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疫病分子流行病学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动科学习资料:畜禽流行病防治学

动科学习资料:畜禽流行病防治学

BY一鸣传染和传染病的概念:1.传染的表现形式:(1)显性传染:机体的抵抗力较低,病原有足够的毒力和数量,大量繁殖,动物在临床上表现出一定的症状。

(2)隐性传染:病原体定居在某一部位,进行一定程度的生长繁殖,动物不表现任何症状。

(3)病原携带者:外表无症状,携带并排出病原体的动物。

2.传染病表现的共同特征:(1)每种传染病都有其特异的病原微生物。

(2)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3)被感染的机体发生特异性反应。

(4)耐过动物能获得特异性免疫。

(5)具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一定的潜伏期和病程经过。

3.传染病的发展阶段:(1)潜伏期:长短不同,影响因素:病原的毒力和数量,侵入途径,生理状况。

(2)前驱期——前兆阶段,特点:表现一般临床症状,特征性症状未表现或不明显。

(3)明显期(发病期)——最高阶段,特征性症状相继出现。

(4)转归期(康复期)——最后阶段。

4.传染病的类型:按病程长短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亚急性型、慢性型。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环节:传染病三个基本环节:传染源、传染途径、易感动物。

传染病的流行规律:当三个基本环节同时存在并相互联系时,传染病才能流行;三种条件缺少任何一个,传染病的流行都不能发生。

1.传染源:病畜,病原携带者:潜伏期病原携带者、恢复期病原携带者、健康病原携带者。

2.传染途径:分为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

其中:水平传播包括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经空气传播、经污染的土壤传播、经活的媒介物传播、经污染的饲料和饮水传播)。

垂直传播包括经胎盘传播、经蛋传播、经产道传播。

3.动物的易感性易感性:指畜禽对某种传染病病原体感受性的大小。

受动物的品种、日龄、免疫状态、体质强弱、病原体的种类和毒力的影响。

4.传染病流行过程的表现形式:散发、地方流行性、流行性、大流行。

四个基本环节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养、防、检、治。

平时的预防措施:1)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畜舍的环境消毒,增强机体抵抗力;2)制定和执行定期预防接种和补种计划;3)认真贯彻执行国境检疫,交通检疫,市场检疫,屠宰检疫和健康畜禽定期检疫。

2兽医流行病学基本概念

2兽医流行病学基本概念

二者相辅相成的。对策与措施是否正确,必须依靠疾病监测来
检验,而监测又不断提供有关疾病的可靠信息,使对策与措施 的制定和及时修改具有充分依据。
流行病学调查的概念
调查的定义:为了了解情况而进行考察。
流行病学调查定义:流行病学调查是指用流行病学的方法进 行的调查研究。主要用于研究疾病、健康和卫生事件的分布及其 决定因素。通过这些研究提出合理的防控对策和措施,并评价这 些对策和措施的效果。
25
26
27
28
29
30
流行率
定义:亦称现患率。指某一观察期内特定动物群体中某病新 旧病例所占的比例。流行率可按时间长短分时点流行率和期间流 行率两种。时点流行率较常用,统计时间一般不超一个月。而期 间流行率所指一特定时间通常超过一个月。
期间流行率
观察期内特定群体中某病新旧病例数 100 % 同期内该群体的平均动物数
27
28
29
30
死亡率实例
1
2
3
4
5
6789源自101112
13 19
14 20
15 21
16 22
17 23
18 24
死亡率
=3/30×100%
25 26 27 28 29 30
=10%
场群流行病学概念
前面关于感染率、发病率、流行率的计算,均是对某一特定 群体进行统计,计算得到的只是群内动物的发病率、流行率和感 染率。但不能揭示出到底有多少个群体感染,感染群占多大比例。 为了全面反映疾病总体流行情况,还需要引入场群这个重要的 概念
死亡率用来衡量某一时期、某一地区动物群体死亡风险 的大小,描述其危害程度。
死亡率实例
例:对30头 奶牛进行为期1年 的观察,观察期内 奶牛因布鲁氏菌病 的死亡数为2头, 其它病死亡1头, 请计算死亡率。

兽医流行病学基本概念ppt

兽医流行病学基本概念ppt
通过对动物疾病的监测, 发现并追踪疾病的传播和 变化趋势。
动物疾病预防控制
根据流行病学证据制定针 对动物疾病的预防控制措 施,并对其进行监督和评 估。
动物公共卫生
通过对动物疾病的监测和 控制,保障人类健康和公 共卫生安全。
06
流行病学发展的趋势与展望
流行病学发展的趋势
跨学科发展
流行病学与生物统计学、医学 、公共卫生学等多学科交叉, 形成多学科融合的局面,推动 流行病学向更广领域发展。
流行病学在兽医学中的应用
研究畜禽疾病的分布和流行特征,为制定科学防治策 略提供依据。
分析畜禽疾病的病因和致病机制,为预防和治疗疾病 提供科学指导。
调查畜禽疾病暴发的原因和传播途径,为控制疫情的 扩散提供支持。
评估畜禽疾病对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为提高 农业效益提供帮助。
03
流行病学的基本概念与原则
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
研究疾病的流行特征
了解疾病的发病数、发病率、感染 率等指究疾病的传播方式、传播媒介和 传播环节,以便有效切断传播途径 。
分析疾病的病因
研究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这 些因素对疾病发生、发展的作用机 制。
预测疾病的流行趋势
根据已知信息预测疾病的流行趋势 ,以便制定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
05
流行病学证据的评估与应用
流行病学证据的评估
01
评估研究设计和实施 质量
评估研究的设计是否科学、实施过程 是否严谨,以及研究结果的可信度。
02
确定研究因素和结果
分析研究中暴露因素与疾病发生或变 化之间的因果关系,并评估其可信度 。
03
评价研究结果
对研究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评估其真 实性和可靠性。

