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亚制程: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责任追究制度(2010年5月) 2010-05-25

合集下载

cma评审准则

cma评审准则

cma评审准则
CMA评审准则是指“继续经营评审准则”(Criteria for Continuing Compliance with the Code of Market Conduct),由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监会)制定和发布。

该准则规定了上市公司应该如何继续符合《证券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和中国证监会其他相关规定的要求。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公司治理要求:上市公司应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确保相关决策能够公正、透明地进行,并保护股东的权益。

2. 内幕信息保护要求:上市公司应制定内幕信息管理制度,加强对内幕信息的管理和控制,防止内幕交易和违法披露内幕信息。

3. 信息披露要求:上市公司应及时、准确、全面地向投资者披露重要信息,确保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遵守中国证监会的信息披露规定。

4. 交易规则遵守要求:上市公司应遵守交易所的各项交易规则,如禁止操纵股价、禁止虚假宣传等规定。

5. 内部控制要求:上市公司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业务活动的合规性、风险的有效管理和财务报告的准确性。

6. 违规追责要求:上市公司及其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应承担违规行为所造成的法律责任,包括缴纳罚款、停职、禁入市场等。

CMA评审准则的主要目的是推动上市公司合规经营,促进资本市场的正常、有序运行,并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新亚制程(002388)2016-2020年二季度财务报表数据-原点参数

新亚制程(002388)2016-2020年二季度财务报表数据-原点参数
公司简介
公司基本信息表
深圳市新亚电子制程股份有限公司 Shenzhen Sunyes Electronic Manufacturing Holding 新亚制程 002388 深圳证券交易所 2007-06-29 2010-04-13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中康路卓越梅林中心广场(北区)1栋 806
深圳市新亚电子制程股份有限公司主要提供电子制程系统解决 方案及电子制程产品。该公司提供电子工具,如手动工具、电 动工具、气动工具、测试和检测工具;化工辅料,如润滑油、 硅胶、胶水、焊接焊料和清洁/保护剂;仪器仪表,如测量仪 器、电工仪器、分析仪器、电子仪器和稳压电源;电子设备, 如贴片机、超声波清洗剂、超声波焊接机;静电净化设备,如 防静电工具、静电测试仪和净化设备等。该公司主要在国内市 场开展业务。
报表期间: 2016-2020
内容
说明 — 原始财报,可登陆原点参数"全球上市企业数据库"查看。 — 文件格式为EXCEL,按表分开存放,详见附表。 — 所有科目为中文 — 所有货币换算为报告期当期汇率
— 本币为公司财报原始的货币
公司名称 公司英文名称 公司简称 股票代码 交易所 成立时间 上市时间 注册地址 员工数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新亚制程(002388)2016-2020年二季度财务报表数据-原点参数
目录

公司基本信息 资产负债表-BS(本币) 资产负债表-BS(人民币) 资产负债表-BS(美元) 利润表-IS(本币) 利润表-IS(人民币) 利润表-IS(美元) 现金流量表-CF(本币) 现金流量表-CF(人民币) 现金流量表-CF(美元) 报表货币换算汇率表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详细报表,见EXCEL附表。

新亚制程:第一届监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决议公告 2010-05-25

新亚制程:第一届监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决议公告 2010-05-25

证券代码:002388 证券简称:新亚制程 公告编号:2010-012深圳市新亚电子制程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届监事会第十一次会议决议公告本公司及监事会全体成员保证公告内容真实、准确和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深圳市新亚电子制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第一届监事会第十一次会议通知于 2010 年5月4日以书面、电话方式发送给公司全体监事,会议于 2010 年5月20日下午二点在公司会议室召开。

会议应参加表决的监事 3 名,实际参加表决的监事3名。

会议由监事长郑建芬先生主持。

会议的召集、召开及表决程序符合《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等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形成的决议合法有效。

与会监事审议并形成如下决议:一、 审议通过《2009年度财务决算报告》审议表决结果:同意:3票;反对:0票;弃权:0票。

该议案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2009年度财务决算报告》详细内容见巨潮资讯网()。

二、 《2010年度财务预算报告》根据公司2010年度经营计划,综合考虑市场情况、行业发展状况与公司的经营能力,本着客观求实的原则编制了公司2010年度财务预算。

