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项目及常见训练方法
中小学《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项目测试方法-

2018年湖北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上报------解读《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测试政策及各项目测试方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丄4年修订版"单项指标与权重注;体重猎数千克)高A 米。
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测试方法1、身高/体重身高是反映学生生长发育水平的常用指标,与体重配合使用,可以有效地评价学生身体的匀称度与营养状况。
该指标的测试适用于小学至大学的各个年级。
1)测试方法身高计靠墙放置在平坦地面上,立柱的刻度尺面向光源;测试人员检查立柱是否垂直,测试仪器的连接处是否紧密且有无松动,若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
对机械身高计进行检验。
常用方法是使用“标准钢尺”放置在身高计底板上,检验身高计刻度。
对电子身高计,测试人员打开电源开关,将水平压板移至挡板处,按“按键” ,显示90.0 表明身高计已进入工作状态。
测试时,受试者赤足,背向立柱站立在身高计的底板上;躯干自然挺直,头部正直,两眼平视前方。
保持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呈水平位。
①机械身高计:测试人员单手将水平压板沿立柱向下滑动至受试者头顶。
②电子身高计:受试者按要求站立在身高计底板上,水平压板沿立柱下滑至受试者头顶。
显示屏显示身高数值。
③记录成绩: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2)常见错误※受试者头顶上的发辫、发结未放开,饰物未取下,应让其放开发辫、发结,取下饰物后再测。
受试者头过低或过高,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未呈水平位;或足跟、骶骨部及两肩胛间未与立柱相接触;穿鞋站立于身高计上,应纠正后再测(3)注意事项测试前,受试者不得进行剧烈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
测试人员读数完毕后,要将水平压板推回到安全高度,以防碰坏水平压板或碰伤受试者。
智能型身高计的水平压板是自动升降的,测试人员不要强行将其停止或上下移动。
测试时,严禁拔卡。
二、体重体重是反映学生身体重量的常用指标,体重常与身高配合使用,可以有效的评价学生身体的匀称度营养状况。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项目及训练方法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项目及训练方法体质健康是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的综合体现,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业成绩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和制定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计划,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成为了教育部门的常规工作。
一、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项目1.体重指数(BMI):通过身高和体重的比值,反映学生的肥胖程度和体重是否正常。
2.反应能力测试:测试学生的反应速度和灵活性,如倒立、跳远等。
3.耐力测试:测试学生的心肺功能和耐力水平,如3000米长跑、跳绳等。
4.柔韧性测试:测试学生的关节活动范围和柔韧度,如坐位体前屈等。
5.肌肉力量测试:测试学生的肌肉力量水平,如俯卧撑、仰卧起坐等。
二、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训练方法1.针对BMI指数高的学生,应在饮食上进行调整,减少高热量、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高纤维、低热量食物的摄入。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等,帮助减少体脂肪的积累。
