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2课时 功率 (2) PPT课件

合集下载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功率课件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功率课件

教科版八年级物理功率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章《功率》的第一节,详细内容包括:功率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功率与功的关系以及影响功率大小的因素。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功率的概念,能正确使用功率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2. 了解功率的物理意义,知道功率与功的区别和联系。

3. 能够运用功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功率的概念及计算公式的应用。

教学重点:功率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以及功率与功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课件、功率演示装置、实验器材。

学具:计算器、练习本、草稿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运动员举重、跑步等运动场景,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运动员在比赛中有时会表现出疲惫不堪,有时却轻松自如?从而引出功率的概念。

2. 理论讲解(1)功率的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

(2)功率的计算公式:P = W/t,其中P表示功率,W表示完成的功,t表示时间。

(3)功率的单位:瓦特(W)。

3. 例题讲解例题1:计算一名运动员在1分钟内完成的功,已知他举起了100kg的杠铃,高度为1.5m。

解答:计算完成的功W = mgh = 100kg × 9.8N/kg × 1.5m = 1470J,然后计算功率P = W/t = 1470J / 60s ≈ 24.5W。

4. 随堂练习(1)一名学生在1小时内爬上5楼(每层楼高3m),他的平均功率是多少?(2)一辆汽车以60km/h的速度行驶,它的功率是多少?5. 实验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影响功率大小的因素。

六、板书设计1. 功率的定义、计算公式、单位。

2. 功率与功的关系。

3. 影响功率大小的因素。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计算一名学生在1分钟内跑上5楼(每层楼高3m)的功率。

(2)一辆自行车以15km/h的速度行驶,它的功率是多少?答案:(1)P = mgh/t = 50kg × 9.8N/kg × 15m / 60s ≈ 123.3W(2)P = Fv = 20N × 15km/h × (1000m/1km) × (1h/3600s) ≈ 83.3W2. 拓展延伸:讨论功率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家电、交通工具等。

教科版新八年级物理第二章运动与能量

教科版新八年级物理第二章运动与能量

第二章运动与能量一、认识运动教学目标?1.认识机械运动,掌握机械运动就指物体位置的变化。

?2.了解分子运动。

?3.正确区别机械运动与分子运动。

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1、定义: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注意:参照物一旦选定,我们就认为它是静止的。

?3.判断方法:?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则称这个物体静止;?如果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变化,则称这个物体运动。

?注意:同一物体以不同的参照物作判断,其结果可能是运动的,也可能是静止的。

4.牢记内容:?(1)任意性: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但注意不能选择其自身,因为以物体自身为参照物,物体永远是静止的,没有意义;?(2)排己性:一般不选研究对象自身;?(3)不唯一性:同一物体可以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其运动状态的描述也往往不同;?(4)方便性:为了研究方便,物理学中一般选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此时不必指明参照物。

?5.参照物选择技巧: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通常把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6.练习例1:一位诗人坐船远眺,写下着名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人在诗句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作了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A.风和水???????B.船和地面???? ??C.山和船?? ?D.风和地面?例2:下列有关运动的描述,错误的是(??)?A.说同不通信卫星静止地赤道上空,是以地面为参照物的?B.以太阳为参照物,地面上的房屋是运动的?C.?(11.2.定义:?3.??4.国际单位制/小?5.(1(26.(1(2)s、t程、速度、时间时,应加统一的角标来区别。

