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外资参与程度问题研究——以大公与中诚信为基础
我国评级机构存在的公信力问题及应对举措

我国评级机构存在的公信力问题及应对举措作者:丁奇生来源:《财讯》2019年第06期摘要:客观公正的信用评级是维持信用经济社会健康运转的重要一环。
本文分析了我国评级市场所存在的评级质量不高、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监管体制滞后、评级市场不够成熟四个内部和外部问题,并针对性的提出了内部和外部应对举措,包括增强核心竞争力,提高评级质量;健全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防范利益冲突;统一监管权力,健全监管法律法规;树立信用评级国家战略地位,培育民族品牌评级机构。
关键词:信用评级;客观公正;公信力;评级质量一、提高我国评级机构公信力的意义当前的经济社会是信用经济社会。
信用在整个经济社会中扮演者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在金融市场中不可或缺,是金融市场的灵魂。
信用评级机构是信用分析和评估的重要点。
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机构,信用评级机构通过对评级对象信用力的评估,能够为社会提供客观公正的信息,从而保证信息有效流通,降低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危害,提高金融市场的运转效率。
我国目前形成了以中诚信、大公国际、远东资信、联合资信和上海新世纪五家为首,100多家从事信用评级的法人机构的资信评估格局。
但是与国际大型评级机构相比,我国评级机构整体实力还远远不足,不管是业务范围还是评级结果的公信力都存在着不小差距。
中国的评级机构要想参与全球评级市场新格局的建设,必须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勇于突破,通过不断的提供客观公正的评级结果,树立良好的评级形象,才能在未来的新格局中掌握主动权。
二、我国评级机构公信力存在的问题在美国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中,国际三大评级机构肆意更改评级的做法暴露出三大评级机构存在的评级体系不健全、为达成某种利益目的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进行造假欺诈和腐败交易等丑恶行径的评级问题,使得评级机构的公信力受到广泛质疑。
中国的评级机构同样存在此类问题。
一方面中国评级机构起步较晚,天然存在着评级体系不健全、评级技术落后等弊端;另一方面,中国的五大评级机构除了大公国际以外,其余四家都有三大国际机构参股或进行相关技术合作,如穆迪收购了中诚信49%的股权、惠誉收购了联合资信49%的股权,所以,我国的评级机构的做法多少会受到国际三大评级机构的影响。
从信用评级机构视角谈中国信用制度的完善.doc

从信用评级机构视角谈中国信用制度的完善作者:徐飘来源:《北方经贸》2012年第09期摘要:信用制度是国家金融稳定和经济安全的重要保障,对于减少政府管理社会的成本、根治社会失信现象、重塑社会道德伦理、提升参与国际竞争的优势具有重要作用。
而优秀的信用评级机构是建设信用制度的基石,我国的信用评级机构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应减少对国外信用评级机构的依赖,培育自己的评级机构和有效评估体系,并以此来促进中国信用制度的完善。
关键词:信用制度;评级机构;对策中图分类号:F830.9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9-0068-01信用是个人、企业乃至国家的巨大精神财富和价值资源,它可以成为一种特殊的资本,为经济建设和发展服务。
信用制度建设作为改善国家投资环境的一个方面,对于吸引外商投资尤为重要。
健全的信用制度,可以使得外商的投资风险大大降低,投资利益得到保证,利用外资渠道和规模才会不断扩大,而优秀的信用评级机构是建设信用制度的基石。
较为完善的信用制度可以实现个人和企业信用的动态登记、评估及信用风险的预警和转移,银行等金融机构就能根据客户信用的历史记录自行评估或从专业机构的评估中取得其信用状况评估资料,确定信贷投资的风险程度,然后作出正确的信贷决策,就能有效地减少不良资产,从而降低金融业的信用风险。
因此,加强信用制度建设,既是维护国家金融稳定,保证国家经济安全的百年大计,也是改善金融运行环境的当务之急。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第一次对建立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做了全面科学的阐述,提出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
