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钢筋结构防火技术规范标准

合集下载

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结构防火标准

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结构防火标准

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结构防火标准一、前言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结构在现代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建筑火灾中,由于其特殊的材料性质,容易遭受火灾的破坏。

为了确保建筑物的安全和防火性能,必须制定相应的防火标准。

本文将对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防火标准进行全面的详细介绍,以便于工程师和相关从业人员在设计、施工和维护过程中遵守相应的规定,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性和防火性能。

二、混凝土结构的防火标准1.混凝土结构的防火等级混凝土结构的防火等级分为四级,分别为A级、B级、C级和D级。

其中A级为最高等级,D级为最低等级。

具体等级的标准如下:A级:混凝土抗火极限不低于4小时;B级:混凝土抗火极限不低于3小时;C级:混凝土抗火极限不低于2小时;D级:混凝土抗火极限不低于1小时。

2.混凝土结构的防火设计要求(1)混凝土结构的单层厚度不应小于100mm;(2)混凝土结构的墙体、柱子、梁和板的防火等级应不低于建筑物的要求;(3)混凝土结构的防火涂料应符合国家标准;(4)混凝土结构的抗火极限应符合国家标准;(5)混凝土结构的防火门、窗、隔墙等应符合国家标准。

3.混凝土结构的防火施工要求(1)混凝土结构施工前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验收;(2)混凝土结构的防火涂料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施工;(3)混凝土结构的抗火极限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施工;(4)混凝土结构的防火门、窗、隔墙等应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施工;(5)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应采取防火措施,保证施工安全。

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防火标准1.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防火等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防火等级分为四级,分别为A级、B级、C级和D 级。

其中A级为最高等级,D级为最低等级。

具体等级的标准如下:A级:钢筋混凝土抗火极限不低于4小时;B级:钢筋混凝土抗火极限不低于3小时;C级:钢筋混凝土抗火极限不低于2小时;D级:钢筋混凝土抗火极限不低于1小时。

2.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防火设计要求(1)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单层厚度不应小于100mm;(2)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墙体、柱子、梁和板的防火等级应不低于建筑物的要求;(3)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防火涂料应符合国家标准;(4)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火极限应符合国家标准;(5)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防火门、窗、隔墙等应符合国家标准。

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结构防火标准

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结构防火标准

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结构防火标准一、前言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结构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结构形式,具有承重力强、耐久性好等特点。

然而,在建筑工程发生火灾时,由于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导热系数较高,易受高温影响,因此在防火方面需要进行特殊的考虑。

本文将详细介绍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防火标准。

二、混凝土结构防火标准1. 混凝土结构防火等级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的要求,混凝土结构的防火等级应不低于一般要求。

一般要求指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为二级,混凝土结构的防火等级应不低于二级。

2. 混凝土结构的防火保护措施混凝土结构的防火保护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混凝土表面防火涂料混凝土表面防火涂料是一种针对混凝土表面进行防火保护的涂料,能够提高混凝土表面的耐火性能。

该涂料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并应满足耐火极限要求。

(2)混凝土防火隔离带混凝土防火隔离带是一种用于隔离混凝土结构与火源之间的材料,能够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火性能。

该隔离带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并应满足耐火极限要求。

(3)混凝土防火涂料混凝土防火涂料是一种用于增强混凝土结构的耐火性能的涂料,能够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火性能。

该涂料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并应满足耐火极限要求。

3. 混凝土结构的耐火极限要求混凝土结构的耐火极限要求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即在规定的火灾时间内,混凝土结构不得发生破坏,不得出现结构性能损失。

三、钢筋混凝土结构防火标准1. 钢筋混凝土结构防火等级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的要求,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防火等级应不低于一般要求。

一般要求指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为二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防火等级应不低于二级。

2.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防火保护措施钢筋混凝土结构的防火保护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钢筋混凝土表面防火涂料钢筋混凝土表面防火涂料是一种针对钢筋混凝土表面进行防火保护的涂料,能够提高钢筋混凝土表面的耐火性能。

钢筋质量技术标准最新规范

钢筋质量技术标准最新规范

钢筋质量技术标准最新规范钢筋作为建筑结构中的关键材料,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的安全和耐久性。