练习:上学时,先步行10min前行了300m,后乘车0.3h前行了8.1km,求各路段的速度。

五、书写格式讲解范例:A、B两地相距1.2km,小明从A地到B地用时200s,求他的速度。

已知:AB两地距离s=1.2km=1200m,所用时间t=200s。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力的平衡 课件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力的平衡 课件
图8-2-17
问题2:用手将小车扭转到图8-2-18所示的位置,放开手后,
小车不会静止,而是发生转动,这说明:
___相__互_平__衡__的_两__个_力__作__用_在__同_一__条__直_线__上____。
问题3:(1)此实验得出的二力平衡的条件是:
_大__小_相__等_,__方__向_相__反_,__作__用_在__同_一__直__线_上__,_并__且__作_用____ _在__同_一__物_体__上_____。
[解析] (1)两个钩码通过细线对小卡片施加了两个方向相反的拉力, 并通过调整钩码个数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小卡片两端的拉力就不在一条直线上, 卡片就会转动,说明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不能平衡。要探究相互 平衡的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只要将小卡片一分为二即可。 (3)小华实验用的小卡片重力很小,可以忽略,悬在空中不受摩擦力 的影响;小明实验用的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和桌面之间存在摩擦 力,实验会受到摩擦力的影响,所以还是小华的实验方案较好。 (4)如果将木块换为小车,将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可以大大减小 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实验点拨]为了反证二力平衡的条件之一——大小相等,一般实验探究 时用在同一直线、方向相反的不相等的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观察 物体是否平衡。为了使现象更明显,应该使两侧的拉力相差较大。在研 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 力能否使物体保持平衡时,应该将卡片“扭转”一定角度后释放,观察 卡片能否保持静止。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问题1:如图8-2-3所示,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 合力,大小等于(表达式):__F=__F_1+__F_2 _,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 向___相__同__。

2020年最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全册PPT课件(共226张)

2020年最新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全册PPT课件(共226张)

知识点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018年5月21日,我国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鹊桥 号”中继星载入太空.运载火箭点火后,火箭向下喷出燃气, 对燃气有向下的力,同时燃气对火箭施加向上的动力.
知识点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两个物体相互作用时,A对B施加力,B也对A施加力,这是物体间 力的相互性的体现.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 上的,既不能合成,也不能抵消,分别作用在各自的物体上产生 各自的作用效果.但需注意的是A对B的力和B对A的力大小是 相等的,且它们是同时产生的,没有先后或主动与被动之分.
知识点 弹簧测力计
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拉力必须沿竖直方向吗?为什么? 点拨:不一定,弹簧测力计是测量力的工具,不一定仅测竖直方向 或水平方向的力,其他方向的力也可测量,在测量力时,要保证弹簧 测力计所测力的方向与弹簧的轴线方向一致.如图可以沿斜面拉.
知识点 弹簧测力计
(1)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它所受的拉力成正比,其 比值不变; (2)若超出了弹性限度,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不成正 比,而且会损坏弹簧; (3)不同的弹簧,伸长量相同时,所受的拉力一般不同.
第七章 力
第3节 弹力 弹簧测力计
知识点 弹力
被压弯的撑竿将人高高弹起,在此过程中撑竿又恢复原状.
知识点 弹力
有些物体的形变是非常微小的,人 眼不能观察到,例如用手挤压玻璃瓶时, 玻璃瓶的形变;人压桌子时,桌子发生的 形变等.
用放大的思想可以把微小的形变显 示出来.
知识点 弹力
在椭圆形的大墨水瓶瓶塞中插一根毛细管,瓶内装 满水,实验时,在瓶的截面短轴方向(图a所示方向) 施加压力,水柱上升,说明瓶体微小形变使容积减 小;撤去压力,水柱下降到原位.在瓶的长轴方向(图 b所示方向)施加压力,水柱下降,说明瓶的容积变 大;撤去压力,水柱升到原处.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课件11.3.2功 功率2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课件11.3.2功 功率2
【解析】 运动员举起杠铃的重力相同,身高 170 cm 的运动员比身 高 160 cm 的运动员举得高,根据 W=Gh 可知,W1>W2;因为两运动员
举起杠铃的时间相同,根据 P=Wt 可知,P1>P2.所以 C 正确。
7.[2016·西宁]西宁市湟水河河道改造工程中,装载机 5 s 内将一块 重 2 000 N 的石块匀速举高 3 m,装载机的举力对石块做功为 6×103J, 举力做功的功率为 1.2×103 W。
3.某同学的质量约为 50 kg,他以正常速度从教学楼的一楼走上二
楼,请估算在此过程中该同学上楼的功率最接近于( C )
A.1 W
B.10 W
C.100 W
D.1 000 W
4.甲、乙两辆汽车,功率之比为 2∶1,在相同时间内沿水平路面
通过的距离之比为 1∶2,则它们所做的功之比为( A )
A.2∶1 B.1∶1 C.1∶4 D.4∶1
(1)中欧班列运行时的平均速度约为多少 km/h? (2)中欧班列在平直路面以 v=20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时,机车功率 约为多少?解: (1)全程 s=10 800 km,运行时间 t=300 h;
平均速度为 v=st=10380000 hkm=36 km/h; (2)机车的功率 P=Fv=9.6×107 N×20 m/s=1.92×109 W。
当堂测评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做功越大,功率越大 B.做功越少的机械做功越慢 C.功率大的所用时间少 D.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快
2.一台机器的铭牌上标注有“功率为 3 kW”字样,它表示( C )
A.这台机器最多能做功 3 000 J B.这台机器最少能做功 3 000 J C.这台机器每秒钟能做 3 000 J 的功 D.这台机器每秒钟能做 3 kW 的功

