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动物疫病追踪流行病学调查表

合集下载

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国家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

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国家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

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国家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农业农村部
•【公布日期】2021.04.13
•【文号】农牧发〔2021〕11号
•【施行日期】2021.04.13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畜牧业
正文
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国家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
划(2021—2025年)》的通知
农牧发〔2021〕1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农业农村(农牧、畜牧兽医)厅(局、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农村局,部属有关事业单位,各有关单位:
为做好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防控,持续加强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我部组织制定了《国家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2021—2025年)》,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农业农村部
2021年4月13日附件:国家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计划(2021—2025年)。

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指南

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指南

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指南一、编写目的为了规范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保障动物健康和人类卫生安全,本指南编写而成。

二、适用范围三、工作原则(一)法律原则本指南所涉及的所有工作都应符合国家有关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法律法规的规定。

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的工作应遵循科学原则,借助科学手段,确保监测结果及调查结论客观准确。

从事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的工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不论何时都应为保障公共卫生和人民健康安全而努力。

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涉及到多方面的信息,必须按照保密原则进行处理,严密保密。

在不泄露涉及公民个人隐私信息的前提下,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的工作应当尽可能向社会公开。

四、工作程序(一)动物疫病监测工作程序1.组织协调。

制定监测计划,明确职责分工,明确监测实施时间、对象范围等。

2.采样。

按照监测计划,对被监测动物进行采样,并尽可能采集多个样本以满足监测需要。

3.实验检测。

对采集到的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确保检测结果准确。

4.结果分析。

针对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全面分析研判,得出科学结论。

5.结果发布。

将监测结果通过公开或专政发布方式进行全面宣传,提高社会公众对动物疫病风险的认识。

1.调查计划。

明确调查目标、调查范围、调查方式、调查时间等。

2.调查对象。

将被调查对象纳入调查范围,对被调查对象进行组织、分类、编码等。

3.调查设计。

根据调查计划开展调查设计,明确调查方法、数据采集方式、数据记录等。

4.调查采集。

按照调查计划和调查设计,进行数据采集和记录。

5.数据分析和结论。

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研判,得出合理的结论和建议。

6.整理报告。

根据调查结果和结论,撰写调查整理报告。

7.结果发布。

将报告公开发布,提高公众对动物疫病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五、工作意义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是保障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及时发现和预警动物疫情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能及时发现和预警动物疫情,为防控和应对动物疫情提供及时准确的依据和保障。