主要财务预算指标如下:1、营业收入50,039万元;2、营业成本38,530万元;3、营业利润5,128万元;4、净利润4,000万元;(特别提示:本预算为公司2010年度经营计划的内部管理控制指标,不代表公司盈利预测,能否实现取决于宏观经济环境、市场状况变化、经营团队的努力等多种因素,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请投资者特别注意。

)审议表决结果:同意:3票;反对:0票;弃权:0票。

该议案需提交股东大会审议。

三、 《2009年度利润分配预案》经中审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审计,公司2009年度实现净利润31,137,830.01元,加上年初未分配利润44,269,434.94元,减去2008年度已分配利润9,960,000.00元,减去已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金1,738,168.37元,2009年度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为63,709,096.58元。

航天通信财务舞弊案例分析及启示

航天通信财务舞弊案例分析及启示

本科生毕业论文航天通信财务舞弊案例分析及启示学院管理(经济)学院专业工商管理(会计方向)年月独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老师指导下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注释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

与本研究成果相关的所有人所做出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日授权声明本人完全了解许昌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规定,即: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毕业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毕业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许昌学院可以将毕业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论文。

本人论文中有原创性数据需要保密的部分为无。

学生签名:年月日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航天通信财务舞弊案例分析及启示摘要自21世纪以来,财务造假事件屡屡发生,造假金额一再刷新历史记录,造假方法层出不穷,使会计人为之头疼。

究其原因就是利益的驱使,使相关利益群体无视法律,无视道德,无视他人的合法利益而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欺诈行为。

这种欺诈行为使投资者和社会公众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也使他们对会计界,审计部门和整个证券市场丧失信心由此可见造假后果的严重程度。

有所防范,使这些使用者能够更加容易的识别上市公司的舞弊行为,这样财务报告的质量有所保障,有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有序发展。

航天通信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通信公司)在2007年至2014年七年间四度被查可以说是各种财务舞弊方法都试遍了,投资者面临维权难的问题,可想而知,这不仅仅是上市公司的问题,监管部门和审计师也是“帮凶”。

由于航天通信财务舞弊这起案例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所以对其进行详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航天通信;财务舞弊原因;财务舞弊手段;财务舞弊防治措施Case Study on Financial of AEROCOMABSTRACTSince the 21st century, the financial fraud events frequently occur, fraud amount repeatedly refresh record, counterfeiting methods emerge in endlessly, make the accounting of a headache. Investigate its reason is driven by interests, ignoring the law, make the related interest groups ignore moral, ignoring the legitimate interests of others and to have a purpose, planned, organized fraud. The fraud to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investors and the social public not guaranteed, and also make them to the accounting profession, audit department and the loss of confidence in the whole securities market so the severity of the consequences. So, to case analysis of the financial fraud of listed companies, investors and the social public to the fraud of listed companies to understand somewhat, safeguards, let them easy to identify the fraud behavior of listed companies, and helps to guarantee the quality of financial reporting, prompted the securities market healthy and orderly development.AEROCOM is our country the first and the only one with missile assembly system of listed companies, and AEROCOM in four of the seven years can be said to be the financial fraud methods checked were trying times, investors face, the difficulty of rights, it is conceivable that it is not only the problems of listed companies, regulators and auditors are also \"accomplice\". The case is representative, so carry on the detailed analysis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Key words:AEROCOM;Reasons of financial fraud;Method of financial fraud;Prevention measures to financial fraud目录前言 (1)一、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概述 (1)(一)财务舞弊的概念 (1)(二)对财务舞弊的特征进行分析 (2)(三)财务舞弊影响 (2)二、航天通信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3)(一)航天通信公司概况 (3)(二)航天通信财务舞弊所涉及的主体 (4)(三)财务舞弊造成的影响分析 (5)(四)航天通信财务舞弊原因分析 (5)(五))航天通信财务舞弊手段分析 (7)三、航天通信财务舞弊案例启示 (7)(一)公司自身层面的防治措施 (8)(二)中介机构层面的防范措施 (8)(三)政府层面的防范措施 (9)(四)结束语 (10)参考文献 (11)致谢 (12)航天通信财务舞弊案例分析及启示前言随着资本主义市场的发展,财务造假丑闻不断地被暴露出来,而且造假方法是层出不穷,屡禁不止,我国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上市的拥有导弹总装系统的公司就是航天通信公司,但是自从航天通信公司上市以来就不断出现财务舞弊的情况,而且每一次舞弊被暴露出来之后,下一次又会使用新的舞弊方法,并且直到现在航天通信公司也没有受到应有的惩罚,所以根据这种情况,本文对航天通信公司的财务状况作了进一步的调查研究。

