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irent_L2-3的简单操作文档

合集下载

树莓派“丝杆”创意智造二例

树莓派“丝杆”创意智造二例

树莓派“丝杆”创意智造二例作者:牟晓东来源:《电脑报》2021年第48期在中小学阶段的开源硬件编程创意智造中,有时会用到一种叫作“丝杆”(微型)的输出设备,常见的“滚珠丝杆”能够将圆周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也就是依靠设定内部的微型步进电机精准的正转或反转的圈数,最终带动丝杆上的“滑台”产生直线位移。

利用丝杆的这一特征,我们可以在树莓派中使用图形化编程进行各种创意智造,开发出一些有趣好玩儿的创客项目。

实验器材包括树莓派3B+和古德微扩展板各一块,微型滚珠丝杆(包括电机驱动板)一个,按钮一个,杜邦线若干,国旗徽章一枚。

丝杆的内部步进电机有四根引线,首先将它们分别连接至电机驱动板的L1、L2、L3和L4端,再将电机驱动板底部标注有5V、GND和VCC的引脚通过杜邦线分别连接至扩展板左下角的5V、GND和3.3V引脚,将电机驱动板中间的IN1、IN2、IN3和IN4引脚通过杜邦线分别连接至扩展板的5号、6号、12号和16号引脚的正极;接着,将按钮插入扩展板的25号引脚,注意VCC、OUT和GND同样要一一对应;最后,借助于热熔胶枪将国旗徽章粘贴于丝杆的滑台上,并且给树莓派通电,启动操作系统(如图1)。

虽然丝杆的连接方式较为复杂,但使用“积木”进行图形化编程来控制却非常简单。

在浏览器中访问古德微机器人网站并进行账号登录后,首先,从“智能硬件”-“常用”区域将丝杆的初始化模块语句拖至编程区,即“设置步进电机GPIO口分别为‘步进电机输入端’”,对应的GPIO接口分别是5、6、12和16;接着,建立一个“重复当‘真’”的循环结构,嵌套一个“如果…执行…”的选择结构,判断条件为“获取25号按钮检测结果”,当检测到按钮有“被按下”的动作时,执行下面的模块语句:先是在LOG调试信息区输出调试信息:“奏国歌,升国旗!”然后是一个重复执行600次的循环,每次均控制丝杆的步进电机以“慢速”的速度正转1圈、等待0.038秒后再进入下一次循环。

spirent自动化测试说明书

spirent自动化测试说明书

Spirent测试仪器自动化测试说明书1引言1.1背景根据部门现有的Spirent测试仪器使用状况,收集发现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主要有:1、Spirent测试仪器目前拥有三大设备仪器,测试人员学习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并且需要相对扎实的网络测试基础和配合专业的指导。

2、各测试仪器之间关联性目前不大:每个仪器目前是单一的设备,没有有效地整合为一个测试系统,对测试环境构成重复构建,测试配置混乱无关联。

3、测试过程中,测试人员测试工作繁重,测试仪器的配置相对繁琐,影响测试效率。

4、测试仪用例的测试时间相对较长,需要测试人员专职守候,切换被测设备参数和仪器参数,测试周期长达一天,花费时间太长,比如加密机各种模式的性能测试。

上述问题反映出Spirent测试仪器需要专业知识多、手工测试效率低、测试周期长等一系列问题。

为降低仪器使用复杂度、提高工作效率、加快测试周期,需要对Spirent测试仪器进行二次开发,实现自动化测试,用于代替部分功能繁锁的手工回归测试。

2系统概述2.1系统目标通过对测试仪器的自动化二次开发的目标:对仪器测试接口封装,减少测试参数配置,降低测试仪器的使用复杂度;并可与自动化测试平台结合,更加方便管理、调度、控制测试执行;测试效果和测试结果同GUI模式相同;减少人工值守,加快测试周期,提高测试效率。

2.2功能需求Spirent测试仪器可以通过API支持所有的仪器工作能力。

通过对测试仪器自动化二次开发实现的功能和性能:●降低测试仪器的使用复杂度:简化测试人员的测试工作,其测试仪器简单易用,将测试的工作重心放在对产品的深入测试中。

●缩短测试时间:机器执行可在无人值守的条件下以最快的速度完成测试配置和执行,同时可以与自动化测试平台相结合,进一步减少测试人员的值守和干预。

●提高产品、服务的可靠性:实现回退测试周期的自动化。

确保产品生命周期的每一个阶段中都可以执行完全相同的测试。

●降低学习难度:简便易用的API中融入预先定义的测试逻辑,且无需对RFC2544或者RFC2889测试进行手工编码,从而使生产效率大幅提高。

H3C 二层软转发配置

H3C 二层软转发配置

操作手册无线分册二层软转发目录目录第1章二层软转发配置...........................................................................................................1-11.1 二层软转发简介..................................................................................................................1-11.2 配置二层软转发..................................................................................................................1-11.3 二层软转发显示和维护.......................................................................................................1-11.4 二层软转发典型配置举例...................................................................................................1-2第1章二层软转发配置1.1 二层软转发简介普通的二层转发是由硬件实现的,是有线和有线之间的互通。

