千米D.先向东北再向东南2 850千米18.我国女排最后一场比赛开始时( )A.全球处于29日的范围约为1/5B.阿根廷的观众大约在傍晚观看C.西安的太阳高度大约为45°D.伦敦地区的人们看到日出东南解析:第16题,比赛期间,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南移动,西安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A 错;地中海气候区冬季降水较多,但不能表明在这期间降水逐渐增多,B错;比赛期间,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东京的昼长逐渐缩短,日出时间逐渐推迟,C错;地球1月初公转至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最快,比赛期间公转速度逐渐加快,D正确。

第17题,西安和东京的纬度相当,可以大约认为两地“纬度相同”,因此从西安飞向东京的最短航线应先向东北,再向东南,A、B错;两地纬度相当,因此两地实际距离约为111 km×cos 35°×30°,约2 850 km,D正确。

第18题,最后一场比赛开始时为北京时间9月29日14:00,此时180°经线的时间为18:00,因此全球29日的范围约占全球的18/24,即3/4,A错;阿根廷所在的时区大约在西四区附近,此时约在9月29日的凌晨2时,不可能是傍晚时分,B错;该日接近秋分日,因此该日西安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约为56°,西安的昼长约为12小时,因此每小时其太阳高度变化约9°。

120°E的时间为14:00,因此西安的区时为13:00,故而此时西安的太阳高度约为56°-9°=45°,C正确;此时伦敦的时间为6时,该日太阳直射南半球,伦敦昼短夜长,晚于当地6时日出,因此此时看不到日出现象,D错,故选C。

答案:16.D 17.D 18.C北半球中纬度高空,一架飞机自东向西飞行。

据此回答19~20题。

19.飞机越过了国际日界线( )A.飞机自东12区向西越过了日界线,日期减一天B.飞机自西12区向西越过了日界线,日期加一天C.飞机自东12区向西越过了日界线,日期加一天D.飞机自西12区向西越过了日界线,日期减一天20.飞行员发现阳光从右前方射入机舱内,则此时( )A.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黄昏时分B.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黄昏时分C.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清晨时分D.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清晨时分解析:第19题,结合所学知识及飞机飞行方向可知,飞机自西十二区向西越过了日界线,日期加一天,故B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