流行病学调查表大全

流行病学调查表大全

鼠疫个案调查表国标码口口口口口口病例编码口口口口1. 一般情况1.1病人姓名1.2性别(1)男(2)女口1.3年龄(岁)口口1.4家庭住址地区(市)县(区)乡(农场、镇、街道)1.5职业(1)农民(2)民工(3)渔民(3)工人(4)学生(5)干部职员(6)医务人员(7)做家务及待业(8)不详口1.6父母姓名单位住址单位住址1.7发病时间年月日1.8发病地点1.9初诊日期年月日1.10初诊单位1.11住院日期年月日1.12出院日期年月日1.13住院单位1.14报告单位1.15报告时间年月日1.16诊断(1)是(2)否口1.17死亡日期年月日1.18病程天2. 临床表现2.1淋巴结肿大(部位:)(1)有(2)无口2.2(1)咳嗽(2)胸痛(3)泡沫痰口口口2.3呼吸困难(1)有(2)无口2.4皮肤黏膜发绀(1)有(2)无口2.5恶寒、高热(1)是(2)否口2.6最高体温(℃)口口2.7剧烈头痛(1)有(2)无口2.8(1)狂躁(2)谵妄(3)神志不清口口口2.9(1)皮下及黏膜出血(2)血尿(3)血便(4)血性呕吐物口口口口2.10血压 mmHg2.11胸透2.12实验室检查日期标本项目方法结果3. 流行病学调查3.1患者发病前10小时去过外地(1)是(2)否口3.2该地是否有鼠疫流行(1)有(2)无口该地详细地址3.3是否接触过疑似病人(1)是(2)否口3.4预防接种史:注射时间年月日菌苗种类3.5过去健康状况(1)优(2)良(3)差口3.6病家及院内人口数口口3.7家庭中或院内有无其他人患鼠疫(1)有(2)无口3.8疫村情况3.8.1户数人口数男女3.8.2地理交通情况(附地图)3.8.3病死鼠发现倩况:种类,只数发现日期年月日发现地点3.8.4病死鼠鼠疫检出情况:种类,只数检出日期年月日3.8.5蚤类检出情况:种类,组成,只数检出日期年月日3.8.6室内鼠密度,蚤指数3.8.7室外鼠密度,蚤指数3.8.8周围有无历史疫区(包括人类鼠疫疫区、地方性动物鼠疫疫区)3.9疫源地处理3.10密切接触者登记姓名性别年龄住址接触方式4. 转归痊愈死亡5.并发症6.小结调查者单位调查者审查者调查时间年月日霍乱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国标码口口口口口口病例编码口口口口1. 一般情况1.1姓名,若为14岁以下儿童,家长姓名1.2性别(1)男(2)女口1.3年龄(岁、月)口口1.4职业(1)幼托儿童(2)散居儿童(3)学生(4)教师(5)保育员及保姆(6)餐饮食品业(7)商业服务(8)医务人员(9)工人(10)民工(11)农民(12)牧民(13)渔(船)民(14)干部职员(15)离退人员(16)家务及待业(17)其他(注明)(18)不详口口1.5文化程度(1)学龄前儿童(2)文盲(3)小学(4)初中(5)高中(6)大学及以上(7)不详口1.6现住址1.7户口地1.8工作(学习)单位1.9联系人,联系电话(或手机)2. 发病情况2.1发病日期年月日时口口口口口口口口2.2发病地点2.3首诊时间年月日时口口口口口口口口2.4首诊单位2.5诊断医院2.6报告时间年月日时口口口口口口口口2.7住院时间年月日时口口口口口口口口2.8出院时间年月日时口口口口口口口口2.9出院依据(1)临床症状消失(2)两次粪检阴性(3)自动出院(4)其他口3. 临床资料3.1临床症状3.1.1感染类型(1)病人(2)带菌者口3.1.2腹泻(1)有(2)无口3.1.3每天最多腹泻次数口口3.1.4粪便性状(1)水样(2)米泔样(3)洗肉水样(4)大块黏膜口3.1.5腹泻方式(1)里急后重(2)通畅(3)失禁(4)绞痛口3.1.6呕吐(1)有(2)无口3.1.7呕吐方式(1)喷射状(2)先泻后吐(3)先吐后泻(4)其他口3.1.8发热(1)有(2)无最高体温℃口3.1.9腓肠肌疼痛(1)有(2)无口3.1.10失水情况(1)重度(2)中度(3)轻度口3.1.11临床类型(1)重(2)中(3)轻口3.2诊断依据3.2.1感染者发现方式(1)疫源检索(2)腹泻病门诊(3)乡镇级医院(4)个体诊所(5)其他(注明)口3.2.2确诊依据(1)临床(2)病原学口3.2.3采样时间年月日时口口口口口口口口3.2.4送检时间年月日时口口口口口口口口3.2.5送样单位(1)县以上医院(2)县(区)医院(3)乡镇卫生院(4)村卫生室(5)个体开业口3.2.6检验结果报告时间年月日时口口口口口口口口3.2.7检验结果(1)小川(2)稻叶(3)O139口3.3病人转归(1)痊愈(2)带菌(3)死亡口4. 