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OSI系统管理模型

合集下载

OSI参考模型体系

OSI参考模型体系

传输层
传输层负责建立和维护端到端的连接,确保数据的可 靠传输。
输入 标题
详细描述
传输层的主要功能包括建立连接、管理数据流量和控 制数据传输等。它还提供诸如可靠传输和不可靠传输 等传输服务。
总结词
总结词
传输层通过使用诸如TCP和UDP等传输协议来提供可 靠的传输服务。这些协议通过确认机制、重传机制和
表示层的主要任务是处理数 据的表示和转换。
详细描述
表示层通过使用各种表示协 议(如MIME和TLS)来处 理数据的表示和转换。此外, 表示层还负责数据的加密和 解密以及压缩和解压缩等任 务,以确保数据的机密性和 完整性。
应用层
总结词
详细描述
总结词
详细描述
应用层是OSI参考模型的最 顶层,负责处理用户的具体 应用需求。
会话层通过使用各种会话协议 (如RPC和SQL)来管理会话连 接,并确保通信的同步性。此 外,会话层还负责管理对话控 制,以确保通信的正确性和可 靠性。
表示层
总结词
表示层负责数据的表示、编 码和加密等任务。
详细描述
总结词
表示层的主要功能包括数据 的表示、编码和解码、加密 和解密以及压缩和解压缩等。 它还负责转换上层的数据格 式以适应下层的协议要求。
传输效率。
OSI参考模型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安全策略制定
安全风险评估
利用OSI参考模型,可以对网络系统进行全面的安 全风险评估,识别潜在的安全威胁和漏洞。
OSI参考模型提供了多层安全策略制定的框 架,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应 用层的安全策略。
安全事件响应
OSI参考模型有助于安全事件响应团队快速 定位问题所在层,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置 。

网络管理答案(第3版)之欧阳道创编

网络管理答案(第3版)之欧阳道创编

第一章 ao 导论思考题11 什么是网络管理?简述它的重要性。

答:网络管理是指对网络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使其能够有效、可靠、安全、经济地提供服务。

(P4)网络管理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1、网络设备的复杂化使网络管理变得复杂。

2、网络的经济效益越来越依赖网络的有效管理。

3、先进可靠的网络管理也是用户所要求的。

(P4)12 网络管理的目标是什么?答:网络管理的根本目标是满足运营者及用户对网络的有效性、可靠性、开放性、综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的要求。

(P5)13 网络管理主要涉及哪些基础理论与技术?答:网络管理是一门高度综合和复杂的技术,除其自身包含丰富的内容之外,还涉及多个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技术,主要包括:网络性能分析理论、网络的可靠性理论、网络优化理论、人工智能理论与技术、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技术、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机仿真技术等。

(P6P13)14 面向对象的分析技术与面向过程的分析技术相比有哪些主要区别?面向对象分析技术的优点是什么?答: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技术与面向过程技术相比的区别在于:面向过程技术是将处理问题的方案看成一个过程,然后把过程逐步分解为更小的过程,直至小过程的复杂程度易于处理为止;面向对象技术是将问题看成是事物(对象)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定义有关对象的属性、可产生的或被施加的操作以及对象之间的相互关系来处理问题。

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讲,面向过程技术是以动词为中心,而面向对象技术是以名词为中心。

面向对象分析技术的优点包括:1、面向对象分析技术更符合人们以名词为中心的思维习惯,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2、面向对象分析技术特有的抽象性、封装性、继承性以及同质异构性在克服复杂性方面具有优势。

