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课后练习题(详解)

合集下载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第2讲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知识梳理+ 考点探究+ 专项突破+真题重组集训)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第2讲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知识梳理+ 考点探究+ 专项突破+真题重组集训)

• 【对点直测】 • 2.(2012·天津文综,6)第30届奥运会将于 2012年7月27日19点12分(零时区区时)在伦敦 开幕。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 各国学生若计算在本地观看奥运会开幕式 现场直播的日期、时刻,可依据下图中的 ( )。
• 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零时区时间在2012年7 月27日19时12分时,全球两个日期(7月27日与 7月28日)的分界线是180°与0时所在经线,即 72°E向东至180°之间为7月28日,其余范围 为7月27日。由此可判断B项错误;而此时太 阳直射的经度是西经108°(地方时12时),北 极点周围有极昼,而C项图中地方时为12时的 经线为150°E,故C项错误,D项图中北极点 周围出现极夜,不合乎要求,故D项错误。只 有A项中的图符合上述要求。 • 答案 A
• (2)若该图为地球侧视图,M、N为赤道,图示 部分既是西半球又是昼半球,且北京正午人 影将越来越长,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 ( )。 • A.3月21日3:20 • B.3月21日15:20 • C.9月23日3:20 • D.9月23日15:20
• 解析 第(1)题,如果该图为俯视图且M、N两 侧的日期不同,说明此时全球两个日期所占 的范围以0°经线和日界线为界平分,0°经 线为0时;我国大陆最东端位于东九区,为9 时。第(2)题,太阳直射在110°W经线和赤道 的交点上,北京时间为3时20分;又知北京正 午人影将越来越长,即太阳直射点将向南移, 故该日为秋分日——9月23日。 • 答案 (1)C (2)C
• 【例】(2011·山东文综)下图为某区域海上航 线示意图。在一艘驶往大西洋的轮船上,船 员在图中①处看到了海上日出景观,此时为 世界时(中时区区时)4时。读图回答下题。
• 借题发挥——不同日期范围的判断技巧 • 180°经线的地方时是几点,进入新的一天的 区域所占时间就是几小时;反过来,全球进 入新的一天的区域所占时间是几小时,180° 经线的地方时就是几点。

高一地理《地球的运动》练习题(分课时、含答案)

高一地理《地球的运动》练习题(分课时、含答案)

高一地理《地球的运动》练习题(分课时、含答案)郑州市101中学高一地理必修1练习班:高一(班名: ()“地球运动”练习练习1地球运动的一般特征I .选择题1.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周期是()①1个恒星日②1个太阳日③23小时56分4秒④24小时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2。

以下陈述是正确的()A.考虑到地球的旋转速度,在高纬度发射火箭的条件比在低纬度更有利。

在中山站、新加坡和鹿特丹,地球自转的角速度是相同的。

广州、武汉和北京的地球自转线速度依次增大。

上海、漠河和曾母沙的地球自转线速度相同。

3.下图正确地显示了地球自转的方向()4.关于地球自转的说法是正确的: ()除了两极,地球自转的线速度在所有的点上都是一样的。

B.1太阳日,地球自转360度,需要23小时56分4秒。

北纬40度自转的角速度约为每分钟0.25度D.从南极洲上空看,地球的旋转方向是顺时针的,即从东到西。

8月30日,一位天文学家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天空。

牵牛星在21点钟进入照相机。

如果天文望远镜保持静止,8月31日牵牛星将再次进入透镜的时间是: ()答:XXXX于6月11日发射了神舟10号宇宙飞船,并于13日与天宫一号对接。

相应地完成6 ~ 7个问题。

6.当神舟十号发射时,地球自转的速度是()A.更快更快b .更慢c .更快更慢d .最快7.当神舟十号发射时,下列关于太阳直射点运动的陈述是正确的(a)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b)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c)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d)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8)。

在每年的国庆节期间(10.1-10.7),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的特点是:a .逐渐加速b .逐渐减速c .先加速后减速d .先减速后加速下图是地球公转的轨道图。

在图表中,轨道在四个点被分成四个相等的部分:a,b,c和d。

读图表,回答问题9到10。

1郑州市101中学高一地理必修1练习班:高一(班名: ()9.地球在其轨道上运行所需时间最少的部分是()A、A-B、B、B-C、C-D、D、D-A10.1月31日,XXXX,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

地理七年级上册期末知识点复习综合讲练(商务星球版)专题03 地球的自转(解析版)