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和对建筑安全要求的提高,钢筋的质量技术标准也在不断更新。

以下是钢筋质量技术标准的最新规范概述:1. 材料要求:钢筋应选用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的钢材,具有足够的强度和良好的延性。

常用的钢筋类型包括普通碳素钢、低合金高强度钢等。

钢筋的化学成分和力学性能应满足相关标准要求。

2. 规格与尺寸:钢筋的直径、长度、弯曲度等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

钢筋的表面应光滑、无裂纹、无锈蚀,尺寸偏差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3. 加工与连接:钢筋的加工包括切割、弯曲、焊接等,所有加工过程应遵循相应的操作规程,确保加工质量。

钢筋的连接方式包括焊接、机械连接和绑扎连接,每种连接方式都有其适用条件和操作要求。

4. 质量检验:钢筋在出厂前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包括外观检查、力学性能测试、化学成分分析等。

在施工现场,钢筋也应进行抽检,确保其符合使用要求。

5. 储存与运输:钢筋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潮湿、腐蚀和机械损伤。

储存场地应平整、干燥,钢筋应分类堆放,避免混杂。

6. 施工与应用: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钢筋的布置和固定。

钢筋的保护层厚度、锚固长度等参数应符合设计要求,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

7. 环境保护:在钢筋的生产、加工和施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如控制噪音、粉尘和废水排放。

8. 标准更新与修订: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和建筑行业的发展,钢筋的质量技术标准也会不断更新和修订。

相关人员应定期关注标准的更新情况,确保施工和使用符合最新的规范要求。

钢筋质量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建筑行业从业者应严格遵守这些规范,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技术水平。

钢筋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6

钢筋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6

钢筋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6
《钢筋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6》是中国建筑标准设计院、建筑科学研究院、建筑结构防火试验中心等单位共同制定的一项建筑行业标准,于2016年正式发布。

该规程主要涉及钢筋连接技术的规范,包括钢筋的加工、连接和质量检验等方面的内容。

其中,首先对钢筋的加工质量进行了详细的规定,明确了钢筋加工中应注意的事项,如钢筋长度、直径、弯曲度等要求。

其次,规程对钢筋的连接方式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包括机械连接、焊接、钢板套接等多种方式,同时也提供了连接件的选用标准和连接强度的计算方法。

最后,规程还对钢筋连接的质量检验进行了规范,涉及如何进行连接的可靠性检测、检验数据的记录与报告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钢筋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6》,可以规范建筑工程中钢筋连接的施工质量,提高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和耐久性,为建筑行业的发展和建筑物的使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 1 -。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防火方法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防火方法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防火方法一、前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一种广泛使用的建筑结构类型。

由于其结构特性及使用要求,防火措施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旨在介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防火方法,帮助读者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二、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防火要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防火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防止火势蔓延:防火设计应采取措施限制火灾的蔓延,减少火灾对建筑结构的损害。

2. 增强结构的耐火性: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耐火性能是指在火灾时,结构能够保持完整性和稳定性,以保证人员的安全撤离。

3. 保护结构构件: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构件在火灾中易受到损坏,防火设计应采取措施保护结构构件,以延长结构的使用寿命。

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防火方法1. 防火涂料防火涂料是一种常见的防火材料,可以涂刷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表面。

防火涂料的作用是增强结构的耐火性能,减少火灾对结构的影响。

防火涂料的选择应根据结构的使用要求和材料的性能进行。

一般情况下,防火涂料的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2. 防火板材防火板材是一种常见的防火材料,可以覆盖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表面。

防火板材的作用是防止火灾蔓延,保护结构构件。

防火板材的选择应根据结构的使用要求和材料的性能进行。

一般情况下,防火板材的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3. 防火涂层防火涂层是一种常见的防火材料,可以涂刷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表面。

防火涂层的作用是增强结构的耐火性能,减少火灾对结构的影响。

防火涂层的选择应根据结构的使用要求和材料的性能进行。

一般情况下,防火涂层的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4. 防火隔板防火隔板是一种常见的防火材料,可以安装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各个部位。

防火隔板的作用是防止火灾蔓延,保护结构构件。

防火隔板的选择应根据结构的使用要求和材料的性能进行。

一般情况下,防火隔板的厚度应符合规范要求。

5. 防火涂料+防火板材防火涂料和防火板材可以组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防火效果。