2.反应能力测试的训练方法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敏捷性训练来改善,如进行倒立训练、跳绳等。
这些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反应速度和身体的灵活性。
3.耐力测试的训练可以通过有氧运动来进行,如长跑、游泳等。
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有氧运动项目,每周进行3-4次,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提高心肺功能和耐力水平。
4.柔韧性测试的训练可以通过拉伸运动来进行,如坐位体前屈、臀部拉伸等。
在每次运动时,学生应该逐渐拉伸到自己的最大范围,保持姿势20秒左右,每周进行2-3次,帮助提高关节活动范围和柔韧度。
5.肌肉力量测试的训练可以通过力量训练来进行,如俯卧撑、仰卧起坐、深蹲等。
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力量训练项目,每周进行2-3次,每次进行8-12个重复次数,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和重量,提高肌肉力量水平。
综上所述,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项目及训练方法包括体重指数、反应能力测试、耐力测试、柔韧性测试和肌肉力量测试等。
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改善自己的体质健康水平,还可以提高学业成绩和身心健康。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操作和方法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项目操作和方法
一、准备阶段
确定测试项目: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确定需要测试的项目,如身高、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等。
准备测试器材:根据测试项目,准备相应的测试器材,如身高计、体重秤、肺活量计、坐位体前屈测试仪、立定跳远测试仪等。
确定测试时间和地点: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测试的时间和地点,确保测试的顺利进行。
培训测试人员:对参与测试的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熟悉测试项目、测试器材和测试方法,能够正确地指导学生进行测试。
二、测试阶段
组织学生有序进行测试:在测试前,组织学生有序进入测试场地,按照规定的顺序进行测试。
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测试器材:在测试过程中,指导学生正确使用测试器材,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记录测试数据:在测试过程中,记录每个学生的测试数据,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等。
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在测试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的身
体出现异常情况,如晕倒、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停止测试,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三、结束阶段
整理测试数据:在测试结束后,对所有学生的测试数据进行整理,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等。
分析测试结果:根据整理好的数据,对每个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制定改进措施:根据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如加强体育锻炼、调整饮食结构等,帮助学生提高体质健康水平。