而二层软转发是指STATION和STATION之间、STATION和PC之间通过设备完成的互通,这种转发是由软件实现的。

当STATION和STATION、STATION和PC在同一个VLAN中时,他们之间报文的转发通过二层软转发实现,不需要通过三层转发;而当他们不在一个VLAN中时,就需要通过三层转发实现。

静态业务L2+L3配置

静态业务L2+L3配置

Page 7
2.NNI接口配置对应命令行
interface XGE0/8/1 duplex full ip address 10.10.10.6/30 no shutdown physical basic tp-mode disable physical advance no-dscp-map-prio physical advance no-phb2dscp-or-phb2802dot1p physical advance in-limit shutdown label-switching commit !
Page 11
5.TUNNEL配置
配置TUNNEL 1-4到1-1,LSP1:1(1024~1027) 1-4到1-2(1028~1029) 1-3到1-1,LSP1:1(1030~1033) 1-3到1-2(1034~1035)
Page 12
6.L3VPN配置
L3VPN(VRF标签1036,并配置VPN FRR)
IP FRR检测机制 1.LINK LOS:默认开启,倒换采用3AE方式触发IPFRR。该方式需要配置互联端口和异 厂家设备为自协商,若为全双工,断发纤不会倒换。此方式大多数厂家设备均支持。 2.BFD:需要网管配置link bfd。 3.LINK LOS和BFD的组合检测:那种方式倒换时间短,优先采用那种方式倒换。
Page 20
3.VC配置
配置VC:主用2-5到1-4(1018)、备用2-5到1-3(1019)
Page 21
4.PW冗余保护配置
主备用VC建立完毕后,主用VC上右键配置PW冗余保护
Page 22
5.配置L2VPN——联通LINE/移动ELAN
配置L2VPN——E-LAN(基站侧的VLAN在L2PTN上要剥离)

简述l2switch的处理流程

简述l2switch的处理流程

简述l2switch的处理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简述OpenDaylight L2Switch的处理流程OpenDaylight(ODL)是一个开源的软件定义网络(SDN)控制器平台,它提供了丰富的功能,包括二层(L2)交换服务。

L2和L3层VPN介绍

L2和L3层VPN介绍

L2和L3层VPN介绍(摘)_1.VPN技术简介VPN是运营商通过其公网向用户提供的虚拟专有网络,即在用户的角度VPN是用户的一个专有网络。

对于运营商来说公网包括公共的骨干网和公共的运营商边界设备。

地理上彼此分离的VPN成员站点通过客户端设备(CPE)连接到对应的运营商边界设备(PE),通过运营商的公网组成客户的VPN网络。

2.传统的VPN组网方式传统的VPN主要采取两种组网的方式:专线VPN和基于客户端设备的安全VPN。

专线VPN使用静态的虚电路(如ATMPVC、FRPVC等)连接客户的站点,形成一个二层的VPN骨干网。

VPN 成员站点连接到运营商的边界设备(PE),由运营商负责建立VPN成员站点之间的虚电路连接,客户对属于自己VPN的站点的路由进行自主的控制和管理。

采用这种方式组建VPN无论对运营商或者是对客户来说成本都是很高的,而且二层虚电路的业务提供的周期长,网络管理人员需要进行大量的手工配置工作。

对于基于客户端设备的(CEBased)VPN,VPN的功能全部在客户端的设备中实现。

运营商的设备对客户的VPN来说是完全透明的。

客户可以通过购买相应的VPN设备或者在现有的路由器、网关或者甚至是PC机上安装相应的VPN功能软件就可以开始独立构建基于客户端设备的VPN。

由于VPN的成员站点之间通常是通过非信任的Internet实现互连的,所以一般基于客户端设备的VPN在实现时都引入某些安全机制保护站点之间跨Internet的客户私有流量。

这个解决方案的最大缺点就是客户需要购买、配置和维护昂贵的VPN 网关设备,同时也意味着需要高素质的网络管理人员对VPN网关设备和整个VPN 网络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维护,相应也会带来企业网络成本的上升。