具体方法是先涂刷一层防火涂料,然后覆盖一层防火板材。

钢筋混凝土结构防火设计要求

钢筋混凝土结构防火设计要求

钢筋混凝土结构防火设计要求1 防火设计1.1 建筑钢筋混凝土构件或结构的耐火极限应满足相应建筑耐火等级的要求,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等标准的规定。

1.2 建筑钢筋混凝土承重构件或结构的耐火极限验算应符合下列要求之一: 1 在设计的耐火极限内,承重构件或结构的承载能力(R dT )不应小于按本标准第1.3条确定的作用效应组合(S mT ),即:R dT ≥ γ0S mT (1.2-1)式中:γ0——结构重要性系数,取1.0。

2 在按本标准第1.3条确定的作用效应组合的作用下,承重构件或结构的耐火极限(R T )不应小于设计的耐火极限([R T ]),即:R T ≥ [R T ] (1.2-2)1.3 建筑钢筋混凝土承重构件或结构的耐火极限验算应采用式(1.3-1)和式(1.3-2)中较不利的偶然设计状况的作用效应组合:mT 0T G Gk Tk f Qk ()S S S S γγψ=++ (1.3-1)mT 0T G Gk Tk q Qk wk (0.4)S S S S S γγψ=+++ (1.3-2)式中:S mT—— 高温下构件或结构的作用效应组合; S Gk—— 永久荷载(含预应力引起的次内力)标准值的效应; S Tk—— 火灾下构件或结构的标准温度作用效应; S Qk—— 楼面或屋面活荷载标准值的效应; S wk—— 风荷载标准值的效应; γ0T —— 结构耐火安全性系数;一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取1.1;其它耐火等级的建筑,取1.0;γG —— 永久荷载的分项系数,一般可取1.0;当永久荷载有利时,取0.9;ψf —— 楼面或屋面活荷载的频遇值系数,按现行国家标准《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 55001确定;ψq —— 楼面或屋面活荷载的准永久值系数,按现行国家标准《工程结构通用规范》GB 55001确定;1.4 对于以纤维类物质为主的火灾,室内平均温度可按式(1.4-1)计算确定;对于以烃类物质为主的火灾,室内平均温度可按式(1.4-2)计算确定:g 10g0345log (81)T t T =++ (1.4-1)[]g g0108010.325exp(/6)0.675exp( 2.5)T t t T =----+ (1.4-2)式中:T g—— 火灾发展到t 时刻的室内平均温度(℃); T g0—— 火灾发生前的室内平均温度(℃); t —— 火灾持续时间(min )。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修订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修订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修订版)作者: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施行日期:1988年5月1日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局部修订公告第7号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由公安部天津消防科研所会同有关单位进行了局部修订,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局部修订的条文,自1997年9月1日起施行,该规范中相应的条文规定同时废止。

现予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7年6月24日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局部修订公告第27号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局部修订条文有:第1.0.3条、第5.1.1条、第5.1.1a条、第5.1.3条、第5.1.3a条、第5.3.1条、第5.3.6条、第5.3.6a条、第5.3.7条、第5.3.12条、第7.2.3条、第8.7.1a条、第8.7.1b条、第10.2.8条、第10.3.1a条、第10.3.1b条,此次局部修订的条款内容均为强制性条文。

二oo一年四月注:有*符号的部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1997年6月24日第7号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局部修订公告修订的部分。

红色字体部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1年4月1日第27号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局部修订公告修订的部分。

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保卫社会主义建设和公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在城镇规划和建筑设计中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采限防火措施,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建筑防火设计,必须遵循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从全局出发,统筹兼顾,正确处理生产和安全、重点和一般的关系,积极采用行之有效的先进防火技术,做到促进生产,保障安全,方便使用,经济合理。

第1.0.3条本规范适用于下列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一、九层及九层以下的住宅(包括底层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和建筑高度不超过24m的其他民用建筑以及建筑高度超过24m 的单层公共建筑;二、单层、多层和高层工业建筑;三、地下民用建筑。