反馈结果:将分析结果及时反馈给学生和家长,让他们了解自己的体质健康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进。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方案(10篇)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方案(10篇)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方案(精选10篇)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方案篇1一、指导思想:为贯彻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在全国中小学校统一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通知精神,落实教育局下发的《阳光体育体育运动实施意见》,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自我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特制定本方案。
二、测试项目:(备注:实心球重量为1KG)(一)一、二年级必测项目为身高、体重、坐位体前屈、50米跑(25米_2)往返跑。
(二)三、四年级必测项目为身高、体重、掷实心球、50米跑(25米_2)往返跑。
(三)五、六年级必测项目为身高、体重、肺活量体重指数、掷实心球、台阶试验、50米跑(25米_2)往返跑。
三、具体安排:(一)训练安排1、利用体育课进行训练体育教师利用体育课对学生所要测试的每一个项目进行动作指导,教给学生标准的动作要求,提高学生动作准确率。
在体育课中对技术动作掌握不好的学生进行重点指导,同时做好所有学生的训练工作。
2、利用体育大课间进行训练利用体育大课间活动开展有针对性地训练。
(三)测试安排第一阶段:20__、10、——20__、11、20。
体育老师利用体育课时间进行指导、训练,开展第一次测试。
第二阶段:20__、11、20——20__、12、1由体育老师根据学生成绩进行补测,进行数据汇总。
第三:学生档案须填好学生年级。
班级。
民族。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日。
家庭住址。
全镇各小学负责人须在12月1号统一把测评数据上交中心小学后由中心小学负责统一上传四、测评的'其他项目、指标及运用参照表略五:个别项目测评方法1坐位体前屈;坐位体前屈如果由于器材原因可以改成立位体前屈,测试方法如下:(一)使用仪器:坐位体前屈测量计。
(二)测定方法:受测者坐在乎坦垫物上,两腿伸直,脚跟并拢,脚尖分开约10—15cm,踩在测量计平板上,然后两手并拢,两臂和手伸直,渐渐使上体前屈,用两手指尖轻轻推动标尺上的游标前滑,直到不能继续前伸。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各项目测试方法及要求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各项目测试方法及要求一.身高、体重测试目的:评定学生的身体匀称度,评价学生生长发育水平及营养状况。
测试方法:受试者赤足,立正姿势站在身高体重计的底板上(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约成60度角)。
要求:足跟、骶骨部及两肩胛区与立柱相接触,躯干自然挺直,头部正直,两眼平视。
二.肺活量测试目的:测试学生的肺通气功能测试方法:测试者将所发吹嘴套平稳的插在吹嘴上,不必紧张,深吸气后屏住气对准吹嘴以中等速度和力度尽力深呼气,直到不能呼出为止。
要求:测试时口紧贴吹嘴,避免从嘴角漏气,测试中不能二次吸气,否则成绩只计到二次吸气时的数据。
提示:测试时嘴要张开个小口,还要能够明显听到气流通过的声音,但吹气速度不能过大。
三.坐位体前屈测试目的:测量学生在静止状态下的躯干、腰、髋等关节、韧带和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及学生身体柔韧素质的发展水平。
测试方法:受试者两腿伸直,坐在测试仪器上两脚赤足贴紧档板,上体前屈,两臂伸直向前,用两手中指尖逐渐向前匀速推动滑板,直到不能前推为止。
要求:两腿不能弯曲,禁止用力加速向前推进,加速推或中途稍有停顿者将会得负分。
四.立定跳远测试目的:测试学生下肢肌肉爆发力及身体协调能力的发展水平。
测试方法:受试者两脚自然分开站立,站在起跳线后,脚尖不得踩线。
两脚原地同时起跳,不得有垫步或连跳动作,每人试跳两次,计最好成绩。
要求:发现第一次犯规后,应遵守规则认真测试;可以赤足,但不得穿皮鞋、塑料凉鞋测试。
提示:测试时保持室内安静,踩线时能听到仪器的报警声;女生一般在踏板中间起跳、男生一般在踏板后端起跳(前、后起跳点选择以能否跳过2米为依据);落地后向前或从侧面离开仪器,成绩为距起跳点最近的接触点,因此不能后退。
特别注意:落地时双脚一定要落在中间摩擦力较大的落地区域,否则,可能会身后滑倒直接影响测试成绩。
五.50米跑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速度、灵敏素质及神经系统灵活性的发展水平。