新亚制程: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实施考核管理办法(20XX年5月)- 20XX-05-277.doc

新亚制程: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实施考核管理办法(20XX年5月)- 20XX-05-277.doc

新亚制程: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实施考核管理办法(2011年5月)2011-05-2772011-05-27》共2页,当前为第1页,大小为148kb,是专业资料、经管营销相关类别的资料,并提供若干种新亚制程: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实施考核管理办法(2011年5月)2011-05-27的文本文档下载,如word文档下载、wps文档下载等。

新亚制程: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实施考核管理办法(2011年5月)2011-05-27,以下便是第1页的正文:深圳市新亚电子制程股份有限公司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实施考核管理办法为保证公司股权激励计划的顺利进行,进一步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形成良好均衡的价值分配体系,激励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骨干人员诚信勤勉地开展工作,保证公司业绩稳步提升,确保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的实现,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和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总则1.1 考核评价必须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严格按照本办法对考核对象进行评价,实现股权激励与本人工作业绩、工作能力及职业素养紧密结合。

1.2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骨干人员中的限制性股票计划激励对象。

二、职责权限2.1 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负责领导、组织和审核本办法规定的各项考核工作。

2.2 董事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考核工作小组负责具体实施考核工作。

2.3 公司董事会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财务部等相关部门负责协助相关考核工作,包括相关数据的搜集和提供。

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合,并对提供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负责。

2.4 公司董事会负责本办法的审批。

三、考核体系3.1 考核对象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骨干人员中的限制性股票计划激励对象。

3.2 考核内容(1)工作态度(满分30分)考核激励对象工作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职业素质,职业素质将围绕工作责任心、积极主动性、纪律性、团队协作精神等四个维度进行。

(2)工作能力(满分30 分)考核激励对象工作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工作能力,工作能力将围绕业务知识能力、计划能力、分析判断能力三个维度进行。

新亚制程:2020年第一季度报告全文

新亚制程:2020年第一季度报告全文

深圳市新亚电子制程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第一季度报告全文深圳市新亚电子制程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第一季度报告2020年04月第一节重要提示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季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次季报的董事会会议。

公司负责人许雷宇、主管会计工作负责人胡丹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陈多佳声明:保证季度报告中财务报表的真实、准确、完整。

第二节公司基本情况一、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是√否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和金额√适用□不适用单位:元对公司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界定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以及把《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应说明原因□适用√不适用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将根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1号——非经常性损益》定义、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二、报告期末股东总数及前十名股东持股情况表1、普通股股东总数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10名股东持股情况表单位:股公司前10名普通股股东、前10名无限售条件普通股股东在报告期内是否进行约定购回交易□是√否公司前10名普通股股东、前10名无限售条件普通股股东在报告期内未进行约定购回交易。

2、公司优先股股东总数及前10名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表□适用√不适用第三节重要事项一、报告期主要财务数据、财务指标发生变动的情况及原因√适用□不适用二、重要事项进展情况及其影响和解决方案的分析说明□适用√不适用股份回购的实施进展情况□适用√不适用采用集中竞价方式减持回购股份的实施进展情况□适用√不适用三、公司实际控制人、股东、关联方、收购人以及公司等承诺相关方在报告期内超期未履行完毕的承诺事项□适用√不适用公司报告期不存在公司实际控制人、股东、关联方、收购人以及公司等承诺相关方在报告期内超期未履行完毕的承诺事项。