a. 抽象性提供了对于复杂对象的单纯接口。

b. 封装性对复杂的个体实现了细节的隐藏。

c. 继承性可以非常方便地表达事物从一般到特殊,从简单到复杂的层次关系。

d. 同质异构性在保证了对象的外部接口不变的前提下,解决了网络设备升级改造后管理上的向后兼容等问题。

osi参考模型

osi参考模型
OSI参考模型的层次 OSI参考模型共有七层,由低到高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分层原则:逻辑分组 明确功能 国际标准 层级合适 减少接口
1.OSI参考模型的特性
(1)是一种将异构系统互联的分层结构; (2)提供了控制互联系统交互规则的标准骨架; (3)定义了一种抽象结构,而并非具体实现的描述; (4)不同系统上的相同层的实体称为同等层实体; (5)同等层实体之间的通信由该层的协议管理; (6)相邻层间的接口定义了原语操作和低层向上层提供的服务; (7)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是面向连接的或无连接的数据服务; (8)直接的数据传送仅在最低层实现; (9)每层完成所定义的功能,修改本层的功能并不影响其它层。
数据链路层将本质上不可靠的传输媒介变成可靠的传输通路提供给网络层。在 IEEE802.3情况下,数据链路层分成两个子层:一个是逻辑链路控制,另一个是媒 体访问控制。
3.2.3 网络层
网络层是通信子网与资源子网之间的接口,也是高、低层协议之间的接口 层。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路由选择、流量控制、传输确认、中断、差错及 故障的恢复等。当本地端与目的端不处于同一网络中,网络层将处理这些 差异。 1.网络层的主要功能 (1)建立和拆除网络连接(2)分段和组块 (3)有序传输和流量控制(4)网络连接多路复用 (5)路由选择和中继(6)差错的检测和恢复(7)服务选择 2.网络层提供的服务 OSI/RM中规定,网络层中提供无连接和面向连接两种类型的服务,也称 为数据报服务和虚电路服务。 3.路由选择
3.2.6 表示层
表示层为应用层服务,该服务层处理的是通信双方之间的数据表示问题。 为使通信的双方能互相理解所传送信息的含义,表示层就需要把发送方具 有的内部格式编码为适于传输的比特流,接收方再将其译码为所需要的表 示形式。 数据传送包括语义和语法两个方面的问题。OSI模型中,有关语义的处理 由应用层负责,表示层仅完成语法的处理。 1.表示层的主要功能 (1)语法转换(2)传送语法的选择(3)常规功能 2.表示层提供的服务 (1)数据转换和格式转换(2)语法选择 (3)数据加密与解密(4)文本压缩

第二章 计算机网络协议的体系结构

第二章 计算机网络协议的体系结构

--------------
(N)实体
(N)服务: 在(N)协议的控制下,(N)层通过(N)实体的工作,可以 向上一层即(N+1)层提供服务.这种服务称为(N)服务.
开放系统A (N+1)层
(N)服务 (N+1)实体 (N)实体 (N)连接 (N)用户
(N)层 (N-1)层
交换原语
(N-1)实体
(N)服务是由以下三部分组成的: (1)(N)实体自己提供的某些功能; (2) (N-1) (2)从(N-1)层及其以下各层以及本地环境得 到的服务; (3)通过与处在另一开放系统中的对等(N)实 体的通信而得到的服务.
(N)SAP (N)CEP (N)连接
二 数据单元
在用户数据传送的过程中,有两种控制信息 存在:一种用于控制对等(N)层之间的信息传送; 另一种用于控制相邻层之间的信息传送.
当用户数据从发送端的应用层传向物理层时,要带上各层的对等层控制信息; 当其从接送端的物理层传向应用层时,各层要将其对接的同等层附加的控制信息取 走. 用户信息在相邻层间传送时,由相邻层控制信息控制,这些控制信息不参加传 送,也不出现在用户信息中,它们只是局部有效.
OSI环境
网络环境 3 2 1 节点 数据通信网 网络环境 3 2 1 节点
APA 7 6 5 4 3 2 1
AP数据 AP数据 数据单元 数据单元 数据单元
APB 7 6 5 4 3 2 1
数据单元 数据单元 比特流 物理媒体
报文 分组 帧
应用进程APA要在OSI中经过复杂的处理过程才能送到对方的应用进程 APB,但这些复杂过程对用户来说都被屏蔽掉了,应用进程APA的数据 好像直接传递给了应用进程APB。同理,OSI环境中两个同样的层次之间, 也好像可将数据(服务单元)直接传送给对方。

