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历史保护

合集下载

上海市区文物保护点

上海市区文物保护点

上海市区文物保护点上海市区文物保护点是指在上海市区范围内的具有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的建筑、遗址、纪念碑等文物保护单位。

这些保护点承载着上海的历史记忆,展示着上海的文化底蕴,是上海市区的宝贵财富。

上海市区文物保护点中最著名的要数豫园。

豫园位于上海市黄浦区,是一座古典园林,具有400多年的历史。

豫园是典型的江南园林,以其精致的景观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吸引了无数游客。

园内有众多精美的建筑,如假山、廊桥、亭台楼阁等,展现了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精髓。

同时,豫园也是上海市区文物保护点中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是了解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场所。

上海市区的文物保护点中还有许多具有特色的建筑,如外滩的建筑群。

外滩是上海最具代表性的地标之一,这里有众多具有欧式风格的建筑,如“十八弯”、港务大楼、浦东发展银行大楼等。

这些建筑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价值吸引了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

外滩的建筑群是上海的骄傲,是上海市区文物保护点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上海市区的文物保护点还包括一些具有特殊意义的建筑,如宋庆龄故居。

宋庆龄故居位于上海市徐汇区,是中国近代伟大的妇女运动先驱、国际友人和民主主义战士宋庆龄的故居。

故居建筑风格独特,展示了上海近代历史的重要片段。

故居内有许多宋庆龄的生活用品和照片等文物,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位伟大女性的一生。

宋庆龄故居是上海市区文物保护点中的一颗明珠,也是上海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

除了以上提到的文物保护点,上海市区还有许多其他的文物保护单位,如玉佛寺、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等。

这些文物保护点各具特色,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上海的历史和文化。

它们通过丰富多样的展览和活动,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上海的历史,感受上海的魅力。

上海市区文物保护点是上海重要的历史遗产和文化符号。

这些文物保护点不仅是上海市区的宝贵财富,也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瞩目的文化遗产。

通过保护和传承,这些文物保护点能够永久地留存下来,让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上海的历史与文化。

上海历史遗迹红色景点统计表大全-杨浦区

上海历史遗迹红色景点统计表大全-杨浦区
文物保护点
77
复兴岛运河
南起定海路、北迄虬江口
文物保护点
78
杨树浦路桥遗址
杨树浦路兰州路
文物保护点
79
广州路桥遗址
广州路兰州路
文物保护点
80
平凉路桥遗址
平凉路兰州路
文物保护点
81
河间路桥遗址
河间路兰州路
文物保护点
82
长阳路桥遗址
长阳路兰州路
文物保护点
83
基督复临安息日会遗址
宁国路458弄51号
文物保护点
56
福禄街81号住宅
福禄街81号住宅
文物保护点
57
平凉路307号建筑
平凉路307号
文物保护点
58
隆昌路331号住宅
隆昌路331号
文物保护点
59
振声里
海州路165弄
文物保护点
60
日商大康纱厂高级职员住宅
隆昌路541弄
文物保护点
61
日商公大第一纱厂高级职员住宅
平凉路2767弄
文物保护点
62
杨树浦路1430号住宅
文物保护点
49
斯高学院旧址
杭州路734号
文物保护点
50
慈航医院旧址
平凉路337号
文物保护点
51
张卓仁旧居
平凉路320号
文物保护点
52
赵无极旧居
政通路54号
文物保护点
53
许昌路227弄住宅
许昌路227弄
文物保护点
54
英美烟厂高级职员住宅旧址
长阳路728号
文物保护点
55
惠民路379弄住宅
惠民路379弄

上海优秀历史建筑 保护类别

上海优秀历史建筑 保护类别

上海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类别一、上海优秀历史建筑简介上海,作为中国最具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之一,拥有众多优秀历史建筑。

这些建筑见证了上海城市的发展变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从世纪初的租借时期,到上世纪中叶的繁荣发展,再到如今的现代化大都市,上海的优秀历史建筑成为城市风貌的独特标志。

二、上海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类别1.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保护是上海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的重要方面。

这一类别的保护对象包括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古建筑、近现代建筑、工业遗产等。

通过修缮、维护、活化利用等措施,使这些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扬。

2.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旨在整体保护上海优秀历史建筑所构成的城市空间。

这一类别包括石库门、新天地、豫园等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风貌区。

在这些区域内,传统建筑与现代建筑相互融合,呈现出独特的城市景观。

3.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是针对具有较高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建筑进行保护。

上海的文物保护单位包括外滩历史建筑群、上海展览中心等。

对这些建筑进行修缮、保护,有助于保留城市的历史文脉。

4.传统建筑保护传统建筑保护关注的是上海优秀历史建筑中的传统建筑元素。

这一类别的保护包括对古建筑群、古村落、民居的保护,以及传统建筑技艺的传承和发扬。

5.近现代历史建筑保护近现代历史建筑保护是上海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类别包括上世纪初的租借建筑、上世纪中叶的社会主义建筑等。