地理七年级上册期末知识点复习综合讲练(商务星球版)专题03 地球的自转(解析版)

专题03 地球的自转知识概括1.地球绕着地轴旋转,叫做自转。

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

自转的周期是一天,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一天。

2.昼夜产生的原因是地球是不透明的物体。

昼夜更替的原因是地球的自转。

3.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早看到日出,这样时刻就有了早迟之分,这种在东西方向上由于经度不同而形成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

4.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地方时。

综合训练一.选择题(共12小题)1.用如图所示的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时()A.应从左向右拨动球体B.需绕假想太阳旋转C.需保持地轴竖直状态D.能观察到昼夜长短变化【分析】地球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自转是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自转一周是一天,方向为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等;公转是地球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公转一周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东,产生的地理现象有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的变化、太阳直射点的变化、地球上五带的划分等。

【解答】解: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因此面对地球仪时,应从左向右转动地球仪,A正确。

自转是绕地轴旋转,地球绕着太阳不停地旋转是地球的公转,B错误。

演示地球自转时,地轴与水平桌面的倾角为66.5°,在自转过程中地轴始终倾斜,C错误。

演示地球自转运动时,能观察到昼夜交替现象,昼夜长短变化是地球公转产生的,D错误。

故选:A。

2.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中央代表太阳,在离电灯大约1米远的桌边放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运动,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A.昼夜更替B.板块运动C.四季更替D.月相变化【分析】地球是一个自身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在同一瞬间,地球只有一半面向太阳,向阳的半球形成白天,为昼半球;背阳的半球形成黑夜,为夜半球。

由于地球自转,昼夜不断地交替。

【解答】解:从“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可知为地球自转,故实验只能演示由于自转引起的昼夜交替和地方时差异问题。

2022新高考地理湘教版总复习训练-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含解析

2022新高考地理湘教版总复习训练-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含解析

选择题(2021·安徽铜陵一中高三月考)多少亿年来,地球按照一定的规律不停地自转和公转着。

据此完成1~2题。

1.假设地球“叮”的一声停止自转,分别站在0°、30°、60°、90°纬线上的甲乙丙丁四人瞬间会()A.都向东同速飞出B.都向西同速飞出C.甲向东飞出且速度最快D.丁向东飞出且速度最快2.假如地球只公转不自转,地球表面可能()A.不分昼夜B.没有四季C.没有大气环流D.没有地转偏向力解析:第1题,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上的物体也随着地球一起自转,如果地球停止自转,因为惯性,0°、30°、60°、90°纬线上的甲乙丙丁四人瞬间会向东飞出,并且由于甲地在赤道,自转线速度最大,其飞出速度最快,故选C。

第2题,地球是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因此太阳照射在地球上,总会出现白天与夜晚之分,与地球的运动没有关系,A错误;地球北极指向北极星方向,因此地球公转运动时,太阳直射点就会出现回归运动,从而导致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导致四季的出现,B错误;地球是一个球体,因此太阳照射在地球上,就会出现冷热不均,从而出现大气环流,C错误;地转偏向力是地球自转产生的,如果地球不自转,则不会产生地转偏向力,D正确。

故选D。

答案:1.C 2.D(2021·西安期中)地轴北极在自转和公转中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

下图为甲地观测者夜晚观察北极星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甲树位于乙树的()A.北方B.东方C.南方D.西方4.如果甲处观察者在夜间连续观察2小时,会发现()A.北极星与地面夹角将逐渐升高B.北极星与地面夹角将逐渐降低C.图中某恒星沿圆形轨道向M方向移动D.图中某恒星沿圆形轨道向N方向移动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该地位于北纬40°(该地观测北极星的角度即该地的地理纬度),所以北极星所在方向为正北,乙树位于甲树的垂直的右侧,为正东方向,所以甲树在乙树的正西方。

2020届高考地理考点一本通考点5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0届高考地理考点一本通考点5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

考点❺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2019山东临沂期末]近年来,东莞有数万家制造企业采用跨境电商方式,利用集装箱货柜将商品送达世界各地。

例如,一位南非约翰内斯堡(26°S,28°E)的市民于北京时间3月21日12时登陆购物网站,选择东莞某企业制造的家具并完成支付;一个多月后当地经销商即可送货上门和安装。

跨境电商促进了东莞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商店”的转型。

据此回答第1题。

01该市民登陆购物网站时,约翰内斯堡( )A.晨曦初露B.烈日当空C.夕阳西下D.繁星满天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区时的计算。