新亚制程:2019年年度审计报告

新亚制程:2019年年度审计报告

(一)收入确认
与评价收入确认相关的审与收入确认相关的关键内
部控制的设计和运行有效性。
2、选取样本,检查关键的销售合同/订单以
事项描述: 请参阅财务报表附注“三、重要会计政策 和会计估计”、(二十三)所述的会计政策 与财务报表附注“五、合并财务报表项目 注释”、(三十一)。 2019 年,新亚制程合并财务报表中营业收 入为人民币 1,514,989,472.31 元,新亚制 程的收入主要来源于电子制程产品销售。
(三)存货跌价准备计提
事项描述: 请参阅财务报表附注“三、重要会计政策 和会计估计”、(十一)所述的会计政策与 财务报表附注“五、合并财务报表项目注 释(五)。 于 2019 年 12 月 31 日,新亚制程存货原 值为 376,858,513.37 元,存货跌价准备为 20,773,651.13 元 , 账 面 价 值 为 356,084,862.24 元。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 现净值孰低的方法进行计量,存货跌价准 备计提是否充分对财务报表影响较大。 新亚制程以库存商品的估计售价减去估 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 其可变现净值。 管理层以库存商品的状态估计其预计售 价,在估计的过程中管理层需要用到重大 判断。 由于 2019 年 12 月 31 日存货账面金额重 大,并涉及可变现净值的估计,我们将其 识别为关键审计事项。
本期销售额,对未回函的样本进行替代测试。
7、就资产负债表日前后记录的收入交易,选
取样本,核对出库单以及验收单、发票及其
他其他支持性文件,以评价收入是否被记录
于恰当的会计期间。
8、选取符合特定风险标准的收入会计分录,
检查相关支持性文件。
(二)应收账款的可回收性及减值
事项描述: 请参阅财务报表附注“三、重要会计政策 和会计估计”、(十)所述的会计政策与财 务报表附注“五、合并财务报表项目注释 (三)。于 2019 年 12 月 31 日,新亚制程 合并财务报表中应收账款原值合计为 748,176,484.82 元 , 坏 账 准 备 合 计 为 22,435,539.58 元,其中:产品销售应收账 款原值为 334,833,668.08 元,坏账准备为 11,070,185.46 元;供应链业务应收账款原 值 为 240,711,209.04 元 , 坏 账 准 备 为 418,930.25 元;保理业务应收账款原值为 172,631,607.70 元 , 坏 账 准 备 为 10,946,423.87 元。

中超电缆: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责任追究制度(2010年9月) 2010-09-30

中超电缆: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责任追究制度(2010年9月) 2010-09-30

江苏中超电缆股份有限公司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责任追究制度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提高江苏中超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公司”)规范运作水平,增强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提高年报的信息披露质量和透明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下称“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下简“证券法”)、《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指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业务规则及《公司章程》等有关规定,结合公司《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公司财务部门及相关部门、子公司负责人、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以及与年报信息披露工作有关的其它人员。

第三条 本制度所指责任是指年报信息披露工作中有关人员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以及公司规章制度,未勤勉尽责或者不履行职责,对公司造成重大经济损失或不良社会影响的责任包括但不限于:1、年度财务报告存在重大会计差错;2、会计报表附注存在重大错误或重大遗漏;3、其它年报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格式存在重大错误或重大遗漏;4、业绩预报与年报实际披露业绩存在重大差异;5、业绩快报中的财务数据和指标与年报披露的数据和指标存在重大差异;6、未按照年报信息披露工作中的规程办事且造成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或造成不良影响的;7、年报信息披露工作中不及时沟通、汇报造成重大失误或造成不良影响的;8、监管部门认定的其它情形。

第四条 公司应当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及财务报告披露的相关规定,确保财务报告真实、公允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避免出现信息披露重大差错。

第五条 公司在年报编制前应当组织相关人员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

第六条 公司各单位、部门在为编制年报提供材料时,均由各单位、部门负责人作为责任人签字后提供,以便于出现信息披露重大差错时,公司及时进行追究与处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市新亚电子制程股份有限公司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责任追究制度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提高公司规范运作水平,加大对年报信息披露责任人的问责力度,提高年报信息披露的质量和透明度,增强年报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关于做好上市公司 2009年年度报告及相关工作的公告》(证监会公告[2009]34号)和《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及《公司章程》、《公司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制度》的有关规定,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公司有关人员应当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定,严格遵守公司与财务报告相关的内部控制制度,确保财务报告真实、公允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公司有关人员不得干扰、阻碍审计机构及相关注册会计师独立、客观地进行年报审计工作。