1 机械能 课件 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册

1 机械能 课件 初中物理教科版八年级下册

课堂总结
结论:物体动能的大小跟速度、质量有关,质量相同的 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它的动能越大;运动速度相同 的物体,质量越大,它的动能也越大。
学习目标 活动探究 当堂检测
课堂总结
活动小结
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 2.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这个物体的能量就越大。 能量的单位:焦耳(J) 3.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 4.物体动能的大小跟速度、质量有关,
【分析与论证】 分析现象可知,物体的质量越大,位置越高,它
具有的重力势能就越大。
学习目标 活动探究 当堂检测
课堂总结
问题:说说弹性势能与什么有关?并用生活实例验证。
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具有的弹性势能 就越大。
射箭时,如果弓拉得越满箭射得越远,代 表弹性势能越大,满弓时其弹性的形变量最大。
学习目标 活动探究 当堂检测
学习目标 活动探究 当堂检测
课堂总结
(1)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让 不同质量 的钢球,先后从 同一 高度滚下,视察钢球推动木 块的距离。
从同一高度滚下是 为保证小球到达平 面的速度一样。
结论: 物体的动能与物体的 运动速度 有关, 速度 越
大,物体的动能越大。
学习目标 活动探究 当堂检测
课堂总结
学习目标 活动探究 当堂检测
课堂总结
任务一 动能
活动1:视察下面图片现象,了解做功与能量的关系。 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我们就说它具有能量。
流动的水推动皮筏 拉弯的弓把箭射出 滚下的巨石砸毁路面
流动的水具有能量 拉弯的弓具有能量 山顶的巨石具有能量 2.一个物体能够做的功越多,这个物体的能量就越大。 能量的单位:焦耳(J)

新版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功__功率》参考教案精选汇总

新版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功__功率》参考教案精选汇总

【教科版】初中物理重点知识精选物理是一种理科课程.初中物理呢,是应用物理的知识来解释日常生活当中的许多现象的学科.比较贴近于生活.也来自生活.要是想学好物理呢,就必须有合适的方法.如果没有合适的方式方法的话.你根本就学不会物理的,因为物理是有逻辑性的.那么怎么学好初中物理这门学科呢?有什么样的方法可以学好物理呢?物理基础打好,公式原理熟记,肯定可以拿高分哟!教科版初中物理和你一起共同进步学业有成!TB:小初高题库三、功功率课前分析:【教材分析】《功功率》是教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第十一章第3节。

从内容来看这是一节典型的概念型新授课,包括两个重要的概念:功和功率。

物理概念的教学几乎遍及每一节初中物理课。

功是在学习了力的基础知识之后描述力的另一种效果的物理量,本节综合地应用力与运动关系等知识来展开介绍的,它既符合了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的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和系统性。

可以说是前面所学的知识的延伸,又为学习功率、机械效率、机械能等知识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而功的概念比较复杂、抽象,因此这一节是本章的重点和关键,并且功和功率的知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技术和科学研究有着较大的现实意义。

教材的编排符合,物理概念的教学的程序:包括为什么要引入这个概念;引入它有什么作用;在引入和形成概念后,进而加以巩固和深化。

教材中对两个物理量的引入都源自生活实例,建立的过程又是通过学生观察或是新旧知识的类比,最终又回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以巩固。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大致在15岁左右,抽象思维还不成熟,在学习过程仍需一些感性认识作为依托,因此在教学中借助演示实验和实例分析,加强直观性和形象性,以便学生理解和掌握。

在物理学中功与能量紧密结合,功是过程量,能量是状态量,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在没有学习能的转化的知识的情况下,功的定义是很难下的。