从经纬度来看,约翰内斯堡属于东二区,比北京时间(东八区)晚6个小时,北京时间为3月21日12时时,约翰内斯堡为3月21日6时,春分日全球各地都是当地地方时6时日出,此时约翰内斯堡晨曦初露,故选A项。

[2019天津一中月考三]下图为北印度洋(局部)洋流图。

读图,回答2~3题。

02当新一天的范围正好占全球的四分之三时,图中①地的区时为( )A.7时B.9时C.12时D.21时03如果图中的虚线为晨昏线,则此时北京时间为( )A.8时B.10时C.18时D.22时答案:2.B 3.D 解析:第2题,本题考查日期范围及区时的计算。

新一天的范围是0时所在经线向东至180°经线,也就是说180°是几时,新一天就有几个小时,若新一天占3/4,则180°经线上为18时,①地(45°E)位于东三区,区时为9时,B项正确。

第3题,本题考查晨昏线的判读及地方时的计算。

根据图中北印度洋海域洋流呈顺时针方向可知,此时为北半球夏季,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如果虚线为晨昏线,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的夹角判断,虚线应该为昏线。

而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所在经线,即东经60°经线的地方时为18时,由此可以计算北京时间为22时,D项正确。

[2019云南师大附中月考]巴拿马(8°57′N,79°3′W)时间2017年6月12日20时,巴拿马总统在国家电视台正式向全世界宣布:巴拿马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球的运动第二节第1课时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课时检测含解析新

2021_2022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章地球的运动第二节第1课时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课时检测含解析新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6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我国二十四节气已成功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图中阴影部分为夜半球,虚线为极圈,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该图反映的节气是北半球的 ( )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解析】选D。

此图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则为北极俯瞰图,此时北极圈出现极夜现象,为冬至。

【方法技巧】晨线和昏线的判断方法(1)自转方向法: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黑夜进入白昼的分界线为晨线,由白昼进入黑夜的分界线为昏线。

(2)地方时法:与赤道交点的地方时为6时的是晨线,为18时的是昏线。

(3)方位法:昼半球西侧为晨线,东侧为昏线;夜半球东侧为晨线,西侧为昏线。

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其他部分表示白昼。

读图,回答2、3题。

2.关于图示昼夜分界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 )A.该分界线为晨线B.该线运动方向为自西向东,每小时约15°C.与赤道交点处地方时为0时D.与太阳光线垂直3.对于图中①、②两点的分析,正确的是 ( )A.①点位于东二区,②点位于东五区B.大约两小时后,①点太阳处于地平线上,②点地方时可能为20点40分C.大约一小时后,①②两地都处于夜晚D.①点地方时比②点早4个小时【解析】2选D,3选B。

第2题,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该线为昏线;晨昏线在地球表面的运动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即自东向西;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为18点。

第3题,图中①点位于20°E,位于东1区,其两小时后,位于晨昏线上,因此太阳处于地平面,图中点(70°E,0°)位于昏线与赤道的交点,时间为18点,②点位于80°E,其地方时可能为20点40分;图示时刻过后②点处于夜晚;①点地方时比②点晚。

下图为某区域晨昏线分布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读图完成4~6题。

4.该日甲地日出的地方时为( )A.5:00B.5:30C.6:00D.6:305.当甲地日出时,时间为( )A.11:00B.11:30C.15:30D.16:006.此时乙地的地方时最接近( )A.17:30B.18:00C.18:30D.19:00【解析】4选B,5选C,6选A。

地球的自转学案(配套课堂练习,带答案)

地球的自转学案(配套课堂练习,带答案)

课标要求:本节教材相应的课程标准内容是“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自学导引:1、地球自转的一般特点定义:地球围绕自向旋转。

方向:,从北极上空看,呈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呈时针方向旋转3.周期:由于度量的参照物不同,有恒星日和太阳日之分。

以恒星为参照物,周期为1个恒星日,时间长度为,转过角度为;以太阳为参照物,周期为1个太阳日,时间长度为小时,转过角度为。

速度: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地球表面除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相同,为;自转线速度由于纬度的不同而有差异,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2、地球自转的意义①导致昼夜交替现象②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偏转地转偏向力:使水平运动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的力。

