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雷达机电控制系统安全性设计

合集下载

车载雷达在自动化驾驶系统中的安全性能分析

车载雷达在自动化驾驶系统中的安全性能分析

车载雷达在自动化驾驶系统中的安全性能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自动化驾驶系统逐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

而车载雷达作为一种关键的感知装置,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车载雷达在自动化驾驶系统中的安全性能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讨论。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车载雷达的作用。

车载雷达是一种利用雷达技术实现车辆周围物体探测的装置。

它能够通过发射和接收雷达波来计算出物体与车辆的距离、速度和方向等信息,从而帮助自动化驾驶系统实时感知周围环境。

在安全性能方面,车载雷达具有以下几个关键的特点:首先,车载雷达具有高准确性。

相比其他传感器,如摄像头或超声波传感器,车载雷达的准确性更高。

它能够精确地测量物体与车辆的距离,并实时更新数据,从而更好地辅助自动化驾驶系统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

其次,车载雷达具有广泛的探测范围。

它能够覆盖车辆周围的全方位,并在大范围内实时探测物体的位置和运动情况。

这为自动化驾驶系统提供了更全面的环境感知能力,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能和可靠性。

此外,车载雷达还具有强大的抗干扰能力。

由于车辆在复杂路况下行驶时会受到各种干扰,如其他车辆的反射波、天气条件的变化等,这些干扰会影响传感器的性能。

但车载雷达能够通过信号处理和滤波技术减少这些干扰,确保所获取的数据准确可靠。

总体而言,车载雷达在自动化驾驶系统中的安全性能是非常可靠的。

它能够提供准确的物体探测和环境感知,为自动化驾驶系统的决策和控制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

同时,车载雷达具有广泛的探测范围和强大的抗干扰能力,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路况和环境变化。

然而,虽然车载雷达具有许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和局限性。

首先,车载雷达对于某些透明物体或有特殊表面特性的物体可能存在探测困难。

例如,玻璃、水或者其他透明的物体对于雷达波的传播和接收会产生一定的干扰,降低了探测的准确性。

其次,车载雷达往往需要多个传感器组合使用,才能实现对周围环境的全面感知。

单独依赖车载雷达可能会导致数据的不足或误判。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安全性分析与加固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安全性分析与加固

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安全性分析与加固随着汽车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车辆开始采用电子控制系统来管理汽车的各项功能。

但这样的技术也带来了安全风险,为了避免潜在的危险,汽车制造商需要对电子控制系统进行安全性分析和加固。

首先需要了解的是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一般包括哪些子系统。

这些子系统包括发动机控制系统、制动控制系统、转向系统、底盘控制系统和安全气囊系统等。

这些系统之间相互关联,并且需要持续协同工作,以保证汽车的安全性和效率。

然而,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潜在的风险。

攻击者可能通过通过随意干涉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比如操纵发动机、制动和转向来增加车辆事故风险。

可以使用黑客技术来入侵汽车电子控制系统,这样就可能导致严重的生命和财产损失。

为了从技术层面上应对这些威胁,汽车制造商可以采用一些安全技术来保障汽车的安全性。

其中之一是使用加密技术来保护汽车关键信息。

通过加密技术,只有授权的用户才能访问和控制汽车系统。

另外一种安全措施是采用多层安全防御体系。

这包括在汽车系统内部使用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等技术,以及在整个系统中使用多种加密技术等来防止黑客的入侵。

此外,也可以采用多种安全性能测试技术来评估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可信度。

这些测试可以指导汽车制造商改进设计和修复系统漏洞,从而降低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安全风险。

为了帮助汽车制造商降低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安全风险,一些行业标准组织也参与了进来。

例如,在汽车制造商之间制定一些安全性能标准和规范,以确保汽车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

总体而言,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分析和加固是汽车制造商必须重视的问题。

通过采用多种安全技术和措施,可以更好地保障汽车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时,制定方案来提高人们的意识和使他们更容易识别威胁,可以提高人们对汽车安全的重视程度。