2023年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方案

2023年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健康问题,在中小学生群体中尤为突出。
为了充分关注和促进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全面发展,我们制定了2023年中小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方案。
二、目的和意义1. 促进中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升,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
2. 及时发现和解决中小学生体质健康问题,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的发生。
3. 提供科学依据,为中小学生的身体健康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4. 培养全民健身意识和习惯,推动全社会关注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测试内容1. 体格测量通过身高、体重、胸围、腰围和臀围等指标的测量,了解学生的生长发育情况和肥胖情况,为制定个性化的体育锻炼和饮食指导提供数据支持。
2. 体力测试(1)有氧运动能力测试:采用跳绳、俯卧撑、仰卧起坐等项目,测试学生的心肺耐力水平。
(2)肌肉力量测试:采用引体向上、坐位体前屈等项目,测试学生的肌肉力量水平。
(3)灵敏度测试:通过跑、跳、传球等项目,测试学生的身体灵敏度水平。
(4)火爆力测试:采用立定跳远、三级跳等项目,测试学生的爆发力水平。
3. 心肺功能测试通过人体工程学测试和心肺功能测试仪器,测量学生的呼吸功能、肺活量和心脏功能,评估心肺功能的健康状况。
4. 柔韧性测试通过身体前倾、腿部伸展等测试项目,测试学生的关节活动度和柔韧性水平,评估学生的身体柔韧性。
5. 健康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饮食习惯、睡眠情况、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为学生的健康指导提供参考。
四、测试方法1. 集体测试在学校的体育馆或操场等场地进行集体测试,由专业的体育教师和医生进行指导和监督。
保证测试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2. 个体测试对体测项目中表现较好或存在健康问题的学生进行个别测试,提供更详细的评估和指导。
五、数据分析和评估根据测试结果,制定学生体质健康档案,为学生的健康管理提供依据。
对学校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进行分析和评估,提出改进建议和训练方案。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项目及注意事项

20
坐位体前屈
10
立定跳远
10
引体向上(男)/1分钟仰卧起坐(女)
10
1000米跑(男)/800米跑(女)
20
注:体重指数(BMI)=体重(千克)/身高2(米2)。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项目及注意事项
1.《标准》规定学生学年总分由标准分与附加分之和构成,满分为120分:
标准分:由各单项指标得分与权重分乘积之和组成,满分为100分。
附加分:根据实测成绩确定(此成绩为学校组织最后一次正式测试为准),即对成绩超过满分100分的加分指标进行加分(满分为20分),小学加分指标为1分钟跳绳项目,加分幅度为20分;
2.《标准》规定学生学年总评等级:90.0分及以上为优秀、80.0~89.9分为良好、60.0~79.9分为及格、59.9分及以下为不及格。
3.《标准》要求学校必须建立学生《〈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登记卡》,学生每学年成绩和等级评定一次,记入《登记卡》相应栏目。学生因病或残疾可提交暂缓或免予执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申请,出具区级及以上医院的医疗证明,但必须填写免测《登记卡》,并存入学生档案。
标准监测项目单项指标与权重测试对象单项指标权重小学一年级至大学四年级体重指数bmi15肺活量15小学一二年级5020坐位体前屈30分钟跳绳20小学三四年级5020坐位体前屈20分钟跳绳20分钟仰卧起坐10小学五六年级5020坐位体前屈10分钟跳绳10分钟仰卧起坐2050往返跑10初中高中大学各年级5020坐位体前屈10立定跳远10引体向上男1分钟仰卧起坐女101000米跑男80020注