该力始终于物体的水平运动方向,随物体水平运动速度的增加而,随纬度增高而加大偏向规律:北半球向偏,南半球向偏,赤道上影响:对河流,北半球岸冲刷,岸沉积;南半球岸冲刷,岸沉积对气流、对洋流都有一定的影响③为我们度量时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尺度23时56分4秒360°24 360°59′南北两极点15°/小时三【图表解读】教材图1—12 太阳日与恒星日示意,据图分析(1)地球从E1位置运行到E2位置,地球自转了这表示一个日。

(2)地球从E1位置运行到E3位置,地球自转了这表示一个日。

(3)从E1到E3,地球在公转轨道上公转了。

(4)太阳日比恒星日长的原因是什么?四【活动探究】①教材16—17页活动1、答案用一个小的球体进行模拟,以太阳为参照物时,地球自转一周,实际上是大于360°(约为360°59')。

如果以太阳以外的恒星为参照物,地球自转360°就完成一个自转周期。

其演示方法和原理如图所示:当地球位于E1时,太阳、某恒星(☆)、地心、某地点(P)位于同一直线上。

当地球位于E2时,地球已自转360°, P又位于同一恒星和地心的连线上。

课练4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课练4 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

课练4地球自转及其地理意义最新单选一扫光[2022·嘉峪关市高三二模]下图中XY线为地球自转线速度等值线,PQ为锋面。

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PQ锋面所在半球位置及其锋面性质是()A.南半球冷锋B.北半球冷锋C.南半球暖锋D.北半球暖锋2.图中所示()A.b地此时吹西南风B.a地受暖气团控制天气晴朗C.b地区将迎来持续性降水天气D.PQ锋面将向南移动[2022·陕西高三一模]甲、乙两地的夜晚北极星的仰角分别为60°、30°,甲、乙两地经度分别为120°E、58°W。

据此完成3~5题。

3.甲、乙两地()A.同在北半球,甲地纬度更低B.甲地位于乙地的东北方向C.甲地比乙地的自转周期长D.甲地比乙地自转线速度大4.甲、乙两地的最短距离约为()A.1 000千米B.5 000米C.10 000千米D.20 000千米5.甲、乙两地的时差约为()A.1小时B.6小时C.12小时D.18小时[2022·广东高三模拟]一个旅游团从广州出发飞越浩瀚的太平洋到美国观光。

判断以下行程中发生的地理事件。

据此完成6~8题。

6.飞机在飞越太平洋中部时,由于时差的缘故,空中小姐在广播中要求旅客把自己的手表()A.调快1小时B.调慢1小时C.调快24小时D.调慢24小时7.从广州到美国的飞行中,旅客观察窗外的昼夜状况,发现这天的白昼时间较平常的()A.长B.短C.一样D.无法判断8.到达美国后,酒店大堂悬挂着三个大钟(如下图所示),这时广州时间可能为()A.5时B.8时C.16时D.21时[2022·天津高三模拟]下图中MON表示晨昏线,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

据此完成9~10题。

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所在半球河流右岸侵蚀严重B.此时天津昼短夜长C.赤道低压带向南半球偏移D.NO为晨线10.此时关于日期和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A.Q点的地方时为17:00B.N点的地方时为6:00C.再过8小时全球为同一日期D.若阴影部分日期是5日,则非阴影部分是4日[2022·山东高三专题练习]暑假期间小明同学去我国东南沿海某海湾游览,下图为该海湾示意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课后练习读下面的日照图,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下一刻D点将进入白昼B.C在昼半球C.D、E两点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D.AB是昏线2.此时,地方时为0:00的经线是()A.120°E B.100°WC.20°W D.60°E解析:第1题,由图中信息可知,C在夜半球,D、E两点的自转角速度相同,线速度不同,AB是晨线。

第2题,由图可知180°经线的地方时为8:00,故地方时为0:00的经线为60°E。

答案:1.A2.D读某日晨线图,a、c两点为晨线的顶点,b点为晨线的中点,晨线在地球上为西北—东南走向,b点的经度为50°E。

据此回答3~4题。

3.根据图中信息,判断此时有关各地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A.国际标准时间是2时40分B.a点地方时是12时C.b点地方时是14时D.c点地方时是0时4.假设一自然运动的物体从a点过b点到c点,其运动过程中的方向偏转表现是() A.东—西—东B.西—东—西C.右—不偏转—左D.左—不偏转—右解析:第3题,ac为晨线,b点为晨线的中点,因此b点应位于赤道上,b点的地方时应为6时;b点所在经线的经度为50°E,根据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计算出国际标准时为2时40分。