车载雷达机电式自动调平系统的方案

车载雷达机电式自动调平系统的方案

车载雷达机电式自动调平系统的方案
现代战争对雷达机动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机动陆面载体如车载雷达天线、发射架等设备,到达预定位置后,要求快速架设精确的水平基准。

车载平台的人工手动调平已很难满足军方对雷达快速架设、快速撤收,以及平台高精度调平的要求。

机电式自动调平与人工调平相比具有调平时间短、调平精度高、可靠性高等特点。

本设计是以单片机和CPLD 为控制核心,伺服控制器和伺服电机为执行单元的机电式四点支撑自动调平随动控制系统,能够实现机电式车载平台自动调平的全自动化、全闭环控制。

其优点在于调平时间短(少于3 分钟)、调平精度高(小于3)、可靠性高、可在恶劣环境下工作等方面。

系统组成
调平原理
调平方式通常有3 点式或4 点式,特殊的还有多点式如6 腿或更多腿平台。

本系统根据实际的应用情况,采用4 点式调平方式。

四点支撑的工作平台X 轴、Y 轴是根据水平传感器的安装位置确定工作平台面上互相垂直的两个轴向,调平原理如图1 所示。

在工作平台的支撑腿着地后, 控制系统开始进行调平。

通过水平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可以找出工作平台的最高点。

将水平传感器按如图1 所示方向安置于工作平台上,传感器输出含有X 和Y 轴信号,它们是与水平误差(角度) 成线性关系的数字信号。

当X0,Y 小于0 时,撑腿A 为最高点;X 小于0,Y
小于0 时,撑腿B 为最高点;X 小于0,Y0 时,撑腿C 为最高点;X0,Y 0 时,撑腿D 为最高点。

假设撑腿着地后撑腿A 为最高点(其他撑腿为最高点的情况相似),根据。

车载雷达机电式自动调平控制系统研究

车载雷达机电式自动调平控制系统研究

车载雷达机电式自动调平控制系统研究车载雷达是一种用于识别和跟踪其他车辆的技术,车载雷达机电式自动调平控制系统是一种利用雷达技术来监测车辆周围环境并自动调整车辆平衡的控制系统。

该系统可以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自动调整车辆平衡,提高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

本文将介绍车载雷达机电式自动调平控制系统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目前,车载雷达机电式自动调平控制系统已经成为汽车智能化技术的热点领域之一。

许多汽车制造商和科研机构都在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工作,推动该技术的发展。

一些国际知名汽车厂商已经在高端车型上应用了车载雷达机电式自动调平控制系统,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在科研方面,许多研究机构也在进行车载雷达机电式自动调平控制系统的研究,他们致力于提高系统的准确性和响应速度,并探索更多的应用场景。

通过不断的实验和仿真分析,他们希望能够找到更好的算法和控制策略,使车载雷达机电式自动调平控制系统能够适用于更广泛的情况。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车载雷达机电式自动调平控制系统将会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方面,随着自动驾驶技术的不断完善,车载雷达机电式自动调平控制系统将会成为自动驾驶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帮助汽车实现更高级别的自动化驾驶。

随着人们对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的需求不断提高,车载雷达机电式自动调平控制系统将会成为汽车装备的标配之一。

它将在提高行车安全性的也能够提升驾驶体验,使驾驶者更加轻松和舒适。

随着雷达技术和机电技术的不断进步,车载雷达机电式自动调平控制系统的性能也将不断提升。

未来的车载雷达机电式自动调平控制系统将具有更高的精度和更快的响应速度,能够应对更复杂的道路环境和交通情况。

车载雷达机电式自动调平控制系统研究

车载雷达机电式自动调平控制系统研究

车载雷达机电式自动调平控制系统研究
随着车辆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车辆行驶面临复杂多变的路况,特别是在减速带、坑
洼路面等地形时,车辆的稳定性和行驶平稳性就显得非常重要,而车载雷达机电式自动调
平控制系统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式。

车载雷达机电式自动调平控制系统(Vehicle-mounted radar electro-mechanical automatic leveling control system)是一种集雷达、电控和机械作动等多种技术于一
体的高科技系统,通过雷达探测路面起伏,并准确传递信号给车载控制系统,控制车载机
械装置对车辆进行实时调平,达到车辆行驶平稳的目的。