这些建筑见证了上海近现代历史的变迁,具有较高的保护价值。

三、保护措施及意义为了保护上海的优秀历史建筑,政府和社会各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包括立法保护、修缮维护、活化利用、宣传教育等。

这些措施旨在传承和弘扬上海优秀历史建筑所承载的文化底蕴,提升城市文化品位,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四、案例分析上海新天地是一个典型的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案例。

该项目在保护历史建筑的基础上,引入现代商业元素,使古建筑焕发新生。

新天地的成功,为上海其他优秀历史建筑的保护和活化提供了借鉴。

上海历史保护建筑书籍

上海历史保护建筑书籍

上海历史保护建筑书籍上海历史保护建筑是上海市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它们见证了上海的历史变迁,展示了上海的文化底蕴。

在这里,我将为大家推荐几本关于上海历史保护建筑的书籍,带您一起探索这座城市的魅力。

1. 《上海老洋房》这本书由上海市古建筑研究院编撰,记录了上海市的老洋房,介绍了这些洋房的历史渊源、建筑风格和文化内涵。

书中详细描述了这些老洋房的建筑特点,包括外观、内部结构和装饰,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背景和故事。

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上海的建筑历史,并体验到老洋房所蕴含的独特魅力。

2. 《上海建筑遗产》这本书由上海市文物局编写,收录了上海市的文物建筑,包括古建筑、近代建筑和现代建筑。

书中介绍了这些建筑的历史背景、建筑风格和保护情况,还有大量的照片和插图。

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了解上海市的建筑遗产,感受到上海市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3. 《上海老建筑文化之旅》这本书是一本旅游指南,主要介绍了上海市的老建筑和文化景点。

书中详细介绍了这些建筑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文化内涵,还提供了地图和交通指南,方便读者进行实地参观。

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了解上海市的建筑文化,感受到上海市的独特魅力。

4. 《上海老房子的故事》这本书由上海市房地产管理局编写,收录了上海市的老房子故事。

书中通过讲述居民的亲身经历和回忆,揭示了这些老房子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和文化内涵。

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了解上海市的老房子的变迁和演变,感受到上海市的人文情怀。

5. 《上海近代建筑史》这本书由上海市建筑学会编写,详细介绍了上海市的近代建筑史。

书中从建筑风格、建筑师和建筑作品三个方面来讲述上海市的近代建筑发展历程。

通过阅读这本书,读者可以了解上海市的近代建筑风格和建筑师的贡献,感受到上海市的现代化进程。

以上是关于上海历史保护建筑的几本书籍推荐,它们涵盖了上海市的不同历史时期和建筑风格,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上海的建筑文化和历史背景。

希望这些书籍能为您带来不一样的阅读体验,让您更加热爱这座城市。

上海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上海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批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文化遗产意义的建筑和文物。

它们代表了上海城市发展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文化传统,是上海人民的共同记忆和精神财富。

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是位于上海市黄浦区的豫园。

豫园是一座具有明清风格的传统园林,被誉为“江南园林之冠”。

这座园林建于明朝,经过多次扩建和修复,如今已成为上海市的重要旅游景点和文化遗产。

它保存了大量的古建筑、园林景观和传统文化元素,展示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精髓。

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是位于上海市徐汇区的田子坊。

田子坊是一片保存完好的老式石库门建筑群落,是上海市保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民国时期建筑之一。

这里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布局,沿街而建的石库门楼房,狭窄的弄堂和曲折的小巷。

在这里,可以感受到老上海的独特韵味和深厚的历史底蕴。

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是位于上海市静安区的王家沙小区。

王家沙小区是上海市保存最完整的法租界民主建筑群之一,具有浓厚的法国风情。

这里有优雅的洋房、宽阔的林荫道和精心修剪的花园。

在这里漫步,仿佛走进了一个时光隧道,回到了百年前的上海。

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是位于上海市杨浦区的四行仓库。

四行仓库是上海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中国近代工业遗产的重要代表之一。

它建于20世纪20年代,曾经是上海最大的仓库之一,用于储存棉花、茶叶和其他商品。

如今,四行仓库已经转型为创意产业园区,吸引了大量的创意企业和年轻人才。

上海市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工作是对上海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也是对上海城市发展历程的重要见证。

通过保护这些文物,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上海的历史和文化,传承和弘扬我们的传统和精神财富。

让我们一起珍惜和保护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为上海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海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的29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你去过几个?1.上海孙中山故居位于上海市香山路7号(原莫利爱路29号),1918至1924年间孙中山先生和夫人宋庆龄在此居住。