钢筋混凝土结构防火技术规程

钢筋混凝土结构防火技术规程

钢筋混凝土结构防火技术规程一、前言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现代建筑中常见的结构形式之一,但它在遭受火灾时会受到严重的破坏,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因此,为了保障建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需要制定一套完整的防火技术规程,以保证钢筋混凝土结构在火灾中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二、防火设计原则1.防火等级根据建筑用途和火灾风险等级,设置不同的防火等级。

一般建筑需要达到二级防火标准,高层建筑和重要公共建筑需要达到一级防火标准。

2.防火分隔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和用途,设置不同的防火分隔。

一般建筑的防火分隔应不少于1小时,高层建筑和重要公共建筑的防火分隔应不少于2小时。

3.防火材料选择防火性能好的材料进行建筑,如防火涂料、防火板材等。

同时,在设计中要考虑到防火材料的使用量和成本。

4.防火间距防火隔离距离是指建筑物内部不同部分之间的距离,一般应符合建筑设计规范的要求。

同时,要注意防火间距的设置,以确保建筑物的防火能力。

三、防火施工技术1.防火涂料施工(1)材料准备首先要准备好防火涂料和相应的施工工具,如滚筒、刷子、刮刀等。

(2)基层处理施工前需要对基层进行处理,清除表面的油污和松散物,确保基层干燥无尘。

(3)涂料施工将防火涂料均匀的涂刷在墙面、天花板等表面上,每次涂刷要保证涂料厚度均匀,一般要求涂刷两到三遍。

(4)涂料烘干每次涂刷完一遍后,需要等待涂料干燥后再进行下一遍涂刷,一般要求每次涂刷间隔时间不少于24小时。

2.防火板材施工(1)材料准备准备好防火板材和相应的施工工具,如锯子、切割机、螺丝等。

(2)基层处理施工前需要对基层进行处理,清除表面的油污和松散物,确保基层干燥无尘。

(3)板材切割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将防火板材进行切割,保证板材的尺寸和形状符合要求。

(4)板材安装将切割好的防火板材安装到墙面、天花板等表面上,并用螺丝进行固定,保证板材的牢固度和稳定性。

3.防火封堵施工(1)材料准备准备好防火封堵材料和相应的施工工具,如封堵胶、刮刀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Code for Fire safety of Steel Building Structures1 总则1.0.1为防止和减小建筑钢结构的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经济、合理地进行钢结构抗火设计和采取防火保护措施,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筑钢结构和组合结构的抗火设计和防火保护。

1.0.3本规范是以火灾高温下钢结构的承载力极限状态为基础,根据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法的原则制定的。

1.0.4建筑钢结构的抗火设计与防火保护,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我国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和符号2.1 术 语2.1.1 火灾荷载密度 fire load density单位楼面面积上可燃物的燃烧热值,单位为MJ/m 2。

2.1.2 标准火灾升温 standard fire temperature-time curve国际标准ISO834给出的用于进行建筑构件耐火试验的炉内平均温度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2.1.3 等效曝火时间 equivalent time of fire exposure在非标准火灾升温条件下,火灾在时间t 内对构件或结构的作用效应与标准火灾在时间e t 内对同一构件或结构(外荷载相同)的作用效应相同,则时间e t 称为前者的等效曝火时间。

2.1.4 抗火承载力极限状态 limit state for fire resistance在火灾条件下,构件或结构的承载力与外加作用(包括荷载和温度作用)产生的组合效应相等时的状态。

2.1.5 临界温度 critical temperature假设火灾效应沿构件的长度和截面均匀分布,当构件达到抗火承载力极限状态时构件截面上的温度。

2.1.6 荷载比 load level, load ratio火灾下构件的承载力与常温下相应的承载力的比值。

2.1.7 钢管混凝土构件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在圆形或矩形钢管内填灌混凝土而形成,且钢管和混凝土在受荷全工程中共同受力的构件。

2.1.8 组合构件 composite component截面上由型钢与混凝土两种材料组合而成的构件。

例如,钢管混凝土柱、钢-混凝土组合板和钢-混凝土组合梁等。

2.1.9屋顶承重构件load bearing roof component用于承受屋面荷载的主要结构构件。

例如,组成屋顶网架、网壳、桁架的构件和屋面梁、支撑等。

屋面檩条一般不当作屋盖承重构件,但当檩条同时起屋盖结构系统的支撑作用时,则应当作屋盖承重构件。

2.1.10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全保护total sprinkler system建筑物内除面积小于5m2的卫生间外,均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保护。