该系统的主要构成部分包括:雷达探头、机械作动部件和控制系统三大部分。

雷达探头是该系统的核心部分,它能够精确探测路面高低,将信号传到控制系统,同
时还能够动态地调整位置、方向和角度,不断适应路面的变化。

雷达探头通常采用全向扫
描技术,能够纵向、横向、斜向全面覆盖路面的高低变化。

机械作动部件则负责对车辆进行实时调平,调节车身高度或补偿路面的高低差异。


械作动部件通常采用气压或液压系统,通过可调节的缸压来达到车身高低的调整。

控制系统是该系统的指挥中心,负责对雷达信号和机械作动部件进行集成控制。

该系
统通常采用嵌入式技术,拥有高速、高精度、高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等特点,能够稳定地
运行在多种环境下,实现对车辆的智能控制。

总之,车载雷达机电式自动调平控制系统是一种具有很高科技含量的智能化控制系统,能够稳定地调整车辆行驶姿态,保证车辆行驶的平稳性和稳定性,有效提高了车辆行驶安全,受到广泛的应用和关注。

车载雷达机电式自动调平控制系统研究

车载雷达机电式自动调平控制系统研究

车载雷达机电式自动调平控制系统研究雷达机电式自动调平控制系统是一种车载系统,其主要功能是通过控制机电系统来实现车辆的自动调平。

该系统采用雷达传感器来检测车辆的倾斜角度,并根据检测结果控制机电系统来调节车辆的行驶姿态。

本文将对该系统的原理、结构和工作过程进行详细介绍。

1. 雷达传感器:该传感器安装在车辆的底部区域,能够实时监测车辆的倾斜角度。

当车辆出现倾斜的情况时,传感器会立即将检测结果上传给控制系统。

2.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该系统的核心部分,能够接收来自传感器的倾斜角度数据,并通过机电系统来实现车辆的自动调平。

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电机和电磁阀等部分。

3. 机电系统:为了实现车辆的自动调平,该系统采用了机电系统作为控制手段。

机电系统包括电机、导轨、拉杆和舵机等部分。

雷达机电式自动调平控制系统的结构非常复杂,它包括传感器、控制系统和机电系统等部分。

下面将对这些部分进行详细介绍。

1. 传感器2. 控制系统3. 机电系统机电系统是该系统的执行部分,它负责将控制信号转化为动作,从而实现车辆的自动调平。

机电系统采用的是电机、导轨、拉杆和舵机等部分。

电机是整个系统的核心部件,能够产生动力输出,从而推动整个系统的运动。

导轨、拉杆和舵机等部件则是用来控制车辆的行驶方向和姿态角度的。

三、工作过程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发生倾斜时,传感器会实时将检测结果上传至控制系统。

控制器根据收到的数据来获取车辆的倾斜角度,并根据系统的设定值来控制电机和电磁阀等部分。

电机将控制信号转化为机械能输出,从而驱动导轨、拉杆和舵机等部件来调节车辆的姿态。

当车辆恢复平衡时,控制系统的工作也将停止。

wq0雷达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安全性设计

wq0雷达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安全性设计

雷达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安全性设计夏勇,赵德昌,李建峰华东电子工程研究所 230031摘要:机动式雷达机电一体化系统通常需要完成雷达天线车平台调平、液压升降控制、天线阵面同步驱动、天线方位或俯仰角度的精确定位等功能。

机动式雷达机电一体化系统设备复杂,技术含量高,安全性风险相应增大。

因此,安全性设计在机动式雷达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文章介绍了在机动式雷达机电一体化系统全寿命周期中各阶段具体的安全性设计内容和影响安全性的主要故障类型。