在我国,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刚刚起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客观上对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提出了紧迫要求。
一、我国信用评级机构的现状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2011年12月25日在出席第三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时表示,大型金融机构应减少对外部评级机构的依赖,要支持本土评级机构发展成为国际性评级机构。
引入外资机构对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影响及建议

引入外资机构对我国信用评级行业的影响及建议作者:胡轩华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20年第29期摘;要:以人民银行宣布允许外资评级机构在华开展信用评级业务为切入点,深入思考引入外资评级机构对我国本土评级机构的影响。
我国债券市场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仍然处在起步阶段,且存在评级方法粗糙、公信力不足等问题,外资评级机构的进入对我国本土评级机构带来的是机遇也是挑战。
对此,评级机构自身应提升评级技术,提升公信力,监管机构应加强对评级行业的指导与监管。
关键词:信用评级;国际比较;评级监管2019年7月,人民银行宣布11项举措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其中一条为允许外资机构在华开展信用评级业务,允许外资评级机构对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债券评级。
此前,国内几大主流评级机构占据国内市场,外资评级机构只能采取合资和入股的方式扶持内资信用评级机构,我国债券市场仍然处于发展起步阶段,从管理到技术都显得较为稚嫩。
信用评级行业的对外开放将对我国的评级市场产生一定的冲击和影响,也对监管增加了要求和考验。
一、我国信用评级的现状(一)信用评级机构的发展历程。
我国信用评级从二十世纪80年代末起步,地方性企业发行债券得到政府批准,上海远东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的成立--我国第一家独立的信用评级机构,这是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刚刚萌芽的时期。
信用评级机构在20世纪90年代初具发展,成立了一些初具规模的信用评级公司,同时,1992年第一家全国性信用评级机构诞生—中诚信有限公司。
1997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文件,明确了企业主体发债时,必须通过以上企业进行评级,明确表示我国有九家公司具有企业债的评级资格。
此外,国外信用评级巨头穆迪和惠誉国际也通过参股的方式,对国内的信用评级市场产生一定影响。
(二)我国信用评级市场的现状近年来,我国债市不断发展成熟,促进了信用评级的发展。
目前,债市交易主体日益增加,产品品种不断丰富,交易规模不断扩大,流动性持续增长,债券市场在金融市场占比上升,债市的不断发展为信用评级行业带来了生长的土壤。
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誉 国际—— 擅长 金 融机构 与 资产证 券 化 评级 。这三 家公 司 可 以说垄 断 了国 际评级 行业 。
( ) 内信 用评 级行 业 的发展 状 况 二 国
( ) 一 国外信 用评级 行 业 的发展 状 况
10 年 , 9 9 美国的穆迪 投资者服务公 司( od M oyS I e o e i ) n s r Src 创始人 约翰 ・ 迪首创对 铁路债 v ts v e 穆
作者简介 : 郭卫 东(9 6一) 男, 17 , 河南 内乡人 , 师, 讲 经济 学博 士, 主要 从事资本市场与风 险管理研 究。
・
7・
【 金融理论】
郭卫东 我国信用评级行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上海远东资信评级公司( 上海远东) 和联合资信评估 有限公司( 联合) 等为代表的极少数独立的评级机构 已初步奠定了行业 内的领先地位, 独立的信用评级机
度和科学的评级指标体系。同时, 监管部 门只认可
少 数几 家评 级机 构 。据 国家 清 算银 行 ( I) 08年 BS 20
资格 ;05年 ,中 国人 民银行 关 于发 行企 业 短 期 融 20