流行病学调查4.1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的追溯(病前5天内)4.1.1外出史(1)有(2)无口4.1.1.1去过何地在该地有无下列活动4.1.1.2住宿(1)有(2)无口4.1.1.3用餐(1)有(2)无口4.1.1.4带回食品(1)有(2)无食品名称口该地有无同样疾病(1)有(2)无口4.1.2外人来家(1)有(2)无口4.1.2.1来自何地4.1.2.2该地同样疾病(1)有(2)无口来后有无下列活动4.1.2.3在家住宿(1)有(2)无口4.1.2.4在家用餐(1)有(2)无口4.1.2.5带来食品(1)有(2)无食品名称口4.1.3接触过同祥病人(1)有(2)无口4.1.3.1接触时间年月日时口口口口口口口口4.1.3.2接触地点接触方式4.1.3.3 同吃(1)有(2)无口4.1.3.4 同住(1)有(2)无口4.1.3.5 护理(1)有(2)无口4.1.3.6 其他(1)有(2)无口4.2饮食情况(病前5天内)4.2.1饮生水(1)有(2)无口4.2.2水源类型(1)井水(2)河水(3)塘水(4)自来水(5)其他口4.2.3吃生冷食品(1)有(2)无口4.2.4生冷食品名称,购买地点4.2.5熟食冷吃(1)有(2)无口4.2.6熟食品名称,购买地点4.2.7其他可疑食品名称,购买地点4.2.8在外就餐史(1)有(2)无口4.2.9就餐地点(1)排档(2)个体餐馆(3)宾馆餐厅(4)其他口就餐地点名称4.2.10同餐人数口口口4.2.11同餐日期年月日时口口口口口口口口5.疫点疫区处理5.1防疫站接到报告时间年月日时口口口口口口口口5.2防疫站到达现场时间年月日时口口口口口口口口5.3疫点个口口5.4范围户个口口口口5.5解除时间年月日时口口口口口口口口5.6终末消毒时间年月日时口口口口口口口口5.7病人隔离(1)是(2)否口5.8隔离地点(1)住院(2)在家口5.9解除隔离时间年月日时口口口口口口口口5.10病人粪检情况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时间结果6. 小结调查者单位调查者审查者调查日期霍乱个案基本信息表1.基本信息发病(1)订正(2)出院(3)死亡(4)□地区编码:户籍:常住(01)、暂住(02)□□流动:地市内(92)、省内(94)、省际(96)、境外(98)□□门诊号:病案号:卡片号:患者姓名:性别;男(1)、女(2)出生日期:年月日发病地点:本地(1)(家庭、单位)外地(2)、港澳(3)、境外(4)、不详(5)□户口地址:(详填):省县(市)现住址:(详填):省县(市)区(乡镇)患者单位:联系电话:患者职业:托幼儿童(1)、散居儿童(2)、学生(3)、教师(4)、保育员及保姆(5)、炊饮食品人员(6)、公共场所服务员(7)、其他商业人员(8)、医务人员(9)、工人(10)、民工(11)、农民(12)、牧民(13)、渔(船)民(14)、购销员(15)、驾驶员(16)、干部职员(17)、离退休人员(18)、家务及待业(19)、其它(20)、不详(21)□□发病日期:年月日初诊日期:年月日确诊日期:年月日入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死亡日期:年月日2.主要临床表现及诊断:腹泻天,每天次,有呕吐(1)、无呕吐(2)□发热:有(1)、无(2)□失水情况:重度(1)、中度(2)、轻度(3)□临床分型:重(1)、中(2)、轻(3)□传染源和传播途径的追溯:病前5天内外出史:有(1)、无(2)□病前5天内外出就餐史:有(1)、无(2)□参加聚餐:有(1)、无(2)□聚餐人数人,共同聚餐者中:发病人,带菌者人诊断依据:可疑流行病学史(1)、临床表现典型(2)、霍乱弧菌检验阳性(3)□诊断结论:霍乱确诊病人(1)、临床诊断病例(2)、带菌者(3)□病原分型:小川型(1)、稻叶型(2)、O139群(3)、颜岛型(4)、未分型(5)□报告单位:报告科室:报告人:报告日期年月日填表说明1. 本调查表分为基本信息和主要临床表现及诊断两部分,第一部分与传染病报告卡相同,可以共享,即只需填写一次传染病报告卡,其相同栏目的信息可以自动导入霍乱个案调查表中。