2.2 符号A——构件的毛截面面积;A——一个翼缘的截面面积;fA——梁腹板的截面面积;wB——构件单位长度综合传热系数;B——与梁端部约束情况有关的常数;nc——钢材的比热容;sc——防火保护层的比热容;id——保护层的厚度;iE——常温下钢材的弹性模量;E——高温下钢材的弹性模量;Tf——常温下钢材的设计强度;f——常温下钢材的屈服强度;yf——高温下钢材的屈服强度;yTf——常温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cf——高温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cTF——单位长度构件的受火表面积;F——单位长度构件保护层的内表面积;ih——构件的截面高度或楼板厚度;h——梁腹板的高度;wh——压型钢板截面高度;dI——构件截面惯性矩;k——火灾下钢管混凝土柱承载力影响系数;rl——构件的长度、跨度;l——构件的计算长度;M——受火构件按等效作用力分析得到的杆端弯矩;fiM——塑性弯矩;pT M —— 受火构件的杆端温度弯矩;x M 、y M —— 构件的最大弯矩设计值;N —— 构件的轴力设计值;'EXT N 、'EXT N —— 高温下构件的承载力参数;f N —— 受火构件按等效作用力分析得到的轴力;T N —— 受火构件的轴向温度内力;P —— 保护层中的含水率(质量百分比);q —— 梁(板)所受的均布荷载或等效均布荷载;r q —— 考虑薄膜效应后楼板的极限承载力;ki Q —— 楼面或屋面活荷载的标准值;R 、R '、xR '、yR ' —— 荷载比; d R —— 高温下结构或构件的设计承载力;S —— 结构或构件的荷载效应组合;m S —— 高温下结构或构件内的作用效应组合;t —— 受火时间或耐火时间;'t —— 构件温度达到100℃所需的时间;d t —— 结构或构件的耐火时间;e t —— 等效曝火时间;m t —— 结构或构件的耐火极限;v t —— 延迟时间;w t —— 梁腹板的厚度;0T —— 受火前钢构件的内部温度;1T 、2T —— 受火构件两侧或上、下翼缘的温度;d T —— 结构或构件的临界温度;g T ' —— 实际的室内火灾升温;)0(g T —— 火灾发生前的室内平均空气温度;g T —— 对应t 时刻的室内平均空气温度;s T —— 钢构件温度;m T —— 在耐火极限时间内结构或构件的最高温度;V —— 单位长度构件的体积;p W —— 构件的截面塑性模量;x W 、y W —— 构件绕x 轴和绕y 轴的毛截面模量;s α —— 钢材的热膨胀系数;m β、t β —— 等效弯矩系数;0γ —— 结构抗火重要性系数;R γ —— 钢构件的抗力分项系数,抗火设计中钢材强度调整系数;x γ、y γ —— 截面塑性发展系数;T χ —— 高温下钢材弹性模量折减系数;T η —— 高温下钢材强度折减系数;s υ —— 钢材的泊松比;λ —— 构件的长细比;i λ —— 保护材料的热传导系数;s λ —— 钢材的热传导系数;i ρ —— 保护层的密度;s ρ —— 钢材的密度;c σ —— 对流传热系数;r σ —— 辐射传热系数;ϕ —— 常温下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b ϕ —— 常温下钢梁的整体稳定系数;'bTϕ —— 高温下钢梁的整体稳定系数; t ∆ —— 时间增量;T ∆ —— 构件或结构的温度变化;3 钢结构防火要求3.0.1单、多层建筑和高层建筑中的各类钢构件、组合构件等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表3.0.1和本章的相关规定。

当低于规定的要求时,应采取外包覆不燃烧体或其他防火隔热的措施。

表3.0.1单、多层和高层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注:对造纸车间,变压器装配车间、大型机械装配车间、卷烟生产车间、印刷车间等及类似的车间,当建筑耐火等级较高时,吊车梁体系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表中梁的耐火极限要求。

3.0.2钢结构公共建筑和用于丙类和丙类以上生产、仓储的钢结构建筑中,宜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全保护。