动物疫病分子流行病学基础知识

动物疫病分子流行病学基础知识
没有计算病毒的变异速率,却下结论:
病毒的变异速率加快
没有比较牛舍温度较高的一组和牛舍温
度较低的一组的发病率,却下结论:牛 舍温度较高的牛群发病率较低
2.不以偏概全
检测1只鸡感染了沙门氏菌,判断整群鸡都
感染了沙门氏菌(错) 调查一个乡镇4个猪场死淘率平均为10%, 判断这个省猪的死淘率平均为10% (错)
确定调查目的 检索文献
制定调查方案
开展一个测试性调查,以检验和完善调查方案 采集病原学样本
检测样品中是否存在某种病原
对检出的病原,进行核酸序列测定 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对核酸序列进行遗传进化分析
最终说明某种病原的各个遗传谱系在不同地区、不同场
所、不同宿主、不同季节的分布关系,或者某种病原的 生物学特征的分布情况
流行病学第三个目的:解决问题
掌握了情况 发现了原因(风险因素) 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基本原理:发病少的群体某些 特征,是防病之道
•喝烧开的水 •火焰消毒
2400年前的雅典人类瘟疫
案例2:天花疫苗的发现
流行病学基本原理
发病多的群体某些特征:病因
找出 分布 差异
发病少的群体某些特征:控制办法
发展目标(1)
两年内成为中国北方实力很强的禽病


诊断单位 10多名高学历技术骨干 1000万元仪器设备+P3实验室 每年300万元的工作经费 对全国和全球禽病信息的及时掌握
发展目标(2)
五年内成为国际禽新发病协作中心 中国禽新发病较多
核心技术1:高通量测序(火眼金睛) 和高通量序列分析技术(照妖镜)
红色: 2007-2010
第7分支:对应

兽医流行病学 刘文博 第十三章 分子流行病学ppt课件

兽医流行病学 刘文博 第十三章  分子流行病学ppt课件

.
25
弯曲杆菌 1997年10月,美国明尼苏达州卫生部报告 从商店随机抽检肉鸡,污染率达79%,其中 20%为耐药菌;火鸡污染率为58%,其中80% 为耐药菌。
.
26
耐药菌发展速度因不同细菌而异。 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
耐药性是否稳定,因不同细菌、抗生素而异。 四环素、氯霉素、磺胺类耐药性相对稳定 红霉素、庆大霉素相对不稳定 葡萄球菌、痢疾杆菌产生耐药性后较稳定。
人、马,果蝠是贮 存宿主
澳大利亚、巴布亚 新几内亚
1997
Menangle
猪出现繁殖障碍, 人有类似感冒症状
.
猪、人,果蝠可能 是贮存宿主
澳大利亚
15
发现 年代
病毒
1998 Nipah
1999
(1937)
西尼罗河
2003
SARS 猴痘
引起的疾病
宿主范围及危害
发现地及流行范围
猪出现呼吸道症状 和神经症状,人出 现脑炎症状
物芯片技术等
.
4
3、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预防医学、预防兽医学 基础医学、生物学和环境科学
.
5
分子流行病学产生的基础
分子生物学理论:DNA双螺旋模型、遗 传中心法则、遗传密码、RNA逆转ioTech
核 苷 酸
磷酸酯键
碱基
脱氧核糖
遗传的分子基础双螺旋DNA分子模式 .
7
表型的分子基础及蛋白质结构
在80年代形成流行病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1、研究内容更加丰富
传染病:传染源、传播途径、病原体检测鉴定
✓ 疾病和健康状态相关生物标志的分布、影响因素、群
体易感性、防治效果评价及病原生物的进化与变异规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课件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课件