在文章中还介绍了机动式雷达机电一体化系统安全性设计的设计原则和主要设计方法。

安全性设计主要的设计方法包括简化设计、冗余设计以及虚拟样机设计等。

对于机动式雷达机电一体化系统安全性的具体设计,作者以工程实践为基础,从多个角度出发,进行了探讨和阐述。

关键词:雷达;机电一体化系统;安全性;冗余设计;虚拟样机1 引言现代地面雷达的发展越来越强调机动性的特点,雷达机电一体化系统在雷达的自动架设设计中占有重要地位。

雷达机电一体化系统通常需要完成雷达车平台调平、液压系统控制、天线阵面同步翻转、天线方位或俯仰角度的精确定位等功能。

正是由于雷达机电系统具有设备量大、操作复杂等特点,一旦出现安全性事故,后果严重。

因此,雷达机电系统的安全性设计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图1 机动式雷达机电系统设备简图2 安全性设计概述安全性设计应当主要在装备的研制设计阶段完成的。

在这个阶段,设计师应该消除设计缺陷和设计遗留问题。

安全性设计的设计思想主要体现在“预防性”上。

安全风险的产生主要是使用者、设计者对于装备、产品信息的不完备造成的。

所以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该尽力去穷尽对于装备、产品的未知因素,把不确定因素转化为确定因素;并通过制定安全预案、安全防护措施,尽最大可能去减小安全风险。

而在装备的使用、售后服务阶段,我们应该针对装备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安全隐患,进行有针对性的改进。

3影响机电系统安全性的故障类型3.1 机械制动装置失效滚珠丝杆传动结构,由于逆向行程效率高,不能自锁。

车载雷达的系统设计与性能分析研究

车载雷达的系统设计与性能分析研究

车载雷达的系统设计与性能分析研究随着车辆自动驾驶技术的快速发展,车载雷达系统作为重要的感知设备在车辆安全性能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车载雷达的系统设计和性能分析进行研究,探讨其在车辆自动驾驶和智能交通系统等领域的应用。

一、车载雷达系统设计1. 雷达系统的组成部分车载雷达系统主要由发射机、接收机、天线以及信号处理单元组成。

发射机负责产生高频电磁波,并将其发送至外界;接收机接收从目标反射回来的电磁波信号;天线负责发送和接收电磁波信号;信号处理单元将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处理和分析。

2. 雷达天线的选择与布局在车载雷达的系统设计中,天线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天线的选择和布局将直接影响系统的性能和效果。

常见的雷达天线包括单极点天线、双极点天线和阵列天线。

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选择适合的天线类型,并合理布置位置,以确保雷达系统能够获取准确而稳定的信息。

3. 信号处理算法信号处理算法是车载雷达系统中的重要环节。

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可以采用不同的信号处理算法来提高雷达系统的检测和跟踪能力。

常用的几种算法包括最小二乘法、卡尔曼滤波、多普勒处理和波束形成等。

选择合适的信号处理算法,可以大大提升雷达系统的灵敏度和抗干扰能力。

二、性能分析研究1. 检测距离与分辨率车载雷达的性能指标之一是检测距离和分辨率。

检测距离指的是雷达系统能够检测到目标的最大距离,而分辨率则是指雷达系统能够识别目标的能力。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平衡这两个指标,以达到最佳的系统性能。

2. 雷达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车载雷达系统面临着各种干扰源,如电源干扰、多径效应干扰、天气干扰等。

为了保证雷达系统的正常工作,需要对这些干扰源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抗干扰措施。