资券的管理办法对信用评级机构进行 了重新 的认可 和确认 , 确认具有在银行间债券市场短期融资券信
国际信用评级行业 的发展情况看 , 国的评级行业 美
是经 过百 年 的市场 检验 逐 步积 累而 成 的 , 础 非 常 基
合的发展过程 。在信用评级机构认可制度方面 , 最
初 对 评级 机构 的 资格认 定做 出规 定 的是 中国人 民银
厚实 , 相对而言 , 其他 国家的评级行业或多或少掺 杂了一些政府政策的推动 因素。但是 , 各国监管部 门为了在实施监管中使用被认可信用评级机构 的评
论我国信用评级行业

1我 国信用评级行 业 已初 具规模 , 、 评级机 构数 目众 多。根
信合 资, 并于 19 年 7月成立了中国第一家合资评级公司—— 99 中诚信 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 司( 中诚信 国际 ) 99年 7月 。19 3 0日, 大公国际资信评估 有限公司与穆迪 投资者服 务公司签署
出 了相 关 建议 。
立健全社 会信用制度 以来 , 各部门 、 各地 区纷纷提 出建设信 用 体系的规划, 同时信用评级工作也得到了国家发改委 、 中国人 民银行 、 财政部 、 证监会等政府管理部 门的大力支持。
3 我 国信 用评级行业具有一定垄断性 。由于信用评级行业 、
【 关键词 】 信 用评级 行业特征 问题 相关建议 信用评级又称资信评级或信誉评级 , 其基本方法是运用概 率理论准确判断 出一种金 融资产或某个经 济主体 的违约概 率 , 并以专门的符号来标明其可靠程度 。 用评级体 系在资本市场 信 上扮演着衡量信 用风险 和指导投资融资 的重要 角色 , 在揭 示和 防范信用风险 、 降低交易成本 以及 协助政府进行金融监管 等方 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此外 , 用信用评级能准确度量信 用风 运 险 , 立信 用评级体 系将改善 资本 市场 的信息不对称 , 建 使投 、 融
。
经 济 茔 活
■ ■广
焉
【 摘要 】 信 用评级是世界各 国资本 市场的重要研究 问题 ,
本 文 对 我 国信 用评 级 行 业 的 发 展 现 状 及 相 关特 点进 行 了分 析 。
经济 工作 会议 和《 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 十五规 划》 提出加 快建
归纳 了我 国信 用评 级 行 业 目前 存 在 的 问题 。 结 合 我 国具 体 国 在 情 与 经 济 发展 特 点 的 基 础 上 , 对信 用 评 级 行 业 的 发 展 与 完善 提
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参与国际评级市场的对策及建议

我国信用评级机构参与国际评级市场的对策及建议汪巍【摘要】信用评级业是维护国家金融主权和经济安全的重要力量,中国信用评级业正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在高度垄断的全球信用评级市场力争扩大国际话语权.美国的评级机构已经逐渐进入中国市场,直接或间接从事相关评级业务.我国应培育扶持民族信用评级机构,设计科学的评级指标体系,加强评级机构行业自律和内部管理制度的建设,建立有公信力的民族信用评级体系.【期刊名称】《吉林金融研究》【年(卷),期】2011(000)010【总页数】3页(P18-20)【关键词】信用评级业;竞争;市场份额【作者】汪巍【作者单位】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北京10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832.0一、我国信用评级业发展状况信用评级机构是市场投资的重要参考,因此其直接影响着投资资金的投资方向,并间接对各金融产品的定价产生着重要作用,因此信用评级机构不仅对金融机构、上市企业和金融市场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国家在国际金融服务体系中的地位。
美国的穆迪、标准普尔和惠誉国际并称“全球三大评级公司”,全球信用评级业由以上三家企业高度垄断。
信用评级是债券发行人进入国际债券市场和资本市场必备的通行证。
掌握了信用评级话语权就意味着掌握了全球信息主导权和资本配置权,评级高低将直接影响受评国家或企业进行海外融资的成本高低和利率水平。
中国信用评级行业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
人民银行组建了最初的评级机构,进入90年代,各评级机构脱离人民银行开始自主经营。
1997年有9家公司经中央银行认定拥有企业债券评级资质,到2005年拥有全国性债券评级资质的评级机构集中到5家分别是:大公国际、联合、中诚信、新世纪和远东评级机构。
目前上海远东逐渐淡出市场,规模较大的评级机构仅剩其余四家。
2010年我国的信用评级行业年收入约5亿元,2011年截至10月底收入已经超越2010年全年水平。