第三条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与年报信息披露相关的其他人员在年报信息披露工作中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以及公司规章制度,未勤勉尽责或者不履行职责,导致年报信息披露发生重大差错,应当按照本制度的规定追究其责任。

第四条 本制度所指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包括年度财务报告存在重大会计差错、其他年报信息披露存在重大错误或重大遗漏、业绩预告或业绩快报存在重大差异等情形。

具体包括以下情形:(一) 年度财务报告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定,存在重大会计差错;(二) 会计报表附注中财务信息的披露违反了《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解释规定、中国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 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2010年修订)》等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的相关要求,存在重大错误或重大遗漏;(三) 其他年报信息披露的内容和格式不符合中国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 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07年修订)》(证监公司字[2007]212号)、证券交易所信息披露指引等规章制度、规范性文件和《公司章程》、《公司信息披露事务管理制度》及其他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定,存在重大错误或重大遗漏。

(四)业绩预告与年报实际披露业绩存在重大差异且不能提供合理解释的;(五)业绩快报中的财务数据和指标与相关定期报告的实际数据和指标存在重大差异且不能提供合理解释的;(六)监管部门认定的其他年度报告信息披露存在重大差错的情形。

第五条 年报信息披露发生重大差错的,公司应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实施责任追究时,应遵循以下原则:(一)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原则;(二)有责必问、有错必究原则;(三)权利与责任相对等、过错与责任相对应原则;(四)追究责任与改进工作相结合原则。

第二章 财务报告重大会计差错的认定及处理程序 第六条 财务报告重大会计差错的认定标准:重大会计差错是指足以影响财务报表使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做出正确判断的会计差错。

重要性取决于在相关环境下对遗漏或错误表述的规模和性质的判断。

差错所影响的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和性质是判断该会计差错是否具有重要性的决定性因素。

财务报告存在重大会计差错的具体认定标准:(1)涉及资产、负债的会计差错金额占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资产总额5%以上,且绝对金额超过 500万元;(2)涉及净资产的会计差错金额占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净资产总额 5%以上,且绝对金额超过 500万元;(3)涉及收入的会计差错金额占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收入总额 5%以上,且绝对金额超过 500万元;(4)涉及利润的会计差错金额占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净利润 5%以上,且绝对金额超过 500万元;(5)会计差错金额直接影响盈亏性质;(6)经注册会计师审计,对以前年度财务报告进行了更正;(7)监管部门责令公司对以前年度财务报告存在的差错进行改正;上述指标计算中涉及的数据如为负值,取其绝对值计算。

第七条 公司对以前年度已经公布的年度财务报告进行更正,需要聘请具有执行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更正后的年度财务报告进行审计。

第八条 对前期已公开披露的定期报告中财务信息存在差错进行更正的信息披露,应遵照《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 19 号—财务信息的更正及相关披露》、《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 2 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07 年修订)》及《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九条 当财务报告存在重大会计差错更正事项时,公司内审部门应收集、汇总相关资料,调查责任原因,进行责任认定,并拟定处罚意见和整改措施。

内审部门形成书面材料详细说明会计差错的内容、会计差错的性质及产生原因、会计差错更正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及更正后的财务指标、会计师事务所重新审计的情况、重大会计差错责任认定的初步意见之后,提交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审议,并抄报监事会。

公司董事会对审计委员会的提议做出专门决议。

第三章 其他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的认定及处理程序 第十条其他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的认定标准(一)会计报表附注中财务信息的披露存在重大错误或重大遗漏的认定标准公司应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解释规定、中国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2010年修订)》等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的相关要求,认真、准确编制和披露公司会计报表附注。