测试对象
单项指标
权重(%)
小学一年级至
大学四年级
体重指数(BMI)
15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目的和操作方法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目的和操作方法一、身高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身高,与体重测试相配合,评定学生的身体匀称度,评价学生生长发育的水平及营养状况.2.测试方法受试者赤足,立正姿势站在身高计的底板上上肢自然下垂,足跟并拢,足尖分开成60度角.足跟、骶骨部及两肩胛区与立柱相接触,躯干自然挺直,头部正直,耳屏上缘与眼眶下缘呈水平位图3-1.测试人员站在受试者右侧,将水平压板轻轻沿立柱下滑,轻压于受试者头顶.测试人员读数时双眼应与压板水平面等高进行读数,记录员复述后进行记录.以厘米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测试误差不得超过厘米.二、体重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的体重,与身高测试相配合,评定学生的身体匀称度,评价学生生长发育的水平及营养状况.2.测试方法测试时,杠杆秤应放在平坦地面上,调整0点至刻度尺水平位.受试者赤足,男性受试者身着短裤;女性受试者身着短裤、短袖衫,站在秤台中央图3-2.测试人员放置适当砝码并移动游标至刻度尺平衡.读数以千克为单位,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记录员复诵后将读数记录.测试误差不超过千克.三、肺活量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的肺通气功能.2.测试方法房间通风良好;使用干燥的一次性口嘴非一次性口嘴,则每换测试对象需消毒一次,每测一人时将口嘴下倒出唾液并注意消毒后必须使其干燥.肺活量计主机放置平稳桌面上,检查电源线及接口是否牢固,按工作键液晶屏显示“0”即表示机器进入工作状态,预热5分钟后测试为佳.首先告知受试者不必紧张,并且要尽全力,以中等速度和力度吹气效果最好.令被测试者面对仪器站立、手持吹气口嘴,面对肺活量计站立试吹1至2次,首先看仪表有无反应,还要试口嘴或鼻处是否漏气,调整口嘴和用鼻夹或自己捏鼻孔;学会深吸气避免耸肩提气,应该象闻花式的慢吸气.受试者进行一两次较平日深一些的呼吸动作后,更深得吸一口气,屏住气向口嘴处慢慢呼出至不能再呼为止,防止此时从口嘴处吸气,测试中不得中途二次吸气.吹气完毕后,液晶屏上最终显示的数字即为肺活量毫升值.每位受试者测三次,每次间隔15秒,记录三次数值,选取最大值作为测试结果.以毫升为单位,不保留小数.四、50米跑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速度、灵敏素质及神经系统灵活性的发展水平.2.测试方法受试者至少两人一组测试.站立起跑,受试者听到“跑”的口令后开始起跑.发令员在发出口令同时要摆动发令旗.计时员视旗动开表计时,受试者躯干部到达终点线的垂直面停表.以秒为单位记录测试成绩,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小数点后第二位数按非零进1原则进位,如秒读成秒记录之.五、400米跑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速度耐力的发展水平,适用于小学五、六年级学生.2.测试方法测试分组进行,每组至少两人.受试者站在起跑线后准备,用站立式起跑,当听到口令或哨音后开始起跑.发令员发出“跑”口令的同时开表计时,当受试者的躯干部到达终点线垂直面时停表.以分、秒为单位记录成绩,不计小数.六、50米X8往返跑1.测试目的:该项目是400米跑的替代项目.主要测试学生速度、灵敏及耐久力的发展水平.2、测试方法受试者至少两人一组进行测试.用站立式起跑.当听到”跑”口令后开始起跑,往返四次,往返跑时就逆时针方向绕过标杆,不得碰扶标杆,不得串道.测试人员发出“跑”口令的同时开表计时.当受测者躯干部到达终点线的垂直面时停表,以分、秒为单位记录成绩,不计小数.七、800米跑或1000米跑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耐力素质的发展水平,特别是心血管呼吸系统的机能及肌肉耐力.2.测试方法受试者至少两人一组进行测试,站立式起跑.当听到“跑”的口令后开始起跑.计时员看到旗动开表计时,当受试者的躯干部到达终点线垂直面时停表.以分、秒为单位记录测试成绩,不计小数.八、立定跳远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下肢爆发力及身体协调能力的发展水平.2.