我国的信用评级业在近几年发展较快,影响力不断提高,但是仍存在规模小,经营不良等问题。
加快建设我国民族信用评级机构的探讨与思考

1 9 年 成 立 的 日本 信 用 评 级 和 投 资 服 务 公 司 ( 98 R&I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都是在 日本本 土 占据较 大市场份 额的评级 机构 。以 日本 、韩国 、印度、马来西亚为代表 的部分亚洲 国家 在发展过程 中较快意识到了掌握评级话语权 的重要意 义 ,这些国家严格控制外资进 入本 土评级市 场,对其 控股 比例 、准入 条件 和评级 范 围等均作 出 了严 格规 定 ,并针 对本 土信用 评级机 构设 定 了一 些保 护性条 款 ,例如 , 日本规定企业评级必须有一家本 土评级机 构 出具评级报告 。在保护本土信用评级机 构的同时,
9
封 I l l 回 义 覃
因。首先 ,作为行业的先驱者 ,美 国信用评级机构具有 无可 比拟的先 发优势。信用评级发端于美国 ,信用评级 标准与模式的确立 、信用评级与资本市场的融合都在其 推动下完成 一百多年的持续经营也使其积累了广泛的 商业信誉和行业权威。其次 ,信用评级机构的发展壮大 依附于资本 市场 的繁荣 ,作为资本最为富集的金融市
它 们 也 注 重 对 外 来 评 级 机 构 的 抵 制 ,在 日本 和 韩 国 ,
次 ,美国评级市场的准入制度为信用评级机构提供 了保 持垄断地位的坚强保障。美国监管当局对外国评级机构 的进入一直严格限制 ,已在美 国获得NRS RO资质的l 0 家评级机构 中,7 家为美国本土公司、2 家为 日本公司、
建设 民族 信用 评 级机 构 的重 要意 义
从某种程度上说 ,目前美国评级机构代表了美国的
意 识形 态和 国 家利 益 ,通过 其拥 有 的绝 对话 语权 影 响和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19.07.09•【文号】国办发〔2019〕35号•【施行日期】2019.07.09•【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社会信用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3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为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进一步发挥信用在创新监管机制、提高监管能力和水平方面的基础性作用,更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依法依规、改革创新、协同共治的基本原则,以加强信用监管为着力点,创新监管理念、监管制度和监管方式,建立健全贯穿市场主体全生命周期,衔接事前、事中、事后全监管环节的新型监管机制,不断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进一步规范市场秩序,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
二、创新事前环节信用监管(一)建立健全信用承诺制度。
在办理适用信用承诺制的行政许可事项时,申请人承诺符合审批条件并提交有关材料的,应予即时办理。
申请人信用状况较好、部分申报材料不齐备但书面承诺在规定期限内提供的,应先行受理,加快办理进度。
书面承诺履约情况记入信用记录,作为事中、事后监管的重要依据,对不履约的申请人,视情节实施惩戒。
要加快梳理可开展信用承诺的行政许可事项,制定格式规范的信用承诺书,并依托各级信用门户网站向社会公开。
鼓励市场主体主动向社会作出信用承诺。
支持行业协会商会建立健全行业内信用承诺制度,加强行业自律。
(各地区各部门按职责分别负责)(二)探索开展经营者准入前诚信教育。
充分利用各级各类政务服务窗口,广泛开展市场主体守法诚信教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正 的原 则 , 采 用 一 整套 科 学 的综 合 分 析 和评 价 方 法, 通过收集 定性 、 定 量 的信息 , 对 影 响 经 济 主 体 ( 主权 国 家 、 地方 政 府 、 工商企业 、 金 融机 构 ) 或金 融 工具 ( 债券 、 优 先股 、 结构性融资 、 资产 证 券 化 、 商 业 票据 等 ) 的风险因素进行综合考察 , 从 而 对 这 些 经
益、 本金 、 优先股股利等 ) 的能力和意愿进行评价 , 并用 简单 明 了的符 号 将 这 些 意 见 向市 场 公 开 , 达 到
资参与。虽然穆迪 、 标准普尔 、 惠誉三大评级公司都 曾与大公 洽谈 合 资 , 提 出对 大公 控股 或控 制经 营权 ,