病原学监测
通过检测动物体内的病原微生物,确 定病原种类和基因型。
分子生物学监测
利用基因检测技术,快速准确地检测 病原微生物。
预警系统的建立与运行
数据收集
收集动物疫病的疫情数据、流行病学调查数 据等。
数据处理与分析
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识别 异常情况。
预警发布
根据分析结果,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相 关部门采取应对措施。
特点
动物疫病流行病学具有综合性、群体性、实证性和应用性的特点 ,它通过对动物疫病的流行现象进行调查和分析,揭示疫病的流 行规律,为预防和控制疫病提供科学依据。
流行病学在动物疫病防控中的作用
提供动物疫病的分布情况
流行病学调查和分析可以提供动物疫病的发病情 况、分布特征和流行趋势等方面的信息,为防控 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疫病的流行特征
地域性
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具有一定的 地域性特征,与地理环境、气
候条件等因素有关。
时效性
疫病的流行具有时效性,随着 时间的推移,其流行趋势可能 发生变化。
种群特异性
某些疫病只感染特定的动物种 群,如禽流感病毒只感染鸟类 。
季节性和周期性
一些疫病的流行具有明显的季 节性和周期性特征,与环境因
素和宿主因素有关。
疫病的季节性和周期性
季节性
疫病的流行受到季节性因素的影响, 如温度、湿度、降雨量等,可能导致 某些季节更容易发生疫病。
周期性
一些疫病的流行具有周期性特征,如 某些病毒的爆发可能每隔几年或几十 年发生一次。
03
动物疫病的监测与预警
疫病监测的目的和意义
及时发现动物疫病
通过监测可以及时发现动物疫病的爆发和流行,采 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动物防疫基本知识

国家为什么要制定预防为主的方针?
1.动物传染病具有传染扩散的特点,一旦蔓延很 难扑灭,有的会给人类健康及经济带来灾难性的后 果,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 力才能加以消除。因此,对动物疫病,首要的是防止 其发生与流行。
2.根据中国现状,动物饲养以农户为主,生产分 散,防疫基础薄弱,疫病种类多,蔓延范围广,严重 影响养殖业的发展,而且直接危及人民身体健康,妨 碍中国畜禽产品进入国际市场。所以必须大力加强动 物疫病的预防工,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
防疫工作的基本内容
包括“养、防、检、治”四个基本环节的 综合性措施,其可分为
❖ 平时的预防措施
❖ 发生疫病时的扑灭措施
平时的预防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消毒工作。 2.拟定和执行定期接种和补种计划,降低动 物的易感性。
3.定期杀虫、灭鼠,进行粪便无害化处理。 4.加强动物检疫,防止动物疫病的传入、传出。 5.根据当地动物疫情分布,有计划地进行消灭 和控制,逐步建立无规定动物疫病区。
三: 免疫方法 注射免疫:肌肉注射,皮下注射,皮内注射 其他免疫:刺种,滴鼻,点眼,饮水等.
四: 佩带标识 五: 登记,发册和建档
六:注射用具的清洗消毒 七: 总结和统计
第五节 动物环境卫生与防疫
一、养殖场建筑与防疫 选择合适的场址,科学、合理的建筑规划和布局
→ 为动物生长提供舒适的环境→ 为组织高效生 产和动物防疫工作提供良好的条件。 畜禽场址的选择,在考虑水电需要、土质、气候、 风向等条件的同时,以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不受周围环境所污染为基本原则
⑴动物疫病防制的方法步骤 ⑵人员组织及分工 ⑶经费来源及所需物资 ⑷统筹考虑防疫接种及消毒的 对象、时间、接种的先后次序.

动物疫病基本常识

动物疫病基本常识

动物疫病基本常识1.传染病的有关概念传染:传染是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动物机体与侵入体内的病原微生物相互斗争所表现的不同程度的感受过程。

病原微生物在动物机体内一定部位定居、繁殖,引起机体产生一系列病理反应的过程。

呈现出一定的临床症状的传染称为显性传染。

反之,如果动物不显临床症状,称为隐性传染。

传染病: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的潜伏期和临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称为传染病。

败血症:病原体在机体的局部感染后,不断繁殖并进人血液,在血液中继续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各实质器官的严重病变与全身反应的综合征。

变态反应:被抗原致敏的动物机体,当第二次接触同一个抗原时,发生强烈的生理功能紊乱和严重的组织损伤,这种病理的异常免疫反应称为变态反应。

按其临床症状出现的快慢,分为速发型和迟发型两种。

按其发病机理不同,可分为Ⅰ、Ⅱ、Ⅲ、Ⅳ四型。

疫苗:是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致病微生物杀死或致弱而制成的一种无致病性、有免疫原性的制剂,或者是直接提取致病微生物的免疫原性蛋白或编码免疫蛋白的基因,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制成的具有免疫原性而无致病性的制剂。

目前的疫苗有病毒(细菌)死苗、病毒(细菌)活苗、亚单位苗、基因工程苗等。

血清型:是指微生物学中种以下的一种分型。

因为微生物在种内有不同的抗原性,因此可分不同的抗原型或血清型。

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①传染源。

即传染来源,就是被感染的动物,包括传染病病畜禽和带菌(毒)动物,如潜伏期带菌(毒)、病愈后带菌(毒)及健康动物带菌(毒)等。

②传播方式和途径。

有直接接触传播及间接接触传播。

③易感动物。

就是对某种传染病的病原体有易感性的动物。

2.动物疫病的分类根据动物疫病对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危害程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动物疫病分为三类:①一类疫病:指对人畜危害严重,需要采取紧急、严厉的强制性的预防、控制、扑灭措施的动物疫病。

②二类疫病:指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需要采取严格控制、扑灭措施,防止扩散的动物疫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