测试方法受试者两脚自然分开站立,站在起跳线后,脚尖不得踩线最好用线绳做起跳线.两脚原地同时起跳,不得有垫步或连跳动作.丈量起跳线后缘至最近着地点后垂直距离.每人试跳三次,记录其中成绩最好一次.以厘米为单位,不计小数.九、引体向上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的上肢肌肉力量的发展水平.2.测试方法受试者跳起双手正握杠,两手与肩同宽成直臂悬垂.静止后,两臂同时用力引体身体不能有附加动作,上拉到下颌超过横杠上缘为完成一次.记录引体次数.十、仰卧起坐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的腹肌耐力.2.测试方法受试者仰卧于垫上,两腿稍分开,屈膝呈90度角左右,两手指交叉贴于脑后.另一同伴压住其踝关节,以固定下肢.受试者坐起时两肘触及或超过双膝为完成一次图3-6.仰卧时两肩胛必须触垫.测试人员发出“开始”口令的同时开表计时,记录1分钟内完成次数.1分钟到时,受试者虽已坐起但肘关节未达到双膝者不计该次数,精确到个位.十一、坐卧体前屈1.测试目的测量学生在静止状态下的躯干、腰、髋等关节可能达到的活动幅度,主要反映这些部位的关节、韧带和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及学生身体柔韧素质的发展水平.2、测试方法受试者两腿伸直,两脚平蹬测试纵板坐在平地上,两脚分开约10~15厘米,上体前屈,两臂伸直前,用两手中指尖逐渐向前推动游标,直到不能前推为止图3-5.测试计的脚蹬纵板内沿平面为0点,向内为负值,向前为正值.记录以厘米为单位,保留一位小数.测试两次,取最好成绩.十二、跳绳1.测试目的测试学生的下肢爆发力和身体协调能力.2、测试方法两人一组,一人测试,一人记数.受试者将绳的长短调至适宜长度,听到开始信号后开始跳绳,动作规格为正摇双脚跳绳,每跳跃一次且摇绳一回环一周圈,计为一次.听到结束信号后停止,测试员报数并记录受试者在1分钟内的跳绳次数.测试单位为次.十三、视力测试方法一、测试器材标准对数视力表.二、测试条件视力表悬挂高度使行视标与多数受检者的双眼呈水平位置.视力表照度约300~500 勒克斯.三、测试方法1.受检者在距视力表5米处站立,用遮眼板将左眼轻轻遮上,先查右眼,后查左眼,均为裸眼视力.2.可先从一行视标认起.如果看不清再逐行上查,如辨认无误则逐行下查.要求对每个视标的识别时间不超过5秒.规定~各行视标中每行不能认错1个;~各行视标中每行不能认错2个;~各行中每行不能认错3个.超过这一规定就不再往下检查,而以本行的上一行记为该受检者的视力.3.如5米处不能辨认视力表最上一行视标时,令受检者站立于距视力表米处或l米处进行检查.所得视力值应分别减去校正数值或后,记为该受检者的视力.例如,某受检者在5米处不能辨认最上一行视标,令其在米处检查.所得视力为,则,该受检者视力即为;某受检者在5米和米处都不能辨认最上一行的视标,令其在1米处检查.所得视力为,则,该受检者视力为.5.视力记录方式:将受检者的左、右眼裸眼视力分别记入相应方格内.例如,某受检者的左、右眼裸眼视力分别为和.应在与“左”对应的方格内填入“”,在与“右”对应的方格内填入“”.四、注意事项1.检查视力前,应向受检者讲解检查视力的目的、意义和方法,取得他们的配合.配戴眼镜者应摘去眼镜包括隐形眼镜,检查裸眼视力.2.检查如采用自然光线,应选择晴天,在固定时间和地点进行,以便前后对比.3.检查前不要揉眼,检查时不要眯眼或斜着看.检测人员应随时注意监督.4.用遮眼板时,检测人员要提醒受检者不要压迫眼球,以免影响视力.5.不宜在长时间用眼、剧烈运动或体力劳动后即刻检查视力.至少要休息10分钟以后再做检查.检查若在室内进行,受检者从室外进入后也应有15分钟以上的适应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绕杆前减小步幅,提高步频,降低重心,但是幅度要小。
3.绕杆时,注意两脚蹬地的位置和身体重心的改变。
4.绕杆后,加大摆臂力度,加大步幅,重心逐渐恢复。
5.绕杆过程中,不要有明显或加大幅度的重心起伏。
6.注意把握好全程速度,避免出现猛起动,后面减速明显的现象。
10.用前脚掌蹬地交替跳绳。
60分标准:
一年级:男17,女17
二年级:男25,女27
三年级:男34,女39
四年级:男45,女49
五年级:男56,女58
六年级:男65,女66
100分标准
一年级:男109,女117
二年级:男117,女127
三年级:男126,女139
四年级:男137,女149
五年级:男148,女158
4.测试时,心态要平和,求稳不求快。
5.掌握好跳绳的节奏,不要忽快忽慢,这样容易出现失误。节奏平缓能保持不坏,比节奏过快或不稳产生失误的成绩要好。
6.注意体力要均匀分配,这样才能减少失误,跳绳长久。
7.练习两脚交换原地小跑。
8.屈臂摇绳,多用小臂和手腕,避免大臂晃动。
9.上体稍稍前倾,不要过直和后仰。