1925年3月25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临终留下《家事遗嘱》,将其“所遗之书籍、衣物、住宅等”留给了夫人宋庆龄.此后,宋庆龄继续在寓所内居住,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离沪移居香港、重庆。

抗战胜利后,1945年底宋庆龄回到上海,将寓所赠与国民政府,作为孙中山的永久纪念地。

1961年3月4日,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位于上海市霞飞路渔阳里(今淮海中路567弄)6号。

为两层楼砖木结构石库门建筑.该弄于民国4年(1915年)8月下旬始申请建,约次年至民国8年前建成。

坐北朝南,原由戴季陶租用.1959年5月26日,公布为市文物保护单位。

1961年3月4日,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

鲁迅墓位于上海市四川北路2288号鲁迅公园(原虹口公园)内西北隅。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逝世。

22日,鲁迅丧仪在万国公墓礼堂举行,后遗体葬于公墓东侧 F区.1956年10月14日,鲁迅逝世二十周年时,鲁迅墓从万国公墓迁到虹口公园内.1961年3月4日,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位于上海市望志路106、108号(今兴业路76、78号)。

沿街并排两幢两层砖木结构建筑,坐北朝南.该楼于民国9年(1920年)夏秋间建,与左右紧邻4幢同类房屋同时建成,属贝勒路树德里(今黄陂南路374弄)一部分。

是为上海典型石库门式样建筑,外墙青红砖交错,镶嵌白色粉线,门楣有矾红色雕花,黑漆大门上配铜环,门框围以米黄色石条。

1921年7月23日晚,中共“一大"在此召开.1952年9月,中共“一大”会址修复,建立纪念馆并对外开放。

1961年3月4日,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优秀历史建筑 保护类别

上海优秀历史建筑 保护类别

上海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类别上海作为中国最具现代化特色的城市之一,拥有着丰富的历史建筑资源。

这些建筑带有浓厚的文化遗产色彩,是上海城市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见证。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宝贵的历史建筑,上海市将其划分为多个保护类别。

本文将介绍上海的优秀历史建筑以及它们所属的保护类别。

一、民国建筑民国建筑是上海历史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建筑多建于1912年至1949年间,展现了民国时期上海城市文化的繁荣与风貌。

上海市将许多民国建筑列为重点保护对象,以确保其得到有效的保护和修复。

1. 徐汇区石库门建筑群徐汇区的石库门建筑群是上海保存最为完整的民国建筑群之一。

这些建筑以精美的石库门建筑风格为特色,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

上海市政府将其列为重点保护对象,加强维护和管理。

2. 虹口区四行仓库虹口区的四行仓库是上海近代建筑的代表之一。

这座建筑群包括四座独立的仓库建筑,建于20世纪初,以英国哥特式风格为主。

四行仓库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建筑风格,是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二、西洋建筑西洋建筑是上海历史建筑中的又一重要类别,早在19世纪末,上海就成为了西方列强的租界。

这些租界留下了大量西洋建筑,体现了当时的国际化氛围和建筑风格。

这些建筑被上海市列为保护对象,以传承历史记忆。

1. 上海外滩建筑群上海外滩是国内著名的观光景点之一,也是西洋建筑的代表。

这里保留了大量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沿海的西洋建筑,如交行大楼、外滩18号等。

外滩建筑群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历史意义被上海市列为特殊保护区域。

2. 老外滩风貌保护区老外滩风貌保护区涵盖了外滩地区及其周边的一些街区,旨在保护这一区域的历史建筑风貌。

这里保存了大量具有欧洲风格的建筑,如英租界大楼、俄租界大楼等。

上海市政府通过严格保护,确保这些建筑的原汁原味得以保留。

三、近现代建筑近现代建筑是指20世纪上半叶至今的建筑,这一时期是上海建筑发展的关键时期。

上海市对一些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近现代建筑进行了保护,以传承这段特定时期的建筑艺术与历史记忆。

上海现存(部分)历史建筑简介

上海现存(部分)历史建筑简介

上海現存(部分)歷史建築簡介上海青浦陈云故居(练塘镇下塘街19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陈云(陈云(陈云(1905-19951905-19951905-1995)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要领导人之一,陈云故居暨青浦革命历史纪念馆2000年建成开馆年建成开馆上海嘉定孔庙(南大街183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南宋嘉定十二年,始建于南宋嘉定十二年,是目前国内保存较为完整的孔庙建筑,是目前国内保存较为完整的孔庙建筑,内有中国科内有中国科举文物陈列举文物陈列上海青浦青龙塔(白鹤镇青龙村,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唐代,历代修葺,砖木结构,七级八面,为研究古代上海历史的重要 始建于唐代,历代修葺,砖木结构,七级八面,为研究古代上海历史的重要实物例证实物例证上海松江清真寺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松江镇中山中路365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我国东南沿海最完整的古代 建于元代,为上海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建筑,也是我国东南沿海最完整的古代建于元代,为上海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建筑,清真寺之一清真寺之一上海松江清真寺礼拜殿上海松江清真寺礼拜殿建于元代,为上海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建筑,也是我国东南沿海最完整建于元代,为上海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建筑,也是我国东南沿海最完整的古代清真寺之一的上海松江清真寺的古代清真寺之一的上海松江清真寺(松江镇中山中路(松江镇中山中路365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内单位)内上海松江醉白池(松江镇人民南路64号,松江区文物保护单位)号,松江区文物保护单位) 建于清初,上海现存著名五大古典园林之一。