但学生已有一定的力学基础知识,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已有认知水平来构建“功”的概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2节功率课件2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2节功率课件2

• 例2.如图所示,物体由静止开始沿 倾角为θ 的光滑斜面下滑,m、H已 知,求:
(2)物体滑到斜面底端时
(1)物体滑到底端过程中重力的功率。
重力的功率。
3、对公式 P=F· v 讨论 ①如果作用于物体上的力F为恒力,且物体以 速度v匀速运动,则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保持 不变。 ②若P恒定,则F越大,V越小;F越小,V越大。
※ 哪个过程做功较快?
1、概念:功与间之比叫做功率。
P=
W
t
(功率的定义式)
※物理意义: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单位:瓦特,简称瓦,符号W。
1W=1J/s
• 例1.质量m=3kg的物体,在水平力 F=6N的作用下,在光滑水平面上从 静止开始运动,运动时间t=3s。求:
(1)力F在t=3s内对物体所做的功。 (2)力F在t=3s内对物体所做的功的 功率。
如:很多动力机器通常有一个额定功率,且通常使 其在额定功率状态工作(如汽车),根据P=Fv可知: 当路面阻力较小时,牵引力F也小,v可以大,即汽 车可以跑得快些。当路面阻力较大,或爬坡时,需 要比较大的牵引力,v必须小。这就是爬坡时汽车 换低速挡的道理。
③若F恒定,V越大,P越大: 在动力机器原来在远小于额定功率的条件 下工作,例如汽车刚刚起动后的一段时间内, 若保持牵引力恒定不变,速度逐渐增大过程中, 功率也逐渐增大。但是这一情况应以二者乘积 等于额定功率为限度,即当Fv=P额。以后,这 种情况不可能实现。
第 2节 功 率
两种耕地方式有何不同?
问题1:质量为2kg的物体在4N的水平拉力F作用 下沿F的方向以2m/s的速度匀速前进16m.在此过 程中, F对物体做了多少功?此过程用多少时 间? 问题2:质量为2kg的物体静止光滑水平面上,在 F=4N的水平拉力作用前进16m.在此过程中,F对 物体做了多少功?此过程用多少时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与前面学过的那个知识相似?
如何比较运动的快慢? 方法一:所用时间相 同,路程大的速度快 方法二:通过相同的路 程,用时少的速度快 方法三:看单位时间 内通过的路程 如何比较做功的快慢? 方法一:所用时间相同, 做功多的做功快 方法二:做相同的功,用 时少的做功快 方法三:看单位时间内所
【例1】小明和小华进行爬楼比赛,他们在1分钟内同时从 一楼爬到六楼,结果没分出胜负。下列关于他们
做功快慢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小明和小华做功快慢相同 B.小明做功快 C.小华做功快 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来自《点拨》)
知1-讲
【解析】 •要比较物体做功的快慢,必须同时考虑两个因素: 一是物体做了多少功;二是物体做功所用的时间。 •题中虽然知道做功所用时间相同,但做功的多少需根
第十一章 机械与功
第3节 功 功率
第2课时 功率
1
课堂讲解
•功率
•功率的计算
2
课时流程
逐点 导讲练 课堂 小结 当堂 检测 课后 作业
操场上有一堆砖,需要搬到正在修建的楼房上去,我
们可以采用几种方法搬上去呢?
这两种方法做的功一样多吗?他们的区别是什么?
知1-导
知识点
1
功率
生活中不仅做功多少很重要,同时做功的快慢也很重 要。如何比较做功的快慢? 例一:甲、乙同学提同样一桶水上四楼,甲用时10s, 乙用时20s,谁做功快? 做相同的功,用时短的做功快。
知2-讲
总 结
本题综合考查了密度、重力、功和功率的计算公
式的综合应用,难度不大,要理解功和功率的含义, 灵活运用公式,仔细解答是解题的关键。
知2-练
1 某机器的功率为100 W,它的物理意义是( C ) A.这台机器能做100 J的功 B.这台机器能做100 J/s的功 C.这台机器1 s做100 J的功
(来自《典中点》)
知1-练
2 我们可以用两种方法来判断物体做功的快慢,如