第二章-OSI七层

第二章-OSI七层
二、OSI参考模型 为了实现网络的互通以及各种各样的网络应用,网络设备需要运行各种 各样的协议以实现各种各样的具体的功能。对各种各样的具体的功能进 行愤懑别类,将具有相似或相近目的和作用的一些功能划归到同一层面 属于同一层面的不同功能,其目的和作用是相似或相近的;属于不同层 面的功能,其目的和作用是具有明显的差异的。网络设备的各种功能是 通过运行各种相应的协议而实现的。因此,与功能分层相对应的便是协 议分层。属于同一层面的不同协议,其功能作用是相似或相近;属于不 同层面的协议,其功能作用具有明显的差异。
网络协议
OSI的七层框架各层功能作用
3:网络层 网络层关心的是通信节点的运行控制,主要解决如何使数据分组跨越 通信节点从源传送到目的地的问题,这就需要在通信节点中进行路由 选择,也就是如何选路。另外,当分组节点要跨越多个通信节点才能 到达目的地时,还要解决网络互联的问题。(通信节点可以理解为不 同的部门,就像我们在宿舍上网所使用的ip地址与我们在实验室所使 用的ip地址是不同的,这就是两个不同的节点) 在这一层工作的网络设备是我们经常使用的路由器,路由器的主要功 能是选择路径。
举例
Telnet FTP
ASCII EBCDIC JPEG
操作系统/ 应用程序访问调度
邮局实例
写信人 邮局 运输部门
甲地
网络协议
收信人 邮局
乙地
网络协议
用现实中邮政局的通信来类比一下: 我们写一封信给其他企业的朋友,首先,是我写信,信的内容,说我们 两个企业之间业务方面的事情,这些东西只要我跟我的朋友两个人之 间懂就OK了,写完后,我就寄信去了。具体的寄信跑腿等工作,则属于 下一层了,那么下一层是谁呢?对,邮政局.邮政局把信纸装进固定格 式的信封中,信封上有固定格式的要求.例如收信人的地址,联系方式 等等。那么邮政局不需要知道信到底写了什么,他们不关心,只管放进 信封就可以,让对方拿到信封后知道那是给我朋友的就OK了.好,这个 层次结束。那么是不是没其他层次了呢?错,还有一个层次,那就是最 底层.邮递员层.他们负责跑腿,例如骑马,骑车或者开火车开飞机,随 便,反正是具体的跑腿工作.好,回过头来看,写一封信进行通信,分了 三个层次:我和朋友,属于用户层,负责信内容的书写和阅读;邮政局 ,属于类似于OSI的传输层,负责信封的格式书写和阅读,跑腿工具的 选择好比网络层,选择最佳工具以最短的路径高效运输。“邮递员” 最底层,类似于OSI的物理层,负责具体的传输方式。

OSI系统管理标准

OSI系统管理标准
这些故障,可能是暂时的,也可能是永久的。
上一页 下一页
9.3 OSI系统管理标准
3. 性能管理SMFA 性能管理SMFA对往来运行状态进行分析,给出长期评估,
可以对一切通信过程做出有效的度量。 4. 安全管理SMFA 安全管理SMFA的功能仅指服务的安全和OSI各级协议机制
的安全。 5. 记账管理SMFA 记账管理SMFA定义的服务,用以决定一个最终用户能够使
返回
第2章 MCS-51系列单片机的结构
2.1 MCS-51单片机的内部结构 2.2 MCS-51单片机的存储器结构 2.3 MCS-51单片机的并行输入/输出(I/O)
接口 2.4 MCS-51单片机应用系统的构成
2.1 MCS-51单片机的内部结构
2.1.1MCS-51的结构框图
前面已经提到单片机是在一块芯片集成了CPU、RAM、 ROM、定时器/计数器、I/O接口以及串行通信接口等基本功 能部件的一个完整的单片微型计算机。
2. 1. 2 CPU结构
CPU从功能上可分为控制器和运算器两部分,下面分别介 绍这两部分的组成及功能。
1.控制器 控制器由程序计数器PC、指令寄存器、指令译码电路、定
时控制与条件转移逻辑电路、数据地址指针DPTR等组成。 其功能是对来自程序存储器中的指令进行译码,通过定时控 制电路,在规定的时刻发出各种操作所需的内部和外部的控 制信号,使各部分协调工作,完成指令所规定的功能。控制 器各功能部件简述如下。
CMIS服务用户把某些操作经过CMIS服务交给CMIP机。 CMIP机一旦接收到了CMIS服务请求,就通过网络把消息
发送给CMIS服务用户。
返回
9.5 其他协议和功能
9.5.1 关联控制服务元素(ACSE)

OSI模型解析

OSI模型解析

OSI模型解析OSI模型是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中的重要概念,它将网络通信的过程划分为七个不同的层次。

每一层都有自己的功能和任务,共同协作完成数据传输。

本文将对OSI模型进行详细解析,深入探究每一层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第一层 - 物理层物理层是OSI模型的最底层,主要负责将数据转换为传输所需的电信号,并通过物理媒介进行传输。

它关注的是数据的传输单位是比特(bit),包括传输介质、电缆规范、编码方式等。

物理层主要作用是确保数据的可靠传输,例如通过传输介质的选择和电平控制来实现数据的传输。

第二层 -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负责在直连的节点之间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它将原始数据分割成数据帧,并通过物理层提供的物理媒介进行传输。