例如,可以采用数字滤波器来抑制电源干扰,采用多普勒处理算法来抵抗多径效应干扰。

3. 雷达系统的精度与速度测量车载雷达系统在自动驾驶和智能交通系统中要求能够精确测量目标的位置和运动速度。

为了实现对目标的准确追踪,需要对雷达系统的精度和速度测量能力进行研究和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 3卷 第 1 期 2 0 1 3年 3月
雷 达 与对 抗
RADAR & ECM
V0 1 . 3 3 No .1 Ma r . 2 01 3
车 载雷 达 机 电控 制 系统 安 全 性 设 计
张 伟 , 卢 铭
( 中 国船 舶 重 工 集 团公 司第 七 二 四研 究 所 , 南京 2 1 0 0 0 3 )
n u mb e r o f e x e c u t i v e me c h a ni s ms ,d r i v e mo t o r s a n d s e n s o r s,t h u s ma k i n g t h e s e c u it r y d e s i g n i n d i s — p e n s a b l e.Th e s a f e a n d r e l i a b l e o p e r a t i o n o f t h e e l e c t r o me c h a n i c a l c o n t r o l s y s t e m i s a pr e r e q ui s i t e f o r t h e o v e r a l l r a d a r t o wo r k n o r ma l l y .A s ho r e- b a s e d v e h i c l e — b o ne r r a da r t a ke n a s a n e x a mp l e,t h e s e — c u r i t y d e s i g n o f i t s e l e c t r o me c h a n i c a l c o n t r o l s y s t e m i s i n t r o d u c e d s y s t e ma t i c a l l y . Ke ywo r d s:v e hi c l e — b o ne r r a d a r ;e l e c t r o me c h a n i c a l c o n t r o l ;s e c u r i t y de s i g n
0 引 言
作 为雷 达设 备 “ 六性” 设计之一 , 安 全性 设 计 贯 穿 设 备 的设计 、 加工、 调试 、 试验 、 使用 、 维 修 等 整 个装 备
1 系统概பைடு நூலகம்述
某型岸 基 车载雷 达机 电控 制系统 包括 方位 控制 系 统、 馈 源控 制 系统 、 天 线展 收控 制系统 和 载车调 平控 制 系统。 方位 控制 系统 主要 由伺服 机柜 、 方位 电机 、 方位 转 台、 自整 角机 、 方位 锁 销 等组 成 , 用 于 控 制方 位 转 台按
施 。本 文 以某型 岸基 车 载雷 达 为 例 , 系 统 地 介绍 了该 型车载 雷 达 机 电 控 制 系 统 在 安 全 性 方 面 所 进 行 的
ZHANG We i ,L U Mi ng
( N o .7 2 4 R e s e a r c h I n s t i t u t e o f C S I C, N a n j i n g 2 1 0 0 0 3 )
Abs t r a c t :Th e c o mp l e x e l e c t r o me c h a n i c a l c o n t r o l s y s t e m o f t h e v e h i c l e — b o r ne r a d a r s h a s a g r e a t

要: 车载 雷达机 电控 制 系统 具有执 行机 构 多、 驱 动 电机 多 、 传 感 器 多和 控 制 系统 复 杂 的特
点, 因此 对其进 行安 全性设 计是 十 分必要 的 。机 电控 制 系统安 全 、 可靠地 工作 也是整部 雷达正
常 工作 的前提 。本 文 以某型岸基 车载 雷达 为例 , 系统 地介 绍 了该型 车 载 雷达 机 电控 制 系统 在
照操 控指 令进 行方位 环 扫 、 扇扫 、 定位 、 停 车首 等动作 。
馈 源控 制系统 主要 由伺 服机柜 、 馈 源转 台 、 馈 源 电 机 以及 接近 开 关 等 组 成 , 用 于 控 制 馈 源 转 台旋 转 、 定
制系统在方案设计之初便要进行安全性设计 , 统筹考 虑, 辨别 其 中存在 的安全 隐 患 , 并针 对性 地提 出解决 措
安全 性 方面所进 行 的设计 。
关键 词 : 车载 雷达 ;机 电控 制 ; 安 全性 设计
中图分类 号 : T N 9 5 9 文献 标 志码 : A 文章 编号 : 1 0 0 9— 0 4 0 1 ( 2 0 1 3 ) 0 1— 0 0 6 6— 0 3
S e c u r i t y d e s i g n o f a n e l e c t r o me c h a n i c a l c o n t r o l s y s t e m f o r v e h i c l e — b o r n e r a d a r s
生命过程 , 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人员的人身安全、 设备 的可 靠工 作对 于整部 雷达 正常 工作 至关重 要 。相对 于
岸基 固定 式雷 达 , 车载雷 达 的机 电控 制 系统多 而复杂 ,
具有 执行 机构 多 、 驱动 电机多 、 传 感 器多 和控制 系统 复
杂 的特 点 , 且各 机 电控制 子 系统之 间存在 关联 , 安全 性 设计 要求 较 高 。为保 证人 身 安 全 和设 备 安 全 , 机 电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