图所示,表示用挖掘机挖土与人力挖土做功的快 慢不同,它所用的判断方法是:做功时间相同, 做功多少 比较______________ ,另一种判断方法是 做功多少 相同,比较______________ 做功时间 ____________ 。
(来自《典中点》)
1
知识小结
一、比较做功快慢的两种方法
二、功率 1. 物理意义:反映做功的快慢 2. 定义:单位时间做的功
W 3. 公式: P t
1. 功率的认识: (1)含义:表示做功的快慢。 功率大,机械做功快;功率小,机械做功慢。 (2)理解:机械做功多,功率不一定大;
机械功率大,做功不一定多。
判断:做功快一定要做功多吗?
不一定!做功快慢不是由做功多少一方面来决定的!
增大功率
W P t
做功多 减少时间
知2-讲
一些运动物体的功率
昆虫功率约2×10 -5 W
知2-讲
骑车功率约70 W
百米飞人的功 率可达1 kW
慢跑功率约几十瓦
马车功率约几百瓦
知2-讲
蓝鲸游动时功率约350 kW
知2-讲
(3)起重机对碑石做功的功率是
多少?
(来自《点拨》)
知2-讲
【解】
m (1)由 得碑石的质量m=ρV=2.8×103 kg/m3× V 30 m3=8.4×104 kg;
(2)碑石的重力G=mg=8.4×104 kg×10 N/kg= 8.4×105 N,起重机对碑石做的功W=Fs=Gh= 8.4×105 N×2.5 m=2.1×106 J; W 2.1 106 J (3) 起重机对碑石做功的功率 P t 2 60s =1.75×104 W。
轿车的功率约可达200 kW
知2-讲
【例2】在某建筑工地上,用如图所示起重机在2 min内把 体积为30 m3的花岗岩碑石匀速提升2.5 m高。已知 该花岗岩的密度为2.8×103 kg/m3,取g=10 N/kg, 通过计算回答: (1)这块花岗岩碑石的质量多大? (2)起重机对碑石所做的功是多少?
例二:甲、乙两同学用时都是20s,甲提、了两桶水
到四楼,乙只提了一桶水到四楼,谁做功快? 在相同的时间里,做功多的做功快。
知1-导
归 纳
比较做功快慢的方法 相同的时间比做功的多少: 01
做功越多的物体做功越快。
做相同的功,比较所. 当做功不同,所用时间也不同如何比较?
(来自《典中点》)
知2-讲
知识点
2
功率的计算
功 时间 焦耳(J) 秒(s) 1 W=1 J/s 常用单位: 千瓦(kW)、兆瓦(MW) 1 KW=103 W 1 MW=106 W
W 1. 公式: P t W 2. 单位: P t
国际单位:瓦特 ,符号 W 功率单位
知2-讲
正体的 W 代表“瓦特”,是单位; 而斜体的 W 代表“功”,是物理量。
做功多的做功快
知1-讲
定义 做功的多少与所用时间的比叫功率。 公式
P= W t
单位 功率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为瓦特(W),简称瓦, 1 W=1 J/s; 常用单位还有千瓦(kW),1 kW=1 000 W。 易错提示:功率只反映做功的快慢,不能表示做功的
多少,功率大的机械做功快但做功不一定多。
知1-讲
D.这台机器1 s做100 J/s的功
(来自《典中点》)
知2-练
2 如图所示,小明通过拉拉力器进行健身,他在10 s 内拉了5下。已知他每次拉动的距离是0.6 m,拉力 是200 N,则他所做的功和平均功率分别为( C ) A.120 J、12 W
B.600 J、12 W
C.600 J、60 W D.120 J、60 W
据W=Gh计算,现仅知h相同,而两人的重力未知,
做功多少也就无法确定,因此做功快慢也就无法比 较,故选项D正确。
知1-讲
总 结
做功的快慢不仅取决于做功的多少,而且还取决 于所用时间的长短,是由二者共同决定的。
知1-练
1 关于功和功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机器做功少,功率一定小
B.功率小的机器做功不一定慢 C.功率大的机器做功一定快 D.功率大的机器一定比功率小的机器做功多
2. 功率的两个计算公式: P=W/t、P=Fv。
(来自《典中点》)
2
易错小结
甲、乙两辆功率相同的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
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之比是4∶1,则( C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