动物流行病学调查

动物流行病学调查

12.2 普 查
12.2.1 定义 ○ 普查是为了了解一个国家或某一地区某种疾病(或某些疾病)的发病情 况,而在特定时间内对特定范围的全部畜群进行的调查。
12.2.2 用途 ○ 主要用于流行病、地方性流行病、寄生虫病、慢性传染病和非传染病以 及原因未明疾病的调查。
11.2 普 查
11.2.3 特点
6.2.4 疾病频率
流行(epidemic):是指一种传染病或非传染并发生 超过预料的异常水平。
地方性流行(endemic):是指某种疾病无须从外地 传入,便能某地区持续稳定的出现。
外来疫情(exotic epidemic):与地方流行相对应。
大流行(pandemic):是指疾病散步范围广,可涉及 几个国家甚至几个大洲。
12.3 个案调查
12.3.1 含义 ○ 是指对个别发生病例及周围环境所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
12.3.2 用途 ○ 个案调查适用于散发病例,以2及疾病爆发事件首个病例和初期病 例的调查。主要用途包括: 1. 判断疫情来源及可能扩散范围; 2. 判断病例报告和采取的防控措施是否及时; 3. 判断该病防控策略和措施的有效性。
5. 学科意义
流行病学与执法监督、预防控制并列为官方兽医工作的基础三 角。其中,流行病学通过开展监测、调查、风险分析等工作,为动 物疫病防控,包括防控规划、免疫、隔离、扑杀、消毒,提供决策 依据,而执法监督是落实各项防控政策措施的保障。
预防控制 (免疫、隔离、扑杀、消毒等)
流行病学 (监测、调查、风险分析等)
核实疫情报告,确定爆发原因; 追溯传染源,确定暴发流行的
性质、范围、强度; 确定受害范围和受害程度,进
行防控需求评估; 提出防控措施建议; 积累疫情数据,防止相同或类

2024年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计划

2024年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计划

2024年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计划一、背景和目标: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动物疫病的爆发和传播日益成为全球公共卫生和农业发展的重要挑战。

为了及时掌握我国动物疫病的疫情动态,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保障动物健康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我们制定了2024年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计划。

二、计划内容1. 加强基础监测体系建设(1) 完善动物疫病监测网络,覆盖全国各地,确保数据的准确、及时、全面收集和报告。

(2) 继续推进动物疫病信息化建设,建立信息共享平台,提高数据处理和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

(3) 建立动物疫病样本库,收集和保存疫情病原学和疫苗学研究所需的样本,为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原学研究提供支持。

(4) 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动物疫病风险预警和预测系统,提前发现和应对潜在的疫情风险。

2. 加强监测和调查方法的创新和应用(1) 推广和应用新一代测序技术,全面了解动物疫病的基因组特征和变异情况,为病原学研究和疫苗开发提供基础数据支持。

(2) 引入无创检测技术,如唾液、尿液等样本的收集和检测,提高监测效率和动物福利。

(3) 加强传统病原学方法和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相结合的应用,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3. 深入开展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1) 重点区域和重点物种的流行病学调查,掌握动物疫病的地理和时空分布规律。

(2) 追踪和分析动物疫病的传播途径和机制,评估疫病的易感性和传染性。

(3) 研究动物疫病的暴发和流行机制,为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4) 分析动物疫病的经济影响和社会影响,评估防控措施的成本效益。

4. 加强国际合作和信息共享(1) 增加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开展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建立信息共享机制。

(2) 参与和支持国际会议和研讨会,分享我国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的经验和成果。