(6)短距离变速跑100—150米(30米快跑+20米惯性跑+30米快跑+20米惯性跑),3次X2—3组。
(7)胶带牵引跑(30—60米,4—5次X2—3组。
(8)反复跑30—60米,4—5次X2—3组。
60分标准:
一年级:男12”6,女13”8
二年级:男12”0,女12”8
三年级:男11”5,女12”0
60分标准:
五年级:男2’18,女2’23
六年级:男2’12,女2’19
100分标准:
五年级:男1’1’37
六、跳绳
测试技巧及练习方法:
1.服装不要太宽松,相对贴身,测试前整理好服装和鞋带。
2.跳绳要足够长,在手里绕一圈,避免测试过程中出现绳脱手现象。
3.采用两脚交换跳的方式。
四年级:男11”1,女11”5
五年级:男10”8,女11”1
六年级:男10”6,女11”0
100分标准
一年级:男10”2,女11”0
二年级:男9”6,女10”0
三年级:男9”1,女9”2
四年级:男8”7,女8”7
五年级:男8”4,女8”3
六年级:男8”2,女8”2
五、50米*8往返跑
测试技巧及训练方法: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项目及训练方法
项目
训练、测试方法
备注
一、身高
1.严格掌握“三点靠立柱”、“两点呈水平”的测量姿势要求,测试人员读数时一定与压板等高,两眼高于压板时要下蹲,低于压板时应垫高。
2.水平压板与头部接触时,松紧要适度,头发蓬松者要压实,头顶的发辫、发结要放开,饰物要取下。
3.读数完毕,立即将水平压板轻轻推向安全高度,以防碰坏。
(2)短距离接力跑2人X50米或4人X50米,3—4次X2—3组。
(3)让距离追赶跑60—100米,3—5次X3组。
(4)短距离组合跑(20米+40米+60米+80米+100米)X2—3组。或(30米+60米+100米+60米+30米)X2—3组。
(5)顺风跑或下坡跑30—60米,3—4次X2—3组。
(2)加快脚掌着地速度练习,要求尽可能地缩短腾空时间。
(3)快速摆臂摆腿练习,要求腿臂动作协调进行。
3.发展步长:步长能力的大小主要决定于跑时的后蹬力量,后蹬角度,摆动力量,摆动速度,以及髋关节的灵活性等。着重发展大腿的伸肌,屈肌的力量和髋关节的灵活性。
方法:负重换腿跳,负重大步走,负重跑,负重跳台阶,跑台阶,大幅度的跨步跳(要求摆动腿积极下压和小腿由前向后积极着地),蛙跳,单足跳等练习,提高跑时的后蹬能力。与此同时,采取高抬腿跑,拉橡皮条高抬腿“车轮跑”,收腹跳等训练手段,提高摆动速度,并且采取其它一些训练方法和训练手段,加强髋关节的灵活性和肌肉的伸展性训练。
6.五年级学生坚持10天左右,能够显现效果,贵在坚持每天完成。
60分标准:
一年级:男0.0,女2.4
二年级:男-0.4,女2.3
三年级:男-0.8,女2.2
四年级:男-2.2,女2.1
五年级:男-2.6,女2.0
六年级:男-4.0,女1.9
100分标准
三年级:男2300,女1800
四年级:男2600,女2000
五年级:男2900,女2250
六年级:男3200,女2500
四、50米跑
练习方法:
1.以90~95%的强度进行20~60m跑,每组跑4~5次,每次休息3~6分钟,进行2~3组。
2.发展步频训练手段:
(1)高速大幅度摆动腿前后摆动练习,要求在快速摆动中完成合理的折叠技术,摆动腿大小腿折叠得越紧,半径越小,摆速越快。
4.吹气嘴与口鼻衔接紧密,不漏气。可以在测试前自己捏住鼻子,吹一下试试。
60分标准:
一年级:男700,女600
二年级:男800,女700
三年级:男900,女800
四年级:男1100,女900
五年级:男1300,女1050
六年级:男1500,女1200
100分标准
一年级:男1700,女1400
二年级:男2000,女1600
六年级:男157,女166
七、坐位体前屈
测试技巧及训练方法:
1.一定先热身,直到身体微微发热。
2.测试时不要突然发力,仪器数据不准。
3.测试到达最远处,轻易不要松劲,可以稍稍侧一下肩,将力量集中在一侧手臂,成绩能够提高0.5-1厘米。
4.每天热身后坚持勾脚尖压腿,坐位单、双腿压腿。
5.压腿后及时做下蹲等下肢韧带放松的练习。
4.测量身高前,受试者应避免进行剧烈体育活动和体力劳动。
二、体重
1.受试者赤足,男性穿短裤,女性穿短裤、短袖衫,站在称台中央。
2.测试前不得进行剧烈体育活动或体力劳动。
3.上下称动作要轻。
三、肺活量
1.像闻花一样慢吸气,避免耸肩吸气。
2.以中等速度和力度尽全力吹气效果最佳。
3.测试深吸气前,做一两次较平日深一些的呼吸动作后,在开始深吸气测试。
4.发展绝对速度:必须注重步长和步频的最佳组合,及跑的技术动作各环节的时间也空间的节奏。
训练方法:(1)20—40米行进间快跑练习。(2)4*25—50米接力跑,加速跑,追赶跑练习。(3)下坡跑练习。(4)顺风跑练习。(5)各种短段落的变速跑练习
具体练习方法和次数建议:
(1)行时间跑30—60米,3—4次X2—3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