数据链路层有两个子层,即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和介质访问控制(MAC)子层。

LLC子层主要处理数据帧的逻辑连接控制,而MAC 子层则处理数据的访问控制和媒介争用的问题。

第三层 - 网络层网络层是OSI模型的第三层,主要负责数据包的路由和转发。

它将数据分割成较小的数据包,并通过路由器进行传输。

网络层的主要功能是将数据从源节点发送到目标节点,通过确定最佳路径和设置优先级来实现数据的高效传输。

此外,网络层还处理数据包的片段、拥塞控制等问题。

第四层 - 传输层传输层负责提供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服务。

它通过端口号来标识不同的应用程序,并通过传输协议(如TCP和UDP)来实现数据的可靠传输。

传输层提供了数据的分段、重组、流量控制和错误恢复等功能,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第五层 - 会话层会话层负责在不同计算机之间建立、管理和终止会话。

它通过提供会话控制机制和同步功能来实现进程之间的通信。

会话层允许应用程序在不同计算机之间建立连接,并提供同步点以确保数据的顺序和完整性。

第六层 - 表示层表示层负责对数据进行编码和解码,以确保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的兼容性。

它处理数据的格式转换、数据加密和解密、数据压缩和解压缩等任务。

osi模型的名词解释

osi模型的名词解释

osi模型的名词解释OSI模型(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Model),即开放系统互联模型,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用于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设计的参考模型。

该模型主要将计算机网络通信的过程分为七个层次,每个层次都有特定的功能和任务,通过这种分层的方式,可以实现网络的互联和通信。

下面我将对OSI模型的七个层次进行分别解释,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第一层:物理层(Physical Layer)物理层是最底层的一层,它主要负责传输数据比特流的物理媒介和实际连接。

在这一层中,数据被转换为电脉冲、光脉冲等信号进行传输。

常见的物理媒介包括电缆、光纤和无线信号等。

物理层的作用在于确保数据能够在网络中正确地传输。

第二层: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数据链路层位于物理层之上,它主要负责数据的分组和传输错误的控制。

在这一层中,数据被分为帧(Frame)的形式进行传输,并通过校验和进行错误检测与纠正。

数据链路层还管理不同设备之间的数据通信,并负责帧的传输排序。

第三层:网络层(Network Layer)网络层负责在整个网络中寻址和路由数据包。

它将数据包从源主机传输到目标主机,并通过IP地址和路由表进行寻址和选择最佳的路径进行传输。

网络层还实现了拥塞控制、逻辑编址和安全控制等功能。

第四层: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传输层主要负责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顺序性。

它可以将数据分成较小的数据块,并通过序列号和确认机制进行传输的可靠性保证。

同时,传输层还实现了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等重要功能,以保障数据传输的高效性和可靠性。

第五层:会话层(Session Layer)会话层主要负责建立和管理不同设备之间的会话连接。

它提供会话的控制和同步功能,以确保数据的正确传输和完整性。

会话层还可用于实现安全认证、数据加密和数据压缩等功能。

第六层: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表示层主要负责数据的格式转换和加密解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SI Protocols
OSI Open system
MO
网络资源由公共管理信息模型描述
Managed Object (MO)

管理接口 可接受操作 能发出通报
6
Agent的支持服务
通 信 网 络 管 理 与 安 全

Support Services:

为了Operation的同步和为了控制对MO的访问 过滤要执行的Operation 控制Notification所产生的数据流
Agent
Notification
OSI Open system
OSI Protocols
OSI Open system
MO
4
通 信 网 络 管 理 与 安 全
Operation
Operation
Manager
Notification
Agent
Notification
OSI Open system

要实现对远程管理信息的访问,需要有通信协议,这 种协议被称为管理信息通信协议。 OSI 提出了CMIP (Comm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Protocol)


SMAE(System Management Application Entity)

应用层与系统管理应用有关的3个元素 • ACSE(Association Control Service Element)
15
通 信 网 络 管 理 与 安 全
m-Create OPERATION -- CMIP协议数据单元PDU的例子 ARGUMENT CreateArgument RESULT CreateResult ERRORS {accessDenied,classInstanceConflict, duplicateManagedObjectInstance, invalideAttributeValue, invalidObjectInstance, missingAttributeValue, noSuchAttribute, noSuchObjectClass, noSuchObjectInstance, noSuceReferenceObject, processingFailure}
21
通 信 网 络 管 理 与 安 全

Inheritance:在定义新类时指定某个或某些现 有的类作为父类,继承其部分或全部特性。 现有OM Class升级的自然机制 子类/父类:相对的概念 严格继承 多重继承
22
Attribute
通 信 网 络 管 理 与 安 全