(3) 建立与周边国家的动物疫病联防联控机制,共同应对跨境动物疫病的威胁。

三、计划执行和监督1. 设立动物疫病监测和流行病学调查专项资金,保障计划的执行。

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表

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表

传染病流行病学调查表1、一般情况:1.1姓名:年龄:性别:职业:1.2家庭住址及电话:单位住址及电话:2、临床症状2.1神志清楚:(1)是(2)否2.2发热:(1)有(2)无2.3皮肤粘膜:(1)出疹(2)黄染(3)结痂(4)出血(5)完好2.4淋巴结:2.5呼吸系统症状:2.5.1咳嗽:(1)有(2)无2.5.2咳痰:(1)有(2)无2.5.3咯血:(1)有(2)无2.5.4流涕:(1)有(2)无2.5.5呼吸困难:(1)不能平卧(2)需要呼吸机(3)正常2.6消化系统症状:2.6.1腹痛:(1)有(2)无2.6.1.1腹痛部位:2.6.1.2排便能缓解:(1)是(2)否2.6.2腹泻:(1)是(2)否2.6.2.1大便性状:1)稀水样便(2)脓血样便(3)粘液便(4)成形便2.6.2.2一天大便次数:2.6.3呕吐:(1)有(2)无2.6.3.1呕吐内容物:2.6.3.2呕吐方式:(1)喷射状(2)其他2.6.4腹痛、腹泻、呕吐三者先后XXX:2.7泌尿系统症状:2.7.1肉眼血尿:(1)有(2)无2.7.2少尿或无尿:(1)有(2)无2.7.3肾区疼痛:(1)有(2)无2.7.4全身浮肿:(1)有(2)无2.8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2.8.1头痛:(1)有(2)无2.8.2体征:2.9临床医生诊断:3、实验室检测:3.1血常规:红细胞,白细胞,中性粒,淋巴;血小板3.2尿常规:3.3血生化:肝功;肾功3.4 X线检查:3.5血清学检测:4、流行病学调查:4.1发病前一周的外出史:(1)有(2)无4.2平时的作息安排(如上班→下班→回家→看电视→睡觉):4.2发病前一周参加过任何集体性活动(1)有(2)无4.3饮用水水源:(1)自来水(2)井水(3)江、河水(4)山泉水(5)其它4.3.1你认为最近水源的水质有没有发生变化:4.4近半个月来家中有否发生新事物?包括动物群间的异常?(1)有(2)无4.5计划免疫史:(1)有(2)无4.5.1今年接种过何种疫苗:4.6近期家庭菜谱的改变情况(是否有购买时兴菜):(1)有(2)无5、小结:5.1患者目前是否出于隔离状态:(1)是(2)否5.2处于何种隔离:(1)居家隔离(2)住院隔离(3)强制隔离5.3开始隔离的时间:调查单位调查者调查日期。

流行病学调查表

流行病学调查表
第3次检查:□□月□□日,WBC:×109/L;N %;L %检测单位:
2.X线检查:
第1次检查:□□月□□日结果:检测单位:
第2次检查:□□月□□日结果:检测单位:
第3次检查:□□月□□日结果:检测单位:
3.CT检查
第1次检查:□□月□□日结果:检测单位:
第2次检查:□□月□□日结果:检测单位:
4.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查:
5.身份证号码:□□□□□□□□□□□□□□□□□□(或家长身份证号码)
6.户籍:省市县(区)乡(街道)村(栋)组(单元)号
7.现住址:省市县(区)乡(街道)村(栋)组(单元)号
8.学习或工作单位:
9.联系电话:(1)手机: (2)家庭电话: (3)其它联系人电话:
10.职业:□幼托儿童□散居儿童□学生□教师□保育保姆就诊Fra bibliotek数就诊单位
就诊日期
治疗天数
诊断结果
是否隔离
入住院时间
门诊/住院病历号
转归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四、病例的临床表现
1.首发症状(描述):
2.流感样表现:
□发热:体温(范围)℃持续时间:□寒战
□咳嗽□咳痰□咽痛□头痛□鼻塞□流涕□肌肉酸痛□关节酸痛□乏力□胸闷□气促□呼吸困难□腹泻□结膜炎
1.饭前洗手:□每次均洗手□偶尔洗手□从不洗手□其它
2.是否抽烟:□是□否
3.1若抽烟,每天几支:□1-4支□5-9支□10-20支□20支以上
4.是否有慢性疾病,若有(医生已经诊断,可多选)
□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其它慢性肺部疾病□冠心病
□糖尿病□肾病□免疫缺陷□其它慢性疾病:
5.一年内是否接种流感疫苗:□是□否

动物流行病学调查与监测采样技术(含动物防疫档案的建立)

动物流行病学调查与监测采样技术(含动物防疫档案的建立)

以猪瘟为例的个案调查
1 一般情况
1.1 病猪类型、初生仔猪、断奶仔猪、保育猪、育肥猪、种猪
1.2 饲养规模、散养、集约化
1.3 饲养类别、育肥、繁殖
1.4 饲养数量 1.5 发病时间 年 月 日
1.6发病数量 1.7 死亡数量
1.8死亡时间 1.9病程