a、c两点为晨线的顶点,则a点地方时为0时,c点地方时为12时。

第4题,ab段位于北半球,bc段位于南半球,b点在赤道上,在北半球运动的物体向运动方向的右侧偏转,在南半球运动的物体向运动方向的左侧偏转,赤道上不偏转。

答案:3.A4.C我国有一艘科学考察船进行国土资源调查时,停泊在某海域。

当地凌晨2时44分(北京时间3时)从船上测得北极星的地平高度为10°。

据此回答5~6题。

5.该船所在的地理位置是()A.(10°N,112°E) B.(10°N,116°E)C.(10°S,116°E) D.(10°N,124°E)6.此时属于东半球且与该船所在地点属于同一日期的范围,约占全球的()A.大于1/2 B.大于1/3C.小于1/4 D.小于1/5解析:第5题,根据从船上测得北极星的地平高度为10°判断当地纬度为10°N。

当地时间为2时44分,北京时间为3时,两地相差16分钟,说明当地比北京的经度小4°,为116°E。

第6题,根据上题解析可知,该船位于新的一天和东半球。

此时北京时间为3时,则可求得0时经线为75°E。

即75°E向东到160°E为新的一天且属于东半球,其所跨经度范围为85°,小于全球范围的1/4。

答案:5.B6.C晨昏线即晨昏圈,指地球上昼半球和夜半球之间的分界线,是地球上的大圆。

二分日,全球昼夜等长;二至日,它同经线交角最大,全球昼夜长短差值最大;由于大气散射作用和太阳视半径的存在,它实际上比大圆略小。

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半球图的一部分,箭头表示洋流的流向。

读图完成7~9题。

7.此时,北京时间最有可能是()A.2时B.12时C.14时D.20时8.图示晨昏线()A.呈西北—东南走向B.属于晨线C.实际位置要偏向东南D.在地面上不断移动,其周期为1个恒星日9.图示时期()A.乙地的白昼比甲地长B.甲海域沿岸地区森林火险等级高C.巴西高原正值雨季D.长江口附近海水盐度处于高值期解析:第7题,读图可知,图示区域为北半球,晨昏线与极圈的切点位于90°E,印度洋中的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表明北半球正值夏季,北极圈内为极昼,则90°E为0时,故北京时间为2时。

第8题,图中晨昏线呈东北—西南走向,结合上题可判定其为昏线;由于大气散射作用和太阳视半径的存在,地球上昼半球略大于夜半球,晨昏线实际上要向夜半球一侧偏移,即图示晨昏线实际位置要向东南偏移;晨昏线是太阳照射地球形成的,其移动周期为一个太阳日。

第9题,此时北半球为夏季,甲海域沿岸地区为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因而森林火险等级高。

答案:7.A8.C9.B下图阴影部分表示7月7日,非阴影部分表示7月8日,每条经线之间的间隔相等,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

据此完成10~12题。

10.此时,A点的区时是()A.7月8日12时B.7月7日24时C.7月8日6时D.7月8日16时11.此时,北京时间是()A.7月8日15时B.7月8日14时C.7月8日20时D.7月8日18时12.有关A、B、C三点地球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点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B.三点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相同C.三点角速度相同,线速度B点大于C点D.三点线速度相同,角速度A点大于B点解析:第10题,国际日界线和自然日界线分别为180°经线和0时经线;顺地球自转方向,过180°经线日期减一天,反之,加一天;顺地球自转方向,过0时经线,日期加一天,反之,减一天,据此和题意,判断(如图):0时经线为90°W,A点(0°)为6时(东加西减:经度相差15°,时间相差1小时)。

第11题,由上题得出:0时经线为90°W,则北京时间(120°E经线的地方时)为14时。

第12题,全球除极点外自转角速度均为15°/时,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两极角速度和线速度均为0。

A、B、C三点角速度相等,纬度由低到高为A、B、C,故线速度为A>B>C。

答案:10.C11.B12.C下面图1为地球球面局部图,图中APB弧上太阳高度为0°,AQB弧上各地“坐地日行八万里”,P、Q均位于所在弧的中点,PQ弧度数为100°。

读图,完成13~14题。

13.若此刻全球同庆“五一”国际劳动节,且PQ弧位于夜半球,则图示区域在() A.东半球B.西半球C.北半球D.南半球14.若图2显示图1中某条弧线各点随地球自转线速度的变化,那么这条弧线是() A.APB弧B.PQ弧C.BQ弧D.AQB弧解析:第13题,图中APB弧上太阳高度为0°,说明APB弧为晨昏线的一部分,AQB弧上各地“坐地日行八万里”,说明AQB弧为赤道的一部分。