Attribute:MO的一个用值表示的特性,是通过 MO界面可见的。 取值范围 Permitted value set Required value set identifier:全局唯一的ASN.1 identifier Attribute group:由多个attribute组成,被赋予 identifier,使多个attribute能够被整体操作。 Fixed Attribute group Extensible Attribute group
M-CREATE.req
通 信 网 络 管 理 与 安 全
CMISE 服务提供者 CMIPM/ROSE
CMIP PDU 内容: Argument
CMISE 服务用户
(II,MOC,MOI,SOI,AC,ROI,AL)
M-CREATE.ind
(II,MOC,MOI,SOI,AC,ROI,AL)
M-CREATE.rsp M-CREATE.conf

在MO Class继承层次中的位置。
20
Package and Inheritance
通 信 网 络 管 理 与 安 全


Package and Inheritance是保证管理信息定义的 统一性、一致性和可重用性的两个关键技术。 package:attribute, notification, operation and behaviour的集合。 Conditional package在MO描述中满足条件就出 现,不满足条件就不出现。 Mandatory package一定出现在类的所有实例中。 包有助于限制需要用对象标识符定义和命名的 事物的数量,防止组合爆炸。
Access control Operation MO Notification discriminator Timetable system time
Open system
Log control
Log
Agent process
8
公共管理信息协议(CMIP) 管理信息通信 通 信 网 络 管 理 与 安 全


MO的定义应以Class为单位进行。一个MO Class可以对资源的多 个类似特性或多个类似资源进行描述。 定义MO Class ,要描述其Instance的下列特性: 可见的attribute; 可以运用的management operations; 控制CMIS过滤器适用性的matching rules; 应答管理操作时体现的behavior; 发出的notifications; 所包含的packages;

M-CANCEL-GET:通知对等实体取消前面发出的M-GET请求。
M-SET:通过对等实体修改被管对象的属性值。 M-ACTION:通过对等实体对被管对象执行指定的操作。
M-CREATE:通过对等实体创建新的被管对象实例。
M-DELETE:通过对等实体删除被管对象的实例。
12
通 信 网 络 管 理 与 安 全
Physical resources Remote NMS Comm. Logic data Applicatons
基于远程监控的管理架构
3
通 信 网 络 管 理 与 安 全

OSI 系统管理体系结构
Operation
Operation
Manager
Notification

ISO批准的有关支持功能的国际标准

event report function log control function access control scheduling function
7
通 信 网 络 管 理 与 安 全
Agent Process Access control Event forward Scheduling Log record
Agent
CMISE
ROSE

采用面向连接的传送协议
10
通 信 网 络 管 理 与 安 全

CMISE的服务通过功能单元的组合来实现

两类功能单元

核心功能单元:每个单元对应一种服务,描述目 的对象的基本参数,如标识符、操作类型、时间 等 扩充功能单元:提供附加功能,选择若干个被管 对象、同步对象上的操作、有选择地发出请求等


基于MO的 MIM源自18通 信 网 络 管 理 与 安 全

被管资源的一个视图
Object boundary MO Operations results
Notifications
19
MO Class
通 信 网 络 管 理 与 安 全

根据对管理信息模型的要求,MO的定义应该有统一性、一致性 和可重用性。
OSI Protocols
OSI Open system
MO


管理实体: Manager Agent
Manager 和 Agent 角色可以转换
5
Operation
Operation
通 信 网 络 管 理 与 安 全
Manager
Notification
Agent
Notification
OSI Open system
23
Management operation and notification
通 信 网 络 管 理 与 安 全



General-purpose operation on attributes Get Replace Replace with default 两个附加操作:Add Remove,对集合类型属性操作 Operation on Mos as a whole Create Delete Action Multi operation 一个操作对多个attribute进行 synchronization best-efforts synchronization atomic synchronization
16
通 信 网 络 管 理 与 安 全
CreateArgument ::= SEQUENCE{ managedObjectClass ObjectClass CHOICE {managedObjectInstance ObjectInstance, superiorObjectInstance [8]ObjectInstance} OPTINOAL, accesControl [5]AccessControl OPTINOAL, referenceObjectInstance [6]ObjectInstance OPTINOAL, attributeList [7]IMPLICITSETOFAttribute OPTINOAL}
CreateResult ::= SEQUENCE{ managedObjectClass ObjectClass managedObjectInstance ObjectInstance currentTime [5]IMPLICIT GeneralizedTime attributeList [6]IMPLICIT SET OF Attribut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