3.MPLS VPNMPLS技术提供了类似于虚电路的标签交换业务,这种基于标签的交换可以提供类似于帧中继、ATM的网络安全性。

同时相对于传统的VPN技术来说, MPLSVPN可以实现底层标签自动的分配,在业务的提供上比传统的VPN技术更廉价,更快速。

Spirent TestCenter简易操作手册

Spirent TestCenter简易操作手册

图中标记为修改host的源mac,如果批量建立,默认step为 000000000001,点击next,下一步不用做任何修改,直接 finish,端口host就建立好了,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在端口 12/2建立一个QinQ的host
点击traffic generator后,再点add下拉菜单中的add bound stream block,弹出此窗口,选中需要建立单播流的端口12/1 和12/2
端口自环抓包,点击port,选择Ethernet Advanced, Data Path Mode下normal抓到的为接收包,diagnostic loopback可抓到端口发出的包
点击端口下的capture,如图标记,点击start开始抓包, 需要查看直接点view即可。
结果查看保存和抓包
在横向菜单点击view下的results, 可以打开软件下方的结果查看窗口
在Change Result View下拉菜单中有多种查看方式,一 般使用Port Traffic下的Basic Traffic Results和Stream Results下的Detailed Stream Results,前者是按每个端口 显示结果,后者是按每条流显示结果。
点击两次next,此界面中修改流的速率,左框中选择是基于端口或 基于流,右边选择速率单位和数值,关于基于端口或流的区别:一 个端口3条流,基于端口30M,则每条流10M,基于流30M,则每条 流30M。配置完成后选择finish,按同样方法配置下行流。
Testcenter在基于Ethernet Ⅱ配置下行流时,没有带上host 的vlan,需要手动添加,如图,右键点击insert vlan
为防止组播地址老化后,
组播流中断,可以用 testcenter来发送查询报 文,按图中标记点击 technologies,选中 routing下任意一个白色 空框,OK后左侧对象树 会出现routers选项。

Spirent防火墙测试方法

Spirent防火墙测试方法

Spirent防火墙测试方法1.利用Spirent模仿现实环境来测试防火墙此部分描述了如何利用Spirent的Avalanche/Reflector或者SmartBits平台进行基本的防火墙测试。

你可以在防火墙测试中加入更多的参数选项以提高测试仿真现实网络的能力,此外,还可以在测试中包含进其他的设备。

这些测试能力使你的测试更加贴近产品网络从而减少了产品部署的风险。

以下的测试描述包括:◆“Firewall Basic”-测试结构的工作特性限制。

◆“Firewall Stress”-衡量防火墙的极限工作能力。

◆“Firewall Load”-衡量在一定的负载下防火墙如何更好的维持可用性。

1.1“Firewall Basic”-建立一个可参考的基线测试1.1.1目标在你衡量一个防火墙前,必须先知道测试结构的操作限制。

基本防火墙测试结构是由可管理交换机连接的背对背Avalanche/Reflecor设备所构成的。

交换机必须是可管理的;我们高度建议在加入防火墙到测试结构前,应尽可能地简化网络连接。

一旦你确定了测试设备的工作限制,在Avalanche/Reflector之间“插入”防火墙,这样一来,可以排除测试设备所引起的问题。

万一测试失败,我们就可以假设是由防火墙引起的测试失败。

1.1.2 要求◆Avalanche和Reflector(或者是SmartBit/WebAvalanche卡)◆可管理的2/3层交换机(交换机吞吐量应该比防火墙的吞吐量大得多)◆控制接口-有以太网端口的任何PC并且具有具有浏览器、JVM和Adobe acrobat软件。

1.1.3需要设定的工作参数◆使用HTTP 1.0和FTP的每秒建立连接数(CPS)◆最大并发连接数(HTTP和FTP)1.1.4 运行“基本防火墙测试”1.如图1所示连接Avalanche、Reflector、管理控制端口和3层交换机。