3.0.3当单层丙类厂房中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全保护时,各类构件可不再采取防火保护措施。

3.0.4丁、戊类厂、库房(使用甲、乙、丙类液体或可燃气体的部位除外)中的构件,可不采取防火保护措施。

3.0.5当单、多层一般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中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全保护时,各类构件的耐火极限可按表3.0.1中相应的规定降低0.5h。

3.0.6单、多层一般公共建筑和甲、乙、丙类厂、库房的屋盖承重构件,当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全保护,且屋盖承重构件离地(楼)面的高度不小于6m时,该屋盖承重构件可不采取其他防火保护措施。

3.0.7除甲、乙、丙类库房外的厂、库房,建筑中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全保护时,其柱、梁的耐火极限可按表3.0.1的相应的规定降低0.5h。

3.0.8当空心承重钢构件中灌注防冻、防腐并能循环的溶液,且建筑中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全保护时,其承重结构可不再采取其它防火保护措施。

3.0.9当多、高层建筑中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全保护(包括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且高层建筑的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设有正压送风系统时,楼梯间中的钢结构可不采取其它防火保护措施;当多层建筑中的敞开楼梯、敞开楼梯间采用钢结构时,应采取有效的防火保护措施。

3.0.10对于多功能、大跨度、大空间的建筑,可采用有科学依据的性能化设计方法,模拟实际火灾升温,分析结构的抗火性能,采取合理、有效的防火保护措施,保证结构的抗火安全。

4 材料特性4.1 钢 材4.1.1在高温下,钢材的有关物理参数应按表4.1.1采用。

表4.1.1 高温下钢材的物理参数4.1.2 在高温下,普通钢材的弹性模量应按下式计算:E E T T χ=(4.1.2-1) ⎪⎪⎩⎪⎪⎨⎧︒≤≤︒--︒<≤︒--=C1000C 600280061000C600C 204760647807s ss s ss T T T T T T T χ(4.1.2-2)式中 s T —— 温度(℃);T E ——温度为s T 时钢材的初始弹性模量(N/mm 2);E ——常温下钢材的弹性模量(N/mm 2),按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确定;T χ—— 高温下钢材的弹性模量折减系数。

4.1.3在高温下,普通钢材的屈服强度应按下式计算:y T yT f f η=(4.1.3-1)f f R y γ=(4.1.3-2)⎪⎪⎪⎩⎪⎪⎪⎨⎧︒≤≤︒-︒<<︒-⨯+⨯-⨯︒≤≤︒=---C1000C 8002000/5.0C 800C 3002168.010228.910096.21024.1C300C 200.1s s s s 32s53s 8s T T T T T T T T η (4.1.3-3)式中 yT f —— 温度为s T 时钢材的屈服强度(N/mm 2); y f —— 常温下钢材的屈服强度(N/mm 2);f ——常温下钢材的强度设计值(N/mm 2),按现行《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确定;R γ——钢构件抗力分项系数,近似取1.1R =γ; T η——高温下钢材强度折减系数。

4.1.4在高温下,耐火钢的弹性模量和屈服强度可分别按式(4.1.2-1)和式(4.1.3-1)确定。

其中,弹性模量折减系数T χ和屈服强度折减系数T η应分别按式(4.1.5-1)和(4.1.5-2)确定。

⎪⎪⎪⎩⎪⎪⎪⎨⎧︒≤≤︒︒<≤︒--︒<≤︒--=C1000C 9000.0005-0.5C 900C 6502500)650(775.0C 650C 202520201s s s s s s T T T T T T T χ (4.1.5-1)⎪⎪⎩⎪⎪⎨⎧︒≤≤︒--︒<≤︒--=C1000C 700)600(81000C700C 20)918(5)768(6s ss s ss T T T T T T T η(4.1.5-2)4.2 混凝土4.2.1在高温下,普通混凝土的有关物理参数按下列规定采用:1 热传导系数1) 硅质骨料混凝土:2c 120012.012024.02⎪⎭⎫⎝⎛+-=T T λ℃℃120020≤≤T(4.2.1-1)式中 c λ——温度为T 时混凝土的热传导系数 [W/(m·℃)];T —— 混凝土的温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