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疫病流行病学共71页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

传播到人类,而且致病性强、病死率高。美国
CDC将其列为最高生物安全级别(BSL-4)。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
第一章 小 结
❖ 1、掌握动物疫病流行病学的定义 ❖ 2、举例说明动物疫病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 ❖ 3、了解动物疫病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 4、典型案例分析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
第二章 Infection Process
意义:诊断 特异免疫 发病机理研究
第三节 病原体对传染过程的作用
❖ 一、细菌的致病作用 1、侵袭力 2、产生毒素的能力
❖ 2、果蝠是HeV的自然宿主。
❖ 3、爆发时间和果蝠的繁殖季节有一定联系。 ❖ 4、直接接触是传播的主要途径。 ❖ 5、明显的人兽共患特征,容易通过发病动物
Locations of henipavirus outbreaks (red stars– Hendra virus; blue stars–Nipah virus) and distribution of henipavirus flying fox reservoirs (red shading–Hendra virus ; blue shading– Nipah virus)
等,以便切断传播途径; 8、有利于研究各种病原的功能性基团及免疫增强剂等,提高特异免疫效应; 9、有利于考核综合性防疫措施执行情况,如检、隔、封、消、处等; 10、有利于对重要人兽共患病及生物战剂的深入研究。
Hendra Virus Disease
❖ 1、澳大利亚(1994、2004)两度爆发人、马 共患的亨德拉病毒病。马呈现严重的呼吸道症 状、共济失调和高致死率;人呈现流感样症状 /呼吸道症状/反复发作性脑炎症状。
❖
六十年代—鹦鹉、笼养鸟
兽医流行病学基本概念ppt

探究疾病的传播途径和影响因素
包括疫苗接种、药物防治、隔离消毒等措施的评价和推广。
研究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包括监测系统的建立、数据的收集和分析、预警模型的建立和应用等。
监测和预警系统的设计和实施
调查和评估动物疾病疫情
通过对动物疾病疫情的调查和评估,了解疫情的分布特征和传播途径,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关联性
强度与一致性
特异性
生物学合理性
危险因素与疾病之间的联系强度越高、一致性越好,病因证据越充分。
危险因素只与特定疾病有关,而不是与多种疾病有关。
危险因素与疾病的联系符合生物学原理。
流行病学调查的基本步骤
收集并描述疾病在时间、空间和人间分布,以识别危险因素。
描述性研究
选择病例和对照,调查病例和对照在暴露于某种危险因素上的差异,以评估危险因素与疾病的关系。
01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流行病学将不断开发创新研究方法,提高研究的精准度和效率。
流行病学发展的展望
精准预防与控制
02
通过精准的数据分析和预测模型,对疾病进行更为精准的预防和控制,提高公共卫生效益。
健康促进与健康管理
03
流行病学将更加注重健康促进和健康管理,通过改善环境和生活方式,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研究方法
流行病学结合了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包括描述性、分析性和实验性研究,以评估疾病风险和制定防控策略。
流行病学的定义
1
流行病学的特点
2
3
流行病学关注整个动物群体的健康状况,而不仅仅是个体病例。
群体视角
流行病学致力于找出疾病的病因和影响因素,为预防提供依据。
病因探索
流行病学研究结果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科学依据,指导防控策略的制定和实施。
动物流行病学探究动物疾病的流行规律和传播途径

动物流行病学探究动物疾病的流行规律和传播途径动物流行病学是研究动物疾病在动物群体中的流行规律和传播途径的学科。
通过了解动物疾病的传播途径和流行规律,我们可以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保障动物的健康和人类的安全。
一、动物疾病的流行规律1. 季节性流行:许多动物疾病都具有季节性的流行规律。
例如,禽流感常在冬季流行,而蚊媒传播的疟疾则在夏季达到高峰。
这种季节性的流行规律与气候和季节变化有密切关系。
2. 地理分布:不同地区的动物疾病有着不同的分布规律。
有些疾病局限在特定的地理范围内,而有些疾病则广泛分布于全球范围内。
动物迁徙、国际贸易以及全球化的影响使得动物疾病更容易跨越地理界限传播。
3. 年龄和种群:年龄和种群对动物疾病的流行也有重要影响。
年龄结构和种群密度高的地方更容易形成疫情,例如,大规模的饲养场和人口高密度的地区。
此外,年幼的动物和免疫功能低下的个体更容易感染疾病。
二、动物疾病的传播途径1. 直接接触传播:动物之间的直接接触是许多动物疾病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这种传播途径可以通过接触分泌物、血液、唾液或皮肤损伤等方式进行。
例如,犬瘟热通过犬只之间的直接接触传播。
2. 空气飞沫传播:某些呼吸道疾病可以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传播。
当患动物咳嗽、打喷嚏或呼吸时,病原体会随着飞沫散播到周围环境中,被其他动物吸入体内。
禽流感是一个常见的通过空气飞沫传播的疾病。
3. 病媒传播:病媒是指能够携带病原体并将其传播给宿主的生物媒介。
例如,蚊子可以携带疟原虫并传播给人类和其他动物。