穆迪 曾 提 出愿 意 出价 3 0 0 0万 美元 购买 大公 控 股权 , 但都 遭 到大公 拒绝 。 2 . 1 . 2 中诚股 份信 外资 参 与程度 2 0 0 4年 7月 , 中诚 信 国 际信 用 评级 有 限责 任 公 司 回 购 惠 誉 所 持 有 的3 0 %公 司股份 。 2 0 0 6 年4 月
2 . 1 大公 和 中诚信 股份 外 资参 与程 度 2 . 1 . 1 大公 股 份外 资参 与程 度 目前 我 国 四家 全 国性 的信用 评级 机构 除 大公始 终坚 持 民族 品牌 国 际化 发 展 外 , 其 余 四家 均 具有 外
济主体或金融工具 的特定期 间内按时偿 还债务 ( 利
第2 2卷
第 1 期
我 国信 用评 级机 构 外 资参 与程 度问题研 究
— —
以 大公 与 中诚 信 为 基 础 的 实证 分 析
口 张 磊
( 中央 财 经 大 学 法 学 院 , 北京 1 0 0 0 8 1 )
【 摘 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 我 国规模较 大的信 用评级 公 司为 了获取 充足 的资金 和先进 的评 级 方
济法 。
1 3日, 中国诚信信用管理有 限公司与全球著名评级 机构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签订协议 , 出让 中诚信国 际信用评级有限公 司 4 9 % 的股权 。中国诚信 与穆
迪 分别 发 表 公 告 宣 布 , 穆 迪 已就 收 购 中诚 信 国 际 4 9 % 股份 与 中 国诚 信 达 成 协 议 , 按 此 协 议 中诚 信 国
度、 促 使证 券市 场规 范发 展 等 方 面 具有 十 分重 要 的
作用 。
2 大 公 和 中诚 信 外资参 与 程度
有的学者认 为, 信用评级是 “ 指专业 的评级机构对
各 类企 业所 负各 种债 务 能否 如约还 本付 息 的能力 和 可信任 程 度 的综 合 评 估 , 是 对 债 务偿 还 风 险 的综 合 评价 , 并用 简单 明 了的符 号 表示 。 ” 有 的认 为信 用 评
文 选取 大公 和 中诚 信 两 个 国 内规 模 较 大的 信 用 评 级 机 构 进 行 实证 分析 , 通 过 两 大评 级 公 司 的
股份 构成、 管理层 、 评 级方法 、 评级 市场等方面对比分析得 出外资过度参与我 国信 用评级机 构
存在 的问题 , 并提 出完善 建议 。
【 关键词 】 信 用评 级机 构 ; 大公 ; 中 诚信; 外资参 与 【 中图分类号 】 F 8 3 2 . 4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 0 0 8 — 9 1 0 1 ( 2 0 1 4 ) 0 1 — 0 0 6 8 — 0 5
球商业部 的高级董事 总经理 , 负责监督穆迪与现有 发行 人 的关 系 , 以及穆 迪 的业 务发 展和 战略计 划 。
2 . 3 大公 与 中诚 信确 立评 价标 准 的外 资参 与程度
2 . 3 . 1 大公 自主研发 评级 体 系 大公 以诺 贝 尔 经 济学 奖 获 得 者 “ 欧元之父” 罗
法, 一 些 规模 较 大 的 信 用评 级 公 司都 不 同 程度 地 吸 纳 了 国 外 评 级 机 构 成 为 公 司 的 股 东 , 甚 至
在 某些国 内评级机构 中外 国评级 公 司持 有 4 9 % 的股份 。在 后金 融危机 的 当下 , 我 国信用评
级公 司大量存在 着外资参与 , 这 一情 况将会 对我 国金 融 系统乃至 国家安全 带来 负面影响 。本
1 信 用评 级 的含义
信 用评 级 又 被 称 为 “ 信 誉 评 级 ”“ 商信 评级” 。 “ 信用评 级 ” 的含义 , 不 同 的学 者 有 着 不 同 的 理 解 。
公正客观而专业 的信用评级机构对信用强度进行评 估 的程 序 与结果 。 ” 总之 , 信 用 评 级 是衡 量 发债 主体 能否按时对各类所负债务如约还本付息的可能性或 预期损失的综合评估 , 是对债务偿还风险的综合评 价 。信 用评 级在 增 强 企业 信 用 意识 、 提 高投 资透 明
为投资者服务 目的的一种管理活动。 ” 还有人认为 , 信用 评 级“ 是 针对 债 券 或债 券 发 行 人 的信 用 强度 进
行评 估 的程 序与 结 果 。更 狭 义 地 说 , 信用评级是 由
收稿 日期 : 2 0 1 3—1 0— 1 6 作者简介 : 张
68
磊( 1 9 8 8一) , 男, 内蒙古乌兰察布人 , 现为 中央财 经大 学法学 院经济 法专业 2 0 1 1级硕 士研 究生 , 研 究 方向 : 经
2 0 1 4年 3月
山西 经济 管理 干部 学 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S H A N I I N S T I T U T E O F E C O N O M I C M A N A G E M E N T
Ma r .201 4 Vo l 。 2 2 No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