因P、Q均位于所在弧的中点,且PQ弧度数为100°,则极点位于PQ弧上。

“五一”国际劳动节,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北极点附近出现极昼,若PQ弧位于夜半球,则图示区域位于南半球,图示区域跨东西半球。

第14题,图2显示该弧线上其中一点线速度为0,则该点为极点,故只有B项正确。

答案:13.D14.B下图为以极点为中心的部分地区投影图,图中阴影部分为m日,空白部分为(m+1)日。

读图,完成15~16题。

15.P点的经度和地方时分别为()A.90°E,6时B.90°W,6时C.90°E,18时D.90°W,18时16.此时北京时间为()A.m日22时B.m日16时C.(m+1)日14时D.(m+1)日8时解析:第15题,日界线有自然日界线(0时经线)和人为日界线(180°经线)两条。

自东十二区(180°经线西侧)向东进入西十二区(180°经线东侧)减1天,图中阴影部分比空白部分晚一天,则判断图示地球呈顺时针自转,P点位于90°E,位于0时经线以东90个经度,时间早6个小时。

第16题,由上题知90°E为(m+1)日6时,则北京时间(120°E地方时)=(m+1)日6时+(120°-90°)÷15°/时=(m+1)日8时。

答案:15.A16.D下左图为某游客坐在江西三清山海拔1 800多米的山头,通过延时技术拍摄的“巨蟒出山”美景图,下右图为放大后的星迹图。

据图完成17~18题。

17.图中L1和L2分别为甲、乙两颗星星的延时视运动轨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星迹方向呈逆时针旋转B.甲星距地球近,乙星距地球远C.甲星是恒星,乙星是行星D.甲星和乙星围绕北极星公转18.若摄影者用同样的技术,同时到北冰洋沿岸拍摄,得到的星迹图与上图相比() A.看到的星空相同B.星迹视运动的角速度变大C.看到的星迹更多D.星迹旋转中心位置更高答案:17.A18.D根据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及海拔关系图,完成19~20题。

19.关于图中e点和其余四点线速度和所在纬度的判断,正确的是()A.e点线速度比a点大,说明e点纬度一定比a点低B.e点线速度比b点大,说明e点纬度一定比b点低C.e点线速度比c点小,说明e点纬度一定比c点低D.e点线速度比d点小,说明e点纬度一定比d点低20.下列关于地球陆地表面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海拔越高,线速度越大,角速度也越大B.同纬度,海拔变高,线速度变大,角速度不变C.同海拔,纬度变低,角、线速度变大D.同经度,角、线速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解析:第19题,e、a相比,e点线速度大、海拔高,其线速度大,有可能是海拔高导致的,故A错误。

e、b相比,e点海拔低,线速度大,说明其纬度一定低于b点,故B正确。

e、c相比,e点线速度、海拔均小于c,说明e点纬度有可能等于或高于c,故C错误。

e、d 相比,e点海拔高但线速度小,说明纬度一定高于d点,故D错误。

第20题,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在海拔相同的情况下,纬度越高,自转的线速度就越小;在纬度相同的情况下,海拔越高,自转的线速度就越大;在地球上,除极点外角速度都相等,故B项正确。

答案:19.B20.B2017年3月26日当地时间20:30-21:30,全球有超过160个国家和地区的7 000多座城市、数亿公民陆续熄灯1小时,参加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倡导的“地球一小时”活动。

读图,完成21~22题。

21.当悉尼(151°E)开始活动时,世界时为()A.26日20:30 B.26日10:30C.27日20:30 D.27日10:3022.当图中“今天”为3月26日时()A.没有城市参加“地球一小时”活动B.大多数城市参加了“地球一小时”活动C.仅少数城市参加了“地球一小时”活动D.所有城市参加了“地球一小时”活动解析:第21题,据材料可知,26日当地时间20:30-21:30,悉尼(151°E)开始活动时,世界时是中时区的区时,两地相差10个小时,且悉尼早于世界时10个小时,故当悉尼(151°E)开始活动时,世界时为26日10:30。

第22题,当图中“今天”为3月26日时,地球自转的方向为逆时针,“今天”的时间范围为0时到6时,没有城市参加“地球一小时”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