蜱虫也是一种重要的病媒,可以传播莱姆病和巴尔通体病等。
4. 水源传播:一些病原体可以通过水源传播给动物,特别是水生动物。
这种传播途径在养殖业中尤为常见。
水中的细菌、寄生虫和病毒等可以通过饮水和接触水体的方式传播给动物。
5. 食物链传播:一些病原体可以通过食物链传播给动物。
例如,动物摄食被感染的食物后,会将病原体带入体内。
饲料、草地和水源等都可能成为传播病原体的途径。
《兽医流行病学》课件

3 清洁消毒
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加强环境清洁消 毒措施,减少疾病的传播。
4 健康教育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疾病防治知识的 认识和意识。
流行病学应用于动物疫情
疾病预防
早期检测与诊断
流行病学调查可以帮助制定针对性的疫苗接种计划, 预防动物疫情的发生。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及时发现动物疫情,采取相应 的措施进行早期控制和治疗。
有效控制
疫苗研制
基于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控措施, 有效遏制动物疫情的蔓延。
流行病学调查为动物疫苗的研制提供基础数据,提 高疫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在患病人群中死亡的比例,是衡量疾病严重程度 的重要指标。
患病人群中存活的比例,反映了疾病的治愈率和 预后。
医疗机构按规定报告的疾病发病数与总人口的比 例,用于监测疾病的流行情况。
常见疫情防治措施
1 隔离措施
将疾病患者隔离,防止疾病的传播。
2 免疫接种
通过接种疫苗,增强人体免疫力,防止疾病 的发生和传播。
2
历时调查
跟踪观察一段时间内的疾病情况,了解疾病的发展趋势和变化。
3
病例对照研究
比较患病群体和非患病群体的差异,寻找疾病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
4
横断面研究
在特定时间点对不同人群进行调查,了解疾病的患病率和相关因素。
流行病学指标
发病率 病死率 存活率 呈报率
疾病在特定群体中出现的频率,通常以每千人或 每万人计算。
流行病学的应用
预防措施
通过调查疾病的传播途径, 可以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来 遏制疫情的蔓延。
治疗方案
基于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可 以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提高疾病的治愈率。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326b3b0312b3169a551a4e5.png)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摘要:二是利用基层动物防疫员对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猪蓝耳病、猪瘟、布病、结核病、鸡新城疫、牛瘟、疯牛病、牛肺疫、痒病等各种畜禽疫病进行了流调和重动物疫情排,0年上半年流行病学调结表明我镇上半年没有发生重动物疫情近期重动物疫情风险较低, 0年6月3日</0年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报告——宇宙地镇动物卫生监督了全面掌握重动物疫病发生发展和流行规律科学评估动物疫病发生风险有效预防各种动物疫病发生根据《克旗0年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计划》要我适开展了各种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工作现将我0年上半年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情况报告如下、设立流行病学调通对往年各种动物疫病流行特和发生发展规律进行总结分析根据全镇牲畜养殖分布、数量、密和存疫情隐患等因素设立了定流行病学调和专项流行病学调各种畜禽流调分别是是选择养牛数量永隆村牛病流调;二是选择羊养殖数量较多很黑村、新地村羊病流行病学调;三是选取定数量规模养殖场户猪病重流调;四是选取刘营子村、营子村禽病重流调重流调开展流行病学调也结合各村防控动态及疫情进行不断流行病学调二、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情况()主要措施全面认真组织开展了重动物疫病防控及流行病学调是依靠实验室快速准确检测技术对全镇禽流感、鸡新城疫和猪瘟、猪口蹄疫进行血清抽样检测抗体及准确掌握各种动物疫病免疫情况;二是利用基层动物防疫员对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猪蓝耳病、猪瘟、布病、结核病、鸡新城疫、牛瘟、疯牛病、牛肺疫、痒病等各种畜禽疫病进行了流调和重动物疫情排;三是利用规模养殖场户标准化防疫开展通工作人员对辖区共计3规模养殖场进行全面技术指导和跟踪进行流行病学调;四是常发布信息提醒全镇广兽医工作者重是基层防疫员随密切观察疫情动态这举措发挥了很疫情观察作用;五是利用进行防疫督、疫情巡、血样采集有利机以走村入户、临床观察、询问畜主、看治疗记录、调了等方式进行了流行病学调(二)流行病学调情况根据《克旗0年动物疫病监测与流行病学调计划》春防期积极开展了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工作重加强了规模养殖场、养殖密集区等重区域疫情流调及掌握疫情动态共对全镇7村3村民组350户养殖户开展了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布病、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鸡新城疫等人畜共患病和外动物疫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