1912年孙中山曾在园内雪海 建于清初,上海现存著名五大古典园林之一。

堂讲演堂讲演松江护珠塔上海护珠塔(斜塔)位于松江县余山乡广富林村。

建于北宋元丰二年(1079年)上海崇明学宫大成殿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城桥镇鳌山路696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天启二年,内有“崇明岛史与古船”、“崇明民俗”等陈列民國上海特别市政府大樓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清源环路650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年落成 1929年国民党“大上海计划”的主要建筑, 1933年落成上海跑馬縂會大樓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南京西路325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933年建造,由“上海跑马总会”和“万国运动会”投资,时为远东最大的跑马赌场的跑马赌场永安公司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南京东路635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1918年旅澳华侨郭氏兄弟创建的大型百货公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历史保护 The final edition was revised on December 14th, 2020.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下面那种机制是上海当前历史建筑保护利用中较为主流的做法,并且是推动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的重要支撑()。

A.居民自发改造的模式
B.市场主导的模式
C.政府主导的模式
D.社会文化延续主导的模式
用户答案:[C] 得分:6.00
2.上海在哪一年编制完成中心城12片历史文化风貌区的保护规划()。

A.2001
B.2003
C.2005
D.2010
用户答案:[C] 得分:6.00
3.上海历史建筑保护管理制度的内容不包括()。

A.针对地方特色,法律法规现行
B.规划、房管、文物协作,管理机制健全
C.点线面结合,保护体系完善
D.中西合璧,借鉴国外成功案例
用户答案:[D] 得分:6.00
4.下面哪一处的历史文化遗产特别丰富,是中心城优秀历史建筑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风貌区()。

A.老城厢历史文化风貌区
B.外滩历史文化风貌区
C.衡山路复兴路历史文化风貌区
D.人民广场历史文化风貌区
用户答案:[C] 得分:6.00
5.下面对于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创新保护利用模式说法正确的是()。

A.鼓励利用历史资源和地区旅游活动系统的有机结合
B.适度允许优秀历史建筑产权和使用权参与市场交易
C.在理清历史建筑产权的基础上,参考投资信托的模式
D.居住类的历史建筑整体置换,利用出租房屋以委托经营的方式引入专业的管理公司用户答案:[C] 得分:0.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上海历史建筑保护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

A.建筑安全性低
B.缺乏统一规划
C.产权人和使用权人分立
D.定期大量的资金投入
E.缺乏对周边历史环境的保护
用户答案:[ACDE] 得分:8.00
2.下面属于近年上海市历史风貌保护重点聚焦的是()。

A.提高社会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
B.完善历史风貌保护体系
C.城市整体景观控制
D.挖掘历史风貌资源
E.研究保护与更新机制
用户答案:[BDE] 得分:8.00
3.上海先后编制的保护规划,分别从()方面体现了全面深入,科学合理的规划思路。

A.注重调研,注重中西合璧
B.明确原则、方法、框架以及内容作了规定
C.专项保护规划
D.风貌保护道路分级保护
E.形成“一图一表,图表合一”的管理文件
用户答案:[BCDE] 得分:8.00
4.下面符合外滩风貌区总体风貌特征描述的是()。

A.规模最大,优秀历史建筑数量最多
B.机具标志性的城市天际线
C.道路呈方格网布局,道路网密度较高,街坊狭小
D.优秀历史建筑最为集中
E.具有世界级知名度和影响力
用户答案:[BC] 得分:0.00
5.完善配套支撑政策的方法有()。

A.提升规划管理和设计标准的适用弹性,兼顾风貌保护与更新利用
B.加强上海特色元素的保护
C.强化整体保护和文脉传承
D.完善土地捆绑出让政策
E.完善奖励机制的实施应用,加强资金支持
用户答案:[ADE] 得分:8.00
三、判断题【本题型共3道题】
1.根据现状开发建设的程度、建筑本体的质量和特征,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一般划分为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范围。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10.00
2.规划建筑的高度控制是保持和优化风貌特色最重要的因素。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10.00
3.多样包容属于上海保护发展最新保护理念。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