如出现以下情形则认定为会计报表附注中财务信息披露存在重大错误或重大遗漏:1、依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2010年修订)》第三章“财务报表附注”和附件“财务报告披露格式”及《企业会计准则》各项具体准则、相关解释规定的披露内容和格式要求,遗漏重要的附注内容的;2、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财务信息与会计报表信息存在数据或勾稽关系的重大差错的,重大差错认定标准参照本制度第六条执行;3、会计报表附注中财务信息的披露与公司实际情况不符,存在结构、分类等重大差错的,重大差错认定标准参照本制度第六条执行;4、公司董事会依据《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解释规定、中国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2010年修订)》等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的相关要求认定的,会计报表附注中财务信息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对投资者阅读和理解公司会计报表附注造成重大偏差,或误导的情形。

(二)其他年报信息披露存在重大错误或重大遗漏的认定标准公司应严格按照《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07年修订)》、《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试行)》以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其下属机构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的有关年度报告信息披露指引、准则、通知等要求,认真编制和披露公司年度报告。

如出现以下情形则认定为其他年报信息披露存在重大错误或重大遗漏:1、依据《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07年修订)》第二章“年度报告正文”或第三章“年度报告摘要”的格式要求,遗漏整个或多个章节内容的;2、未对上市公司报告期内发生的涉及金额占公司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绝对值10%以上,且绝对金额超过1000万元人民币的重大诉讼、仲裁事项进行披露的;3、未对符合《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9.11条的规定标准的提供担保事项进行披露的;4、未对报告期内公司对于某一关联方报告期内累计关联交易总额高于3000万元且占公司最近一起经审计净资产值5%以上的重大关联交易事项进行披露的;5、未对公司或持股5%以上股东在报告期内或持续到报告期内的承诺事项及其履行情况进行披露的;6、年度报告未对公司聘任、解聘会计师事务所情况进行披露的;7、公司董事会依据《深圳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07年修订)》、《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试行)》以及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其下属机构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的有关年度报告信息披露指引、准则、通知等要求认定的,其他应披露的年度报告重要内容出现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对投资者阅读和理解公司年度报告造成重大偏差,或误导的情形。

第十一条 业绩预告存在重大差异的认定标准(1)业绩预告预计的业绩变动方向与年报实际披露业绩不一致且不能提供合理解释的,包括以下情形:原先预计亏损,实际盈利;原先预计扭亏为盈,实际继续亏损;原先预计净利润同比上升,实际净利润同比下降;原先预计净利润同比下降,实际净利润同比上升。

(2)业绩预告预计的业绩变动方向虽与年报实际披露业绩一致,但变动幅度或盈亏金额超出原先预计的范围达 20%以上且不能提供合理解释的。

第十二条 业绩快报存在重大差异的认定标准业绩快报中的财务数据和指标与相关定期报告的实际数据和指标的差异幅度达到 20%以上的且不能提供合理解释的,认定为业绩快报存在重大差异。

第十三条 年报信息披露存在重大遗漏或与事实不符情况的,应及时进行补充和更正公告。

第十四条 对其他年报信息披露存在重大错误或重大遗漏、业绩预告或业绩快报存在重大差异的,由公司内审部门负责收集、汇总相关资料,调查责任原因,并形成书面材料,详细说明相关差错的性质及产生原因、责任认定的初步意见、拟定的处罚意见和整改措施等,提交公司董事会审议。

第四章 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的责任追究第十五条 年报信息披露发生重大差错的,公司应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除追究导致年报信息披露发生重大差错的直接相关人员的责任外,董事长、总经理、董事会秘书,对公司年报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公平性承担主要责任;董事长、总经理、财务负责人、会计机构负责人对公司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公平性承担主要责任。

第十六条 因出现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被监管部门采取公开谴责、批评等监管措施的,公司内审部门应及时查实原因,采取相应的更正措施,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

第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从重或者加重惩处。

(一)情节恶劣、后果严重、影响较大且差错原因系责任人个人主观故意所致的;(二)干扰、阻挠差错原因的调查和差错处理,打击、报复、陷害调查人的;(三)明知错误,仍不纠正处理,致使危害结果扩大的;(四)多次发生年报信息披露重大差错的;(五)董事会认为的其它应当从重或者加重处理的情形。

第十八条 对责任人作出责任追究处罚前,应当听取责任人的意见,保障其陈述和申辩的权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