累计开展流行病学调易感动物调猪00口次牛8头次羊36只次禽0羽次发现重动物疫情以及疯牛病、牛肺疫、羊痒病、非洲猪瘟、牛瘟、马鼻疽、马传贫等外疫情及已消灭或基消灭疫病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和疫情举报核制通流调工作全镇发现重动物疫情其它动物疫情也总体平稳(三)专项流行病学调今年以特别是今春接羔保育期积极行动开展专项流调0年上半年共完成布病流调羊5只次紧紧围绕旗疫控心通报我镇人感染病例对其养牛羊和群牛羊及村牛羊进行调通询问畜主和临床观察对有流产病史及进行处置、包虫病流行病学调对我镇村存栏36只羊认真开展了畜包虫病流行病学调和检测工作发现我镇现羊感染脑包虫情况比较多见感染率达%药物治疗无效手术治愈率6070%多做淘汰处理这主要由现人们养犬数量比以前有明显增加羊感染机率也明显增加而人们对犬驱虫识还不是很高另外还有部分养畜户对脑包虫病感染了还是不够养畜户缺乏防识三、分析评估 0年上半年流行病学调结表明我镇上半年没有发生重动物疫情近期重动物疫情风险较低其主要原因是动物防疫机构全力以赴、狠抓落实不留死角不留空白防控效显著;动物免疫工作扎实有效免疫抗体保护水平较;加强了综合防控认真开展了综合防控措施0年6月3日。
动物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研究与控制

动物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研究与控制传染病是指能够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给健康个体并引发疾病的病原体所引起的疾病。
动物传染病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及经济发展都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因此,进行动物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至关重要。
一、动物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动物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研究主要包括疾病的起源、传播途径、传播速度和疫情受影响因素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对不同动物传染病疫情的调查和比较分析,可为控制与预防提供可靠的依据。
(一)病原体的起源与演化动物传染病的病原体是引起疾病的重要因素。
了解病原体的起源与演化对于研究动物传染病的流行病学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不同病原体的基因测序和演化分析,可以追踪病原体的来源和传播路径。
(二)传播途径与传播速度探究病原体的传播途径是研究动物传染病的重要内容之一。
常见的传播途径包括直接接触、空气传播、食物和水源传播等。
此外,了解病原体在不同传播途径中的传播速度也对于制定相应的控制策略有重要帮助。
(三)疫情受影响因素动物传染病的疫情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气候、环境、宿主免疫力等。
对这些因素进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预测和控制传染病的流行。
二、动物传染病的控制措施为了有效防止和控制动物传染病的流行,需要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控制措施:(一)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动物传染病最常见和有效的方法之一。
通过注射疫苗,可以增强动物的免疫力,减少疾病的发生。
(二)卫生与消毒措施加强动物饲养环境的卫生和消毒工作也是控制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定期清洗、消毒饲养设施,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三)健康监测与早期预警建立健全的动物健康监测体系和早期预警系统,可以快速发现疫情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四)人工干预针对某些传染病,如瘟疫、口蹄疫等,常采取人工干预方式,如隔离病畜、扑杀病畜等措施来控制疫情的扩散。
三、结语动物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研究和控制对于维护人类和动物的健康至关重要。
研究动物传染病的流行病学,可以为我们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有效的控制策略,保护动物的生命安全和人类的经济利益。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课件

病原学监测
通过检测动物体内的病原微生物,确 定病原种类和基因型。
分子生物学监测
利用基因检测技术,快速准确地检测 病原微生物。
预警系统的建立与运行
数据收集
收集动物疫病的疫情数据、流行病学调查数 据等。
数据处理与分析
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识别 异常情况。
预警发布
根据分析结果,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相 关部门采取应对措施。
特点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具有综合性、群体性、实证性和应用性的特点 ,它通过对动物疫病的流行现象进行调查和分析,揭示疫病的流 行规律,为预防和控制疫病提供科学依据。
流行病学在动物疫病防控中的作用
提供动物疫病的分布情况