2.确定所有设备有正确的IP地址◆Avalanche管理地址:192.168.42.2(默认)◆Reflector管理地址:192.168.42.3(默认)◆管理控制地址:192.168.42.5(这这次测试的特定地址)3.复制Reflector上的“Echo”到一个新的测试中,称为“FW Basic Reflector”图1:定义Avalanche,Reflector操作极限◆设置服务器支持HTTP 1.0和FTP(1KB文件大小)◆确保测试可以到达稳定状态4.在Avalanche上配置“Firewall Basic”测试选择一个预先配置好的测试(SPI)并复制它到“Firewall Basic”测试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pirent_L2-3的简单操作文档
1.测试前基本的配置
1、登录的软件Spirent TestCenter Application客服端
2、连接机框,并尝试占用测试端口,点击“chassis”的第一个选项“Port Reservation”
如下图:
3、第一次登录TestCenter 2-3层,需要添加机柜,输入实际ip,点击ok连接机柜,如下图
4、连接机柜后,选择端口并占用端口,操作如下
5、选择匹配的测试端口,以port 3 和port4为例,配置“Device”,一直点击Next,直到Finish 完成;或者右击Devices->Add->Device快速完成
6、根据实际情况修改IP地址信息
7、同样的方法设置port4的“Devices”
注:由于默认添加时给予的MAC地址是相同的,需手动要修改其中一个端口的mac地址,使它们的MAC地址不同;否则测试时两口不能互通
8、建立“流”是port 3和port 4端口相互通信,点击All Stream Blocks->Add操作如下图:
选择测试的端口port 3和port 4,点击Next,选择测试的源端口和目的端口和Bidirectional (双向)
点击Add按钮,Devices 3和devices4的设备连接显示双向。

点击Next
保持默认,点击Next
保持默认,点击Next
保持默认,点击Next
选择Port 4,点击Add,到Receive Ports中
点击Finish,完成“流”的配置
9、此时两条流的状态为灰色,需要进行网卡的2层学习,选择这两条流,如下图显示:
在空白处单击右键,选择网卡的2层学习,选择L2Learning->Start L2Learning All Stream Blocks 操作如下图:
操作后,两条流的状态变绿色,如下图:
10、开始“Start ARP/ND”的学习
11、观察打印日志提示,看是否配置成功
12、ARP运行成功后,进行流的传输,操作如下图;或者在空白处点击右键-> 选择
13、开始后,可以看到流传输的情况如下:
2.RFC 2544测试配置
1、配置L2-3层的基础上,接着配置RFC2544的测试,选择“Wizards”-RFC 2544,操作如
下图:
2、选择Throughput Test,点击Next,操作如下图:
3、选择测试的端口3和端口4,点击Next
4、保持原有的配置,点击Next,如下图
5、选择之前配置存在的流并勾选上,点击Next
6、选择L2Learning,点击Next
7、保持原有的配置,点击Next
8、点击Finish完成RFC 2544的配置,配置完成后如下图:
9、开始测试时,执行如下按钮
10、运行的效果如下
11、运行一次完成,自动启动“Report”,效果如下图
12、Frame Loss Test(丢包测试)和Latency Test(延时测试)的配置参考Throughput Test(吞吐量的测试)
3.配置基于业务(GET)的数据流
1、选择匹配的测试端口,以其中的两个端口为例,配置参考1节的5-6的操作步骤
2、选择port 1 的Traffic Generator->Add->Add Block Stream Block(s),操作如下图:
3、选择port 1 和port 2,点击Next
4、选择源和目的的测试端口,点击Add按钮,操作如下:
5、点击Next,出现如下图的页面
6、点击Next,出现如下图页面;默认只看到显示IPv4 Header
7、在IPv4 Header空白处点击右键,选择Add Header(s)…
8、在Header(s)的category 中选择Custom
9、点击ok后,出现如下图
8、同样的方法选择Tcp Header头文件
9、展开Custom Header,在Byte pattern(hex),添加get报文的组包的,添加后如下图
注:get报文的组包需要用wireshar打开用get报文的数据包,按到如下6步复制出get组包的十六进制(如下图),操作后粘贴到如上图的Byte pattern(hex)中
474554202f20485454502f312e310d0a4163636570743a20746578742f68746d6c2c206170706c6 9636174696f6e2f7868746d6c2b786d6c2c202a2f2a0d0a4163636570742d4c616e67756167653a 207a682d434e0d0a557365722d4167656e743a204d6f7a696c6c612f352e302028636f6d7061746 9626c653b204d53494520392e303b2057696e646f7773204e5420362e313b2054726964656e742 f352e30290d0a4163636570742d456e636f64696e673a20677a69702c206465666c6174650d0a48 6f73743a207777772e796963692e6e65740d0a436f6e6e656374696f6e3a204b6565702d416c697 6650d0a0d0a
10、修改Tcp Header的源端口和目的端口,目的端口修改为80(HTTP),根据需求修改相应的源端口,以及IPv4 头部的源IP和目的IP的范围
11、点击Next,选择Load per streamblock,如下图:
12、点击Next,点击Add按钮添加Port 3到Receive ports区域,如下图
13、点击Finish 完成配置,如下图:
14、根据需求,可以修改运行的时长,负载的实际流量,数据包的长度,如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