1.10 免疫史、时间、程序和疫苗性质
1.11 本场或周围地区疫情情况
3.流行过程(EPIDEMIC PROCESS):是传染病在畜群中发 生、传播的过程,也是病原体不断转移、更换宿主的过 程。动物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 和易感畜群三个基本环节。
4.疫源地(INFECTIOUS FOCUS):是指传染源及其排出 的病原体可以到达的地区。通常把范围小的疫源地或单 个传染源所构成的疫源地称为疫点。若干个疫源地连成 片,范围较大时称为疫区。
1、调查的形式 汇报会、座谈会、问卷式调查 、实际调查、现场观察、资料 分析、数据统计。
2、调查方法 询问、现场观察、实验室
检测、统计学方法进行调查
3、调查步骤 目的明确、组成调查组、
制定计划、进行记录核查数据 、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兴文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第二章 动物防疫档案的建立
一、动物防疫档案的定义 二、建立防疫档案的意义 三、防疫档案的种类
三、常规名词
1.传染病(CONTAGION):凡是由病源微生物引起,具有 一定的潜伏期和诊断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 传染病。其特点有:由特定的病原体引起;具有传染性 和流行性;被感染的机体可发生特异性反应;耐过动物 能获得特异性免疫;具有特征性的临诊表现;具有特征 性的病理变化。
2.传染源(INFECTION SOURCES):是只有病原体生长、 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动物和人。其包括传染病病畜、 病原携带者和受感染的人。病原体在受感染的动物体内, 不但能寄生、繁殖,而且还能继续排出体外,并通过媒 介物传给其他动物和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测结果:;检测方法:
检测单位:
解除封锁后
是否使用:□否□是:种类:;年龄:;数量:
开始时间:;结束时间:;解除封锁时间:
检测结果:;检测方法:
检测单位:
初步调查结果及分析
被调查人与
单位
被调查人பைடு நூலகம்(签名/盖章)联系电话:
被调查人:(签名/盖章)联系电话:
被调查单位:(盖章)联系电话:
调查人
姓名:联系电话:
收购单位/人员:
其它:
疫点内的动物到达本地21天内自然宿主带毒情况
储存宿主:名称:;带毒:□否□是;活动范围:
检测方法:检测单位:
中间宿主:名称:;带毒:□否□是;活动范围:
检测方法:检测单位:
疫点内的动物到达本地21天内岗哨动物情况
封锁期间
是否使用:□否□是:种类:;年龄:;数量:
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封锁时间:
周围有无野生动物发生类似疫病:□无□有:□本村□本乡/镇/街道□本区/县;
具体地址:
发病动物种类:发病时间:
发病简要情况:
周围有无人感染/发生人畜共患病:□无□有:□本村□本乡/镇/街道□本区/县;
具体地址:发病时间:
发病简要情况:
疫点密切接触人员发病情况:
疫点内的动物到达本地21天内畜禽及产品的流向
名称:地点:数量:时间:
名称:地点:数量:时间:
名称:地点:数量:时间:
名称:地点:数量:时间:
名称:地点:数量:时间:
名称:地点:数量:时间:
疫点内的动物到达本地21天内可疑污染物的流向
名称:□垫料□饲草□饲料及其原料□药品□器械□饲养工具□车辆□其它:
数量:
流出前经过何种处理:
目的地:
经过或存放地:
单位:(盖章)
备注:必要时,可附加文字材料补充说明。自然村集中发病的疫点,畜主可只填村社干部或村级防疫员/疫情报告观察员。
使用情况:
疫点内的动物到达本地21天内从本场外出的人员
姓名:
日期:
职业:
联系电话:
去往何地:
接触畜禽:
病、死动物,流产胎儿、死禽胚处理情况
无害化处理:□焚烧□深埋□焚烧+深埋□密闭发酵□化制
□其它:
扔在野外:□江河、小溪□池塘、水库□山谷/沟□田地□其它:
自己食用:
出售:数量:时间:收购地点:
运输工具:牌照号码:运往何地:
附表4
重庆市动物疫病追踪流行病学调查表
编号:调查日期:年月日
场/户/养殖小区/检查站名称
启用时间
畜(货)主*/负责人姓名
联系电话
邮编
联系地址
疫点内的动物到达本地21天内周围发病情况
周围有无畜禽群发生类似疫病:□无□有:□本村□本乡/镇/街道□本区/县;
具体地址:
发病动物种类:发病时间:
发病简要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