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可以提供动物疫病的发病情 况、分布特征和流行趋势等方面的信息,为防控 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疫病的流行特征
地域性
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具有一定的 地域性特征,与地理环境、气
候条件等因素有关。
时效性
疫病的流行具有时效性,随着 时间的推移,其流行趋势可能 发生变化。
种群特异性
某些疫病只感染特定的动物种 群,如禽流感病毒只感染鸟类 。
季节性和周期性
一些疫病的流行具有明显的季 节性和周期性特征,与环境因
素和宿主因素有关。
疫病的季节性和周期性
季节性
疫病的流行受到季节性因素的影响, 如温度、湿度、降雨量等,可能导致 某些季节更容易发生疫病。
周期性
一些疫病的流行具有周期性特征,如 某些病毒的爆发可能每隔几年或几十 年发生一次。
03
动物疫病的监测与预警
疫病监测的目的和意义
及时发现动物疫病
通过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动物疫病的爆发和流行,采 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
一起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分析

2018 年第 8 期(下半月)Nong Min Zhi Fu Zhi You 农民致富之友229科研◎畜牧兽医重大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是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的结果可以分析到当前动物疫病发生的走向。
1 调查结果1.1 猪群腹泻病专项调查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现场调查的方法进行。
内容主要包括猪群腹泻疫情(发病日龄、品种、季节、发病率和死亡率以及病因防治措施等)和猪群腹泻经济损失调查。
1.1.1 发病率、病死率和死亡率:发病3405头,病死413头,发病率、病死率和死亡率分别为2.56%、12.12%、0.31%。
1.1.2 发病季节:1~3月发病2120头,占发病总数62.26%,4~6月发病533头,占发病总数15.65%,7~9月发病258头,占发病总数7.57%,10~12月发病494头,占发病总数的14.5%。
1.1.3 发病日龄:主要是60日龄以下猪,占总数80%~60日龄有两个发病高峰,2~7日发病50%,27~40日龄发病30%。
1.1.4 原因分析:有60%的猪场认为是病毒性腹泻,有30%的猪场认为是细菌性腹泻,10%的认为是其他原因。
但都认为寒冷气候和饲养管理是诱因。
1.2 牛病毒性腹泻、黏膜病的调查通过调查共存栏2650头,十个养羊场,存栏8950只,进行牛病毒性腹泻和粘膜病的调查,此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现场调查的方法进行,没有发现牛病毒性腹泻和粘膜病的发生。
1.2.1 家畜布鲁氏菌病调查我区共有中小规模肉牛养殖户28个,存栏3240头,出栏3855头;散养肉牛户35个,存栏肉牛197头,出栏186头。
2016年底牛总饲养量7478头,总存栏量3437头,总出栏4041头。
1.2.2 全区共有54个规模羊场,2016年底存栏山羊23919只,出栏38950只;羊散养户3711户,存栏羊21232只,出栏37990。
羊总饲养量116091只;总存栏45151只,总出栏70940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endra Virus Disease
❖ 1、澳大利亚(1994、2019)两度爆发人、马 共患的亨德拉病毒病。马呈现严重的呼吸道
二、感染 Infection 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
体,并在一定的部位定居、 生长繁殖,从而引起机体一 系列病理反应的过程。
三、传染病 Infectious Diseases
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 一定的潜伏期和临床症状,并具有 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
传染病的特征
❖ 1、由特定的病原体引起; ❖ 2、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 3、机体发生特异性反应; ❖ 4、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 ❖ 5、具有特征性的病理变化; ❖ 6、耐过动物能获得特异性免疫。
❖ 动物患某种传染病痊愈后,或病原微生物(抗原物质)进入
机体后,机体可产生针对该种微生物的免疫能力,机体常可
抵抗同一种病原体的再次感染,称为特异性免疫。
❖ 1、体液免疫
病原微生物进入机体后刺激B细胞,使其转化为浆细胞,产
生多类免疫球蛋白,即抗体。免疫球蛋白可分为五大类,即
免疫球蛋白G、A、M、D、E,它们是构成体液免疫的基础。
Journal of virology, Nov. 201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查明一定地区内各种疫病的种类、分布和流行规律; 2、有利于查明某种疫病在一定地区的分布和流行情况; 3、有利于阐明某种传染病在特定时间、地点、环境条件下的流行规律,以便能够有
症状、共济失调和高致死率;人呈现流感样
症状/呼吸道症状/反复发作性脑炎症状。
❖ 2、果蝠是HeV的自然宿主。
❖
3、爆发时间和果蝠的繁殖季节有一定联系。
Locations of henipavirus outbreaks (red stars– Hendra virus; blue stars–Nipah virus) and
❖ 二、病毒的致病作用 ❖ 三、病原体的侵入数量 ❖ 四、病原体的侵入门户与特异性定位 ❖ 五、病原体的变异性
临床意义:精确诊断;确定病因;流调分析;特异免疫
问题思考?
❖ 1、疾病的存在及原因(源头) ❖ 2、个体发病与疫病流行的关系(过程) ❖ 3、外界因素对疾病发生和流行的影响(影响)
第一章 概 论
第一节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的概念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 (Animal epidemic disease epidemiology) 研究动物疫病在畜禽群中发生、发展和分布的规律以及制定预防、控
制和消灭这些疫病的对策与措施的科学。
第二节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
1、研究一定地区内各种疾病的种类、分布、流行概况; 2、研究某种疫病在一定地区分布和流行情况; 3、研究并阐明某种传染病在特定时间、地点、环境条件下
的流行规律,以便能够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发生和流行; 4、研究某些疫病的病因与发病机理,探索新的防控措施; 5、研究某些病原的性质与功能,探索新的诊检防手段; 6、研究影响某些疫病流行的外在因素; 7、研究各种传播媒介(如野生动物、啮齿动物、节肢动物
第二节 机体对传染过程的作用
一、非特异性免疫 是机体对多种抗原物质,而非针对某一特定抗原物质的生
理性免疫应答。 通过以下三方面的功能来体现。 1、屏障作用:外部有皮肤与粘膜屏障, 内部有血脑屏障和血胎屏障等。 2、吞噬作用 3、体液作用
意义: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非特异性抵抗力。
二、特异性免疫及其意义
等)的分布 、功能等; 8、研究各种病原的功能性基团及免疫增强剂等,提高特异
性免 疫效应。
NDV(新城疫病毒)研究背景
1、副粘病毒的动物感染谱增宽 2、副粘病毒侵犯人类越来越明显
❖ APMV-1是确切报道的能够在多种禽类唯一具有 广泛致病性的血清型。
鹅副粘病毒病流行态势
❖ 20世纪二十年代—鸡、火鸡
❖
六十年代—鹦鹉、笼养鸟
❖
七十年代—鸽、鹌鹑
❖
八十年代—鸵鸟、孔雀、企鹅
❖
九十年代—鹅
❖ 21世纪初—鸭(福建)、猪(上海、江苏、浙江等)
❖
—人(Isolation of Avian Paramyxovirus
1 from a Patient with a Lethal Case of Pneumonia
❖ 2、细胞免疫
是指动物体内T淋巴细胞和其它细胞(主要是巨噬细胞)受抗
原刺激后,分化、增生、转化为致敏淋巴细胞所表现出来的 意义:诊断
特异性免疫应答。这种免疫应答不能通过血清传递,只能通
特异免疫
过致敏淋巴细胞传递,故称细胞免疫。
发病机理研究
第三节 病原体对传染过程的作用
❖ 一、细菌的致病作用 1、侵袭力 2、产生毒素的能力
❖ 4、直接接触是传播的主要途径。
distribution of henipavirus flying fox reservoirs (red shading–Hendra virus ; blue shading–
Nipah virus)
❖ 5、明显的人兽共患特征,容易通过发病动物
传播到人类,而且致病性强、病死率高。美
国CDC将其列为最高生物安全级别(BSL-4)。
第一章 小 结
❖ 1、掌握动物疫病流行病学的定义 ❖ 2、举例说明动物疫病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 ❖ 3、了解动物疫病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 ❖ 4、典型案例分析
第二章 Infection Process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Infection Process 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的机体和 动物机体的反应这一对矛盾对 立统一的过程。
效地预防和控制其发生和流行; 4、有利于调查某些疫病(尤其是新发现的传染病、老病新形式的出现等)的病因与
发病机理,探索新的防控措施; 5、有利于某些病原的性质与功能研究,探索新的诊、检、防手段; 6、有利于研究影响疾病流行的外在因素(如自然环境改变、自然疫源地介入等); 7、有利于调查各种传播媒介(如野生动物、啮齿动物、节肢动物等)的分布、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